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錄

生於極樂淨土四正因(卡盧仁波切)

心投生到極樂世界去,有四個正因。極樂世界是高層次的化身淨土,或者你也可以把它當成通往低層次報身淨土的一個橋樑。這裡的體驗相當於初地菩薩的境界,有情到了這裡,已超越輪迴限制,神識不再會隨業受生。由覺悟的角度來看,證到這層悟境的有情,仍可以選擇為利益其他眾生而在輪迴界化身。但這是願力的結果,不是業報。

在我們這個世間形成之前,有二十中劫的時間,宇宙裡什麼也沒有。在此之前,則是前一個世間的壞滅期。在空劫之後,出現了形成的過程,各種大種開始聚集、固定下來。風大的壇城之後,是水大的壇城,一個一個接下去,逐漸形成我們這個有形有相的宇宙。這個形成期長達二十劫,然後才出現生命。眾生逐漸繁衍,各道漸漸增加數目,乃至最後第一千位佛陀出世、涅盤,其間有二十劫的時光。到了那個時候,支持這個世界的業力亦將耗盡,接著地、水、火、風以及這個世界的物質又將崩潰瓦解,這個過程為時二十劫。這些包含了成、住、壞、空四階段,共需時八十劫,就是一大劫。

《阿彌陀經》記載道,極樂淨土十天就完成了。不過我們要知道,對於身處極樂的有情而言,他們的一天就相當於我們的一大劫,由於久遠以前阿彌陀佛的大願,才成就了這樣一個淨土。

當心一進入極樂世界的體驗中,就證了初地。這樣的體驗非常不同,其意境也非常美,因為心是以一種非常神奇的方式投生於極樂淨土的。心進入蓮花中央,蓮花一開放,有情便見到淨土殊勝的莊嚴美麗,內心充滿著滿足的感覺。

一證到初地,菩薩就能利用心廣大的自由度,在一剎那間,為利生之故,於任何世界化一百個身。而這位菩薩也能體驗其他淨土的情況,並且親見其他佛陀。

至於其他的淨土,有的是層次非常高的報身淨相淨土。要進入這些淨土,必須證到八地才能辦到。即使是較低層報身淨土,也至少要有初地菩薩的證量才行。若想進入較低層的化身淨土,行必須要非常努力的修德,積聚巨大的福報才能如願。

但由於阿彌陀佛的大願力,決定神識能否投生極樂淨土的唯一關鍵,在於這個人往生的願有多強。往生極樂的必要條件,就是要堅信淨土的存在,並且衷心發達到那種境界。《阿彌陀經》描述了極樂淨土的特殊之處,在於行者有信心即可成就。

固然願力和信心是決定能不能生於淨土的關鍵因素,但我們還要知道,修行要成功所必備的四正因。第一個正因就是我們對淨土的清晰觀想,這和金剛乘其他修法之間,並沒有太大的不同。例如,當我們修度母法的時候,我們觀想面前虛空中有綠度母壇城,其周圍二十一度母圍繞著。我們經由觀想所建立的參考架構,和相信淨土真實出現在我們眼前的信心,其實是相同的基本原則。修極樂淨土的時候,觀想的內容是不同的。我們要觀想自己前面是阿彌陀佛與諸佛菩薩,想像現在所在地即是極樂淨土。外界的岩石、樹木、山水,都變得比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樣子,要莊嚴殊勝許多。那是個完美的地方,在那裡,五大永遠部會製造痛苦或傷害。

我們觀想,在這一片廣大的淨土中央,有一個寶座,上面坐著深紅色、著僧衣的阿彌陀佛。佛陀結雙跏趺坐,兩手扥缽、置於膝上,他身旁有廣大的諸佛、菩薩、羅漢眾等圍繞。阿彌陀佛是壇城中央的的部主,其他各尊則是壇城中的眷屬。我們把這個壇城觀想得愈清楚,它對我們禪修及信願的培養,就有愈大的聲助。不論我們能不能清楚觀出這個壇城,真正重要的還是我們的信心。印度佛典中有一句話說得很正確,那就是:一切現象的經驗都以發心和願力為基礎。在這層次上,我們就能變成非常有效率的修行者。若能培養發心及願力,相信那件事情是真的,我們就更有可能促成那種轉化。

