太虛法師


分享 列印 迴響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Google+ 閱讀尺

太虛大師年譜 四

太虛大師年譜 四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妙雲集中編之六『太虛大師年譜』

是春,大師仍住靈隱。德人衛禮賢,于佛郎府大學組中國學院,函聘大師為院董,並請往講學(自傳二十二;寰遊記)。 [P252]

  按:自傳以此為去年秋冬事,今姑依當時之記。

  (一月)蔣中正複任總司令職。春,游杭之靈隱。與大師、玉皇(卻非)合影以為紀念(自傳二十一;海九、三「圖」)。

  按:此照片流傳甚廣。不知何人剪去卻非,僅留二人相。三十七年,編者親見三人合影照相於靈隱寺。

  程演生、趙壽人,過靈隱相訪(詩存外集)。暮春

  一別十年之老友昱山,重晤於靈隱,盤桓三日(人物志憶九),大師和其韻三首(詩存),一雲:『春滿湖山花滿林,連朝陰雨阻探尋。老天不解如人意,何日方能慰此心!儻得狂風騰虎嘯,盡教枯木作龍吟。浮雲掃卻晴空現,湧出紅曦換綠霖』!

  大師于失望中雄心猶昔,與前立春有感詩同。昱山贈詩慰之(詩存外集):『性定曾經悟上乘,廿年煆煉更相應。青蓮火裏光華燦,信是人間第一僧 [P253] ! 『佛法雙肩早自承,青年逸氣逐雲騰。道宏世濁相知少,歐海波瀾展未能』!

  時大師集抉擇大乘,或抑或揚以導歸中正之舊作,編為大乘宗地引論,交光華書局發行。是春多評內院之作:「生活與生死」,對呂澄「印度佛教史略」作;「論掌珍論之有為空量」,對呂澄「因明綱要」作;「再論唯識與法相」,對歐陽竟無「攝大乘論大意」作。三月,內政部長薜篤弼,有改僧寺為學校之議(海九、四「佛教史料」)。中大教授邰爽秋,有廟產興學之具體方案,擬向全國教育會議提出(常惺「僧界救亡的一個新建議」),僧界大受震動。現代僧伽社等呼籲反對。大師以「中國信佛的革命民眾領袖」名義,發表「對於邰爽秋廟產興學運動的修正」。時革命空氣尚存,即專志淨土之印老,亦考慮僧制之整建,謂:『佛制 [P254] 固不可不遵,而因時制宜之道,亦不可不亟亟研求,以預防乎世變時遷』(海九、二)。然時佛教猶無政府認可之合法組織,交涉殊感不易!四月

  二十一日,大師作「對於中國佛教革命僧的訓詞」。大師計畫之佛教革命方案,「我的佛教改進運動略史」,曾略述謂:『最根本者,為革命僧團之能有健全的組織。其宗旨為:一、革除:甲、君相利用神道設教的迷信;乙、家族化剃派法派的私傳產制。二、革改;甲、遁隱改精進修習,化導社會;乙、度死奉事鬼神,改資生服務人群。三、建設:甲、依三民主義文化,建由人而菩薩的人生佛教;乙、以人生佛教,建中國僧寺制;丙、收新化舊成中國大乘人生的信眾制;丁、以人生佛教,成十善風化的國俗及人世』。就其建設次第,稱為三佛主義──佛僧、佛化、佛國;即「建設」之乙丙丁三項。大師首重建僧,故極力抨擊拋棄佛僧主義而空言佛教之社會化。如雲: [P255] 『中國的佛教革命,決不能拋棄有二千年歷史為背景的僧寺。若拋棄了僧寺。以言廣泛的學術化、社會化的佛教革命,則如拋棄了民族主義而言世界革命一樣危險』!

  大師自謂:訓詞本以作革命僧團運動之綱領者,惜為大醒、芝峰公開發表,致革命僧團未曾實行組織(略史)。

  二十三日,沉嗣莊以克魯泡特金譯稿相訪,因作「克魯泡特金的人生善行學」。一般所稱之倫理學、人生哲學、道德學,大師以為名「人生善行學」為當(文)。

  大師應之江大學約,講「生命之研究」。春杪,大師病神經痛,移滬醫治(自傳二十一)。

  五月三日,日兵於濟南造成慘案;七日陷濟南。大師以「中國全國佛教會議代表」名義,與瑩照致電日本佛教聯合會,望其勸日本當局撤兵(致日本佛教徒電)。 [P256]

  時大師在滬,發起「全國佛教徒代表會議」,主消除僧界之歧見(新舊之爭),容納各種提案,成為全會決議,然後成立佛教統一機構以資執行(恭告全國僧界文)。

  時江浙有江浙佛教聯合會之組織,圓!4漒入京請願(葉性禮「圓!4漒老法師事略」)。大師應上海儉德儲蓄會請,講「人生的佛學」。以後人生佛教之甚多講述,內容不外乎此:『佛法雖普為一切有情類,而以適應現代之文化故,當以「人類」為中心,而施設契時機之佛學。『佛法雖無間生死存亡,而以適應現代之現實的人生化故,當以「求人類 生存發達」為中心,而施設契時機之佛學,是為人生佛學之第一義。『佛法雖亦容無我的個人解脫之小乘佛學,今以適應現代人生組織的群眾化故,當以「大悲大智普為群眾而起義之大乘法」為中心,而施設契時機之佛學,是為人生佛學之第二義。 [P257] 『大乘佛法,雖為令一切有情普皆成佛之究竟圓滿法,然大乘有圓漸圓頓之別,今以適應重征驗、重秩序、重證據之現代科學化故,當以圓漸之大乘法為中心,而施設契時機之佛學,是為人生佛學之第三義』。六月二十三日,大師應蔣總司令之邀(以大師電告放洋日期),偕瑩照自上海赴南京,寓毗盧寺,謁蔣于總司令部。翌日,偕游湯山。大師談及:『佛學為世界人類最高理想之表現,其救世之精神,非其他學術宗教所可及。必適應時代之思潮,國民之生活,方可推行無阻。際此訓政伊始,百度維新之際,最好能組織一能統一僧俗兩界之佛學團體,俾收民富國強,政修俗美之效』。

  蔣氏贊同其說,因為作函介紹,往晤譚組安、蔡孑民、鈕惕生、薛子良(篤弼)、王儒堂(正廷)、李協和(烈鈞)、張子!3歊(靜江)諸氏,洽商進行(自傳二十一;略史;海九、五「佛教要聞」)。

  按:佛教要聞謂:大師與蔣氏同車晉京,蓋傳聞之誤。 [P258] 七月

  二十八日,大師于南京毗盧寺,成立中國佛學會籌備處,開預備會三日。此即得蔣總司令介紹訪晤之成果。初擬稱佛教會,以蔡孑民、張靜江等,謂此時不便提倡宗教,以設立佛學會為宜。至此,國民政府下,中國佛教始有正式組織雛型。尚不能揭出「佛教」名義,其艱苦何如!會中決議:推觀同、惠宗、王一亭為籌備主任;成立「佛教工作僧眾訓練班」,遠行及唐大圓負責;編中國佛教旬刊,由甯達蘊負責(恭告全國僧界文;中國佛學會會名說明;略史;海九、八「佛教史料」)。

  其間,大師發「恭告全國僧界文」,告以決先組佛學會,催開佛教徒代表會議。大師列舉意見,且告以即日出國。佛教會事,希各方好自為之(文)!時大師為維護佛教,先後多所論述:「佛教僧寺財產權之確定」,「條陳整理宗教文」,「為禮制官制致薛部長書」,「呈五次中央執監會、國民政府請願文」。八月

  一日,大師在南京毗盧寺,開講「佛陀學綱」,凡三日而畢。李烈鈞來參 [P259] 預法會。黃懺華、甯達蘊記(文「注」;略史)。學綱雖簡單,實集大師思想之綜匯。大目為: 一 原理──現實主義(法爾如是) 二 動機──平等主義(大慈悲) 三 辦法──進化主義(由人生成佛) 四 效果──自由主義(無障礙)

  大師回滬。偕陳維東訪問證道學會(陳維東「證道學會訪問記」)。

  十一日,大師偕譯人鄭太樸(松堂)、趙壽人,乘安特雷朋號,離滬西遊。

  民國十四年以來籌備之游化歐美,至此乃告實現。先一日,王一亭、程演生、張君勱、李國傑、黃警頑、吳貽芳等,為大師餞行于滄州別墅,與會士女六、七十。臨行,孫厚在、趙充和、黃警頑、黃懺華、謝鑄陳、大醒等來送別。為大師介紹歐美友人者,英人克蘭柔、德使蔔爾熙外,蔡孑民、張君勱、胡適之、程演生、王正廷、金純儒等(自傳二十一;寰遊記;海九、七「 [P260] 法界通訊」;海九、八「佛教史料」)。

  十四日晨,舟過香港。登岸,訪老友潘達微及證道學會(寰遊記;由上海至西貢一瞥;從香港的感想說到香港的佛教)。

  十七日,舟抵西貢,留三日。寓大觀園。南圻日報總編輯陳肇琪來訪,意致殷勤。邀往李卓人家午餐,參觀中法學校,晤校長羅珀(寰遊記;由上海至西貢一瞥)。

  按:「由上海至西貢一瞥」,以李立(卓人)為校長,誤。十九日晚,船複行。同舟有英人翰密登,美人希爾筏,精研佛學,將往暹羅出家。大師乃約與深談(寰遊記)。

  二十二日,過星洲。中印兩佛教會代表胡治安、黃錫權等,及轉道、瑞于諸師來歡迎。赴中華佛教會演說,旋即登輪複行(寰遊記;海九、九「消息」)。

  約經五日,舟抵錫蘭哥侖布。大師登陸,參觀佛寺及佛教大學(寰遊記)。 [P261] 九月

  經蘇彝士運河,泊南口。大師偕鄭趙二君登陸,遊埃及首都之開羅。渡尼羅河大橋,至古開羅,觀金字塔之雄勝(寰遊記)。

  十一日,船入地中海。先時,路式導、江鏡如、張作人等,發起中華國民同舟會,大師為撰緣起。至是,正式開會。會後,編同舟錄,(十三日)大師複為作後序(寰遊記;阮毅成「彼岸」)。

