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四聖諦、輪回和敵人 八 菩提心
論四聖諦、輪回和敵人 八 菩提心
達賴喇嘛
星期四下午
八、菩提心
打坐最好的時間是早晨,
但是就像不斷燒柴才能隨時取火,
你必須持續保持心的寧靜,
讓前一支香的定境,不在下一支香開始前就全部消失。
問答:
問:你說中觀宗認為一切心都是顛倒的,只有現證空性的智慧心不是,請你解釋。
答:一切二元對待的心都一定是顛倒的,因為五蘊似以自性在此類心識中現起,但實無自性。現證空性的智慧心,因為已經探究了所緣境而發現無自性,所以能瞭解萬法皆空無自性。除了佛智知道萬法實相外,任何心識在認知世俗法時,都必然會出現萬法似乎以自性存在的假像。因為這是心認識錯誤的相分,就說心是顛倒的。
問:如果要用推論的方式來驗證佛教義理,那麼要如何安立死後到投生的心識階段?
答:主要是由經驗而得知的。然而,若要解釋經驗之外的心識層面,那麼有許多事情雖然不是很秘密,但是對某些人來說,就非常秘密、模糊。對於沒有經驗的人來說,這些現象非常秘密,所以他必須用“聖言量”的推論方法,包括早先提到的研讀經典。不管怎麼說,有人記得轉生的情形,也有人記得死亡的情形;對後者而言,心識經過的階段就不是秘密的,而是明顯的。
問:日前您提到天子魔,說他們總是障礙行者的修道。大乘行者若知道此魔其實是來自內心,您建議要如何來擺脫這些魔?
答:天子魔是歸類在欲界六天裏,明確說是屬於“他化自在天”。我們在六道輪回的過程中,也曾經轉生為天子魔。我們全都當過恐怖的魔,全都當過!至於被天子魔騷擾時要用何法,密宗裏有修護輪法,但是最好的方法是觀修慈心。釋迦牟尼佛生前的十二相成道中,有一相是在成道的前一晚,以觀修慈心來降魔。
如果你從惡夢中驚醒,有時候即使一直念誦真言或修護輪法也沒有幫助,但是觀修慈心反而有效,所以這是最好的方法。
問:如何才能研讀佛法、每日修行而不執著?
答:有些情況,即使是善心,也可能是藉助自性執。因此,有些經典說,即使把無常的身心五蘊執為自性有的我和我所有,也可以是成佛的助緣,也就是以我執做為初步修行的所依。比如你剛開始觀修悲心時,都要利用自性執,但是如果你為此而憂慮,決定不繼續觀修悲心,就不對了,因為此時你沒有別的選擇。要去除自性執和執著,你不能只是逃避不修,這樣是無法去除的;反之,為了要減低自性執的力量,你必須親證跟自性執相反的無我;光是逃避不修沒有用。因此,如果你漸漸執著修行,就要再加緊修行來去除這種執著。不要只因為發現對修行開始執著,就不修了。
然而,若是你執著物質,就最好要抗拒這種執著。佛法教我們對物質要少欲知足、不執著;但是沒有說對修行要知足。兩種觀點是不同的;在第一種情況,令人產生執著的物質要捨棄;但是在第二種情況,令人產生執著的修行卻要堅持。兩者必須以此觀點來分辨。
問:觀身是苦是禁止對身體有益的保養嗎?是禁止身體享受最大的快樂嗎?
答:佛法觀身是苦,並不代表要忽視身體。就像聖提婆在《四百論》中說:
雖視身如敵,
仍需保護身。
依此身,才能成就大願。像寂天菩薩在《入菩薩行論》中說:
依如筏之人身,
脫離苦之大河。
我們應視身體為利他的資具,因此要以不執著的態度來滋身、健身。
問:為何證得空性智慧,貪嗔等惡念就會消失,而慈悲等善念卻不會?
