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龍王(護法/聚財/消災)大法會 11/22佛陀天降日~上師薈供誦經供燈 西蓮淨苑第二屆傳授瑜伽菩薩戒
 
 
 
 
 
 
 
弘揚佛法 行銷規劃 公益VIP申請
 利美園地
心靈.心理.管理搜尋
地區:
分類
精選顯密資訊
  PLIBC
雪謙寺 
SMTB
寧瑪巴噶陀大圓滿虹光
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
台灣蒙藏文化中心
喇嘛網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裝備蘋果電腦的佛教徒:新興網路科技的文化碰撞   
轉寄 列印 迴響 閱讀尺
加入會員
更新日期:2015/06/28 20:55:05
學習次第 : 進階

裝備蘋果電腦的佛教徒:新興網路科技的文化碰撞
Buddhists Armed with Apples: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the New Networking Technologies
作者:雷蒙德巴羅
Raymond Barglow
《讓世界更美好》第15期第3 41-4 20005-6月刊
作者簡介:電腦程式員和心理學家

科技掀開了新的一頁?

過去的一個千年是變革世界的技術進步的一千年。隨著幾個世紀前的工業革命,以及正在發生的資訊革命,人類似乎正在接近《創世紀》所預言的命運:統治整個地球。這一統治的進程,在工業化國家最大限度的實施了,但還沒有實現歐洲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時期所提出的解放理想。相反地,就象法蘭克福學派的德國理論家們在三十年代首先提出的,科技對自然的統治終結了社會的統治,它提供了戰爭和極權統治需要的武器,提供了集中管制工人以及污染環境的工業機器,提供了操縱觀眾的思想的無處不在的傳媒。在剛過去的世紀,核技術已將全人類從地球上全部清除變為可能。

對於其他的認同?

對於一個被種族、宗教信仰以及地域衝突弄得支離破碎的世界來說,這是一個好消息。一則蘋果電腦的廣告傳遞出這樣的資訊:今天的資訊科技,甚至有可能保護和傳遞古老的非西方的生活方式。在廣告裡,西藏佛教在筆記型電腦的映襯下具足了生命力。一個研究員站在中央,或許他自己也是一個佛教學習者,在他周圍圍繞著面帶微笑的僧侶們,展示著筆記型電腦供我們欣賞。在電腦螢幕上我們看到一篇文章的標題——“哲蚌洛色林的傳統,以及下面緊接著的這個西藏寺院的近代歷史簡述。

在廣告的右下角,我們看到的蘋果電腦公司的商標,一個被咬掉了一口的蘋果——這表明,與我們在創世紀中讀到的相反,沒有任何理由讓我們不去享用知識之樹的果實。電腦螢幕上的文字記錄著這些僧人們最近的全球之旅,在北美和歐洲的100多個城市表演祈禱世界和平的神聖音樂和神聖舞蹈文字繼續寫到,目前的巡訪,使用傳統的藏式修習來淨化和癒合我們陷入困境的星球。

將近代高度複雜的西方技術與古老的東方傳統並置在一起,讓和諧變得理所應當。想一想,而後看看蘋果公司廣告的潛臺詞:僧侶們圍繞在西方人的周圍,他作為兩種文化的聯繫,手中捧著電腦。是他,而不是他們掌握如何操作它(筆記型電腦)。從週邊圖片中提取意義,並遞交給場景中心的資訊處理器。圖像右邊沒有任何文字提到與西藏宗教有關的內容,只是在說機器:

PowerBook(TM)(筆記型電腦產品名)

它來自蘋果公司。
它不只是一台新電腦。
這是一個新的想法。
它讓數字尖叫。
它讓文字歌唱。
它讓人們微笑。
它可以和電腦對話。
它可以與傳真機對話。
它可以對話。

廣告以俳句形式展示給我們,是在向被提升到精神標誌高度的科技產品致敬。廣告圖案的正式設計類似于聖母與聖子的傳統的基督教表示:男性形象取代瑪麗和她的崇拜者,電腦取代了基督幼年之形象成為奇跡和權威的中心。筆記型電腦已成為化身!

