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阿彌陀經疏鈔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
雲棲袾宏(蓮池大師) 著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卷第一
此經疏鈔。大文分三。初通序大意。二開章釋文。三結釋咒意。為順諸經序。正。流通。三分。亦順淨業信行願故。
○初通序大意(五) 初明性二贊經三感時四述意五請加
○初明性
靈明洞徹。湛寂常恒。非濁非清。無背無向。大哉真體。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自性歟。
通序經意。大文分五。自初明性。乃至五請加。今初明性。此經蓋全彰自性。又諸經皆不離自性。故首標也。靈者靈覺。明者明顯。日月雖明。不得稱靈。今惟至明之中。神解不測。明不足以盡之。故曰靈明。徹者通也。洞者徹之極也。日月雖遍。不照覆盆。是徹而未徹。今此靈明。輝天地。透金石。四維上下。曾無障礙。蓋洞然之徹。靡所不徹。非對隔說通之徹。雲洞徹也。湛者不染。寂者不搖。大地雖寂。不得稱湛。今惟至寂之中。瑩淨無滓。寂不足以盡之。故曰湛寂。恒者久也。常者恒之極也。大地雖堅。難逃壞劫。是恒而未恒。今此湛寂。推之無始。引之無終。亙古亙今。曾無變易。蓋常然之恒。無恒不恒。非對暫說久之恒。雲常恒也。非濁者。雲有則不受一塵。非清者。雲無則不舍一法。無背者。縱之則無所從去。無向者。迎之則無所從來。言即此靈明湛寂者。不可以清濁向背求也。舉清濁向背。意該善惡聖凡有無生滅增減一異等。大哉二句。贊辭。大者當體得名。具遍常二義。以橫滿十方。豎極三際。更無有法可與為比。非對小言大之大也。真者不妄。以三界虛偽。唯此真實。所謂非幻不滅。不可破壞。故雲真也。體者。盡萬法不出一心之體。體該相用。總而名之曰真體也。不可思議者。如上明而複寂。寂而複明。清濁不形。向背莫得。則心言路絕。無容思議者矣。不可思者。所謂法無相想。思則亂生。經雲。汝暫舉心。塵勞先起。是也。又法無相想。思亦徒勞。經雲。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是也。故曰心欲緣而慮亡也。不可議者。所謂理圓言偏。言生理喪。經雲。凡有言說。皆成戲論。是也。又理圓言偏。言不能盡。經雲。一一身具無量口。一一口出無量音。如善天女。窮劫而說。終莫能盡。是也。故曰口欲談而詞喪也。又此經原名不可思議。故用此四字總贊前文。蓋是至理之極名也。末句結歸。言如是不可思議者。當是何物。惟自性乃爾。言性有二。兼無情分中。謂之法性。獨有情分中。謂之佛性。今雲自性。且指佛性而言也。性而曰自。法爾如然。非作得故。是我自己。非屬他故。此之自性。蓋有多名。亦名本心。亦名本覺。亦名真知。亦名真識。亦名真如。種種無盡。統而言之。即當人靈知靈覺本具之一心也。今明不可思議者。惟此心耳。更無餘物有此不思議體與心同也。若就當經。初句即無量光。洞徹無礙故。二句即無量壽。常恒不變故。三四句即靈心絕待。光壽交融。一切功德皆無量故。五句總贊。即經雲。如我稱讚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末句結歸。言阿彌陀佛全體是當人自性也。又初句明無不照。即用大。二句靜無不含。即相大。三四句迥絕二邊。即體大。五句總贊。所謂即三即一。雙泯雙存。辭喪慮亡。不可思議。末句亦結歸自性也。又初句言照。即解脫德。二句言寂。即般若德。三四句言寂照不二。即法身德。五句總贊。末句結歸。例上可知。又以四法界會之。則清濁向背。是事法界。靈明湛寂。是理法界。靈明湛寂而不變隨緣。清濁向背而隨緣不變。是理事無礙法界。不可思議。是事事無礙法界。以此經分攝於圓。亦得少分事事無礙故。末言自性。亦是結屬四法界歸一心也。
○二贊經(二) 初總贊二別贊
○初總贊
澄濁而清。返背而向。越三祇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至哉妙用。亦不可得而思議者。其惟佛說阿彌陀經歟。
上言靈明湛寂之體。本無清濁向背。畢竟平等。惟是一心。今謂約生滅門。以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則無明所覆。失本流末。渾亂真體。故名曰濁。如澄泥沙。複使淨潔。斯之謂清。即指轉五濁而成清泰也。無明所引。棄覺逐塵。違遠真體。故名曰背。返其去路。複使歸還。斯之謂向。即指背娑婆而向極樂也。然此且就眾生一期從迷得悟而言。似有澄之返之之跡。而於自性。實無得失。亦無增損。是故時濁時清。水非易性。忽背忽向。人無二身。所謂修證即不無。污染即不得也。三祇者。三阿僧祇劫也。僧祇解見後文。言三者。以釋迦成道。從古釋迦至屍棄。曆七萬五千佛。從屍棄至燃燈。曆七萬六千佛。從燃燈至毗婆屍。曆七萬七千佛。雲三祇也。備經多劫。遠之又遠。而今不越一念。疾超生死。一念者。即能念阿彌陀佛之一念也。諸聖者。佛及菩薩也。自凡望聖。隔之又隔。而今不出片言。直登不退。片言者。即所念阿彌陀佛之片言也。至哉二句。贊辭。至。極也。至極而無以加也。妙者。即上四句總明妙義。用者。力用也。夫垢心難淨。混若黃河。妄想難收。逸如奔馬。曆恒沙無數量之劫。輪轉未休。攻三藏十二部之文。覺路彌遠。而能使濁者清。背者向。一念頓超。片言即證。力用之妙。何可思議。用從體相而出。故止言妙用也。末句結歸。言如是妙用當是何經。惟佛說阿彌陀經。足以當之。或問。小乘且置。只如諸大乘經。廣如山積。雲何妙用偏贊此經。答。修多羅中雖具有此義。未有如此經之明且簡者。故夫稱性而談。正直而說。非不圓頓。而澄濁返背。方便未彰。其餘法門。或浩博而難持。或幽深而罔措。今但片言名號。便入一心。既得往生。直至成佛。即方便而成圓頓。神功勝力。不歸此經。將誰歸乎。又前是性德。今是修德。前是自性清淨。今是離垢清淨。乃至性盡障盡等。互融不二。如教中說。
○二別贊(四) 初先出說經所以二統論淨土功德三特示持名為要四廣顯持名所被
○初先出說經所以
故我世尊。乍說三乘。終歸一實。等頒珍賜。更錫殊恩。
承上。此經具有如是不可思議功德。故佛說此經。良有以也。乍者暫也。暫時之說。非究竟也。三乘者。乘本無三。權說有三。謂聲聞緣覺菩薩也。終者對乍而言。實者對權而言。言世尊始成正覺。演大華嚴。大教難投。隨眾生根。說三乘法。後乃會權歸實。悉與大車。故曰等頒珍賜。此如來一代時教之大致也。而於其中。複出念佛一門。不論大根小根。但念佛者。即得往生。亦不待根熟。方乃會之歸實。但往生者。即得不退。喻如不次之擢。蔭序之官。恩出非常。名殊恩也。又殊恩複含二義。一者念佛是恩中之殊。二者持名念佛。又殊恩中之殊也。
○二統論淨土功德
指四十八之願門。開一十六之觀法。願願歸乎普度。觀觀宗乎妙心。
上贊淨土法門之勝。今於淨土。先出餘經。然後較量此經更為殊勝。願門。觀法。具在二經。言從初願以至願終。無非盡攝眾生同生淨土。自初觀以至觀末。悉是空假中道圓極一心。由此一心。出生大願而成正覺。即以本願還度眾生。而歸一心淨土法門。二經大較。意蓋如此。
○三特示持名為要(二) 初較論要約二究明利益
○初較論要約
又以願門廣大。貴在知先。觀法深玄。尤應守約。知先則務生彼國。守約則惟事持名。舉其名兮。兼眾德而俱備。專乎持也。統百行以無遺。
即前大本觀經。較而論之。知持名尤為要約也。廣大者。以四十八願。帲包幽顯。統括聖凡。廣大恢宏。茫無畔岸。入之必有由漸。故貴知先。傳曰。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深玄者。以門分十六。事匪一恕6疵罟劬ⅰ3跣拿壹啊2僦氐悶湟9視κ卦肌i鶚顯弧J卦級┎┱摺I頻酪病T坪沃取S繕斯=氯繢礎H縭譴笤浮J上<健5眉滯印:緯畈豢頡9室鄖笤竿任裰幣病T坪問卦肌A家怨鬯涫Q苑鴇闃堋7鶿渲良N┬募詞恰=裎歐鵜R恍鬧闖幀?晌街良蛑烈住9Σ環筆6蚍ㄎ┬摹P那寰還省:問虜話臁x那運想。依正宛然。舉念欲生。便登彼國。是則難成之觀。不習而成。故以持名念佛。所守尤為要約也。天如謂大聖悲憐。直勸專持名號是也。舉名者。佛有無量德。今但四字名號。足以該之。以彌陀即是全體一心。心包眾德。常樂我淨。本覺始覺。真如佛性。菩提涅槃。百千萬名。皆此一名攝無不盡。專持者。眾生學佛。亦有無量行法。今但持名一法。足以該之。以持名即是持此一心。心該百行。四諦六度。乃至八萬四千恒沙微塵一切行門。攝無不盡。故名守約。
○二究明利益(三) 初因成二果證三總結
○初因成
從茲而萬慮鹹休。究極乎一心不亂。
不念佛前。念念塵勞。所謂一剎那間。九百生滅。生住異滅。分劑頭數。無量無邊。天眼莫覷。名萬慮也。此萬慮者。甲滅則乙生。俄去則倏返。百計除之。終莫能得。今以持名之力。正念才舉。雜想自除。喻如師子出窟。百獸潛蹤。杲日照霜。千林失白。名鹹休也。故永明謂有人數息。覺觀不休。念佛稱名。即破覺觀。此其驗也。休之又休。窮其源本。故雲究極。至於一心不亂。是為成就念佛三昧。
○二果證
乃知匪離跬步。寶池湧四色之華。不出戶庭。金地繞七重之樹。處處彌陀說法。時時蓮蕊化生。珍禽與庶鳥偕音。瓊院共茆堂並彩。
既得一心不亂。始知蓮華行樹。種種莊嚴。並非心外。何必耳聽金言。方是彌陀說法。娑婆印壞。始名淨土文成者哉。然則珍禽庶鳥。瓊院茆堂。何劣何優。何淨何穢。故曰西方在目前也。
○三總結
蓋由念空真念。生入無生。念佛即是念心。生彼不離生此。心佛眾生一體。中流兩岸不居。故謂自性彌陀。唯心淨土。
承上殊因妙果。正由念佛至於一心。則念極而空。無念之念。謂之真念。又念體本空。念實無念。名真念也。生無生者。達生體不可得。則生而不生。不生而生。是名以念佛心入無生忍。如後教起中辯。故知終日念佛。終日念心。熾然往生。寂然無往矣。心佛眾生者。經雲。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蓋心即是佛。佛即是生。諸佛心內眾生。念眾生心中諸佛也。故雲一體。中流兩岸者。娑婆喻此。極樂喻彼。始焉厭苦欣樂。既焉苦樂雙亡。終焉亦不住於非苦非樂。所謂二邊不著。中道不安也。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意蓋如是。是則禪宗淨土。殊途同歸。以不離自心。即是佛故。即是禪故。彼執禪而謗淨土。是謗自本心也。是謗佛也。是自謗其禪也。亦弗思而已矣。
○廣顯持名所被
此則理之一心。全歸上智。亦複通乎事相。曲為鈍根。
理事一心。詳見後文。今謂自性唯心。正指經中理一心不亂言耳。上智乃克承當。鈍根未能領荷。故此一心。不專主理而亦通事。以事一心。人皆可行。所謂夫婦之愚不肖。而與知與能者也。如天普蓋。似地普擎。大造之中。無棄物故。
○三感時(三) 初總歎二別歎三結歎
○初總歎
奈何守愚之輩。著事而理無聞。小慧之流。執理而事遂廢。著事而迷理。類蒙童讀古聖之書。執理而遺事。比貧士獲豪家之券。
上言佛慈雙被智愚。今言眾生不體佛意。有善教。無善學。故可歎也。守愚者。愚而甘愚。小慧者。慧而不慧。良以事依理起。理得事彰。事理交資。不可偏廢。著此執彼。厥弊等耳。蒙童喻全愚。昏稚未開。僅能讀文。了不解義。所謂終日念佛。不知佛念者也。貧士喻小慧。昔有窘人。路獲遺券。見其所載田園宮室。金帛米粟。種種數目。大喜過望。自雲巨富。不知數他人寶。于己何涉。所謂雖知即佛即心。判然心不是佛者也。是故約理則無可念。約事則無可念中吾固念之。以念即無念。故理事雙修。即本智而求佛智。夫然後謂之大智也。
○二別歎
然著事而念能相繼。不虛入品之功。執理而心實未明。反受落空之禍。
上文雙揭二病。今於二病。別舉其尤。謂著事而信心不切。固無足論。假使專持名號。念念相繼。無有間斷。雖或不明諦理。已能成就淨身。品位縱卑。往生必矣。所謂士人作榜尾登科亦不惡。但恐榜上無名耳。安得以守愚病之。乃至執理而心實了明。亦不必論。假使騁馳狂慧。耽著頑虛。于自本心。曾未開悟。而輕談淨土。蔑視往生。為害非細。所謂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招殃禍者也。問。何故不咎鈍人。反抑利者。答。利者恃才高舉。常謂遠勝鈍人。今為此說。使知畫虎弗就。反落一籌。冀彼知非。回心念佛。非曰抑之。實惜之耳。
○三結歎
遂使垂手徒勤。倚門空望。上孤佛化。下負己靈。今生以及多生。一誤而成百誤。甘心苦趣。束手死門。無救無歸。可悲可痛。
垂手者。古雲。嫂溺援之以手。倚門者。王孫賈母雲。汝朝出而不還。則吾倚門而望。今謂眾生沒於苦趣。佛援之如垂手深淵。眾生背覺合塵。佛念之如倚門望子。援之雖殷。念之雖切。深沉不起。遠逝無還。是孤佛化也。下負者。凡厥有心。定當作佛。故佛教持名。欲人念我自心。成我自佛。而漠然不信。寧不負己靈乎。今生多生者。生生墮落。無有窮已也。一誤百誤者。此生蹉過。多劫難逢也。入苦趣。似蠅蛆飫於廁中。赴死門。類牛羊就乎屠肆。莫為救拔。無可歸憑。豈不哀哉。
○四述意(三) 初愧己不德二明己所尚三原己釋經
○初愧己不德
袾宏。末法下凡。窮陬晚學。罔通玄理。素鄙空談。畫餅何益饑腸。燕石難誣賈目。
上明念佛獲如是益。不念佛招如是損。故述己意。惟崇念佛。今初先以鈍根自量也。末法。則生之不時。下凡。則報之不勝。窮陬。則見之不廣。晚學。則智之不深。事且未能。況複知理。明所言不足取信於人也。素鄙者。自知淺劣。愧鄙空談。所謂恥其言而過其行也。畫餅可知。喻空談也。燕石者。似玉而非玉者也。賈胡者。西域賈人善別寶者也。昔有得燕石者。自謂瑜瑾。驕眩俗目。冀得重售。以示賈胡。曰。石也。大慚而返。喻依稀見道。仿佛不真。明眼人前。堪作一笑。
○二明己所尚
祗承先敕。篤奉斯經。望樂國為家鄉。仰慈尊如怙恃。
既揣鈍根。事必師古。祗者。敬也。世主玉音。法王金口。均名曰敕。篤奉者。奉之至也。樂國言家鄉者。寂滅淨土。乃當人安身立命處。而舍離故里。飄泊他鄉。遊子伶仃。唯有思歸一念而已。慈尊言怙恃者。父曰吾怙。母曰吾恃。佛以大慈大悲。接引眾生。是懷我以聖胎。飼我以法乳。即今內外身心。莫不荷其恩力而得成立。劬勞之德。昊天罔極。而乃叛棄本生。螟蛉異姓。惟應懷慕終身。左右無方。定省不違而已。
○三原己釋經
仍以心懷兼利。道貴弘通。慨古疏鮮見其全。惟數解僅行於世。辭雖切而太簡。理微露而不彰。不極論其宏功。儔發起乎真信。頓忘膚見。既竭心思。總收部類五經。直據文殊一行。而復會歸玄旨。則分入雜華。貫穿諸門。則博綜群典。無一不消歸自己。有願皆回向菩提。展此精誠。乞求加被。
未能自利。先能利人者。菩薩發心。故不忍獨善其身。心懷兼利也。兼利之道。弘法為先。而此經注疏。今多泯沒。稽古無由。雖一二僅存。略舉大端。未暢厥旨。宏功者。即不可思議功德也。不知此經具有如是功德。則疑而不信。信亦不真。疏鈔之作。不容已也。膚見者。肌膚在表。所入不深。喻淺見也。淺見奚能測佛深義。而以救世心殷。頓忘其陋也。心思者。心之官則思。堯舜之聖。尚竭心思。我何人斯。庸可忽也。部類者。專談極樂大本等五經也。文殊者。文殊般若經。專稱名字一行三昧也。雜華者。以華嚴性海為宗。明教非權淺也。群典者。引諸經論以證明。言非臆見也。詳如義理部類二門。及後經文中辯。消歸自己者。明不專事相。究其歸著。悉皆消化融會。歸於我之本性。良由世出世間。無一法出於心外。淨土所有依報正報。一一皆是本覺妙明。譬之瓶環釵釧。器器唯金。溪澗江河。流流入海。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也。回向菩提者。凡所修為。鹹願往生。是名回向。而向無他向。回向西方者。回向自性也。末二句。躡前起後。欲興善事。必仗佛加。菩薩且然。況複凡品。精者無二。誠者不虛。古謂精誠之極。鬼神與通。而況三寶大慈。憫念眾生。猶如赤子。但有利於眾生。精誠求之。寧不加被。
○五請加
歸命娑婆說法主。西方接引大慈尊。不可思議佛護經。舍利文殊諸聖者。二土六方遍塵刹。過去見在及當來。無盡三寶鹹證知。惟願慈悲攝受我。我今妄以穢土見。蠡測如來清淨心。仰承三寶大威神。加被凡愚成聖智。使我言言符佛意。流通遐邇益含靈。見聞隨喜悉往生。同證寂光無上果。
