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龍山寺位於福建泉州府晉江縣西南的安海鎮,鎮郊有一地名,稱為「安平」,為泉州圍頭灣的要港。自宋朝以來即為泉州港的外港,泉州沿海一帶漁民出海時,會祈求安海龍山寺觀音菩薩保佑航海平安,日後,隨著泉州移民的移墾,安海龍山寺觀世音菩薩的香火也隨著信士來到台灣。
相傳東漢明帝永平九年(六六)灣海(安海)土民畬家人祀祖「閩越王廟」,俗稱「無緒廟」。至隋開皇五年(五八五)中土高僧一粒沙道人至晉邑(晉江)傳教,來到灣海(安海)傳教時,一粒沙見廟井旁有一顆大樟樹,雇工雕刻成千手千眼觀音,並以西方天竺為號,將無緒廟改稱「天竺寺」,俗稱「普現殿」,一般民眾俗稱「觀音殿」,即今安海龍山寺。
唐太宗貞觀十二年(六三八)盧國公程咬金奉旨率軍入閩,于晉邑南方一帶平寇,得普現殿觀音神助,於貞觀十三年(六三九)捐俸千金督修廟宇。至宋真宗景德元年(一○○四)鄉賢安連濟鳩眾修葺,增建東西護屋及後殿,因安連濟熟識堪輿,而殿宇形似「鳳穴」,取其「龍翔鳳舞、灣海必昌」,所以易名為「龍山寺」。
明嘉靖年間(一五二一至一五六六)倭寇欲毀佛寺,因神靈顯應而得以保存。明天啟年間(一六二一至一六二七)御史蘇君偕同思敬堂顏姓施主及住持僧募捐重修。清順治十三年(一六五六)清廷實施海禁,沿岸居民片舨不得下水,清順治十八年(一六六一)又將沿海居民往內地遷移三十里,沿海寺廟、民居多數遭拆除,而安海龍山寺卻能得以倖存。
康熙二十五年( 一六八六) 靖海侯施琅倡議重修, 康熙五十七年(一七一八)安海進士顏儀鳳偕同住持僧浮生募款重修。乾隆五十三年(一七八八)舉人顏時普君、貢生顏紫霞君及住持僧普揚募款重修,乾隆五十四年(一七八九)寺僧妙法再次重修。
道光十一年(一八三一)距上次重修已逾四十餘年,瓦礫不無滲漏,於是住持僧方徹爰請檀越主(施主)思敬堂顏洵及安平諸士紳主持重修,將原舊寺拆除重建,並易木柱為石柱,拆土牆為磚牆。山門之外左右牆壁皆使用青斗石雕,並於正殿後方新建大雄寶殿,崇祀三世尊佛,兩旁增設名官祿位及節孝祠,為今日安海龍山寺的主體建築,重修至道光十八年(一八三八)完工。
咸豐三年(一八五三)漳廈匪亂,土寇欲毀安平,眾信女至龍山寺求禱,皆得平安籤,土寇至安平鎮時遇雷雨而返,地方得以平安。前宰相李文貞稱此廟為安海「鎮國佛寺」。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元月二十六日安海龍山寺再度興工重修,至光緒五年(一八七九)完工告竣,共費金一萬四千一百五十餘員,錢八百九十餘千文。
台灣共有五座龍山寺,由北而南依序為淡水龍山寺(清咸豐八年、一八五八)、萬華龍山寺(清乾隆三年、一七三八)、鹿港龍山寺、台南龍山寺(清雍正年間)及鳳山龍山寺(清乾隆年間)。
鹿港龍山寺始建於明末清初,於清乾隆五十一年(一七八六)遷建現址,歷二百三十餘年;目前鹿港龍山寺的建築大體保留自清道光、咸豐年間重修時的舊貌。 鹿港龍山寺不惟歷史悠久,其寺廟建築規模宏大,格局完整,工藝精細,別具匠心,是台灣傳統建築中最具有藝術、建築與工藝等完整歷史價值的作品之一。鹿港龍山寺現獲頒定為台灣之「國定古蹟」。
相傳鹿港龍山寺創建年代為明永曆年間,鹿港龍山寺之肇始,應係泉州先民移民來台時,自安海龍山寺迎請觀音菩薩佛像,於鹿仔港舊河道邊結廬為寺。
鹿港龍山寺遷建前原址所在,舊地名「暗街仔」,今大有街,目前巷內存有一塊「唵嘛呢叭彌吽」碑。遷建前之舊寺文史止於耆老口傳,今已不存,相關史料記載付之闕如,尚待進一步考古發掘。
乾隆四十九年(一七八四)鹿港開為「正口」(清朝官方正式設立的港口),與泉州蚶江對渡,成為繼廈門與鹿耳門對渡後,第二個官方設立的港口。由於鹿港日漸繁榮,商賈雲集,吸引更多移民前來,龍山寺信士也日益增多,原本位於暗街仔的龍山寺,便顯得狹小。
乾隆五十一年(一七八六)由都閫府(武官名、正名為「都司」)陳邦光倡議遷建,泉州七郡縣(晉江、南安、惠安、安溪、同安、德化、永春)人士紛紛響應,遂將龍山寺遷建至現址。彰化縣志卷之五祀典志:「龍山寺前大殿祀觀音佛祖,後祀北極上帝,在鹿港,乾隆五十一年泉州七邑士民公建」,縣志即以此年為龍山寺創寺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