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有
卡盧仁波切 講授
繆樹廉 譯
「中有」〈bardo,又名中陰〉本義為「二者之間隔」。Bar意為「間隔」,do意為「二」。此間隔可以是空間,也可以是時間。如有二屋,二屋之間的空間即是中有。日出與日落之間這段白晝也是中有。中有可長可短,可廣可狹。
我們的經驗大多為間隔所組成。甚至就內心瞬間所起之念而言,在念起念滅和另一念生起之間,也有間隔。這種間隔,即使極小,也是每一過程中的一部份。我們的一切經驗都具有此間隔性。六種中有
某些方面的中有較其他方面的中有重要。最重要的中有之一,是從出生到死亡之間我們醒時的存在,為我們經驗裡第一個大中有,亦即生死之間的中有。
另一例是夢境中有,這是指從晚上入睡到早上醒來的階段。盛行於此階段的識境名為夢中有。
對一般人來說,死時的休克,產生一種無意識的境界,期間長短不定,可能很短,也可能很長。傳統的說法是,此一暫無意識的時期有三天半。隨後,死者之識開始復甦,以一種新的方式感受事物。從心因死亡時的休克陷入無意識狀態開始,到識復甦為止,這一階段的藏文名稱是cho nyi bar do,意即究竟法性期;於此期間,心糊裡糊塗的被投入其本性。
死後經驗中的下一階段為識的復甦,其間很多天死者會感受到心所發出的奇相,或死後心所產生和經歷的幻覺。從識復甦之刻〈究竟法性期終〉開始,到於輪迴中六道之一投胎,藏文名稱是si pa bar do,意即轉生中有〈Bardo of becoming〉,另一種說法是或然中有〈bardo of possibility〉,因為此際我們尚未投胎,至於將生何道,則有多種可能。
以上是有關中有之理的四個主要實例。另一例是禪修境界:當行者修禪得力之時,在識一方面會起某種變化;修禪完畢再做俗事時,修禪時的識境就中止了。真正修禪的這段期間名為禪定中有〈Sam ten bar do〉。
第六種中有名為妊娠中有。此一期間始於轉生中有結束,死者之識與母體內精卵結合,直到出生,也就是直到生死之間的中有開始。
我們人或眾生在輪迴中所經歷的這六種中有,可以改善,但改善之力在於醒覺之境。我們今生在世這一段中有期間,最能發展出有效應付其餘中有的能力。中有這個名詞,通常則專指轉生中有,也就是投胎前的幻覺階段。五大與心性
我們目前所處的未覺境界,乃是基於根本無明,亦即根本散漫之識〈kun shi nam she〉。它是扭曲混亂的根本識。不過,我們有可能體驗到真正的心性,當此清靜覺知出現時,我們不再有根本散漫之識〈kun shi nam she〉,而是有kun shi ye she。nam變成ye,這一字之差,有天淵之別,因為kun shi ye she是根本原始覺知,而非根本無明。
無論是根本無明,還是根本原始覺知,所講的都是心。心本質上包含自然界中所謂的五大。心中具有五大的潛能,而且一直如此,永恆如是,──不是從那一刻才開始。心本性中永遠具有五大的素質,死後的經驗即是起於心的此種潛能。
當我們談到心時,我們所講的不是一件東西。就其最基本的意義而言,心不是我們所能限定者。我們不能說心有某種形狀、大小、方位、顏色或任何其它限定的特徵。我們所謂的空大,在我們知覺的境界裡也沒有限定的特徵。空大就是心的空性;此即心中空大的素質。
但心不僅是空;心含有能認知任何事物的明力。心的這種無限認知力是心的明性,與火大相應。
此在本質上空明之心,引發所有經驗;無論輪迴的經驗或涅槃的經驗,其根皆在於心,一如植物之根在於土中。心的此一為所有經驗之源的功能,與地大的素質相應。
心的另一面是其動性。心從不靜止:沒有那一種經驗能在心久住,都是很快就變為另一種經驗。不管你經歷的是苦樂等情緒的反應,還是見聞等感官的知覺,心的內容永遠在變,心的這種連續不斷的活動,是風大的素質。