歸命。如波羅密例。倒語法也。歸義有二。一者歸投義。言世人至重者身命。舉身命而歸依。誠敬之至。無二心也。二者歸元義。舉身命而歸依。即是總攝六根還歸一心也。娑婆言釋迦。西方言彌陀。先釋迦者。教所由興也。孺子封侯。尚不背本。凡夫入聖。豈得辜恩。古有臨終焚香先供養釋迦者。正此意也。說法主者。說法度生。一土之中。無二佛故。接引者。眾生念佛。佛垂接引。喻如行路。弱者接而濟之。迷者引而導之也。複有二義。見生接引。則資其道心。臨終接引。則攝其神識。大慈尊者。如母憶子。名之曰慈。慈無以加。名之曰大。尊即主義。交互言之。亦可釋迦此土之尊。彌陀彼土之主也。兼二如來。是謂佛寶。不可思議佛護念經。此經原名也。是謂法寶。舍利文殊等。聞經眾也。是謂僧寶。稱之為寶。略有六義。一稀有義。二離垢義。三勢力義。四莊嚴義。五最勝義。六不改義。具如要集中說。推而極之。極樂娑婆二土。四維上下十方。以至微塵佛剎。則遍一切處。過。現。未來。則遍一切時。於中三寶。橫該豎徹。無窮盡也。又三寶者。複分事理。有別有同。如後文辯。今是內外自他悉歸命也。古雲。佛滅度後。凡諸弟子。所有著述。皆歸三寶。良由聖境高玄。佛言微妙。而欲以凡夫亳末之智。罔自評量。是乃用蠡測海。持管窺天。漫自疲勞。所得幾何。故必歸命三寶。冥希加被。威神者。如經言佛力不可思議。法力不可思議。賢聖力不可思議。仗三寶力。能使愚衷。忽成勝智。凡口所述。冥通聖心也。遐邇者。兼處與時。處則由一隅以至周遍十方。時則由剎那以至盡未來際。皆名自邇及遐也。含靈者。揀非木石。謂一切有情也。見聞隨喜者。但於此經。目覽耳聽。以至暫爾隨順生歡喜者。皆植善根。同生彼國也。寂光者。如來真淨土。生彼國已。見佛聞法。悟無生忍。得自本心。寂照不二。名常寂光。無上果者。佛證圓滿大覺。超越二乘及諸菩薩。此果之上更無過者。名無上果。是證佛一切種智也。經雲。皆得不退轉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則知但得往生。畢竟成佛。故雲同證寂光無上果也。乞求加被。意蓋如此。以上通序一經大意竟。
○二開章釋文(二) 初略標二詳釋
○初略標
將釋此經。總啟十門。一教起所因。二藏教等攝。三義理深廣。四所被階品。五能詮體性。六宗趣旨歸。七部類差別。八譯釋誦持。九總釋名題。十別解文義。
此例華嚴疏旨。略為十門。前八義門。後二正釋。又此與天臺五重玄義。大同小異。蓋開之成十。束之成五。稍有詳略雲爾。
○二詳釋(十) 初教起所因(至)十別解文義。
○初教起所因(二) 初總二別
○初總
先明總者。謂如來唯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則一代時教。總其大意。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今此經者。直指眾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見故。
大事因緣者。引法華經文。彼經以如來出世。本欲度諸眾生。悉皆成佛。不得已故。權說三乘。後至機熟。會三歸一。方酬本意。故知華嚴以後。法華以前。雖有種種法門。淺深不一。無非為此大事因緣。除此一大事外。更無二事。今但一心持名。即得不退。此乃直指凡夫自心究竟成佛。若能諦信。何須遍曆三乘。久經多劫。不越一念。頓證菩提。豈非大事。
○二別
別則專就此經。複有十義。一大悲憫念末法為作津梁故。二特於無量法門出勝方便故。三激揚生死凡夫令起欣厭故。四化導二乘執空不修淨土故。五勉進初心菩薩親近如來故。六盡攝利鈍諸根悉皆度脫故。七護持多障行人不遭墮落故。八的指即有念心得入無念故。九巧示因於往生實悟無生故。十複明徑路修行徑中之徑故。
釋見下文。而生起有序。喻如鉤鎖。初以眾生迷溺。為作津梁。二所以能為津梁者。為有最勝方便故。三何名最勝方便。以能直度凡夫故。四豈獨凡夫。亦度二乘聖人故。五豈獨二乘。亦度菩薩故。六豈獨人中。亦普度一切眾生故。七豈獨平處度生。偏度障難故。八雖雲度生如是廣大。實不離眾生一念得入無念故。九既即念得無念。亦即生得無生故。十通該前九。知此持名念佛。徑中之徑故。又由是徑中之徑。乃能津梁末法故。則後先次第。終始迴圈。故雲鉤鎖。
初大悲憫念末法為作津梁者。佛成道時。已當濁世。況今末法。正入鬥爭。轉展陵夷。後之又後。皆賴此經神力。救拔餘生。豈非至極悲心。預垂濟度。
已當濁世者。人壽二萬歲時。即入劫濁。釋迦出時。人壽百歲。久經濁世。已為可憫。正入鬥爭者。前五百年。解脫堅固。漸次五百。禪定多聞而及塔寺。今當鬥爭堅固之時。更為可憫。後之又後者。乃至法滅。倍更可憫。故佛說此經。略而計之。大悲有三。一者佛在世時。憐此五濁。說難信法。是為第一重大悲憫念眾生。二者佛滅度後。福慧日淺。罪障益深。故說此經。咸令未來雖不見佛。佛滅法存。但有信者。速超生死。是為第二重大悲憫念眾生。三者如大本言。佛滅久遠。當來之世。經道滅盡。獨留此經住世度生。最後方滅。則知滔天之際。尚作慈航。大夜方沉。猶稱法炬。是為第三重大悲憫念眾生也。譬之慈父。憂念後昆。心無盡故。置為生計。能使遠裔殘支。至於家破身貧。猶堪資藉。故曰至極悲心。預垂濟度。
二特於無量法門出勝方便者。入道多門。本無揀擇。險夷曲直。難易攸分。則無量門中。念佛一門。最為方便。略陳有四。一不值佛世。得常見佛方便。二不斷惑業。得出輪回方便。三不修餘行。得波羅密方便。四不經多劫。得疾解脫方便。
法門者。道體幽玄。從門始入。為門不同。故雲無量。權巧接引。令得入門。名為方便。而言勝者。方便中方便也。即觀經所謂異也。多門者。或謂門門可以入道。何必念佛往生。而有易有難。不妨無揀擇中而說揀擇。險者崎嶇難行。曲者紆回難到。喻餘門也。夷坦則易行。喻念佛人皆可為。直捷則易到。喻念佛速超生死。如韋提希。亦遍觀十方世界。而惟願生極樂也。得常見佛者。起信論既示真如三昧。及二門止觀竟。複雲。有初學是法。其心怯弱。以娑婆不常值佛。懼謂信心難就。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專意念佛。即生佛土。常見於佛。如修多羅說。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即得往生。終無有退。此經則七日一心。佛現在前。是也。故知靈山已過。龍華未來。無佛世中。而得見佛。是名最勝第一方便。得出輪回者。由惑起業。由業感報。往來六道。輪轉無窮。依余法修。直至惑盡。始得出離。而托質世間。升沉未保。唯茲念佛。帶惑往生。以己念力。及佛攝受大神力故。一生彼國。即超三界。不受輪轉。經雲。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是也。是為最勝第二方便。得波羅密者。諸菩薩眾。有恆沙劫中。修六度萬行。未能滿足。而今一心念佛。萬緣自舍。即佈施波羅密。一心念佛。諸惡自止。即持戒波羅密。一心念佛。心自柔軟。即忍辱波羅密。一心念佛。永不退墮。即精進波羅密。一心念佛。餘想不生。即禪定波羅密。一心念佛。正念分明。即般若波羅密。推而極之。不出一心。萬行具足。如大本法藏願雲。若我成佛。國中有情。不獲神通自在波羅密多。不取正覺。是為第三最勝方便。得疾解脫者。智論雲。有諸菩薩。自念謗大般若。墮惡道中。曆無量劫。雖修餘行。不能滅罪。後遇知識。教念阿彌陀佛。乃得滅障。超生淨土。又十住斷結經雲。是時座中。有四億眾。自知死此生彼。牽連不斷。欲為之源。樂生無欲國土。佛言西方去此無數國土。有佛名無量壽。其土清淨。無淫怒癡。蓮華化生。不由父母。汝當生彼。故大本雲。菩薩欲令眾生速疾安住無上菩提者。應當起精進力。聽此法門。是知蟻山風水。遲疾天殊。古謂欲得一生取辦。便於是法留心。是名最勝第四方便。
三激揚生死凡夫令起欣厭者。以諸眾生沉迷自性。甘受輪回。曠劫至今。曾無省勵。故示苦樂兩土。爰開折攝二門。激之揚之。俾欣俾厭。勝心既發。淨業斯成。
若據平等法門。非垢非淨。則欣厭無地。折攝何施。但今生死凡夫。迷心逐境。備曆輪回。頭出頭沒。甘心忍受。曾無一念省發奮勵。求願出離。而複遮其欣厭。欲令直悟自心。是猶田蛙井鮒。不與之水。而反責以沖霄。只益沉淪。于事何濟。於是無苦樂中。示苦示樂。苦以折伏。樂以攝受。折則激其頑迷。而令起厭離。攝則揚其懈怠。而俾生欣樂。然後久在泥塗。始嫌污穢。乍聞淨妙。浚起願求。此大火聚。彼清涼池。炎燒眾生。不得不避此而趨彼矣。方便度生。法自應爾。生彼國已。見佛聞法。得無生忍。方悟此心本來平等。
四化導二乘執空不修淨土者。良以乍得我空。即生耽滯。聞說淨佛國土。教化眾生。心不喜樂。故令回小向大。發意往生。
乍得我空者。小乘但悟蘊中無我。不知蘊亦是空。執境為有。唯欲避境趨寂。故聞淨土化生。心不喜樂。如諸聲聞。不見舍那神力。不與菩薩大會。以本不贊說十方佛剎清淨功德故。古謂小乘無他佛之說。大教有剎海之談。斯名獨善之流。亦號鈍阿羅漢。是以教令回斷滅心。修淨土行。乃知諸佛菩薩。悲智行願。如是廣大。如是無盡。心不礙境。境不礙心。一切諸法。本性自空。終日度生。終日無度。而單修禪定。不願往生。是為大失矣。
五勉進初心菩薩親近如來者。初發心菩薩。大心雖建。勝忍未成。所謂弱羽止可纏枝。嬰兒猶應傍母。入正定聚。親彼世尊。方得忍證無生。終成佛果。乘大願筏。苦海度生。如智論中說。且夫六心墮落。塵劫聲聞。魚子庵羅。足為明鏡。故知念佛。菩薩之父。生育法身。乃至十地始終。不離念佛。何得初心自足。不願往生。
智論雲。具縛凡夫。有大悲心。欲生惡世救苦眾生。無有是處。何以故。煩惱強故。未得忍力。心隨境轉。聲色所縛。自墮三途。焉能救彼。假令得生人中。聖道難得。以施戒福力。或作王臣。富貴自在。縱遇知識。不肯信從。荒迷放逸。廣作眾罪。由此墮落。又喻二人救溺。直入水救。彼此俱溺。有方便者。往取船筏。乘之救接。皆得免難。新發意菩薩。亦複如是。要須近佛。得無生忍已。方能苦海救度眾生。如得船者。又雲譬如嬰兒離母。或墮坑井。或渴乳死。又如弱羽。只可依樹纏枝。翅翮成就。方能飛空自在無礙。凡夫無力。唯應專念阿彌陀佛。使成三昧。臨終正念。決定往生。見佛得忍。還來三界救度眾生。正定聚者。揀異邪定不定。以凡夫邪外已定。初心進退未定。今生安養。無論高下。皆不退轉故。聚者會也。即文中諸上善人之會。今謂入此聚中。見佛聞法故。六心墮落者。身子發菩薩心。已證別教六住。因逢乞眼。遂退大心。沉淪五道。塵劫聲聞者。有於大通佛世發心。皆因退大。塵點劫來。墮聲聞位。故經雲。魚子庵羅華。菩薩初發心。三事因中多。及其結果少。引此以明初心菩薩。猶宜親近如來。得所依歸。終無退轉故。菩薩父者。華嚴十一經。威光童子。睹如來相獲十種益。首雲得念佛三昧。名無邊海藏門。疏謂以念佛三昧。菩薩之父。故首明之。良由菩薩以方便為父。念佛即真涉事。是方便故。又念佛成佛。是親種故。十地始終者。十地文中。從初至末。地地皆雲一切所作不離念佛。又雲。遠行地菩薩。雖知一切國土猶如虛空。而能以清淨妙行莊嚴佛土。如來不思議境界經雲。菩薩了知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隨順忍。或入初地。捨身速生妙喜世界。極樂淨佛土中。故龍樹以初地往生。摩差末以得忍往生。至如文殊普賢等諸大菩薩。發願往生。莫可勝數。況初心乎。永明謂欲托質蓮台。永離胎藏。生極樂等諸佛國土遊戲神通者。皆能了達自心。無不化往。天如謂汝若悟心。則淨土往生。萬牛不能挽矣。然則初心菩薩。雖曰了明。去佛尚遠。正爾求生不可後也。
六盡攝利鈍諸根悉皆度脫者。諸餘法門。高之則下機絕分。卑之則不被上根。是以華藏如盲。螢光增結。唯此一法。上下兼收。可謂萬病癒于阿伽。千器成於巨冶。豈不慈門廣大。普度無遺。
如盲者。如來于逝多林中。演大華嚴。彼時上德聲聞。身子目連等。如盲如聾。杜視絕聽。乃至積行菩薩。猶雲曝腮。明高之則道大機小故。增結者。淨名經雲。有二比丘犯根本戒。髮露求懺。優波離為依律定罪。疑心不釋。淨名言。汝毋以常法擾亂其心。重增此二比丘罪。永嘉擬之螢光。謂不能開其迷暗。而反增益之也。明卑之則機深教淺故。他若不淨錯施爐韝。數息不利塚人。彼此為門。亦複各異。而淺深小大。勢不兼宜。惟此念佛法門。三輩九品。悉皆度脫。徹上。則三心圓發。直入無生。徹下。則十念成功。亦生彼國。所謂不離一法。巧被諸根。豪傑無下抑之羞。庸愚有仰攀之益。蓋無機不收。有情皆攝者也。阿伽陀者。西域藥名。能以一藥總治諸疾。喻但持佛名。五欲三毒。無量煩惱。乃至偏乘外道。一切見病。悉斷除故。巨冶者。一冶之中。陶鑄萬物。各成其器。喻但持佛名。隨彼根行。九品往生。皆不退故。廣大者。周易乾曰大生。坤曰廣生。今無所不度。喻如天覆地載。並育相容。至慈無擇。名普門也。
七護持多障行人不遭墮落者。末世修行。多諸障難。一虧正見。即陷群邪。彼佛願力威神加被行人。大光明中。不遭魔事。能為護念。直至道場。故知澤圖辟怪。寶鏡遁妖。正念分明。無能嬈者。
多諸障難者。行人于禪觀中。擊發陰魔。如楞嚴開五十種。皆雲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故知正見稍虧。邪魔遂熾。無益更損。求升反沉。由此淺根怖道不學。今念佛者。以佛大願攝受。大力匡持。威莫敢幹。神不可測。雖有魔事。行將自消。又經雲。念佛之人。有四十裏光明燭身。魔不能犯。以阿彌陀佛。及十方佛。常護念故。從今發心。直至道場。自始至終。吉無不利。良由正念分明。縱魔來者。易識易遣。非比耽靜著空。中無主宰。逢魔不覺。遂至入心者也。澤圖寶鏡者。以此二喻。明非但佛力。即是自己念力也。有神獸名白澤。能人言。辨萬物之情。諸邪望影而避。故曰家有白澤之圖。必無如是妖怪。又山精野魅。能變形種種。誑惑於人。而不能變鏡中之形。喻念佛者。正念現前。智照精朗。一切天魔心魔不得便故。
八的指即有念心得入無念者。心本無念。念起即乖。而眾生無始以來。妄想慣習。未易卒遣。今教念佛。是乃以毒攻毒。用兵止兵。病癒寇平。則舍病體更無自身。即寇盜原吾赤子。
起信論雲。心體離念。而起念念佛。豈不反擾其心。佛藏經雲。無覺無觀。名為念佛。無想無語。是名念佛。而起念念佛。豈不反背於佛。今謂滅諸覺觀。實相念佛。理則誠然。但以心雖離念。而無明染心。念念相續。如七年之病。久亂之民。故曰慣習。茲欲勉強遏捺。立使空寂。而止動歸止。止更彌動。縱粗念暫息。細念猶存。便謂相應。錯謬非小。既居凡地。未能絕慮忘緣。何不即緣慮而作修進。故以念還攻於念。念一佛名。換彼百千萬億之雜念也。而妄從真起。波逐水生。即念即空。居然本體。非於念外別得菩提。故雲萬法虛偽。唯是一心。了悟自心。觸目菩提矣。喻如病體瘳時。便名健體。亂民定後。即是良民。去念而求心。是醫必滅身而療病。將必屠國而安民也。豈理也哉。
九巧示因於往生實悟無生者。七地僅名現相。八地乃得無生。而亟欲滅生以求無生。彌求彌遠。今以求生淨土。乃悟無生。入有得空。即凡成聖。可謂通玄秘訣。換骨神丹。
僅名現相者。華嚴地地皆曰無生。而正得乃歸八地。其七地雲。淨無量身口意。得無生法忍光明。疏謂無生法忍。八地所得。今茲七地。於彼法忍明相現前。未為真得。如觀經疏。以無生即屬初住。意略同此。乃至八地。離一切心意識分別。始名真得無生法忍也。故知無生。聖且難之。況凡輩乎。彌遠者。厭生為患。亟欲滅生以歸於無。而滅非真滅。只益劬勞。終成輪轉。如牛壞車。古有明喻。今專念佛。發願往生。生彼國已。華開見佛。識自本心。本自不生。生亦何礙。所謂熾然求生。而不乖於無生之理。終日生而未嘗生者。乃所以為真無生也。有生而悟無生。故雲入有得空。生屬凡夫。而因生無生。故雲即凡成聖。就路還家。潛超密度。難思難議。故雲通玄。倏爾轉移。如平地升遷。白衣驟貴。故雲換骨。舍秘訣而耕空言。棄神丹而服狂藥。豈不大可哀哉。
十複明徑路修行徑中之徑者。此有二義。一者。餘門學道。萬里迢遙。念佛往生。古稱徑路。而念佛一法。複有多門。今此持名。是為徑路之中。徑而又徑。鶴沖鵬舉。驥驟龍飛。不疾不行。而速而至。徑中徑矣。