答:這要看發心是否出於前面所說的有效認知。比如生起慈悲心時,也可能摻雜煩惱;因為這種慈悲是出於推論。比如生氣的時候,你可能這麼推論:“這個人曾經傷過我,所以我要好好整他!”但是你仔細瞧瞧,就會發現這個推論沒有道理,還自我找麻煩。長遠來看,最好是不要生氣。
密宗裏有個法門用忿怒來修行,但是這不代表光是忿怒而已。雖然發脾氣那時的動機是忿怒,初發心卻非常慈悲。因為時間的關係,講到這裏為止。
“止”的成就
每天應該要打坐多久?剛開始最好是短頻繁。初學者若想坐得久,就不可能坐好,反而會覺得疲勞,陷入邪定的危險。因此,靜坐十到十五分鐘比較好,但是一天要多次。
打坐最好的時間是早晨,但是就像不斷燒柴才能隨時取火,你必須持續保持心的寧靜,讓前一支香的定境,不在下一支香開始前就全部消失。根基好的行者,不用多久,頂多一年或甚至數個月就能修定成就;然而,這是對具足一切善因緣的人來說。
我上堂課最後講到,處於定中就能自動安於第九次第定,叫做“等持”,不再有昏沉或掉舉的過患。這時,身心不調的狀態,如身心無法用於行善的情況,就會漸漸消失。目前,我們的心無法依願而行,但是“等持”成熟之後,這種噁心所的力量就會減弱,最後生起“心輕安”。
“心輕安”快要出現時,頭部會有麻癢的感受,這是因為內氣盈身的關係。這不會不舒服,反而令人愉悅,就像把一雙暖手放在剛剛剃完頭的頭頂上。麻癢的微兆,據說是出現在“心輕安”剛要生起之前,一些已修定成就的行者的確如此報告。
依于“心輕安”(柔軟心)的力量,調順的氣就會在身內迴圈,這是“身輕安”的起因。內氣遍及全身,身體無法依願行善的噁心所就會消失,產生“身輕安”。“身輕安”又會引發身的“妙輕安”,讓整個身體感到安適。雖然這種感受真的很令人喜悅,卻跟密法所說的“妙樂”無關,因為我們沒有專注在身體的重要氣輪上,而只是把心專注在所緣境上,這只是止的力量而已。
身的妙輕安讓身體感到愉悅,進而產生心的“妙輕安”,讓心感喜悅。起初,心的妙樂會強了點,但是心會漸漸穩定,安靜下來,而達到“舍念清淨”。從此,就具足五禪支了。
心成就了五禪支,外在的好壞所緣境,亦即產生貪、嗔、癡的色聲香味觸五塵,就不會像以往看來那麼堅固;禪定成就之後,外境就不會顯得那麼具體。從禪定的經驗來看,所緣境不再生起,行者立刻攝心。這時,心就沒有以往向外散亂的危險。外在的幹擾減少,心繼續處於心性的明覺之中,分別好壞的念頭也會因此而減少。即使這些念頭出現,也會像泡沫隨起隨滅。
處於舍念清淨的另一特徵,是不會意識到自己身體等外境的存在,而是心融於無瑕的空性。
修“觀”
修止成就的價值在哪里?代表在聲聞、獨覺或菩薩乘的修道上有所成就嗎?如先前所說,佛教和非佛教徒都有止的修行,因此,止的本身並不代表在任何修道上有所成就。然而,雖然修止成就不代表境界很高,卻很有用,因為這種定力是更高證悟的基礎。
那麼,除了修止之外,還要修什麼呢?以止為基礎,就可以修得世間智和出世間智。
世間智
佛教和非佛教徒都有世間智。在修止的過程中,要視目前的定境是粗重的,而更高一層的定境是較平靜的。你要知道下表的三界和九地。
3無色界
地:世間頂(非想非非想處)(第九地)。
無所有處(第八地)
識無邊處(第七地)
空無邊處(第六地)
1 色界
四禪(第五地)
三禪(第四地)
二禪(第三地)
初禪(第二地)
1欲界
欲界(第一地)
