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亭老和尚


分享 列印 迴響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Google+ 閱讀尺

《華嚴經》〈淨行品〉講義〈十五〉

 《華嚴經》〈淨行品〉講義〈十五〉

南亭老和尚

見升高路,當願眾生,永出三界,心無怯弱。

乞食必須行路,道路必有高低。當我們見到高路而欲上升時升,由下而上也,我當願一切眾生永出三界,心無怯弱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也。三界二十八天,在人間之上,等於高路。我們遇到高路,固然要奮勇直上;我們是修行人,我們更要奮勇精進,而超越於人天之上,所以要永出三界,心無怯弱。因為人間是富貴不常。天上雖自在快樂,壽命最長者亦不過八萬大劫。佛說:饒經八萬劫,終是落空亡。我們要求出生死,作自度度人的賢聖,心上不要生起怯弱。怯弱,駭怕也。

見趣下路,當願眾生,其心謙下,長佛善根。

行乞托之時,遇到下坡路,我當願一切眾生其心謙下,長佛善根謙下者,我們做人,不要有高傲之氣,你才能吸取他人之長,增善根。《書經》上說:滿招損,謙受益。1”《論語》上孔子也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

見斜曲路,當願眾生,舍不正道,永除惡見。

行乞而遇到斜曲路。斜曲路是不正直的路,拿來指示修行人,要由正知、正見的路走去。如果誤入邪途,而生惡知惡見,那就是不但不能得到正果,反要墮落三途,備受無量諸苦,所以有三四兩句的教誡。《論語》上有澹台滅明行不由徑3”,可以與此參看。

若見直路,當願眾生,其心正直,無諂無誑。

行乞時而遇到筆直的道路,我一切眾生其心正直,猶如道路,無諂無誑。心為人們行為的主宰,心正,則一切行為皆正;行為正,則無諂無誑。諂、誑是十個小隨煩惱之二,名之為小,其實則為惡很大。者,諂媚;者,誑妄,諂媚而誑妄,是無恥小人也。小人而無恥,則何事不可為。歷史上的大奸大惡,無一不是諂媚、誑妄。《維摩經》上說:直心是道場。4”一語盡之矣。

見路多塵,當願眾生,遠離塵坌,獲清淨法。

坌,塵土積聚也,可以污染人們的衣服、顏面。行乞而見到路上塵坌飛揚,我一切眾生遠離塵坌,獲清淨法。塵坌是一個譬喻,譬喻我們心理上的貪、嗔、癡、愛。這些煩惱能使我們造殺、盜、淫的污染事,而墮落六道,受生死輪回之苦。遠離塵坌就是斷除貪、嗔,使心地清淨,故曰獲清淨法

見路無塵,當願眾生,常行大悲,其心潤澤。

行乞而見到平坦如石版所砌的路,無塵土堆集,行人則無崎嶇之苦。所以我一切眾生常行大悲,其心潤澤,大悲所以拔苦也。菩薩應以大悲甘露之水潤澤眾生枯槁之心苗。

若見險道,當願眾生,住正法界,離諸罪難。

險道,是危險的道路。危險莫過於生死之道。時而天堂,時而地獄,時而餓鬼、畜生。受樂時少,受苦時多。所以我意一切眾生住正法界,離諸罪難法界,清淨心也。心本虛凝空寂,一無所住。住於無住,名住正法界。住正法界,不造諸業,可以離諸罪難

若見眾會,當願眾生,說甚深法,一切和合。

以下有十九願,即二、所事境。眾會是四眾集會。一般的集會,多分因事集議,或飲食娛樂,是生死邊事,無甚價值。佛四眾弟子集會一處,要請有道學的長老,說如來所說甚深。非世法、非出世法,是甚深之法。一切和合者,知甚深之法的人,自然和合無諍。我願一切眾生,同會斯旨。

若見大柱,當願眾生,離我諍心,無有忿恨。

舊時的建築物,其骨幹大都是棟、梁、椽、柱、磚、瓦、木、石。棟、梁、椽所負擔的重量,多集中在柱子上。柱子的擔負在棟、梁、椽之上。柱子如果是有情的事物,它一定要大聲叫喊,這太不公平。幸而它是無情的,所以無諍。我們是人,假如我們在大眾之中,負荷的重任太重,我們要向柱子看齊。為什麼呢?吃小虧就是大便宜。諸如施恩不望報。所有的功德,都變成佛國土的莊嚴。所以,我願眾生離我諍心,無有忿恨

