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主要節日
1佛誕節
佛誕節,又稱佛誕會、佛生會,是為紀念佛祖釋迦牟尼誕辰而舉行的佛事法會。因法會中以浴佛為主要內容,故又稱浴佛節、浴佛會、灌佛會。
佛誕節還有煎香湯、煮黑飯的習俗,《敕修百丈清規》規定,禪林在佛誕節浴佛之外,還須煎香湯、造黑飯供大眾。明清時僧眾在道傍煮豆供行人食用,而朝廷則賜百官於午門外食“不落夾”。
佛誕節這天,大街小巷張燈結綵,散花焚香,音樂彌空,百戲競技,人潮湧動,充滿了節日氣氛。日本佛誕節時正值櫻花盛開,以鮮花供佛,寺院內外,街市村野,花海一片,故又稱“花節”。
2佛成道日
佛成道日,就是佛祖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修行成佛的日子。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出家後,曾到伽耶城南優婁頻羅村的苦行林,修習苦行。經過六年苦修,經常是日食一麻一米,乃至七日食一麻米,以至“身形消瘦,有若枯木”。釋迦牟尼認識到如此苦修不是通往解脫的正確道路,決定放棄苦行,另闢蹊徑。於是,他來到尼連禪河,洗了一個澡,因體力極度虛弱,洗完後竟無力上岸,幸得天神放樹枝相助,才拉著樹枝上了岸。上岸後又得到一位牧牛女供獻的乳糜,他吃了之後,體力有所恢復,來到岸邊一棵畢波羅樹下,靜坐沉思,發誓“今若不證無上菩提道,寧可碎此身而終不起於座”!經過七天七夜的思考,釋迦牟尼終於豁然大悟,認識了人生痛苦的原因以及滅除痛苦的方法等真諦,得到對宇宙人生真實的徹底覺悟,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成佛”或“成道”。後世把釋迦牟尼成佛的這一天,稱為“佛成道日”,為了紀念這一天而舉行慶祝活動,就稱為“成道節”、“成道會”。
中國傳統的佛成道節是在十二月八日,也就是臘月初八,俗稱“臘八節”。諸大寺作浴佛會,並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臘八粥通常是用五穀雜糧加上棗、杏仁、核桃仁、栗子、花生等,放在一起,用微火慢慢煮熟熬爛,別具風味。在佛成道日煮臘八粥供佛,取法于牧女向佛獻乳糜的傳說,在民間則有慶賀五穀豐登、驅逐鬼邪瘟疫的意義。時至今日,我國許多地區如北京、江浙、皖中、膠東、東北、西北等地,仍然保留著喝臘八粥的習俗。
3盂蘭盆節
盂蘭盆節,亦稱盂蘭盆齋、盂蘭盆會,是每逢夏曆七月十五日佛教徒舉行的以供養三寶、超薦七世現世父母及歷代祖先、施食鬼神為內容的佛教節日。盂蘭盆,梵文Ullambana的音譯,意譯“救倒懸”,比喻亡者之苦有如倒懸,痛苦之極,應即往解救。
相傳中國最早舉行盂蘭盆會的是梁武帝,據《佛祖統記》卷三十七載,大同四年(538)梁武帝幸同泰寺,始設盂蘭盆齋。後來目連救母的故事在中國廣為流傳,婦孺皆知,而盂蘭盆會也因此盛行起來。
在日本,盂蘭盆節一般在陽曆七月十五日或八月十五日舉行,主要活動大體上與中國相似,但男女老幼在燈光下伴著音樂,載歌載舞,卻是日本盂蘭盆節的一道獨特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