心一直有此四大的素質,且將永遠如此。心的這種連續性,及其對不同情況的適應能力,與水大相應。正如水流能保持連續,隨方就圓,心亦能如是流暢、持續、適應。五大與肉身
一切經驗之源或基,是那以五大的素質為其特徵之「心」。我們目前的處境是具有肉身的醒覺狀況,在此狀況中,我們感受到有一所謂成熟業身,意即成熟之業力所招致的此一似為堅實、具體的心象,那就是我們現在的肉身。
我們現在所感受到的肉身,與產生此身之心有如下的關連。我們身體的堅實成分,如肉與骨,代表地大,正像心的「堅實性」──其為一切經驗之基與源的功能──反映地大。同樣的,身內液體,如血、唾液、尿、淋巴液等等,代表水大。體溫是火大,而代表空大的則是七竅等孔,以及器官之間的空隙。器官並非合成一團,而是各自分開。最後還有風大,它與呼吸有關,能藉著呼吸作用維持有機體的生存。
簡言之,肉身是從含有五大素質之心發展出來的。肉身也深受此五大素質的影響。此一身心的綜合,使得我們能認知外界,而外界也是由地、水、火、風、空五大素質所構成的。五大之於中有
目前,處於一個轉捩點,一邊是不淨、未覺而迷亂的生存狀況,另一邊是成覺的可能。對凡夫來說,究竟法性中有,是隨死而來的深陷昏迷期。其間無心智的活動或知覺,只是一片茫然的根本無識境界。此段中有在覺知朦朧乍現於心時結束。在究竟法性中有結束,而轉生中有尚未開始之前,有所謂五種光相出現。這些光相的出現與五大的素質有關。
心在中有境界所見的不同顏色,是心的根本內在素質的自然表現或放射。水大是所見的白光;空大是藍光;地大是黃光;火大是紅光;風大是綠光。這些顏色都只是在識朦朧乍現之際,心內五大素質的自然表現。
隨著識的開始發展和知覺增強,其對五大素質的感受也有了長進。先前所得的印象只是不同顏色的光線,現在則起的變化。光開始整合,凝聚成大小不同的光點或光球。在這些光球中,我們經歷慈悲相與忿怒相的本尊壇城。
此處我們要談的是,我們因感受尚未清靜而可能轉生的五道。通常都講六道,講導致轉生六道的六種主要情緒,以及講出現於六道的六佛。但在五壇法中,欲與貪因以執取為其共同本性,故而合併,以致除去了阿修羅道,將高等的阿修羅劃入欲界天,低等的阿修羅併入畜生道。慈悲相與忿怒相本尊壇城
從究竟的層面來看,能見本尊之心,與所見之本尊,本質上是一非二。但只要我們未獲直接證悟,心就自以為是能感受之「我」,而所感受者是「他」。在死後的經驗中,當慈悲相本尊壇城首度出現時,此種「我」「他」的分劃,使得心有受到威脅之感;此刻五佛壇城,包括五佛的配偶及侍者,以及金剛薩埵的第六佛族,如傘蓋般籠罩整個慈悲相本尊壇城。當時我們見到許多巨大的光球,於中慈悲相本尊發出極其燦爛的光輝。對有惑之心來說,此種光輝很難承受,面對諸慈悲相本尊頗像直視太陽。見到慈悲相本尊的同時,我們也看到與六道有關的六條光線。這六條光線遠不如慈悲相本尊所發之光那麼強烈。因此,受不了慈悲相本尊清靜身相所發強光之心,乃趨向這六條較弱的光線,而此六條光線則通往輪迴中的六道,如是,有惑之心即被導向輪迴。
隨慈悲相本尊壇城之後而來的是忿怒相本尊壇城。無明再度令我們把心之本性所自然顯現出來的本尊身相之光和力,視為外物和一種威脅。此時的死後經驗,不是能見與所見合一的感受,而是可怕與可憎。成覺於中有之可能
藏名Bardo Todrol的一組法教,以及相關的灌頂,其目的在於協助修行者得到加持發展解悟,以使他們能在死後的經驗中獲益。有此為助,當本尊的清靜身相出現時。他們就能如實視之──視之為自心所現,與自心同一本質,既非外在,亦非威脅。死後當識能證悟其經驗不外自心時,即可解脫。與Bardo Todrol有關的法教加灌頂,讓我們得識本尊及其意義,使我們對死後之事有所準備。
死後成覺之可能,所仰賴者有三。第一是心的根本覺性或佛種,無此一切都不可能。第二是本尊清靜身相所固有的加持力。第三是我們藉著灌頂而與此諸本尊所結之緣,以及我們在理智上與直覺上對所發生之事的如實了知。當此三種要素齊備之時,就有可能在面對本尊壇城那一刻,獲得解脫。