要達到初禪的行者,視其目前的欲界既粗重又不平靜,而認為初禪是殊勝、平靜的。要成就真正的初禪,就要經過“七作意”。成就止的時候,就會成就第一作意“專注一緣勤修作意”。伴隨這個作意的是不憂不喜之感。要成就真正的初禪,還必須經過其他六個作意:“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之後,才會成就“加行究竟作意”,即真正的初禪。
成就止之前,都是修定,但是到了“了相作意”,就開始修觀,生起觀慧。“了相作意”裏所觀的“相”,有些是屬於初禪的相,被視為平靜的;有些是屬於欲界的相,被視為粗重的。反復觀這些“相”,心就漸漸有力量,能去除欲界九品粗煩惱相。修“遠離”、“攝樂”與“加行究竟”三作意而能對治欲界的九品煩惱時,就成就真正的初禪。
要達到二禪、三禪、四禪和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等四無色界定,也要經過同樣的次第。如之前所說,輪回的流轉並不固定,因此佛教徒認為,我們都會體驗這些定境。然而,目前我們的心處在欲界,就障蔽了其他八地。
出世間智
在出世間法上,我們以止的心來觀四聖諦,分析什麼要取、什麼要舍,或要微細地觀無自性,來證得出世間智。修行者除了思考模式已轉變外,還以止來修觀,逐一分析所緣境、四聖諦或空性。雖然修止的時候,已經去除幹擾禪定的昏沉和掉舉,但是修觀的時候,仍然會有另一層次的昏沉和掉舉幹擾慧的生起。這種昏沉和掉舉與之前的時候不完全一樣,但是仍然必須克服。
觀的力量也和止一樣,能漸漸導出身心輕安,只是程度更大。觀的力量一產生身心輕安和妙輕安,就代表修成了觀慧。從這時開始就是止觀雙運了,這是我們了證空性各種層次的有力工具,可以消除業障。
四神足的議題裏,有關修止的探討就此結束。
五根和五力。接下來談五根: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屬於加行道的前兩地“暖”和“頂”。當五根的能力增強,不被逆境所動時,就變成五力,屬於加行道的後兩地“忍”和“世第一”。
五力是什麼呢?聲聞乘和大乘相同的詮釋為:第一個“信”,是關於四聖諦的取捨。“進”是對該怎麼取捨四聖諦很有熱誠。“念”是不忘這些取捨。“定”是對此取捨要專注一心。“慧”是逐一分析這種取捨。
彌勒菩薩的《現觀莊嚴論》說,大乘認為“信”是三皈依,其不共詮釋是以菩提心三皈依,因此心中恒現三寶。大乘還主張成佛是修行的目標,而且要達到最高的證悟。因為這些特性,大乘的皈依優於聲聞乘和獨覺乘。
“進”是修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的熱誠。“念”是不忘菩提心。“定”為非概念心。“慧”是了知萬法虛妄不實。
同樣地,菩薩也不只為自己修四念住,還為其他眾生。因此,除了所觀境和觀想次第稍有不同外,聲聞、獨覺和菩薩乘修三十七道品的方法都很相似。
七覺分。接下來是七覺分,屬於見道位。我就不詳述了;簡言之,七覺分是念覺分、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輕安覺分、定覺分、舍覺分。
八正道。在修道位時,會成就八正道: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我也不解釋了。
聲聞和獨覺行者修三十七道品可證阿羅漢。各宗派除了對空性的意義解釋不同外,都主張三十七道品的次第大致是如此。
