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稅議題被提出至今,已有5個月了,大台北地區房價,除了最初幾個月微幅下修外,在奢侈稅正式實施後,前陣子,依今年第2季國泰房地產指數季報來看,台北市每坪67.17萬元、新北市每坪33.06萬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許多人不免好奇:為什麼有了奢侈稅,房價還能繼續創新高?
事實上,這一切早在我預料之中(今周刊749期;徐一鳴:奢侈稅後的台北房價不跌反漲!),而且,我當時提醒大家,奢侈稅的目的是要加稅,不是為了打房,這點從奢侈稅開徵後,首月共入帳1.28億元,以進口汽車課稅額1.27億元最多,而不動產稅額只135萬餘元,即可看出我預測的正確性。
唯經濟崩盤 房價才會大修正
任何東西的價格漲或跌,主要是看資金是進、還是出,若經濟本身出了大問題,不論是企業或個人,在欠缺資金下,很容易被迫賣出名下資產,當資金不斷從房地產被抽離,才會導致房價出現大幅度下跌,但跌到某個程度,自然就會止住。
在經濟出大問題時,真正缺錢的人其實是相對少數(例如,失業率10%,看來恐怖,但也表示90%的人沒失業),而不至於全部的人都要賣房子,畢竟賣了後,還是要找地方租屋;甚至當經濟崩盤時,手上有大筆資金的人,於避險考量,還會把資金轉進房地產,收取相對穩定的租金收入,使得房價下跌幅度還是有限,不會像股市那樣跌勢驚人。
若要觀察價格漲跌的「趨勢」,則是看資金是否「即將」被用盡。以台灣為例,受惠於經濟越來越好,許多自住客購屋能力變強,也跟著去買人人都喜歡的住宅時,對價格照樣有拉抬作用,並非單純「炒作」2個字可以解釋。
由於信義房屋行業別的關係,所訪問的民眾大多數應該是有意購屋,只是調查報告中,看跌的人不可能現在就買入,大多是希望跌下來再買。因此,從右頁表格可看出,20~30%看跌房市的民眾,應該屬於想買而未買的主要族群,我可以大膽推估,目前至少仍有20~30%的資金是想買而未買,也還未投入房市中。再加上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所發布的消費信心指數指出,國內7月消費信心指數(CCI),創下調查10年以來的新高,更沒理由擔心房市後續買盤匱乏。
著名經濟學家凱因斯(J.M.Keynes)曾說過:「粗糙的正確,好過精確的錯誤(It is betterto be roughly right than preciselywrong)!」,拿來講房地產時,我們可以解釋成:粗糙地放任泡沫的存在,總比精確地故意戳破泡沫來得好。更何況,前美國聯準會(Fed)主席葛林斯班曾說過:「你永遠不會知道泡沫的存在(You never know if something isin a bubble)。」
然而,如張金鶚教授這樣的計畫學家,卻執著於去衡量房地產中到底有幾成是泡沫,並刻意去戳破他自己估算的泡沫。首先,在諸多中短期因素影響下,到底有沒有泡沫?到底泡沫有幾成?根本難以精確衡量!其次,泡沫被故意戳破後,真有辦法控制住房價只跌掉屬於泡沫的3成嗎?不會演變成超跌嗎?
按照張教授推估的泡沫成數來看(即房價所得比),在經濟崩盤時,只要大家收入減少幅度大過房價下跌速度時,房價所得比反而逆勢飆高,他所謂的泡沫成數只會變得更多、更大!照張教授嚴格計算泡沫、與打掉泡沫的主張來看,在經濟崩盤時,政府是否應該再推一把,好加速房價落底?這就是為什麼葛林斯班認為永遠不會知道泡沫的存在,因為泡沫無法被衡量出來!
欠缺投資機會 房市易漲難跌
所以,刻意去推算泡沫有幾成、並主張戳破泡沫,根本不會讓人民過得更幸福!
