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培法師


分享 列印 迴響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Google+ 閱讀尺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六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六

演培法師


  以偈贊佛
  大慈大悲湣眾生,大喜大舍濟含識,相好光明以自嚴,眾等志心歸命禮。
  本懺中卷講完,現在續講下卷。現在流行的懺本,每卷開頭都以偈贊佛,但古德注釋,只有上卷用偈贊佛,而該偈就是現在的偈頌,今德注釋,三卷皆無偈贊,現遵流通本,每卷首偈贊。此贊佛偈,中國叢林早晚課誦,晚課懺悔文前亦有此偈,現在略為解說:初二句是贊佛陀四無量心的功德;第三句是贊佛陀的相好莊嚴;第四句是表四眾佛子對佛的誠敬歸依。
  大慈大悲,講懺題時,已略解說。慈悲是佛法的宗本,佛法亦最重視慈悲,特再略明。不論什麼,不加比較,難以顯出勝劣。如說佛的大慈大悲,唯有從世間的父母慈愛,得以反顯佛的慈悲廣大。如世間的父母,對兒女的慈愛,真是無微不至,無法形容得出。但若子女不孝,甚至做出有辱家門的事,不但不會再對子女慈愛,而且會對子女生起瞋恚,所以其慈愛心是很薄弱而又微小的,不特如此,即使始終慈愛到底,亦不過止此一世,到了任何一方生命結束,改頭換面互不相識時,根本就沒有慈愛存在,諸佛的慈悲不是這樣,不說現在對眾生慈悲,在未究竟離苦得樂前,生生世世的不舍對眾生的慈悲,在在處處的實踐與樂拔苦的慈悲,不說在這現實人間對眾生慈悲,就是眾生墮入無間地獄受痛苦的襲擊,亦會跟隨在眾生後面,願代眾生受無量苦。像這樣的大慈大悲,哪里是世間父母的慈愛可與相比?所以說為大慈大悲。佛之所以這樣大慈大悲的對待眾生,實因見到眾生為諸痛苦之所逼迫,自己儘管忍受不了,而又沒法可以除苦,確是太過可憐,實太值得哀湣,所以縱曆無量那麼久的時間,縱曆無量那麼廣的空間,縱要度無量多的眾生,與樂拔苦的一念心,總是精進勇猛不休不息的去利益眾生,直到眾生離生死大苦,得涅槃大樂而後已,所以說湣眾生
  大喜大舍,亦是佛陀的特德。如見別人有了什麼榮耀,或是真的已經離苦得樂,內心對之生起無限的歡喜,認為他之得有今天,全是他的德學以及修持所感,實應為之喜有今天。世間一般眾生不是這樣想法,反而好像總是感到有點不大自然,認為這不是他所應得的,從而對他高度嫉妒,甚至予以無情打擊,哪里會對他有一些兒慶喜?大聖佛陀,本望每個眾生,得到所應得的利樂,如眾生沒有得到還要給與,現在眾生基於本身的勤行,得到世出世間的樂事,怎不為之大大慶喜?舍在這兒當不執著講,如以內外財施,只要哪個需要,就無條件施與,決不於中分別執著,是我親的我就施與,是我怨的就不施與。不特具有怨親平等的觀念,就是度生的心想,給與眾生的大樂,諸如此類的心想樂念,做了就算,好像大圓鏡中,無有絲毫影子存在,是為大舍。濟含識,含識範圍很廣,包括一切具有心識活動的有情,不管含識有情是怎樣多,皆是佛陀所要救濟的對象。用什麼濟諸含識?就是四無量心。心地觀經說:大慈四法,能生一切福德智慧,利益安樂無量眾生,速證菩提
  相好光明以自嚴,此贊佛的身相莊嚴。諸佛皆具三身:法是真理之法,此法遍一切處而無所不在,以之為身,無有形像,當就談不上有什麼相好。為大機示現的報身,為凡小示現的應身,皆有其特殊相好,或說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無量相、無量好,並有威德光明照耀,而這皆由因中修四無量心等種種功德,自然而然的任運莊嚴,不用假藉任何力量,使諸眾生見了,自然予以禮敬。
  眾等志心歸命禮,此明懺悔大眾竭誠歸命。志心就是一心,在向佛歸命時,唯是一心向佛,更無其他異想,以表對佛誠敬到極點。吾人以佛為三界尊,對之尊敬作禮,必須五體投地,以全生命奉敬,方算是歸命禮。
  二 敘懺法意
  一切諸佛,湣念眾生,為說水懺道場總法,今當歸命一切諸佛。
  這如中卷開頭所說。
  三 禮三世佛
  南無毗盧遮那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彌勒佛,南無龍種上尊王佛,南無龍自在王佛,南無寶勝佛,南無覺華定自在王佛,南無袈裟幢佛,南無師子吼佛;南無文殊師利菩薩,南無普賢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南無地藏菩薩,南無大莊嚴菩薩,南無觀自在菩薩。
  這如上卷禮諸佛時解說。
  辛四 三寶
  壬一 承前起後
  禮諸佛已,次複懺悔。上來已懺身三、口四竟,今當懺悔佛法僧間一切諸障。
  禮諸佛已,是承前;次複懺悔,是起後。上來已身三、口四所造罪業已竟,今當繼續懺悔佛法僧三寶之所起一切諸障。三寶是佛弟子的歸敬物件,恭敬尊重理應不成問題,但因罪障深重,亦有佛弟子對三寶起障,不信佛者對三寶起障自必更多,所以需要懺悔。
  
  壬二 列相分懺
  癸一 總明懺滅
  經中佛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眾僧難值,信心難生,六根難具,善友難得;而今相與宿植善根,得此人身,六根完具,又值善友,得聞正法,於其中間,複各不能盡心精勤,恐于未來長溺萬苦無有出期;是故今日至誠求哀懺悔。
  佛法所說眾生,或五趣或六道,但以人類最勝,不特惡趣生命不及,就是天人生命亦所不及,因在大小乘經中、佛人有六種特勝,不是其他各趣所及。
  一、人身難得:有以為做人沒有意思,這實是極大錯誤觀念,以佛告訴我們,人身最為難得,得到人身,應該慶倖!如佛有次與阿難在外遊化,偶然停息在一個地方,佛亦沒有放棄說法的機會,立從地上以爪取少泥土,問阿難道:你看我的指爪上土多?還是大地上的土多?阿難本於事實回答說:我看大地上的土多,指爪上的土少,少得沒有辦法與大地土比。佛接著對阿難說:眾生要想得到人身,好像指爪上的土那樣少,但是失去人身,卻有大地土那樣的多。人身怎樣難得,於此可以了知。現在得到人身,應怎樣的珍惜人身,不讓人身空過?
  二、佛法難聞:得到現實人身,要想聽聞佛法,是也相當困難,不如想像容易。試看人類現有四十多億人口,但能聽到佛法的有幾人?不說整個世界,就是某個地方,假定只有一二百萬人,能聞正法者有沒有十分之一?我想誰也不敢說會有這麼多人聞法。聞法的人所以少有,一方面要看他有沒有聞法的善根,另方面還要看世間有沒有佛法的流行。以後者說,法華經說:於昔無量劫,空過無有佛。這麼久沒有佛出世,哪里會有佛法流行?沒有佛法流行,怎麼得聞正法?是以佛法極難聽聞,現在有緣聽聞佛法,應生難遭難遇之想,不要錯過聞法機會。
  三、眾僧難值:僧是負有住持及弘法的重任,佛滅度後,如沒有僧代佛宣揚,正法還是難得流行。可是得人身的,雖說不是沒有,但能學佛的已經不多,出家為僧的自是更少,是以欲得值遇高僧大德,自是同樣很難,特別沒有佛法流行的邊地,一般人不說沒有遇過眾僧,就是僧的名號亦未聽過,證知值遇弘法度生的僧伽,不要以為很易。設有僧伽弘揚正法,應對僧伽恭敬供養,見到僧伽應生歡喜,不要不禮貌的對待僧人。
  四、信心難生:有雖得到人身,亦聽到如來正法,當亦值遇助佛宣揚的眾僧,照理應該正信三寶,做個忠實的佛弟子,但是有人認為我只要做個好人就行,為什麼還要信仰三寶?是以信心亦難生起。殊不知這是錯誤的,做個好人並不如想像那樣容易,明明走錯了人生正確的路向,還自以為是對的,這對做人是不利的,假定你能正信三寶,三寶指導你正確的人生正道,甚至為你指出向上向善向光明的大道,那豈不是對你極為有利?為什麼不能生起對三寶的信心?
  五、六根難具:六根,就是組成生命體的眼、耳、鼻、舌、身的六大要素,唯有六根完具不缺,生命體的相貌才得端正。做人不唯是要做個人,還要五官端正六根完具,才能成為堂堂皇皇的人,但這要你過去做個像樣的人,現得人身六根才得完具,假定過去做人沒有做得好,現在要想六根具足也就很難。諸位都是六根具足的善男子善女人,應知這不是簡單得來的!
  六、善友難得:善友,以佛法說,就是善知識。人生在世,要在人生正道一直走下去,最要是得善友的協助,但是相識滿天下,知心有幾人?真正的善友是極為難得的,不要把得善友,看得極為平常,一旦得到善友,就當經常接近善友,聽善友的忠告指導,不要把善友的話當作無所謂,甚至不願多聽。
  而今吾人相與宿植善根得此難得的人身,值遇難以值遇的眾僧,生起難以生起的信心,六根又是這樣的完具無缺,又值遇到難以值遇的善友得聞難以聽到的正法,該是怎樣的為自己慶倖?但于慶倖之餘,於其一期生命中間,應當運用這樣殊勝的因緣,精勤勇猛的修學佛法,完成生命的自由解放!設複各不能利用這個人身,盡心盡力的精勤為道,于未來中,期的沉,感般的痛,那就難受得了。亦無有出離的時。過去已經過去,對於過去所造眾罪,無人可以為你赦免,是故唯有從今日起,至誠懇切的求哀懺悔,願諸罪障悉皆消滅!
  癸二 別列罪懺
  子一 懺慢佛罪
  某等自從無始以來至於今日:常以無明覆心,煩惱障意,見佛形像不能盡心恭敬,輕蔑眾僧,殘害善友,破塔毀寺,焚燒經像,出佛身血。或自處華堂,安置尊像卑猥之處,使煙熏日曝,風吹雨露,塵土汙坌,雀鼠毀壞,共住同宿,曾無禮敬。或裸露像前,初不嚴飾,遮掩燈燭,關閉殿宇,障佛光明。如是等罪,今日至誠,皆悉懺悔。
  發心在此懺悔的某等,自從無始以來,一直至於今日:對於三寶,本應恭敬尊重,現在不但不如此,反而在三寶前,造成種種罪惡,將來果報豈輕?於三寶中,先懺慢佛罪,其造罪的原因如下:
  吾人無始以來,常以無明現前之,從無明而來的煩惱,又自己念,於是陀的形像,自然而然的,不能盡心恭敬尊重,當更談不上向佛至心禮拜,即或偶爾拜一拜,也是當著玩耍,根本沒有誠心。這從朝山入寺進香的人,可以清楚的看到。對佛尚且不致敬意,自然就會輕蔑眾僧,看到出家人根本不屑一顧,以為出家人總是逃避現實的,或是沒有辦法才出家的。殊不知僧是紹隆佛種的最尊貴的人,亦是荷擔如來家業最重要的人,更是化導人群的說法利生者,恭敬之所不暇,怎可予以輕蔑?至於善友,是我們最難得的幫手,亦是佛道上最有力的伴侶,隨時隨地都會給與我們指正,是極為稀有難得的,怎麼反而對他殘害?所以說殘害善友。塔是供佛舍利以予人瞻禮的,怎麼可以破塔?寺是供佛安僧以供修道弘化的,怎麼可以毀寺?經是諸佛的法身,有諸經典的流通,方有佛法的弘揚;像是諸佛的儀錶,有佛供奉的地方,始知佛仍在人間;所以經應讀誦,佛應禮敬,焚燒經像,豈非破壞如來法身?滅絕佛的表徵?其過失的重大可知。出佛身血,雖是佛世時,提婆達多,推石壓佛而來,但到末法時代的現在,有人在佛像上刮金,豈不等於出佛身血?當亦是五逆罪之一。
  佛像大都是供養在莊嚴的大殿,使人見佛禮佛得大功德,是理所當然的,然而己居於堂皇的華堂之中,反而安置尊像卑猥雜鬧不淨之處,像這樣的人可說所在都有。若將佛像供在靠近廚房,使得佛像每日受到煙熏,試問于心何忍?或所供佛的地方,由於年久失修,每不是為太陽曬,就是為,再不然,就為雨露所淋;或將佛像供在接近廠房,經常為飛揚的塵土汙坌,失去佛像的清淨莊嚴;或將供佛的殿宇,曠日持久的關閉,致使白日有飛進撞,夜晚有竄來竄去的破,使得佛像面目全非;或有在臥房中供奉佛像,或有在佛像前鋪單睡眠,如是與佛共住同宿曾無一念禮敬,試問成何體統?供佛豈非慢佛?體,袒胸暴背的在佛像前,自,平時既不燃一香一燭,到了晚上恐為煙熏光照,複用物件遮掩燈燭,使燈燭之光無法透出,同時關閉殿宇,障的無量光明,使人不能得到佛光的照耀。如是像上所說慢佛等罪,是極為重大的,如不懺悔滅除,將來受苦無邊。想到這點,唯有今日至誠懇切的皆悉懺悔
  子二 懺輕法罪
  又複無始以來至於今日:或於法間,以不淨手把捉經卷,或臨經書非法俗語,或安置床頭坐起不敬,或關閉箱篋蟲蠧朽爛,或首軸脫落,部帙失次,或挽脫漏誤,紙墨破裂,自不修習,不肯流傳。如是等罪,今日至誠,皆悉懺悔。
  慢佛罪已懺,現懺輕法罪。又複眾生從無始以來,一直至於今日,對於如來所說經典,往往在不知不覺間有所輕視,自然也就構成重罪。前說經是如來法身,金剛經說: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等於三寶具足,想想經典何等尊貴?但是吾等或於,亦即是於三藏十二部一切佛法,或如現在所有的各部大藏經,每以不淨手把捉經卷。若真尊重經典,當你去取經典,或用讀誦,或作研究,皆當以清淨手去取,不應以污穢不淨手取用經書。如大小解以後,或拿過骯髒東西,或早起身尚未梳洗,都不得取經,必要將手洗淨,然後取經始可,如是淨手取經,始表對法恭敬。淨手取經時,或稱念佛號,或誦經中四句偈,方算合法,然而有很多人,當面臨經書時,對清淨正法,還說些非法俗語,這自亦是對法的不敬。非法語,是指閑言雜談,根本不是法語,俗語,是指一般粗俗語,同樣是不合法的,所以面對經書不得閒談雜話。
  有人為了便於閱讀,將經書如一般小說那樣的安置在自己的床頭,若,皆對經書起一點意,完全當作世俗的書籍看待,這哪里像個尊重法的樣子?普通人這樣安放,固已相當的不對,身為佛子的四眾,如也這樣的安置,其過當然很重。者有人將經書關閉箱篋當中,從不請出來看看,亦不取出放在太陽下面曝曬,經過時間一久,就有侵蝕書籍的小蟲產生,將經書咬得不像樣子,致使經書枯朽腐爛,所以說蟲蠹朽爛或首軸脫落,部帙失次:軸有車軸、畫軸。車軸,是以兩端貫于車轂的橫木;畫軸,是畫卷可以卷起的畫杆。古代,不但畫有畫軸,書亦有書軸,卷起來便於收藏,展開來便於讀誦。唯對部面的卷軸要保持好,假定卷軸脫落破壞,就當設法將之修好,不得讓它就這樣的脫落,以免破壞經書的內頁。部帙是指經書的布套,每部經的部帙,有它一定次序,按照次序取用,那是很方便的,假定顛倒無序,是就失去次第,不但取用很難,而且經論不次,同樣很罪過的,如照三藏層次,經藏在上,次為律藏,最後才是論藏,一旦發現部帙失其次序,理當立刻將之整理有序,絕對不可無有次序的亂放,以免失去對佛的敬意。
  者有人粗心大意,用力過猛,取經典閱讀時,挽脫漏誤、紙墨破裂。挽是牽拉的意思,脫是脫落的意思,意以手拉經書,拉得稍為出力,就將經書拉了脫落,縱然立即整理,不是漏掉幾頁,就是前後誤放,使一部完整經典,顛三倒四的面目全非,如有別人取看,發現經文前後不能一貫,無法卒讀。經典既被牽拉脫落,紙墨當有或破或裂的現象,如經紙,不是缺了一角,就是牽破半邊,不是掉了一兩個字,就是少了一句兩句,經過相當時間,己既不修補以供誦,亦不請人將經修剪美觀。佛經本以流通為主,自己或寺內有多經書,應該普遍流傳,輾轉流通,使自他皆得傳習,家喻戶曉的讀誦,這才是弘揚佛法之道。然而有人明明有很多經書,特別是在過去時代,寧可將經書束之高閣不肯將經書輾轉流傳,使諸愛好佛法者,得不到經書學習或讀誦,豈不是障礙人群慧目?過失當然很重。如是像上所說以不淨手受佛法業,有無量無邊那麼多,唯有今日至誠,皆悉懺悔,使諸罪業消滅。
  或眠地聽經,仰臥讀誦,高聲語笑,亂他聽法;或邪解佛語,僻說聖意,非法說法,法說非法,非犯說犯,犯說非犯,輕罪說重,重罪說輕;或抄前著後,抄後著前,前後著中,中著前後;綺飾文詞,安置己典;或為利養名譽恭敬,為人說法無道德心,求法師過而為論義,非理彈擊,不為長解,求出世法;或輕慢佛語,尊重邪教,毀呰大乘,贊聲聞道。如是等罪,無量無邊,皆悉懺悔。
  有不知對法尊重的人,聞法時不端身正坐的用心傾聽,而是躺在床上或地上聽,所以說眠地聽經。到了現代,由於答錄機可將講者所講清楚錄下,因而有人不用來,請法友為之錄講法音,他就可以安然的睡在床上或躺在沙發椅上慢慢的聽,以為這樣聽經非常寫意,殊不知造下慢法重罪。為佛子者,應當受持經典,這是修持之一,但有懶惰成性的人,竟然仰臥讀誦,好像俗人看小說聽歌曲一樣,成何話說?對經應如對佛一樣的恭敬,哪里可以仰臥而讀?有人在講經法會中,不能息心靜靜的傾耳聞法,反而高聲的大談闊論,到了言說得自覺有趣時,更加大特笑,自己既不能得到聞法的利益,亦擾亂他人靜心聽法,使他人亦不能一心入于聞法的語義中,這過失多大,怎可以這樣?
  有對經中思想理論,沒有得到正確認識,就以為深解佛意,因而開始解釋佛經,殊不知所解說的,既不契于經的本意,亦不合於如來聖心,根本是邪解佛語,誤導初心學佛者。有人不以佛意宣說佛法,好用自己偏僻之意講說,使聽講者同樣得到僻解,所以說僻說聖意。像這樣的妄解佛經,妄說佛意,都是罪過很大。如明是世間出世間的正,而妄是如來正;明是如來的正而妄屬正。如是之類,皆是邪解僻說。如有狂妄之徒說:天堂是妄造,地獄非真說;酒肉不礙菩提,淫欲不妨正性。對於佛說最大誤解,果真作如此說,誠如法華經化城喻品所說,會使這個世間:三惡道充滿,諸天眾減少,多麼令人可怕?奉持佛法者,對律行的持犯,戒律說得極為清楚,犯戒說他犯戒,不犯戒不可說他犯戒,同住在一個僧團中,是可以舉說的。若人本來非犯其所遵守的淨戒,你卻了淨戒,這樣的故入人罪,是絕對不可以的;反之,某人明明了淨戒,你卻他並非犯戒,這樣的故脫人罪,同樣是要不得的。佛所制的戒律,有輕有重不同:輕戒,比丘律中,是指三十尼薩耆,九十波逸提等,重戒,是指四波羅夷,八波羅夷等;菩薩戒中,是指二十八輕、四十八輕等。受比丘戒或菩薩戒者,在未證聖果前,有時煩惱衝動,犯戒在所難免,問題要看是犯輕戒還是犯重戒,輕重戒的違犯,過失是不同的,所以對人犯戒,應先知其輕重,犯輕戒的說他犯輕戒,犯重戒的說他犯重戒,是如法如律的。若將他人所犯的輕罪,隨便的成是犯罪,固然是不可的;若將他人所犯的重罪,故意的成是犯罪,同樣的要不得。因所犯戒,有的是可懺悔的,有的是不可懺悔,在可懺悔中,如犯十三僧殘,要二十清淨僧方可懺悔,若犯百眾學,只要對他說悔就可懺除。懺悔罪業之時,這要將輕重分別清楚。
  有發心解釋經典,這本是很好的,因為佛經甚深,若不予以解釋,初學難以瞭解,所以古今大德,為佛經解釋者,可說是很多的,但對經義確有瞭解才行。若己經義未明,貿貿然的解說,不是抄前著後,就是抄後著前,或是前後著中,乃至中著前後,如是倒亂經意,罪惡實是無邊。如嚴格說,這不是做注解,而是抄謄經文,但因對於經文,沒有辦法分清,以致割裂混亂,又是多麼罪過?另外有一些人,在為經作解時,對於經義本不瞭解,但仗恃自己的文字華麗,綺飾自己所作注解的文詞,並以自己的私意竄入經文當中,名為安置己典,以顯自己的解說多麼出色!