  是行凡月余,大師不病風浪,日與同舟華人晤談。若路式導、阮毅成、何銳濱、孫世傑、張作人等。加爾各答大學教授達塔,信釋迦為聖人,與談特多(寰遊記;阮毅成「彼岸」)。

  十四日晨,舟抵法之馬賽,東方文化學會趙冠五來迎。相偕乘車過里昂,翌晨遂抵巴黎(寰遊記;海九、九「消息」)。

  按:「寰遊記」作十五日抵馬賽。「消息」作十四日抵馬賽;而大師「致海潮音社書」,則雲:『今已至巴黎二日矣。……九月十五日』書,則是十三日抵馬賽;三說互異。今謂十四日抵馬賽為正。「至巴黎已二日」, [P262] 殆即至法國二日之意。

  十六日,大師偕丁雄東,首訪中國駐法使館。余乃仁假法人俞休將軍第,設蔬歡宴大師。席間,大師發表「西來講佛學之意趣」(寰遊記;海九、九「佛教史料」)。『一、歐人所知之佛學之偏謬:僅知小乘上座部巴厘文一派之偏狹;用歐人歷史眼光考證之謬誤;譯大乘經典一二麟爪之偏謬。 『二、歐人未知真正佛學:梵文大乘淪沒不全,藏文亦偏蔽於混雜婆羅門行法之密教;真正佛學,今僅存于華文及華人之實證者;歐人鮮能暢達中國文語,精研佛學,及虛懷訪問於佛學有實證之華人。『三、歐人今有聞真正佛學以實行修證之根基:以哲學之批評及科學之發明,已漸摧神教及空想之迷執,而接近佛學所顯示之宇宙人生實相;犧牲一切以專心試驗,求證真實,及向變化中前進,以期造成美善之果;習於有組織有規律之社會生活,能輕身家以為國群民族人世之公益。 [P263] 『四、對歐人信受佛學後之期望:以堅忍勤勇之精神,于佛學得成實行實證之效果;以哲學的科學的方法,洗除佛教流行各時代方土所附雜之偽習,而顯出佛學真相;以有組織有規律、輕身家重社會之品德,能闡揚佛學真理,以普及世界人類,造成正覺和樂之人世! 『五、在歐講佛學之態度:當仁不讓,以攻破偏謬而顯示真正;及時無間,以應付機遇而實現期望;開誠佈公,以待求真正佛學者之訪問。『歐洲今富聖人之才而缺聖人之道,吾人今有聖人之道而乏聖人之才。有道乏才,則不足以證其道;富才缺道,則不足以盡其才。得聖人之才以授聖人之道,是為吾至歐講佛學之總意趣』。

  旬日間頗為閒適,餘乃仁、章冠五、昆侖、馬古烈輩,時導大師游巴黎名勝,一一紀之以詩(寰遊記;詩存)。

  某日,東方語言學校校長馬古烈,為大師約諸東方學者,設茶會於東方博物院(寰遊記)。 [P264]

  二十七日:東方文化學會,邀大師講學于巴黎哲人廳,題為「佛學與科學哲學及宗教之異同」。胡詠麟譯語,周逸雲、徐公肅記。次偕胡詠麟、趙壽人,赴齊代辦駐法使館之歡宴。同席者,有劉文島、巴黎大學教授葛拉乃、東方語言學校校長卜也(寰遊記)。

  二十八日,蔔也約往參觀東方語文學校。為大師介紹與法國天主教大主教相晤見,論及中國之反宗教運動,及信仰自由問題(寰遊記)。

  是日,卜麗都女士造寓相訪。以聽講發心學佛,乞受皈依,乃名以信源。日人友松圓諦、藤岡正隆、山口益、大穀馨、淺野研真、岡本貫瑩等亦相偕來訪(寰遊記)。

  二十九日,大師參觀東方博物院,院長阿甘導觀說明(寰遊記)。

  是月,國內佛教,仍一無起色。一日,佛學會常會,議決另設佛教會(致甯達蘊書)。

  蓋以南京會議時,圓!4漒猶多和同。迨返滬,為滬、杭名流居士所包圍,競主 [P265] 佛會設上海覺園(便於控制),南京設辦事處。佛學會分子,乃主別設佛教會,保留佛學會以觀其變(聞黃懺華說)。王一亭致書鐘康侯,亦謂佛會應設首都,以設覺園為不妥(海九、十一「佛教史料」)。前此本有江浙聯合會之設,是時居士全體辭職。一以常務辦事者多為居士;二以浙江諸山別有興樹,為江蘇方面所不滿(海九、十一「佛教史料」)。王一亭以維護佛法,面請于蔣總司令。蔣謂(海九、十「佛教史料」):『一、真正依佛教行持的僧徒,可以保存。二、藉教育以造就有知識的僧徒,可以保存。三、寺院須清淨莊嚴,不可使非僧非俗的人住持。且對於社會,要辦有益的事業,可以保存』。

  政府於佛教,固予以新生之機,其如老上座、名居士之別有會心乎!

  十月,某日,胡詠麟為設茶會於某旅社,因識中國法律顧問愛斯嘉拉,始談及發起世界佛學院事。愛氏以告葛拉乃,葛邀大師過其家商議(寰遊記)。

  九日,陳濟博自比利時來見大師(寰遊記)。 [P266]

  十日,國慶。中國駐法公使館招待外賓,大師被邀出席。晚,大師應國民黨駐歐總支部招,參觀慶祝(寰遊記)。

  十一日,法國信佛者馬格爾、裏維也等來訪。大師語以組織巴黎佛教會,以聯絡信佛同志(寰遊記)。

  十四日,應法國各界請,於東方博物院,講「佛學之源流及其新運動」,院長阿甘譯語(寰遊記)。講稿分「佛學的發源」,「佛學在印度的流行」,「佛學在中國的流行」,「現今佛教在世界上的三個中心」,「餘之佛學新運動」──五日。論「佛學在中國的流行」,揭露大師對於中國佛學之激賞: 『從中國民族第一流人士,自尊獨創的民族特性,以達磨西來的啟發,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而直從釋迦未開口說法前的覺源心海,打開了自心徹天徹地的大光明藏,佛心自心,印合無間。與佛一般無二的圓明瞭體現了法界諸法實相,即身便成了與佛陀一般無二的真覺者。然後應用一切 [P267] 方言的俗言雅語,乃至全宇宙的事事物物,活潑潑以表現指示其悟境于世人,使世人各各直證佛陀的心境。此為佛學之核心,為中國佛學之骨髓。唯中國佛學握得此佛學之核心,故釋迦以來真正之佛學,現今唯在於中國』。

  論及「餘之佛學新運動」,舉其特色為:「人生的佛學」,「科學的佛學」,「實證的佛學」,「世界的佛學」。大師法音既播,報章多對之有好評(寰遊記)。

  十五日,訪法國有名印度學者(新自日本歸國)希爾筏勒肥,與談發起世院事(寰遊記)。

  其間,曾任駐華法館職德禮克之夫人,發心為大師畫像,永留法蘭西畫苑為紀念(寰遊記)。

  二十日,大師召集巴黎友人,于東方博物院,商世界佛學院事。宗旨為:『昌明佛學,陶鑄文化,增進人生之福慧,達成世界之安樂』。發起人:太虛 [P268] 、(法國為)希爾筏勒肥、阿甘、葛拉乃、胡雪、愛斯嘉拉、馬古烈、臘爾華、伯希和、馬格爾、龍舒貝勒等二十餘人。商定設通訊處於東方博物院;大師先付五千法郎為籌備費(寰遊記)。由大師擔任,中國南京毗盧寺,設中國通訊處,並邀集發起人(告海內佛學同志書)。大師乃發:「告國內佛學同志書」;「致蔣總司令書」,報導經過而希望奮起提倡。

  二十一日,大師講演于靈智(證道、通神)學會,講「有情與流轉之進化」,信源及胡詠麟(覺始)譯語(寰遊記;海十、一「佛教史料」)。大師在巴黎,更有靈智學會初講之「佛學一臠」;佛教美術講演會所講「佛法與美」,胡詠麟譯語(講稿今存);巴黎大學講演會所講「中國禪宗」,葛拉乃譯語(海十、一「佛教史料」);並遊記所未詳。大師之講演辭,由巴黎佛學會出版之「講演集」(英文),英人擺乃能為之序。埃而剛書店編譯之「佛學」(法文),晦謬幾不可讀(記關於佛學之演說;覆巴黎佛學會書)。 [P269]

  二十二日,大師設茶會,答謝中外友人之盛意,致告別辭(寰遊記)。

  二十三日,大師偕馬古烈、陳濟博,自巴黎抵英之倫敦(寰遊記)。

  按:陳濟博追記「與羅素先生之談話」,時日遲寰遊記一日,今依記。

  二十五日,大師訪中國駐英使館陳秩三代辦(寰遊記)。

  二十六日,大師赴三真社(印人)達斯果菩塔之約,略講「我之佛化新運動」,於焌譯語。別有講耶、回、印度教義者,有混融各民族各宗教之偉觀(寰遊記;海十、一「佛教史料」)。

  二十八日,應大英博物館東方文書部賈爾士之招,偕馬、陳同往參觀,『閎富堪稱第一』(寰遊記)!

  二十九日,賀雪夫人邀大師赴美以美會之紀念大會,晤大主教及內閣總理鮑爾溫。旋由賀雪夫人,牛津大學教授蘇息爾,陳秩三代辦,偕赴東方文字學校,應中國學會講演之約。大師講「佛法之過去現在及將來」,於焌譯語(寰遊記;海十、一「佛教史料」)。 [P270]

  按:中國學會之講演,寰遊記作二十六日,又作二十八日。然依記推尋,應為二十九。

  三十日,魏士特敏士特寺長福克士立樂立,邀大師往寺參觀茶敘。寺為英皇加冕處,歷代英後咸葬於此。是晚,大師與倫敦佛教會長亨利士,公開講演佛學與某社(寰遊記)。十一月

  一日,章士釗來寓訪晤,談東西文化(寰遊記)。大師游觀所得,乃知『東方文化一名,所指極廣。……決非舉一二種可為之代表;亦非立一二種概念,如所謂西方是物質文化,東方是精神文化等類所能說明』(東方文化正名)。

  三日,大師以蔡孑民之介,得羅素電約,偕陳濟博訪于海濱之山舍(寰遊記;陳濟博「與羅素先生之談話」)。其談話,略雲:『師:吾為研究佛陀所說大小乘法之理論者。……于先生之學說,亦頗曾 [P271] 涉略。……喜先生之卓見迥不猶人!……今日深幸得與先生一談。羅:吾亦思研究佛學,但恨未能耳!不知吾之哲學,與佛學有相同之點否?

