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佛教經論】 |
後秦.佛陀耶捨共竺佛念譯,《長阿含經》,T.1,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冊。 |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T.26,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冊。 |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T.99,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冊。 |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增一阿含經》,T.125,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冊。 |
失譯,《別譯雜阿含經》,T.100,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冊。 |
《佛光大藏經.阿含藏》,高雄:佛光出版社,1988年。 |
《長部經典》,《漢譯南傳大藏經》,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1年。 |
《中部經典》,《漢譯南傳大藏經》,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1年。 |
《相應部經典》,《漢譯南傳大藏經》,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1年。 |
《增支部經典》,《漢譯南傳大藏經》,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1年。 |
《小部經典》,《漢譯南傳大藏經》,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1年。 |
失譯,《佛說大乘稻芊經》,T.709,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6冊。 |
姚秦.鳩摩羅什譯,《持世經》,T.482,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4冊。 |
姚秦.鳩摩羅什譯,《小品般若波羅蜜經》,T.227,大正新脩大藏經第8冊。 |
隋.瞿曇法智譯,《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T.80,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 冊。 |
東晉.竺曇無蘭譯,《寂志果經》,T.22,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 冊。 |
宋.施護譯,《白衣金幢二婆羅門緣起經》,T.10,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 冊。 |
隋.闍那崛多等譯,《起世經》,T.24,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 冊。 |
陳,真諦譯,《廣義法門經》,T.97,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冊。 |
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T.1579,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0冊。 |
普光,《俱捨論記》,T.1821,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1冊。 |
唐.法寶撰,《俱捨論疏》,T.1822,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1冊。 |
唐.賈曾撰,《俱捨論頌疏論本》,T.1823,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1冊。 |
覺音著,葉均譯,《清淨道論》,台北:正覺出版社,2000年。 |
唐.玄奘譯,《成唯識論》,T.1585,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1冊。 |
唐.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T.1545,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7冊。 |
唐.玄奘譯,《阿毘達磨法蘊足處》,T.1537,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6冊。 |
陳.真諦譯,《阿毘達磨俱捨釋論》,T.1559,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9冊。 |
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T.1509,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5冊。 |
隋.灌頂釋,《觀心論疏》,T.1921,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6冊。 |
隋.慧遠,《大乘義章》,T.1851,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4冊。 |
《佛說大集法門經》,T.12,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冊。 |
|
【專書】 |
中村元著,江支地譯,《慈悲》,台北:東大圖書,1997年。 |
印順,《佛法概論》,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 |
印順,《成佛之道》,台北:正聞出版社,1993年。 |
舟橋一哉著,余萬居譯,《業的研究》,台北:法爾出版社,1999年。 |
佐佐木現順著,周柔和譯,《業的思想》,東大出版,2003年。 |
李世傑譯,《印度奧義書哲學概要》,臺北:臺灣佛教月刊社,1965年 |
林崇安,《阿含經的中道與菩提道》,台北:大千出版社,2001年。 |
Surendranath Dasgupta著,林煌洲譯,《印度哲學史Ι》,台北:編譯館,1996 |
年。 |
高楠順次郎、木村泰賢著,高觀盧譯,《印度哲學宗教史》,台北:臺灣商 |
務印書館,1974年。 |