二義者。一是較量於多種淨業。二是揀別於本部大本。故雲徑路之徑路也。徑路者。路小而捷名徑。小喻念佛為力之簡易。捷喻念佛成功之迅速。善導大師偈雲。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是也。故雲。餘門學道。名豎出三界。念佛往生。名橫出三界。如蟲在竹。豎則曆節難通。橫則一時透脫。餘門之比念佛。則念佛為速矣。念佛複有多門者。如後文中所開實相念佛四種。乃至萬行回向等。實相之佛。雖雲本具。而眾生障重。解悟者希。下此數門。觀像。則像去還無。因成間斷。觀想。則心粗境細。妙觀難成。萬行。則所作繁多。重處偏墜。唯此持名一法。簡要直捷。但能繼念。便得往生。古人謂既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則不期實相而實相契焉。故念佛為修行徑路。而持名又念佛中之徑路也。鶴沖已過凡禽。爭如鵬舉。驥驟雖超群馬。未及龍飛。皆上喻念佛。下喻持名念佛也。不疾不行者。易係詞曰。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唯神也。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意謂疾而後速。行而後至者。物之常也。蓍卦之體。寂無思為。而有感即通。是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妙萬物而謂之神也。引此以明諸門念佛。雖同曰往生。而為力稍難。為時稍久。是須行須疾。乃至乃速也。今則不稽歲月。不假作為。七日一心。即生彼國。何其神妙一至是也。故普賢行願品鈔雲。大藏中數百餘本。或經或論。說修彼因。然皆勤積。乃得往生。今但稱名。便登不退。豈非徑而複徑者哉。
二者。無量壽經。廣陳依正。備載修持。今此經者。崇簡去繁。舉約該博。更無他說。單指持名。但得一心。便生彼國。可謂愈簡愈約。愈妙愈玄。徑中徑矣。
無量壽經。詳見部類譯釋二門。以對今經。世稱大本。蓋部同而廣略異也。彼為樂廣者說。此為樂略者說。然辭簡而理益明。事約而功倍勝。如大本廣談諸福。而此經謂但持名號。即為多福多善。大本猶分三輩。而此經謂但生彼國。俱得不退菩提。是則不獨為種種念佛門中之要。又於本部中轉更為要。可謂妙中之妙。玄中之玄。徑而複徑者矣。
如上別中十義。複以前九為通。後一為別。兼前總義。為此經教起之所因故。
通者。通明淨土諸經。皆同此因故。別者。別明此經專重持名。以持名為因故。總者。即前總明一切諸經。皆一大事以為因故。言佛說此經。為教眾生念佛。為教眾生持名念佛。為教眾生持名念佛而入佛知見。以了此一心大事而已。合之為此經教起之所因也。
○二藏教等攝(三) 初藏攝二教攝三分攝
○初藏攝
已知佛說此經。有如是因。未知此經藏教分中。各何攝屬。言藏有二。一。三藏。二。二藏。且初三藏者。一修多羅藏。二毗奈耶藏。三阿毗達磨藏。今此經者。是修多羅攝。諸經亦有互相攝者。今非彼故。
梵語修多羅。此雲契經。名為經藏。解見後釋題中。毗奈耶。此雲調伏。即律藏。阿毗達磨。此雲對法。即論藏。上二俱有多義。非急不引。修多羅攝者。此經在經律論三藏中。屬經藏故。互攝者。如華嚴則經攝而兼律論。以十藏等品顯戒律。問明等品顯論議故。梵網則律攝而兼經。以心地品之上。廣談菩薩階位故。餘可例知。此經不兼戒律。亦無論議。自始至終。專說念佛求生淨土。故雲今非彼也。
二藏者。一菩薩藏。二聲聞藏。今此經者。菩薩藏攝。亦有互攝。今非彼故。
菩薩聲聞。詳見後釋文中。藏分二者。以經有大乘小乘。故二藏分攝。若約人有三乘。亦合分三。以緣覺人多不藉教。攝歸聲聞。故止二藏。今菩薩藏攝者。此經演說大乘。如依正莊嚴。信願往生等。皆自利利他菩薩淨佛國土。教化眾生之道故。互攝者。如華嚴菩薩藏攝。亦通聲聞。以能包含無量乘故。今經二乘種不生。故雲非彼。或問。何得文中。彼佛有聲聞弟子。答。此暫有終無。至下釋文中當辯。又問。厭苦趨樂。似專自利。何名菩薩。答。求生淨土。正為見佛聞法。得無生忍已。還來此世。救苦眾生。是菩薩行。非聲聞道。如天臺十疑論中說。
○二教攝
教者。依賢首判教分五。謂小。始。終。頓。圓。今此經者。頓教所攝。亦複兼通前後二教。
五教者。一。小乘教。所說唯是人空。縱少說法空。亦不明顯。以依六識三毒。建立染淨根本。未盡法源故。二。大乘始教。由第二時。但明於空。第三時定說三乘。不許定性闡提成佛。未盡大乘至極之說。故名為始。有成佛有不成佛。複名分教。所說則廣談法相。少及法性。其所雲性。亦是相數。以依生滅八識。建立生死及涅槃因諸義類故。三。大乘終教。由出中道妙有。定性闡提。皆當作佛。方盡大乘至極之說。故名為終。稱實理故。複名實教。所說則多談法性。少及法相。其所雲相。亦會歸性。以依如來藏八識。隨緣成立諸義類故。四。頓教。總不說法相。唯說真性。一念不生。即名為佛。無漸次故。五。圓教。統該前四。圓滿具足。所說唯是無盡法界。性海圓融。緣起無礙。相即相入。帝網重重。主伴交參。無盡無盡故。以上詳如華嚴玄中。恐煩不敘。言頓教攝者。如後義理中辯。亦通前後者。通前終教。以一切眾生念佛。定當成佛。即定性闡提皆作佛故。通後圓教者。亦義理中辯。
○三分攝
分者。十二分教。如修多羅祇夜等。今此經者。修多羅。優陀那。二分攝故。
分者。分齊。以一代時教。別其分齊。各有所屬也。祇夜。此雲重頌。優陀那。此雲無問自說。十二部。恐煩不敘。言二分攝者。一。修多羅攝。以是契經故。二。優陀那攝。以不待請問。自告身子故。
○三義理深廣(三) 初攝頓二分圓三旁通
○初攝頓
已知此經攝於頓教。少分屬圓。未知所具義理。當複雲何。先明此經攝於頓者。蓋謂持名即生。疾超速證。無迂曲故。正屬於頓。
正屬頓義者。以博地凡夫。欲登聖地。其事甚難。其道甚遠。今但持名。即得往生。既往生已。即得不退。可謂彈指圓成。一生取辦。如將寶位。直授凡庸。不曆階級。非漸教迂回屈曲之比。故屬頓義。
或難。頓教一念不生。即名為佛。五法三自性皆空。八識二無我俱遣。今持名念佛。是為有念。雲何名頓。答。以一心不亂。正謂無念。若有念者。不名一心。但得一心。何法不寂。
五法者。謂一名。二相。三妄想。四正智。五如如。三自性者。名。相。是妄計性。妄想。是緣起性。正智。如如。是圓成性。八識者。賴耶。末那。及眼等六。合之成八。二無我者。人無我。法無我。以上亦皆入五法中。詳見入楞伽諸經。悉空悉遣。所謂佛身無為。不墮諸數。一念不生。即名為佛者。頓教之旨也。今言念佛。則所稱佛號屬名。所對佛身屬相。憶念彼佛屬妄想。縱使淨念相繼。入三摩地。亦屬正智如如。而複分別是佛。屬識情。能念所念。屬人法。尚未遣有我。況無我亦遣耶。彼教所空所遣。此皆有之。以其有念。故難非頓。正謂無念者。良由一心不亂。則不以有心念。不以無心念。不以亦有亦無心念。不以非有非無心念。離此四句。更有何念。雖名念佛。蓋無念之念也。念而無念。是名一心。如是之心。心無其心。強名曰一。尚無一相。安求所謂五者三者八者二者。然則一心不亂。不異一念不生。焉得非頓。
○二分圓
分屬圓教者。圓之為義。謂四法界中。前三通于諸教。後一獨擅乎圓。今此經者。圓全攝此。此分攝圓。得圓少分。分屬圓故。
四法界者。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事理無礙法界。此三諸教所有。四。事事無礙法界。唯華嚴一經有之。名為別教一乘。以事理無礙。同頓同終。事事無礙。不同彼二。揀乎同教一乘。故名為別。非藏通別圓之別也。今謂分攝乎圓者。以華嚴全圓。今得少分。略說有十。一。華嚴器界塵毛。形無形物。皆悉演出妙法言音。此則水鳥樹林。咸宣根力覺道諸法門故。二。華嚴一微塵中。具足十方法界。無盡莊嚴。此則如大本雲。於寶樹中。見十方佛剎。猶如鏡像故。三。華嚴不動寂場。遍周法界。故雲體相如本無差別。無等無量悉周遍。此則如大本雲。阿彌陀佛常在西方。而亦遍十方故。四。華嚴喻藥王樹。若有見者。眼得清淨。乃至耳鼻六根。無不清淨。眾生見佛。亦複如是。以見圓覺佛。聞普門法。神力乃爾。此則阿彌陀佛道場寶樹。見者聞者。六根清淨故。五。華嚴八難超十地之階。此則地獄鬼畜。但念佛者。悉往生故。六。華嚴一即一切故。如來能於一身現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頭。一一頭出爾所舌。一一舌出爾所音聲。乃至文字句義。充滿法界。此則如大本雲。彼國無量寶華。一一華中。出三十六億那由他百千光明。一一光明。出三十六億那由他百千佛。普為十方說一切法故。七。華嚴舍那釋迦。雙垂兩相。此則如觀經雲。阿彌陀佛現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之身。而又見丈六之身。於池水上故。八。華嚴以盧舍那佛為教主。此則如清涼雲。阿彌陀佛即本師盧舍那故。九。華嚴名大不思議。淨名諸經名小不思議。此則亦名不可思議功德故。十。華嚴為教。即凡夫心。便成諸佛不動智。此則不越稱名。佛現前故。是則齊等淨名諸經。同為華嚴流類。圓教全攝此經。此經分攝圓教。以少分義。故名分圓也。
○三旁通(二) 初觀經二諸經。
○初觀經
先明通觀經者。有言十六觀門。名為定善。執持名號。名為散善。今為通之。於中有二。一總。二別。先明總者。彼經妙觀。宗乎一心。此經一心。正符彼意。一心作觀。一心稱名。何得同歸一心。揚彼抑此。詳如淨覺疏中說。
旁通者。不別頓圓。但取諸大乘經義理相通。以十六觀。是淨土專經。故先舉也。定散者。孤山判十六觀為定善。此經持名為散善。今謂一心不亂。有事有理。即事一心。已非全散。何況理一。正符彼意者。彼經三觀。即空即假即中。超乎次第。是為一心。今經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則能持所持。了不可得。是名空觀。正當空時。能所曆然。是名假觀。非假非空。常空常假。不可思議。是名中觀。良以單提聖號。直下一心。有何次第。正三觀圓修之義也。是則彼經以心觀為宗。此經以心念為宗。觀即念也。念即觀也。兩經所說。既同一心。何獨此經抑之為散。故此法門名念佛三昧。亦名一行三昧。亦名諸佛現前三昧。亦名般若三昧。亦名普等三昧。三昧之言定也。既通多種三昧。何得為散。大要觀想若非一心。觀亦成散。持名若得一心。持即成定。不在觀想持名。而在一心與不一心也。如淨覺疏者。疏雲。智者大師于觀經。以三種淨業屬散。十六妙觀屬定。未聞以持名為散也。孤山判此經為散善。予不韙彼說。且普門品疏。釋一心稱名。有事有理。存念觀音。無有間斷。名事一心。若達此心。四性不生。與空慧相應。名理一心。普門無不亂二字。智者尚作空慧釋之。今雲一心不亂。何得貶為散善。愚按智者入滅。唱三寶名。章安臨終。亦稱彌陀。及二大士。彼師資自行如斯。必不散判稱名。於是益信。
次明別者。或謂此經但聞佛名。或謂此經佛是劣應。或謂此經華局車輪。或謂此經五逆不生。或謂此經止屬下品。不知二經實一義故。不知此經尤獨要故。
但名者。或謂觀經教想彼佛相好。此經但持四字空名。則不見佛身。故名散善。然經雲。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既佛現。則甯無相好。況與眾。則主伴齊彰。蓋彼以作觀見佛。此以持名見佛。為因不同。見佛則一。劣應者。或謂觀經言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此經不說。疑是劣應。故名散善。然大本雲。爾時阿彌陀佛。放大光明。普照一切世界。阿難見佛。容體巍巍。如黃金山。高出一切諸世界上。則觀經所說。猶一世界。今言一切世界。則更為高大。何得言劣。又大本言。阿彌陀佛道場寶樹。純以眾寶。自然合成。則非木菩提樹下之身。何得言劣。又觀經言。彼佛或現丈六八尺。或現大身。滿虛空中。則隨機所見。大小無定。故古謂即劣即勝。生法不二。而況今經。不出大小。何得定指為劣。華局車輪者。或謂觀經華大十二由旬。此經車輪。華局於小。故名散善。不知車輪之義。大小無定。大本車輪大至百千由旬。何止十二。詳如後文中辯。五逆不生者。或謂觀經言五逆得生。大本唯除五逆。則濟度功狹。故名散善。不知唯除五逆下。有誹謗正法四字。五逆而兼謗法。乃在所除。雖具五逆。不謗法者。未必不生也。良由謗則不信。不信不生。故所謂疑則華不開是也。觀經不言謗法。如兼謗者。亦不生也。又觀經下下品五逆文中。謂其人十聲稱名。遂得往生。則觀想未成。唯資十念。五逆之生。正稱名得生耳。況大本雲。地獄鬼畜生。亦生我剎中。墮地獄者。非五逆人而何。止屬下品者。或謂觀經下之三品。初言智者教令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三言善友教雲。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名號。則持名往生。似唯下品。不知持有事理。理複淺深。今下生者。僅是事善。若成理觀。則與彼經三觀圓修。冥契不二。何慮品位之不高也。況下品文中。乃指惡人愚人。非謂善人智人持名。亦居下品也。故知二經。其義一也。獨要者。略有三意。一者。觀經所明佛身。雖雲即報即法。而那由恒沙。不無數計。生身尊特。猶待辯疑。此經但曰光明無量。壽命無量。則不屬諸數。直指法身。獨要一也。二者。十六妙門。雖雲即觀即心。而先日。次水。次地。次樹。次座。方入佛觀。則不無次第。猶覺繁長。此經不修餘業。單事持名。倏爾一心。便得佛現。獨要二也。三者。上三品生。乃能遊歷十方。承事諸佛。中下二品。皆無此文。今持名往生。便得供佛諸方。食時還國。獨要三也。聞說一義。尚恐生疑。更聞獨要。必致深駭。故雲難信之法。又雲不可思議功德經也。
○二諸經
複明通諸經者。與諸大乘經意義相通。如淨名法華等。旁通如是。乃知此經。義理所該。深邃廣遠。不應視同淺近。自取愆尤。
淨名法華等者。此一心持名。得生彼國。即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是淨名義。又此一心持名。即以深心念佛。乃至獨入他家。一心念佛。乞食無侶。一心念佛。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是法華義。等者。略舉餘經。如文殊所雲。一行三昧。大品所雲。若人散心念佛。乃至畢苦。其福不盡。是般若義。如經三七日。稽首十方諸佛名字。是圓覺義。如五百長者子。稱七佛名。遂得見金色之身。成阿羅漢。是觀佛三昧義。如菩薩六念。念佛第一。又雲。繫念思惟因緣力故。得斷煩惱。是涅槃義。如佛告父王。汝今當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常勤精進。當得佛道。又雲。十心嚮往。命終必生彼佛國土。是寶積義。至如華嚴圓義相通。已見前文。念佛之義。不可勝舉。如上且就一經大旨而言。泛論經義。則維摩丈室。容八萬四千師子之座。今此淨土。十方往生。猶如雨點。皆生七寶池中。曾無窄隘。即淨名義。如來神力品。釋迦與十方諸佛。同出廣長舌相。乃至梵天。為讚歎法華故。今此六方讚歎亦複如是。即法華義。略舉少分。通諸大乘。餘不繁敘。又起信因緣分疏。明信位初心。有四種機。以禮懺滅罪被初機。以修習止觀被中機。以求生淨土被上機。初謂業障眾生。中謂凡夫二乘。則知淨土是大乘菩薩所修矣。義理所該。總結上文。愆尤者。輕毀此經。即輕毀大乘。獲罪無量故。
○四所被階品(二) 初料簡二總收
○初料簡
已知此經。文略義豐。言近旨遠。未委被何根器。有何階等。先明料簡。前三非器。謂無信者。無願者。無行者。反是皆器。
先明根器。有是有非。次別階等。有勝有劣。欲令舍非從是。棄劣取勝也。信。謂信生佛不二。眾生念佛。定得往生。究竟成佛故。如經所雲。汝等皆當信受我語。是也。願。謂信非徒信。如子憶母。瞻依向慕。必欲往生故。如經所雲。應當發願。生彼國土。是也。行。謂願非虛願。常行精進。念念相續。無有間斷故。如經所雲。執持名號。一心不亂。是也。此之三事。號為資糧。資糧不充。罔克前進。又複此三。如鼎三足。或俱無。或具一缺二。或具二缺一。皆不可也。又以喻明。譬之五穀。其無信者。不信即種是穀。栽培此種。定得成穀者也。信而無願者。雖知佳種。無心求穀者也。願而無行者。雖望得穀。不事耕耨者也。俱無互缺。准上可知。此三者。皆羸劣破漏之器。不堪承受甘露法味。故名非器。又複世人雖行眾善。於彼佛土。無信行願。亦名非器。雖有諸過。於彼佛土。有信行願。亦名為器。反是皆器。如下所明。