  師:先生之哲學,頗多與佛學同點。……先生既祗認有如飛而遊之感覺,與感覺「今有」,而又創說有「中立特體」。此之中立特體,其即感覺或感覺今有耶?抑為感覺與感覺今有之下,更根本之另一法耶?若為另一法,則有違只認有感覺與感覺今有之主張!若即感覺與感覺今有,則何須更說此中立特體焉?

  羅:此問題,吾尚在思考中,猶難更為決定。

  師:先生所謂之中立特體,為各各獨立存在之非因緣生法耶?仰與若心若物等同為因緣所生法耶?

  羅:此中立特體,是否亦為因緣所生法,乃如旅行到荒漠中,尚未能決定其方向一樣。 [P272]

  師:若中立特體為各各獨立存在之非因緣所生法,則近於佛學中小乘一切有部之實有法。若亦為因緣所生法,則近於大乘緣生性空之法。此有小乘之阿毗達磨毗婆沙論,及大乘之中觀論等,主張其說,似可供給先生之解決前二問題之參考。先生亦曾研究之乎!

  羅:若於佛學書,只看過幾冊英文譯本。所舉二論,恐唯中國文所有,惜不能研究之!吾昔年遊歷中國,知中國為今後世界中極有希望之一國。大師新從中國來,中國之政治情形,可言其大略乎?

  師:據吾離開中國時所知者以言,則中國已統一於國民黨政府。內部能融合一致而不分裂,則中國從此走上安內攘外之政治軌道』。

  四日,大師應摩訶菩提會倫敦分會(秘書達耶海瓦維塔恩)之約,往講「小乘與大乘之關係」,陳濟博譯語。大師勉以為世界佛教聯合之組織(寰遊記;海十、一「佛教史料」)。

  五日晚,赴倫敦佛教會,講「佛學聯合研究之必要」,曾憲孚譯語。並議定 [P273] :該會所出佛學月刊,任傳譯中國佛學之責。由會長亨佛利士,任聯絡英國佛學界,籌設世界佛學院倫敦籌備處(寰遊記;海十、一「佛教史料」)。今存倫敦無線電臺廣播之「告全球佛學同志」,疑即此晚所講。

  六日,大師偕陳濟博抵比京(寰遊記)。

  七日,訪王公使景歧;偕赴中比友誼會之聚餐會。大師與王公使、比駐華公使華洛斯、國那社社長泰士合影(寰遊記)。

  八日,大師偕陳濟博,應齊爾教授之約晤;會見梵文教授杜門,希臘文教授格列古爾,波多大學哲學教授兌生,星洲新國民報記者胡鑒民。大師與齊爾談其自由哲學,與大師自由史觀,意見為近。翌日,鑒民以所譯自由哲學來,大師因為之作跋。鑒民作「太虛法師在歐州」,載於星洲日報;介紹大師學業,頗致推崇(寰遊記;跋自由哲學;鑒民「太虛法師在歐洲」)。

  九日,應東方學會約,晤會長普善,荷蘭佛學者費式爾等(寰遊記)。

  十一日,參加王公使夫人發起之海外拒毒後援會成立會(寰遊記)。 [P274]

  十二日,大師與陳濟博,訪滑鐵盧之古戰場,觀戰地寫真之油畫(寰遊記)。

  十三日,應東方學會之茶會。費式爾贈大師以菩薩地經(殘片)梵丈法文華文之會譯(寰遊記)。

  十四日,鄭松堂以德國佛郎府大學中國學院衛禮賢院長之函來迓(寰遊記)。

  十五日,費爾式來寓,諮訪佛學。大師為略說成唯識論大意。是晚,大師偕鄭松堂(太樸)乘車去德,王公使等均來送別(寰遊記)。

  十六日,大師抵德之佛郎府。寓雷博爾脫私家宿舍,幽靜閑曠,乃暫息征塵(寰遊記)。

  十七日,晤衛禮賢。商定:鄭君為大師譯華成德,編書交敏興之雪洛斯書店出版。中國學院學員詹顯哲,常來為大師譯語(寰遊記)。

  某日,大師訪詩人歌德之遺屋(寰遊記)。 [P275]

  某日,達姆斯達德城之開在林伯爵,得張君勱介紹,函約大師往游。開氏於佛學頗有所見;大師與談禪宗(寰遊記;與德人談話鱗爪)。

  二十九日,大師講「身命觀與人生觀」于佛郎府大學,衛禮賢譯語;聽者六、七百人,多半為該校員生。大師舊識卜爾熙公使,亦專誠來聽。是講稿,以緣起之「和合」「相續」為身命,而以唯識、中觀義說之。德人讀此稿,多有來函商討者(寰遊記)。

  按:海刊十卷一期「佛教史料」,講題作「佛陀哲學原則」,誤。十二月一日,大師偕衛禮賢,詹顯哲去敏興(寰遊記)。

  按:海刊十卷一期「佛教史料」,謂大師于敏興中國學院講「佛學大綱」,衛禮賢譯語。實為衛君代講之誤。

  五日,大師返佛郎府。寓中國學院,常占一室以誦經(寰遊記)。

  十二日晨,大師著衣誦經次,卜爾熙公使來。卜使約大師及衛禮賢,作萊茵河探勝之遊。與卜使談及:國際間相忌相侵,終無以得人世之和樂(寰遊記 [P276] ;與德人談話鱗爪)。

  十四日,大師講演「佛學之變遷大勢及其新傾向」於中國學院,衛院長譯語。聽者二、三百人,皆熱心東方文化及哲學與佛學之研究者(寰遊記;海十、一「佛學要聞」)。其間,大師與衛禮賢商決:以中國學院為世院之德國通訊處,招集發起人。于院刊譯載中文佛經(寰遊記)。

  十七日晚,詹顯哲陪大師赴萊勃齊,應海裏士、萬燦之教授之請。至則時值寒假,乃改訂後期(寰遊記)。

  十八日,萬燦之來訪。以海裏士之邀,往參觀東方學院,與海裏士、魏勒晤談(寰遊記)。下午,應杜裏舒教授之約晤(蔡孑民、張君勱介紹)。大師詢其「隱德來希,為原始唯一而終歸於一,抑生物始終各有其一」?杜氏承認前說,而以始終之間,則各生物各有其一(寰遊記)。

  十九日,應愛起士教授之邀晤。愛氏謂:『在科學思想上能建立世界新宗教 [P277] 者,唯有佛教』(寰遊記;與德人談話鱗爪)。

  二十日,抵柏林。時詹顯哲應國府之法院編修職,大師乃與話別(寰遊記)。

  某日,訪中國公使館,晤梁秘書穎文。年底無事,日與留德學生俞大維、趙懋華、周自新、錢子甯、李祖冰、鄧名方等相晤談。並晤鄧演達、黃祺翔、任右民、巴玉藻諸君。遊覽過年(寰遊記)。

  

民國十八年,一九二九(戊辰──己巳),大師四十一歲。 一月
  三日,大師赴學生總會,共慶新年(寰遊記)。

  四日,遠東協會總秘書林待,以衛禮賢之介,約大師往晤;見會長叩爾納等(寰遊記)。

  五日,以駐日德使索爾夫之介,民族博物院萊辛(曾從梅光羲學)教授,約大師往晤(寰遊記)。

  六日,大師應約赴德國外交部,晤東方司長脫老乎脫孟,課長密歇爾遁。脫 [P278] 氏以上次歐戰,由於缺乏道德修養。大師告以: 『歐洲以前本亦有宗教信仰,以為道德涵養。但因近代科學知識之進步,歐洲以前所信之宗教,在科學理智上已難成立其信仰。故應有從科學理智而上達于最高最圓滿之佛法,以為現代歐洲之新信仰,促進于道德之修養」(寰遊記;與德人談話鱗爪)。

  八日,大師出席德國遠東協會、外交部、大學院、柏林大學之聯合歡迎晚餐,商世界佛學院事。獲悉駐日索爾夫大使不日回德,因決留柏林小住(寰遊記)。

  其間,疊應哈勒、萊辛諸教授之茶會與晚餐(寰遊記)。

  十六日,大師四十初度,攝影自題(詩存): 『浮生四十今初度,幻質飄零尚未央。風燭無常願無盡,海天雲水正茫茫』!

  旋偕鄭松堂,應(張君勱介紹)倭伊鏗夫人約,去耶納,寓倭伊鏗紀念室。 [P279] 晤倭夫人,甚致慨於近代之歐化,而表示仰慕中國古文化之熱忱。晚,開演講會,大師講「佛法與哲學」,鄭松堂譯語。聽者以倭伊鏗哲學會會員為多(寰遊記;與德人談話鱗爪;海十、一「佛教史料」)。

  十七日晨,參觀大學及擊劍會。午後,赴萊勃齊。晚,講「佛法與科學」于萊勃齊大學,鄭松堂譯語,聽眾近千人。杜裏舒、愛起士、海裏士等,送大師回寓,設茶點再作長談(寰遊記;海十、一「佛教史料」)。

  十八日,還柏林(寰遊記)。是日,國務會議議決,公佈「監督寺廟條例」二十一條,有以全部寺產充社會公益趨勢(略史;海十、一「佛教史料」)。

  二十日,維德海伯爵來訪,詢禪定與神通(寰遊記)。

  二十一日,博爾士滿教授,邀過其家茶敘(寰遊記)。

  二十二日,萊辛陪大師赴普魯士教育部長伯克之約晤。伯克允為世院發起人;有成立佛學院意,大師乃以佛學之內容,應分教理與行果二部,由萊辛譯 [P280] 成德文以告之(寰遊記) 。

  二十四日,聞蔣雨岩公使來柏林,大師偕萬燦之往訪(寰遊記)。

  二十五日,大師講學于民族博物院,萊辛譯語。聽眾六、七百人,以柏林大學師生為多。旋赴柏林佛學者司泰恩凱成立之柏林佛學會,講「人生佛學」,聽眾百餘,並信佛士女(寰遊記)。

  按:「中國近代之民族生活」,原注「在德國耶納城講,餘乃仁記」。考遊記,耶納既無此講,餘乃仁亦未至德國。據題推察,疑即於此民族博物院所講!

