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吳仁麟
一年一度的「台北藝術博覽會(Art Taipei)」,我穿梭在那100多個攤位裡。
所謂的「藝術博覽會」就是集合許多藝廊在一起的展覽,對於喜歡看藝術品的人,逛這樣的展覽實在是一大樂事,一口氣看盡上百個藝廊,而且各家藝廊為了吸引買氣更是拿出最好的展品,整個藝博會看來簡直是個百花齊放的大花園。
走在台北的現場,我不禁想起幾個月前飛到香港看「香港藝術博覽會(Art HK)」的震憾。相較之下,香港政府辦藝博會讓人感覺是整個社會都動員起來辦的活動,除了政府各項文化資源的全力配合,還有民間業者也趁機配合推出許多配套來響應,這樣的情場氛圍把整個藝博會經營成一個小型嘉年華,那一整個星期,我白天逛藝博會,晚上和朋友聚會,天天吃喝玩樂得超開心。
和香港比起來,台灣藝博會顯然在官方和民間都得不到香港那樣的重視,我曾經和一些主辦藝博會的朋友聊過,也多少了解台灣在舉辦這樣活動時的各項先天和後天的劣勢,儘管我們有全球數一數二的收藏力,台灣藏家在國際赫赫有名,台灣也有一些在國際市場頗受好評的藝術家,卻沒辦法把這些資源整合回到自己的土地上。
熟知藝術產業的朋友告訴我,要振興台灣的藝術產業,最根源的工作是培養在地的藝術家,讓這些藝術家走進國際舞台並且得到好評價,這樣才能吸引國外的買家來買我們的藝術品,我們也才能從這個點出發來取得主導權。過去幾年來,大陸就是以這樣的策略在全球藝術市場崛起。這樣的策略相當成功,用國際市場的資源炒紅了藝術家,也炒熱了本地的藝術市場。
如果「發展台灣藝術產業」是個命題,該如何來解這個難題呢?擺在眼前的現實是,我們的各項條件看來在整個亞洲都沒得比,勉強來說,我們發展藝術產業的兩大利器是「人文」與「科技」。
人是一切的基礎,我們的人文品質在華人世界中一直被視為標竿,我們的科技實力也相當厚實,有了這兩個堅實的後盾,我們大有可能把創意變生意,來發展台灣的藝術產業。
比如,如果有人能發明一種「個人創藝平台」的產品,讓人人都可以變成藝術家,利用電腦科技掃瞄每個人的DNA之後自動轉化出畫作或音樂作品,這樣,即時沒有經過藝術科班訓練,也可以創作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藝術品。一旦台灣擁有愈來愈多具創作能量的藝術家,這自然是發展台灣藝術產業最好的靠山了。
(作者email:udn@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