於是器中。輩之品之。成三成九。九之又九。三之又三。又細分之。複應無量。如二部中說。
次明階等也。輩者。大本三輩。品者。觀經九品。故曰三九。三輩之中。複三輩之。則成九輩。九品之中。複九品之。則成八十一品。輩之無窮。品之不已。則成百千萬億輩品。故曰複應無量。所以然者。均名念佛。同一往生。而修有事理。功有勤惰。隨因感果。地位自別。故涅槃說十二因緣。曾無二法。而下智觀者。得聲聞菩提。中智觀者。得緣覺菩提。上智觀者。得菩薩菩提。上上智觀者。得佛菩提。是則諸天共器。食有精粗。三獸同河。渡分深淺。焉可誣也。倘其自負利根。聞說念佛若將浼焉。寧知輩品天淵。存乎其人而已。終不念佛。鈍置汝也。好奇負勝之士。幸平氣而思之。
○二總收
總收者。但持佛名。必生彼國。則或高或下。或聖或凡。乃至或信或疑。或贊或毀。知有彼佛。便成善根。多劫多生。俱蒙解脫。
高下者。以上品即登彼岸。下品猶勝天宮。則品位雖殊。皆得不退故。聖凡者。以具縛凡夫。但得往生。即與諸大菩薩俱會一處。則終當成聖故。此專舉其順者。下言信疑贊毀。則兼違順。無不獲益也。問。信贊應爾。雲何疑毀亦曰善根。答。常不輕授記諸人。皆當作佛。人疑不信。乃至打罵。因墮地獄。從地獄出。終得成道。豈非罵打從疑而生。疑從知生。知從聞生。聞知有佛。然後生疑。曾未聞知。疑從何發。因聞知故。佛之一字。已蘊識田。投種土中。雨露忽滋。終有生日。彼毀佛者。義亦如是。故曰但知有佛。皆成善根。畢竟解脫。不聞不知。則不成種。
○五能詮體性(四) 初隨相二唯識三歸性四無礙
○初隨相
已知此經被機普遍。未知能詮。何為體性。依古輾轉十門推本。約之成四。先明隨相。於中複二。一謂聲名句文。二謂所詮義。以文與義。皆屬相故。
十門輾轉。詳見華嚴玄談。圭峰複於中約而束之。遂為四門。初聲名句文者。據大小乘教。或以聲為教體。或以名句文身而為教體。今依清涼大師。通收四者。以聲為教主。名者次第行列。詮法自性。句者次第安布。詮法差別。文者次第聯合。上二所依。此名句文三者。屈曲為聲上詮表。唯聲。則不能詮義。唯名句文。則無自體。兼此四事。是謂教體。以假實體用兼資也。二所詮義者。此聲名句文。若無所詮之義。則同乎篇韻。殊無意況。若徒義無文。妙理憑何而得顯示。良以文隨於義。義隨于文。文義相資。乃成教體。故今此經。從如是我聞。至作禮而退。是聲名句文體。而其中所說依正二報。信願往生等。是所詮義也。以是二者。交相隨故。而為教體。
又若據法所顯義。則無非佛事。如香飯光明等。當知法法皆為教體。
法能顯義。則法法自彰。不俟文字。如華嚴雲台寶網。毛孔光明。皆能說法。淨名雲。有佛世界。以香飯而作佛事。有佛世界。以光明而作佛事。乃至一色一香。一舉一動。無有一法而非佛事等。今此經者。水鳥樹林。咸宣妙法。則隨舉一法。皆成教體。
○二唯識
唯識者。此文此義。皆識所變。而有本影四句。
四句者。一唯本無影。即小乘教。不知教法皆唯識現。謂如來實有說法故。二亦本亦影。即始教。以佛自宣說。若文若義。皆從妙觀察智淨識所現。名本質教。聞者識上所變文義。名影像教。諸佛眾生互為增上故。三唯影無本。即終教。以離眾生心。更無有佛。唯大悲大智為增上緣。令彼根熟眾生。心中現佛說法。是故佛教全是眾生心中影像。四非本非影。即頓教。非唯心外無佛。眾生心中影像亦空。以性本絕言。即不教之教。所謂尊者無說。我乃無聞。說聽皆無。唯識而已。是以識為教體也。今此經者。且約終頓二教。則眾生心樂出離。自於心中見佛為說極樂依正。信願往生。而實無說無聽。故識為教體。
○三歸性
歸性者。前以所變之萬境。攝歸能變之八識。今以所現之八識。複攝歸能現之一心。則性為教體。
一心者。即真如自體也。從此真如。流出教法。故會相歸性。則所謂重頌如。授記如。十二分教。一切皆如。以上輾轉推尋真實之理。極至於此。譬之物不離夢。夢不離人。圓覺疏雲。生法本無。一切唯識。識如幻夢。但是一心。則以自心為教體也。今此經者。依正信願等法。若文。若義。究極皆歸一心真如。故古德雲。諸大乘經。皆以一實相印。為經教體。此經一心不亂。即是實相。即是真如。則合前二種。會歸一心。而為教體。
○四無礙
無礙者。心境理事。本自交徹。境及事者。是名隨相。心者唯識。理者歸性。俱交徹故。
交徹者。以一心原有真如生滅二門。真如即是生滅。故理不礙事境心。生滅即是真如。故事境心不礙理。今此經者。心即是土。則一念無為。而不妨池樓鳥樹昭布森列。眾生信樂。隨願往生。土即是心。則七寶莊嚴。而不妨全體空寂。不立一塵。實無眾生生彼國者。則心境理事。互相融攝。而為教體也。
○六宗趣旨歸(三) 初總陳二異解三正意
○初總陳
已知此經能詮之體。如是該羅。未審所宗。當在何者。夫語之所尚曰宗。宗之所歸曰趣。而有通別。通論佛教。因緣為宗。別則依古十門。自我法俱有。至圓融具德。後後前前。次第深淺。是故諸經。各有宗趣。
尚者崇也。聖人立教。一部語言。何所崇尚。所崇尚者。名之曰宗。歸者至也。立此為宗。為求何事。究所歸至。名之曰趣。因緣者。揀異無因邪因。一代時教。不出因緣。如所謂因緣故生滅。因緣故即空。因緣故即假。因緣故即中。佛教所宗。因緣攝盡。故雲通也。十門者。第一我法俱有宗。內執有我。外執有法。名為附佛法外道。第二法有我無宗。則異外道。由是從前至後。由淺入深。乃至第十圓融具德。十門分別。詳具華嚴玄談。若約之為五。不出有。空。法相。法性。圓融。今此經者。宗乎法性。以淨土依正信願等。皆歸一心。一心不亂。即法性故。
○二異解
今明此經。古有多解。有謂信願為宗。有謂超過三界二種清淨為宗。令諸眾生得不退轉為趣。
信願為宗者。諸解多同。以經中屢言。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故。二種清淨者。論言極樂世界。依正二報。清淨莊嚴。非三界所及。故以為宗。而要其所歸。為令眾生。生彼清淨極樂國土。生彼國已。即不退轉。以此為趣。
○三正意(二) 初總舉二別明
○初總舉
此經宗乎法性。於法性中。複分總別。總而令之。謂是依正清淨。信願往生。以為宗趣。
取前二說兼合言之。總為宗趣。以前說不該依正。後說未詳信願。故須兼合。始得無遺。良由依正信願。兼備交資而得往生。皆不出自心故。其總為宗趣者。如華嚴例。彼經亦兼眾說。總因果緣起理實法界以為宗趣故。若欲分之。上句為宗。下句為趣。義亦自明。若欲加之。彼經加不思議。今經亦爾。
○二別明
又別明之。則成五對。一教義。二事理。三境行。四行寂。五寂用。以為宗趣。
一教義一對者。以教為宗。令達義為趣。言崇尚此念佛往生之教。其意雲何。正欲曉會經中所說阿彌陀佛正報依報清淨莊嚴。信之願之。則生彼國。教中有如是義。是其趣也。不徒為語言文字而已。二事理一對者。以事為宗。令顯理為趣。承上一經言教。俱約所詮之義。而義中複有事理。言崇尚此依正信願等事。其意雲何。正欲顯發事中所具至理。是其趣也。不徒為事緣之跡而已。三境行一對者。以境為宗。令起行為趣。境即是所觀之理。對能觀之智。故名為境。言崇尚此理。其意雲何。既知彌陀自性。淨土唯心。正欲即此以為真境。而起觀行。執持名號。一心不亂。是其趣也。不徒為曉達此理而已。四行寂一對者。以行為宗。令至寂為趣。言崇尚此念佛觀行。其意雲何。良由心雖本寂。多生習染。觸境生心。若不修觀行。縱令強抑妄心。終非定慧平等。今依正觀。執持名號。至於一心。則複還空寂之體。是其趣也。不徒為有作妄計而已。五寂用一對者。以寂為宗。令發用為趣。言崇尚此寂。其意雲何。良由妄想執著。無由解脫。妄盡心一。則淨極光通。喻如塵盡鏡明。無像不現。所謂既生本國。得無生忍已。還入生死。以無數方便。大作佛事。度脫眾生。妙用恒沙。是其趣也。不徒為沉空滯寂而已。如是十門。輾轉生起。以為宗趣。
○七部類差別(三) 初明部二明類三非部非類
○初明部
已知此經。宗趣沖深。未審當部等類。為有幾種。初先明部者。部有二種。一謂大本。二謂此經。
部者。以是總歸一部。而有詳略。詳為大本。略為此經。大本有六。一名無量平等清淨覺經。後漢支婁迦讖譯。二名無量壽經。曹魏康僧鎧譯。三名阿彌陀經。與今經同名。吳支謙譯。四名無量壽莊嚴經。宋法賢譯。五出寶積第十八經。名無量壽如來會。元魏菩提流志譯。六名佛說大阿彌陀經。宋龍舒居士王日休者。總取前之四譯。參而會之。唯除寶積。彼所未及。然上五譯。互有異同。漢吳二譯。四十八願。止存其半。為二十四。其餘文中。大同小異。王氏所會。較之五譯。簡易明顯。流通今世。利益甚大。但其不由梵本。唯酌華文。未順譯法。若以梵本重翻而成六譯。即無議矣。故彼不言譯而言校正也。又其中去取舊文。亦有未盡。如三輩往生。魏譯皆曰發菩提心。而王氏唯中輩發菩提心。下曰不發。上竟不言。則高下失次。且文中多善根。全在發菩提心。而三輩不同。同一發心。正往生要旨。乃反略之。故雲未盡。然今疏鈔所引。義則兼收五譯。語則多就王文。以王本世所通行。人習見故。餘五間取。而概以大本標之。故上六種皆名大本。今此經者。名為小本。文有繁簡。義無勝劣。判屬同部。
○二明類
二明類者。自有三種。一觀經。二鼓音王經。三後出阿彌陀偈經。
類者。不同其部。而同其類。如從昆弟。雖不同父。而同其祖。亦名比肩。相為等夷。故曰同類。觀經者。觀無量壽佛經。具談十六妙門。一心三觀。詳本疏鈔。鼓音王經者。佛在贍波大城。伽伽靈池。與比丘百人說。中雲。若有四眾。受持阿彌陀佛名號。臨命終時。佛與聖眾。接引往生等。後出偈經者。始終唯偈。是伽陀部。中雲。發願喻諸佛。誓二十四章。願止存半。與漢吳二譯同。而四十八願。自古及今。傳揚已久。二十四者。或梵本缺略。未可知也。或問。鼓音亦說持名。雲何不與今經同部。答。以有咒故。彼經雖說持名。重持咒故。
○非部非類
三明非部類者。帶說淨土。如華嚴法華。及起信等。又非部類。而中說專持名號。如文殊般若。
帶說者。諸同部同類之外。複有諸經。雖不專談淨土。其中帶及勸贊往生也。華嚴。如行願品。既明十大願王。而末言以此十願導歸極樂是也。法華。如雲誦斯經者。命終當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是也。起信。如前教起中所明是也。等者。如觀佛三昧。十住斷結諸經。帶說淨土。層疊非一。詳如後釋文中雜引。文殊般若。詳後執持名號文中。
○八譯釋誦持(五) 初明譯二明釋三明誦四明持五結勸
○初明譯
已知此經。為部為類。詳略同別。未委譯自何時。凡有幾譯。以至注釋闡揚。讀誦受持。有何靈驗。初明譯者有二。一名佛說阿彌陀經。即今經。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姚秦者。周有嬴秦。南北朝有苻秦。姚秦。今言姚者。揀非余秦也。三藏者。通經律論。兼善華梵故。法師者。佛法所屬。演揚誨眾。為表範故。鳩摩羅什者。梵語具雲鳩摩羅耆婆什。上五字。此雲童壽。什者。深善此方文字之什。華梵合舉。稱羅什也。譯者。易也。易梵成華也。周禮。掌四方之語。各有其官。北方曰譯。今經自西來。而言譯者。漢之北官。兼善西語。摩騰始至。遂稱為譯。今仍之也。按本傳。師。中天竺國人。父名鳩摩羅琰。家世相國。棄榮出遊。龜茲王以妹妻之。生師。師生而神靈。七歲隨母入寺。見鐵缽。試取加頂。俄念此缽甚重。我何能舉。即不勝重。遂悟萬法惟心。博學強記。人莫能及。以沖年高德。故雲童壽。既通三藏。東遊龜茲。王設金獅子座處之。苻堅據秦。將事西討。適太史奏異星現於西域分野。當有大德智人。入輔中國。堅雲。朕聞龜茲有羅什者。得非此耶。遣將呂光。臨發。謂曰。朕非貪地用兵。聞羅什深解法相。為後學宗。若克龜茲。即宜馳驛送什。及破龜茲。載什以歸。中道聞堅已為姚萇所害。遂止不返。什師因不至秦。後萇亦聞師名。要請。而光不允。萇亡。子興複請。亦不允。因遣兵伐光。光侄降秦。方得迎師入關。奉為國師。師閱舊經。義多紕僻。不與梵本相應。乃集沙門肇睿等。八百餘人。新譯經論三百九十餘卷。並暢神源。發揮幽致。師未終少日。集眾謂曰。願所宣譯。傳之後世。鹹共流通。今於眾前。發誠實誓。若所傳無謬。當使焚身之後。舌不焦爛。以弘始十一年八月二十日。卒于長安。闍維薪滅形盡。舌根儼然。今此經者。譯于什師。而舌根不壞。與諸佛出廣長舌。讚歎此經。合而觀之。佛語不虛。於是益信。
二名稱讚淨土佛攝受經。唐三藏法師玄奘譯。二經聯比。小異大同。時所宗尚。皆弘秦本。
玄奘法師者。唐洛州緱氏人。姓陳氏。少罹患難。隨兄長腱法師。出家於淨住寺。年十一。誦維摩法華。卓然自立。不偶時流。年二十一。講心論。不窺文相。湧注不窮。時號。神人。貞觀三年。往西域取經。備經險難。曆百五十國。遂至舍衛。取經六百餘部。貞觀十九年還京。于玉華台翻譯經論。總一千三百三十卷。既臥疾。見大白蓮華。及佛相。右脅累足而逝。兩月。色貌如生。先是西行之日。撫靈岩寺松而作誓言。吾西去。汝西長。吾東歸。汝東向。師去。松西長至於數丈。一日忽東回。門弟子喜曰。師歸矣。已而果然。時號摩頂松雲。按師誓言自要。不爽如是。真語實語。亦什師舌根不壞。諸佛舌相廣長意也。所譯此經。焉可不信。聯比者。先後重譯也。小異大同者。梵音稍別。及語有繁簡。如恒河殑伽。六方十方之類。而大意一無相乖也。皆弘者。法華三譯。秦本盛行。此經二譯。亦複如是。
○二明釋
次明釋此經者。論則有天親菩薩無量壽經論。解則有慈恩通贊。海東疏。孤山疏。乃至大佑略解等。
天親菩薩者。常入日光定。升兜率天宮內院。親覲慈氏。造無量壽經優婆提舍。優婆提舍者。此雲分別義。慈恩法師者。諱窺基。姓尉遲氏。敬德猶子也。奘師度之出家。學通大小。造疏計可百卷。釋彌勒下生經。筆鋒得舍利二七粒。複示西方要義。有彌陀經通贊一卷。海東法師者。諱元曉。其疏此經。大率依論為主。孤山圓法師者。十疏流通。此疏居一。義淵。淨覺。越溪等。歷代諸師。種種解釋。率多散沒。至元大佑師者。乃有略解。今唯海東越溪大佑所解僅存而已。世遠人亡。經殘教弛。遂令如是廣大深遠法門。不得人人曉了。寧不悲夫。
若夫遠承佛旨。弘闡秘宗。為論為文。為集為錄。為傳為偈。為賦為詩。交贊互揚。其麗不億。莫不叮嚀懇告。感慨悲歌。普勸迷流。同歸覺路。一曾過目。可弗銘心。
上文專指注釋此經。今謂其餘贊詠淨土。所有言辭。不可勝紀。為論。如十疑寶王等。為文。如龍舒無盡等。為集。如決疑指歸等。為錄。如淨土自信等。為傳。如淨土略傳等。為偈。如徑路修行等。為賦。如神棲安養等。為詩。如諸家懷淨土等。告而曰懇。真誠之語。冀其信受而奉行也。歌而曰悲。悽楚之辭。或能感發而興起也。麗。數也。不億者。億不足以盡之。言多也。此皆淨土聖賢。千言萬語。不厭繁重。直欲生死海中。盡挈眾生於彼岸而後已。我等應當銜恩報德。鏤骨銘心。輾轉流通。遞相勸導。如其置而不覽。覽而不信。不曰愚蒙之訓。則曰寄寓之談。獨且奈之何哉。
○三明誦
次明誦此經者。如舌根不壞。天樂西迎。方解冤而往生。未終卷而坐脫。歸如入定。終睹白蓮。銀台而易金台。粗樂而來細樂。
舌根不壞者。智論雲。有比丘誦彌陀經。命欲終時。語弟子言。阿彌陀佛。與諸大眾。俱來迎我。後從火化。舌根不灰。色相自若。天樂西迎者。宋唐世良。誦彌陀經十萬過。一日謂家人曰。佛來迎我。言已。作禮坐逝。其夜有利行人。在道味山上。夢西方異光。旛華繽紛。音樂嘹喨。空中聲雲。唐世良已生淨土。解冤往生者。宋上虞民馮瑉。少事遊獵。見巨蛇。持矟將往刺之。時蛇在岩下。欲噬黃犢。瑉推岩石壓之。至死。蛇屢為祟。瑉修懺念佛經年。蛇不能害。一日請同社淨侶。誦彌陀經。合掌而化。未終坐脫者。晉智仙法師。號真教。住白蓮寺。十三年西向十念。十二時不暫廢。一夕微疾。命觀堂行人誦彌陀經。未終卷。安然坐脫。歸如入定者。宋釋處謙。精修淨土。一夕。誦彌陀經畢。稱讚淨土。告眾曰。吾以無生而生淨土。如入禪定。奄然而化。終睹白蓮者。宋嘉禾郡鐘嫗。日誦彌陀經十遍。念佛不輟。一日語其子曰。見白蓮華無數。眾聖迎我。遂端坐聳身化去。銀台金台者。懷玉禪師。台州人。布衣一食。常坐不臥。精進念佛。誦彌陀經三十萬遍。一日見西方聖眾。多若恒沙。一擎銀台。從窗而入。玉曰。吾一生精進。誓取金台。何為得此。銀台遂隱。玉感激。倍複精進。三七日後。見佛滿空中。乃謂弟子曰。金台來迎。吾生淨土矣。說偈含笑而逝。郡守段公異之。作詩讚美。有枝低只為罣金台之句雲。粗樂細樂者。元子華禪師。大曆九年。於潤州觀音寺。誦彌陀經六月。忽得疾。夜聞香氣樂音。空中告曰。粗樂已過。細樂續來。君當往生。良久念佛而化。異香連日不散。