菩薩道的特色
什麼是大乘?菩薩道的次第是什麼?我們先談重視他人甚於自己的菩提心。大乘道需要菩薩的大菩提心,菩薩不只追求自身的利益,還承擔利益“所有”眾生的責任。發了菩提心,就進入大乘;未發菩提心,就不能算是大乘行者。菩提心確實有大威力;它不僅幫助宗教徒,也幫助只在乎現世的人。快樂的根源是利他——為他人服務之願。
發菩提心的因素是四因、四緣、四力,但是我在這裏不做解釋。我們來談談如何修菩提心。有一種修法是彌勒菩薩傳給無著的七支因果發心;另一種是文殊菩薩傳給龍樹菩薩和寂天菩薩的自他平等和交換。
菩薩提心的本質是什麼呢?彌勒菩薩的《現觀莊嚴論》說:
發心為利他,
欲正等菩提。
這是以利他為導向而欲求開悟,其中包括兩種願:以願利他為主,而願自身開悟是為了實現利他之願。
獅子賢在《現觀莊嚴論明義釋》中對這兩行話蝗出假設性的諍論:
第二行的“欲”這個字代表有兩種“願”——願利他和願自身開悟,而“願”是心所,然而,發“心”一定是心王,因此,用發“願”這個詞來描述發“心”是不適當的。
對此異議,他答辯:用發“願”來稱呼發菩提“心”,是以且伴的心所——願自己成就正等菩提的心所——來稱呼心王。同樣地,願利他的心所是因,發菩提心是果,在這裏則是以因名果。
菩提心有幾種?從本質來看,有願菩提和行菩提心兩種。印度和西藏學者對這兩者的差異有不同的詮釋,但是大部分認為,如果只發菩提心,卻還沒受菩薩戒,就是願菩提心,因為這時主要只是希求:“要是我能開悟就好了!”發了此願,也瞭解到要成佛就一定要行菩薩道之後,就會努力發大願學習和行菩薩道。因此,當行菩薩道的願強烈生起時,就會“決心”行菩薩道、受菩薩戒。從此,菩提心就不光是想成佛的善欲,不包括行六度的誓願,這才是真正成佛的方法。因此,這叫做“行菩提心”,因為這時心才真正走上了成佛之道。
就菩提心的道位來講,有四種:一、勝解行地發起勝解菩提心,這是從資糧道到加行道。二、前七不淨地發起清淨增上意願的菩提心。三、八至十的三清淨地發起異熟菩提心。四、佛地發起斷障菩提心。
在修五道(還包括資糧道的三個次第)和菩薩十地(從見道到修道)的過程中,因為發心有不同的心所助伴,所以有二十二種發心。在這裏不須解釋了。
如何用七支因果發心來訓練發菩提心呢?發菩提心的根源是悲心。在發起大悲心時,只要對深陷苦海中的有情眾生有緊密、欣喜、親愛之感,就代表對他們有悲心。因為如此,再加上我們此生最珍惜、親愛、緊密的人通常是母親,所以我們應該把所有眾生視為母親。然而,有人說這只是個例子;你要把眾生視為你覺得最親愛的人,不管他是你的母親、父親、另一位家人或是朋友。
什麼是七支因果發心?第七支的發菩提心是果,而前六支是因:視眾生如母、知母恩、報恩心、慈、悲和殊勝的利他心。如果在培養視眾生如母之前,沒有先自他平等,心就會是偏的。因此,自他平等是前行。
先前我解釋輪回無固定性,但是沒有詳細說明。在八苦、六苦等等的描述中,有一苦是朋友與敵人不固定,這在我們今日不是再明顯不過的嗎?敵人、朋友和非敵非友的共同處是沒有永遠的敵人、朋友或非敵非友,而是有時候是朋友、敵人或非敵非友。因此,不能片面判定某人是我的敵人,就應該要遠離,或某人是我的朋友,就應該要珍惜,或某人是非敵非友,就應該漠不關心。反之,三種人都曾是敵人、曾是朋友,也都曾是非敵非友,比如某人去年傷了你,但是今年幫助你,而另一位去年幫了你,但是今年傷害你,這兩人難道不是同樣的嗎?你在禪修時應這麼思維。