Peter L. Berger著,高師宇譯,《神聖的帷幕-宗教社會學理論之要素》,1991年。 |
徐梵澄譯,《五十奧義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
郭朝順、林朝成,《佛學概論》,台北:三民,2000年。 |
葉阿月譯,《印度思想》,台北:幼獅文化公司,1984年。 |
楊郁文,《阿含要略》,台北:法鼓出版,1997年。 |
楊郁文,《由人間佛法透視緣起、我、無我、空》,台北:甘露道,2000年。 |
蔡耀明,《般若波羅蜜多教學與嚴淨佛土:內在建構之道的佛教進路論文》,南投: |
正觀出版社,2001年。 |
|
【學位論文】 |
王瑞鄉,《初期佛教慈悲喜捨的修習與解脫之間的關係—相關經證之整理與研究》,中華佛學研究所,2008年8月。 |
呂凱文,《初期佛教「緣起」概念析論:緣起與《雜阿含》「雜因誦」諸相應概 |
念之交涉》,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2002年。 |
阮氏雪,《雜阿含經》無我說及無我正觀禪修之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2003年。 |
林煌洲,《奧義書輪迴思想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印度文化研究所,1986年。 |
柳庚女可,《《阿含經》的緣起法探討佛教的認識及其認識對像》,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2000年。 |
高正哲,《中阿含經之業論念初探:以〈業相應品為中心〉》,中華佛學研究所,1996年。 |
陳仕蘋,《《阿含經》與《大般若經.第二會》裡的無明觀:從聲聞乘到菩薩乘的銜接與超越》,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2004年。 |
楊琇惠,《《阿含經》業論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1年。 |
趙淑華,《《阿含經》的慈悲思想》,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1997年。 |
蔡耀明,《業報緣起與成就無上智慧:以阿含.般若為線索而連貫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1987年。 |
釋悲昱,《《雜阿含經》緣起思想的研究》,香港私立能仁學院哲學研究所,1995年。 |
|
【期刊】 |
林煌洲,〈古奧義書(Upaniṣads)與初期佛學關於人的自我(Self)概念之比較與評論〉,收於《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5期,2000年,p. 4。 |
林崇安,〈受念住的研究〉,收於《中華佛學學報》,第9期,1996年,pp. 44-45。 |
真源,〈依業輪迴說的根源及其演變〉,收於《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4)》,pp. 153-162。 |
菩提長老著,釋自鼎譯,〈流轉或還滅:《正見經》中十二支緣起〉,收於《香光莊嚴》,第87期,2006年9月,pp. 21-69。 |
陳清惠,〈輪迴說在佛教思想中應如何定位〉,收於《菩提樹》,第472期,1992年3月,pp. 10-12。 |
傅偉勳,〈關於緣起思想形成與發展的詮釋學考察〉,收於《中華佛學學報第四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1年,pp. 169-199。 |
楊郁文,〈戒從心生〉,收於《中華佛學學報》,第13期,2000年,pp. 33-49。 |
楊郁文,〈生活中的七覺支〉,收於《第四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2002年,pp. 1-28。 |
楊郁文,〈三十七菩提分法及其次第開展與整體運用〉,收於《印順導師九秩晉五壽慶論文集》,2000年,pp. 63-105。 |
楊郁文,〈緣起之「此緣性(idappaccayata)」〉,收於《中華佛學學報》,第9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6年,pp. 1-35。 |
蔡耀明,〈《阿含經》的禪修在解脫道的多重功能〉,收於《正觀雜誌》,第20期,2002年3月,p. 89。 |
蔡耀明,〈「慧解脫」與「般若波羅蜜多」的銜接和差異:用以看待「解脫道」和「菩提道」關聯的一道樞紐〉,收於《風城法音》,第3期,2002年12月,p. 10。 |
蔡耀明,〈迎向專業的佛教研究〉,收於《般若波羅密多教學與嚴淨佛土:內在建構之道的佛教進路論文集》,南投:正觀出版社,2001年,p. 12。 |
蔡耀明,〈因材施教與教學上的人我分際:以《論語》、《阿含經》,和《大般若經》為根據〉,收於《般若波羅蜜多教學與嚴淨佛土:內在建構之道的佛教進路論文集》,南投:正觀出版,2001年,pp. 195-197。 |
蔡耀明,〈《阿含經》和《說無垢稱經》的不二法門初探〉,收於《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7期,2002年,p. 22。 |
蔡耀明,〈生命哲學之課題範疇與論題舉隅:由形上學、心態哲學、和知識論的取角所形成的課題範疇〉,收於《正觀雜誌》,第44期,2008年3月,pp. 223-233。 |
蔡耀明,〈觀看做為導向生命出路的修行界面:以《大般若經.第九會.能斷金剛分》為主要依據的哲學探究〉,收於《圓光佛學學報》,第13期,2008年5月,pp. 24-70。 |
蔡耀明,〈以菩提道的進展駕馭「感官慾望」所營造的倫理思考:以《大般若經.第十二會.淨戒波羅蜜多分》為依據〉,收於《傳統中國倫理觀的當代省思國際學術研討會》,2008年5月15日,pp. 1-40。 |
慈悔,〈業與轉世的定律〉,收於《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4)》,pp. 127-132。 |
慧風,〈輪迴與業〉,收於《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4)》,台北:大乘文化,1980年,pp. 297-310。 |
關則富,〈從佛教對經驗世界的分析探討念身與四念處的理論基礎及一致性〉,收於《正觀雜誌》,第41期,2007年6月,pp. 9-26。 |
釋見豪,〈認識《正見經》〉,收於《香光莊嚴》,第87期,2006年,pp. 9-14。 |
釋演培,〈業及依業而有的輪迴(一)〉,收於《菩提樹》,第363期,1983年2 月,pp. 13-18;23。 |
釋達和,〈原始佛教的業報思想〉,收於《一九八一年佛學研究論文集》,p. 336。 |
|
【工具書】 |
水野弘元,《パーリ語辭典》,東京:春秋社,1999年。 |
高崎直道編,《佛教.イント思想辭典》,東京:春秋社,1987年。 |