  弘揚佛法,既是為佛法流傳,亦是為利濟人群,絕對不可存有任何名利觀念,亦即對於聽眾完全沒有一點要求,因為說法功德就是自己安樂資具,像這樣的為自他成佛說法,始能得到說法的勝利。然為利養、名譽、恭敬,為人說法,根本有利生的道德心,而是販賣如來家業,還談什麼弘法利生?諸經要集第二敬法篇說:不以悲心利益眾生而取財物,或用飲酒,或與女人共飲其食,如伎兒法自賣求財,如是法施其果甚少,生於天上作智慧鳥……以清淨心,為欲增長眾生智慧,而為說法不為財利,為令邪見眾生等住于正法,如是法施自利利人,無上最勝,乃至涅槃,其福不盡。如是,怎可為名聞利養為眾生說法?又怎可為恭敬尊重為眾生說法?應於聽眾無有絲毫希求,而為說法才對。
  說法者固然不應為求名聞利養,聞法者亦不應求法師過而為論義,而當於說法者生起如佛之想,隨順法師正行,不求法師過失。因法師為我人說法,時時增長我人的智慧,究竟給與涅槃、菩提大果,對師作眼目想及勝利想都來不及,哪里還可尋求說法師的過失?有人自以為對佛法有深刻的理解,對師所說法不竟以為然,特別要與法師論義,看看是師講得對,還是我講得對,這就是吹毛求疵的尋師過失。如佛陀難提欲與七祖婆須密論義。祖對他說:仁者論即不義,義即不論,若擬論義,終非義論。難提聽祖這樣說,知己錯誤而師義勝,因而對師心悅誠服。非理彈擊,是以非理義的言詞,妄對法師所講的義理,作無情的彈擊,不是說這裏講得不對,就是說那兒講得大錯,以顯自己對佛法懂得很多,甚至欲以自己代替說法者的地位。不為長解,是說不為要求超方勝妙的見解,不為增長自己對佛法的正見,亦不欲為求出世而聞佛法,只是爭強好勝為邪見所縛而已。
  有聽聞佛法以後,自己善根不夠,不能接受佛法,反而輕慢佛言,以為佛的言教沒有什麼了不起,從而尊重外道的邪教,以為世間一般宗教思想理論,反而有它的特色,這真是將石頭當黃金,將邪法當正法,多麼可憐可湣!經說我慢高山,輕慢佛語者,不應為之說法,免他造謗法罪。還有一類行者,向以小乘佛法為佛親口所說,是最值得信受奉行,至於大乘佛法不是佛所說的,佛在世時,從來沒有說過大乘,於是毀呰大乘,說大乘是婆羅門法,佛弟子不應信受,因而贊聲聞道,認為唯有聲聞乘法,始能獲得究竟解脫。當知這都是錯誤的邪見。經說邪見稠林,尊重邪教者,不應為之說法,免他造謗法罪。要知佛所說的一切語言,皆是開示成佛的方便,如有於中妄為分別,說這類是成佛的方便,那類是成佛的障礙,或說這類法是佛弟子所應學的,那類法不是佛弟子所應學的,是為譭謗如來正法。遍攝一切研磨經說:若於如來所說聖語,於其一類起善妙想,於其一類起惡劣想,是為謗法。若謗法者,由謗法故,是謗如來,是謗僧伽。如是即為譭謗三寶,所以謗法其罪極重。三摩地王經說:若人毀壞南瞻部洲中一切塔,其罪固然很重,但不及譭謗契經的罪重;若人殺盡恒河沙數那麼多阿羅漢,其罪是屬五逆之一,但亦不及譭謗契經的罪重,所以不論在任何情形下,不應謗佛正法。
  如是像上所說眠地聽經”“等罪,有無量無邊之多,沒有其他辦法,只好皆悉懺悔
  子三 懺蔑僧罪
  又複無始以來至於今日:或於僧間有障,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害發無上菩提心人,斷滅佛種,使聖道不行;或剝脫道人,鞭拷沙門,楚撻驅使,苦言加謗;或破淨戒及破威儀,或勸他人,舍於八正,受行五法;或假託形儀,闚竊常住。如是等罪,今悉懺悔。
  眾生又複無始以來,一直至於今日,除了慢佛、輕法,或於僧間有蔑僧,就是對三寶之一的僧眾,蔑視而瞧不起。正因存有這種心理,所以有人膽敢殺阿羅漢。阿羅漢是小乘最高聖者,為眾生的無上福田,應對之恭敬供養,怎可予以殘殺?殺阿羅漢是五逆罪之一,將來必感地獄的苦果。破和合僧,僧眾和合,是清淨僧團最為團結的集團,為正法住世的象徵,所以說僧在即法在,法在即佛在,三寶得以住在世間,佛滅度後,全賴僧團的和合,佛特以住持正法的力量,鄭重的負托於僧團,對和合僧團應力加護持,怎可破壞令不和合?五分律說:調達不能害佛,欲破和合僧。佛語達曰:若僧已破能和合者,其人生天;若僧和合而破之者,墮地獄中。此亦是五逆罪之一,過失同樣是很重的。在佛法說,能發菩提心的,是最極殊勝的,不但自己可以成就佛果,亦有無量眾生而得救度,這對眾生多麼有大利益?照理對發菩提心者,應從各個不同角度,多方予以維護,使之安心度生,現在竟然有害發無上菩提心人,實無異於斷滅佛子,使聖道不得流。成佛必要發菩提心,不發菩提心決不得成佛,現在害了發菩提心的人,豈不是斷滅了佛種?不但發菩提心的人不得成佛,有賴發菩提心度化的眾生,亦因發菩提心人被害,不能得到法水的滋潤,菩提心種不能出生菩提心芽,亦即等於障礙眾生的成佛,想想這個罪惡多麼重大?將來感受無間地獄的苦果又是多重?因而,未發菩提心者應勸發菩提心,已發菩提心者應護令不退。
  有將真心誠意修道的道人,本是非常用功辦道的,為了不願看到他的成就,就來擾亂道人,剝脫道人衣服,使其不能安心辦道,過失多麼重大?不然,就是鞭拷沙門,楚撻驅使。沙門,在印度有各種沙門團,都是修行的宗教行人,但有些不信宗教者,看到沙門不大滿意,就予鞭策拷打,或是楚撻笞打,甚至驅使做種種不應做的工作,或驅使到東到西的服務。除了鞭拷捶打以苦沙門的肉體,更用不堪聽的惡,對沙門以無稽的毀,使沙門聽了感到精神痛苦。人之所以對於別人譭謗,病在是對他人長處嫉妒,有了嫉妒在內心中燃燒,不能忍受他人有此榮耀,於是譭謗其人,破壞其人聲譽,讓他失去榮耀。大經說:人有妒心,則有誹謗;若無妒心,雲何有謗?證知謗由妒心而來。
  或破淨戒及破威儀,這是沙門特別尊重,唯有淨行清淨,威儀齊整,始成如法如律的沙門。沙門本身,對戒嚴格守持,時刻注意威儀,可是現在有人,不願意看到沙門,僧相莊嚴,威儀如法,於是就想辦法,引誘沙門違法,破壞沙門淨戒,或於沙門戲耍,破壞沙門威儀,使人對沙門失去信心,這種用心,可說相當毒辣!八正道,是趣向解脫的唯一光明正道,唯有循八正道而行,始可進入涅槃妙城,可是有人不願沙門得真解脫,就以花言巧語,或勸他人,舍於八正,受行五法。佛陀開始為五比丘說法,就要他們舍離苦樂二邊,行于中道,而此中道,就是八正道,並認為是古仙人道,不但是向上、向解脫的德行的常道,而且具有永久性、普遍性。自有佛法流行以來,佛弟子無不奉行八正道趣向涅槃,八正道是多麼重要的德行!五法是提婆達多所妄立的不受五味、斷肉、斷鹽、不受割截衣、不住聚落邊寺的五種。這是提婆達多用來破壞僧團,引誘比丘從他去學,成立另外與佛陀僧團對立的僧團,以期與佛抗衡,當時雖有五百比丘為其所惑,但待瞭解提婆達多的用意,再加目連尊者的神通顯示,離去的比丘又回到清淨和合的僧團中來,五法哪里是純正比丘所應受用?像這樣的勸人舍八正道受行五法,豈不也就等於是在破僧?其罪之重不說可知!
  還有人,本不要真正學佛,更無意想要出家,但想知道佛教寺內實際情形,如寺內經濟是怎樣的,僧人是否如實修行,於是假託出家人所具有的形儀,表示要來寺內住短時期,試試自己能不能過出家人生活,可以然後發心出家。事實不是真的想來出家,而是懷著不正常的野心,窺竊這個常住的一切活動,一旦寺內有什麼不如法事為他發現,或他故意吹毛求疵的,說寺內如何不對,於是離開寺院,到外破壞僧人。
  如是像上所說殺阿羅漢等罪,有無量無邊那麼多,日皆志誠懺悔清淨。
  子四 懺餘三寶罪
  或裸露身形,輕衣唐突,在經像前,不淨腳履,踏上殿塔;或著屧屐,入僧伽藍,涕唾堂房,汙佛僧地,乘車策馬,排揬寺舍。凡如是等,於三寶間所起罪障,無量無邊,今日至誠,向十方佛、尊法、聖眾,皆悉懺悔。
  上來分別懺對三寶不敬重罪,現在總懺對三寶忽略不恭敬罪。具有三寶的寺院,是清淨的佛地,入內應有禮貌,方不致對三寶犯下罪行。可是有世俗凡夫,不知對三寶的尊敬,竟然裸露身形,輕衣唐突。赤身露體,就是身不著衣的天體運動,過去在鄉下寺廟,到了炎熱的夏天,有很多人為了貪圖涼爽,不是裸體的臥在寺外,就是輕衣的躺在寺內,如是輕佻的唐突佛地,破壞寺廟莊嚴的形相,使人生起厭惡的觀感,對佛教有不良的批評。到了現在,有很多袒胸露背的進入佛寺,同樣是很不雅觀的。為佛子者,應絕對的避免!因為這樣在經像前,是慢佛輕法之罪,對自己亦大不利。佛教的或殿或塔,都是極為莊嚴清淨的,不論什麼時候,都不應以不淨腳履,踏上殿塔。不淨腳是指腳的骯髒,不淨履是指鞋的污穢。殿是供佛像的地方,塔是供佛舍利的地方,隨時隨刻都應保持清淨,假定以不淨腳,或以污穢鞋,踏入殿宇,登上寶塔,使殿塔不淨,豈不是對佛及法不恭敬?哪里可以這樣隨便?南傳各國寺塔,都要脫鞋進去,非常合乎佛制。
  者有人著屧屐,入僧伽藍:屧讀屑,是無跟的涼鞋,屐讀及,是鞋的通稱,有木屐、草屐之類。僧伽藍,具作僧伽羅摩,或作僧伽羅磨,略說伽藍,譯為眾園,就是眾僧所居住的房舍。十誦律第五十六說:地法,佛聽受地,為僧伽藍故,聽起僧坊舍故。在印度,如華氏城的雞園、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等,是最著名的僧伽藍;在中國,各省著名的大叢林,如金山的江天寺,焦山的定慧寺,揚州的高旻寺,常州的天寧寺皆是有名的僧伽藍。著不如法的鞋子,入僧伽藍,都是有罪的。應當脫鞋入內,以免污穢淨地。進入僧伽藍後,不得任意的涕唾堂房,汙的居。至於交通工具,古代不外車馬,不得乘車策馬,推,亂七八糟的橫放外,以免阻礙行路,或是有礙觀瞻,到了現代以汽車代替驢馬,同樣要放得整齊,更不可隨便停放!
  諸凡如是等,於三寶間所起罪障,看來好像是小事,但同樣是有罪的。如是無量無邊的罪業,縱或不是有心如此,現在既知是罪,就當從今日起,至誠懇切的,向十方佛、十方尊法、十方聖眾,無所保留的皆悉懺悔,以求罪業冰清!
  
  子五 發願成德
  願(承是懺悔佛法僧間所有罪障)生生世世,常值三寶,尊仰恭敬,無有厭倦,天繒妙綵,眾寶瓔珞,百千伎樂,珍異名香,花果鮮明,盡世所有,常以供養。若有成佛,先往勸請開甘露門,若入涅槃,願我常得獻最後供;于眾僧中,修六和敬,得自在力,興隆三寶,上宏佛道,下化眾生。
  真誠發心懺悔,不特業障消除,且會產生功德,茲承是懺悔於佛法僧所有罪障而有功德,得於生生世世之中,三寶,並對三寶生起高度尊仰恭敬,不再對三寶間生起罪障,而且這個崇仰尊敬之心,不是短時期的如此,就是直到盡未來際,無有一念厭倦之情。自己力量所能做得到的,常以天繒妙綵的衣服,各種眾寶所串成的瓔珞,無數百千的微妙伎樂,最極貴奇所有的名香,各種時及諸鮮明的燈燭,總之,是以衣服等四事,所有可供三寶的諸物,常的供養三寶。
  若有菩薩行者因圓果滿,現在得到成佛,我願先往佛陀的面前,勸請佛陀慈悲,為諸眾生開甘露門,就是請佛轉妙*輪。唯有佛陀轉大*輪,眾生才能得到法益,乃至入於不生不滅的妙甘露城。所以有佛出世,請轉*輪是很重要的,假定無人請轉*輪,佛可能就入涅槃,吾人哪里會有正法可聞?又哪能循著正法走上菩提大道,最後如佛一樣的得道成佛?證知請轉*輪不可忽視!任何一尊佛的出世,不論住世或長或短,最後入滅是必定的,無有一佛永遠住在同一世界,在這世界入滅,又到另一世界度化。是知道佛要涅槃,雖說可以請佛住世,但必然仍要入滅,因而願我常得對佛獻最後供,從佛求將來食。原來佛快臨入涅槃,拘屍城的工巧之子,名叫純陀,非常悲痛的向佛涕泣說:我等從今,無主無救,貧窮孤苦,欲從佛求將來食,惟願哀受我等微妙,然後涅槃。佛言:我今為汝斷除貧窮,以無上法雨雨汝身田,令生法芽,令汝具足檀波羅密。純陀號泣,複白大眾,同共禮勸佛莫涅槃。佛告純陀:諸佛法爾,有為亦然,速辦所施,不宜久停。是時天人皆來奉佛,佛悉不受。大眾唱言:善哉!純陀成就大福,我等供具則為唐捐。佛欲滿眾望,一一毛孔化無量佛,一一諸佛各有無量諸比丘,悉皆受供。釋迦自受純陀所奉,設者食滿八斛,以佛神力,皆悉充足一切大眾。以是最後獻供,功德不可思量!
  佛住世或佛滅後,若我有緣出家,住於眾僧當中,定本和樂精神,同修六和敬的原則,決不做出有損僧團的聲譽。六和敬:一、見和同解,見即思想,我與大眾同以佛法的思想為思想,決不有違佛法的錯誤思想;二、利和同均,我與大眾過著同一生活,決不想到自己有獨特的享受;三、戒和同修,我與大眾共同遵守如來制定的戒行,決不有背個己的德行及僧團的律制。這三和是和合的本質,如共同的做到,就能一、身和同住,我的身業行為活動,必然是很有紀律而不與眾發生打鬥;二、口和無諍,我的口業語言的發出,必然是誠實和諧而不與眾發生不必要的諍論;三、意和同悅,我的意業起心動念,必然是精神相通而不與眾勾心鬥爭。這三和是和合的表現,如真共同做到,是就成為和合安樂清淨的僧團,如來正法也就以這樣的僧團久住世間。如大眾同住一處,不能和合融洽,好像各為己利而謀的群商,結果不能如己所想得到厚利;如二人同住一處,雖說和合同心,不得稱為僧團,唯有眾而和合,方得稱為僧寶,亦是福田之因。在僧團中修六和敬多麼重要!在同一僧團中,彼此和諧融洽,存著純潔友誼,就可得自在力,自由自在的,共同興隆三寶,使三寶永久住世,各本自己的悲智,或以大智上宏佛道以自利,或以大悲下化眾生以利他,如是自利利他,到達二利圓滿,就證無上正覺,與諸佛同一鼻孔出氣,前佛後佛不斷的出現,三寶也就永為一切眾生的依歸,眾生也就陸續的得到解脫!
  辛五 諸惡
  壬一 承前起後
  如上所說於三寶間輕重諸罪,皆已懺悔;其餘諸惡今當次第,複更懺悔。
  如上一層一層所說於三寶間所造的輕重諸罪,皆已一一懺悔,但是還有其餘各式各樣的諸惡,現今當次第複更懺悔
  壬二 總舉勸懺
  如經中說有二健兒:一者自不作罪,二者作已能悔。又有二種白法,能為眾生滅除眾障:一者慚,自不作惡,二者愧,不令他作。有慚愧者可名為人,若不慚愧與諸禽獸不相異也。是故今日至誠歸依於佛,如法懺悔。
  講到諸惡,當然很多,未指出前,先總勸懺。於中,先引經證,次明懺主作意結說。大般涅槃經中,說世間有二勤勇無間,自強不息的健兒:第類的是自不作惡,或是自諸善根深厚,或是遇到大善知識,在生命歷程中,自然從不作惡,當然不用如何懺法;第類的是作已能悔,是說有些人,在作諸惡時,自己不知其惡,一旦知道不對,立刻而有悔意,認為像我這樣堂皇的人,為什麼做出不是人所應做的事,於是痛切悔改,立誓從此不再造作罪業。自不造作的健兒,固然值得贊許,作已能悔的健兒,同樣極為難得!
  經中又有二種白法,其力能為眾生滅除眾障。白法的白,是潔白純淨的意思,雖可指世出世間的一切善法,但在此專指慚愧二法。一者就是,吾人造了罪惡,自己或不以為意,若以天眼通見了,自然就感自懺,有了懺的念頭,己就不作惡,因為惡是作不得的,對己對人都不利的;二者就是,意謂造了罪業,深感愧對他人,他人是人能不作惡,吾亦是人為什麼作惡?有了悔的念頭,不但自己不作惡,亦不令他惡。
  慚愧在做人方面,確是兩股有力的白法,做人如常懷有慚愧的心,就真正為人,假做人慚愧心,看來好像是人,懺主直斥為與諸禽獸不相異也。由於如此,是故今日起,至誠懇切的歸依於佛,如法懺悔
  壬三 列相分懺
  癸一 懺邪倒業
  某等自從無始以來至於今日,或信邪倒見,殺害眾生,解奏魑魅魍魎鬼神,欲希延年,終不能得;或妄言見鬼,假稱神語。如是等罪,皆悉懺悔。
  某等眾生,自從無始以來,一直至於今日,從無慚無愧中,流出很多罪業,如由邪見顛倒所造成的罪業就不少,所以說或信邪倒見。邪倒見是錯誤的思想,思想是指揮行為的,思想不正確,行為自不如法。生存在這世間的每個人,誰也免不了會有些病患的,病了就當求醫診治,使病早得痊癒,但有些人為錯誤思想所導,以為要想病好,最便利的辦法,就是殺害眾生,作法祭祀,解奏神明,或是稟告魑魅魍魎鬼神,請他們為自己除病。魑魅,是老物之精,山澤之怪,實際就是大力鬼;魍魎,是山川的怪物,能學人的聲音,使人受他迷惑,以為可以消災免難。向他們禱告,目的欲希自己長命延年,但終不能如自己所求而。殊不知結束其他眾生的生命,要求自己病癒而得生命的延長,完全是愚癡迷惑的顛倒見,怎能如願?病是從業生的,或不衛生引起,唯有重視衛生,懺除所有業障,業消病就痊癒,怎可解奏神明?妄言見鬼,假稱神語,說鬼神告知應要怎樣,然後可見死去親人,自己病患亦得轉好。古德說:如關亡捕鬼,童子女巫,附體關仙亂語之類。像這樣的不以正途而行,一味信邪倒見,不是殺害眾生,就是說神說鬼,騙諸無知之人,當然就造下了很多罪惡。如是所造殺生妄言等罪,除了懺悔無法消除,而且難免地獄之苦,所以現在特地皆悉懺悔,以期眾罪如霜露一樣的消除。
  癸二 懺傲慢業
  又複無始以來至於今日,或行動傲誕,自高自大;或恃種姓,輕慢一切;以貴輕賤用強陵弱;或飲酒鬥亂不避親疏,惛醉終日不識尊卑。如是等罪今悉懺悔。
  吾等眾生,又複無始以來,一直至於今日,在這世間做人,明顯的於行動上,表現非常的傲誕,自高自大的自以為自己是最偉大的,所以空腹高心,目空四海,沒有一人看在眼裏。殊不知自己不如人的地方很多,有什麼值得貢高我慢?不說自己沒有什麼了不起,即或有超勝他人之處,亦不用在行動上表現出來,使人對你鄙視。俗說:強中還有強中手,你自以為自己偉大,別人說不定比你更偉大,何必倨傲妄誕?做人應以謙虛為本,不要昂昂然的故現驕態。
  有在這世間做人,仗自己的種姓尊勝,因而輕慢其餘一切種姓。古代印度,有婆羅門、刹帝利、吠舍、首陀羅四種種姓的劃分,而婆羅門自以為是最高最勝的種姓,對首陀羅種姓極度瞧不起,不說不能在路上同行,在後踏到婆羅門反射的影子,都有可能遭殺身之禍;現代世界,仍有自以為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其餘劣等人群應受我控制。諸如此類,不是自恃種姓而輕慢諸餘有色人等嗎?現在世界各個角落,仍然發生種族戰爭,不是源於種姓或民族優秀而來的過患嗎?世間有貴賤、強弱的差別,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在無常法則的推動下,現在你是尊貴的,換了一個環境,就會變成卑賤,他現在是卑賤的,換了一個環境,就會變成尊貴,貴賤是不定的,尊貴的有什麼值得驕傲?以貴輕賤,可說完全出於無知。貴賤如此,用強陵弱,同樣要不得。不特個人的強弱會改變的,就是國族的強弱,同樣是變來變去,不特從歷史上可以看出國族的強弱,就是現實世界亦明顯的看到,如有國族原是最強的第一等的強國,曾幾何時已變成不足道的弱國,現在有所謂超級強國,似乎非常的威風,但再過一個時期,難道不會變成弱國?所以當一國族正在強盛的時候,對於弱小國族應該扶助,不應予以欺淩、剝削,甚至當著奴隸民看待!