第二個投生極樂淨土的正因,是我們自己的淨障集資功夫。我們要積極地斷惡修善,增長福德,加深覺性。這和我們今生的狀況很像。如果我們有足夠的善業,那無論我們做什麼都會成功;但如果沒有足夠的善業,那無論怎樣努力,也沒有成功可以發展的基礎。缺少這些福慧資糧,是不會有什麼結果的。

然而,在修行上,決定我們能否成功建立這種福德基礎的因素有一點不同。在這點,最重要的因素是我們對於上師、三寶及善知識們的信心,我們對於眾生的慈悲心,以及我們了解萬法唯心、心體空寂的這種智慧。若具備深厚的信心、悲心與智慧,我們的修行就會非常有效力。

大乘的七支供養文總集了淨障增福的法門。這個祈請文經常出現在法本中,因為它是淨障增福最好的方法之一。七支供養的第一支是禮敬依之源,亦即三寶三根本;第二支是供養如來;第三支是懺悔業障。我們要懺悔的業障,不僅是今生的業障而已,而是往昔一切的業障。我們對於自己的過失發露懺悔,也為其他眾生進行發露懺悔。

第四支是隨喜功德,這些包括俗善乃至證悟功德在內。第五支是請轉法輪,請求上師三寶諸佛菩薩給予教法,讓眾生能有機會接近他們。第六支是請佛住世,也就是直至一切眾生成佛,輪迴未空之際,請求諸佛菩薩、善知識等不斷化現於此世間。我們如是祈請,就不會失去加持之源。最後一支是將修行前六支的功能以及所有修行功德迴向眾生,願一切眾生皆得利益。這個祈請文結合了淨除惡業,積集福慧資糧的所有要點。

第三個正因來自於我們修行時所發的利他的心。修淨土法門,我們的菩提心、利他慈悲心,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發了慈悲心,真實的菩提心,則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了更深遠的意義。若我們以完全利他之心在佛堂中供上一根蠟燭,其所積功德,遠勝於沒有利他心之人供上千百根蠟燭。以利他為動機,所做的一切都會積聚功德。有了無我利生的大悲心為根本,我們的願望就比較容易實現。

當前三個正因都有了,第四個正因--願力,便使得修行有了方向。要讓心成功地達到淨土,必須有強烈的願力。前三個正因建立了基礎之後,願力就成為修行能不能成就的決定性要素。難怪這裡,願力指向的是希望自己和一切眾生皆能到淨土去。即使我們到淨土,但其他眾生還沒有,我們也要從那種悟境中繼續努力。這是我們永遠不能忘記的誓言。這種利他心乃是建立淨土覺受的堅固基礎所在。

有了菩提心的基礎之後,我們觀想面前有阿彌陀佛的相,心中深信自己真的親見阿彌陀佛,渴望進入極樂淨土。儀軌中,有一段極樂淨土長祈請文,其中描述了相關的觀想境界。這篇祈請文是由著名的噶舉上師噶瑪恰美仁波切所寫,它描述淨土的種種,包括阿彌陀佛以及諸佛菩薩作為眷屬,因此它可以用來增強第一個正因,幫助行者做清楚的觀想。

第二個正因是努力淨惡修習。這一部分可根據七支供養文來修行。本儀軌特別細述這一部分,因為它非常重要。

儀軌的下一部分討論到我們該有的心態,我們要選擇繼續留在輪迴,還是要超越輪迴,進入極樂淨土?此處審視了輪迴過患,介紹了三界不安,苦為本性,輪迴界中無有可靠之處等道理。這些說明可以增強我們往生淨土的願力,而不再貪戀輪迴惑境苦海。

儀軌的結行部分描述了極樂世界的境界:壽命極長,心的種種功德生起,大樂,能夠為利眾生而化身等等。這些淨土功德再一遍提及,是要加深心對於淨土的了解及仰慕,而進一步增強往生彼處心願。

如果我們的願文中併入了這四個正因作為增上,那我們就不用擔心修行有沒有結果了。我們這樣修下去,將來必毫無疑問的進入沒有痛苦只有大樂的淨土,在那裡,我們就能有不可思議的威神力來利益其他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