  二十六日,大師應留德學生總會約,集有志研究佛學之中國學生,為之講演(寰遊記)。

  二十七日,司泰恩凱來訪。司氏於禪定頗多熏習。衛禮賢來訪,知徵求世院發起人,已得各國六十餘人之贊允;大師乃與話別(寰遊記;與德人談話鱗爪)。 [P281]

  二十八日,大師以法國外交部電邀等事,乃與柏林友人話別,離德去法,蔣公使來送行(寰遊記)。

  三十日下午,大師還抵巴黎,餘乃仁、胡詠麟、楊婁峰、信源等來迎(寰遊記)。二月

  一日,大師訪齊代辦。晚應希爾筏勒肥之約晤。時日本聞風興起,亦派僧侶來法傳教。希氏素與日友善,欲設法日佛教學院(寰遊記)。

  二日,大師奉藏佛及佛畫二幀,張供巴黎佛學會(設龍舒女士別墅)。集會員,與之商訂章程(寰遊記)。

  三日,大師至東方博物院,應法國外交部之歡迎會,到伯希和、葛拉乃等。法國外交部代表比勒致歡迎辭。謂;法政府令巴黎市政廳,即捐地為世院基址。大師致謝,語以待商諸發起諸君(總院是否設巴黎),惟當以法政府之盛意,通告各通訊處。會畢,大師與伯希和互致傾慕。時法國允為發起人者,已三百餘(寰遊記)。 [P282]

  八日,旭佛乃爾夫人供午齋。夫人為女交際家,任職國際聯盟會。席間為談佛法要義,信心大發(寰遊記)。

  十日,「己巳元旦」,巴黎佛學會開成立會,大師出席指導。為誦彌勒上生經,導唱三歸依,略示上生經大意。龍舒女士與旭佛乃爾夫人,乞授皈依,乃名以德貞、德亨。大師以慈宗三要,囑為譯傳流通(寰遊記)。

  十二日,德貞等來送別;德貞致供養美金三百元(寰遊記)。

  十三日,胡詠麟陪大師至血部耳港,乘亞美利加號去美(寰遊記)。

  二十二日晨,輪抵紐約,屠副領事汝梅、沉有幹、黃恩孚、司徒一平來接;寓勃來斯冷旅館。是夕,應郭秉文之歡宴。同席有張伯苓、朱繼生、孟君治等。為論佛教及與中國之關係(寰遊記)。

  二十三日,紐約宗教學院休謨教授,以汽車來,偕聽福斯登牧師之講道。休謨奉基督教,略知佛教;大師為述曆游歐美之旨趣。休謨與黃恩孚,偕大師去宗教學院晉餐(寰遊記)。 [P283]

  二十四日,訪總領事館,游唐人街。晚,應領事館歡宴(寰遊記)。

  二十五日,印人達斯來訪。應而裏特夫人茶會;與會者均新聞界。而裏特夫人為譯世院通告書為英文(寰遊記)。

  二十七日,郭秉文陪大師赴望在爾夫人之茶會,約有中國政府經濟顧問薩立門。為大師攝一有聲電影,留美紀念(寰遊記)。

  二十八日,著作家孫鮑恩來,請供給有關佛學之材料。愛拉博士來談,以宗教無裨于人類之道德為言。大師告以佛法不徒為信仰,乃使人瞭解宇宙人生之真相,以進于道德之實行(寰遊記)。

  按:遊記作「二十九日」,與此年二月平不合。三月一日,黃恩孚陪大師往華盛頓。江亢虎來迎。晚,江夫人陪往參觀國會圖書館,即赴該館會堂講演。講畢,答該館東方部主任恒慕義之問(寰遊記)。

  按:大師「致甯達蘊書」,署『三月一日』,而雲『明日赴華盛頓』,與 [P284] 記差一日。其後演講日期,約差一日。此由東西時差,故所說不同,今姑依記。

  二日晨,王文山以車來,邀大師遊覽華市,觀參眾兩院及總統府。次訪伍梯雲公使。下午,偕江亢虎恒慕義共觀涅槃造像(寰遊記)。

  三日,江亢虎、王文山,偕大師往觀胡佛總統就職禮。當晚返紐約(寰遊記)。

  四日,大師乘車赴耶魯,拉多勒教授來迎,下榻大學俱樂部。晚,講于耶魯大學,沉有幹譯語(寰遊記)。

  五日,白朗洪夫人以車來迎,遂赴哈福學院;晤何樂益、路思義等諸教授。學生會公贈花束,頗熱心討論宗教。旋韓穆敦教授來,出其翻譯未竟之二十唯識論,於佛教之唯心哲學,頗為讚賞!晚,大師演講,沈有幹譯語,聽者四、五百人(寰遊記)。

  按:遊記之「哈福學院」,即曾見前記之「初五日哈脫福特宗教學院」也 [P285] 。大師致甯達蘊書(二)雲:『六日赴哈脫福特大學,七日赴哈佛大學講演』。然遊記明雲:『哈佛大學約於三月二十六講演,並請於四月初四日參加中國學院之成立。余以日期過遲辭卻』。可知哈福即哈脫福特,而哈佛則其後未去。大師發致甯書,蓋預告而未確定,或西名記憶為難,致有此誤。

  六日,大師返紐約(寰遊記)。

  七日,以陳煥章、晏陽初與大師晤談,郭秉文特為設筵木蘭,大師為談佛學與共和國民及未來人世之關係(寰遊記)。

  八日,赴阿立爾夫人午餐約。某老天主教師,未知佛學為何義,多不必要之辯詰;大師贈以英文講演集,令其研閱(寰遊記)。

  九日,上午,赴摩訶菩提會紐約分會之歡迎會,大師講演,黃恩孚譯語。達斯甚望佛教能與印度教為聯合之運動,以促人世之和平實現。四時,應萬國(學生)公寓之約講,沉有幹譯語;即於寓中聚餐(寰遊記)。 [P286]

  十日,應門羅博士約,沈有幹陪大師往哥侖比亞大學。與門羅談大同之世界教育,頗得其同情。次赴施乃德哲學教授之晚餐會,富路特、薛維林、芳春熙、戴聞達四教授及休謨同席。次赴講演,沉有幹譯語,聽者多哲學系及宗教學院學生。講畢,略有問答(寰遊記)。

  十一日,大師離紐約去芝加哥,沉有幹、黃恩孚、林松柏等來送別(寰遊記)。車次,賦「閑吊時哲」(孫中山、黎黃陂、康南海、梁新會)四律(詩存;人物志憶)。

  按:人物志憶,以此為自芝加哥至三藩市車次,誤。

  十二日晚,大師抵芝加哥,趙之遠、林我將來迎(寰遊記)。

  十三日,趙之遠偕訪費爾特博物院長羅特,與作長談。商決:設立世院美國通訊處於是。該院藏中國佛教及儒家道家與通俗之古物及模樣甚多;大師攝古彌勒像一幀(寰遊記)。

  十四日,曾任義大利廣州總領事之佛弼執禮來訪;論及世界佛學院,主設於 [P287] 中國(寰遊記)。

  十五日,匈牙利佛學家佛意來訪,大師為解說有關於佛教之問題。次赴講演會,座設西北大學商科之講堂;克利爾譯語,聽者多為芝大及西北大學師生,及研究東方文化與佛學者(寰遊記)。

  十六日,大師離芝加哥,往三藩市──三藩市(寰遊記)。

  二十日,抵三藩市,龔總領事與日僧千崎如幻、美佛教徒伏倫貝來迎,寓大觀樓。當赴總領事館,及如幻之東漸禪窟。如幻留此布教二十餘年,頗得美士女之信仰,大師深許之(寰遊記)。

  二十一日,如幻偕遊。晤同源會沙志培,沙以車陪遊,遇世界日報伍憲子(寰遊記)。

  二十二日,周銘三、蕭孝榮,高翰來訪。蕭究心理學,大師因從詢美國現時之心理學派。那文、華軻來,邀遊金山之頂,並參觀斯丹福大學(寰遊記)。 [P288]

  二十四日晚,沙志培偕大師赴某夫人之茶點,來賓二十餘人,論佛學及宗教甚久(寰遊記)。

  二十五日,大師偕如幻,渡海赴蔔技利,應(成都華西大學教授)費爾朴博士之約。費方著「菩提達磨論」,因舉數事以就正。晤山達須教授,其後為編譯「太虛佛學」(寰遊記;記關於佛學之演說)。

  二十六日,彼岸與真如,陪大師游金山全市。次赴神田家,出席弘法大師奉贊會(寰遊記)。

  二十七日,費爾朴以車來,迎大師去卜技利(山達須教授之)宗教學院講演,沙志培譯語。大師與費、山及學生討論頗久。旋赴嘉洲大學之公宴,晤及李佳白公子約翰;日本佛教青年會之常光浩然,本願寺僧鋤野光藏。四時,大師講演,蕭孝榮譯語,聽者近千人。次由華軻偕赴柯克蘭之學生名譽會晚餐,同席有林同濟,酈吉利等。大師演說,周銘三譯語(寰遊記)。

  二十九日,大師赴東漸禪窟講演(寰遊記)。 [P289]

  三十日,赴卞司脫夫人之靈智學會講演(寰遊記)。

  三十一日,大師赴基督教青年會,為華僑講演,劉展伯譯語(寰遊記)。四月三日,如幻偕大師赴日本布教師波多泰嚴之約講(寰遊記)。

  五日,林華耀、沙志培、趙澄波來寓,擬購地建精舍,與劉展伯等組佛學會。大師為草緣起及簡章。下午,大師登范朋總統號,離美返國;彼岸及龔總領事、高副領事,並來送行(寰遊記)。