  有人喜歡飲酒,且一飲酒必醉,醉酒就會失去理智,種種鬥亂行為表現,成為鬥爭的根本,致病的根由。如人不醉酒時,待人彬彬有禮,從不惡言惡色,一旦醉亂以後,完全換了個人,對於奴僕施以無情的捶打,對於眾生施以殘忍的橫殺,對於他妻施以非禮的姦淫,對於他人的財物也就隨便的偷來,到了喝得大醉,不但對外人如此,甚至不避親疏,就是自己父母,亦會無禮漫駡,儘管平時對父母很孝順,到這時候似已忘記是自己的父母,試想醉酒的過失多大?有些醉酒的人,惛然的終日,不識尊卑,尊長來勸說他幾句,忘了來者是尊長,潑口對勸說者大罵,至於卑下的奴僕,稍有不如他意,拿起棍棒就打,應該親近的善人,反而逐漸的疏遠,不應接近的小人,反而如兄若弟的友好得不得了,這不是醉亂所產生的顛倒是什麼?
  醉酒的過失,確是很大的,梵網經說:故飲酒,而酒生過失無量。若自身手過酒器與人飲酒者,五百世無手,何況自飲過酒氣與人,或是執酒器令相勸,如說來嘛,再來一杯,或是過空器令斟酌,如說喂,再來一壺。像這樣子,總是要不得的,因這無異是鼓勵人飲酒,甚至把人灌得酩酊大醉,豈是做人之道?五百世無手,不是再來做人無手,而是墮在畜生感無手的眾生果報!
  如是像上所說傲誕等罪,是有無量無邊的那麼多,如不懺悔,將來必受果報,所以現特地皆悉懺悔,唯願從誠心懺悔中,使此罪業皆悉消滅,不再因此感受未來的苦果。
  癸三 懺穢濁業
  或嗜飲食,無有期度;或食生鱠;或噉五辛,薰穢經像,排揬淨眾;縱心恣意,不知限極,疏遠善人,狎近惡友。如是等罪,今悉懺悔。
  飲食為維持生命生存不可或缺的,然有人飲食,不但吃時無有期度的限制,就是每天吃多少次數亦沒有節制,高興時想吃就吃,不高興時明明到進餐時間亦不去吃,這不是自由用餐,而是找自己身體的麻煩,因不定時定量的受用飲食,會使身體健康受到影響,或嘔吐或便利,致穢氣沖天。有嗜食生鱠,如魚膾,切成絲細的魚肉,生鱠,是指鯹羴之物,有股難以嗅聞的腥味。有嗜噉五辛。五辛,又名五葷,是五種葷辛之意,就是比丘等不可食的五種辛菜。大般涅槃經第十一說:五辛能葷,悉不食之。大佛頂首楞嚴經第八說:是五種辛,熟食發淫,生啖增恚。所以當斷世間五種辛菜。梵網經卷下說:不得食五辛:大蒜、葷蔥、慈蔥、蘭蔥、興渠,是五種一切食中不得食。諸經要集第二十引雜阿含經說:不食五辛,何等為五?一、本蔥;二、葷蔥;三、蒜;四、興渠;五、蘭蔥。關於這五辛,各家說不同,現不去多談。但此五種,皆有一股腥臭的氣味,天仙嗅到這些臭味,都皆遠離這樣的人。現在吃了,以此臭味,薰穢如來的典,薰穢如來的聖,這是多麼大的過失!五辛氣臭,既薰穢佛法,亦排揬淨眾,淨眾是指專修淨業的海會僧眾,使淨眾受不了臭味的薰習,不能安心的修其淨業,同樣是有大罪過的。如是放嗜食之任貪圖食辛之,而且還不知有所限極,一味的嗜食生鱠、五辛等。自己既是這樣的人,自然疏遠善人,不願與之接近,反而狎近惡友,做更多的罪惡。如是像這樣的嗜好飲食,噉食五辛,必然就會造成很多的惡。有罪當懺悔,故於日誠心誠意的皆悉懺悔,不讓這些罪惡始終存在!
  癸四 懺暴戾業
  或貢高矯假,偃蹇自用,跋扈抵揬,不識人情,自是非他,希望僥倖。如是等罪,今悉懺悔。
 有在世為人,貢高矯假,即是假造,自己本沒有什麼德學,矯揉造作的裝成很有德學的樣子,以此生起貢高,活像有德有學,使人對他另眼看待。偃蹇自用,偃蹇亦是傲慢的樣子,自矜有很大的才能,傲物以自用,使人以為他確實了不起。自強自逞,肆無忌憚的跋扈抵揬,意是有些強悍的人,強梁霸道的,不論發生什麼事情,總是恃強逞能,從中掌握實權,認為別人不行。抵揬,是抵觸搪突貌,不論對人對事,總是不順理的強制執行,以為此事唯有我才做得好。在人與人接觸方面,完全不識人情,一意孤行,不想到別人的感受如何。因而自是非他,凡其所有不該是他所當得的,總是希望能為自己僥倖所得。像這樣的為人,無疑會造成很多罪惡。如是矯揉造作等罪,現知確非做人之道,現唯有懺悔,唯願未來不再這樣的做人!
  癸五 懺貪誑業
  或臨財無讓,不廉不恥。屠肉沽酒,欺誑自活。或出入息利,計時賣日,聚積慳尅,貪求無厭。受人供養,不慚不愧,或無戒德,空納信施。如是等罪,今悉懺悔。
  有在世為人,貪心特別的重,到錢關頭,不論此財是怎樣來的,唯有歸我所得,絕對給他人,認為別人沒有資格可得此財,這可說完全是小人行徑,哪里像個正人君子?古人說:臨財不苟得,不是屬於自己應得的錢財,不論多少現在面前,都不應當苟且求得。可是世間的人,只要見到錢財,唯有爭先恐後的為自己所得,從不問這財是怎樣來的?我應不應得此財?這與見得思義的精神,完全相反。像這樣的臨財唯恐在後,是即傷于廉潔,沒有羞恥之心,所以說不廉不恥。以佛法說,這雖不是犯盜戒,但已接近於盜,為佛子者,不應把財看得這樣重!
  或有在世為人,做生意是對的,應做正當的生意,不應做與德行相違的生意,如屠肉沽酒,就是要不得的。屠肉是殺害眾生的生命,不管是高級或低級的生命,如果予以屠殺,總是很殘忍的,等於是犯殺戒,為佛子者不可做這樣的生意。沽酒是賣酒給人,令他人喝酒而醉,等於令人愚癡,大乘梵網戒本,說為十重戒之一,比個人喝酒的過失還大,個人喝酒只是影響個人,賣酒影響很多人,如有一萬人到你店內買酒,是就等於十萬人因飲酒而受害,這種生意為佛子所不應做的。像這樣的昧於心,施於口,借此二種生意,以求自活其命,是相當罪過的。如屠肉販賣,明明是傷害眾生,但昧于本心的,欺騙來買肉者,說這是怎樣的營養。再以賣酒說,喝了酒是會傷害身體的,但卻誑惑於人,說酒是養命酒。現代商業社會中,不是常見常聽到的宣傳嗎?
  有在世為人,正當生意不做,專門靠出入息利,計時賣日,以謀暴富。在過去,這是放債盤折,運算元母錢,本為父母,利即如子。在現代,這是放高利貸。放債取利,所以成為過失,不是周轉一下,令人度過難關,而以日息計算,是為計時賣日,現在有些地方銀行,為了爭取人民存款,亦以日息計算號召。像這樣求重利,適所以滋潤自己的貪心。由此貪心聚積厚利,而又吝的扣錢財不舍。如是謀求不已的無厭,縱然成為暴發戶,亦不過是為富不仁,為什麼要如此?但事實上,像這樣的人,世間多的是,不但在家人放高利貸,就是出家人亦有放高利貸的,豈不可悲!
  出家僧眾,受人供養,本是佛制,因為舍家出家學道,放棄世俗的一切,不能再如俗人那樣的做經商種植的工作,但正受人供養時,應忖度自己的德行,有沒有受人供養的資格,不但沒有自忖,反而不慚不愧的,以為受人供養,是僧伽的本份。要知信眾發心供養,是為成就僧眾道業,設行,空納信眾誠信的供,不要看成是本份事,其過失是很重大的。如不如法修持,如不生大慚愧,將來要還債的。如說: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若還不了道,披毛戴角還,讀此能不悚然!
  如是像上所說臨財無讓”“等罪,細說起來是很多的,現唯有皆悉懺悔,以求清淨。
  
  癸六 懺殘忍業
  或捶打奴婢,驅使僮吏,不問饑渴,不問寒暑;或發撤橋樑,杜絕行路。如是等罪,今悉懺悔。
  有人在這世間,由於過去造了很多福業,到了現生就成為大富翁,擁有很多的奴婢童吏,聽自己呼喚使用,古代就形成奴婢社會制,但作為奴婢的非常悲慘,做為主人的,不但可以呼來呼去,要你做什麼就得做什麼,稍微做得不如主人心意,立刻予以無情的捶打,打得或輕或重,完全看當時主人的情緒,所以說捶打奴婢。僮吏或名僮僕,年少的為僮,年長的為吏,都是受人驅使,驅使你向東就得向東,驅使你向西就得向西,不容你有所違背。現生做為奴婢僮吏,雖或是由過去業感,但畢竟也是人,不應任意捶打,亦不可隨意驅使,對於工作人員,亦應多所體貼。如每日辛苦工作,有時亦應問問是不是饑渴,若感肚子饑餓,就應做些點心供給,若是覺得口渴,就應準備茶水供用,像這樣以愛護子女之心憐惜,為僮僕者自亦會以事父母之心事主,各得其情多好?可是世間很多做主的,極少能體諒僮僕,所以說不問饑渴。又如氣候有寒暑不同,為主人的對僮僕,應時常的問寒噓暖,天氣寒冷應為準備衣服,不讓他們受凍,天氣炎熱應讓多所休息,不可讓他們做得大汗淋漓,無片刻休息。可是世間很多做主人的,只知榨取僮僕勞動力,不管天冷天熱,只知一味要你工作,從不關心僮僕冷暖,所以說不問寒暑。為了方便行人,世間有做修橋補路的功德,可是亦有人,砍伐大,以阻眾人通過,或是去小,以截眾人通行,如是杜絕行路,令人感到不便,當然有大過失。古德說:無論城鄉道路,或磚瓦堆地,或草長覆路,使長幼不便於行馳,沾衣濕襪,破履戕靴,皆所不宜,凡動人心事,皆不可為。不可為而偏偏有人這樣做,怎能說是無過?如是捶打奴婢等罪,今日皆悉懺悔令除淨盡。
  癸七 懺放逸業
  或放逸自恣,無記散亂,摴蒲圍棋,群會屯聚,飲酒食肉,更相擾餞,無趣談話,論說天下,從年竟歲,空喪天日,初中後夜禪誦不修,懈怠懶惰屍臥終日,於六念處心不經理,見他勝事便生嫉妒,心懷慘毒備起煩惱,致使諸惡猛風吹罪薪火,常以熾然無有休息,三業微善一切俱焚,善法既盡為一闡提,墮大地獄無有出期。是故今日至禱稽顙,向十方三寶,皆悉懺悔。
  有人在這世間,放逸自恣。放逸,依一般說,就是肆無忌憚的放蕩縱逸,或是不受任何拘束的放縱逸樂;依佛法說,是一切惡法的根本,為人所造成的一切罪惡行為,皆從心的放蕩縱逸而來,特別是對五欲的放縱,任意的要在怎樣五欲中漫然享受,就怎樣的漫然在五欲中享受,從來不知有所節制,唯有不放逸才能對治放逸,為佛子者所應特別重視!外在既然放逸,內在自然自恣,縱情任意,想要怎樣就去怎樣。無記,是說昏昏然的無所記別,不知是善是惡;散亂,有說心亂或心散亂,有股使令身心躁動煩擾的力用,不是善就是惡的時候,皆有令心流蕩的散亂。
摴  蒲,傳說老子作來用以卜課,後來逐漸成為古時賭博的遊戲,現在通稱賭博;圍棋,亦名圍棊,相傳堯帝造以教子丹朱學習,到了舜帝仍然以之教子商均學習,為兩人對奕的遊戲,棋局分三百六十格,以黑白二子互相佔領及侵奪地盤,由此分別勝負,雖說是種遊戲,但亦可以益智。不過後來成為賭博的性質,除了有輸贏而傷感情,還浪費很多寶貴時間,最好還是不要玩這套,以免影響身體健康,消耗大好時光。
  群會屯聚,是說有很多群眾聚會在一處,假定做有益社會國家的事,像現在各國所提倡的提高生產力,當然是很好的,但現在聚會的群眾,是一些酒肉朋友,只是飲酒食肉作樂,而且更相擾餞,就是今我做東道主,請大家吃喝玩耍,明天你做東道主,又到你那兒吃喝作樂,像這樣的互為東道主,不是互相侵擾是什麼?大家聚會飲食,如研究一些學問,探討一些義理還好,竟談些無無味的閑論說無關宏旨的天下大事,好像各有治國平天下的雄略,實際從年竟歲的只說是無義味語,不過是空喪天日而已。
  作為一個佛弟子,更要寶貴時間,抓緊每個時間,不是讀誦經典,就是安心坐禪,一刹那的時間,都不讓它空過。遺教經中佛陀最後教誡說:汝等比丘,晝則勤心修習善法,無令失時,初夜後夜亦勿有廢,中夜誦經以自消息,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所以夜三時中,或坐禪或誦經,精進勇猛修學。可是世有懈怠比丘,初中後夜禪誦不修,就是初夜後夜,既不精勤修禪,中夜也不誦經,如是不善修習,自就惛沉散亂,不是懈怠懶惰,屍臥終日,空喪天年,虛誕歲月是什麼。這對自己是相當不利的,要如小水長流那樣勤加精進才可。
  自己於六念處心不經理,應當慚愧才對,然而不特無慚愧心,人修念佛、參禪、持誦等的勝事,反而生嫉妒心,說他裝模作樣的做給人看,根本沒有實質的修持,這不是嫉妒是什麼?六念處,阿含經中所曾說到的六念法門:念佛為慈悲導師,念法為三世佛母,念僧為人天福田,念天為長壽安樂,念戒為清淨身心,念施為普濟貧窮。這是為佛弟子,所當精勤修學,現說於六念處心不經理,顯示對此懈怠,毫未將心放在上修。嫉妒他人,心懷慘毒,不願他人向上向善向解脫,其用心慘毒可知,進而備起煩惱,無惡不作。
  由於做人心懷慘毒,備起煩惱致使因煩惱所造諸惡業的煩惱烈狂,不斷的惡的柴火,常以熾然無有休息的燒著,不說沒有積集眾多的善業,就是稍微修集了一些善業,亦被吹拂著的大火燒得一切俱焚。經說瞋恚之火能燒功德之林,就是此意。眾生不是沒有修積善法功德,但可惜的,即剛集成的功德柴薪,立又為煩惱之火焚盡,所以始終成為貧窮孤露者!不特如此,一旦微善都被燒得微塵許不留,就要成為一闡提人,將來還要墮大地獄,縱經百千萬億劫這麼久,也無有出離的時,而在大地獄中所受痛苦,不是吾人所能想像。是故今日至禱稽顙,敬向十方三寶皆悉懺悔
  壬四 躡前結懺
  向來所有一切眾罪,若輕若重,若粗若細;若自作,若教他作;若隨喜作,若以勢力逼迫令作;如是乃至讚歎行惡法者,今日至誠,皆悉懺悔。
  這是總結懺悔。向來,有改為字,是亦可以的。意說上來所有一切眾罪,不論若輕罪,若重罪,或是若粗罪,若細罪,都是眾生無始以來所造作的,在造作的過程中,有的是己直接造的,有的是間接教他的,有的看到別人作惡,自己隨喜,認為他這樣做不錯,有的自己的勢力逼迫令他去,他本不願做這不道德的事,但在你的逼迫下,不得不勉強的去做。如是乃至讚歎行惡法的人,說這人非常勇敢的,既無畏的殺人,亦大膽的搶劫,真是了不起。細論起來,能說我們造惡不多嗎?依此惡業感果,不知要在地獄受多少劫的痛苦,到那時候,就知造惡是絕對要不得!幸而我佛開示懺悔法門,令我們有自新的機會,所以從今日起,我要至誠懇切的,皆悉懺悔,如有絲微罪惡存在,亦不放棄依佛指示的方法懺悔,務必令障皆得消除!
  壬五 發願成德
  願承是懺悔一切諸惡所生功德,生生世世:慈和忠孝,謙卑忍辱,知廉識恥,先意問訊,循良正謹,清潔義讓,遠離惡友,常遇善緣,收攝六情,守護三業,捍勞忍苦,心不退沒,立菩提志,不負眾生。
  懺悔不但懺除所造的諸惡,同時還能出生種種的功德。現我願承是真誠懺悔一切諸惡所生的各個功德,不是專為自己的享受快樂,而是為人如何有益於人。首先我要做個慈和忠孝,謙卑忍辱的人。如上所說殺害眾生食生鱠等捶打驅使僮僕、乃至嫉妒勝事等,誰都知道有違慈湣的精神,現我當做一個慈湣憐念的,不論對什麼人都以慈相待。如說傲誕輕慢鬥亂跋扈抵揬慘毒備起煩惱等,這當然有傷於人與人間的和樂,現我當做一個非常和樂的人,對什麼人都以和相處,決不以不禮貌的態度待人。如說妄言見鬼欺誑自活撤橋杜路,都是為人不忠,現我當做一個極為忠實的人,決不對人說些不誠實的話。如說對於父母不孝,對於民族不孝,這也不是做人之道,現我當做一個不但孝順父母的兒女,亦要做個孝順民族的國民。如說傲誕自高輕慢他人等,這同樣不是做人之道,現我當做一個謙卑忍辱的,如經說:謙下諸比丘,遠離自高心,唯有對人謙卑,才能生起道行,唯有對人忍辱,才能和氣無諍,彼此融洽無間。同時做人要能知廉識恥,先意問訊。如所說的臨財無讓,爭先恐後的想得到該財,不但有喪于廉,亦複是無恥的,現我懺悔以後,知這是不對的,從此不應為我所得的錢財,即使一分一厘的錢財亦不妄求。如此,與任何人相見,首先自己向人問訊,不要等到別人對自己表現禮貌,才向他人還禮。先意問訊這話,出華嚴經離世品,說菩薩有十種手,第三就是先意問訊手,舒展自己的手掌,迎接來臨的人,表示對來者的敬意!
同時表示懺悔以後,真正做個佛化新人,一切行為活動,決不苟且放縱,在在表現循良規矩,端正謹慎,清潔自守,義讓不貪。知道惡友對自己是不利的,不論在什麼地方都要遠離,以免受到惡友不良影響,使自己亦成為壞份子。惡友遠離,自會常遇善緣,過去所以善緣難遇,因己終日與不良份子為伍,怎會遇到善緣?善緣是不容易遇到的,一旦遇到,就當收攝六情,六情就是六根,如羅什三藏,就將六根譯為六情,古德說六情就是六識,是不怎樣恰當的。向說六根是賊媒,引進外賊盜取吾人的功德法財,要想功德法財不失,就得將六根收攝起來,不得讓它任意的奔向六塵。除了六根要嚴格的收攝,還得認真的守護身語意三業,不使身業有不正當的行為,不使語業說不合情理的話,不使意業起貪瞋癡的煩惱。身語意三是造業的工具,向惡的方面發展,就會造成惡業,向善的方面發展,就會造成善業,所謂守護三業,就是控制三業的活動,不讓它趣向惡的方面,專在善的方面活動。果能這樣為人,不特不會像過去那樣造惡,且真成為佛化新人修諸善法。
  在這世間做個正正當當的人,自然不免會相當的辛勞,受種種的痛苦,但為要向解脫道或菩提道邁進,要勇猛精進的衛辛受各種的痛,決不因辛勞,而使自己向上的一念,逐漸的退沒下來,不敢再向光明大道邁進,應知我現在這樣做人,不是僅做一個好人就行,而是要堅固不拔的菩提志願,本菩提志願,誓度眾生,世間有很多眾生,希望我濟度他們,不論在怎樣的艱難困苦下,寧可自己辛勞受苦,能有負眾生對我的希望,亦唯這樣,才能報答佛陀的深恩!
