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陳志綸、林尚輝】
當氣候事件發生時,多數台灣民眾對於本身是否會受災的評估,通常都是取決於過去的經驗。但值得留意的是,2005年世界銀行針對各國進行的災害風險分析即指出:台灣暴露於兩項以上天然災害的土地面積,以及面臨災害威脅的人口比率皆達到99%,位居世界之冠。
雖然政府過去十年來所投入的水利工程防災經費高達4,000億元以上,但水患仍然頻頻發生,顯示極限氣候所帶來的巨大挑戰。固然不能否定政府為治水所投入的努力,但是也必須反思工程手法為防災帶來的效益與影響,在防災的過程中,非工程手法的搭配與使用,將成為未來的應用趨勢。
所謂的非工程手法包括防災教育、演習、颱洪保險等,藉由加強社會大眾風險意識與提供金融服務,以降低災害可能造成的損失,並加速重建復原的腳步。
近年來許多台灣民眾已經習慣在災後依靠中央與地方政府的「公助」,進行家園的重建與復原工作。依據現行的「水災公用氣體與油料管線輸電線路災害救助種類及標準」,凡遇中央氣象局發布豪雨特報或颱風警報,造成淹水達50公分以上的災害,中央政府通常會發給住戶每戶最高2萬元的救助金。雖然不無小補,但在發放時卻經常面臨災害認定的爭議。
另一方面,若未來極端天氣事件頻繁發生,大量的補助對政府財政也是項沉重負擔,救助金制度對政府與民間的災害應變皆可能造成惡性循環。
颱洪保險是達成雙贏的可行之道。保險本身具有風險融資(Risk Financing)的功能,投保人可以在災後取得一定數量的理賠金額以支付損失。同時藉由合理的保費設計與適時適地的風險評估機制,投保人得以透過減災作為,來降低本身受災的風險,並爭取更低額的保費,進而達到風險控制的效果。
根據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2009年全國颱洪保險保戶總計74,561戶,台北市占總投保戶數的五分之一強,而莫拉克重災區的六龜、甲仙、那瑪夏三個鄉則全部占0%。
此外,全國一般家戶投保颱洪險僅有2,035戶,占2009年底總家戶數的萬分之2.6。極低且不均衡的投保狀況,造成颱洪保險運作難以符合大數法則,而高額與不合時宜的保費設定,則進一步惡化了貧者愈貧、弱者愈弱的情況。
面對災害可能頻繁發生的未來,呼籲政府與保險業界應及早進行全國性的災害風險與災損評估,以利精算合理的分區分級保費,並即時發布災害潛勢與風險資訊,藉由教育與演習提升民眾危機意識,達到全民防災效果。
颱洪保險的推動不僅能讓政府避免落入災害救助金的錢坑,也能透過即時的、滾動的風險評估讓全民掌握風險,加強災前減災作為,繼而帶動整體災防產業的發展,進一步確保臺灣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作者是資策會MIC前瞻產業暨地方發展研究中心產業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