又若書寫則化被蒼生。講演則祥符白鶴。
書寫者。唐善導大師。凡得襯施。用寫彌陀經十萬卷。勸人受持。亦有讀誦至十萬遍者。五十萬遍者。僧俗歸仰。至有感極焚身供養。得念佛三昧者。不可勝紀。講演者。宋沈三郎。晚歲回心念佛。因病。請僧講彌陀經。易衣而終。縮膝欲起。二子局於名教。以易龕為難。曳其脛直之。將入殮。忽舉首出衣被。矍然而坐。舉家大驚。二子急前扶衛。乃以肘節捶之。子曰。助父坐脫耳。竟坐逝。荼毗。有白鶴二十九隻。飛鳴雲表。久之西去。
現前感應。則寶地遙觀。克取往生。則涅槃非比。如斯感應。屢見古今。
寶地遙觀者。唐大行禪師。初修普賢懺。後入大藏。隨手取卷。得彌陀經。日夜誦詠。至三七日。睹琉璃地上。佛及二大士現前。僖宗聞其事。詔入內庭。賜號常精進菩薩。後琉璃地複見。即日命終。異香經旬。肉身不壞。涅槃非比者。梁道珍法師。講涅槃經。天監中。憩錫廬山。慕遠公淨業。禪坐中。忽見海上數百人乘寶舫前邁。師問何之。答曰。往極樂國。因求附載。報雲。法師雖善講涅槃經。亦大不可思議。然未誦彌陀經。豈得同往。師遂廢講念佛。誦彌陀經及二萬遍。將終四七日前。夜四鼓。見西方銀台來至。空中皎如白日。聲雲。法師當乘此台往生。時眾咸聞天樂異香。數日香猶未散。其夜峰頂寺僧。遙見穀口火炬數十。明燎徹夜。次日乃知師逝。如上所錄。皆修因證果。此感彼應。疊見層出。自古及今。未及枚舉。
○四明持
若持名者。或一念而飛一光。或一聲而出一佛。或響彌林穀。或音徹宮闈。或六時繫念。而依正盈空。或十字標心。而聖賢入會。洎乎昭代。續有名流。
此正明執持名號也。淨業諸賢。多不繁載。姑舉昭灼世人耳目者一二。以為激勸。飛光者。唐善導大師。人問念佛得生淨土否。答曰。如汝所念。遂汝所願。於是導乃自念阿彌陀佛一聲。則有一光從其口出。十聲至百。光亦如之。光明滿室。帝聞其事。敕所居為光明寺。後登柳樹端坐而化。出佛者。少康法師。在烏龍山。建淨土道場。勸人念佛。眾見師念佛一聲。口出一佛。至於十念。十佛次出。猶若連珠。臨終之日。口旋異光數道。奄然而逝。響彌者。唐道綽禪師。平居為眾講無量壽經。將二百遍。人各掐珠。口稱佛號。或時散席。聲播林穀。音徹者。唐法照。於並州五會念佛。感代宗皇帝宮中聞念佛聲。遣使遙尋。見師勸化之盛。遂詔入宮。宮人念佛。亦及五會。號五會法師。六時者。晉慧遠法師。居廬山。制蓮華漏。六時念佛。澄心系想。後十九年。七月晦夕。於般若台。方從定起。見阿彌陀佛。身遍虛空。圓光之中。無量化佛。及菩薩眾。水流光明。演說妙法。佛言。我以本願力故。來安慰汝。汝七日後。當生我國。至期。端坐而逝。十字者。宋長蘆宗賾禪師。禪理洞悟。宗說兼通。而遠遵廬阜之規。建蓮華勝會。其法日念阿彌陀佛。或千聲萬聲。各於日下。以十字記之。一夕。夢一男子。烏巾白衣。風貌清美。謂賾曰。欲入公彌陀會。乞書一名。賾問公何名。曰。普慧。又雲。家兄普賢。亦乞登名。言訖遂隱。賾覺而語諸尊宿。皆雲華嚴離世間品。有二菩薩名。乃知聖賢幽贊。以二大士書於錄首。昭代者。今代也。如西齋。空穀。天奇。毒峰等。皆近世高僧。篤信精修。匹休前古。相續不絕。稍詳往生集中。蓋千萬中。紀其一二而已。
至於感護則宿冤得度。惡鬼不侵。靈應則瞽目重明。俘囚脫難。
冤度者。唐邵彪。鎮江人。為諸生時。夢至一公府。主者問汝知所以不第否。彪對不知。因使人引彪前行。見大鑊中。有蛤蜊作人語。呼彪名。彪怖。遂念阿彌陀佛。蛤蜊變黃雀飛去。彪後及第。官至安撫使。鬼卻者。佛世有一國鄰于羅剎。羅剎食人無度。王約。自今國中。家以一人。次第送與。勿得枉殺。有奉佛家。止生一子。次第充行。父母哀號。囑令至心念佛。以佛威力。鬼不得近。明晨往視。見子尚在。將之而還。自是羅剎之患遂息。目明者。宋崇氏女。雙瞽。念佛三年。精勤不替。雙目重明如故。難脫者。元末張士誠攻湖州。江浙丞相與戰。擒四十人。囚檻送戮。夜宿西湖鳥窠寺。大猷謀禪師。徐步廊下。囚見師神觀閒雅。持誦不輟。因求救拔。師教令至心念南無救苦救難阿彌陀佛。中有三人信受其語。念不絕口。天曉發囚。易枷鎖。至三人。刑具不足。惟系以繩。既而審鞫。知良民被虜者。遂得釋。
又複惡人則善和十念。地獄現而化佛空迎。畜生則鴝鵒稱名。形骸掩而蓮華地發。何況身無重慝。報在最靈。信願熏修。甯成虛棄。
惡人者。唐張善和。屠牛為業。臨終。見群牛索命。於是大怖。喚其妻雲。速延僧為我念佛。僧至。諭雲。經中說臨終惡相現者。至心念佛。即得往生。和雲。地獄至。急取香爐來。即以右手擎火。左手拈香。面西專切念佛。未滿十聲。自言佛來迎我。即化去。畜生者。宋黃岩正等寺觀公。畜鴝鵒。常念佛不絕。一日立化籠上。觀葬之。已而土上出紫蓮華一朵。尋土中。則華從舌端而發。靈芝照律師。為之贊。有立亡籠閉渾閒事。化紫蓮華也太奇之句。如上持名所舉。自飛光出佛至此。亦千萬中紀一而已。慝者。惡之匿於心者也。最靈者。人為萬物之靈也。末複結言。惡人念佛。尚得往生。何況惡未必如善和。畜生念佛。尚得往生。何況靈而號為人類。以此比況。知必生也。信願熏修。所作唐捐。無有是處。
○五結勸
是以一音始唱。千佛同賡。三學高僧。九流名德。若幽若顯。若聖若凡。如萬水無不朝東。似群星悉皆拱北。方之捷徑。號曰普門。豈虛語哉。決志求生。無容擬議者矣。
此總結淨土法門。一切眾生所皈依也。唱者導也。賡者續也。始唱者。釋迦開示西方。眾生始知淨業。是引而導之也。同賡者。六方讚歎。詳如經文中說。是續而和之也。三學者。謂禪教律三宗也。禪如永明。以宗門柱石。而上上品生。圓照以獨秉單傳。而標名蓮境。教如僧叡弘輔什師。而蓮華出榻。四明中興台教。而西向坐亡。律如靈芝。生弘毗尼。而死生安養。清照大闡律學。而說偈西歸。若廣舉者。不可勝數。九流者。謂儒道農工醫蔔等也。儒如文潞公。德業滿朝。而結十萬同生之緣。蘇長公文行絕世。而有西方公據之說。道如葛濟之舍仙學而回心淨業。鸞法師焚仙經而專修觀經。乃至子章之業岐黃而念佛。張銓之荷耒耜而稱名。幽如冥君敬禮。羅剎休心。聖如文殊求生。普賢願往。況顯與凡。不待論矣。朝東者。會極義。拱北者。宗本義。喻淨土為真際所詣。勢必嚮往。非強之使然也。捷徑普門。解見前文。重言結之。明不虛也。決志者。大本雲。設有大火。充滿三千大千世界。要當過此。生彼國土。則決定其志。無退怯也。擬議者。易曰。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今謂不須擬議。昔人有言。蔔以決疑。不疑何蔔。念佛往生。但諦信不疑而已。何複擬議為哉。
2003.07.26完成三校
2003.10.18完成四校
2003.10.31完成五校
2004.04.25完成六校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卷第二
○九總釋名題(二) 初題義二譯人
○初題義
如上八門敘義已知一經大旨。今欲釋文。先明總題。使有綱領。故次之以總釋名題。
【經】佛說阿彌陀經
【疏】題義有四。初能說佛。二正明說。三所說佛。四結說名。言此土釋迦牟尼佛。說彼土阿彌陀佛依正莊嚴信願往生之經也。統括大意。次乃離釋。
【鈔】統括者。先且略表全文。使血脈貫通。意義具足。次乃一一離而釋之。題止佛名。而言依正等者。觀經言佛便周。今舉佛名。攝無不盡故。
【疏】次離釋也。佛者。梵語具雲佛陀。此雲覺者。備三覺故。又雲智者。無不知故。又佛者。十號之一。又佛地明十義佛。天臺明六即佛。華嚴明十身佛。故佛者。天中天。聖中聖。凡單言佛者。即本師釋迦牟尼也。
【鈔】梵者。淨也。對華名梵。文質之謂也。具者。具足。梵語當雲佛陀。不言陀者。省文也。譯以震旦之言。則雲覺者。對迷者得名也。三覺者。自覺異凡夫。覺他異二乘。覺滿異菩薩。三覺俱圓。故曰自他覺滿之者。又離心名自覺。離色名覺他。俱離名覺滿。亦三覺義。又雲智者。智即覺義。無不知者。智論雲。知一切眾生數非數。常非常等。是智無不知。所謂得一切種智是也。即覺滿義也。十號者。萬德世尊。舉莫能盡。略而言之。如來至佛。共有十號。十號之中。佛當其一。具茲十德。世出世間之所宗主。故名世尊。十義者。具二智。斷二障。覺二諦。得自他二利。如夢覺華開二喻。合之為十義也。六即者。始乎理即。終乎究竟。蓋始則全覺全迷。中則覺而未盡。末乃無所不覺。今稱佛者。指究竟也。十身者。一正覺佛。至十隨樂佛。詳具離世間品。此十身佛。唯華嚴有之。然約其大要。不出覺滿之義。故曰十身初滿。正覺始成。名圓滿佛也。天中天者。天有四。一世間天。諸國王是。二生天。欲色無色諸天是。三淨天。四果支佛是。四義天。十住菩薩是。佛並超之。是天而又天也。聖中聖者。聲聞緣覺菩薩。入聖域而未優。惟佛居極果。是聖而又聖也。即釋迦者。過去未來。須標某佛。釋迦見坐道場。一土之中。無二佛故。喻如前朝帝主。須稱國號。當今天子。直曰至尊。亦以一國之中無二主故。是知單言佛者。即悉達所成賢劫第四佛也。
【疏】說者。悅也。悅所懷故。四辯宣演故。十二部等。至四悉檀。皆是說義。
【鈔】悅所懷者。本願度生。得機而說。所懷暢悅。如大本世尊欲說此經。先且諸根悅豫。顏色異常。況今持名念佛。得機而說。悅可知矣。四辯者。曰義。曰法。曰詞。曰樂說也。四皆無礙。名之曰說。中論雲。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詞無礙智。以世智差別說。樂說無礙智。以第一義智善巧說。不言義法者。後後兼於前前。詞。及樂說。攝義法故。十二部等。指所說也。悉檀者。合華梵雲遍施。以世界。為人。對治。第一義。四門。作歡喜。生善。滅惡。入道。四益。十二部經一切諸法。隨宜而說。無量方便。要歸作世界等四說。使人得歡喜等四益而已。鑒機授法。其文繁廣。略舉不悉。
【疏】佛說者。說揀五人故。
【鈔】五人者。一佛。二菩薩。三天。四仙。五化人。此五皆能說經。今顯此經是至聖立言。金口親出。不同菩薩在因。天屬凡類。仙雜外道。化人非真也。如天子詔。不同百官宰相諸王等語也。
【疏】阿彌陀者。是標顯彼佛。梵語阿。此雲無。梵語彌陀。此雲量。言佛功德不可窮盡。故雲無量。如經壽命光明。是無量中姑舉二事。攝余功德也。
【鈔】無量者。有二義。一者眾多無有數量。二者廣大無有限量。複有二義。一者十大數中之無量。二者更無窮盡之無量。姑舉二事者。以無量不止壽命光明也。詳如後文中辯。
【疏】經者。梵語修多羅。此雲契經。有通別二義。契複二義。經複多義。經雖多義。不出貫攝常法四義。
【鈔】通別者。佛所說教。總名修多羅。是之謂通。析之則經名修多羅。律名毗奈耶。論名阿毗曇。是之謂別。契複二義者。一者契理。則合道之言。二者契機。則逗根之教。今略契字。但名曰經者。省文也。經複多義者。華嚴疏引雜心五義。謂一出生。二顯示。三湧泉。四繩墨。五結鬘。佛地二義。謂一貫穿。二攝持。此方四義。謂一常。二法。三逕。四典。故雲多義。不出四義者。指貫攝常法四字也。良以經字。西域正翻為線。線有貫持義。貫則貫穿所說之理。持則攝持所化之生。此二足該出生五義。而此方經典。亦名曰經。經是線義。此方不貴線。故直取經字。而加以契。古稱最為允當。又常者。古今不易。法者。近遠同尊。常則久而行之。有共由義。即名為逕。法則軌而正之。有定據義。即名為典。亦二足該四。則彼方貫攝。此方常法。合而言之。四字之中。盡經義矣。
【疏】又經複有通別二義。經之一字。是為通名。佛說阿彌陀五字。是為別名。如教行理通別亦爾。此三即配三德。圓融具足。如天臺所稱。聞首題名。功德無量。若配三大。則佛是體大。無量壽是相大。無量光是用大。如教中說。
【鈔】教行理者。本理立教。依教修行。從行顯理。諸經皆具教行理三。故名為通。專指此經。則佛說是教。執持名號是行。阿彌陀是理。局此異餘。故名為別。配三德者。理即法身。教即般若。行即解脫。又理通行教。法身即般若解脫。乃至行通理教。教通理行。舉一即三。例上可知。體相用者。體者。總體。言佛便周。故佛為體。相者。體中所具之相。體無盡。相亦無盡。故無量壽為相。用者。體中所發之用。體無不照。用亦無不照。故無量光為用。若通若別等。亦如上例。
【疏】諸經立名。皆以人法喻。或單或複。此經單人。人複有二。兩土果人故。實則三皆融通故。
【鈔】單複者。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具足人法喻三。大方便佛報恩經。人法無喻。妙法蓮華經。法喻無人。菩薩瓔珞經。人喻無法。大般若經。單法無人喻。梵網經。單喻無人法。今此經者。單人無法喻。他皆例此。兩土果人者。菩薩在因。如來在果。故佛號果人。今是此方之佛。說彼方佛故。融通者。舉一即三故。如今經雖屬單人。而法從人說。喻以人舉。言偏義圓。通融交徹。理固然也。
【疏】此經本名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今名是什師改定。自有二義。一者佛攝無盡義故。二者彼佛人所樂聞故。
【鈔】攝義無盡者。如前雲言佛便周。則一切功德皆從佛出。佛即不思議故。又彌陀萬德洪名。十方三世一切眾生之所喜樂。上至諸佛讚歎。下至鬼畜歸依。正謂不思議功德故。
【疏】雲疏鈔者。疏以釋經。鈔以釋疏。冀易曉也。
【鈔】疏者。古雲條陳也。又記注也。今謂經義得此。條陳而不隱晦。記注而不遺忘也。鈔者。古雲略取也。又寫錄也。略取。則條陳之切要。寫錄。即記注之顯明。冀。望也。經難明。疏通之。疏難明。鈔出之。望人人曉了經義也。
【疏】稱理。則自性覺。是佛義。自性覺無量。是阿彌陀義。自性本始二覺。是兩土果人義。自性覺體遍照。是說經義。後皆例此。
【鈔】稱理者。以即事即理。所謂總該萬有。即是一心。則依報正報。何非自性。又即理者。事依理成。如淨名雲。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今經言一心不亂。即自性彌陀。惟心淨土。為一經大旨也。冥理而談。雲稱理也。覺是總義。覺體之中。廣大悉備。無窮無盡。是為別義。本始有二。約先後。則彌陀古佛。此佛新成。是彼本此始。即自性本來是佛為本。無明所覆。今方破惑證智為始也。約因果。則此佛教令往生。乃得見阿彌陀佛。是此本彼始。即自性本有成佛之智為本。依本智而求佛智。乃得成佛為始也。本始互融。常覺不昧。輝天鑒地。耀古騰今。常說如是經。百千萬億座。問。疏鈔此經。正為發揮持名功德。普勸諸人求生彼土也。何乃一一消歸自性。翻成極則之談。依然淨土是心。奚必舍此願彼。答。此正雙被二根。雙破二惑。如前序中所明。良以鈍根者。守事相而自足。觀此。使知事有理存。毋滯事而迷理。利根者。崇理性而著空。觀此。使知理在事中。毋越事而求理。又此經本為托彼名號。顯我自心。與十六觀經同意。則欲悟心者。正應念佛求生。又菩薩猶宜近佛。如前教起中說。則已悟心者。亦正應念佛求生。何足疑也。又維摩經雲。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于眾生。故患不悟自心耳。悟心。則無一法出於心外。即心即境。即境即心。往生淨土。願見彌陀。不礙唯心。何妨自性。又問。昔人謂華嚴極教。可得皆約觀行。明諸法門。方等而下。何得亦約觀行。古德答雲。諸了義不了義教。皆是了義。以唯一心故。據此。則圓機對教。何教不圓。理心涉事。何事不理。
○二譯人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疏】姚秦標代。三藏顯德。羅什出名。譯之一字。結成能翻人也。
【鈔】出處始末備前。茲不重錄。古稱什師。七佛以來譯經師也。猶是略舉。且以七佛為言耳。夫毗婆至於釋迦。首尾止經二劫。而彌陀成佛十劫。則莊嚴劫前。更上九劫。所曆已幾萬佛。既六方諸佛。靡不讚歎此經。則萬佛以來。亦必皆說此經。亦必皆有譯者。而經稱母佛者曰。世世佛生。我為其母。子佛者曰。世世佛出。我為其子。以是例之。什師譯經。何啻七佛。而此經流通久遠。於是益信。
【疏】稱理。則自性融通隱顯。是華梵翻譯義。
【鈔】即梵可以成華。則顯非密外。方華未嘗不梵。則密在顯邊。當暗中有明。當明中有暗。互相掩映。涉入重重。妙體融通。不一不異。
○十別解文義(三) 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
○初序分(二) 初五句證二列眾證