  丁三 禮佛結願
  發願已,歸命禮諸佛。南無毗盧遮那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彌勒佛,南無龍種上尊王佛,南無龍自在王佛,南無寶勝佛,南無覺華定自在王佛,南無袈裟幢佛,南無師子吼佛;南無文殊師利菩薩,南無普賢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南無地藏菩薩,南無大莊嚴菩薩,南無觀自在菩薩。
  諸佛及諸大菩薩聖號,在前上卷已經解說,此地當然從略不贅。但諸學佛的行人,皆以阿彌陀佛淨土為最勝,而且已深入一佛子的內心,古德到此,特舉文殊成佛的淨土與彌陀淨土對比,顯示文殊成佛淨土,勝過彌陀淨土。如經文殊大士表示說:我願將來成佛的時候,以恒河沙那麼多諸佛世界成為一莊嚴清淨的佛刹,世界名為普見。文殊說後,諸菩薩問佛言:如文殊將來所得的清淨佛刹,與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國土,能不能相等?佛陀回答說:豈但可以相等,文殊佛刹超過彌陀淨土很多。如有人分析一毛為百分,然後以此一分取大海中的一滴水,這滴水當然是很少的,以之喻彌陀佛刹的莊嚴,而大海水則喻普見佛刹的莊嚴,甚至還要超過。從這看來,可知彌陀淨土固然是很莊嚴的,而文殊普見淨土更為莊嚴!這是佛在寶積經中說的,不是我們貶低彌陀淨土的莊嚴。如實際說:每個佛的淨土,都是極莊嚴的,不用分別哪尊佛淨土殊勝,哪尊佛淨土不如。這樣,十方淨土,就可隨願往生,不必強調哪個佛的淨土莊嚴,讓眾生自由的,要生哪個淨土,就生哪個淨土,是就不會爭論。
  丙三 報障
  丁一 承前起後
  禮諸佛已,次複懺悔。向來已懺悔煩惱障,已懺悔業障;所餘報障,今當次第披陳懺悔。
  本懺所要懺悔的,主要是常說的三障,前三句是承前,後兩句是啟後。意顯向來已懺悔煩惱障,亦已懺悔了諸業障所餘因業而感果的報障今當次第的一一披陳懺悔,以使報障消除,不再感受業報的痛苦。果報是由業所感的,由煩惱的策動,造各種的惡業,以此惡業的輕重,必感地獄、餓鬼、畜生三惡趣的苦報,是以報障不得不深切的懺悔。
  丁二 列相分懺
  戊一 總明
  己一 引經示勸
  經中說言:業報至時,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報。唯有懺悔力,乃能得除滅。
  此引經說以明果報來臨,逃是沒有辦法逃得了的。如四不可得經中曾有說言:過去有兄弟四人學仙,並且皆已得到五通,但到業力快要盡時,生命亦將結束,四人想到自己已有神通,神足飛騰所至無礙,自信運用神通之力,可避免死神的降臨。老大說:現我踴入空中躲藏起來,相信無常找不到我,可是踴入空中沒有好久,好像果熟從空中跌落而死;老二說:我入大海三百三十六萬里下,不至海底,生存其間,無常自亦難覓到我,可是深入大海沒有好久,為水淹死而為魚類之所裹腹;老三說:我運用神力,辟開一座大山,顯形山石之間,無常當然無法找得到我,可是進入山石沒有好久,為沒有空氣窒息而死,為諸禽獸飽餐幾日;老四說:我不要像你們這樣麻煩,只要到市區夾雜在人群中,無常怎知哪個是他所要得的,可是入于市區為人擠來擠去,終於死在廣大的人群中。我佛觀知這個事實,特別對諸聞法者說:當一個人的業報至時,在煩惱尚未斷除,業力必要感果是踴入中,是深入海中,亦入山石之間,更非夾在市區人群之,就可不死。佛陀進而警告說: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報。有業必要受報,怎樣也無法避免。然則應當怎辦?唯有依于精誠懺悔乃能得除滅業及果報,始得不再在生死中受生!
  己二 指事作證
  何以知然?釋提桓因,五衰相現,恐懼切心,歸誠三寶,五相即滅,得延天年。如是等比,經教所明,其事非一,故知懺悔,實能滅禍!
  怎知唯有懺悔實能滅禍?所以問何以知然。為除人們疑問,佛特指出事實作為證明。如釋提桓因,即帝釋天,為欲界忉利天的天主,享盡了天上的福樂,但到五衰相現時,亦即五德離身,自知生命將結束時,一切福樂亦將不保,甚大憂惱,恐懼切心,不知怎樣才能挽救此一生命,接著想到在這三界之中,能夠拔濟眾生苦厄,唯有三界人天導師,於是就到靈山佛前,請佛慈悲救濟,時佛坐禪,正入普濟三昧。天帝釋見到這現象,立即作禮伏地,至心歸誠佛法聖眾三寶。當伏地尚未起身時,其生命就告結束,投胎到陶家驢母腹中作子。時驢深自瞭解,特地走到瓦坯間,將所有的瓦坯踏壞。到了驢主發現,自然相當忿怒,於是棒打該驢,傷到其驢胎兒,小驢未得出世,就又感帝釋身。佛出普濟三昧,對帝釋贊言:你真是太好了,到生命結束時,還能歸命三尊,你的罪業已盡,不再受畜生苦。佛再為帝釋說法,帝釋聞法以後,立得須陀洹道,種衰相即滅,得天年,繼續享受天人之福。
  五衰相現,涅槃經說:諸天五衰相:一、頭上華萎;二、腋下汗出;三、衣常垢染;四、身體臭穢;五、不樂本座。這是大五衰,有這五種相,決不能不死。另外俱舍論說有小五衰相,就是衣服絕香、身光忽滅、浴滴沾身、本性囂馳、兩目眴運。此小五衰相現,假定遇到勝緣,可以得到化解,不一定必死。現天帝釋,得以延長天年,當是小五衰相。五衰相現的天人,所感受的大苦,不減地獄之苦,是以任何天人,見到有此相現,必感極大痛苦,能不能如帝釋那樣的得延天年,就看能不能遇到勝緣,亦要自己是不是誠敬懺悔。如是等類,經教當中所明很多,其事。由是之,證知懺悔,確實能滅禍患。
  己三 舉報警迷
  但凡夫之人,若不值善友獎導,則靡惡而不造,致使大命將盡,臨窮之際,地獄惡相皆現在前,當爾之時,悔懼交至,不預修善,臨窮方悔,悔之於後,將何及乎?殃福異處,宿預嚴待。當獨趣入到地獄所,但得前行,入於火鑊,身心摧碎,精神痛苦。如此之時,欲求一禮一懺,豈可複得?
  以佛法說,做人得到暇滿人身,既不是沒有多餘的時間,正好利用餘暇,多多修積善法,如果是佛弟子,正好修學解脫。身為凡夫之人,自己既不知道怎樣行善修學佛法,不值善友獎勸引,開示佛法正理,指示趣向光明坦途,糊裏糊塗的過生活,則靡惡而不造,換成白話說,就是無惡不作。做人做到什麼罪惡都造,既然種下了苦因,致使大命將時,到生命之際,各種地獄惡相,一一皆現在前。如鑊湯地獄的獄卒,捉諸犯罪的人,投著鐵釜之中,湯沸或上或下,猶如人間的大釜煮豆,使豆在釜中或上或下,或如地藏經地獄名號品所說各個不同的地獄及地獄罪報的惡相,使你看了膽戰心驚。當爾之時,雖然懊在生未曾好好的行善,恐將來要受這樣的苦報,如是悔懼互相交發,名曰交至。在你能夠行善時,不如法的修諸善業,亦即此處說的不預修善,到了極,才知道後。如是悔之於後,將何及乎?就是怎麼來得及?亦即俗說悔之晚矣。得到圓滿人身的凡夫,不知怎樣的修善,無有過於像這樣的自己欺騙自己,亦無過於比這更愚癡的了。所以在世做人,應當精勤不懈的積極行善,不要到了最後關頭才來後悔!
  殃福異處者,殃是禍殃,在此代表罪惡,福是福樂,在此代表諸善,因中造有善惡不同,果中自有苦樂報殊,善惡因果各異其報,所以說為異處。如清楚說:造惡業的人,以此惡業牽引,自然走到所要到的地獄處,造善業的人,以此善業牽引,自然走到所要到的天堂處,天堂與地獄不是兩個不同的地方嗎?宿預嚴待,是說在人尚未死時,生前所造是怎樣的業,現應感受怎樣的果報,早已為你分明安排清楚,如為你安排天堂的宮殿,或為你安排的那個地獄,嚴格而明白的等待死者的來臨。如你是個造惡多端的,就待罪人來到獄所,決不會走錯的。而且這時,任何孝子賢孫,沒有一個能陪伴你,當獨自一人,一步一步的趣入到地獄所,且走上了赴地獄的這條路,但得繼續不斷的前行,絕對沒有回轉的餘地,終而入於火鑊之中,使得身心摧碎,精神痛苦!火鑊,就是鑊湯地獄。經說鑊湯地獄獄卒,捉諸罪人,投沸熱鑊湯之內,令諸罪人,肉爛骨糜,痛苦萬端。墮入鑊湯地獄,不是短期可出,要經千萬億年的受苦。如此之時,只有受苦的時間,欲求一禮佛一拜,欲求短時間的悔,哪里可以得到?所以說豈可複得。欲想禮佛求懺悔唯有現在!
  己四 人命無常
  眾等切莫自恃盛年,財寶勢力,懶惰懈怠,放逸自恣,死苦一至,無問老少,貧富貴賤,皆悉摩滅,奄忽而至,不令人知。夫人命無常,喻如朝露,出息雖存,入息難保,雲何忽此而不懺悔?
  有很多人談到學佛修行,總是以為我還年輕,慢慢來沒關係,事實不是如此,眾等切莫自恃現在正是盛年,亦即所謂年富力強,身體又沒有什麼病痛,況且我還有很多的財寶,亦有相當的勢力,這麼早學佛修行做什麼?於是懶惰懈怠放逸自恣,以為自己還有千秋萬年活在世間,殊不知死苦一至,無問你是年,亦不論你有,更不分別你是高有地位的,或是如乞丐無地位的,到了一口氣不來,皆悉摩滅,無常奄忽而至,並不令人知它什麼時候來。古德說:既不問少,則盛年不足恃;不問富,則財寶不足賴;不問貴,則勢力不足尚。少年富貴尚爾,況老而貧賤者乎?如是說來,做人應趁年富力強,生活安定,正好急急的預為懺悔過去所造成的罪惡,更應儘量的與性命競,修學無上的佛法。要知時間是最無情的,一刹那一刹那的一味前進,從不停下來在等你,且時間一經過去就不再回頭,吾人豈可浪費大好光陰?古德曾常警告行人說:莫道老來方學道,孤墳儘是少年人的生,確實是無常的,無常迅速到喻如朝露。如早上所見到的露水,剛剛好像還是一顆水晶珠,但太陽一出,立化為烏有,當知吾人的生命也是如此,在你出息的時候,還有你的生命在,但是到你入息的時候,就你的生命還活潑潑的存在,因為人命誠如四十二章經中所說在呼吸間。刹那刹那都在生滅的生命,哪里可以長期生存?果知生命在呼吸間,雲何忽視於此而不精進懺悔
  
  
  己五 世事虛假
  但五天使者既來,無常殺鬼卒至,盛年壯色,無得免者。當爾之時,華堂邃宇,何關人事?高車大馬,豈得自隨?妻子眷屬非複我親,七珍寶飾乃為他玩。以此而言,世間果報,皆為幻化。
  生命固是生滅無常的,就是世間的一切,亦無不虛假而如幻如化的。五天,婆沙論說:自四天王已下,有日月天、星宿天、常憍天、持鬘天、堅首天。上天敕令做什麼的,是為天使;閻羅王請問經說:生老病死刑,為五天使者。此中所說五天使者,應是指此。生是生命的開始,亦即一般所謂最吉慶的事,殊不知生即邁向死的第一步,死是由生而來的,有什麼值得歡喜的?是以生為第一個使者,接著老、病、死、刑各個使者,一個一個的緊逼而來,告訴我們生命已到什麼階段,應好好的運用人身,多做好世間善事及出世解脫事。但五天使者既然陸續而來,無常殺鬼然而。到這時候,任你生命力怎樣正在盛年,而體又是怎樣的健,甚至紅光滿面有著豐腴之,是都沒有辦法抗拒無常殺鬼,要你去就得去,不能說我還年輕,不想這麼快就走。古人說: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當爾之時,縱然是個大富大貴的人,生前衣食住行,不論怎樣美滿,住的高大的華堂,幽深的邃宇,再也不為你住,何關人事?人是指我,亦即自己,意顯與自己還有什麼關係,唯有留在此間讓兒女們爭取,想想這有什麼意思?但是世人迷而不悟,不想如何趣求解脫,所以久受生死大苦!還有生前所用的高車,馳驅的大馬,同樣的留給別人去用,豈得自己而去?至於妻子眷屬,儘管對你百般恩愛和尊敬,但是到你死時,非複我親切的人。古語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限到時各自飛。並不是夫婦間各自忘掉恩情,而是各自的業力不同,縱或夫婦合葬一處,亦不過是將要腐爛的屍體,真正的生命仍是岐路各別,該生天的走上生天的大道,該入地獄的必要走上岐嶇的黑暗之路。留下來的金、銀、琉璃、真珠、琥珀、珊瑚、硨磲等七珍寶飾,作為後人的把玩,所以說乃為他玩。無常經說:眷屬皆舍去,財寶任他將,但持自善根,險道充資糧。通常亦說: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以此而言,證知世間果報,一切皆為,不唯外在的一切是虛假的,就是內在的生命亦不真實,如不運用危脆敗壞的人身,多多的修諸善業以充實生命,一旦被業牽到惡趣去受苦,那到真實受苦,不是如幻如化,對於行為活動能不注意?
  己六 天福有盡
  天上雖樂,會歸敗壞,壽盡魂逝,墮落三途。是故佛語須跋陀言:汝師郁頭藍弗,利根聰明,能伏煩惱,至於非非想處,命終還作畜生道中飛狸之身,況複餘者?故知未登聖果已還,皆應輪轉,備經惡趣,如不謹慎,忽爾一朝親嬰斯事,將不悔哉!
  在三界內,不特人身不可靠,就是天福亦不可靠,世人不知此理,以為人生是苦,求生天堂享樂。殊不知天上雖比人間快。但畢竟會歸敗壞的,到你天福享受完了,命窮飛魄散,生命長,仍然要墮落三途去受苦報的。這不是想像而有事實為據。是故佛語須跋陀言。須跋陀羅是佛最後所度的弟子,在沒有從佛得度以前,是從郁頭藍弗學道的,實際佛初出家,亦從郁頭藍弗,學習非想非非想處定,後來知不究竟,乃走自己路線。郁頭藍弗在佛世時,是個相當具有權威修學禪定的宗教學者,從他學習禪定的人很多,當然是很聰明,所以說汝師郁頭藍弗,利根聰明,從修定中,以世俗智,能伏下地的煩惱,至於生入非非想處天,當然是很難得的,但尚未出離三界,所以到命終之後,還作畜生道中飛狸之身,況複一般的眾生?
  郁頭藍弗墮入畜生,經過是這樣的:他在未生非非想天,在人間習非非想定,已得有漏的五通,不特為時人的宗師,亦受到國王的尊敬,常請到宮中去應供,出入王宮都是運用神足通。有次飛入王宮,受到國王夫人的禮足,不意夫人的手接觸到他,生起不應有的一念貪欲,於是失去神通,不能自由飛行,受了供養以後,只好步行回去。所以有說:才生一念欲,便失五神通。感到相當慚愧,於是繼續修定,希求再得神通。修定要有安定環境,雖則專心一意,但因山林之中,常有鳥鳴,擾亂心意,乃轉水邊去修,哪知水中,複有魚躍,發出音聲,不能安心修習,大發瞋心說:你們這樣擾亂我,我當盡殺魚鳥,經過一個時期,定又修成,得生非非想天,到了天上壽盡,過去因發惡願,下生報為飛狸,既殺林中飛鳥,複食水中游魚,造成無量罪惡,終於墮三惡道。故知一個佛法行者,如果未登聖果已還皆應在三界中輪轉,而於六趣之中,備經惡趣苦。可見為佛子者,如不謹慎小心,忽爾突然的這麼一朝,親嬰(受)斯果報之,那豈不是要大大的懊悔?所以說將不悔哉!雖則後悔,但已太遲,不知又要在世間輪轉多少時。是以做人絕對不可大意,特別是解脫行的修學,一日不可或緩!
  己七 取譬世事
  如今被罪,行詣公門,已是小苦,情地慞惶,眷屬恐懼,求救百端。地獄眾苦,比於此者,百千萬倍,不得為喻。
  此舉世事為喻,證明惡趣諸苦,難以忍受。譬在這世間,所犯所纏,為政府所查獲,將你帶往治罪,一步一步行詣公門,就是政府治罪部門,論罪處罰,已是一種小苦,可是在你自己,情(心)地已感慞惶,不知要受怎樣痛苦,至於眷屬亦複恐懼異常,乃想種種方法,求救有關部門,或與政府相識的人,這個求救不行,另外再去求救,如是百端的設法,無非是減輕痛苦。可是地獄所受的眾苦比於此世間的小苦,真可說是百千萬倍,不得為喻,反而不覺得怎樣害怕,豈不是愚癡顛倒到極點!佛說眾生為可憐湣者,在此。
  己八 離罪結懺
  眾等相與塵劫以來,罪若須彌,雲何聞此安然不畏、不驚、不恐,令此精神複嬰斯苦?實為可痛!是故至誠求哀懺悔。
  地獄之苦既然超過人間牢獄之苦,懺主進一步的勸導我人遠離罪報說:在會求懺悔的眾等,相與塵劫以來,塵劫形容時間久遠,亦即無始以來至於今日,所造的惡之多,假有體積堆之起來,猶若須彌那樣高,實際何只如此,誠如行願品說,盡虛空界不能容受。須彌就是須彌山,中國譯為妙高,相傳此山四寶所成,超過一切高山,所以稱為妙高。既有這麼多的罪惡,雲何世人聞此地獄不忍卒聞的痛苦,竟安然感絲毫懼,覺有所驚恐知有所惶怖,到了生命結束時,令此精神複嬰(受)斯苦,豈不在極為可痛?由,應思踏上高高的懸崖,足心感到酸澀的怖畏,立刻至誠懇切的求哀懺悔。唯有懺悔,罪業才得消除,才不致於受報,對於懺悔,怎可不真誠的實行?一再說到,自己造業,自己受報,若不懺悔,其罪益深!
