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心經開示1金剛經心經開示2回目錄

金剛經心經開示 各帝參夏仁波切89.09.28

陀講這部心經可能收攝在大般若經裡面,大般若經裡面有上百卷之多,可能在第二十五卷時講心經的部份,從那個地方特別把它抽取出來,這心經有翻譯成中文,它也相當風行,仁波切一邊為我們做口傳,一邊為我們做解釋,如果把梵文般若心經把它翻成中文或藏文就是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在這裡面可以分為三個主要部份,心經是佛陀成佛之後所宣說的一部經典,所以在這一部經典裡面很詳細的講到緣起,這部經的緣起、因緣,他很詳細的講到這些比丘眾數量有多少,他是轉動何種法輪?這當中的問答部份都會有涵蓋,這些都屬於因緣的部份。雖然心經只有一部而已,可是因為翻譯意思的不同,可能會有一些次第上的出入,意義上事實上是相同的。仁波切就照藏文的加以解釋,所以你們不要看玄裝大師翻的要看施護譯師所翻的這份,「如是我聞」是誰講到「如是我聞」?是阿難尊者他來做這樣子回應的闡述,「一時世尊在鳩峰山中」講出他所宣說這部心經的地點,聽者的眷屬是什麼人?「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聚,並諸菩薩摩訶薩眾而其圍繞」這是聽經者,然後講出當時世尊如何來宣說心經的狀況,「爾時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說正法三摩地」,而世尊在那時入了甚深光明的三摩地當中,在那時候「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在佛會中,而此菩薩摩訶薩已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羅密多,觀見五蘊自性皆空」,這邊的觀自在菩薩這第一個菩薩是我們,一般所稱的菩薩,摩訶薩又多了一個大菩薩的意思,這邊又特別指已入聖道,已入見道修道,菩薩所以特別稱它為菩薩摩訶薩。

  剛才講「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在佛會中,而此菩薩摩訶薩已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羅密多,觀見五蘊自性皆空」,這邊就是說親自在菩薩他已經觀見五蘊並非實有,並非五蘊是由它自己方面成立的,他已經觀照到生性了,所以他可以行此甚深般若波羅密多,再來講到「爾時尊者舍利子承佛威神」先前我們講說世尊已入了三摩地,舍利子就是藉世尊八三摩地的威勢力的這種加持,來到觀音菩薩面前來請問他:「前白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若善男子、善女人樂欲修學此甚深般若波羅密多法門樂欲修學者,當云何學?」他是這樣子來詢問:這邊講善男子、善女人,何謂善男子、善女人?這一位補特伽羅他已經具有空性見的,而且也是已發菩提心者,如是一住補特伽羅的話,那我們稱他為善男子、善女人,舍利子就藉著佛陀給他的加持力,軌阿觀自在菩薩:如是一住具有空性見解以及發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想要來修學甚深般若波羅密多法門的話,應該要怎麼學呢?他就提出這個問題來。

  這邊回答: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告尊者舍利子言:汝今諦聽為汝宣說(你好好聽我為你說)若善男子、善女人(這邊還是一樣是指具有空性見和發提心的這種高尚種性者的善男子、善女人)如果他們樂欲修學此甚深般若波羅密多法門的話要怎麼做呢?是有方法的,當觀五蘊自性皆空,方法就是你來觀五蘊自性皆空,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這五蘊,色蘊是屬於外在的,受想行識屬於內蘊,可是在這五蘊當中以四蘊為最主要的,那這五蘊如何來觀他自性皆空?我們要了解到五蘊只是我們假借名言安立到這蘊聚上面去而稱他為有五蘊,而非五蘊他的對境是由他自己方面實有成立的,我們了解這一點的話,就可以了解五蘊自性皆空的意思。這邊講說「何名五蘊自性空耶?」就是自我問到:何名五蘊自性空耶?答案就是下面:「所謂:即色是空,即空是色,色無異於空,空無異於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邊這樣的講法,他用一種總示以及類示的方式,總而言之的開示以及簡略的方式來為我們開示,首先講說所謂:即色是空,即空是色,這可能是指資糧道的行者而言,色無異於空,空無異於色,這是指加行道的行者而言,我們要了解到說所謂的色法它是空無自性的他並非由他自己方面自性成立的,並不是這個樣子,所以因為這個樣子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個意思色它自己本身並非由它自己方面成立的,它的自性是空,它並沒有所謂自性成立這件事,所以它是空的,再來講說:色無異於空,空無異於色,也就是說在色之外並沒有所謂的空在,空之外並無所謂的色在,空輿色它是相融的,就好像玄裝所翻譯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同樣的意思,所必你可以了解在色之外無空可享,在空之外無色可享,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前面四句是在闡述資糧道和加行道的意思,所以當我們來聞思空性義的時候,我們往往會有一些增益或有一些損減,或說會有疑惑會出來,也會有邪見生出來的時刻,都會有的,可是我們如果更進一步來修持的話,這些通通會消失不見,「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邊的受你可以跟前面的結合在一起,即受是空,即空是受可以這樣子結合,想也是一樣,即想是空,即空是想,行識也都可以這樣子結合起來來了解就更容易了。所以這是講五蘊的部份,更進一步可以請一切諸法,所以下面就請說:「此一切諸法如是空相,無所生、無所滅、無垢染、無清淨、無增長、無損減」。這邊的無所生並不是說沒有所謂的生,而是沒有所謂諦實成立之生在,前面「一切諸法如是空相」,就是一切諸法它的相並非諦實成立之相它並非由它自己方面成立、諦實成立之相,同樣滅也是二樣,滅也是自已並非諦實成立之滅)所以才說無所滅、無垢染、無清淨、無增長、無損減,都是同樣也可以用這樣子的方式去加以了解,就容易了解,這邊所說的無所生蕪所滅可以參考龍樹菩薩的中觀論,不生不減不來不去.‥這一些,我們可以去參考這一類,比較容易了解。