○初五句證
【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疏】別解文義者。已知一題總意。未審經中。自始至終。為何等文。闡何等義。今乃章分句解。俾文字般若達乎實相。以有盡之言。略彰無盡故。於中分三。今屬序分。序者敘也。又緒也。未入正文。先敘列此經之端緒也。有證信發起二序。今唯證信。凡證信者。皆以六種成就。今順文便。均其繁簡。且分為二。先明五句。後明列眾。合之成六。茲複例前統括大意。次乃離釋。言如是之法。我從佛聞。彼一時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之祇園也。蓋是佛示阿難故。如是我聞有三義。一斷疑故。二息諍故。三揀邪故。
【鈔】文字般若。謂般若無言。賴言而顯。故佛以文字說經。今還以文字解釋。然文字性空。即是實相。故三種般若。相為融通。不礙文字也。略彰者。言不盡意。故雲略也。六種成就。分合二科者。例如五蘊六根。或合色開心。或合心開色。隨其所宜。無定法也。佛示者。智論雲。佛涅槃時。示阿難言。一切經初。皆雲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國某地。蓋是遵佛遺敕故。斷疑者。阿難結集時。眾起三疑。一疑佛重起。二疑阿難成佛。三疑他方佛來。今曰如是我聞。三疑頓釋。息諍者。曰我聞。則非臆見自作故。揀邪者。曰如是。則異外道阿憂故。如佛地論雲。如是之法。我昔曾聞。意避增減異分過失。亦息諍義也。
【疏】如是者。信成就也。如智論中說。又二字複為二義。有多種解。若以宗揀定。約當宗。則一心不亂曰如。唯此無非曰是。
【鈔】智論雲。佛法大海。信為能入。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肇公曰。如是者。信順之辭也。故世人允可。亦曰如是。複二義者。又離如是二字各釋也。多解者。有以聖人說法。但顯於如。唯如為是。如劉虯所說。有以如者。當理之言。是者。無非之稱。如生公所說。有以如來順機為應名如。眾生無非為感名是。如融公所說。有以實相之理。始終不異名如。如理而說名是。如天臺所說。有以如為真空。是為妙有。敵破外道斷常二見。如清涼折衷諸家所說。余說尚多。恐繁不引。以上各有意義。小異大同。並無相礙。以宗揀定者。如是二義。隨宗以定。今此經宗乎一心。良由執持名號。一心不亂。一心。則非生非滅。無去無來。湛然常住。故名曰如。又此一心。四過離。百非絕。故名曰是。異此所明。不得稱是。
【疏】我聞者。聞成就也。我者自我。聞者親聞。自我親聞。非私淑故。非讀古故。
【鈔】自我親聞者。自揀非己。親揀非面。蓋是己躬面受之說也。私淑者。孟子雲。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釋曰。以孟子非親見孔子。乃受業孔子之後人。而私其道。以善其身者也。讀古者。齊桓公讀書於堂上。輪人以為所讀者。古人之糟粕耳。釋曰。以桓公非面對古人。古人已往。為徒讀其遺言者也。今阿難躬逢至聖。非私淑也。合上自我。阿難耳聆至教。非讀古也。合上親聞。自我親聞。今以告眾。便應信受。更複何說。
【疏】聖人無我。今何稱我。智論有三。一隨世間故。二破邪見故。三不著無我故。以是三者。不礙說我。又法身真我。亦得稱我。
【鈔】此下複分我聞為二。離釋同前。一雲隨世間者。謂世法中說我。非第一義中說我。隨順世間而說。無有實體。則不乖於第一義也。二雲破邪見者。謂邪我。慢我。名字我。世俗人具前二我。學道人具後二我。聖人唯最後我。順俗稱我。但是名字。實無邪慢。故無過咎。三不著無我者。諸聖人知一切法空實相無我。而不著空。不著無我。又瑜伽有四義。大略同此。第三義言。若定無我。誰為修學。人則生怖。故不著無我。又觀經疏雲。無我則無聞。無聞則化道絕。為傳化不絕。假名說我。法身真我者。約本而言。阿難亦通法身我也。以無我法中。有真我。即法身我。如涅槃常樂我淨之我。何礙於無我。
【疏】聞者耳根發識。廢別從總。故雲我聞。大乘中三。始教無聞。終教聞而不聞。頓教無聞不聞。約當宗。則傳法聖人。以我無我不二之真我。根境非一異之妙耳。聞娑婆極樂無障礙之法門也。
【鈔】廢別從總者。以不雲耳聞。而雲我聞。良由我則統收諸根識等。以總該別。故雲我聞。始教等者。若雲我既無我。聞亦無聞。是大乘初門。始教意也。若雲從緣故空。不壞假名。即不聞而聞。聞而不聞。終教意也。若雲能所雙寂。無聞不聞。離念頓顯。頓教意也。我無我者。生而不生。不生而生。即法身故。根境者。聞說阿彌陀佛。能聞所聞。非一異故。娑婆極樂者。所謂娑婆依正。全處極樂之自心故。以此經分攝於圓。應歸法性故。
【疏】或疑佛成道久。阿難方始出家。何得俱言我聞。古謂有四義故。曰聞無礙。又阿難有三。或聞不聞。亦無礙故。
【鈔】疑者。佛成道已歷年二十。阿難出家。又十年。方命為侍者。雖親侍佛。而三十年前。佛所說經。何得俱稱我聞。古答四義者。一輾轉聞。如報恩經言。阿難所不聞經。從諸比丘邊聞。或諸天子說。如涅槃經。乃弘廣菩薩之所流通故。二者佛重說。如報恩經言。阿難因佛命為侍者。乃求三願。其三所未聞經。請佛重說故。三者阿難自通。如金剛華經言。阿難得法性覺自在三眛。所未聞經。自能憶持。涅槃亦雲。若在若不在。自然能解了故。四者清涼折衷上三。言阿難乃大權菩薩。影響弘傳。如不思議境界經言。舍利目連。乃至阿難等。皆大權菩薩現聲聞身。何滯於跡。言不聞也。三阿難者。一名歡喜。結聲聞藏。二名喜賢。結緣覺藏。三名喜海。結菩薩藏。則阿難以大神力。隨機示教。是知一代時教。此阿難不聞者。彼阿難聞之。又何聞與不聞而為礙也。
【疏】一時者。時成就也。師資相合。當時說聽事畢。即名一時。以說聽無定故。不言某年月日者。十方時分不一。兩土正朔不同故。約當宗。則即說聽頃。心境泯。凡聖會。依正融。一多等。此諸二法。皆一之時。名一時也。
【鈔】說聽無定者。或說者得陀羅尼。一剎那頃。一字之中。說一切法門。或聽者得淨耳根。於一剎那。聞一字時。于餘一切悉無障礙。或說者時少。聽者時多。或說者時多。聽者時少。說者神力延促隨宜。聽者根器利鈍不一。古謂三乘凡聖。所見佛身報化。年歲短長。成佛久近。各各不同故。今止取佛及弟子師資機感相遇之頃。說聽事畢。便名一時也。十方時分者。以十方遍於橫豎。豎則該乎天上。四天一日。人壽五旬。橫則遍乎四洲。贍部三更。俱盧日午。不可定也。兩土正朔者。歲首之日。名為正朔。震旦五天。不相統屬。周正建子。夏正建寅。彼時震旦屬周。而佛在舍衛。舍衛建寅。乃用夏正。則五天正月。震旦三月。五天二月。震旦四月也。亦不可定。故止言一時也。心境者。一心不亂。無能念所念故。凡聖者。與諸上善人同會一處故。依正者。佛及水鳥樹林。同說妙法故。一多者。一佛說經。六方齊贊故。如上種種二法。皆成一味。即以此時為一時也。
【疏】佛者。主成就也。佛義解見前文。以是一期眾生所共宗故。名之曰主。又六種成就中。最為主故。
【鈔】共宗者。佛出世為一期。一期之中。六凡三聖。一切眾生。同所宗主。如萬姓百辟。歸一人故。六成就中主者。望前。則際主之會成時。聆主之語成聞。受主之教成信。望後。則主之所居成處。主之所化成眾。是六種共成。而歸重於佛。亦言佛便周意也。
【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者。處成就也。在者。天臺謂在即住意。別之有四。曰天住。梵住。聖住。佛住。隨宜佛住。乃至天住。實則佛身無在無不在。
【鈔】在即住者。大品論。明佛在某所。已而言暫在久住。總成在意。今謂無論久暫。但就當時說經之處。即名為在。如天子所至。即名行在也。四住者。佛攝眾生。隨宜而住。或現天住。謂六欲天因。即以施戒善心住。或現梵住。謂初禪至非想因。即以四無量心住。或現聖住。謂三乘因。即以三三昧住。或現佛住。即以首楞嚴百八三昧。力無畏不共住。上三隨他意住。後一隨自意住。問。佛何以天住。答。屈至尊在至劣處。為度生故也。無在無不在者。體寂寥。故無在。體圓通。故無不在。華嚴雲。佛身非至非不至。何以故。虛空無身故。如來亦爾。遍一切法。遍一切眾生國土。非至非不至。即此意也。然則佛在舍衛。以就劣機。故名天住。如實而論。即舍衛名梵住聖住佛住。亦何不可。
【疏】舍衛。梵語。亦雲室羅筏悉底。華言聞物。以德名故。一雲聞者。以人名故。
【鈔】德者。以國豐四德。一者塵德。五塵之境。多美麗故。二者財德。七寶珍奇。無弗有故。三者聖德。三藏聖法。皆具足故。四者解脫德。人多解脫。不染欲故。以是譽動五天。名聞物也。以人名者。多賢人故。國以人為重故。
【疏】祇樹給孤獨園者。梵語祇陀。亦雲逝多。言祇者。省文也。此雲戰勝。給孤。表德。即須達多。園者。梵語僧伽藍摩。此雲眾園。安眾僧故。蓋祇陀施樹。給孤買園。兼二為名。故雲祇樹給孤獨園也。
【鈔】戰勝者。波斯匿王太子生時。王與外國交戰得勝。喜而立名。須達多者。梵語。此雲樂施。勝軍王大臣也。喜樂行施。遂成令名。給孤獨者。幼而無父曰孤。老而無子曰獨。今但無倚無養。即名孤獨。偏言孤獨者。孔恩周急。岐政先煢。非不普慈。有緩急故。眾居曰園者。林蔭清幽。學道之人。應棲止故。施樹買園者。涅槃經說。須達長者。本舍衛人。初未知佛。為娉婦故。入王舍城。因珊檀那見佛生信。請歸舍衛。佛令身子選眾居處。得祇陀園。長者問價。太子戲答。金布地滿。即當賣與。長者布金。太子感歎。遂與易地。地所有樹。並以施佛。因立精舍。長者太子交相發心。成此美事。故雙標也。
【疏】若喻當經教理。各有所表。如法華華嚴釋例。
【鈔】喻當經者。如舍衛國。國之勝。表此淨土法門。廣大宏遠。法之最上故。即慈恩言。王舍城。城之勝。城勝餘城。表法華法勝餘法故。下皆例此。祇樹。樹之勝。表淨土蔭蓋眾生。永離熱惱故。給孤園。園之勝。表淨土安隱眾生。恒受諸樂故。祇陀太子。種之勝。表淨土生者。畢竟成佛。紹隆佛種故。須達長者。人之勝。表淨土生者。入正定聚。俱上善人故。如華嚴種種表法。以顯一心。皆此意也。
【疏】稱理。則自性洞徹十方。是阿難聞佛義。自性不離當處。是佛在祇園義。
【鈔】心聞洞十方。則慶喜現今方結集。真佛屋裏坐。則釋迦原不住西乾。反聞自聞。反佛自佛。當知祇園一會。儼然未散。豈獨靈山。
○二列眾證(三) 初聲聞眾二菩薩眾三人天眾
○初聲聞眾(三) 初明類數二表位德三出名號
○初明類數
【經】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疏】自此而下。至諸天大眾俱。眾成就也。與者共義。大者揀小。具有三義。謂大。多。勝。異餘比丘故。佛地亦具三義。比丘。梵語。此雲有三。一乞士。二怖魔。三破惡。僧者。梵語。具雲僧伽。不言伽者。省文也。此雲眾和合。千二百五十人者。三迦葉。目連。舍利。五人弟子。共合成故。上明類屬聲聞。下明數有若干也。俱者。合上共義。
【鈔】共義者。天臺以七一釋共。謂處一。時一。心一。戒一。道一。見一。解脫一也。佛與大眾共居祇園。是經正意。廣之如上。揀小者。明非初心比丘。即下所稱長老等是也。大多勝者。天王大人。所共敬仰。非小德也。名大。內典外籍。無不博通。非寡解也。名多。超出九十六種之上。非劣器也。名勝。皆小乘中極也。佛地三義者。一最極利根。波羅密多種性。故名為大。二皆得無學果位。故名為大。三皆得小果已。趨大菩提。故名為大。則通大乘言也。比丘三者。一乞士。謂乞食乞法。乞食。則離四邪命。合四正命。無事經營。不勤畜積。萬緣頓息。一志清修。僧宜以此活命。故曰乞食資身也。乞法。則參師訪友。懇苦翹誠。詢求妙法。期成聖果。故曰乞法資心也。二怖魔者。若人發心出家。魔王聞之。生大怖畏。以魔樂生死。出家離欲。趨向無生。魔失黨與。生怖畏故。三破惡者。能破煩惱九十八使。悉皆斷絕故。或加淨戒。淨命。則成五義。今三義者。以乞食攝淨命。以破惡攝淨戒故也。眾和合者。四人以上。多至無量。悉皆同一羯磨。不相違諍。如水乳合。名和合眾。三迦葉者。一優樓頻螺。於火龍窟。有五百弟子。二伽耶。於象頭山。有三百弟子。三那提。于希連河。有二百弟子。後皆歸佛。故有千眾。目連舍利者。二人共有二百五十弟子。亦來歸佛。成千二百五十人也。一說度耶舍等五十人。及陳如等五人。共成此數。
【疏】獨舉千二百五十人者。以常隨故。
【鈔】常隨者。謂佛出世間。所度羅漢比丘。甚多無量。何獨舉此。以此千二百五十人者。最先歸佛。又常不離佛。直至佛滅。故獨舉也。其他散在四方。雖千里面談。而據跡成文。常法應爾。如仲尼之門。賢達之士。蓋三千焉。而獨舉七十子者。以久在泗濱。相依陳蔡。亦常隨故。
○二表位德
【經】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
【疏】上句表位。下句表德。大者。揀余小聲聞故。梵語阿羅漢。此有三義。一應供。二殺賊。三無生。即前乞士怖魔破惡果也。知識者。聞名欽德曰知。睹形敬奉曰識。一雲見形為知。見心為識。一雲知即是識。亦可眾中知識。為眾導故。
【鈔】揀餘者。初果至四果。皆聲聞位。今曰大阿羅漢者。表是四果聲聞也。應供者。凡夫無德。前三果有德而未大。未名應供。今梵行已立。超出三界。應受人天供養故。俱舍雲。供養阿羅漢。得現在福報。是人天植福之良田。受施無慚。故曰應供。始焉持缽。期福眾生。今已證道。理應受供。雲乞士果也。然佛亦名應供。羅漢局于人天。佛。則人天聲聞緣覺菩薩所應供也。殺賊者。煩惱劫功德財。傷智慧命。前三果見惑雖斷。思惑尚存。今斷思惑七十二品俱盡。如亂流悉殄。天下太平。故曰殺賊。始焉以惡為敵。今惡已滅。雲破惡果也。無生者。凡夫生死無量。初果七返生死。二果一生欲界。三果不來欲界。猶生色界。今生緣已盡。不受後有。故曰無生。始焉願出生死。令魔起怖。今證無生。雲怖魔果也。聞名睹形者。是親疏一對。知者耳聞則思慕願見。識者目擊則奉事不違也。見形見心者。是淺深一對。知者則面對光儀。識者則神交意地也。如二僧覲佛。其一道亡。佛以亡者為先見我。即見心之謂也。知即識者。猶言相知相識也。德高望重。名滿天下。人人知之。人人識之。故曰眾所知識也。一說舉眾之中。此為多知多識。人天眼目。雲眾導也。今人稱善知識。亦具二義。一者對惡而言。以我所知識。有善有惡。今是善之知識故。二者此人有了然之知。卓然之識。人所不及。是知識之善故。
【疏】稱理。則自性無漏。是羅漢義。自性無迷。是知識義。
【鈔】心源本寂。則諸漏全空。心體本明。則群迷安在。法華謂是真阿羅漢。起信號曰真實識知。彼沉空為寂。作念而知者。名字羅漢。虛妄知識也。是故邪見與正見一體。眾妙與眾禍同門。息心達本源。庶幾可以為沙門矣。
○三出名號(二) 初眾名二總結
○初眾名
【經】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俱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睺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拘羅。阿[少/兔]樓馱。
【疏】長老者。德長臘老。又德臘具一。亦通稱長老。貫下十六尊宿。
【鈔】臘者。出家一歲名一臘。周歲之中。惟一臘故。亦雲一夏。意正同也。通稱者。上雲德臘俱尊。此謂獨德冠眾。單臘先人。亦得名為長老。如毗婆沙論。法性上座。生年上座之類是也。又唐譯具壽。則雙備德臘。魏譯慧命。則專就德言。雖曰二可通稱。尤必以德為重。今經所列。蓋有有德而無臘者。未有有臘而無德者也。貫下者。長老之稱。不獨舍利弗。乃至阿[少/兔]樓馱。皆名長老。皆上首弟子也。
【疏】舍利弗者。梵語舍利。此雲鶖鷺。梵語弗。此雲子。故雲鶖子。亦雲身子。亦雲珠子。更有多號。恐繁不引。諸弟子中。智慧第一。稱第一者。姑顯一德。語雲。君子不器。況複羅漢。
【鈔】鶖子者。其母身形端正。眼淨如鶖鷺。連母得名。雲是鶖鷺之子也。身子即身端意。珠子即眼淨意。更有多號。非今所急。故不繁引。下皆例此。智慧者。在母胎時。已能令母辯勝其舅。八歲登座。十六大國。議論無雙。七日之內。遍達佛法。故雲智慧第一。姑顯一德者。明非身子之外。諸阿羅漢皆為劣慧。亦非身子止具智慧。餘則不兼。蓋是各舉一德。以表法門無量。又以引諸偏好耳。如經言。舍利弗晏坐。目連欲起其定。竭盡神力。不能動其衣之一帶。常言目連神通第一。孰知舍利弗神通。乃至是乎。君子不器者。孔子語。如舟不可陸。車不可水。是器也。君子具足多能。不滯一器。豈得謂顏閔無文。游夏缺行。君子尚爾。況超凡入聖。三明皎然。六通清澈。號漏盡阿羅漢耶。故曰姑顯一德也。