一方面,這裡所表達的是西方技術的合理性和一種古老的精神傳統之間的互利關係。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廣告還微妙隱晦的表達了另一個情景,文化帝國主義——一種非西方的生活方式被納入西方以技術為中心,以市場為主導的世界組成理念。關於另類的論述,在過去是不能容忍的,現在卻變得非常方便且被同化了:身著盛裝——極富色彩的長袍和法帽的藏傳佛教徒們看起來是多麼的愉悅。

廣告所掩蓋的是,一方面藏族傳統信仰和習俗與另一方面後工業秩序這兩者之間有或然性關係②。我想在這裡不僅是目前全球秩序明顯的優先次序 ——例如,對消費和領先的重視——但也如唯物主義這個詞的字面意思,它將基本實在性僅僅歸於物理實體及其過程。一個蘋果電腦不僅僅是一個價值中立的通信和計算工具。更恰當地說,它總結了幾個世紀以來的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從而體現了某種特定的理解和價值觀。像電腦、電視和行動電話這樣已經是即成事實的事物,從某種程度上為西方方式的認識和改變世界的真實和力量提供了明顯的證據。

試圖將這些方式和東方傳統,比如佛教,進行調和會在兩個方面產生矛盾。首先是形而上學的衝突:宗教或精神信仰會與自然科學的唯物主義傾向相容嗎?第二個衝突在道德方面:世界精神傳統的價值觀能和全球市場的價值觀相互調和嗎?

科學方面的矛盾:
  
TIKKUN①的網頁和其他地方,有人認為,靈性不需要跟科學理性相矛盾,在世界上不同宗教傳統的核心,我們發現一個共同的,在科學上站得住腳的理解。

國外的一位大德曾引述過一個誤解:宗教修行並不是道具或慣例,佛教徒的心態本質上是科學的且對現代科學的發現和真理保持開放的態度。

此位元大德說,這裡的錯誤在於假設對科學的高度重視與精神方面是不相容的。相反地,他提出東方與西方的認知方式殊途同歸。且提醒我們,畢竟科學和佛法二者都同時告訴我們,萬物在根本上統一。

但是,此位大德的論述沒有解決的是常年宗教與科學爭論的形而上學的辯論:佛教徒相信的統一與科學所假設的相同嗎?大部分精神領域傳統形式中認可的統一,都假設宇宙中有設計和目的的存在:上帝的計畫,安拉的伊斯蘭教,佛教的業力和輪回。另一方面,科學的統一假設宇宙只是充滿了物理過程和力。科學沒有發現任何證據來支援我們的宇宙是被有目的的設計或指導的假說 ——例如被一個神聖的智慧所設計或引導。

在這次辯論中(其討論太複雜,無法在這篇短文中詳細敘述。)很多回合都涉及了類如設計目的概念的含義。他們可能會將我們指向尋找一個設計師或創作者的方向,就像—— 用這個陳舊的例子——一塊手錶的存在意味著一個鐘錶匠的存在。但是,實在沒有必要以自然的方式來求助於有某種超自然的媒介。斯威姆、古迪納夫、鈴木等當代科學類的作家指出,關於地球和生命起源的科學故事其本身是很引人注目和迷人的。隨著其考慮所有物種的相互依存關係,科學編織起一個跟《創世紀》一樣富有戲劇性的創造和進化的故事。大自然以某種奇跡產生了意識,它是一種能夠反映與之和諧與否的可以產生意義的東西。以這種方式來理解,科學理性並不與之矛盾,甚至可能補充梵文文本中的智慧、魯米的詩或托拉的卡巴拉讀物。

道德衝突

一台蘋果電腦,不僅汲取了科學知識,更是包含了後工業市場的經濟規則。與那些可以使機器擴展無限可能的科學發現不同,這些規則無法與佛家哲學共存。電子元器件都是依靠美國和其之外地區的血汗勞動力製造的,這與佛家強調的觀念——對所有眾生的尊敬和慈悲是很難保持一致的(在這裡我並不是特意針對蘋果公司,全球的電子元器件裝配行業都因血汗工廠而臭名昭著)。藏傳佛教和其他處於最好狀態的宗教傳統一樣,教導大家對他人無限寬容,而這恰和當今盛行的金錢至上的觀念背道而馳。