  十三日晨──舟行七日,舟抵檀香山。本願寺開教師今村惠猛,佛教青年會幹事植田政市,美佛徒海脫三,及中島裁之來迎。大師赴十字架教會之講演,李紹昌譯語。講畢,頗多討論。次至中華會館──商會講演,李紹昌譯粵語。晤楊棣棠,惜隔於語言,不克暢談。次赴華僑之公宴。次偕植田、中島、楊棣棠,赴佛教聯合會,到日印美英佛徒五、六十人。大師略述遊歷經過,中島譯語。旋登輪而別(寰遊記;海十、四「佛教史料」)。

  十二日,中國佛教界,切感於中國寺廟條例之荷虐,由中國佛學會(謝健、 [P290] 黃懺華等)會同江浙佛教聯合會,召集十七省代表,開全國佛教代表會議于上海,決成立佛教會。擬定章程,呈請黨部及內政部備案,並請修正管理寺廟條例(略史;海十、五「佛教史料」;常惺「寺廟管理條例與宗教委員會」)。

  十四日,武昌佛學院關係人(先得大師函示),于武院開世院第一次籌備會,推唐大圓為籌備主任(海十、四「佛教史料」)。時武院以大敬離職回湘,改由法舫管理。妙闊、唐大圓俱來院,因有研究部之設,學員有塵空等少數人(法舫致編者書)。

  二十五日晚,輪抵日本之神戶。翌日,佐伯定胤來輪造訪。大師約以同為世界佛教之新運動,而佐則特關心於中日佛徒之親善(寰遊記)。

  二十九日晨,大師還抵上海。瑩照、體參、墨禪、王一亭、程仲英、徐醒忱等來迎(寰遊記)。大愚、孫厚在來見,歡宴大師于功德林,同席有蔣維喬等(大雲九十三期)。 [P291]

  三十日,大師應(大愚之)印心精舍之歡迎,講「去歐講學及經過之一斑」,體參記(海十、五「佛教史料」)。時大愚在滬弘法,由陳元白為之揄揚。自謂廬山閉關念佛,得見普賢現身,授以心中心咒。好言宿命,以神奇惑世,哄動全國(自傳十一)。是夏,王森甫等頗為所惑,大師告以:『大愚偶言人宿命,事無可稽,徒益人疑謗,皆不應傳述。凡此鬼神亦優為者,佛法行人勿存心念將以為逗人方便!其被此等方便引生之信心,大抵迷信,徒長鬼神教之焰,反蔽佛光』(致王森甫陳仲喈書)。大師以大愚『多預言世事,談人宿命,以神相駭異,遂屢書戒之』(海十、九「大師啟事」)。不聽,其徒屬且有誹毀大師者。時印老(「五月二十九日」)複某居士書,痛斥大愚,亦引起大愚徒屬之諍論。迨閻馮之戰失敗,大愚始鎩羽潛形。五月

  四日,大師赴報本堂,出席上海各界之歡迎會(海十、五「佛教史料」)。盟兄圓!4漒致頌詞(海十、六): [P292] 「佛法有幸,傑出斯人!於末法世,乘大願輪。童真入道,脫俗超塵。學通三藏,智冠同倫。具無礙辯,融舊合新。降魔制外,裁妄續真。遨遊歐美,廣度迷津。遄歸本國,唯願揚我佛教之精神』!

  五日,大師應世界佛教居士林之歡迎,講「寰遊之動機與感想」,晦盦記(海十、五「佛教史料」)。

  六日,大師赴杭,住靈隱寺。十二日,杭州佛教界惠宗、卻非、鐘康侯、范古農、常惺、蕙庭等,假浙江僧學院(常惺、蕙庭主辦),開歡迎大會。大師講「佛法對於現代人類之貢獻」(海十、五「佛教史料」)。大師小住靈隱,稍事遊憩,審讀九卷潮音,作「第九卷海潮音之回顧」(文)。其時,留藏(西康)學法團大勇等,發「勸請全國居士如律的護持三寶書」。于印老唱導淨土而雜以儒說,有所批評(文)。大師回甬,省奘老(敘睍言)。

  按:敘署『六,三于甬江』。然大師于三日出席上海佛教會,三疑二之誤 [P293] 。六月

  三日至五日,大師在上海,出席中國佛教會第一次執監委員會,大師被舉為常務委員(略史;海十、五「佛教史料」)。中國佛教會章程,先期由大師與王一亭聯名致書,且由王一亭親謁蔣主席,乃得內政部准予備案,黨部則猶未能批准(略史;追悼王一亭長者)。行政院六月三日批雲:『呈及會章均悉。此案前准國民政府文官處公函開:奉主席諭:交行政院,轉飭內政部查照備案:等由,業已由院轉飭內政部查照備案矣!仰即知照,此批』!

  大師與王一亭之一番苦心,中國佛教會乃得略奠基礎;然僧界懵懵,固難以有為。如王一亭致大師書雲:『震屢與僧界陳述各情,請各叢林諸山大發慈悲,將佛教會及佛學會有一種真實辦理。僧界事負責者少,內部問題,更難於對外。……五月一日』。 [P294] 『僧界中,於佛法真宗旨不能實行,深為可惜!即負責辦事者,亦少能如法師之眼界!……七月三十日』。

  大師以管理寺廟條例之不利佛教,而該條例五月中已交立法院審核,法制委員會長焦易堂以詢大師,乃作「佛寺管理條例之建議」(略史)。

  二十六日(「五月二十日」),李隱塵(年來以政局丕變,息心從持松學密)卒於漢口(法舫「李隱塵先生追薦記」)。七月

  度夏靈隱寺。十九日,跋「王小徐佛學之科學的說明」 (跋)。八月

  十日,湘主席何鍵來靈隱寺造訪(海十、十「圖」)。

  上海有佛學書局之創辦。大師以昔(六年)購得於日本之「觀心覺夢鈔」,序而囑為流通(敘觀心覺夢鈔)。九月

  一日,大師出席上海中國佛教會第二次執監常會(海十、八「佛教史略」)。

  武漢信眾,推陳仲喈來滬親迓,大師乃偕以俱行(海十、十「佛教史料」) [P295]

  過蘇州,吳縣佛教會歡迎(海十、九「佛教史料」)。游靈岩諸勝。大師出家于靈岩附近,故有詩雲(詩存):『廿載靈岩憶舊遊,苕嶢塔寺望中收。前塵影事模糊甚,山自凝然水自流』。

  大師過鎮江,列席江蘇省佛教會(海十、九。「佛教史料」)。

  沿江西上。十七日,「中秋」,大師游九華山。時寄塵在山主辦九華佛學院。容虛等陪游,大師有九華雜詠十首(海十、十「佛教史料」;詩存)。

  二十二日(「二十」),大師抵安慶。時慈航住持迎江寺,會覺為策劃佛教革命(不久失敗離去)(海十、十「佛教史料」)。

  二十七日,大師乘大貞輪,抵一別四載之漢口,駐錫佛教會(海十、十「佛教史料」)。

  二十九日,大師受各界盛大之歡迎。到會者,李子寬、張純一、唐祖培、王 [P296] 民樸等七、八百人(海十、十「佛教史料」)。大師講「甚麼是佛學」,法舫記。以教理行果統攝佛學,為大師西游歸來所組成(世院)之體系:

圖片
     
佛教法物之搜集┐┌─印度波斯爪哇等
     
佛教史材之編考││  錫蘭暹羅緬甸等
   
               ├┤
     
佛教經典之考訂││  中國日本朝鮮等
     
佛教圖書之纂輯┘└─西藏尼泊爾蒙古等
     
印度小乘學派──錫蘭等屬此
     
印度大乘學派──西藏等屬此
   

    
  中國綜合學派──日本等屬此
     
歐美新研究派
     
戒律──通菩薩戒別七眾戒
     
禪觀──大小乘各種止觀以及禪宗
   

     
真言──一印明以及無量印明等
[P297]  

      淨土──極樂淨土或兜率淨土等
     
信果──研究教理及諸行共果───信眾、僧眾、賢眾
     
德果──受持戒律及諸行共果───僧眾、賢眾、聖眾
   

     
定果──修習禪觀及諸行共果───僧眾、賢眾、聖眾
     
慧果──修勝禪觀及諸行共果───聖眾……

 

  是月十二日(「八月初十」),大勇卒於甘孜(傳震「致大師書」)。十月

  一日,大師于漢口佛教會,開講大乘法苑義林章唯識章(『觀唯密二派行者學者,近有偏執,故講此章』),約兩星期而畢。法舫記,成「法苑義林章唯識章講錄」。李子寬始於法會依儀皈依(能斷金剛般若經釋序;海十、十「佛教史料」)。

  十日,國慶,大師于漢口文化學院,講「文化人與阿賴耶識」,斯繼唐記(論)。

  大師回武院,住一星期。時院中駐兵未去,未能積極進行。為研究員講大乘 [P298] 宗地圖(海十、十「佛教史料」;法舫「大乘宗地圖釋後序」),及「研究佛學之目的」。

  佛學院院董會,征得鐘益亭、王達五、羅奉僧等加入;仍推王森甫為院董長,以李子寬為院護(佛學院院董會略史)。

  二十七日,大師依整理僧伽制度論,指導改組漢口佛教會為佛教正信會(海十、十一「佛教史料」)。

  二十九日,應湘主席何鍵請,大師偕唐大圓、劉徹如等抵長沙,紹奘侍錄。駐錫上林寺(海十、十一「佛教史料」)。

  三十日,大師于中山堂,開講「什麼是佛學」,凡三日;大圓、罘月、莘野合記(海十、十一「佛教史料」;十、十二「佛教史料」;十一、二「佛教史料」)。十一月一日,大師應軍官講習所胡所長約,蒞所講「怎樣去作軍官」(海十一、二「佛教史料」)。 [P299]

  二日,赴僧界歡迎會。指導成立省佛教會(海十、十二「法苑藝林」;海十一、二「佛教史料」)。

  三日,大師去甯鄉──大溈山,市政府備車專送(海十一、二「佛教史料」)。

  七日,大師回長沙。晚,大師于第一師範(後改中山堂),開講瑜伽真實義品,凡四日(海十一、二「佛教史料」)。

  十日,大師應華中美術學校約,往講「佛學與美術」(海十一、二「佛教史料」)。

  十一日,大師偕何主席、曹廳長等,游古開福寺,視察佛教慈兒院;院為大師昔年蒞湘所發起(海十一、二「佛教史料」)。

  十二日,大師離湘返鄂(海十一、二「佛教史料」)。

  大師離鄂回南京,中途上廬山一宿(自傳十七)。是年,約竺庵來大林寺,住持經理(大林寺募修佛殿法堂序)。 [P300]