荻原雲來編纂,《漢譯對照梵和大辭典》,台北:新文豐出版社,2003年。 |
雲井昭善著,《パ一リ語佛教辭典》,東京:三喜房佛書林,1997年。 |
藍吉富主編,《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台南: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出版,1994年。 |
|
|
日文 |
【專書】 |
三枝充德,《初期佛教の思想》,東京:東洋哲學研究所,1978年。 |
水野弘元,《原始佛教》,京都:平樂寺書店,1988年。 |
水野弘元著,釋惠敏譯,《佛教教理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二)》,台北:法鼓出版,2000年。 |
木村泰賢,《印度哲學宗教史》,東京:大法輪閣,1994年。 |
木村泰賢,《木村泰賢全集》,第3卷,東京:大法輪閣,1991年。 |
中村元,《原始佛教の思想》,下冊,東京:春秋社,1971年。 |
中村元,《ウパニシャツトの思想》,東京:春秋社,1998年,p. 684 |
平川彰,《法と緣起》,東京:春秋社,1992年。 |
宇井伯壽,《佛教思想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43年。 |
寺本婉雅,《根本佛教緣起觀──行の中道實踐哲學》,東京:國書刊行會,1981年。 |
舟橋一哉,《原始佛教思想の研究-緣起の構造とその實踐》,東京:法藏館,1952年。 |
辻直四郎,《ヴェ-ダウとバ二シヤツド》,東京:巖波書局,1977年,pp. 243-250 |
佐佐木現順,《業論の研究》,京都:法藏館,1990年。 |
武內紹晃,《緣起と業-原始佛教から大乘佛教へ》,京都:本願寺出版社,1992年。 |
和辻哲郎,《原始佛教の實踐哲學》,東京:巖波書局,1985年。 |
雲井昭善編,《業思想研究》,京都:平樂寺書店,1979年。 |
福原亮嚴,《業論》,京都:永田文昌堂,1982年。 |
|
【期刊】 |
上野順瑛,〈十二緣起と成道との結合の意義〉,收於《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2卷,第1號,1964年,pp. 154-156。 |
山本啟量,〈原始佛教における解脫の構造に關考察する〉,收於《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7卷,第1號,1980年,p. 198。 |
山本啟量,〈解脫ヘの契機に立つ「觸」考察の推移〉,收於《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2卷,第1號,1964年,pp. 162-163。 |
山本啟量,〈原始佛教の緣起觀と解脫涅槃〉,收於《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8卷,第2號,1980年,pp. 196-198。 |
水野弘元,〈初期佛教の緣起思想〉,收於《講座.東洋思想.5.「佛教思想I.インド的展開」》,東京:東京大學出版,1974年,pp. 143-149。 |
水野弘元,〈業に關する若干の考察〉,收於大谷大學佛教學會編《業思想の研究》,京都:文堂,1975年,pp. 1-25.。 |
水野弘元,〈關於業〉,收於《佛教教理研究》,1997年,pp. 159-206。 |
水野弘元,〈業說について〉,收於《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卷.第2號,1954年,p. 110。 |
木村泰賢,〈原始佛教思想論〉,收於《木村泰賢全集》,第3卷,東京:大法輪閣,1993年,pp. 193-205。 |
木村泰賢,〈業與輪迴之研究〉,收於《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4):佛教根本問題研究 (二)》,台北市:大乘文化,1980年,pp. 133-152。 |
木村泰賢,〈原始佛教における緣起觀の展開〉,收於《木村泰賢全集》,第3 |
卷,1993年,pp. 363-447。 |
井上教順,〈「正見」に關する一考察〉,收於《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卷,第2號,1953年,pp. 170-171。 |
田中教照,〈八正道の展開と修行道論〉,收於《佛教と心の問題》,東京: |
三喜房佛書林,1980年,pp. 112-122。 |
田明爾,〈緣起信仰〉,收於《緣起の研究》,京都:百花苑,1985年,pp.226-229 |
宇井伯壽,〈十二緣起の解釋〉,收於《印度哲學研究》,第2卷,東京:巖波書店,1965年,p. 297。 |
舟橋一哉,〈阿含における緣起說の二面について〉(下),收於《大谷學報》,第30卷,第2號,1950年,pp. 33-35。 |
坂井尚夫,〈ウパ二ジャッドにおける同置判斷(梵我一如)の性格とその根據について〉,收於《印度佛學佛教學研究》,第7卷,第1號,p.183。 |
赤沼智善,〈四諦與十二緣起〉,收於《原始佛教之研究》,東京:法藏館,1939年,pp. 223-266。 |
赤沼智善,〈業的研究〉,收於《佛教教理の研究》,京都:法藏館,1981年,pp. 463-469。 |
和辻哲郎,〈業の意義〉,收於《原始佛教の實踐哲學》,東京:巖波書店,1981年,pp. 283-310。 |
金漢益,〈業.果の關係〉,收於《前田惠學博士頌壽紀念:佛教文化學論集》,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91年,pp. 350-355。 |
宮地廓慧,〈原始佛教に於ける緣起說と無我說の位置〉,收於《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7卷,第2號,1959年,p. 190。 |
雲井昭善,〈輪迴の思想的根據〉,收於《大谷學報》,第34卷,第2 號,1954年,p. 5。 |
籐田正號,〈原始佛教における緣起と一切法〉,收於《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3卷,第1號,1984年,p. 274。 |
|
|
英文 |
【專書】 |
Baldev Raj Sharma, The Concept of Ātman in the Principal Upaniṣads, New Delhi: |
Dinesh Publishers, 1972. |
Bronkhorst, J.,The Two Tradition of Meditation in Ancient India, Delhi:Motilal Banarsideass, 1993. |
Bruce R. Reichenbach, The Law of Karma, Honolul: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