現如今的資訊技術製造了一個國際秩序的神經系統,這個系統開發並榨取全球的底層人民勞動力。這個集成了政府、企業和銀行的電子網路秩序沒有地理界限。從前那堵圍起工廠和辦公環境的牆,消失在現如今的電子辦公室中,就像Byte雜誌的封面所表示的(44頁圖形),它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全球工廠融合的景象。那些隨機延伸于黑色寬廣領域和電路路徑的形狀猶如彗星的白點,代表著外太空的深度。資訊處理器——人們站在或坐在電腦顯示器前面——佔據了向背景無限延伸的路徑的全方位網格。每個人分配於一個工作站,所有工作站聯接到主機網路。由圖所示,在每個節點,有資訊接受者和發送者,就好比一個插入電路板的電子晶片。即使對於兩個物理位置非常接近的人,在這個宇宙工作空間裡,他們依然緊盯著那個吸引他們全部注意力的電腦螢幕,不會看對方一眼。

這幅圖片是想說,如果沒有這個網路,有些人就會變成電腦資訊系統中被拉長的無目的無生命的電器元件而已。的確,電子辦公室將大家聯繫在了一起,可是它除了將他們集成到這些控制設備之外,既沒有讓他們變得更強大,也沒有賦予他們生命任何意義。

當然,新技術不僅僅部署在企業環境中。我們那些具有電子網路能力的個人電腦,有沒有回饋給我們一個衡量個人自由和自主決定能力的標準?邁克爾德圖佐斯,麻省理工大學電腦科學實驗室主任,預期到了網路交通的爆炸式增長,並在1991年提出美國應該致力於國家資訊基礎設施建設專案的主要投資,這會有助於我們重建社會關係。他說:從哲學上而言,國家資訊基礎設施專案應視為一種掌握我們個人定位的新方法——選擇我們的工作同伴、銷售商、藝人,也許甚至還有朋友——不必受地域的限制。隨著實際生活中人們相互接觸的重要性逐步降低,每個在國偶昂因哈家資訊基礎設施上的人都可以建立他/她自己的電子鄰居圈子。

目前來說,阿爾戈爾(美國前副總統,2007年獲諾貝爾和平獎)是極力支持此遠見的人之一。在他的一些演講中,他通過互聯網可以擴展人們交流空間的自由這一屬性來拉攏人氣。但如何運用這一自由空間呢?我們是不是只該和那些或多或少和我們相似的電子鄰居為友?或者在他的公司我們會感到舒心?我們也許會歡迎我們的鄰居” ——在蘋果廣告中的微笑的藏族僧侶,但是對於那些喪失民權的人和無家可歸的人我們卻無能為力,只因為他們無法給我們發送郵件。

互聯網技術被看作是相互關聯相互集成的世界的基礎,看上去似乎和某位大德的全世界人民是一個大家庭的夢想相差無幾。但是萬維網僅僅是一個視野狹窄的網路:它把這個世界按照社會等級和專業專長來區分。當汽車第一次批量投入生產時,它們的廣告說汽車這項技術可以把我們帶到任何想去的人身邊,使我們大家圍繞在一起。但是,汽車旅行卻帶來了截然不同的結果,包括那些與猶太市中心隔絕的郊區。相似的,資訊公路看似集成卻更像是割裂:個人會在那些由志趣相投的人所構建的虛擬電子世界裡找到自己的目標及身份。

社區:虛擬和真實

如何做到一個完全不同的結果呢?我們面臨一個挑戰:超越我們狹隘的虛擬社群去建設一個真實的社區——迎合獲得諾貝爾獎的大德在其最近的書籍《新千年道德倫理》中多次號召我們去實現的廣闊的社區,書中寫道宇宙責任感……每個人都同等享有渴望快樂而不希望痛苦的權利。這個思想之所以會引起如此廣泛共鳴,原因之一是他替這個扭曲的世界道出了我們大家共同的渴望——跨越了國界,跨越了信仰,跨越了文化的界限。我們才將要開始看到,該大德寫道:全球人民意識的形成(由通訊革命建立起) ……一個正在逐步發展壯大的個人的,相互依存的人類社區的意識……只要給與人們真愛、正義、和平和自由,建立一個更好的更有愛心的世界是極有可能的事。
 