  二十九日,南京中國佛學會(萬壽寺)開成立大會,大師當選為會長(海十一、二「佛教史料」)。

  大師鑒於舊僧之蓄意誹毀,佛教會務之難於開展,決專心于世苑(世院改名)及佛學會之建設。函辭中國佛教會常務委員及學務委員長之職(海十、十二「啟事」);佛會堅留。

  是月(「己巳十月」),大師攝影,頗為莊嚴。十二月一日,大師于中國佛學會星期研究會,講「一切法因緣生唯識現」(海十、十「佛教史料」)。

  大師留京期間,訪歐陽竟無(歐陽竟無「致太虛法師書」)。游棲霞、寶華山諸勝(詩存)。

  大師抵廈門南普陀寺。時學僧責難諸山叢林甚力,黃健六等大不滿(海十一、四「法界通訊」)。江浙寺僧,于學院時播謠言,大師乃致函錢誠善,於海刊報導學院消息,以免淆惑聽聞(致錢誠善書二)。 [P301]

  大師于閩院,開講瑜伽真實義品,默如記(默如「瑜伽真實義品講要附識」)。又講「中國學僧現時應取之態度」。

  上月卅一日,立法院通過修訂監督寺廟條例十三條。大師以建議未為釆納,而有此聽任佛教自生自滅之條例(建僧大綱;略史),乃作評監督寺廟條例。

  按:該條例,略史誤作「十九年公佈」。

  大師作三寶歌。時弘一住南寺,為之作譜(林子青「弘一大師年譜」)。其歌曲頗為流行。

  三十日,大師應集美女中何達安等邀請,往遊集美,為講「佛學的人生觀」,宏度記(海十一、一「通訊」)。

民國十九年,一九三0(己巳──庚午),大師四十二歲。 一月
  十九日,「太虛大師寰遊記」編成,作跋,付大東書局印行(跋)。其「 [P302] 雜觀」中,有「宗教觀」,「社會觀」,「國俗觀」,可據以見西遊之觀感。其「宗教觀」,隨順西人之說,改易前義,而視馬克思之共產主義,孫文之三民主義為宗教。

  大師偕轉逢、芝峰、蘇慧純等遊泉州,駐錫開元寺。遊泉州三剎──開元、承天、崇福;參觀葉青眼主辦之孤兒院。大師于泉州民眾教育館,講「從無我唯心的宇宙觀到平等自由的人生觀」,芝峰記(自傳二十一;詩存)。以緣起無我說平等,唯識熏變說自由,後乃時時說之。又應晉江縣佛教會歡迎,講「佛教會是本慈悲心和智慧心所組成的」,亦芝峰記(文)。

  按:自傳作「十八年冬」,指舊曆而言。又自傳所記行程,簡略不盡。二十九日,(「己巳歲盡」),大師游洛陽橋(詩存)。偕弘一、轉逢、芝峰等,去小雪峰寺度舊年(詩存)。拈偈贈弘一律師:『聖教照心,佛律嚴身,內外清淨,菩提之因』。

  大師回廈,途經安海一宿,應安海養正中學請,為拈「安海養正」講之(文 [P303] )。二月

  二十八日,大師開始為閩院學眾,作課外講學(「閩南佛學院本年大事記」)。先後講有「大乘位與大乘各宗」(即起信論唯識說之意而擴充之),「佛學之宗旨及目的」,「僧教育要建立在律儀之上」,「西洋哲學與印度哲學概觀」;寶忍、岫廬、慧童、默如等記。

  大師以叢林之精神盡失,而政府未能扶助佛教,佛教會亦難得改善,覺得:『非從一般佛徒中,吸取一部分真正于佛法有修學,而且具有弘法願行者為重新之建設,不能振興佛教於今後』。乃重新議訂建僧計畫,講題為「建設現代中國僧制大綱」,簡稱「建僧大綱」,大醒記。以「三寶之信產生僧格」,「以六度之學養成僧格」。建僧四萬人,分學僧、職僧、德僧三級;學僧則經「律儀院」二年,「普通教理院」四年,「高等教理院」三年,「觀行參學處」三年之學程。此於僧伽制度論頗有修正,如僧數之大減少,及知各宗已失其寺院之意義。然昔年所提倡「人工之新僧化」,「僧制今論」之 [P304] 服勞眾,悉棄而不論,蓋取法於西洋神教之僧制(略史;複李哲生書;文)。

  按:「僧制大綱」,主建僧四萬人。別存「建立現代中國佛教住持僧大綱」,則主建二萬人。大師秋冬去川,與劉甫澄、蔣特生、李哲生,均論及「擬有建立現代中國佛教住持僧大綱」,蓋摘取講記修正以備提出者。略史以此為二十年作,誤。

  時印老移住蘇州之報國寺(真達等「中興淨宗印光大師行業記」)。三月十三日,大師于閩院講彌勒經大意(「閩南佛學院本年大事記」)。

  十六日,大師于南普陀寺,開講普門品。十八日,觀音誕,圓滿(「閩南佛學院本年大事記」)。

  二十五日,上海開第二次全國佛教徒代表大會;時省佛會組織,猶未得內政部許可(海十一、四「佛教史料」)。

  時閩院研究部,大師分為「法相唯識系」,「法性般若系」,「小乘俱舍系 [P305] 」,「中國佛學系」,「融通應用系」──五系,由研究員選習(海十一、四「佛教史料」)。大師于漳州南山寺,成立「錫蘭留學團」,習英文以備留學(海十一、四「通訊」)。四月

  一日,大師以任滿,辭南普陀寺住持。經大眾懇留,允為連任(「閩南佛學院本年大事記」)。

  八日,佛誕紀念,大師講「紀念釋迦牟尼佛」,默如記(「閩南佛學院本年大事記」)。

  是月,大師創議為「華文佛學分科研究編輯」,由佛學書局印行。其力法與目的為:『依大藏佛典為原料,從各種科學之立場,分門別類以為採集之研究,更憑其研究之所得而組成各科學;乃可提供現代思想界中各科學學者之參考,又使研究各科學者,皆得分途進入於佛學。於是乎佛學乃成科學之哲學,佛教乃成科學之宗教;以之綜合現代之思想而建立現代人類之新信仰』 [P306] (文)!

  其後,唯有周某之「經濟學與佛學」應世,而內容直不知所云!于此實不禁佛教無人之慨!

  大師留閩期間,應世界書局之約,改編「佛學概論」為「佛學A B C 」以行世。

  大師應廈門大學之約,往講「佛學在今後人世之意義」,芝峰記。大師以為:『人類的文化,是依各宗教為集中點而彼此有歧異』,故主以耶、回、佛為三大文化總線索而研究之。歐美澳以耶,亞西及非洲以回,而亞南亞東之文化,則以佛教得以見其總線索。分別研究,再『將三大系的文化,鎔冶在一爐,使之鑄成為全人類瑰瑋燦爛的新文化」。而近來之哲學,如新實在論之「中立元子」而「論理構成」;唯用論之「純粹經驗」而「知識雕成」,大師論為漸近佛法之「諸法眾緣生」與「諸法唯識現」。時又講「民國與佛教」于雙十中學,亦芝峰記(記者「附識」)。「評(西田幾多郎)善之研 [P307] 究」,「書(菊池寬)複讎以後」,「附從譯本裏研究古禪法及禪學古史考之後」,蓋閑閱閩院藏書而作之短評。

  十一日,大師離廈回滬(「閩南佛學院大事記」)。

  大師游天目山。「紀遊」十二絕,有「桐花滿地著春痕」之句。五月,大師過杭,作「靈隱寺慧明照和尚行述」。慧明卒於二月,卻非乃繼任方丈(文)。

  十一日,大師以北平楊明塵,代表朱慶瀾、齊耀珊等來滬歡迎,因偕赴北平(海十一、五「佛教史料」「禮請法師疏」)。

  十八日,抵平,駐錫柏林寺,受住持台源及大眾之歡迎(海十一、五「佛教史料」;海十一、五「圖」)。

  二十日,北平佛教界,于華北居士林,開會歡迎,大師講「學佛的下手方便」(海十一、五「佛教史料」)。其後,更講有「國家觀在宇宙觀上的根據」,「人生的自由問題」。 [P308]

  大師應華北居士林請,開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海十一、五「佛教史料」)。

  二十八日,四川省佛教會來電,歡迎大師入川弘法(海十一、六「通訊」)。以本年初以來,劉文輝(自幹)以私事致嫌隙,提賣寺產,防區內四十五縣,悉遭摧殘(海十一、七「佛教史料」)。六月,三時學會韓清淨等,招遊香山別墅(詩存)。大師擇定北平北海內小西天寺為世界佛學苑苑址(致蔣特生書;法舫致編者書)。

  有持陳公博唯物論文以詢,大師乃作「什麼是物」以破之,載大公報(緣成史觀一)。

  大師回滬,順道遊青島(詩存)。

  二十五日,大師在上海,出席中國佛教會第二屆執行委員會第二次常務會議(海十一、七「佛教史料」)。 [P309]

  時法舫以世苑事,奉召自漢口來滬,謁大師于淨業社(法舫致編者書)。

  時康藏留學團團員恒演(大慈子)回國一行,編有「略述西藏之佛教」,大師為序于「覺園」。宗喀巴之三士道次,教團基於律儀,密宗之納於教理軌於律儀,與大師意見相合,而受世信毀不同。敘中有曰:『宗師以行修果證,與宗繼有人之故,久成勝業。吾乃徒托空言,不唯為世所嘲侮,而從予起信入佛門之弟子,亦有違越而不聽受者;則又不禁悲慚塞心,而俯仰無以自安者也』!蓋以康藏留學團,大勇卒後,由大剛率領。山居乳食既久,乃不知今日何日!不滿大師弘化苦心,建設世界佛學苑本意,迭陳兩電,望大師先往西藏修學正法,再事弘通。大師門下而顯露叛離情緒者,此為其開始。武漢王森甫、羅奉僧、張純一,馳電折之:『兩電奉勸虛公,殷殷以先學後教為請。用意雖佳,而為計已左。同人等一再討論,未便冒昧轉呈。……區區藏文,何足勞虛公一盼!即令含義宏 [P310] 深,已有法師及諸同學,留學多年,專精研究,自能負網羅介紹之全部責任。更不煩虛公舍全就偏,拘於一隅,有礙世界佛學苑之進行程式也』!