1991. |
B.R. Sharma, The Concept of Ātman in the Principal Upaniṣads: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aṃhitās, the Brāhmaṇas, the Āraṇyakas, and India Philosophical Systems, New Delhi: Dinesh Publishers, 1972. |
James Paul McDermott, Development in the Early Buddhist Concept of Kamma, New Delhi: Mun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 1984. |
Joanna Macy , Mutual Causality in Buddhism and General Systems Theory, Albany : S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91. |
Kewal Krishna Anand, Indina Philosophy:The Concept of Karma, Asia Book Corporation of America, 1982. |
Maurice Bloomfield, Hymns of the Antharva-veda, Delhi:Motilal Banarsidass, 1964. |
M.Walleser, Die philosophische Grundlage des altern Buddhismus, Heiderberg, |
1904. |
R.M.L.Gethin, The Buddhist Path to Awakening: A Study of the Bodhi- Pakkhiyā Dhammā, New York: E.J.Brill, 1992. |
Servepalli Radhakrishnan&Charles A. Moore, A Source Book in Indian Philosophy, New Jersey:Princetion University, 1967. |
S. G. Deodikar, Upaniṣads and Early Buddhism, Delhi: Eastern Book Linkers, 1992. |
S.Tachibana, The Ethics of Buddhism, Surrey: Curzon Press, 1994. |
Wendy Doniger O'Flaherty, Karma and Rebirth in Classical Indian Traditions, |
La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0. |
Winston King, Theravāda Meditation: The Buddhist Transformation of Yoga, |
University Park, 1980. |
S.Tachibana, The Ethics of Buddhism, Surrey: Curzon Press, 1994. |
|
【期刊】 |
Ajoy K. Lahiri,「A Philosophyical Dissertation on Human Destiny in Hindu Thought,」Journal of: Indian History, 1986, vol. 64,pp. 15-17. |
A.B.Keith, 「The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of the Vedas and Upanishads,」 Harvard Oriental Series., 1998, vol. 32, p. 573. |
E. Washburn Hopkins,「Modifications of the Karma Doctrine,」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1906, pp. 581-589. |
James P. McDermott,「Undetermined and indeterminate kamma,」Indo-Iranian Journal, Netherlands: Springer, 1977, vol. 19, p. 33. |
Thomas L. Dowling,「Karma Doctrine and Sectarian Development,」Studies in Pali and Buddhism: A Memorial Volume in Honor of Bhikkhu Jagdish Kashyap, edited by A. K. Narain, Delhi: B. R.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79, pp. 83-92. |
Wilhelm Halbfass,「Notes on Karma and Theodicy ,」Abhinandana:papers on Indology, Buddhism, and fine arts--a felicitation volume presented to Jayadeva Tilakasiri on his seventieth birthday, Colombo:Sri Lanka, 1991, p. 88. |
|
【工具書】 |
Damien Keown, A Dictionary Buddh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
Franklin Edgerton, Buddhist Hybrid Sanskrit Grammar and Dictionary, 2 volume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3. |
John Powers, A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Buddhism, Oxford: Oneworld, 2000. |
Monier Williams Monier Sir., A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 Oxford: The Clarendon press, 1970. |
Whititney,W.D., The Roots,Verb-forms and Primary Derivatives of the Sanskrit |
Language. Delhi: Motilal, 19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