禪修時,還要觀想前方有三個人——你不喜歡的敵人,你喜歡的朋友和一個你不在乎的非敵非友。這時我們心中會(1)對其中一人有親切感,並想著:“這是我的朋友。”(2)對敵人反感,即使只是想像而已。(3)對非敵非友毫無感覺。現在我們必須想想為何會產生這些感覺。原因是第一位暫時幫了我們,第二位暫時傷了我們,而第三位無益亦無害。然而,就無始輪回的漫長過程來看,我們不可以肯定在這世幫了我的人,在每一世都是如此。
禪修時這麼思維,最後即使面對大貪或大嗔也能如如不動。漸漸地,這種偏見減少了,而你會肯定片面把人分為朋友或敵人是錯的。
這時,你可能會開始想,既然每個人都曾經幫過你,也傷過你,就不宜有偏見,也許孤立自己不和任何人接觸還比較好,但是這樣也不自在,對不對?和人接觸是必要的,而既然要接觸,就要結好緣。要結好緣,你就要思維再怎麼樣也不能拋棄這些人,因為沒有人沒當過你的至交,像是母親、父親等等。
這時,要思維無始的輪回,不管是胎生或是卵生,都要有母親,因此既然我們出生過無數次,就可以推論必有無數的母親。
如果下這種肯定的結論有困難,認為每個人都當過你的母親,那麼就看看否定的結論行不行得通,認為沒有人當過你的母親。這個結論是說不通的。因此,即使你仍然存疑、無法判定哪個結論正確,也最好選擇較安全的立場。
之後,你要思維,當眾生是你的母親或至交時,他們是多麼仁慈地保護你,就像你這一世的母親一樣。你要慢又仔細地思維他們的仁慈,而不是敷衍了事。要讓他們仁慈的影像真正在你心中生起。我已經解說過如何在禪修中擴大這些思維,所以在這裏就細談每個步驟了。
思維眾生的仁慈之後,下一步是發起報恩心。當你認為“我必須報答他們的仁慈”時,他們就會在你心中呈現非常親近的那一面;這是第四步“慈”,對每位眾生的親愛欣喜之感。之後,思維苦苦:這些人是如何深陷於苦而想要快樂。如果早先在研究四聖諦時,你沒有好好思維,就絕對無法完整地發起第五步的悲心。比如說,因為我們沒有清楚思維苦的範疇而有所偏狹,就很容易對街上的窮人產生些許悲心,而對有錢人生不起一點悲心。這就顯示了我們執著輪回中較興旺的那一面。
剛開始要發起悲心,觀想非常貧窮的人的確比較容易,但是接下來,就要思維壞苦:雖然有錢人目前不像在受苦,但其造作將帶來苦果,要不然他們過去已造了苦業;雖然他們沒有受到苦的業報卻有苦的因。因此先以思維身心受苦的人來培養悲心,之後,就要擴大此思維,觀想正在受壞苦的眾生。最後,思維行苦:眾生是如何受苦的擺佈,無從掙脫;被苦制約,無法自主。
這麼一步步思維,你的心就能逐漸涵蓋一切眾生,願他們脫離苦海,這才叫做悲心。悲心有很多種:無緣大悲、法緣悲、眾生緣悲和摻雜欲望的悲,我們通常只有最後一種悲,因為只要出一點小差錯,我們就立刻生氣。
就智慧而產生的悲心來說,有觀察眾生只是受苦而產生的悲心。更深一層是觀眾生無常、無我(無自給自足、堅實存在的實體)。再更深一層,是觀察生無自性。
“法緣”悲心的不共特色是什麼?是有辦法發起“我將使所有眾生離苦”的意志,而不是光想:“要是所有眾生都能擺脫苦就好了!”由法緣悲產生的強烈、要所有眾生離苦的意願,就是第六支“殊勝的利他心”。
產生殊勝的利他心,認為自己會利益所有眾生,讓其離苦得樂,之後,就要分析自己目前是否有能力達成這個目標。你會發現目前沒有能力。在這之前,你努力發願利他,現在你要轉為願自己開悟。如之前所說,我們需要“兩種”願——願利他和願自身開悟。