如果未在究竟「法性中有」和「轉生中有」之間的階段獲得解脫,則接受灌頂及了解有關死後經驗性質的法教,這兩項利益都將在接下來的轉生中有階段發生作用,令我們不是生於輪迴中之善道,就是生於佛土,確實朝向究竟邁進一大步。轉生中有
面對本尊壇城只是短暫之事,如果錯過此一機會,心即入於轉生中有。轉生中有的情況大致與我們當前的處境類似──許多不同的印象不斷在心中生起,都被我們執著為究竟真實。此一幻覺之境,依傳統的說法,人死後在識入胎之前持續四十九天〈七週〉。每一週末,死者都會因突悟自己已死而深受打擊,以致心又陷入昏迷,就像剛死時那樣,但程度較弱。在每一週末短暫的昏迷之後,識又恢復,本尊壇城又再出現,但不完整,而且轉瞬即逝。這些本尊壇城的出現所連續提供的機會,雖不如在第一階段初現時所提供的機會大,但成覺之可能確是在死後經驗中隨時都有的。本尊壇城所象徵的意義
本尊壇城是具體表現淨覺。例如,我們一般經驗中的身心五蘊,在清淨層面上即被認作五方佛。在俗位我們感受到八種有惑之識,而在淨位此八識即成八男菩薩。在染位我們說此八識有八個對象,而在淨位則說八女菩薩。這些清淨身相,每一個都表示從覺悟的觀點來看我們有染經驗的某一部份。不僅有可能把我們染識的各方面與清淨身相連在一起,也有可能把這些清淨身相與心性本身連在一起。
關於這些不同的表現層面與我們自身經驗之間的關係,已經講了不少,還有很多的話可說。目前,只要了解我們簡略說過的六種中有乃是任何輪迴眾生所必經的六各主要階段,就足夠了。在任何一個階段,修行正法都是最有價值之事,因為藉著修行正法,我們可淨除自身之惑、障與煩惱,而增進我們的福德與智慧。
問答
問:寂靜與忿怒本尊壇城,是否與某一特殊的文化傳統有關?受其他傳統之教的人如何得見此諸壇城?
答:有關這些壇城的法教,你是不是佛教徒沒有關係:你總是要遇到慈悲與忿怒本尊的。作為佛教徒的好處,或修過此一特殊之法的好處,是你在遇到這種經驗時能如實認知。但所經驗者基本上都是一樣,即使對非人的眾生來說也是如此。每一通過中有階段的眾生,都會看到光線、光球,以及出現在光球中的壇城。不過,通常都是無能認知,也不想認知,只是覺得這種經驗可怕和可憎。心因受驚而退縮不前。
傳統經典說,連昆蟲之識,在中有境界,也有同樣的經驗。六道中每一眾生皆有所謂如來藏或覺種〈佛性〉,亦即對究竟心性的根本覺知。中有的經驗即生於此,故為心之自然投影,而非某種文化的產物。問:傳統的說法是心有三面;五大中與此三面相應的三大,是否比餘於二大更重要?
答:當我們說有三面──心的本質是空、心性是明、心的顯現是無礙──我們認為心之空與明是空大與火大。風大是心的第三面,也就是心的不停活動,亦即無礙顯現。至於地大,係指心為一切經驗之源及所依,而水大則是心的連續性。此二功能〈連續及所依〉運行於所有上述三面。因此,心本質上是空〈空大〉,有明〈火大〉及無礙顯現的能力〈風火〉,而在此三者中,無處不有連續性〈水大〉和堪為所依的能力〈地大〉。問:我聽說人死後的三、四天中,不要去動他的屍體。西方的習俗是,在人死後不久,就為他的屍體防腐。不動屍體一事有多重要,不動的時間要有多久?
答:一般而言,不動屍體的時間應儘量長。但在很多情況下,這不易做到,因為講中有的法教裡所反映的那種對死亡的態度,我們根本沒有。人一死,我們就覺得那是心不再需要身了。我們沒有西藏佛教徒對屍體所懷的那種敬意。
但要把這些觀念講清楚可不容易,你若只說「不要移動或觸摸屍體」,而不提出理由,可能只會令人發怒。另一方面,也許你可以把這些觀念中的一部份說明一下。人們至少會了解你所說的對你是多麼重要,以致也對屍體有了某種程度的敬意,而儘可能不去動它。結果如何很難說。在人死後短期之內不去動他的屍體,是值得推廣的一般原則。這是有益之事。
───卡盧仁波切 講授
───繆樹廉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