  大師去甬,轉慈溪保國寺度夏(重纂保國寺志序;瑩照「致大師書」;亦幻「致大師書」)。

  時圓!4漒初任天童寺住持,大師往訪之(詩存)。

  游奉化雪竇寺,有「雪竇為石侯畫師題山水」,「仿宋覺范禪師畫梅贈奉化蔣公」二詩(詩存)。

  按:潮音草舍詩存,編次於辛未年,誤。十九年海刊已載此詩。七月七日,川省僧眾,向劉文輝大請願(海十一、七「佛教史料」)。八月,大師應瑩照約,偕李了空(子寬)遊普陀,卓錫息耒院(詩存)。九月,北平世界佛學苑(華英文系)柏林教理院成立,台源、常惺任院長。閩南「錫蘭留學團」,移柏林寺。法舫(武昌停辦研究部,會覺為管理)偕塵空抵平,移世苑設備處於柏林寺。胡瑞霖主財政,法舫任書記,兼柏林教理 [P311] 院監學(世界佛學苑圖書館開幕紀;法舫致編者書)。

  十三日,大師偕克全,乘直航重慶之福順輪,自滬入川弘法(海十一、九「佛教史料」)。

  按:覺群社「太虛大師行略」,作「二十年入川弘法」,誤。

  經漢口、宜昌,並登岸為信眾開示,兼授皈依(海十一、九「佛教史料」)。

  二十四日晚,大師抵重慶,慈雲寺住持雲岩等,迎宿南岸獅子山(佛教中醫慈濟院緣起;海十一、九「佛教史料」)。

  二十五日,過江,赴長安佛學社之歡迎會(海十一、九「佛教史料」)。大師略示「佛學」,克全記。

  二十八日,大師應馮均逸(縣長)之請,於舊縣議會議場,講「破妄顯真」,克全記(海十一、九「佛教史料」)。其間,於報恩寺川東中等佛學傳習所,講「僧教育之宗旨」,克全記(文) [P312] 。十月

  四日,重慶南岸獅子山,延諾那喇嘛,開西南和平法會,凡四十九日(海十一、十一──十二「佛教史料」)。

  大師離重慶去成都。六日,「中秋」,大師等抵遂寧。趙伯福(參謀長)與臧縣長等,留度中秋,駐錫梵雲山。于遂寧公園,講「佛學之原理及其建立」。大師與趙伯福,商談整理佛教事(文;詩存)。

  九日,大師抵蓉(成都),駐錫文殊院(海十一、十「通訊」)。

  十一日,大師赴四川省佛教會之歡迎會,與會者七、八百人。講「建設適應時代之中國佛教」,克全記(海十一、九「通訊」)。

  十二日,赴少城公園,應成都佛學社(社長皮懷白)請,講「諸法眾緣生唯識現」)聽眾千餘人(海十一、九「通訊」)。

  十三日,大師偕曾普馨等赴峨嵋,瞻禮普賢道場。十八日,至接引殿。凡所游禮,悉紀以詩,存「自成都至峨山用譚峰峨圖記勝三六韻」(詩存;海十 [P313] 一、九「通訊」;詩存外集)。下山,至峨嵋縣佛教會,就遊觀所得,講「峨山僧自治芻議」,以供僧眾參考(文)。

  二十四日(「初三」),大師還成都道中,經嘉州,游大佛、烏尤諸勝。翌日,於嘉州公園(佛學社)講「改善人心之漸教」,克全記(果瑤「上太虛大師書」)。

  二十九日,大師于成都文殊院,開講「瑜伽菩薩戒本」,克全與普超記。十

  一月五日圓滿(海十一、十「佛教史料」;來富隆「西來演說集弁言」)。

  大師峨山返蓉,函劉自幹,建議整頓峨山,籌設僧自治會(海十一、十一 十二「佛教史料」)。十一月

  一日,中央大學邰爽秋等之廟產興學運動復活,發表宣言,成立廟產興學運動促進委員會。案經國民黨第三屆第四次全體會議議決:「本案經教育組審查,認為應送政府,發交教育部,會同內政部及古物保管委員會,妥擬辦理」。於是僧界又複震動,佛教會、現代僧伽社等,一致呼籲反對(現代 [P314] 僧伽)。

  五日,大師應四川大學中國文學院約,蒞院講「大乘漸教與進化論」,濮冠雲記。某日又講「佛學的現實論」於川大外國文學院,袁輔臣、王天中記(西來說法集;海十一、十一──十二「佛教史料」)。

  按:此依「西來說法集」;史料則講題彼此互易。

  六日,大師移錫公園成都佛學社,開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王普照、餘蒼一、樓維克合記,成「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講錄」(西來說法集弁言;海十一、十一──十二「佛教史料」)。

  十一日,蒞成都大學,講「寰遊所得之佛法程式」。下午去新繁龍藏寺,於體育場講演「中國今日所最要者是何事」,克全記(西來說法集;海十一、十一──十二「佛教史料」)。

  十四日,劉自幹、鄧錫候、田頌堯(馬瑤生,王瀛泉代)三軍長,假通俗教育館,設蔬歡宴,大師講「佛法之真精神」,克全記(西來說法集;海十一 [P315] 、十一──十二「佛教史料」)。

  十五日(「二十五日」),經期圓滿,大師授瑜伽戒(致蔣特生書四;來隆富「西來演說集弁言」)。

  十七日,大師赴成都臨時執法處,應處長劉輔周請,為政治犯講「緣生史觀」,克全記(海十一、十一──十二「佛教史料」)。其間,以華西大學費爾樸相約,蒞校講「佛法之理證與事行」,克全記(中國需耶教與歐美需佛教;西來說法集)。講稿,皮懷白囑來隆富集為西來演說集,由劉肇幹施資刊行(「弁言」)。

  十八日,大師離蓉赴重慶。經敘府,於敘府佛學社講「佛教之新趨勢及其修學方針」,克全記(致蔣特生書四;川東講演集;詩存)。

  二十七日(「初八日」),大師于重慶佛學社,開講心經。續講瑜伽菩薩戒本,隆賢記(海十一、十一──十二「佛教史料」)大師在渝,于重慶大學講「菩薩的人生觀與公民道德」;四川第二女師講「 [P316] 怎樣做現代女子」;巴縣監獄講「緣成史觀」(文;佛學與宗教哲學及科學哲學)。

  遊老君山、佛圖關、華岩寺諸勝(詩存)。

  某日,劉甫澄(湘)于楊柳街招待所,歡宴大師。談次,劉擬選派漢僧入藏留學,以通漢藏之文化友誼。大師因告以世苑之組織,不如先就川省設學校,集漢藏僧青年而訓教之為便。潘仲三、何北衡、王旭東、王曉西等韙其議;何北衡建議,以衰廢不堪之縉雲寺為院址。漢藏教理院,即緣此發起(漢藏教理院緣起;漢藏教理院碑;王曉西「悼憶大師」)。

  大師乃複溯嘉陵江而上,遊北碚,參觀江巴璧合峽防局,受盧作孚之招待。

  大師講「創造人間淨土」克全記。游北溫泉,望縉雲山之雄勝(新中國建設與新佛教;詩存)。

  按:新中國建設與新佛教,以此為二十一年事,誤。又吳從周「太虛大師在縉雲寺之前後的我見」,謂: [P317] 『在渝出發後,首先即到北碚縉雲寺』。不但詩存編次於成都歸來後,且 「川東雜詠」之「由重慶赴合川道中」,有『一日輪舟三百里,合川城已到東隅」;及「沿嘉陵江赴成都」之「小三峽」,有『溫泉二岩合,浮石半灘邊;饒有園林趣,遙瞻意興騫』之句。則知由重慶去合川,中途並未登北碚及北泉遊覽。

  大師在渝在蓉,頗望能就川省施行「建立中國現代佛教住持僧」,與劉自幹、劉甫澄、蔣特生、趙伯福,李哲生等均有論及,然卒無成(致蔣特生書;複李哲生書;致劉甫澄及川東各信佛者書)。十二月,大師離重慶至漢口。「十一月十五日」,為王森甫五秩之慶。佛教正信會,乃於二十三日(「初四日」),請大師開講維摩詰經為壽(維摩詰經序;「王森甫五十初度恭請太虛大師講演維摩詰經緣起」)。

  

民國二十年,一九三一(庚午──辛未),大師四十三歲。 [P318] 一月
  一日,大師被邀參與漢口律師公會之新年團拜,講「法與佛學」,周文瀾記(文)。

  大師以中國佛教會函催東下(海十二、二「法界通訊」)。過南京,晤梅擷雲(光羲)(相宗新舊二譯不同論書後)。

  大師偕李子寬去寶華山,訪戴季陶,商世苑建設事。值寶華山戒期,大師為示「戒為定慧之基」,李子寬記(文)。

  十六日,大師出席上海中國佛教會第一次常務會議。議決:三月十五日,召集江浙諸山開特別會議;四月八日開全國佛教徒代表大會,約各省區、蒙藏、四大名山、佛學院、居士林等派代表來會(略史;海十二、三「佛教史料」)。

  是年,海潮音改由滿智編輯(南北東西之海潮音)。柏林教理院創刊「佛教評論」。

  大師抵廈門南普陀寺──閩院。 [P319]

  二十三日,大師應鼓浪嶼武榮中學陳存瑤校長邀請,蒞校講「釋迦牟尼的教育」,芝峰記。中華中學所講「亞歐美佛教之鳥瞰」,亦此時講;宏度記。二月,大師應閩南信眾請,就蔡慧誠(契誠)湧蓮精舍,講唯識三十論。岫廬記,成「唯識三十論講要」(附記)。

  十五日,大師作「相宗新舊兩譯不同論(梅擷雲作)書後」。以為:『舊譯(流支、真諦譯)之異於新譯(玄奘譯)者,……當視為傳泛世親學或誤傳者,而正世親學乃應以新譯為准』。 [P320]

  十七日,「元旦」,書「維摩詰經中正信會員格言」( 文):『「執持正法攝諸長幼」:謂深信佛教之正法,以攝化若長若幼之群眾也。此為總句,本會會員皆應本此以行;而總務部、修持部員,尤須身體力 行之!