至於如何才能大大利益他人,一般佛教的次第是這樣的:個人吃飯個人飽,要快樂,眾生就必須親自體會和修行。因此,幫助他人最有效的方法是“教導”應修何種法門,應棄何種行為。唯有證得一切道種智,你才能掌握個中三昧。如之前所說,唯有完全去除業障才能證得一切道種智,究竟成佛,才能自利利他。這麼思維,你就會覺得為了要徹底利益他人,開悟是必要的。佛有法身和色身兩種身。佛是以話語開示法義來利他;而要讓聽者領受佛語,就得示現色身,這就是為何色身叫做“利他之身”。此外,要證得這種色身,就必須覺行圓滿、業障淨除。佛的法身就是覺行圓滿、業障淨除,也就是自利。如此一來,色身就和願利他有關,法身則和發願自身開悟有關。
以七支因果發心來修菩提心的討論到此結束。
自他平等與交換
寂天菩薩的《入菩薩行論》對如何修自他平等與交換有詳盡的說明。首先,要建立自己與他人的平等性,因為每個人都同樣要離苦得樂。《入菩薩行論》有十章,其中第八章是談論自他平等;自他平等的基礎是在第六章的“忍辱”,說明敵人很重要、很有價值。因此,修自他平等要結合這兩章的內容。
《入菩薩行論》的第一章點明發菩提心的利益;我們應該要重複思維這些利益。之後,我們必須累積善業,並且在七支或八支行願的修法中受持菩提心;因此,第二章談論七支行願的前三支,到懺悔業障為止。這就是為何第二章叫做“髮露懺悔”。寂天菩薩在這一章以非常發人省思的方式說明無常:不管目前生活多麼美好,都像是南柯一夢,而被喚醒之後,什麼也沒留下,除了回憶。
第三章,寂天菩薩解釋七支行願的後四支,然後描述如何在修法中受持菩提心,所以這一章叫做“受持菩提心”。之後,他基本上是解釋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與智慧等六度。第一項佈施的描述分散各處;持戒也沒有專章討論,但是第四章“不放逸”和第五章“護正知”就是清淨戒的方法。第六章為“忍辱”,第七章為“精進”。他對精進的開示特別好,因為他教我們如何精進而不掉入極端。
第八章,他主要說明如何藉由自他平等與交換觀想來達到心的等持。為了要達到心的等持,我們必須攝心;因此,他提到閉關的好處與欲望的壞處,是在這個情況下,他才對男性談到女身的不淨。第九章,他解釋空性智慧。這裏有很多辯論;非佛教徒的主要反方是數論派、吠陀派和彌漫差喀派。而在佛教宗派方面,他首先反駁經部宗,然後詳細地反駁唯識宗。之後,他解釋中觀應成見,完整精采地解釋萬法是勝義空而世俗有。提到四念住時,他解釋了無我,但是他不是從苦、集、滅、道或身、心、法來思維,而是從最究竟的空性來思維無我。他也提到成佛後,所有身語意都是心無所住地造作。
最後第十章是回向。傳說在第九章中,寂天菩薩說了個偈子:
當實無實法,
悉不住心前,
彼時無餘相,
無緣最寂滅。
說完,他升天去了南印度,從此之後,就再也沒回北印度了。因為《入菩薩行論》是由他的弟子寫的,所以他的離去造成兩種版本,各有不同的偈子數量。也有故事說一些學者去南印度問寂天菩薩《入菩薩行論》的內容。
這就是寂天菩薩《入菩薩行論》的基本架構。假裝我們已經完整討論過了;這真的是現代方法,不用花很多時間!明天,我會簡短說明如何修自他平等與交換。
上一篇(論四聖諦、輪回和敵人 九 珍) 回目錄 下一篇(論四聖諦、輪回和敵人 七 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