眼下資金氾濫的問題,主要是欠缺投資機會,台灣若要避免陷入日本的通縮惡性循環中,在房地產政策上就不能壓抑過頭,以免讓民間失去投資與消費意願。因此,齊頭式的加稅方案(例如實價課徵房地產增值稅)根本不會被提出,政府的政策方向,應該是引導資金流向更有效率的地方,而不只是單純阻斷資金流入房地產中。
在全球經濟仍不樂觀、普遍欠缺投資機會下,我根本不認為房價能跌3成(請參考我在今周刊753期p.42文章),這主要是市場資金氾濫,卻苦於沒有出路,就算資金從房地產抽離後,又能流向哪裡?這情況目前兩岸都一樣,以致於中國或台灣的房地產價格根本很難大幅下跌。
就算在央行連續升息數次後,大額存款(500萬元以上)的1年定存利率還是只有0.42%,遠低於當前核心物價指數年增率,如果你手上有非常多現金,你會怎麼做?是繼續存錢,還是買房子?房租報酬率再低,隨便也超過大額存款利率吧。
大陸與台灣,同樣屬於出口型經濟體,大多數人都拼命賺外匯,卻不太花錢,以致於有錢後,不是存銀行、就是存房子!加上為了維持出口業的競爭力,央行很容易有盡量壓低匯率的壓力,導致資金始終處於寬鬆的局面,因此很容易造成資金氾濫,這點可以從圖2至圖5看出這樣的趨勢。
救台灣經濟 市場增加4兆資金
在QE2實施後,不少專家學者說:「這波華人資產泡沫,美國印鈔是主因,但亞洲卻要承擔苦果。」這點我非常不認同,很多人都誤以為台灣這波資產快速增值,主要是美國量化寬鬆後,大量資金湧入台幣所致,事實上,確有熱錢流入台灣,但只是一小部分而已。
從圖3來看,就算熱錢湧入台灣導致外匯存底增加,但扣除央行所認定的熱錢100億美元後(註),2008年以來外匯存底還是激增至少1千億美元(約3兆台幣),顯然2008年以來所激增的外匯存底,有很大的部分都是央行買入美元所帶來的結果,央行買入美元後,必須釋出等值的台幣,這就可以簡單說明,2008年以來激增台幣4兆是哪兒來的了(圖5)。
大家可能都忘了,早在金融海嘯時期,台灣飽受出口大幅萎縮的危機(圖4),央行一方面抵抗台幣兌美元的升值,挽救已經很疲弱的出口業,另一方面藉著增加貨幣供給量刺激景氣,以挽救經濟危機。也許你會問,為什麼增加貨幣供給量就能刺激景氣?
資產貶值的經濟危機 只有通膨能解決
金融海嘯的導火線,主要在於資產貶值,如果資產貶值問題解決了,理論上金融海嘯所帶來的危機就會消失!為此,各國政府的政策,最終目標肯定是希望資產增值,而其方法主要就是通貨膨脹(貨幣貶值)!
金融海嘯時,雖然台灣還沒有資產貶值的問題(被央行果斷的行動給擋住了),但經濟危機時,大家都傾向降低負債,並減少消費(記得嗎,當時政府還首度發放消費券,要大家消費),讓許多商品與服務都面臨供過於求的跌價危機,而企業虧錢或積極降低負債,又會衝擊員工的就業與待遇。
所以,要刺激景氣,只有想辦法讓商品與服務價格不會繼續往下跌,以提振企業的獲利能力。政府不能逼民間消費與投資,但可以藉著增加貨幣供給量,稀釋貨幣的價值,而逆向讓商品價格「上漲」,讓企業誤以為獲利增加,而提振其投資意願,同時也藉此稀釋債務的價值,讓民間不再擔憂償債問題,而恢復信貸增長。
在美國失業率仍高居不下的當下,美國勞工部公布的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竟然為3.6%,比台灣還高,就是超寬鬆貨幣政策已有成效的證據之一。美國宣布不再實施量化寬鬆QE3,主要是目的已達,當然不需要再印更多鈔票。有學者說「景氣復甦也不如預期」,錯了,就是因為符合預期,才宣布不再繼續推出量化寬鬆。
近期美國Fed暗示,可能再度實施QE3,我猜只是一種信心喊話,希望市場知道美國隨時會採取必要手段,請大家繼續放心投資與消費,讓下半年經濟如Fed預期恢復強勁復甦。如果市場還是缺乏投資與消費信心,物價指數年增率不漲反跌,Fed就真的會透過QE3再次讓貨幣價值稀釋,企圖讓商品價格「上漲」,讓大家誤以為有獲利,而恢復投資與消費信心。
當然,當政府試圖以稀釋貨幣價值刺激景氣的最初,資產價格不會馬上反應出貨幣被稀釋的程度,但只要越來越多人「受惠」於貨幣稀釋,其購買能力提振,再加上銀行恢復信貸增漲,遲早都會支撐住資產(例如房地產)價格,甚至讓資產價格往上漲,使經濟恢復以往的成長動力。
舉例來說,當政府對市場注入大量資金時,剛開始,可能先有大量資金湧入股票,讓股市投資人獲利,而這些人又率先恢復消費行為,讓部分商業活動先逐步升溫,最終讓更多人也「受惠」。當然,這過程是需要時間慢慢傳遞,很多人以美國房價仍然持續下滑,來說明量化寬鬆救不了美國經濟,其實言之過早。