 「舍利子!是故空中燕色,無、受、想、行、識」這邊是見道「舍利子!是故空申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無眼識界、乃至無意界、無意識界、無無明、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這之前是屬於見道的部份;就是道諦的部份,「無智,無所得」是修道,「亦無無得」是無學道是滅諦(翻譯說:我講錯,道諦是在修道無智無得的地力,所以當一住行者如果入了見直之後,在他入於根本定之後,他是現證空性,其他的二一色受想行識,或是五蘊五根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通通不會現起來,另外色生香味觸法這六塵也不會現出來,在根本定的時候都不會現出來,更不會有所謂這六界,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眼界甚至眼識界都不會現出來,直到意識界在根本定當中都不會顯現出來,他是安住於現證空性的狀態當中,另外十二緣起支從無明開始.‥到無無明、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是十二緣起支的部份,也通通不會現出來,也不會現起這四諦,若集滅道也不會現出來,可以說整個安住在根本定當中,可是他如果出了定之後有時候他依然異共相的形象還是會現出來的。異共相的這種了解還是會有的。再來講「無智無所得」這邊特別是指道諦的部份,即入了修道的境界了,「亦無無得」是指無學道行者的境界,是滅諦的部份。

 再來講到下面這邊也是屬於無學道功德的部份,「舍利子由是無得故,菩薩摩訶薩依般若波羅密多相應行故,它無所著,亦無墨礙,以無著、無礙故以無有恐怖,遠離一切顛倒妄想,究竟圓寂。」這部份是屬於無學道的部份,也就是無學道的行者他們的心相續當中煩惱障已經完全悉數淨除了,只是剩下微細的所知障而已,可是對我們初機者,當我們在修空性義理的時候,入禪定要修空性義理,往往計我之思還是會非常強烈的顯現出來,所以當我們行於菩提道上的時候,必須要不斷的做祈請,不斷的累積資糧,淨險罪障,才能將這種很濃厚的習氣淨除掉,所以一般的凡夫初學者,往往會執不淨為淨,軌苦為樂,軌無常為常大部份都會有這種現象,所以我們必須要不斷的在這條道上要不斷的積資淨障才有可能的。這一段就請到無學道行者的功德,也有講到所有三世諸佛依此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就請到所有三世諸佛他們要成佛都依於此道而成佛的。就是依於此般若波羅密多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果位的。

 下面就講到:「是故應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廣大明,是無上明,是無等等明,而能息此一切苦惱,是即真實無虛妄法。諸修學者當如是學!我今宣說般若波羅密多大明曰:但雅他 嗡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這一段就請到藏文如是般若波羅密多咒這指資糧道,是廣大咒是加行道,是無上咒是見道,是無等等明是修道,而能息此一切苦惱,是即真實無虛妄法是無學道,前面少了一個般若波羅密多咒。諸修學者當如是學!我今宣說般若波羅密多大明曰:下面這個咒語也是跟五道結合起來,怛雅他嗡揭諦揭諦的意思是去罷去罷,貸糧和加行趨向菩提,指資糧加行的行者要淨除煩惱障和所知障方能夠趨向菩提,敦勸資糧道和加行道的行者去罷!去罷!趨向菩提,「波羅揭諦」是善於往前去罷!「波羅僧揭諦」更加的往前去罷!第一個揭諦是資糧道,第二個揭諦是加行道波羅揭諦是見道,波羅僧揭諦是修道,菩提薩婆是無學道。

 下面是「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若能誦是般若波羅密多明句,是即修學甚深般若波羅密多」也是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如是的來勸舍利子,如果諸菩薩摩訶薩他能夠來誦特此般若波羅密多明句,他即是在修學般若波羅密多,再來講到「爾時世尊從三摩地安詳而起,讚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先前世尊入了光明宣說正法三摩地,如持舍利子去詢問闖於般若波羅密多的修持,之後世尊就很安詳從三摩地出了定,安詳而起就是出定,出了定之後讚同讚觀自在菩薩摩蚵薩所做的這一番開示,只講說「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說,如是,如是,」你說的就是這樣讀得很好,「般若波羅密多當如是學」你要學習般若波羅密多就應當要這樣子學。「是即真實最上究竟,一切如來皆隨喜」你能夠這樣來學習的話,你做這樣的學習是最真實,最上等的最究,竟的學習方式。一切如來都將隨喜你,「佛說此經已,觀自在菩薩摩訶薩並諸比丘,乃至世間天人、阿修羅、乾達婆等一切天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當場在德法會的除了前面所說的大比丘眾及菩薩摩訶薩眾之外,還有很多天神眾、人、阿修羅眾、乾達婆就是食香是數於惡鬼類的,其他很多六道眾生都共同圍繞在世尊周遭聽世尊的開示,才會「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就這樣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