既然全世界那麼多人民對於正義、和平如此渴望,為什麼對於趨向正義及和平的運動如此之少呢?在這個先進科技高度發達和全球一體化的千禧年,為什麼我們身邊還有貧窮、戰爭和仇恨?一部分答案從社會團體的形式可以看出,從民族到國家州府領地乃至最近世貿組織去年11月份在西雅圖的抗議指出,都沒有在一些邊緣問題上達成共識,甚至內部的民主化決策都沒有。假如由新網路技術提供的更寬泛的通訊交流領域讓步於電子商務快遞送貨到家的方式,那這些技術肯定將會和老式理想結合:草根民主(基層民主)。這個理想是可以被深深植入的,一位大德近期在給國家民主捐贈基金會的演講中,針對中西方傳統指出:佛教與民主不僅僅是相互相容,他們更是植根於對平等和個人潛能的認同。
 
比如蘋果公司,民主即意味著,所有階層的員工,從第三世界的裝配組裝工人到矽谷的軟體發展人員,都可以使用有他們自己製造的網路技術來仔細斟酌重塑他們自己的工作條件和方向。這些技術也可以幫助公司外部團體人群有自己的發言權,比如設定他們自己的環境安全標準,還可以幫助網路技術從政策上更好地為其目的服務。
 
這種合作已初見雛形。例如在去年西雅圖舉行的反WTO政策的抗議活動,就很大程度上依靠電子網路技術和來自於全球700多個非政府組織機構進行交流溝通,共同商討抗議活動,並最終決定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以網路視頻形式展示一周。這些電子媒介一直以來都在説明新一代的成年活躍分子向世界傳達他們的意願。
 
在西雅圖街區遊行的參與者中,有佛教和平會的成員(www.bpf.org),他們致力於傳達與蘋果公司多元文化市場形象截然不同的全球化視野理念。尤其是在緬甸和泰國,佛學已是一股強有力的挑戰性力量。當信仰的傳統對於他們來說是如此真實的時候,他們會和其他行動主義一樣致力於傳播社會正義和環境保護。事實上,這些傳統的深刻見解正是我們所致力於所開展的運動的精髓。和全世界的交流對話,使我們澄清了這項運動的價值和方向,新興科技的幫助更是無價的。
 
附加說明:
雷蒙德巴羅(Raymond Barglow)是電腦程式員和心理學家。感謝蘋果公司的支持
插圖說明: CENNI DE FRANCESCOPITTURA,佛羅倫斯(EDAM BOOKS)感謝BYTE 雜誌和羅伯特迪尼的支持

注釋①:源自猶太人社會行動主義的責任——“讓世界更美好(tikkunolam)”,其字面意思為修理世界。文中為一個雜誌的名字。
注釋②:或然性因果關係,是相對於必然性因果關係而言的,就是說原因和結果之間是一種可能關係,一個原因可能會引起一個結果,而不是必然會引起一個結果,比如感冒和咳嗽,感冒之後可能會引起咳嗽的症狀,但不是說,只要感冒,就一定會咳嗽,這就是一種或然因果關係。

智悲翻譯中心
譯者:香秋德西、逆鱗
校對:圓航、明心
二校:香秋德西、逆鱗

 





上一篇(換個「健康」的好工作) 回目錄 下一篇(微軟宣佈裁員7800人 調整)

全球慈智部落格
佛歡喜月
蓮師財神16財神總聚
八大持明總聚
◎菩薩慈悲利他之探討 .慈悲利他菩提耕耘—佛教線上. 佛法矯正當代台灣企業弊端之研究
我愛談天你愛笑- udn部落格

贊助網站
自由電子新聞網
南華大學宗教所-- 學術網站/獎學金資源
國內外學術網站/獎學金資源
佛教藝術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
佛教导航-佛教123-佛教
佛教導航網 .... 佛學智慧網 • 解脫之路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