【疏】首舉舍利弗。以此經惟智所解故。
【鈔】經中謂佛為眾生說此難信之法。難信。則惟智慧深遠者。始信不疑。是以首舉。或難。般若心經。獨告身子。則知身子之智。在乎解空。不在淨土。噫。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獨不曰淨土即空。空即淨土乎。若撥淨土。則非真空。不解真空。則非正智。身子之智。必不如是。
【疏】摩訶目犍連者。摩訶。此雲大。目犍連。此雲采菽氏。一雲萊菔。神通第一。
【鈔】目犍連。姓也。名拘律陀。拘律陀者。樹名。禱樹神而生。因以為名。其族眾多。故別以大。神通者。如佛升忉利。毐龍障佛。諸比丘請降龍。佛皆不許。目連化身大小。龍懼遂服。又如外道移山。制之不動。一城釋種。舉之梵天。及止車燒堂等。故雲神通第一。
【疏】摩訶迦葉者。此雲大龜氏。一雲飲光。頭陀第一。
【鈔】大龜者。先世學道。有靈龜負圖而出。因以為姓。名畢缽羅。亦樹也。稱大。以別同名。如三迦葉等。飲光者。由宿生為冶金師。與一女人。同以金嚴佛像。遂感世世身如金色。金色晃耀。吞乎餘色。名飲光也。頭陀者。梵語。此雲抖擻。或雲淘汰。有十二行。謂一阿蘭若。二常乞食。乃至十二但三衣。以斯苦行。掃除塵累。澄淨身心也。迦葉年老。不舍頭陀。佛憫其衰。勸令休息。迦葉頭陀如故。佛乃深贊。有頭陀行。我法久存。故雲頭陀第一。
【疏】摩訶迦旃延。姓也。此雲文飾。一雲不定。一雲扇繩。一雲離有無等。南天竺婆羅門族也。論議第一。
【鈔】文飾者。文采修飾也。凡人論議。心雖曉了此理。若直遂而不文。汗漫而不飾。則辭不達意。非善於論議者也。不定者。縱橫善巧。是善論議意。扇繩者。子系母故。又破熱彈曲為扇繩。不墮斷常。發揮中道。為離有無也。如外道問。人死不還。知無他世。謂人死受苦。應當回還。甘受不還。故無他世。答言。如世罪人。被駐牢獄。寧得歸否。又問。天何亦不歸。答言。墮廁得出。肯再入否。如是種種妙說諸義。增一阿含贊雲。善分別義。敷演教道。故曰論議第一。
【疏】摩訶拘絺羅者。此雲大膝。舍利弗舅。答問第一。
【鈔】大膝者。從狀得名。舅者。與身子母。是姊弟故。往論勝姊。姊懷身子。機辯迅發。弟不能及。發憤遊學。誓不翦爪。讀十八種經。答問者。由精勤故。得四辯才。觸問能答。故雲答問第一。
【疏】離婆多者。此雲星宿。一雲室宿。無倒亂第一。
【鈔】星宿者。從星乞子而生。因以為名。室宿者。室為二十八宿中。第十三宿。或禱此星故。無倒亂者。心正。故不顛倒。心定。故不散亂。故雲無倒亂第一。
【疏】周利槃陀伽者。此雲繼道。一雲大路邊。僅持半偈。得悟證果。
【鈔】繼道者。其母孕時還家。于中路誕子。繼續于途路之間。故雲繼道。大路者。母生二子。皆於路邊。言大以別小也。半偈者。出家愚暗。久無所解。兄先入道。怪其無知。遣使歸俗。倚佛寺門。嗟歎流涕。佛憐而錄之。使誦掃帚。每日誦之。記一忘一。久之忽悟。垢淨惑除。得阿羅漢。
【疏】難陀者。此雲善歡喜。放牛難陀也。
【鈔】放牛難陀者。難陀有三。阿難陀。孫陀羅難陀。兼此為三。以放牛別餘二故。
【疏】阿難陀者。此雲慶喜。又雲無染。佛之從弟。多聞第一。就當經。則阿難與眾。同聞淨土之教。而獨以總持力。憶念不忘。成結集也。
【鈔】慶喜者。佛成道日誕生。王及臣民。既聞太子成佛。又聞宮中誕子。雙美二難。一時畢具。舉國忻慶。因以立名。又見其相者。聞其聲者。睹其威儀者。無不歡喜故。無染者。隨佛入天宮龍宮。心無樂著。亦其事也。佛從弟者。佛。淨飯王子。阿難。白飯王子。二王昆季故。多聞者。阿難侍佛二十五年。佛所說法。不忘一字。涅槃稱阿難多聞士。又迦葉贊曰。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是也。同聞獨憶者。正表強記超乎等夷也。故曰多聞第一。
【疏】羅睺羅者。此雲覆障。或雲執日。密行第一。
【鈔】覆障者。本阿修羅名。能以手障日月。故名覆障。亦曰執日。障有二義。一雲。佛為所障。不即出家。以未有子。父王不許出家。後以指腹懷妊。方遂本志。則佛被其障也。一雲。六年在胎。以宿生曾塞鼠穴。幽之六日。今報六年。則己自被障也。密行者。經雲。羅睺羅密行。惟我能知之。惟佛能知。則菩薩聲聞皆所不知。況凡夫乎。積行而人不知。故曰密行第一。
【疏】憍梵波提者。此雲牛[口+司]。受天供養第一。
【鈔】牛[口+司]者。過去世中。輕弄沙門。今報牛[口+司]。又五百世曾為牛故。牛雖不食。恒事虛哨。餘報未盡。故稱此名。天供者。馬麥之報。彼獨于天上屍利沙園受供。又凡夫睹形。不知觀德。多輕之者。恐人譏笑遭愆。常居天上。諸天敬奉。故雲受天供養第一。
【疏】賓頭盧頗羅墮。上三字。此雲不動。名也。下三字。此雲利根。姓也。
【鈔】先名後姓者。其族凡十八。稱名在先。別其餘也。奈耶律雲。樹提長者。以栴檀缽置剎頂上。號於眾雲。神力能取者即與。尊者現通取缽。佛呵責已。敕令不得入滅。留身久住。應末世供。為大福田也。
【疏】迦留陀夷。此雲黑光。
【鈔】黑光者。顏容粗黑故。又黑色光耀。異常黑故。夜行乞食。人見驚駭。佛禁夜行。由此制也。
【疏】摩訶劫賓那者。此雲房宿。知星宿第一。
【鈔】房宿者。二十八宿中。第四宿也。父母禱此星而生子。一雲初出家時。將欲詣佛。中路值雨。寄食陶舍。俄有比丘來共宿止。彼比丘者。即佛化現。聞法得道。則房宿者。以于陶家房舍而旅宿故。亦一義也。知星宿者。不假璣衡。通曉天象。故雲知星宿第一。
【疏】薄拘羅者。此雲善容。壽命第一。
【鈔】善容者。顏貌端正故。壽命者。壽年百有六十。故雲壽命第一。由昔持不殺戒。九十一劫。壽不中夭。又昔曾施一病僧訶黎勒果。感五不死。初生現異。母以為怪。置之熬盤不死。複置釜中不死。複置水中。巨魚吞之。魚為人獲。刀破子現。一無所損。火不能炮。湯不能煮。水不能淹。魚不能噬。刀不能割。名五不死。又閒靜少欲。收攝六根。滅度之後。塔猶卻貝。故常樂閒居。不處眾中。亦稱第一。
【疏】阿[少/兔]樓馱者。一名阿那律陀。此雲無貧。亦雲無滅。亦雲如意。天眼第一。
【鈔】無貧者。昔於饑世。曾以稷飯施辟支佛。九十一劫資用充足。至今不滅。所求如意。故有無貧等三譯。天眼第一者。出家喜眠。佛說法時。昏睡不覺。佛乃呵責。比之螺蛤。發憤精進。經七晝夜。眼不交睫。失其雙目。佛教修習樂見照明金剛三昧。遂得天眼。觀大千界如睹掌果。故雲天眼第一。
○二總結
【經】如是等諸大弟子。
【疏】如是者。結上。等者。例餘。大者。收前大義。弟子者。學在師後曰弟。解從師生曰子。如斯勝會。可謂難弟難兄。善作善述。
【鈔】結上例餘者。前結十六尊者。後例千二百人也。收前大義者。此大弟子。即前大比丘大阿羅漢。以一大字攝前二也。學在師後者。先覺後覺。如兄先弟後故。解從師生者。啟發育養。而成法器。所謂從佛口生。當紹佛種。如父母生子故。難弟難兄者。古稱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言兄豪弟俊。無可優劣。今不取彼意。略喻佛為兄。諸阿羅漢為弟。二俱難得故。善作善述者。古稱文王以王季為父。父作于前。以武王為子。子述於後。今亦不取彼意。略喻佛為父。諸阿羅漢為子。師資道協故。
【疏】稱理。則自性王數融通。是佛與弟子俱義。
【鈔】台教雲。心王如來。心數弟子。今釋謂王者。八識也。此八識者。善惡輪轉。由之主宰。如王禦臣。如師率弟子故。數者。五十一心所也。此五十一。一則恒依心起。二則與心相應。三則系屬於心。其於八識。如臣向君。如弟子奉師故。又智覺雲。十大聲聞。皆是自心十善法數。毗曇偈雲。欲想更樂慧。念思及解脫。作意於境界。三摩提以痛。是知大迦葉者。心欲數。以志存出要。善欲心發。舍世惡欲故。富樓那者。心想數。以想則分別。辯才無礙故。迦旃延者。更樂數。以問答往復。更相涉入。論議不窮故。乃至慧舍利弗。念優波離。思羅睺羅。解脫善吉。作意那律。三摩目連。痛阿難等。痛者。受也。領納意也。王必具數。數必歸王。此二相扶。而取開悟。若王若數。不出自心。但得一心。王數俱盡。
○菩薩眾(三) 初明類二列名三總結
○初明類
【經】並諸菩薩摩訶薩。
【疏】並者。承前言佛說此經。不但聲聞與會。大士亦所同聞也。菩薩者。梵語。具雲菩提薩埵。今舉二字。省文也。此雲覺有情。覺情複有三義。又勇猛求義。摩訶薩者。此雲大道心眾生。以具四種大故。又法華六大。佛地三大。不出四故。菩薩摩訶薩。猶雲菩薩中大菩薩也。揀非諸小菩薩故。
【鈔】不但聲聞者。言小乘大乘。一切賢聖。共聞此經。毋謂淨土為菩薩所不屑也。覺有情者。同佛所證之謂覺。無明未盡之謂情也。複有三義者。一悲智所緣義。言覺是所修佛道。情是所化眾生。上以智求。下以悲度也。二能所合目義。言覺是所求之果。有情是能求之人。以己之心。悟佛之理也。三利生為急義。言廣覺一切有情。所謂未能自度。先能度人。是也。勇猛求者。聲聞趨寂自安。名為懈怠。大士克志菩提。所謂大強精進勇猛也。大有四義者。清涼疏謂一者願大。求大菩提故。二者行大。二利成就故。三者時大。經三無數劫故。四者德大。具足一乘諸功德故。法華六大者。信大法。解大義。發大心。趨大果。修大行。證大道。而信解發三。第一願大中攝。趨者。第三時大中攝。修者。第二行大中攝。證者。第四德大中攝。佛地三大者。一數大。二德大。三業大。德大可知。數即願意。業即行意。故雲不出四意也。揀非小者。如文殊彌勒等。皆是等地位中菩薩。非初心五品信住行向故。
【疏】稱理。則自性真妄融。是菩薩義。
【鈔】真不變而隨緣。是之謂覺有情。妄成事而體空。是之謂有情覺。真妄不立。唯是一心。成此大道心。號曰摩訶薩。
○二列名
【經】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
【疏】文殊師利者。此雲妙首。亦雲妙吉祥。亦雲妙德。法王子者。佛為法王。菩薩入法正位。名法王子。又首舉文殊者。例前舍利弗義。
【鈔】文殊師利。亦雲曼殊室利。言妙首等者。准華嚴宗。表三法門。曰信行智。妙首者。信也。信為萬行萬德之頭首故。妙吉祥者。行也。佛地經言。一切世間親近供養讚歎。名妙吉祥。又真諦雲。於怨親中。平等利益。不為損惱。名妙吉祥。又生時有十種瑞。一光明滿室。乃至十象生六牙。名妙吉祥。是即解之行故。妙德者。智也。經雲。諸佛之母。釋迦之師。豈非妙德。是即行之解故。入法正位者。如來據中道第一義。而菩薩入于此地。是謂紹隆佛種。當繼佛位。如大君體元居正。所生王子。今在東宮。當紹王位。名法王子。又名佛子。其意亦爾。凡菩薩皆法王子。獨稱文殊者。荊溪雲。于王子中。德推文殊。又諸經文殊常為一切菩薩上首故。例舍利弗者。身子智慧第一。文殊大智獨尊。如前所明此經惟智方能信受故。又分別而論。則身子權智。文殊實智。權智明有生淨土。實智明無生淨土。鈍根則從權入實。利根則權實雙融。若推本而論。不思議境界經雲。複有百千萬億菩薩。現聲聞形。亦來在坐。其名曰舍利弗等。則文殊身子。同一甚深智慧。益知此經非淺智所能信矣。
【疏】阿逸多者。此雲無能勝。即彌勒菩薩也。
【鈔】彌勒。此雲慈氏。姓也。阿逸多。名也。具足當雲慈無能勝。以在母胎中。即有慈心。故以名族。又過去生中。遇大慈如來。願同此號。即得慈心三昧。又昔為婆羅門。號一切智。于八千歲。修習慈行。又弗沙佛時。與釋迦如來同發菩提心。常習慈定。又思益經雲。眾生見者。即得慈心三昧。又悲華經雲。發願于刀兵劫中擁護眾生。是則慈隆即世。悲臻後劫。至極之慈。超出凡小。故無能勝。
【疏】又彌勒既聞此經。龍華必說此經。當知此經流通無盡。
【鈔】問。何知必爾。答。法華稱古佛放光。為說此經。今佛放光。知必說此。則佛佛說法華也。而此經者。度生最急。諸佛共贊。既為諸佛共贊。必為諸佛所說。龍華之會。必說此經。何疑之有。
【疏】乾陀訶提。此雲不休息。
【鈔】不休息者。行諸梵行。曆恒沙劫。然後授記。經此多劫。曾不休息故。
【疏】常精進者二義。一者天臺雲。見法性常住。行無作正勤故。二者寶積經雲。此菩薩為一眾生。經無量劫。隨逐不舍。猶不受化。曾無一念棄舍之心。乃精進之至極也。
【鈔】二義者。一是自利。未生善增長。已生善保持。未生惡預防。已生惡速滅。名四正勤。而言見性無作。則了知法性本非善非惡。雖雲修善。不修而修。雖雲去惡。不去而去。所謂一念不生。是真精進故。二是利他。為多眾生。猶未為難。今曰為一眾生。少時為一眾生。猶未為難。今曰無量劫。多劫而易可化度。亦未為難。今曰猶不受化而不棄舍。不棄舍猶未為難。今曰無一念棄舍。如是精進。更無退墮。故名曰常。又不休息。必常精進。常精進。必不休息。此二菩薩。亦名殊而德一者也。
○三總結
【經】與如是等諸大菩薩。
【疏】結上例餘同前。就當經。則表信行願三。成淨土因故。
【鈔】同前者。結上文殊彌勒等。例餘。則普賢觀音一切菩薩也。信行願者。妙首表信。求生淨土。信為最先。經雲若有信者是也。精進表願行。精者不雜。進者不退。不雜者。經雲一心不亂。不退者。經雲不退轉菩提是也。不休息者。即不退義。又彌勒慈行。乾陀梵行。觀經雲。慈心不殺。具諸戒行。是也。成淨土因。則列諸菩薩。非無因故。
【疏】稱理。則自性無不照。是文殊智義。自性無不容。是彌勒慈義。自性無窮無盡。是不休息常精進義。餘可類知。
【鈔】類知者。自性廣大是普賢義。自性圓通是觀音義等。如上隨舉一門。以標名字。若各具者。即名字互通。故謂心即名也。如是解者。即於正觀心中。見一切菩薩也。今見凡夫不見菩薩者。以失正觀故。故曰。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影現中。
○三人天眾
【經】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疏】及者。承前言淨土法門。不但諸聖與會。一切凡眾皆同聞故。釋提桓因。此雲能天主。曰等。又曰無量者。盡一切諸天故。曰大眾者。盡一切眾生故。俱者。通結並諸菩薩以下文也。
【鈔】上並菩薩。是小大一對。今及諸天大眾。是聖凡一對。聖凡共聞此經。毋謂淨土為凡夫所不能也。釋提桓因者。具雲釋迦提婆因提。釋迦者。此雲能。提婆因提者。此雲天主。詳有五種名。恐繁不敘。迦葉佛滅時。一女人發心修塔。三十二人佐之。今王忉利。統四方三十二天。又阿含雲。本為人時。行于頓施。堪能作主。故曰天主。等者。等三十二。以及其餘也。無量者。又增詞以盡。則概欲色無色諸天也。天有多義。或名晝。以晝長故。或名無愁惱。以常樂故。或名燈明。以無黑暗故。大眾者。諸天而下。人及修羅。盡六道一切眾生也。一雲。兼前菩薩聲聞。同名大眾。通結者。上言與大比丘眾俱。今此俱者。言亦與諸菩薩諸天大眾俱也。或難。無色。則無耳無身。鬼獄。則極幽極苦。何容與會而聞此經。然無色者無粗色。非無細色也。佛涅槃時。無色天人。淚下如雨。則身至耳聞。亦複何礙。地獄餓鬼。重者或隔不通。輕者未可例判。又佛光所觸。地獄天子得證頓圓。然則佛說此經。光照十方。安知鬼獄不得聞也。
【疏】稱理。則自性徹上徹下。是羅漢菩薩諸天大眾俱義。
【鈔】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上而徹乎諸聖也。上亦與之俱。下而徹乎六凡也。下亦與之俱。良以四諦。十二因緣。四等六度。五戒十善。萬行紛然。乃至八萬四千諸塵勞門。唯是一心。真實性中無差別故。龍蛇混雜。凡聖交參。此間佛法住持。本來如是。
○二正宗分(四) 初詳陳依正令生信樂二正示願行令知修證三交引佛言令斷疑惑四互彰難事令切感發
○初詳陳依正令生信樂(二) 初對機二示法
○初對機
【經】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
【疏】此下文屬正宗。以前是序引。後是流通。唯此為一經所宗之正義也。爾時者。當彼六種成就時也。佛告者。經無發起。佛自說故。良由此經。救世最急。不俟請故。
【鈔】凡言爾時。必上有緣起。故雲當彼時也。佛自說者。諸經皆有通別二序。通則證信。別則發起。如法華。則白毫放光。啟一乘之教。維摩。則毗耶示疾。開不二之談。圓覺。金剛。以及諸經。多因有問在先。然後佛為宣演。今經不然。故無發起。救世最急者。末世眾生。根鈍障深。解脫禪定。甚難可得。佛以大悲出此一門。橫截生死。急救眾生。唯恐不及。故不待請。譬如有人。卒患惡瘍。命在呼吸。比有良方。依之修制。延緩日時。藥未及成。命已先殞。現有成藥。入口即活。有仁心者。即應速與。尚何俟其禮聘殷懃。然後投劑。佛救眾生。意亦如是。