  在懺悔報障文中,先仍說到業障可畏,到此可說告一段落,下文正式懺悔報障。
  戊二 分列
  己一 懺地獄罪報
  庚一 懺阿鼻獄報
  某等從無始以來至於今日:所有報障,然其重者,第一唯有阿鼻地獄。如經所明,今當略說其相:此獄周匝有七重鐵城,複有七重鐵網,羅覆其上,下有七重鐵刀為林,無量猛火,縱廣八萬四千由旬,罪人之身遍滿其中。罪業因緣,不相妨礙,上火徹下,下火徹上,東西南北,通徹交過。如魚在鏊,脂膏皆盡。此中罪苦,亦複如是。
  此明阿鼻獄中惡相惡報:在會懺悔某等,自從無始以來,一直至於今日,所有報障,當然是很多的,而說的果報,第一唯有阿鼻地獄,沒有哪個果報再比阿鼻報重。阿鼻是印度話,中國譯為無遮,或譯無救,就是無間地獄。觀佛三昧海經第五觀佛心品說:雲何名為阿鼻地獄?阿言無,鼻言遮;阿言無,鼻言救;阿無間,鼻無動;阿極熱,鼻極惱;阿不閑,鼻不住。不閒不住名為阿鼻地獄。阿大火,鼻猛烈,猛火入心名為阿鼻地獄
  無間地獄,是在大鐵圍山之內,其中所有惡相惡報,所明是這樣的,現今當略說其相狀,以使我人對之有所認識,生起極大怖畏,不造五無間罪業。此獄周匝,亦即周圍,一重一重的有七重鐵城,而在此城的上空,複有一重一重的七重鐵網,好像捕鳥的網,彌覆其獄城的面,而在鐵網之,更一重一重的七重鐵刀為林,好像人間密密的樹林。無量猛烈大,不斷的熾然焚燒。直橫縱廣八萬四千由旬這麼大。在這獄中住滿了的,都是在世造罪之人,如經說一人固是住滿了整個大獄,無量罪人住于其中,同樣是住得滿滿的,所以說罪人之身遍滿其中。雖則如此,但由罪業因緣,彼此不相妨礙,仍各有其活動的餘地。
  獄中的猛火,面的面,面的面,上下火相互交徹,使諸罪人于獄中,觸處無不為火所燒。不特上下如此,東西南北四面,其火亦是通徹交過,沒有微塵許沒有猛火狂燃。生存于獄中的罪人,被火燒到如魚在鏊那樣的形質焦枯,脂膏皆盡。在人,所受的慘烈痛苦,亦複如是
  其城四門,有四大銅狗,其身縱廣四千由旬,牙爪鋒長,眼如掣電。複有無量鐵觜諸鳥,奮翼飛騰,噉罪人肉。牛頭獄卒。形如羅刹而有九尾,尾如鐵叉;複有九頭,頭上十八角,角有六十四眼,一一眼中,皆悉迸出諸熱鐵丸,燒罪人肉,然其一瞋一怒哮吼之時,聲如霹靂。
  此明獄中極為可怖的諸獄形狀。有七重鐵的無間地獄,同樣有大城,每城門有四大銅狗,其身縱廣四千由旬這麼大。狗的齒和指,其都是很的,隨時利用鋒利的長爪長牙,捉諸罪人,斷頭飲血,噉食肉髓,令諸罪人,受極重苦,由於惡不善業未盡,生命不得結束,仍要繼續受苦。銅狗的兩,猶如掣電,很快的看到罪人,立即利用炎熱的狗牙,食獄中的眾生身分。複有無量鐵觜諸鳥,經常其兩,在鐵城中飛騰,由諸鐵鳥嘴距長利,飛來噉罪人肉,或是啄其兩目,或是吮吸其髓,或是啄罪人頭,使罪人感到苦痛難忍,只好悲號淒叫。獄中複有牛頭馬面獄卒,其夜叉羅刹而有巴,其堅硬猶如鐵叉,隨時用這鐵叉的尾巴,將罪人戈來叉出其心,給其餘的夜叉噉食。此如羅刹的牛頭獄卒,複有九頭,每一頭上十八角,每只有六十四眼,每一眼中,皆悉迸(湧)出諸多不同的熱鐵丸,以此熱鐵丸罪人身上的,使罪人的身肉糜爛破裂,痛苦萬端。然其獄卒,或是一瞋,或是,發出如虎的咆,如師的振,其如霹靂那樣的猛烈雷聲,使諸罪人的耳朵被振得成為聾子。
  複有無量無邊刀輪,空中而下,從罪人頂入,從足而出,於是罪人痛徹骨髓,苦切肝心。如是經無數歲,求生不得,求死不得。如是等報,今日皆悉稽顙,慚愧懺悔。
  此明獄中的苦具無間,是說複有無量無邊刀輪,隨時會從空中而下,當刀輪下來時,從罪人上而,複從足而出,通過整個身體,於是罪人痛徹骨髓,苦切肝心。刀輪,是說空中有種飛刀,好像車輪的形狀,能夠自動的旋轉,從空中如下雨般的飛下,將罪人斬斫成好像肉醬。觀佛三昧海經說有十八刀輪地獄:刀輪地獄者,四面刀山,於眾山間,積刀如磚。虛空中有八百萬億極大刀輪,隨次而下,猶如雨渧。自有眾生,樂苦惱他,殺害眾生,命終之時,患逆氣病……氣絕命終,生刀輪上,如醉象走,墮刀山間。是時四山,一時俱合,四種刀山,割切其身,不自勝持,悶絕而死。獄卒羅刹,驅
罪人,令登刀山,未至山頂,刀傷足下,乃至於心。畏獄卒故,匍匐而上。既至山頂,獄卒手執一切刀樹撲殺罪人。未死之間,鐵狗齧心,楚毒百端,鐵蟲唼食,肉皆都盡,尋複唱活,腳著鐵輪,從空而下,一日一夜,六十億生,六十億死,如是眾多凡十八種。此人罪故遂更增劇。如四天王壽八千萬歲。經中還說彼刀輪處,有刀葉林,該刀極為鋒利,複有兩刃亦利。刃頭向著下麵,遠遠的看那刀葉林,青青的好像有葉汁,與普通水極為相似。受苦的罪人饑渴到極點,其他同業受苦的罪人說,那兒有水我們快去,哪知到了刀葉林,由於罪人的業緣,普遍的下著雨刀,割諸罪人的身體,像這樣劈裂罪人,不是短時間事,要經無量百千年歲。現在懺文說:如是經無數歲這麼久的時間,求生得,求死。原因由於業力未盡,死而復生,生而複死的令受罪苦。如是這麼多的苦,要想將來不去感受,唯有從今日起,皆悉稽顙慚愧懺悔。到此,阿鼻地獄報已經說完,所以要說一次懺悔。
  庚二 懺餘地獄報
  次複懺悔刀山劍樹地獄身首脫落罪報,懺悔鑊湯爐炭地獄燒煮罪報,懺悔鐵床銅柱地獄燋然罪報。
  除了阿鼻大地獄,還有其餘地獄,罪報亦難忍受,理應亦予懺悔。此種先懺悔三種地獄苦報。
  一、懺悔刀山劍樹地獄身首脫落罪報:經說有諸罪人,命終生灰河中,灰河有諸劍樹,于其諸劍樹間,有一羅刹,手執利劍,欲來傷害,罪人恐怖,走入灰河,舉足下足,刀傷其足,劍樹雨落諸刀,從罪人毛孔入,使之身首脫落,亦即頭是頭、身是身、身首分家,苦報如是。刀山,形容地獄猶如一座高高的刀山,當罪人要步上刀山時,其刀鋒就向下,割得罪人,皮肉痛楚。劍樹,亦有說為劍葉林,是十六遊增之一。此樹林中樹葉,粗看等於人間所見樹林中的綠葉,可是罪人一旦入此樹林,想要在樹下休息一會,立即就有狂風,吹落滿樹劍葉,刺入罪人身中,使得肢體破碎,骨肉零落,其苦痛不是人所想像的。
  二、懺悔鑊湯爐炭地獄燒煮罪報:經說鑊湯地獄的獄卒,捉到造罪的罪人,立即投入沸熱鑊湯之內,令諸罪人肉爛骨糜,有說不出的痛苦。經說爐炭地獄的獄卒,捉住造罪的罪人,立即投入黑炭燃燒的鐵爐之內,令諸罪人被其中的熾然猛火,燒得整個生命不成其形,爾時罪人受于極重痛苦,而又死而復蘇,蘇了再受同樣的苦。試看一般俗人燒煮尚未全死的魚蝦,為生存而掙扎那種痛苦的樣子,就可想像鑊湯爐炭地獄燒煮的更為淒慘!
  三、懺悔鐵床銅柱地獄燋然罪報:鐵床亦有說為銅床的,不論鐵床銅床,都是燒得熾熱的,任何一個罪人睡在鐵床上,遍體都被燒得像焦炭一樣。觀三昧海經說:一個在人世間犯邪淫行,作不淨業的人,死後墮到地獄的鐵床上,鐵床上有刀輪,刀輪間有鐵嘴鳥,刀輪上下斬剉其身,鐵鳥于中啄罪人目。銅柱有說為抱柱的,亦稱為鐵柱的,就是將燒紅的銅柱,令罪人去抱它,一抱就使身體焦爛。銅柱狀如一座火山,高有六百由旬,下有熾烈的猛火,將罪人燒得焦然,不再認識他像個什麼樣子。
  懺悔刀輪火車地獄劈礫罪報,懺悔拔舌犂耕地獄楚痛罪報,懺悔吞噉鐵丸烊銅灌口地獄五內消爛罪報,懺悔鐵磨地獄骨肉灰粉罪報。
  四、懺悔刀輪火車地獄劈礫罪報:刀輪又名飛刀,如前已說。空中飛刀,如車輪形,又名火車地獄,或名鐵車地獄。經說此地獄中,駕鐵火車,或為燃燒的熱鐵傷害身體,或為鐵火車輾碎身體,如此有人在鐵軌旁,為馳來火車所撞死,當然是很悲慘的。
  五、懺悔拔舌犂耕地獄楚痛罪報:拔舌經亦說為耕舌。有人在世,專在口業方面,造諸不同罪業,到了生命結束,墮在此地獄中,獄卒將這罪人舌頭,用熱鐵鉗拉拔出來,以諸鐵牛在其舌上耕犁,使之楚痛難以忍受。觀佛三昧海經說:世間自由愚癡眾生,惡口、兩舌、綺語、不義語,枉說是非,說經典過,毀論義師。如此罪報,命終之後,墮生拔舌耕犁地獄。獄卒羅刹,手執鐵鉗,拔舌令出,八十鐵牛,有大鐵犁,耕破其舌
  六、懺悔吞噉鐵丸洋銅灌口地獄五內消爛罪報:鐵丸,是由熱鐵做成的丸子,可以作充饑用,墮入此獄罪人,如感腹中饑餓,自有獄卒,用熱鐵鉗,劈開其口,將熱鐵丸使其吞噉,從口直到五臟,皆被燒得焦爛,苦毒熱痛,呻吟號哭,仍不得飽。洋銅地獄,又名飲銅地獄。銅本是堅硬的物質,但以大火燒熔,就成液體銅汁。罪人墮入此獄,有時感到口渴,自有獄卒羅刹,用熱鐵鉗,劈開其口,將燒熔的銅汁,灌入罪人口中令飲,致使罪人五內焦裂。正法念處經說:複更為餘閻摩羅人,執捉問究:有何所患?彼即答言:患饑極渴。閻摩羅使,聞彼語已,焰然鐵鉗,以擘其口,焰然鐵缽,盛赤銅汁,熱沸焰然,置其口中。彼不相應綺語罪過,故燒其舌
  七、懺悔鐵磨地獄骨肉灰粉罪報:磨是磨米、磨粉的工具,用石做成的。地獄的磨子,是鐵做成的,所以稱鐵磨。罪人墮入此獄,獄卒將其身體,放在鐵磨上面,然後像面那樣的磨來磨去,使罪人的骨肉,完全磨成灰粉,想像這樣罪報,是多麼的慘重!
  懺悔黑繩地獄肢節分離罪報,懺悔灰河沸屎地獄惱悶罪報,懺悔咸水寒冰地獄皮膚坼裂裸凍罪報,懺悔豺狼鷹犬地獄更相殘害罪報。
  八、懺悔黑繩地獄肢節分離罪報:是說如世間木匠做傢俱,先用黑繩將所要剖開的木材,畫成一條一條的繩墨,然後照所畫的線一塊一塊的割離分開。還有如世間極殘酷的人,不特將人殺死,而且分屍滅跡,使辦案人員不知是誰所殺。墮此獄中的罪人,獄卒先持鐵繩在罪人身上構成圖案,然後根據構成的圖案,將其罪人予以切斷。正理論三一說:先以黑繩,拼量支體,後方斬鋸,故名黑繩。世人殺人,特別是分屍滅跡的人,將來定會墮入此獄。
  九、懺悔灰河沸屎地獄惱悶罪報:灰河,經亦說名燒腳,為十六增地獄之一,俱舍說為煻煨增。亦有譯名熱灰園。是說罪人在八熱地獄受夠痛苦,想拼命逃出,見到外面的熱灰,以為是平坦空地,心想我應去那裏,哪知當腳剛踏進熱灰,皮肉立被燙爛,但是隨其舉足,腳上皮肉還複,如是像這樣的,熱灰或至於膝,或至於臍,或至於頸,乃至整個身體沒入不現。經說此獄,長二百由旬,廣十二由旬。下有利刀,岸上劍樹,滿中猛火,厚十二丈。複有融灰以覆火上,厚四十丈……此人罪報,氣絕命終,生灰河中。諸劍樹間,有一羅刹,欲來傷害,是人恐怖,走於灰火,舉足下足,刀傷其腳,劍樹雨刀,從毛孔入,羅刹夜叉,叉其心出,躄地悶死,尋複還活。沸屎,燒得沸騰的便屎,其氣既然很熱,臭味亦極難聞,以致苦惱迷悶。亦是十六遊增之一。俱舍稱為屍糞增,舊譯名為死屍園。我在俱舍論頌講記中說:從煻煨地獄逃出的有情,又遇著屍糞地獄。於此獄中,儘是堆積的死屍與糞穢,裏面有一種名叫娘矩吒的毒蟲,口如鋒針,身白頭黑,當有情來到這裏,就為這些毒蟲鑽入皮膚,吮吸血髓,使人如置身於鋒針之上,真是苦痛不堪。而且在一日一夜中,有五百億生,五百億死。
  十、懺悔咸水寒冰地獄皮膚坼裂裸凍罪報:經說此獄,冰天雪地,寒冷異常,眾生於中,受極嚴寒凍冷痛苦。大樓炭經說:有泥犁名寒冰,縱廣二萬里。人悉入其中,風周匝四面起寒冰,吹人身肌膚皮肉,筋骨入髓中,因是之故,便於中死。觀佛三昧海經說:寒地獄者,八方冰山,山十八鬲,複有十八諸小冰山,如頗梨色。此等寒冰,滿冰山間。如凡蓮華,高十八由旬。上有冰輪,縱廣正等十二由旬。如天雨雹,從空而下。世間自有無慈心者,劫奪無道,抄盜剝脫,凍殺眾生。此人罪報,命終……氣絕,生冰山上。既生之後,十八冰山,如以扇扇,一切寒冰從毛孔入。十八鬲中,遍滿一鬲,剖裂劈坼,如赤蓮華。冰輪上下,遍覆其身,八方冰山,一時俱合……如是十八鬲中,無不經歷。此寒地獄,壽命歲數,如四天王日月,八千萬歲。結成寒冰的是咸水,所以稱為咸水寒冰地獄。在此獄中,罪人裸體,凍得皮膚坼裂。
  十一、懺悔豺狼鷹犬地獄更相殘害罪報:豺狼都是性極兇猛的食肉獸類,人遇到了亦難免遭殃。人在世間造諸罪惡,命終墮入此類地獄,經或說為火狼地獄,亦有說為狐狼地獄。起世經說:狐狼地獄,亦廣五百由旬。是諸眾生,入此獄已,惡業果故,於地獄中,出生狐狼,嚴熾猛惡,睚喍號吼,所出音聲,甚可怖畏。
齧地獄諸眾生身,所有肌肉及諸筋脈,腳踏口掣臠而食之,爾時罪人受極重苦。鷹犬,是獵人畜以獵取禽獸用的一種兇猛的禽類,其性是很兇悍的。有人在世造諸罪惡,命終以後墮入此獄,受諸種種難忍痛苦。鷹犬地獄,又名火狗、銅狗、鐵狗等名。起世經說:灰河兩岸之上,所有諸狗,其身煙黑,垢汙可畏,睚眥嗥吠,出大惡聲,噉彼地獄眾生身分,舉體支節,所有肌肉,段段齧食,不令遺餘。彼人在中,受嚴切苦,乃至受於最極重苦,未得命終,乃至未盡惡不善業。往昔人身及非人身,有所作者一切具受。觀佛三昧海經更詳細說:於其四角,有四大銅狗,其身廣長,四十由旬,眼如掣電,牙如劍樹,齒如刀山,舌如蟻刺,一切身毛,皆出猛火,其煙臭惡,世間臭物,無以可譬。有十八獄卒,頭羅刹頭,口夜叉口,六十四眼,眼散迸鐵丸如十裏車。狗牙上出,高四由旬,牙頭火流,燒前鐵車,令鐵車輪一一輪輞,化為一億火,刀鋒刃劍戟,皆從火出。如是流火燒阿鼻城,令阿鼻城赤如融銅……銅狗張口吐血在地,舌如鐵刺,舌出之時化無邊舌,滿阿鼻獄。在此獄中,受銅狗、鐵狗、火狗之所毒害,而豺狼傷害於犬,犬亦傷害於豺狼,所以說更相殘害罪報。雖說是狼犬相害,而實罪人受無量苦。
  懺悔刀兵距爪地獄更相搏撮斫刺罪報,懺悔火坑地獄炮炙罪報,懺悔兩石相磕地獄形骸碎破罪報,懺悔眾合黑耳地獄解剔罪報。
  十二、懺悔刀兵距爪地獄更相搏撮斫刺罪報:距是兩地相隔,亦即所謂距離,這裏所說距爪,古德解說:距爪者,雞距爪鷹之類。雞距,凡刀鋒有倒刺,皆曰距。趙廣義善為鉤距,鉤之有距,吞之則順,吐之則逆,使人入其術中而不能出。以其方法,鉤索人的隱情,亦即旁征暗喻的刺探審問方法,使人說出原因無法否認。搏是搏擊,就是徒手交戰;斫是刀斬,就是用刀斬擊。搏撮斫刺,都是受苦的狀態。在世人與人間,有這情形發生,墮入此地獄中,罪人自得刀兵,互相搏撮斫刺,受此極重苦報。不是有人令互相斫,而是罪業因緣所感!
  十三、懺悔火坑地獄炮炙罪報:火坑就是地獄,地獄就是火坑,二者實為是一,因火是罪人所受的苦具之一。如地藏經地獄名號品中,有流火、火象、火狗、火馬、火牛、火山、火石、火床、火梁、火鷹、火屋、火狼等各個地獄,受諸猛烈大火之所燃燒,都是形容地獄為火籠罩,炮炙罪人,猶如火坑。
  十四、懺悔兩石相磕地獄形骸碎破罪報:石是石頭,如人所見山上堅硬的石塊,由於其量粗重,如人在山石間,兩人相互一磕,形骸立被碎破。造罪之人墮入此獄,所受各種不同痛苦,就是兩石相磕被壓,使罪人的形骸,立刻粉身碎破,自然苦不堪言。
  十五、懺悔眾合黑耳地獄解剔罪報:眾合,是八熱地獄之一。罪人墮入此獄,獄卒立刻來追,要捉罪人受苦。罪人深知于此,一見獄卒到來,立逃二山中間,以為可以躲避,哪知正在這時,前後忽然猛火發生,兩山相合壓榨罪人。正理三一說:眾多苦具,俱來逼身,合黨相殘,故名眾合。所謂黑耳,因為眾多苦具相合,無有絲毫空間透光,所以耳目皆成黑暗。在此獄中,或以鋸解,或由箭剔,眾苦逼身,數悶如死。
  懺悔暗冥肉山地獄斬剉罪報,懺悔鋸解釘身地獄斷截罪報,懺悔鐵棒倒懸地獄屠割罪報,懺悔燋熱叫喚地獄煩怨罪報,懺悔大小鐵圍山間長夜冥冥不識三光罪報,懺悔阿波波地獄、阿婆婆地獄、阿吒吒地獄、阿羅羅地獄。
  十六、懺悔暗冥肉山地獄斬剉罪報:如世人殺豬殺羊等,將其肉堆積如山一樣的,然後將肉一塊一塊斬斫剉割下來。人在世間造罪,死後墮入此獄,既是暗冥無光,複由業力幻成肉山,獄卒執刀在肉山斬剉,斬了一塊又生,使這肉山永斬不完,亦即使罪人受苦無窮。
  十七、懺悔鋸解釘身地獄斷截罪報:意說墮入此獄的罪人,由極兇惡的獄卒,用火鋸將罪人身體,如鋸木頭一樣的鋸解,罪人如忍受不了而掙扎,則又以長釘將罪人身體釘得牢牢的,再來一節一節的鋸解,使罪人受無量的痛楚,而又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十八、懺悔鐵棒倒懸地獄屠割罪報:意說罪人墮入此獄,獄卒用極重的鐵棒,將罪人腳朝天頭向地的倒懸起來,再以鋒利的屠刀,割截罪人的身體,分給眾夜叉食用,如說獄卒割罪人身,使諸夜叉作豐富一餐。如是受種種的罪惡苦惱,惡苦堅硬不可忍耐。
  十九、懺悔燋熱叫喚地獄煩怨罪報:焦熱,經中又說為炎熱獄,是為烈火燃燒得感到無限的悶熱,熱得透不過氣來,甚之獄卒然火,燒得罪人焦頭爛額,受極嚴熾炎熱大火痛苦。叫喚,包含嗥叫、大叫二種地獄,受猛炎大火遍燒全身,看來好像生命已經過去,但是身諸支節,隨複熾燃燒炙,為猛火逼得或嗥叫、或大叫,由於在世多受冤屈而感的苦報。而此三者為八熱地獄的三獄。
  二十、懺悔大小鐵圍山間長夜冥冥不識三光罪報:經說在須彌山的四方八面有八山,山與山間有一海相隔,共有八海,第八海名鹹海,鹹海中建有四大部洲,圍繞這鹹海有一大山,是純鐵所成的,特名為鐵圍山,有大小的差別:圍繞一小世界,叫做小鐵圍山,圍繞一大千世界,叫做大鐵圍山。在這大小兩鐵圍間,極其黑暗,沒有三光,如日月星,皆不能照到此兩山間。俱舍論世間品說:于金輪上有九大山,妙高山王處中而住,餘八周匝圍繞妙高山。於八山中前七名內,第七洲外有大洲等。此外複有鐵輪圍山,周匝如輪圍一世界。像這樣重重圍繞著的鐵圍山間,當然是長夜冥冥的,什麼都見不到。生存在無光的環境中,不說見不到東西為苦,也確難以忍受的大苦,是以墮入此獄的眾生,無時不在痛苦的逼迫中。
  二十一、懺悔阿波波地獄、阿婆婆地獄、阿吒吒地獄、阿羅羅地獄:此四地獄,皆是八寒地獄之一。由於此中眾生,受到嚴寒逼迫,發出不同音聲,所以安立四名。阿波波,又名臛臛婆。俱舍論寶疏第十一說:臛臛婆者,寒轉增故,舌不得動,但得臛臛之聲。阿婆婆,顯示此獄中罪人,為忍受不了寒冷,從咽喉內發出婆婆之聲。阿吒吒,又名額哳吒,顯示此獄中罪人,受嚴寒的襲擊,發出阿吒吒、阿吒吒的音聲。俱舍論寶疏第十一說:額哳吒,是忍寒聲,寒增故口不得開,但舌動作哳吒之聲。阿羅羅,顯示此獄中罪人,由於寒冷更為增加,被逼發出阿羅羅、阿羅羅的痛苦音聲。
  懺悔諸大地獄罪報,到此告一段落。
  庚三 總結地獄報
  如是八寒八熱一切諸地獄中,複有八萬四千鬲子地獄以為眷屬。此中罪苦,炮煮楚痛,剝皮刷肉,削骨打髓,抽腸拔肺,無量諸苦,不可聞,不可說。南無佛。
  對於地獄罪報,現在作一總結。如是,指上所說各種地獄。現在再說八寒、八熱地獄。八寒地獄是:一、額部陀,譯為皰。謂墮入此獄的罪人,受獄中的寒氣逼切,使身體凍紅僵硬發腫成皰。二、尼刺部陀,譯為皰裂。謂墮入此獄的罪人,進一步的受到寒氣所侵,不特凍僵成皰,且使所凍成的皰裂開。三、額哳吒,即阿吒吒,上已解說。四、臛臛婆,五、唬唬婆,上亦解說。六、嗢缽羅,譯青蓮華。謂墮入此獄的罪人,身體凍得如青蓮華那樣。七、缽特摩,譯紅蓮華。謂墮入此獄的罪人,身體凍得如紅蓮華那樣。八、摩訶缽特摩,譯大紅蓮華。謂墮入此獄的有情,身體凍得如大紅蓮華那樣。
  八熱地獄是:一、無間地獄,就是阿鼻地獄,前已依文解說,現在說五無間。地藏經觀業緣品說:又五事業感,故稱無間,何等為五?一者、日夜受罪以至劫數,無有間斷,故名無間。二者、一人亦滿,多人亦滿,故稱無間。三者、從年竟劫,數那由他,苦楚相連,更無間斷,故稱無間。四者、不問男子女人,羌胡夷狄,老幼貴賤,或龍或神,或天或鬼,罪行業感,悉同受之,故稱無間。五者、若墮此獄,從初入時,至百千劫,一日一夜,萬死萬生,求一念間,暫住不得,除非業盡,方得受生,以此連綿,故稱無間。在此獄中所受苦報,不說短時期間無法說盡,就是以一劫時間也不能說盡。二、黑繩地獄,三、等活地獄,四、眾合地獄,五、號叫,六、大叫地獄,七、炎熱地獄,八、極熱地獄,在前已解,不再重說。
  八寒地獄,沒有遊增;八熱地獄,尚有十六遊增,因每一獄,各有四門,而每一門,各有四獄,就是煻煨、屍糞、鋒刃、烈河。每獄各有四增,四四合為十六增地獄。增之所以為增,依俱舍論解說:從本地獄出來的罪人,剛剛才受過很大痛苦,不料現在又重遭此苦,所以說名為增。依順正理論說:在此十六中受苦增劇,超過了本地獄;或在此中所受的種種苦,其苦具的種類之多,真是不可勝數,所以說名為增。墮入八大地獄的罪人,由在人世間做人,自己造作五逆十惡所感;墮入游增地獄的罪人,由在人世間做人,教他造作五逆十惡所感。
  在此一切諸地獄中,複有八萬四千鬲子地獄以為眷屬。古德說這麼多的地獄,是與大獄相為表裏,互為分屬,合此眾苦而成大獄,故曰眷屬,大小獄相合而成,如人之有大小眷屬。于諸地獄,所受罪苦又是怎樣。炮煮痛楚;炮是將生命放在鍋裏煎熬,煮是用火烹燒生命,不論是炮是煮,都是極為痛楚,有識生命難忍。剝皮,是剝去生命的外皮,刷肉,是刷淨生命的內肉,削骨,是用刀削刮生命皮肉間的骨頭,打髓,是敲打生命骨中的脂肪,抽腸,是將生命內的大小腸抽出,拔肺,是將生命內的肺臟拔起。如是無量諸苦,既不可聞,聞了使人感到毛骨悚然,亦不可說,說了即使說一劫亦不能盡。
  大獄及小獄,受苦不同,但大地獄,總說到牛頭獄卒、馬面夜叉,以及有百千種業道之器,但無非是銅、是鐵、是石、是火。然牛頭及諸受苦之具,並不是由天對罪人的懲罰,亦不是由人給與罪人的受苦,而是由罪人所造的業力所感,這決不能怨恨老天對你不公,亦不能恨人增加自己的痛苦,而當受諸痛苦無法忍受時,應多多的反省自己為什麼造成這麼多的罪惡?為什麼沒有想到會要受罪惡的報應,是以應該醒醒自己頭腦不再造惡!