  「一切治生諧偶雖獲俗利而不以喜悅」:謂經營實業,治理生產,而能輕財樂施也。本會會員皆所應行!

  「游諸四衢饒益眾生」:謂作社會教育家、公益家、慈善家也。本會慈濟團、宣化團員所應行!

  「入治正法救護一切」:謂政治家、法律家、軍事家,當存救世護民之心也。本會護法社社員所應行!

  「入講論處化以大乘」:謂入諸學術研究院、研究館、講演會、討論會等,皆以大乘佛學融貫之也。本院研究社社員所應行!

  「入諸學堂誘開童蒙」:謂開辦小中大學,教育青年,啟發佛慧也。本會 [P321] 宣化團團員所應行』!

  二十一日,撰「成實論大意」(文)。

  二十八日,大師于閩院,開講「大乘宗地圖」,寶忍記(法舫「大乘宗地圖釋後序」;海十二、三「佛教史乘」)。三月

  十六日,大師為閩院學僧,講「學僧修學綱要」(文),以「立志的標準」,「為學的宗旨」,「院眾的和合」,「環境的適應」為訓。

  是春,李子寬以受派赴臺灣考察臺灣財政之便,來廈晉謁,大師偕以登五老峰。李氏因發心築「太虛台」以為紀念(海十二、三「佛教史乘」)。

  時常惺還江蘇任光孝寺住持。四月

  一日,大師應南京中國佛學會請,假覺林講「法與人之研究」,凡三日,胡法智記(文「注」)。大師晉京,為世苑苑址事。太平門外佛國寺住持如民,願讓寺址寺產為世苑苑址。四月六日,由李子寬洽商成議,代表世苑接收。地處首都,勝於北平(略史;海十二、八「通訊」;海十三、二「史料 [P322] 」)。

  八日至十日,大師出席上海之全國佛教徒會議,被選為執行委員。會議中,大師提出「告全國佛教徒代表」,堅決表示:敷衍之教會,有不如無。略雲:『廟產興學已打銷,再言整頓僧寺、興辦教務等,徒惹人厭』! 『本會第二屆以來,經費益枯窘,人才益雕敝。常務委員開會,每不合會章。如委託非本會委員為代理人,及一人同時代理二人之違反辦事細則第八條。他若開會不推定主席、記錄,不具開會儀等。又名為佛教會總辦事處,而辦事員中甚至無一僧人或正信居士,如此何能構成為全國佛教最高機關,而期其能得全國佛教徒之信託,振興佛教事業耶?今謂如中國佛教會要續辦者:一、必須精選才德僧伽、正信居士,以構成常務委員會及總辦事處。每半月須將議辦之事,通知全體執監委員與各省佛會,以憑糾察。二、最少須籌有確定之常費三萬元,除常委及辦事員能有安定之辦事經 [P323] 費外,並辦一萬不可少之會報,及急需之「全國各級佛教會辦事僧員訓練班」,以期各省各縣佛教會,陸續可得有能貫徹本會宗旨之辦事僧員。否則,空掛一招牌,而每徒耗討乞得來之數千元經費,反為佛教增加許多不合理不體面之情節,倒不如從速將中國佛教會自動解散取銷之為愈』!『不能振作,應即取銷!願先決,然後改選』。

  會議改選結果,大師一系獲勝利(一向包辦操縱之滬杭名流失敗),仁山、台源、謝鑄陳、黃懺華並任執委。黃健六、鐘康侯等落選(海十二、四「史乘」)。新舊之間,顯然趨於破裂。如黃健六致滿智書雲:『開會三日中,一再詳觀詳審,一方面(舊派)則精神渙散,一味憂憤;一方面則抱定決心,惟知一意孤行。雖以常惺法師之穩健,平日議論最能持平,而此次亦驟然急進,意志異常堅決』!

  十一日,中國佛教會開第三屆第一次執行委員會議,聞蘭亭來函辭職。當推舉太虛、圓!4漒、仁山、台源、德寬、王一亭、關炯之、黃懺華為常委。下午 [P324] ,開第一次常務會議,圓!4!4漒來函辭職(海十二、四「史乘」)。大師與仁山、王一亭、謝鑄陳等,全部接管中佛會,移至南京毗盧寺(略史)。

  大師作「由第二次廟產興學運動說到第三屆佛教徒全國代表大會」(文)。

  是春,大師募款捐助摩訶菩提會──興複鹿野苑之建築(複大菩提會秘書維利申喀函)。

  大師駐錫南京佛會辦事。五月,國民會議開會,大師「上國民會議代表諸公意見書」。擬就保護寺產之建議,經班禪代表提出會議通過。十三日(「元」),致電DL,請其來京與班禪修好(蓋時大師與班禪晤談,知班、達間之隔礙,起於徒屬)。其後八月一日,國府乃公佈維護寺產之明令,謂:『以後無論軍警,以及機關團體個人等,如有侵奪佔用佛寺僧產者,概依法津辦理』。中佛會之成立,至是始獲得中央黨部之認可(略史;呈行政院維護佛教僧寺;電邀DL來京)。 [P325]

  大師駐京期間,隨時弘化:講心經於中國佛學會,李了空與胡法智記,成「般若波羅蜜多經講義」;講「佛學與國術」於中央國術館,傳戒、胡法智記;講「現代人生對於佛學之需要」于基督教青年會,談玄、胡法智記(文)。

  時以圓!4漒等辭職,諸山承認之經費抗而不繳,不合作運動,陷會務於無法進行(略史)。而黃健六致書大師,且印刷分發,指會議選舉為不合法,建議中佛會移滬辦事(略史;黃健六「致滿智書」)。大師鑒於事之難行,亦於六月三日(申報)聲明辭職(黃鐘)。

  十四日,上海部分執委,以協和挽留名義,于上海功德林,召開第三屆第二次執行委員會。議案如下:『一、王一亭居士提議:請辭職各執監委員一致挽留,請求複職。議決:通過,去函敦請。 『二、王一亭居士提議:南京設立會所,上海仍應設駐滬辦事處,並於四 [P326] 屆大會提出追認。議決:京會請太虛法師、謝鑄陳居士主持會務。上海設駐滬辦事處。常會由會召集,或即在上海開會。公推圓!4漒法師暨王一亭居士為辦事處主持,有事開會公議。又公推鐘康侯居士為本會駐滬辦事處秘書長,每月致送車費五十元』(現代僧伽四、三)。此非協議挽留,實乃偷天換日,棄京會於不問。大師佛教會之工作,完全失敗。圓!4漒為江浙諸山叢林、名流居士所擁戴,以反對佛教之革新,大師與圓 !4漒間,乃不可複合。

  二十一日,大師主持中國佛學會之改選,加強組織(海十二、九「史乘」)。

  二十八日,大師離京抵北平。七月二日,發出退職之通告,以明今後之責任。時雲南、四川等省佛教會,攻訐黃健六而挽留大師之函電,編集為「黃鐘」。茲錄有關函件二種,以略見當時情形。大師複黃健六書雲:『惠書展悉。雖則溢譽之辭,才追繡虎;其如無悔之意,德躍亢龍。然此 [P327] 個己之間,亦何關於得失!憶前者華劄朝至,蕪緘夕複。亦既披陳實情,冀袪疑滯。並雲;如有良方,願承明教;儻求改進,盡可提商。乃遽爾印刷分發,挑起教內之鬥爭;報章騰播,引來俗間之非毀。致令已認之半數經費,抗延不繳;議決之會務僧員養成,設辦莫從。百事阻撓,群凶肆擾。不惟口吐刀矛,上搖監察院之聽;直欲身為屠膾,下挾流氓幫之威。弟兄反目,邪外快心。廟產興學,雖打銷于國民會議而又促成立;佛會許設,雖通過於中央黨部而仍莫進行。事至於斯,勢安可為!宣佈退出,夫豈容已!紙老虎戮穿,不堪再用;破沙盆扶起,但逞偏鋒。鹵莽為能,未嘗非法而竟成非法;駢枝亂設(指上海辦事處),已是糟糕而更成糟糕!未見調聏有方,硬為拉扯奚益!應移居士之熱誠,從事眾頑之感化。稍解唯我唯私之癡,微發為教為眾之意。勿存把持,重謀組織。欲建僧寶之住持,必為僧制之整理;斯言決定,可喻金剛!實施方案,能立初步基礎;新進危言,本祗什一希冀。若得提攜之道,不難和合以行。吾自審捨身舍心 [P328] ,救僧救世,慧德無讓古賢,福緣乃遜時傖!每逢隨俗浮沉,可括囊無咎無譽;纔一發心拯拔,輒招致疑神疑鬼。進無可許,退猶不容!憎!6蓂所加,濫小報詈為修羅;顛倒之極,捏名信誣為邰(爽秋)黨。縱無傷吾之毫髮,亦可覘世之響趨。出任勞苦,徒損自他,則不惟我應忘世,而世亦應忘我矣!嗟乎!居士!亦能永忘之歟』!

  黃健六致滿智書雲: 『不得已,始致書太虛法師,有所商榷。意圖挽救于萬一耳。而昧者不察,一味以私心妄想測度,先後以謗書十餘種紛投遝至,捏詞誣陷,遍發傳單。舉凡人間之卑劣手段,皆不惜引而用之。或盜用安慶迎江寺之名;或假託正信會三萬餘人之眾;或捏稱安慶佛教會改組促進會名義。無中生有,盡情誣辱。一時知名之彥謝鑄陳居士……,來書亦斤斤於職負去就為辭,何示人識量之不廣耶』?

  大師抵平,駐錫居士林。當晚為大師洗塵,到靳雲鵬、祁大鳴、熊東明、胡 [P329] 子笏、汪波止、台源等四十餘人(海十二、九「史乘」)。七月

  一日,大師應華北居士林暑期佛學講習會請,講「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胡繼羅、繼歐、繼木合記,成「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釋」。後又講「大乘入道章次第章」大意(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釋序;海十二、九「史乘」;法舫致編者書)。 

上一篇(太虛大師年譜 三) 回目錄 下一篇(太虛大師年譜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