量化寬鬆救經濟 成效需要時間
美國Fed理事Elizabeth Duke去年曾提到,全面恢復信貸增長,可能需要數年時間,她表示:恢復消費信貸需要3年、住房抵押貸款市場需要4年半的時間恢複元氣,非金融類商業信貸需要5年以上,而商業房地產市場則需要將近9年的時間來恢復。
從這點來看,美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最快3年後,逐步恢復信貸增漲後,透過貨幣乘數效應下,將再放大數倍現有的貨幣供給量,屆時通膨的情況恐怕將更為明顯!然而,張金鶚教授急著以正常經濟狀況下的數值(例如房價所得比、房價租金比)來衡量當下非正常經濟狀況的合理房價,同樣也是言之過早。
總之,很多國家政府根本不怕泡沫、只怕通縮!泡沫破滅後,再吹個泡泡就很容易救起來,但一旦像日本這樣陷入通縮後,怎麼救都很難拉起來。所以央行在金融危機爆發時,雖然台灣當時沒有通縮危機,但央行果斷地注入大量資金到市場中,成功地避免台灣走入通縮惡性循環之中,功勞頗大,但副作用就是眼前房價不斷飆高。
如果央行當時沒有注入鉅量資金,等到經濟危機逐步傳遞到房價下跌、甚至崩盤時,只會惡性循環地引發連環爆,最終演變成本土型金融危機。試想,如果台灣將來面臨資產崩盤的危機時,除了增加貨幣供給量刺激經濟外,央行還有什麼妙方可用呢?所以,投資人無須把政府印鈔票視為不當之舉,否則政府該放手讓台灣經濟崩盤才正確嗎?請看圖5所示,1997年亞洲金融海嘯、2000年網通股泡沫化、2003年對台灣威脅最大的SARS危機,政府都是採取大幅增加貨幣供給量來通過難關!
時間拉長看 房價一直都在漲
張金鶚教授提到:「放眼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的房地產只漲不跌,投資人相信房子只漲不跌,是犯了『名目』與『實質』混淆的錯誤觀念。」但我認為這裡面無所謂混淆的問題存在,我們該探討的是,在貨幣不斷被稀釋影響下,平民老百姓該如何應對。
真實世界中,任何商品都是以「名目」價格(即所謂市場價格)進行交易,而不會用剔除通膨影響後,以「實質」價格進行交易。再說,政府增加貨幣供給量,稀釋貨幣價值,幾乎已不可逆(你想,央行若突然抽掉這些被增加的貨幣,會發生什麼事情?),因此,再去探討剔除通膨影響後的「實質」價格並沒有意義。張教授提出「名目」與「實質」的差別,其實還是避重就輕、模糊焦點的論述,用專業術語誤導民眾。
由於「住宅價值不變的狀況下,房價反應的是貨幣價值」,因此將貨幣換成具有「保值」特性的資產,這種資產會隨著貨幣貶值而保持其價值(升值)。舉例而言,當貨幣價值貶了一半,資產的(名目)價格遲早會增加1倍,尤其是在全球異常的超寬鬆貨幣環境下,房價上漲其實並不是因為暴利或炒作,而只是抵銷了通貨膨脹(鈔票貶值)的「保值型上漲」!
除非政府不再靠增加貨幣供給量來挽救經濟危機,還有,除非政府不再緊盯台幣兌美元匯率,否則在貨幣不斷被稀釋價值下,房價就是會持續上漲!
換言之,正是因為政府老是故技重施,老是以增加貨幣供給量救經濟,我們更應該買房自住,由於買房自住通常一住就是十幾年,就算剛買就崩盤,只要能繼續支付房貸,堅持到政府拯救行動,很容易就遇到下一波房地產高峰。
名下資產增值 才能保住辛苦工作成果
有些學者提出,多數家庭把收入拿來還房貸,造成沒有餘錢消費、改善生活品質...導致民眾活在「富裕中的貧窮」...無法一分錢、一分貨地換取應有的住宅品質。這話看似有道理,但卻忽略了在全球異常的超寬鬆貨幣環境下,我們的選擇其實很少!我們的選擇只有:繼續持有早已被稀釋價值的貨幣,或是買個具有保值性且還能供自己使用的不動產。如果像學者們建議那樣,把錢花在改善生活或住宅品質上,那豈不是連被稀釋價值的貨幣都沒有?
就算你買房後,打算住一輩子,但建築物的壽命頂多50年,任何一個建築物,總有一天都必須拆掉重建或賣出,當你要重建或賣出時,其價值的增漲速度落後,這只會嚴重打擊你的換屋能力,所以,購屋時我們豈能不注重增值潛力!
總之,對財力不足的人來說,也許沒辦法像富豪做好各種資產配置,以對抗各種風險,但你至少可以買屋自住,來對抗其實還沒結束的、百年難得一見的通膨浪潮!以美國商業房地產還要9年才會恢復來看,我大膽推估,台北市精華區房價還要10年才可能到達頂峰!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Money錢 NO.48 2011年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