  南無佛,這是懺主為眾發出念佛之聲,經說:念佛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懺主感于眾生在地獄中受諸痛苦,以至極的悲慟之情,念聲南無佛,以期為眾生滅除一些生死重罪!眾生所受一切苦惱,無非是由無始惡業因緣所感,應當求哀懺悔,願乞離諸苦惱!
  庚四 願同眾滅罪
  今日在此中者,或是我等無始以來,經生父母一切眷屬,我等與彼命終之後,或當複墮如此獄中,今日洗心懇禱,叩頭稽顙,向十方佛,大地菩薩,求哀懺悔,令此一切罪報畢竟消滅。
  如上所說地獄之苦,其受苦的罪人,似乎都是一般眾生,說來與我們並不怎樣相關,殊不知今日在此地獄中者,從我們的生命長流看,或是我等無始以來,經生父母一切眷屬。因在無始的生死狂流,現在墮入無間地獄或其他地獄受苦的罪人,很多曾經是我們多生受生的父母,或是有相當關係的眷屬,我們對他們的受苦,能不有動於衷?能讓他們就這樣長期的在地獄中受苦?能不思以有所濟拔?再說我等現在是人,且是學佛的人,但與彼諸同志善友,到了命終之後,說不定或當複墮如此獄中,能不對未來生命有所考慮,使不墮入此諸獄中受苦?想到這些應當怎樣?唯有從今日起,洗心革面切祈禱,叩頭稽顙,敬向十方,十方大地菩薩,求哀懺悔,令此地獄所有一切罪報,畢竟得到消滅,以免受此罪報!
  庚五 願離苦得樂
  願承是懺悔地獄等報,所生功德,即時破壞阿鼻鐵城,悉為淨土,無惡道名;其餘地獄,一切苦具,轉為樂緣,刀山劍樹,變成寶林,鑊湯爐炭,蓮花化生,牛頭獄卒,除舍暴虐,皆起慈悲,無有惡念,地獄眾生,得離苦果,更不造因,等受安樂,如第三禪,一時俱發無上道心。
  懺悔地獄等報,不特罪報懺除,且可發生功德。現願承是懺悔地獄等報,所生種種功德,仗此功德之力,即時能夠破壞阿鼻周匝八萬餘裏的大,其城雖是純鐵之所構成,但立刻變成悉為,于斯清淨國土,再惡道稱。至於其餘地獄所有若銅若鐵若石若火一切苦具,再也不能用以逼切罪人,悉皆轉為。如原來的刀山劍樹,是令罪人受諸痛苦,現在悉皆變成寶林,人皆于此寶林受諸快樂,原來是鑊湯爐炭用以燒煮罪人,現在悉皆變成蓮池,使人於中蓮花化生,原來的牛頭獄卒,是極兇狠惡毒給與罪人種種痛苦的,現在悉皆除舍暴虐,不再如過去那樣的對待罪人,不特如此,且起慈悲之心,無有惡念,要使罪人,受這樣那樣的痛苦。從此,墮入地獄眾生,皆一切苦果更不造作罪惡之,齊安樂,其樂是世間最殊勝之樂,樂如第三禪的快樂,人間任何哪種快樂,不能與第三禪樂相比。不特如此,而且不論在地獄中的眾生,或是現在在壇懺悔的人,一時俱發無上道心。認為眾生在世間受這樣多的痛苦,唯有無上菩提之心,給與諸方救拔,始能使諸眾生離苦得樂,不發大菩提心,無法濟拔眾苦。
  庚六 禮諸佛聖僧
  懺悔已,至心信禮常住三寶。南無毗盧遮那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彌勒佛,南無龍種上尊王佛,南無龍自在王佛,南無寶勝佛,南無覺華定自在王佛,南無袈裟幢佛,南無師子吼佛;南無文殊師利菩薩,南無普賢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南無地藏菩薩,南無大莊嚴菩薩,南無觀自在菩薩。
  此在前面,都已講過,不再解說。
 
  己二 懺三惡道報
  庚一 承前起後
  禮諸佛已,次複懺悔已懺地獄報竟。今當懺悔三惡道報。
  諸佛及諸大菩薩,其次複懺悔。因上雖已懺地獄,現今當懺悔三惡道報。經中向來說有三善道、三惡道的六道。三善道,是天、人、阿修羅;三惡道,是地獄、餓鬼、畜生。但阿修羅,有時說為惡道,三惡道就成四惡道,所以現在所懺悔的三惡道報,除去地獄,當然是指畜生、餓鬼、修羅。
  庚二 引經總明
  經中佛說: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猶不稱意。但世間人,忽有急難,便能舍財,不計多少,而不知此身,臨於三途深坑之上,一息不還,便應墮落,忽有知識,勸營功德,令作未來善法資糧,執此慳心無肯作理。夫如是者,極為愚惑。何以故爾?經中佛說:生時不齎一文而來,死亦不持一文而去,苦身積聚為之憂惱,於己無益,徒為他有,無善可恃,無德可怙,致使命終,墮諸惡道。是故今日歸依三寶至誠懺悔。
  此是引經總明造業因緣理當懺悔。人之所以造罪,實由多欲而來。如遺教經中佛對諸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接著又說:一個知足然是地上,並不感到是苦,安樂,但是不知足的人,然是天堂,思衣得衣,思食得食,要什麼有什麼,覺種種心滿,想想這不是自討苦吃是什麼?不唯如此,真正不知知足的人,即使相當富有,如有上億的財產,但仍感到這樣不夠,那樣不夠,好像還很貧窮的樣子,想盡辦法謀求財利,可是知足的人剛剛相反,在富有人看來,他相當的貧窮,但他本人卻認為很富有,不愁吃不愁穿不愁用,有什麼貧窮可言?試看世間不知足的人,對於五欲必然多求,貪求錢財,就為錢財牽你到東到西,貪求名聞,就為名聞牽你到東到西,如是常為五欲所牽,還有什麼快樂可言?不特我佛說為可憐湣者,亦為知足之人之所憐湣!在他或以為很有辦法,而實是最極愚癡無智的。
  大經說:知足之行,諸佛所贊,應終身歡喜奉行。佛陀慈悲,苦口婆心,對此諸多開示,聽者亦有體會,但到實際情形,似又立即忘記,對於世間名利,總是求求不已,從不感到滿足,因而苦惱多多,但這多諸苦惱,不是別人給你,是從多求而來,若欲脫諸苦惱,應如佛說,當觀知足,唯有知足,才是世間最快樂的人!遺教經說: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則無此患,直爾少欲,尚宜修習,何況少欲能生諸功德。少欲之人,則無諂曲以求人意,亦複不為諸根所牽!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餘,常無不足。少欲知足,對人有這麼多的好處,為什麼人總不能少欲知足?
  世間一般們,在安定生活中,了什麼急難。如身體突然有了極嚴重的疾病,不迅速的予以治療,會有生命結束危險,或是在事業上犯了官非,財產有全部充公的可能,諸如此類的急難之事,可說是很多的。為了挽救生命的死亡,為了官非的早日結束,要他花費多少錢都捨得,決不為此感到肉痛,所以說便能舍財不計多少。像這樣的人,在現實世間,不是隨時隨地都可見嗎?然大多數人,就不知此身在人間造了很多罪惡,面臨於地獄火途、畜生血途、餓鬼刀途的三途深坑之上,只要呼吸的一息不還,便應墮落三途,受諸痛苦逼迫。正在這個時候,然有位大善知識,為了挽救他落於深坑,長期的不得出來,就來他多營(造)一些功德,並令作未來善法資糧,以便將來走上光明大道,或是生天,或得解脫。可是他為執此慳吝之,無論善知識怎樣勸導,總是無肯作諸功德,修諸善法之。認為現在我所擁有的錢財,是我辛苦得來,假定作諸功德,我的錢財豈不日漸減少?況且我的錢財留為自己享用,為什麼要去修諸功德?夫如是者,是說像這樣的人,不肯接受善知識的勸告,不願遵照佛陀的指示去行,不能不說極為愚惑,就是愚癡到極點!
  何以故爾是問,即問世人為什麼這樣愚癡?經中佛對諸弟子說:一個生命到這人世間,根本(持)著一文而來,到了生命的時候,亦不一文而去,真是所謂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為什麼不肯多做功德?試看一個初生的嬰兒,可曾帶著什麼東西來?生下來就哭,是因一絲不掛的感到寒冷。到了生命結束時,不說貧窮困苦沒有地位的人,帶不走分文,就是很有地位,富有天下,甚至貴為帝王,或是現在國家領導層,到了一口氣不來鼻孔朝天時,又能帶著一些什麼而走?還不是空空的雙手而去!
  現在常聽慳吝不舍的人說,不要以為錢是容易來的,不知吃了多少辛苦,經過很久時間積聚,自己及家人捨不得穿著,省吃儉用,才儲蓄了這麼一點,所以說苦身積聚,有了幾個錢後,單是為了保存,心常為之憂惱,不知怎樣處理是好,終身碌碌為財而忙,但到最後又帶不去,於己可說完全無益,徒為他。平時慳吝不肯修諸功德,到了命終之時無善可為己,生命在時只知儲蓄,從來不肯作諸福德,到了生命快要結束,無德可為己,真正到了命終以後,唯有走上惡趣一途,所以說致使命終墮諸惡道
  慳貪罪報是很重的,不知不說,現既知道,又當怎辦?是故應從今日開始,誠心誠意的歸依三寶,懇切至誠的求哀懺悔,懺使罪報清淨。
  己三 懺畜生道報
  次複懺悔畜生道中,無所識知罪報,懺悔畜生道中,負重牽犁償他宿債罪報,懺悔畜生道中,不得自在為他斫刺屠割罪報,懺悔畜生道中,無足、二足、四足、多足罪報,懺悔畜生道中,身諸毛羽鱗甲之內,為諸小蟲之所唼食罪報。如是畜生道中有無量罪報,今日至誠皆悉懺悔。
  上面總明慳貪苦報懺悔,已經告一段落,從此別開三惡道報,次第披陳懺悔,現在先懺悔畜生道報。
  畜生,又名旁生,因為形旁,而行亦旁,因行旁故,其形亦旁,所以名為旁生。一般說為畜生,婆沙論說,生是眾生,此類眾生,橫行,稟性愚癡,不能自立,為他畜養,所以名為畜生。畜生之所以得名畜生,原因過去在做人時,造作增上愚癡身語意惡行,其性極為暗鈍,對於一切無所識知,所以現說懺悔畜生道中無知無識罪報。作為一個生命,最要是有識知,如果不識不知,完全為他驅使,那是相當苦的,所以對此罪報,應當力求懺悔,否則,長期下去,很難有得解脫一日。
  複懺悔畜生道中的眾生,一切不得自在,隨時為他斫刺屠割罪報。原因過去在做人時,仗於自己有大勢力,不特對諸畜生役使不停,就是對人亦複隨時驅使,從來不知讓人及畜生有所休息,是以感受畜生果報,自然也就不得自在,或者為他砍斫其頭,或者為他刺戮其頸,或者為他屠宰四肢,或者為他分割身肉,如是受到千刀萬切,想想這是多麼痛苦!
  複懺悔畜生道中的眾生,有的是無足的,有的是二足的,有的是四足的,有的是多足的種種不同罪報。無足的,在陸地有蚯蚓等,在水中有鰻鱔等。二足的,空中有鳥雀鳩鴿等,陸行有雞等,陸海兩栖的,有鵝鴨等。四足的,在陸地走的,大如牛、馬、驢、騾、駱駝等,小如犬、羊、貓、鼠、兔等,在水中游的,有龜、鱉等。多足的,如蜈蚣、百足、蝦、蟹等。是諸畜生所感受的這種果報,都是相當的不理想,但亦由於業力之所招感,現在我們生而為人,或多或少的曾造此罪業,要想將來不受此報,現在就得竭誠懺悔。
  複當懺悔畜生道中的眾生,中長有很多的,而毛長得長的如獅、象等,或有身中長有很多的,而羽長得長的如鳳凰等,或有身上長有很多的鱗甲,而鱗甲長得長的如龍蛟等。雖則如此,但是在各,生有很多小蟲,為諸小蟲之所唼食。唼食,是聚食的意思,亦即小蟲在內吃這些動物的身肉所發出的一種聲音,不用說,被食的獅、象等,亦會感到痛癢的辛苦,但此亦由業所招感,吾人在生命歷程中,自也曾經造過這些罪業,現在應該至心懺悔,以求未來不受此報。
  如是畜生道中,是有無量無邊那麼多的罪報,上來不過略舉幾種。不論所造畜生罪報有多麼多,今日至誠懇切的皆悉懺悔,不容有絲毫的罪業存在,將來自然不會感受這樣的罪報。
  世間有很多愚癡不信因果的邪見者流,往往作顛倒的邪說:在這現實人間,人有貴賤差別,誰都可以知道,是極平常的事,而人畜的不同,亦是世間事實,人畢竟是人,畜畢竟是畜,沒有如佛所說,人死以後為畜,畜死以後為人,如是說法不對。一個人愚癡到連佛說的話都不信,將來墮入畜生道中無疑!經說畜生的種類是有各式各樣不同,而皆由於差別業因所感,吾人不可不信!
  如為舍利弗弟子沙彌均提,就是由狗轉生為人而為羅漢果的。經過是這樣的:有次舍利弗獨行乞食,婆羅門見而問道:尊者獨行是不是還沒有沙彌?舍利弗答言:我確還沒有沙彌,你家如有兒子,可以作我沙彌?婆羅門說:現我有個兒子,名叫均提,但是年紀還小,不能為你遣使,到他稍為長大,當給尊者為沙彌,可由尊者自由使喚。均提長到七歲,實踐前言,給舍利弗為沙彌,舍利弗接受度其出家,帶到給孤獨園成為沙彌,為均提說法,使之心開意解,而成阿羅漢果。所有功德皆備。在他得到阿羅漢果以後,運用自己的智力,觀察自己的過去,看看曾經造過什麼善行,現在得以遇到聖僧,為其教化而得聖果?一觀以後,發現自己過去,曾經做條餓狗,承蒙和尚慈悲救濟,使我現生能得人身,又蒙度化而得道果,於是歡喜之心內發,我師對我恩重如山,如不報答怎麼對師?決定在未入涅槃前,當盡形壽獻身侍奉,只做沙彌不受大戒。
  為此,佛對阿難說:在過去世迦葉佛時,均提就曾從佛出家,少年時候聲音美好,對於贊唄特別善巧,無人不樂聽其贊唄。當時另有一位老僧,雖已證得阿羅漢果,但是音聲極為濁鈍,更不善於贊唄念誦。當時那個年少比丘,仗持自己音聲美好,見到羅漢加以訶斥,訶斥之聲猶如狗吠,是非常不禮貌的。年老比丘憐彼造重口業,就叫他到自己面前,然後對他說:你認不識我?老實告訴你:我是已證阿羅漢的聖者,不是普通的凡夫老比丘!年少比丘聽到老比丘這樣說,立刻感到心驚毛豎,知道自己闖下大禍,立刻向羅漢比丘誠懇懺悔。雖則如此,但因惡言訶老比丘,其聲猶如狗吠,所以五百世中常受狗身,由其出家持戒清淨,所以現在見我得以解脫。
  本於此一事實,佛說人死為畜,畜死為人,應當予以深信,不可以為人畜異類,人殺畜生沒有關係,如有這個錯誤觀念,應當立刻予以棄舍,善因善果惡因惡果,因果絕對沒有絲毫差錯,如其不信,將來受畜生報則是自己!
  
  己四 懺餓鬼道報
  次複懺悔餓鬼道中,長受饑渴,百千萬歲,不聞漿水之名罪報;懺悔餓鬼食噉膿血糞穢罪報;懺悔餓鬼動身之時,一切肢節火然罪報;懺悔餓鬼腹大咽小罪報。如是餓鬼道中無量苦報,今日稽顙求哀皆悉懺悔。
  畜生罪報已懺,現懺餓鬼罪報。餓鬼在印度,又多種譯名,如辟荔多、彌荔多等,譯成中國話名鬼。中國向說死者之靈,取名為鬼。印度有這樣的傳說:一個人沒有嗣子,不能祀祖父之靈,其靈墮於鬼界,會受很大的苦惱。所謂餓鬼,是即顯示沒有祭祀的幽魂之義。論中有說;由造作增長增上慳貪身語意惡行,往彼生故,感饑渴業,經百千歲,不聞水名,豈能得見?況複得觸?依新譯婆沙論說:在此贍部洲的西面,有五百渚兩行而住,於兩行渚中有五百城,二百五十城有威德鬼住,二百五十城無威德鬼住。有威德鬼,衣食住行,猶如天子一樣的享受,無威德鬼,頭髮蓬亂,裸形無衣,顏色枯悴,以發自覆,執持瓦器而行乞食。人們見到這個情形,對於善惡因果,自然深信不疑。對此餓鬼罪報,現應加以懺悔。
  次複懺悔餓鬼道中所有的罪報。眾生墮入餓鬼道,最大的痛苦是長受饑渴。不論任何生命,都有賴於飲食維持,如長期的得不到飲食,所感受的饑渴之苦,自不難想像得到。所謂長期,文說百千萬歲不聞漿水之名。大經說:眾生生餓鬼中,壽命無量百千萬歲不聞漿水。漿水的名稱,聽都聽不到,哪里還能見到?所以永絕秔糧之味。即或有時遠遠見水,待快走到水處,其水立刻變成猛火膿血,不能為鬼之所受用,設或其水不變膿血,則又見到多人,各執刀劍鉾鞘,阻住鬼的去路,使之無法接觸到水,設或天上降雨,但到鬼的身邊,就又變成大火。餓鬼苦報如此,怎不懺其罪報?