若見叢林,當願眾生,諸天及人,所應敬禮。

叢林,《疏鈔》雲:德猶叢林,森聳可敬。是以叢林比修道人之道德也。樹木密集之處,也就是林森木茂,鳥獸深藏。自唐時馬祖道一禪師建寺安僧以後,每一寺廟動輒千百成群,時人目之曰叢林,一顯其人眾之多,二亦喻其德行深廣。四方遊客或香客,未有不尊敬之也。所以諸天及人所應敬禮

若見高山,當願眾生,善根超出,無能至頂。

行腳僧,東南西北,初無定向。假如在路上遇到高山峻嶺,應,願一切眾生每日所種善根,日積月累,愈積愈高,猶如高石,超出眾山之上,能至者。

見棘刺樹,當願眾生,疾得翦除,三毒之刺。

在道路上行走,偶爾見到路邊有棘刺樹。棘刺樹,樹的身上長滿了釘子(也就是刺),能刺人皮膚出血。刺人荊棘,沒有什麼了不起;最壞的東西是我們心理上貪、嗔、癡三毒之刺,能使人造惡而入三途。所以我們要下決心,很快地將它翦除,是為疾得翦除

見樹葉茂,當願眾生,以定解脫,而為蔭映。

樹葉,可以為行人庇蔭,而避免烈日之威;加以微風徐來,清沁肺腑。但這祗是短暫的。我們如能不起念慮,而獲得定力,以定力來解脫一切眾生生死熱惱,那才真能為眾生的掩蔭。

若見華開,當願眾生,神通等法,如華開敷。

若見華開,是華正開而未全開之時。我一切眾生神通等法,如華開敷神通者:變化莫測謂之,無障無礙謂之。聲聞聖者有三明、六通、十八神變;圓教十信菩薩以上于禪定皆能入出自在,在定中更能起度生作用,不可思議。《華嚴經》有〈十通〉、〈十定〉、〈十忍〉等品。即等於定、忍等法。我願眾生於此等法有如華開敷者,舒展也。

若見樹華,當願眾生,眾相如華,具三十二。

木本的華,名為樹華。華的顏色是豔麗而芬芳的,而且各色具備。世間上的人也無有不愛華的。基於這個原理,佛陀的成佛,必有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妙好。這是對著相眾生,施以確切方便的身教。因為三十二相中,有眉如秋月、眼紺青色、雙耳垂肩、舌出可以舐到鼻孔等,這都是因中修菩薩道時,多生多劫目不邪視、不聽諂媚的話、不說妄語等,由因感果,才有如此的莊嚴妙相。所以佛陀在《遺教經》上,曾大聲昭告,汝等比丘速觀如來紫磨金色之身,佛將涅槃,一見不得再見了5。所以我一切眾生眾相如華,具三十二(待續)。

1.出自《尚書》卷二〈大禹謨〉第三。

2.出自《論語》〈述而篇〉第七。

3.出自《論語》〈雍也篇〉第六:子游擔任武城的縣長,孔子說:你在這裏找到人麼人才了嗎?他說:有一個叫澹台滅明的,他走路時不抄捷徑,若不是公事,也從不入我屋裏來,可知此人奉公守法與有所不為,的確是個政治人材。

4.《維摩詰所說經》卷一〈菩薩品〉第四:我問道場者何所是?答曰: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

5.出自《大涅槃經》後分卷一:爾時世尊顯出如來紫磨黃金色身普示大眾,如是三反上升虛空,高七多羅樹,三反從空中下坐師子床。如是殷勤二十四反告諸大眾:我欲涅槃,汝等深心看我金剛堅固不壞紫磨黃金無畏色身,如優曇花難可值遇。汝等當知我欲涅槃,汝等應當以至誠心看我紫磨黃金色身,如熱渴人遇清冷水,飲之令飽,無複餘念,汝等大眾亦複如是。我欲涅槃,汝等大眾應當深心瞻仰,為是最後見於如來。自此見已,無複再睹。汝等大眾瞻仰令足,無複後悔。

上一篇(《華嚴經》〈淨行品〉講義(十) 回目錄 下一篇(《華嚴經》〈淨行品〉講義〈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