  複又懺悔餓鬼食噉膿血糞穢罪報。大經說:生餓鬼中,或食吐汁,脂肉膿血,屎尿涕唾,壽命無量。婆沙論說:鬼中苦者,即彼無威德鬼,恒常饑渴,累年不聞漿水之名,豈得逢斯甘膳,設值大火欲飲,即變為炬火,縱得入口,即腹爛焦燃。此類餓鬼在過去世時,對於親戚朋友極為親切,很希望他們皆能得到豐足資具,於是以不正當的方法,積聚種種的珍寶財物,但又慳吝居心不能佈施,於是乘此惡業生此鬼中,住在本舍的大小便的處所,撿食大便小便,以解饑渴之苦!
  複又懺悔餓鬼道中的餓鬼,動身之時,全身一切肢節,猶如大火然燒的罪報。經說:肢節一時火起,動轉五百車聲。或有口中火起,肢節煙生。甚至遍身火然。此諸鬼類,或因為賊,破城抄掠,殺害百姓,火燒房屋,遭受此報,或因慳嫉覆心,常愛到寺廟中,受用僧伽飲食。以此業因,先墮地獄受苦,從地獄出而為餓鬼,常受火爐燒身,所以須懺清淨。
  複又懺悔餓鬼道中的餓鬼,腹大咽小罪報。如說:腹大如稽顙之鼓,咽喉似針鋒之細,不說沒有飲食受用,就是有很多美味佳餚羅列於前,一滴水也不能容納進去。原因在過去世,曾經以財雇人,令行殺戮他命,所以現受此報,對於此類果報,應當如法懺悔。
  如是除上所說,餓鬼道中,是有無量無邊苦報。對此,唯有從今日起,稽顙求哀皆悉懺悔,不再受此罪報。鬼道罪報,說來很多,現引莊嚴論說,作一結束。論雲:佛陀作此說言,過去我曾聽說有個大商主的兒子名叫億耳,結諸同伴入海采寶,及至得到很多財寶,回航不意與伴失去聯絡,心裏慞惶不安之極,而時又為饑渴所逼,遠遠看到一城,以為其中有水,於是走到城邊,不斷求索水飲,哪知這個城市,原來是餓鬼城,進入該大城中,於四衢道走走,只見有很多人集合,但不見有滴水,為饑渴所逼,實難以忍受,於是就喊哪里有水,給我一點水喝。城中的餓鬼,聽到說水聲,皆雲集一處,問什麼人慈悲,欲與水我們喝?此諸餓鬼,身如焦柱,以發自纏,皆來合掌,作如是言,願乞我水。億耳聽到這話,很苦惱的說,我為渴所逼,特來此求水。餓鬼聽到億耳這樣說,是因自己為渴所逼,來此向我們求水,一切希望皆幻滅,各皆長歎的說,你難道不知這是餓鬼城嗎?為什麼到這裏來求水?於是說偈以顯餓鬼苦惱:
  我等處此城,百千萬歲中,尚不聞水名,
  況複得飲者?譬如多羅林,熾然被火焚,
  我等亦如是,肢節皆火然!頭髮悉蓬亂,
  形體皆毀滅,晝夜念飲食,慞惶走十方!
  饑渴所逼切,張口馳求索,有人執杖隨,
  尋逐加楚撻,捶打不得近。我等受此苦,
  雲何能得水,以用惠施人?我等先身時,
  慳貪極嫉妒,不曾施一人,漿水及飲食。
  自物不與他,抑彼令不施,以是重業故,
  今受是苦惱!
  鬼的苦報及其罪因,皆此頌中完全透露,讀此頌文能不恐怖?是以對於餓鬼苦報,應當深信不疑!

  中國相傳南陽地方,有宋定伯其人,年少時夜行逢到鬼,問道:來者是誰?鬼沒有直接答復,就問你又是什麼人?定伯騙他說,我亦是鬼,於是結伴同赴宛市。走約數裏,鬼說:這樣步行,未免太慢,不如共遞相擔。定伯回答說,這樣非常好。鬼先擔定伯,走沒有數裏,鬼對定伯說,你身體太重,恐怕不是鬼。定伯又騙他說:我是剛死不久的新鬼,所以身體略為重點。接著定伯擔鬼,好像沒有重量。如是再三的荷擔,定伯又對鬼說,我是新死的鬼,對鬼有些什麼畏忌,完全不知,你可告訴我點兒嗎?鬼回答說,沒有什麼,唯不大喜歡人的唾吐。於是非常合作的向前走,走到有水的地方,定伯要鬼先渡過去,一點聲浪沒有。接著定伯亦渡水過,但是水聲咚咚,鬼又問道,你渡水為什麼會有水聲,定伯答以新死不習渡水,所以發出水聲,望勿以此怪我!從這可知鬼是確實有的。
  己五 懺神鬼罪報
  次複懺悔一切鬼神、修羅道中諛、謟、憍、詐罪報;懺悔鬼神道中擔沙、負石、填河、塞海罪報;懺悔鬼神、羅刹、鳩槃荼諸惡鬼神,生噉血肉,受此醜陋罪報。如是鬼神道中,無量無邊一切罪報,今日稽顙向十方佛、大地菩薩,求哀懺悔,悉令消滅。
  佛經中說到鬼神的很多,如阿傍、羅刹、山精、魑魅等,總以鬼神之名稱之,唯鬼是惱害人的怪物。說為鬼神,顯示有變化自在之力的一種稱謂,或護持佛教,或守護國界,或惱害人畜者。佛典主要是指夜叉,亦稱羅刹及八部等。諸經論中所說亦不一準:就中,有守護佛法,守護國土的善神,有毀滅正法,嬈亂人民,破壞國土的惡神、邪神。至於鬼神的形相,或有儀容端嚴,或有人面獸身,獸面人身,令人感到驚怖的。不管哪類鬼神,皆有變化自在之力,出沒變現無極。
  次複懺悔一切鬼神、修羅道中的眾生,所有諛、謟、憍、詐罪報。修羅,具雲阿修羅,是六道中的一道,有時歸於三善道之一,有時歸於三惡道之一,有時亦說為天龍八部之一。譯來中國,叫做非天,顯示這類眾生,有天人之福,無天人之德得名。在勝為人時,好勝心很強,不論做什麼,總要勝過人。以錢財佈施說,是也相當發心,只要屬功德事,亦相當的贊助,但要比人多些,就是多一元錢,亦覺面上光彩,所以不特好勝,亦非常的驕傲,認我不落人後。智度論說:修羅結使腹心,心多邪曲,得道甚難,諸天雖隨結使,直心通道,修羅雖則與天相似,以其近道難故,故在人下,天之怨敵,名阿修羅,王於欲界中,化身大小,隨意能作。又譯無端正,印度向來傳說,阿修羅中的女性,是極端嚴美麗的,而男性卻是極為醜陋的。其性好鬥,經常與帝釋天戰鬥,但每戰必敗,而好鬥如故,從不改變要與帝釋戰鬥的意志。所以經說阿修羅噁心好鬥
  雖說戰鬥的意志非常昂揚,但對佈施卻是大為好樂,從不慳惜一文,正因如此,所以經說阿修羅:衣食自然而有,冠纓衣服之類,純以七寶所成,鮮潔如同天人,至於受用飲食,不特隨念而至,且皆百味具足,亦與天人同等。雖則如此,但智論說,修羅衣食,雖複有勝於人,但是到了吃時,仍有不如人處,因他每次吃到最後一口,不論是怎樣百味飲食,總要變作一團青泥,那是很難咽入口的,好像龍王亦食百味飲食,但是吃到最後一口,其百味飲食自然變作蝦蟆,吃入口是很困難而又相當苦的。如是雖有百味飲食,終不如人所吃的青菜豆腐。
  阿修羅既感到這樣美好果報,為什麼獨立一道名阿修羅?因他除了佈施,亦能持戒清淨,所以墮入此道,原因在阿修羅,不但每懷瞋毒,亦多諛謟憍詐。立世阿毗曇論釋說:阿修羅者,以不能忍善,不能下意諦聽,種種教化,其心不動,以驕慢故,非善健兒。諛是對人說出過分恭維的話,其人本不值得怎樣恭維,但偏對他說出謟媚的言詞。諂是對人說些使他愛聽的話,以博得他對自己生起好感,就是俗說以語言向人獻媚。憍是小人得志的一種神態,亦即恣放以為自己了不起,對別人似不放在眼裏。詐是詐偽欺騙的意思,如向他人藉端訛財,或用詐術奪他財產,以及詭譎怪異變化多端的欺騙於人。如是,都是要損人利己,不是做人的正當之道。
  複又懺悔鬼神道中的鬼神,或擔沙,或負石,或填河,或塞海所有的罪報。鬼神為什麼要擔沙?為了以沙填河而成陸地,如新加坡的移山填海,多出一些陸地,擴大國家面積。鬼神為什麼要負石?為了以石塞海而成灘頭。擔沙負石,不用說,是很辛苦,所以應當懺悔,免受此種罪報。經說拘屍那,有力士三十萬,佛令目連去調伏他們,但是經過五年的教化,沒有一個力士,接受目連化度。後來,諸大力士聽說佛要入滅,特地聚集平道之上,以求一瞻如來慈容,佛知此諸力士,得度因緣成熟,乃化為沙門像,到力士的面前,以足的三指,掘出塊大石,諸力士見了,只知不如佛,複又問道:你能不能將此石移出來嗎?佛說,我以手舉石,拋擲到色究竟天,待石從天降下,我可接石放在右掌,然後以口吹它,使之碎如微塵,諸力士聽說,更對佛崇敬,佛藉此因緣,對力士說法,皆發菩提心。像這樣的舉石接石,是為度人,不是業所驅使,自然沒有什麼不可!
  複再懺悔鬼神、羅刹、鳩槃荼、諸惡鬼神,生噉血肉,受此醜陋不堪的罪報。羅刹,或名羅刹娑,或阿洛刹娑,是惡鬼的通稱,專食人血肉,或空飛,或陸行,動作迅速,令人可畏。男性極醜,女性極美。印度相傳別有羅刹女國,居於海島之中。佛本行集經第四十九五百比丘因緣品說:往昔閻浮提有五百商人,為求珍寶入海,忽被惡風吹到羅刹國,多有羅刹女來迎,將彼等置一鐵城,變本形現端正相,以五欲之具使大娛樂。時商主伺諸女睡臥,偷偷出外去看,從此城不遠,複有一鐵城,遙聞大叫喚聲,特地上樹而望彼城,內多有死者,或, 已半身支解未死,或有饑渴逼惱而坐。於是生大恐怖,遂令馬王雞屍,與他商人共脫出其城,歸還閻浮提。其如法華經普門品所說漂墮羅刹鬼國,恐亦基於這個同一傳說。大智度論第十六說:惡羅刹獄卒,作牛馬等種種形,咬齧吞噉罪人。俱舍論第十一說:琰魔王使諸羅刹娑,擲諸有情置於地獄。又如前說羅刹在地獄,呵責罪人等。
  鳩槃荼,又作俱槃荼、吉槃荼、弓槃荼、或作槃查。中國譯為甕形鬼、瓶腹、甕行、陰囊、形卵,形面似冬苽鬼,或譯厭眉鬼、厭魅鬼。是噉人精氣的鬼,吾人心中,有七滴甜水,以和養精神,假如為噉精氣鬼的鳩槃荼,吸取一滴,人就會感到頭痛,若吸取三滴,人就會悶絕如死,若七滴為之吸盡,生命即告段落,是令人可畏的鬼。如是諸惡鬼神,由於生噉血肉,所以受此醜惡罪報。這樣,應當早日懺悔,免受此醜陋報。
  如是鬼神道中,不只如上所說的罪報,而是有無量無邊一切罪報,不是短時期間,所能說得窮盡。不論罪報怎樣多,只要從今日起,誠懇稽顙,向十方佛大地菩薩,求哀懺悔悉令消滅
  己六 願成就功德
  願承是懺悔畜生等報,所生功德,生生世世,滅愚癡垢,自識業緣,智慧明照,斷惡道身。願以懺悔餓鬼等報,所生功德,生生世世,永離慳貪饑渴之苦,常餐甘露解脫之味。願以懺悔鬼神、修羅等報,所生功德,生生世世,質直無謟,離邪命因,除醜陋果,福利人天。願從今以去乃至道場,決定不受四惡道報,唯除大悲,為眾生故,以誓願力,處之無厭。
  罪惡既已懺除,當願成就功德。首先願承是懺悔畜生等的罪,從而所生起的種種功德,以此功德之力,使我生生世世滅愚癡垢。過去所以墮入畜生道中,受各式各樣不同的罪報,完全基於愚癡而來,愚癡實是一大罪魁,所以必須滅愚癡垢,不容愚癡再為擾亂。同時確切自識業緣,如苦身積聚乃至為諸小蟲之所唼食的業緣,對諸業緣不能不予正確認識,愚癡滅除,業識認識,本有智慧,自然明照,不再造諸畜生所有的罪惡,就斷惡道身,不會再墮畜生道中。
  次願以懺悔餓鬼等的罪,從而所生起的種種功德,以此功德之力,生生世世的使我永離慳貪饑渴之苦。過去所以墮入餓鬼道中,受各式各樣不同的罪報,實是由於慳貪而來,慳貪使我感受饑渴的痛苦,現在當要永離慳貪,只要力量做得到的,必會隨分隨力的,資助所要資助的人。不受饑渴之苦以後,願得常餐甘露解脫之味
  複願以懺悔鬼神、修羅等的罪,從而所生起的種種功德,仗此功德之力,使我生生世世的為人質直,無謟媚的向人說好聽話,並離邪命。所謂邪命因,就是有人為名聞利養,現奇特相,或高聲現威,使人對之生起敬畏,並予種種財利供養,是即心多邪曲的邪命。遠離邪命因,自然去鬼神、修羅等的醜陋果報,得以福利人天
  更願從今以去,乃至未來坐道場時,於其中間,不論經過多久,只在人天道上來回,決定不受四惡道報。眾生所以在四惡道中來來去去,而且在四惡道中的時候多,原因就是為愚癡障垢,對於善惡因果的業緣無所認識,往往在不知不覺間造諸罪惡,當然要在四惡道中受諸罪報,現在智慧既然開朗,對於善惡業緣無錯謬的認識,惡業絕對不再去造,善業複又日在增加,四惡道門為你關閉,自然不得其門而入。或有人說,佛法行人是以度生為本,明知四惡道中有諸受苦眾生,難道就此不聞不問?不!唯除具有大悲誓願的高級菩薩,了度化惡道中的眾生,經常以誓願力,處於惡趣有疲。不但要常住惡道,還要莊嚴惡道,使惡道成為淨土,令眾生在淨土中但受諸樂。如地藏菩薩的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不就是這一精神流露嗎?不過不是業感,而是願力度生。

  己七 懺人天餘報
  庚一 略懺過現餘報
  已懺三途等報;今當複次稽懇,懺悔人天餘報。相與稟此閻浮壽命,雖曰百年,滿者無幾,於其中間,盛年夭枉,其數無量。但有眾苦煎逼心形,愁憂恐怯,未曾暫離,如此皆是善根微弱,惡業滋多,致使現在凡有所為,皆不稱意,當知悉是過去已來惡業餘報所致,是故今當懺悔。
  對於三途等的種種罪,如上悔,今當複次稽懇懺悔善道中的人天所有餘報。懺文雖是人天並舉,而實是以人類為主,因在這現實世間做人,或多或少曾造有違人生道德的罪惡,現在必須加以懺悔,方不致於失卻人身。
  相與稟此閻浮壽命,是說我們每個人,相互皆已稟受現實生命,當然是極不容易的,亦是相當理想的,但這生命並不久長,雖曰亦有百年的大壽,但真正活到一百歲的並不多,所以說滿者無幾,於其百年中間,當個生命正在盛年,亦即年富力強而夭枉的,或說不應死而橫死的,其數反有無量那麼多。人類自有歷史以來,可以為此作一證明。文中說為盛年夭枉,已將壽命提高,而實三五歲、八九歲離開人間的幼童,是也難以計算得出。
  就以生命生存說,又是怎樣一回事?但有眾苦煎逼心形。形指肉體,肉體在眾苦逼迫下,從來沒有感到安樂,心指精神,精神在眾苦煎熬下,從來沒有覺得愉快,所以在整個生命歷程中,總是陷溺在悲、戚、懼、畏中過活,如此情形,未曾有片時片刻暫離,試問這樣的人生,過得有什麼意義?人為什麼總是受眾苦煎迫?如此當知皆是由於自己的善根極為微弱,罪反特別滋多,生命怎不受眾痛苦煎迫,又怎不盛年即已夭枉?致使現在做人,凡有什麼所為,換句白話,就是不論做什麼事業,皆不心如,要想這樣,這樣不能成功,要想那樣,那樣不得完成。俗說:不如意事常八九,確是經驗之談。或有以為現我做人,並沒有做違心事,而是規矩的做人,一切依人生德行而行,為什麼也是都不稱意?當知悉是過去已來惡業餘報,並不關你今生做人怎樣。今生做人做得好,積有餘德在那裏,將來再來做人時,會有善業的餘報,讓你稱心如意的過活,是以現在做人積功累德,並不是無意義的浪費。若知現在種種的不美滿,是過去的惡業餘報,是故誠摯懺悔
  庚二 廣懺現未餘報
  辛一 略明人天餘報
  無始以來至於今日,所有現在及以未來人天之中無量餘報。
  此明現在未來人天餘報很多,如文可知,不用解說。
  辛二 詳懺人間罪報
  懺悔人間流殃宿對,癃殘百病、六根不具罪報。
  人間罪報,細說起來,當然是很多,現在懺主,僅舉二十二種,順其次第,一一簡明如下:
  一、懺悔人間流殃宿對,癃殘百病、六根不具罪報:流有多種的解說,現就罪惡方面講,過去把犯罪的人,流配到邊遠地方的一種刑罰,叫做流刑或流放,在古代是很重的治罰。殃是災殃,如禍災或災害,這在世間是也很多。現在以此說明我人無始來的宿業很多,縱然過去受了很多罪報,但因還有惡業未盡,猶有流落餘剩之殃,所以雖因善法而得人身,但仍不免酬於宿業的災殃。癃是年老的人,腰肢彎曲,背脊隆起的一種殘疾。百病,如常說的四百四病,今只舉起大數,所以說為百病。六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於此六根完具不缺,是為六根完具,設若於此六根,缺一或缺二根,是為六根不具。對於如是罪報,今日悉皆懺悔。
  懺悔人間邊地邪見,三惡八難罪報。
  二、邊地是對中國說的,佛法所說中國,是指有見佛聞法的地方,並非是指具有中華文物的中國,不得見佛聞法的地方,當然就是邊地。邪見,是指生在邪見的家庭,因受家中錯誤思想的熏習,自己也就成為不信三寶、不信善惡因果的邪見者流。有了錯誤思想指導自己行為,自然不會做出有道德的事,於是生生世世苦惱不堪。三惡,就是地獄、餓鬼、畜生的三惡趣;八難,就是除上所說的三惡趣,還有世智辯聰、佛前佛後、北俱盧洲、盲聾喑啞、無想天,合為八難。生到這些地方,不論是屬哪種,都沒有機會見佛聞法,所以說名為難,並非全不理想。
  懺悔人間多病消瘦,促命夭枉罪報。
  三、懺悔人間的每個人,沒有哪個不患病,且肉體的病很多,所以說多病是衰弱的意思,精神既然很衰弱,外形必然是很。精神肉體如是消瘦,當然就會短壽,甚至病了無藥醫治而死,或有醫藥而藥不對病,亦會夭枉。人會有病是免不了的,還是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仍得看過去的餘殃多少決定,餘殃多,病就多,餘殃少,病就少,不論病多病少,有病總是苦的,所以對此罪報,應當如法懺悔。
  懺悔人間六親眷屬,不得常相保守罪報。
  四、六親,是指父、母、兄、弟、妻、子,而此皆是關係相當密切的眷屬,沒有哪個不希望自己的六親眷屬,常常的相廝守,儘管希望如此,但是人與人間,不是生而別離,就是死而永訣,不得常相保守,乃有愛別離的痛苦。特別是在現代,由於交通發達,或出去觀光,或出外謀生,六親之間,更難常相保守,而這又是人所感受的特別滋味,如此罪報,應當懺悔。
  懺悔人間親友凋喪,愛別離苦罪報。
  五、生存在這人間,不但內有六親,外且還有親友,親密的戰友關係,有時比六親還重要,一旦親友當中,或是逐漸的零,或是因病而亡,同樣會感恩的痛。這在世間隨時可以看得到的。如此罪報,今當懺悔。
  懺悔人間怨家聚會,愁憂怖畏罪報。
  六、人間,人與人的來往,除有親友一面,亦有怨仇一面,而怨仇是誰都不願見面的,最好是永遠不要見面,但如俗說怨家路狹,越是不想見的越常見到,而且還常聚會一處,當怨家聚會在一處時,總是感到相當的愁憂,或是生起極大的怖畏,不知怨家又要怎樣對我,會不會使我受到莫名其妙的侮辱,甚至結束我的生命?如此怨憎會苦罪報,今當懺悔。
  懺悔人間水火盜賊,刀兵危險,驚恐怯弱罪報。
  七、現實人間,是個極不安定的環境,不是發生大災,沖走我人生命財產,就是一把無情大災,燒毀我人的生命財產,再不然就是受到暴惡的盜賊,將所有的財產搶奪而去,還有人間常發生刀兵相互戰鬥的危險,因而我人無時不生存於驚恐怯弱中過活。像這樣的罪報,今應如法懺悔。
  懺悔人間孤獨困苦,流離波迸,亡失國土罪報。
  八、人間不是每個人都眷屬圓滿的,有在年幼失去父母的兒,有到年老沒有子女侍奉的自一人,有的生活過得相當的困苦,甚至無法生存的,有為災荒或受戰爭影響,流離失所的奔四方,有因自己國家,受侵略者侵略,亡失本有國土,不得不在外逃難。如是罪報,今當懺悔。
  懺悔人間牢獄系閉,幽執側立,鞭撻拷楚罪報。
  九、生存在這人間,或受別人犯法的牽累,或是自己確有違於國家法律的行為,受到國家法律的制裁,送到牢獄予以系閉,失去人身的自由,幽執側立,是說幽囚於昏暗的地方,經常的站在旁邊,或為獄卒之所鞭撻,或受法官之所問,感到相當痛,無法予以忍受。如是罪報,今當懺悔。
  懺悔人間公私口舌,更相羅染,更相誣謗罪報。
  十、在這人間,或因事而發生口舌,如彼此間因事訴訟,誰也不會承認自己有罪,不是控方數辯方的不是,就是辯方反說控方的過失,如是更相羅織對方的污點(染),總求自己能得勝訴;或因事而發生口舌,如在鄉間鄰里相處,有時不免互相交談,在閒談中,偶為小事,不是你說我的壞話,就是我說你的壞話,如是更相誣謗罪報,今當如法誠摯懺悔。
  懺悔人間惡病連年,累月不差,枕臥床席,不能起居罪報。
  十一、生存在這人間,人人都會有病,這是誰都知的,但是一般小病,很快恢復健康,但如發生像現代所說的糖尿病、血壓高、癌病等的惡病,尚未有特效藥醫治,連年累月的都,差是痊癒的意思,不差是不得痊癒,長期的枕臥床席不能起居的生活,在在需要人照顧。病得久了,自己固感痛苦,照應的人,亦會有所厭煩,如是罪報,今當懺悔。
  懺悔人間冬瘟夏疫,毒癘傷寒罪報。
  十二、在這人間,由於氣候轉變,往往發生冬瘟夏疫。瘟疫,是急性傳染病的總稱。分開來說:冬天發生流行性急性傳染病名瘟,夏天發生流行性急性傳染病名疫。此種急性傳染病,如調理不好,有生命危險,誰都對此畏懼。另外還有一種毒癘,有說就是大蔴瘋,現在雖可控制,但仍不能痊癒,患了此病,無異等死。有說癘是癩病,例如疥癩,亦是頑劣的病,很不易於治好。至於傷寒,是傳染病的一種,因黴菌害腸而起的熱病。如是各種病患罪報,今當一一懺悔消除。
  懺悔人間賊風腫滿,否塞罪報。
  十三、在這人間做人,身體本是很好,但賊風突然悄悄的吹入我們身中,使身體腫滿了風,亦即風漲滿體內,感到相當的不舒服,否塞纏綿的病老不離身。否是痞塊,在肚裏生的一種硬塊,現代可以開刀割除,過去很不易醫。如此罪報,今當懺悔。
  懺悔人間為諸惡神伺求其便,欲作禍祟罪報。
  十四、生存在這人間做人,本來沒有什麼禍患,但因有時稍不小心,做了違背良心的事,於是就為諸惡神,伺其便,亦即一般說的乘虛而入欲作禍於人,使人受到各種不應有的騷擾,或者突然生病,或者遇到禍患。種種禍患,實是人所自召,惡神因而附之以祟,以警世人不得違法。古說:禍咎之征,鬼神所以示人。要想惡神不來擾亂,首得端正自己為人。如此罪報,今當懺悔。
  懺悔人間鳥鳴百怪,飛屍邪鬼,為作妖異罪報。
  十五、在這人間做人,本是過的人的生活,一切原很正常的,但有時在自己住處,特有怪飛來屋上狂,如烏鴉的怪叫,是即顯示住處,不是有人要死,就要發生火患,乃至百怪出現。人的生命結束,死本很平常的,但是有時飛屍,如屍本在這兒,突然飛到那兒,是即怪異現象,或有閒蕩邪鬼,找不到飲食受用,就妖異,使你本人及整個家庭不得安寧。諸如此類罪報,今當如法懺悔。
  懺悔人間為彼虎豹豺狼、水陸一切諸惡禽獸所傷罪報。
  十六、在這人間做人,雖食飛禽走獸之肉,但有時或因治生,或因公私,或因生死,或因急事,入山林中,過渡河海,不免逢於虎豹豺狼,或為老虎所傷,或為斑豹所傷,或為豺狼所傷,乃至水陸所有一切諸惡禽獸所傷,甚至為諸惡獸所噉,當知皆是過去罪業所感,要逃是也逃不了的,假定沒有過去惡業,現縱遇到一切惡獸,非特不為所噉,傷且不為所傷,問題還在於己,如是罪報,今當懺悔。
  懺悔人間自縊自刺自殺罪報。
  十七、在這人間生存,雖不怎樣理想,但卻極為難得,然而有一些人,不知是為何事,不能看開一點,自己結束自己,或因情場失意而自縊,或因商場失敗而自殺,或因官場不得升遷而自殺,或因家庭糾紛而自殺,或因無力還債而自殺,或因違法畏罪而自殺,諸如此類的自殺,每天幾乎都有出現。自縊的縊,是用繩勒頸自殺,即俗說的上吊,未免對生命開玩笑,實太辜負了得此寶貴的人身。如是罪報,今當懺悔。
  懺悔人間投坑赴火,自沉自墜罪報。
  十八、生存人間,除了自殺,還有一些人,不想吊頸死,乃自入極深的中以結束生命,或奔赴火窟中以結束生命,或自沉于大海中以結束生命,或自墜於懸崖下以結束生命,好像不把生命當作生命看,未免太過可憐可湣,如是罪報,今當懺悔。
  懺悔人間無有威德名聞罪報。
  十九、生存人間,一個有威德、有名聞的人,自然到處受人尊敬,無不為人之所悅服,但這不是每個人所能做到的,於是無有威德為人之所尊敬,無有名聞得以受人歡迎。像這樣的人,在這人世間,自是庸庸碌碌的過一輩的平凡生活。如是罪報,今當懺悔。
  懺悔人間衣服資生,不能稱心罪報。
  二十、生存人間,要求生命延長,最要的是維持生命的衣服資生,必須得到稱心滿意,生命活得才有意義,假使要衣服穿沒有衣服,要飲食受用得不到飲食,一切資生之具,不能稱心如意,經常要為衣食忙碌,確實是也相當痛苦。如是罪報,今當懺悔。
  懺悔人間行來出入,有所運為,值惡知識,為作留難罪報。
  二十一、人在人間,當然不是一動不動的,有的時候,總要行來,出入往還,有所運為,即要做些事務,本來可以做好,但因惡知識,亦即碰到不良的朋友,說做這樣那樣不可,為作種種留難,使所要做的事業不成。如是罪報,今當懺悔。
  辛三 結罪報總懺
  如是現在、未來人天之中,無量禍橫,災疫厄難,衰惱罪報;某等今日至誠,向十方佛、尊法、聖眾,求哀懺悔,願皆消滅。
  如是像上所說現在、未來人天之中,確實是有無量禍橫,亦有無量災疫厄難。禍橫,意外的災禍,如本不該死的,但因外出,而為車子撞死,是即橫禍,俗說橫禍飛來,亦是指此。諸如此類的不止一端,所以說為無量禍橫。災疫,是指水火刀兵等的各種災患。厄難,是指困厄災難,如俗說的厄運,亦即運氣不好。像這樣的衰惱罪報,可說是很多的。或有人問:既然生而為人,為什麼還有橫禍、災疫、厄難?當知皆由善根微弱,惡業反而很多,所以會有這麼多的罪報。既知各種罪報,皆由罪業所感,現在就當生大慚愧,生大怖畏,竭誠懺悔,如仍不真摯懺悔,還等待什麼時候?是故在會某等,今日至誠的向十方,十方尊法,十方聖眾,求哀懺悔,願諸罪報消滅,不要長期的受此罪報逼迫。
  甲三 回向
  乙一 承前起後
  前已懺悔三業、六根一切煩惱障,一切業障,四生六道一切報障;今當次第發願回向。
  本懺全文,除了敍說求證,主要分明懺悔門及明回向門。懺悔門所要懺除的是三障,所以說前已懺悔三業、六根所有的一切煩惱障,一切業障,四生六道一切報障,已經告一段落,三障懺悔清淨,今當次第的將所生起的功德,發願回向一切眾生。
  乙二 正明回向
  丙一 普皆回向眾生
  某等願以此懺悔三障所生功德,悉皆回向施與一切眾生俱同懺悔。願與一切眾生,現生之內,身心安樂,三災八難,不吉祥事,鹹悉消滅。衣食豐饒,正信三寶,舍此報身,皆得往生極樂世界,親覲彌陀,得授記莂;當來世中,見彌勒佛,聽聞正法,如教進修。
  佛法所說回向,雖有三種不同,此是回向眾生,亦即三種回向中的回自向他。如說不自私,佛教是最不私,因為不論什麼功德善事,從不認為這是我所有的,而一定是施與眾生共有的。本懺法,除了痛切的說明各種懺悔,現在文說:某等在會大眾,願以此懺悔煩惱、業、報三障所生功德,現在悉皆回向施與一切眾生俱同懺悔。事實,不特一切眾生,未曾同在一處懺悔,就是同一人類,甚至同一學佛的人,亦未在此共同懺悔。不過願力不可思議,現在懺悔同人,願以所生功德,回向一切眾生,眾生受到願力感染,自然也就等於俱同懺悔,同樣會得懺悔功德之力,而得滅除無邊罪惡,生起無量功德,是以願皆回向,不是無意義的,確有利於眾生,所以為佛子者,應遵佛的指示,做完任何功德,都應回向眾生。
  將諸懺悔功德回向眾生,願與一切眾生,特別是眾生中的人類,在現生之內,不再如過去那樣的多煩多惱,而是身心皆得安樂,這在為人的一生,是極為重要的,因吾人的生命,是身心的組合,身心如不安樂,是就不能獲得生命的樂趣,生命生存是就沒有意義。至於饑饉、疾疫、刀兵的小三災,火劫、水劫、風劫的大三災,固求避免不要遇到,就是如上所說佛前佛後等的八難,亦冀得以無生此處,還有其他各種不吉祥事,如災難、病厄等,鹹悉消滅,不會再現生中碰到。如小三災避免說,毗婆沙論說:人能一日一夜持不殺戒,于未來世決不逢刀兵災;若以一訶梨勒果,起殷淨心,奉施病僧,于當來世決不逢疾疫災;若以一摶之食,起殷淨心,奉施僧眾,于當來世決不逢饑饉災。證知三災不是不可遠離的。生存日常生活所需的衣食,不特不虞有所缺乏,而且還相當的豐饒。在這樣無災無難,無惱無障情況下,應當正信三寶,專心一意的奉行佛法。依于正法而行,不會空無有果,如以彌陀法門專心念佛,到了舍此報身,只要念佛是真切的,皆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蓮華化身,親覲彌陀,聞法開悟,到彌陀為受記莂,就是告訴你,經過多少劫數,在什麼世界成佛,佛號是什麼,佛壽多少長,度好多眾生等,是為記莂,亦即通常說的授記。在極樂世界,親近彌陀一個時期,再回到娑婆國土,從事弘法度生的工作,直到當來世中,彌勒在此世界成佛,得見彌勒佛陀,聽聞彌勒宣說正法,依聽的言,精勇猛的行,當在龍華三會的某一會中,獲得身心解脫!釋尊住世時,曾以其弟子,付囑彌勒說:在我涅槃以後,我諸四眾弟子,只要在我法中,稍為種點善根,乃至一稱佛名,將來一旦成佛,皆當從你得度,因此為佛子者,熱望彌勒的早日下生。
  丙二 別發弘誓大願
  願得生生世世,在在處處,常值國王,興隆三寶,不生外道邪見之家;又願生生世世,在在處處,蓮華化生,種族尊勝,安隱快樂,衣食自然;又願生生世世,在在處處,慈仁忠孝,等心濟物,不生一念逆害之心;又願生生世世,在在處處,常為諸佛之所護念,能降魔怨及諸外道;與諸菩薩俱會一處,菩提道心相續不斷;又願生生世世,在在處處,興顯佛法,修行大乘,分身無量,救度眾生,直至道場,無有退轉。
  在佛法中修學,尚未往生極樂,或是未值彌勒,吾人仍在世間,就得善保人身,以求不離佛法,若失人身而離佛法,可能會走入錯誤路上,是以現在所發的大願,就是願在佛法中,繼續為佛法服務,以期無退轉的趣向佛道。
  一、願得生生世世的,在在處處的,亦即是在任何時空中,都得遇護持佛法的國王興隆三寶,使三寶之光,永放於世間,不論在怎樣情形下,決不生外道邪見之家,假定生到這樣的家庭,不特不能興隆三寶,就是信奉佛法亦不可能。假定沒有三寶住世,雖可在外道法中出家,但目的在破外道邪見,不是為了學習其道,這個願心極為重要。
  二、又願生生世世的,在在處處的,都能得到蓮華化生,不再受到胞胎之苦,且胎生是不淨的,蓮華化生是清淨的。怎樣才能得蓮華化生?妙慧童女曾請問佛:雲何見己身,得受於化生,千葉蓮華上,而奉諸世尊?佛陀回答說:華香散佛及支提,不害於他並造像,於大菩提深信解,得處蓮華生佛前。不特願求蓮華化生,且願得到種族尊勝。在印度,婆羅門與刹帝利,或是大豪貴家,被認為是尊勝種族,在中國,就是所謂高門望族。這不是行者要求種族的尊勝,而是因為種族尊勝,易於使人信奉佛法,因為世人對於尊勝種族,比較恭敬信任。不但種族尊勝,還要安隱快樂,不會系閉貧窮,且願衣食自然,助道修持,不感匱乏。
  三、又願生生世世的,在在處處的,生而為人,對諸人群,愛,不論什麼人需要協助,當盡我之力量所能做到,給與物質的救濟,或是精神的安慰,務使人人得過安定的生活。對於國家,對於民族,應當盡,國家受到侵犯,民族受到虐待,當盡為國民應盡的義務,是名為忠。對於父母,應當敬順從,不得有所違逆。等心濟物,是說不論是恩是怨,如果需要救濟,皆當一視同仁的看待,不可於中妄起分別,與我關係有深恩的我就濟拔,與我毫無關係甚至是怨家就不救濟。不特如此,對於整個人群,不生一念逆害之心,總是隨順人群的心意,不使人群感到有所怖畏!
  四、又願生生世世的,在在處處的,都能常為諸佛之所護念。行者在菩提道上,會不會退墮下來,就看有沒有諸佛護念,若常得到諸佛護念,就可穩步的向佛道前進,不說不會受到魔外擾亂,即或遇到魔外,亦能降魔怨及諸外道。魔怨不論怎樣倡狂,只要揮起慧劍與魔決戰,魔怨沒有不被降伏。至於九十六種外道,雖有各種錯誤思想,但我以智慧洞達其錯誤,就不會為外道思想所惑,而仍稟於正見導入正行。
  五、又願得以與諸菩薩俱會一處。人與人的關係,總以志趣相投者,相互結合在一處,佛法行者亦然,聲聞者與聲聞者俱會一處,菩薩者與菩薩者俱會一處,因與諸菩薩俱會一處,不特可以交換度生的經驗,且可互相策勵為法為人的努力。如是,上求無上菩提道心,就會相續不斷的前進,不致退失菩提心。
  六、又願生生世世的,在在處處的,沒有佛法的弘揚,就去興顯佛法,曾有佛法弘揚而衰頹的,就去興複佛法,使佛法在世界各地流傳,不使佛法從世界消逝。但這必須修行大乘才能做到,所以本著大乘精神,積極修行如何弘法的工作,使佛種得以不斷。大乘行門修到相當程度,或說體悟真理證入初地,就可分身無量,到無量世界救度眾生。雖現身於無量世界,但於世法心無所著,不同凡夫永沒三界,不同二乘求出三界,因在分身無量的菩薩看來,既沒有生死可了,亦沒有三界可出,視一切眾生如一子,所以散形無量而化度。若如經說,三世諸佛,皆以此道度生,雖度無量無數眾生,而實無一眾生可度,皆以此心說法,雖說三藏十二部教,而實無有一法可說,亦即未曾說著一個字。無法可說,乃是真正說法,無生可度,乃是真正度生。像這樣的說法度生,不是偶一為之,亦非短時間事,是要從初發心,直至道場時,於其中間,不論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或是經過無量阿僧祇劫,無有一念退轉之心。唯有如此,乃能突破重重難關,終亦得證無上菩提。
  丙三 願隨佛菩薩學
  如諸佛菩薩所發誓願,所修福智,所行回向,我亦如是發願、修集、回向。
  修學大乘佛法,應向諸佛、諸大菩薩看齊:如諸佛菩薩所發的是怎樣的誓願,不論是總願、別願,我亦如是發這樣的誓。如諸佛及諸菩薩,發了四弘誓願,我亦發此四弘誓願。如諸佛菩薩所修福智,福智要不外於六度,如向所說,前三度是修福,後二度是修智,中間精進度,通于福智雙修。我亦如是修集福智二大資糧,以求證果得到福慧莊嚴。如諸佛菩薩的所行,就是廣修萬行,我亦如佛菩薩所行而行萬行。如諸佛菩薩所修功德悉皆回向,我亦如是普皆回向,或是回因向果,或是回自向他,或是回事向理,願與一切眾生,皆共成就佛道。是以大乘佛法行者,不論修學哪一法門,哪怕是一舉手,或是一低頭,只要是善的,皆當歸於佛道,願自己及一切眾生皆得成佛。
  乙三 總結回向
  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修行回向終無有盡。
  本懺懺文,到此結束。為顯修行無有窮盡,特先反明四法有盡。虛空本是無有窮盡的,如東方虛空之外,還有東方虛空,像這樣的一直向東方擴展過去,東方虛空總是得不到它的盡頭。現在假定虛空界是有窮的,我此修行回向終無有盡。眾生界,不說此界眾生無有窮盡,十方世界眾生更是無有窮盡,現在假定眾生界盡,我此修行回向終無有盡。眾生所造的業,假定有實際體積,把它堆積起來,整個三千大千世界,亦容不了這麼龐大的體積,可見眾生的業是多得不得了。現在假定眾生業盡,我此修行回向終無有盡。眾生煩惱有如塵若沙的那樣多,同樣是無量無邊無有窮盡的。現在假定眾生煩惱盡,我此修行回向終無有盡
  諸位經常在此參加禮懺,亦常來此聽講水懺,可說是解行並進,並將自己聞修所得,回向無有窮盡眾生,願每一眾生皆得成佛道,如是自利利他兩皆無盡,是為真實修禮懺悔,亦是誠摯聽聞正法,我雖未能講得詳盡,顯示懺文所有要義,但願來聞來修以及一切眾生,皆成佛道。
  乙四 歸敬三寶
  發願回向已,至心信禮常住三寶。
  發願、回向已,再以至心禮常住三寶。上卷講到懺悔時,曾說夫欲禮懺,必須先敬三寶,現在最後結說懺悔,同樣要禮三寶,可見懺文前後,相互呼應一致,亦顯為佛子者,始終不忘三寶,特別是現在禮此懺法,更要仰憑三寶慈悲之力,使得滅除所要滅除的三障,始得完成所要完成的佛道,怎可不至誠的禮敬三寶?而禮敬時要為至心誠懇,不得虛應故事,不得隨人拜倒,果能如此,定得三寶慈悲加被,三障必得懺悔清淨。福慧因此亦得增長,對於三寶怎能不至心禮敬!
  贊
  懺如浣滌,以水為名,至心頂禮罪根清,罪滅福由生,慧日昭靈,覺海性圓澄。南無求懺悔菩薩摩訶薩。
  佛陀開示懺悔法門,佛教特別重視懺悔,原因吾人所造的種種罪業,經中有時說為黑業,是極污穢而垢染的,唯有懺悔始得恢復冰清,所以乃將悔喻如浣滌。猶如吾人居住的環境,或是身上穿著的衣服,為塵垢之所污染,必須以清淨水洗滌,且還要用清淨劑,才能將垢染滌除。現在大都是用洗衣粉,一般出售洗衣粉者,總是宣傳某某牌或某某廠出品,洗得最為潔白。現在我們懺悔,用迦諾尊者現的三昧水,洗除悟達國師的宿世冤業,現在依此水懺懺悔,當亦得三昧水,除去一切染業,故特以水為名。當正在禮懺時,至心頂禮諸佛菩薩,仗佛菩薩慈悲及懺悔功德力,所有業就會消,所有德亦即此而。罪滅福生,慧日得以開朗,猶如日光普遍的照明世間,使得整個世間光輝燦爛,再也沒有暗影存在。智慧如日一樣的昭靈,本有的如海一樣的廣大無涯的覺性,自然也就圓滿湛然澄淨,所以說覺海性圓澄。三昧水懺有這樣重大功用,我們能不依之虔誠懺悔?

上一篇(佛法的因果論 ) 回目錄 下一篇(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