【疏】問。諸經無論。只如本教二經。皆有發起。今經何獨不然。答。意彌切故。亦是不發起之發起故。
【鈔】本教二經者。十六觀經。與此經大本。皆專說淨土。故稱本教。觀經。則韋提傷子惡逆。厭濁求淨。而曰我願生清淨世界。不樂此閻浮提濁惡世也。是以闍王母子為發起故。大本。則世尊一日容顏異常。阿難問言。我從侍佛。未曾獲睹威容。有如今日。豈非念過去諸佛。或念未來諸佛。故致然耶。佛言。善哉阿難。有諸天教汝來問。汝自問耶。汝所問者。勝佈施一四天下聲聞緣覺諸天人民。乃至蜎蝡。經於累劫。尚百千萬倍。不可以及。所以者何。諸天人民。乃至蜎蝡。皆因汝問而得度脫。是以如來顏容為發起故。今難。諸經發起。且置勿論。只如二經。是淨土本教。皆有發起。此經不異二經。何以獨無。故為此通。言佛說二經。雖亦大悲心切。特示往生。然而觀法精微。願門廣大。如前序中說。未若此經。但事持名。即生彼國。尤為要而又要。故佛意於斯。亦複切而又切。為諸眾生。作不請友也。不發之發者。現前眾生。樂著生死。不求出離。自能發起佛之大悲。說此經故。
【疏】獨告舍利弗者。例前唯智所信故。又一告一切告故。又淨覺雲。合四悉故。
【鈔】例前者。即首舉身子意。以甚深智慧。洞察於淨穢之機。融通於事理之際。方能信受不疑。如般若會上首舉須菩提者。以般若談空。須菩提解空第一故也。一切告者。告身子一人。即是告現前一切聲聞菩薩人天大眾。及未來一切諸眾生也。四悉者。一身子乃左面弟子。經多居首。法應爾故。是世界悉檀。二身子智慧第一。眾所宗仰。彼信淨土。眾亦信之。是為人悉檀。三為不信淨土者。自鄙不如。轉其邪執。是對治悉檀。四為令習小法者。效其向大。求生淨土。究竟成佛。是第一義悉檀。
【疏】又不獨智為能信。佛果成就。皆由智故。
【鈔】華嚴二十二。經雲。一切諸佛莊嚴清淨。莫不皆以一切智故。則知阿彌陀佛。亦以此智成就淨土功德。而諸眾生修淨土者。以智生信。則為正信。以智發願。則為弘願。以智起行。則為妙行。乃至成佛。恒必由之。蓋通因徹果。成始成終之要道也。豈獨為信解之門而已哉。
【疏】稱理。則自性自然智。是佛自告舍利弗義。
【鈔】無緣而照。弗慮而知。妙性天然。不從他得。是故犍椎未動。啟請無人。熾然說。無間歇。
○二示法(二) 初總標二別釋
○初總標(二) 初標土顯依二標主顯正
○初標土顯依
【經】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
【疏】土是所依。名依報。佛是能依。名正報。今先舉依也。是者。指此界言。從此娑婆世界。向西而去。名過。佛土者。一大千界名一佛土。過如是佛土。至十萬億。言去此方遠之遠也。非壇經十萬八千之土也。若據事據理。亦未為遠。世以時言。界以處言。極樂者。梵語須摩提。此雲安樂。亦雲安養。亦雲清泰。亦雲妙意。名雖小殊。皆極樂義。然土有多種。四土之中。今此極樂是同居土。而亦通前三土。又受用法性變化三土。亦同此意。又十種土。亦同此意。又佛雖無土。為化眾生。不妨說土。
【鈔】依報者。身藉土居。故名所依。隨所作業。依有勝劣。故名為報。言從是娑婆者。娑婆極樂。在華藏中。二土相望。今雲過者。從此西向橫亙而過也。一大千者。三千大千世界也。至下六方中辨。十萬億者。從此過西之程。以億計之。當有十萬。謂過一佛土。十佛土。乃至億佛土。又從一億佛土。十億佛土。乃至十萬億佛土。故曰遠之遠也。然億有四種。十萬。百萬。千萬。萬萬。皆得名億。今之所指。未可知也。壇經十萬八千者。訛指今西域也。亦詳辨下六方中。言未為遠者。自有二義。一者據事。法華明東方世界之多。而以抹土點塵計之。則十萬億者。特至少耳。華嚴一世界種。娑婆之外。圍繞十三剎塵世界。今極樂止過十萬億土。何足為遠。二者據理。則所謂十萬億者。對凡夫生死心量言耳。淨業若成。臨終在定之心。即淨土受生之心也。又謂分明在目前是也。亦何嘗遠。時謂過現未來。處謂四維上下。單時單處。世界不成。合時與處。名世界也。極樂譯有多名。而極之為言。顯至極之樂。非人天一切諸樂之比。故特標也。四土者。一曰常寂光土。經雲。毗盧遮那遍一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光。是極果人所居。二曰實報莊嚴土。行真實法。感殊勝報。七寶莊嚴。具淨妙五塵故。亦雲無障礙土。以色心不二。毛剎相容故。是法身大士所居。三曰方便有餘土。斷四住惑。屬方便道。無明未盡。名曰有餘。是三乘聖人所居。四曰凡聖同居土。是四聖六凡之所共居。四土雖勝劣不同。亦可各分淨穢。今極樂國。既曰菩薩聲聞諸天人民。是與娑婆均名同居。而此方則土石荊棘。四趣紜紜。彼國則八德七珍。人天濟濟。是同居淨也。亦通前三者。隨其機異。所見亦異。有於同居見寂光土。有於同居見實報土。有於同居見方便土。有於同居但見本土。如法華雲。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像法決疑經雲。今日坐中無央數眾。或見此處山林地土砂礫。或見七寶。或見是諸佛行處。或見即是不思議諸佛境界。皆隨機異見耳。三土同上者。一法性土。即是寂光。二受用土。複分自他。同乎實報。三變化土。同前三四方便同居。則極樂者。雖當變化。亦可受用及法性也。十種土者。棗柏所分十種權實。雖極樂是權非實。然是且據權實對待分別言耳。若論隨機。權實無定。所以者何。彼雲彌陀佛土。為一分取相凡夫。未信法空實理。以專憶念。其心分淨。得生淨土。是權非實。則知就取相者。非就入理者。若理一心。即權即實。故雲無定。又上四土。亦法爾具足。不可但執寂光。若證寂光。於下三土。隨心寄託。自不撥無。未證寂光。撥無下三。則無複所居之土。錯之甚矣。故不信他方有金色世界。楞嚴所深呵也。佛無土者。十四科淨土鈔雲。八地以上。永脫色累。照體獨立。神無方所。用土何為。況複諸佛。佛實無土。而言有者。以眾生解微惑重。故以福樂引之行善。蓋聖人接物之近跡耳。故曰不妨說土。
【疏】偏指西方者。定趨向故。西方偏指極樂者。如後文無苦有樂。及往生經中說。
【鈔】恐有難言。十方世界皆有淨土。何為獨示西方。教生彼國。良由道以多歧亡羊。射以專注中鵠。心無二用。功戒雜施。上都儀雲。歸命三寶。要指方立相。住心取境。以凡夫系心。尚乃不得。況離相耶。若夫遍供十方諸佛。還國猶在食時。是生西方以後事。所謂見卵而求時夜。何太早計乎。又問。然則華嚴何以普禮剎塵如來。答。華嚴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若知此義。或普或偏。常異常同。無足疑也。無苦有樂。詳見後文。又隨願往生經言。佛國無量。專求極樂者何。一以因勝。十念為因。即得往生故。二以緣勝。四十八願。普度眾生故。
【疏】問。觀經雲。極樂不遠。今言十萬億土。二經遠近。何以不同。答。以是即遠之近。即近之遠故。若依佛地。則淨土遠近。不可思議。
【鈔, 】去此不遠者。觀經雲。爾時佛告韋提希言。汝今知否。阿彌陀佛。去此不遠。今謂即遠即近者。良以去此不遠。是明過十萬億之極樂。去此不遠也。過十萬億。是明去此不遠之極樂。過十萬億也。心包法界。何近而非遠。法界唯心。何遠而非近。交互言之。固無礙也。不可思議者。佛地論雲。如是淨土。超過三界所行之處。為與三界同一處所。為各別耶。答雲。有說在淨居天。有說在西方等。然亦周圓無際。遍法界故。不可說言離三界處。即三界處。但隨菩薩所宜現者。或在淨居。或西方等。則知極樂淨土。超出常情。非方不方。無在不在。未可概以同居而為定論。
【疏】稱理。則自性堅固清淨。是西方義。自性離障絕非。是過十萬義。自性橫該豎徹。是世界義。
【鈔】堅固者。西屬金體。有堅固義。即自性真常不易。萬古如如故。清淨者。複有二義。西當肅氣。有澄清義。即自性諸妄本空。體露金風故。西當白色。有潔淨義。即自性諸染不生。本來一色故。離障絕非者。自性本無煩惱。如十苦十惡。十纏十使等。並超越之。有遠過義。是知堅淨為西。方盡西矣。豈必專標日落。迥絕為過。無弗過矣。誰能更計途程。橫亙十方。豎窮三際。非近非遠。絕中絕邊。則從是過不可說不可說微塵佛土。無世界不名極樂。何但有世界名為極樂也。
○二標主顯正
【經】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疏】其者。承上。土必有人。指能依之人曰佛。佛必有號。出本佛之號曰阿彌陀。三世皆有佛。揀過未之佛曰現在佛。佛皆度生。指度生之軌曰說法。現在說法。如大本及大雲中說。
【鈔】大本雲。彼佛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但以酬其志願。現在西方。其世界名曰極樂。佛號阿彌陀。大雲者。大方等大雲經雲。爾時世尊。熙怡微笑。從其面門出無量光。大雲密藏菩薩問故。佛言西方世界。有國名安樂。佛號無量壽。現在說法。告一菩薩言。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今說大雲經。汝可往聽。今彼菩薩將來至此。則正當釋迦說法時。彌陀亦在彼說法。故知非過非未。現在說法。
【疏】凡言現在。複有二義。如釋迦彌陀。均名現在。而小不同。
【鈔】小不同者。釋迦賢劫四佛。是名現在。而雙林示滅。相好難親。徒仰嘉名。僅存像教。阿彌陀佛。則今日今時。正于彼國。現在說法。是釋迦現在之過去。彌陀現在之現在也。古人雲。佛在世時我沉淪。今得人身佛滅度。懊惱自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感慕傷嗟。一至於此。今釋迦雖滅。彌陀現存。但得往生。便能親炙。而不信不願。徒為無益之悲。亦惑矣。
【疏】又此現在。且據釋迦當時而言。實則徹於前後。亦複後後無盡。皆名現在。
【鈔】前後者。釋迦未出世前。彌陀亦現在說法。釋迦既滅度後。彌陀亦現在說法。乃至今日。猶雲現在。後後無盡者。以釋迦說法。止於四十九年。迦葉而上。彌勒而下。縱年數多。亦有限量。未若彌陀說法。至為久遠。諸佛莫及。是故不唯今日猶名現在。後後無盡。皆可名為現在說法也。問。彌陀之後。次補觀音。安得無盡。答。彌陀住世幾劫。觀音補之。曾有數否。彼觀音尚雲。住無央數劫。無央數劫。不可複計劫。不可複計劫。乃授勢至。則彌陀可知矣。豈非亦是有盡之無盡耶。況勢至之補觀音。永無般泥洹時。雖雲勢至。實彌陀說法無異也。謂之後後無盡。夫奚不可。
【疏】又此現在。且據釋迦對彼而言。實則彌陀現在。即釋迦現在。
【鈔】智覺雲。總持教中。說三十七佛。皆毗盧遮那一佛所現。謂遮那內心。證自受用。成于五智。自當中央法界清淨智。次從四智。流出四方四如來。其妙觀察智。流出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如來。則一佛而雙現二土也。故清涼雲。即本師也。
【疏】然諸佛說法。多種不同。今是依正皆說。詳如此經。及大本觀經中說。
【鈔】多種者。如言說瞻視。乃至香飯等。故極樂世界。不但金口說法。依正悉爾。如大本雲。阿彌陀佛。為諸菩薩聲聞諸天世人。廣宣大教。敷演妙法。莫不欣然悅適。心得解悟。各有所得。又雲。東方恒河沙數諸佛。各遣無量菩薩聲聞。至阿彌陀佛所。聽說妙法。四維上下。亦複如是。是正報說法。此經水鳥樹林演暢妙法。及大本觀經。如後文中詳引。是依報說法。又大本雲。彼國蓮華出無量光。光中出無量佛。一一諸佛。皆說妙法。是依正俱時說也。
【疏】有謂說法是應身報身。有謂三身齊說。各隨機見。
【鈔】應身說者。有雲。法身一向不說。報身具說不說。應身定說。則彼佛說法。當是應身。然亦兼報。如大本。高出一切世間之身。觀經。六十萬億那由恒沙由旬之身。則豈定丈六。然經雲。報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何得定言法身不說。當是隨機所見。自不同耳。
【疏】所惜者。萬里百城。為參知識。梯山航海。雲禮道場。豈可萬德如來現在說法。漠然不顧。甘墮城東。是則名為可憐憫者。
【鈔】萬里者。僧問大隨。劫火洞然。未審這個壞不壞。答雲。壞。僧曰。恁麼則隨他去也。答雲。隨他去。僧疑不決。往還萬里。廣參知識。始得大悟。百城者。善財南遊百一十城。參五十三善知識。引此以況阿彌陀佛。是最上知識也。梯山航海。如峨嵋普陀等。引此以況西方極樂世界。是最勝道場也。然古之跋涉。蓋為親炙聖賢。今日賓士。只是遙瞻影像。而且備經險阻。不憚劬勞。何得現在慈尊。舍之不往。城東老母。與佛同生而不見佛。非此之流耶。過未之佛。勢所難逢。現在空過。故可憐憫。
【疏】稱理。則自性體自靈知。是其土有佛義。自性即今顯現。是現在說法義。
【鈔】終朝侍佛側。不見金容。竟日坐法筵。罔聞妙道。遂使魔王混于佛殿。邪法亂乎真宗。但能返照心源。佛法一時雙足。
○二別釋(二) 初依報二正報
○初依報(二) 初總名極樂二別示莊嚴
○初總名極樂
【經】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疏】先釋依者。順上文故。亦令眾生生忻樂故。苦者。逼惱之義。為四諦首。眾苦者。諸經論開有三苦。八苦。十苦。百一十苦。又約二種生死。則變易亦苦。況其餘者。以苦事非一。故曰眾苦也。諸樂者。如經所陳二種清淨莊嚴。亦以樂事非一。故曰諸樂也。極樂者。以諸國苦樂有其四種。有苦多樂少者。有苦樂相半者。有苦少樂多者。有無苦純樂者。今當第四故。
【鈔】四諦者。苦集滅道。苦居最先。知苦。乃斷集修道證滅也。三苦者。一苦苦。謂受有漏身。已名為苦。更加種種逼惱。則苦而複苦也。是為欲界苦。二壞苦。謂當樂壞時。不勝憂惱也。是為色界苦。三行苦。此苦處中。即不苦不樂。念念遷流也。是為無色界苦。又欲界具三。色兼後二。無色唯行。為三苦也。而彼國離欲清淨。則無苦苦。依正常然。則無壞苦。超過三界。則無行苦。八苦者。生居胎獄。老厭龍鍾。病受痛屙。死悲分散。愛則欲合偏離。冤則欲逃偏遇。求則欲得偏失。乃至五陰熾盛。總成上七。名八苦也。而彼國蓮華化生。則無生苦。寒暑不遷。則無老苦。身離分段。則無病苦。壽命無量。則無死苦。無父母妻子。則無愛別離苦。諸上善人同會一處。則無冤憎會苦。所欲自至。則無求不得苦。觀照空寂。則無五陰盛苦。十苦者。菩薩藏經。謂一生苦。二老苦。乃至十生死流轉苦。百一十苦者。瑜伽論。一無差別流轉苦。二欲苦。癡苦。乃至五十五苦。次九種苦。於九種中。又次第迭開成五十五。合之為百一十苦。今彼國皆無也。然約之不出三苦八苦。攝種種苦。二種生死者。謂分段變易。分段者。四大所成。有分齊段落。如上八苦中說。變易。則二乘菩薩。雖離分段。未免四相遷流。因移果易。亦名為苦。彼國蓮華化生。一生不退。何慮二種苦也。大本雲。彼國不聞苦名。何況實苦。故雲無有眾苦。二種清淨者。論明一者器世間清淨。二者眾生世間清淨。即依正二報。功德莊嚴。如下文中。及大本觀經詳辯。問。淨名雲。一切眾生。即寂滅相。不復更滅。則一切國土即極樂相。何更有樂。今開苦樂。似違彼經。答。賢首大師釋彼經意。謂是但以迷倒。妄見生死。名在此岸。悟生死空。本來圓寂。即名彼岸。今謂亦以迷倒。妄見五濁。名住娑婆。悟五濁空。本來清淨。即名極樂。國土常淨。眾生自迷。迷多悟寡。示苦示樂。不容已也。
【疏】苦樂相對。正以彼此二土。較量勝劣。令生忻厭。如難易十種等。
【鈔】相對者。以此極苦對彼極樂。一勝一劣。天壤較然。忻厭自生。取捨自定。十種者。慈雲懺主。開此土彼土難易十種。今以苦樂對之。一者此土有不常值佛苦。彼土無之。而但有華開見佛。常得親近之樂。二者此土有不聞說法苦。彼土無之。而但有水鳥樹林皆宣妙法之樂。三者無惡友牽纏苦。而有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之樂。四者無群魔惱亂苦。而有諸佛護念。遠離魔事之樂。五者無輪回不息苦。而有橫截生死。永脫輪回之樂。六者無難免三途苦。而有惡道永離。名且不聞之樂。七者無塵緣障道苦。而有受用自然。不俟經營之樂。八者無壽命短促苦。而有壽與佛同。更無限量之樂。九者無修行退失苦。而有入正定聚。永無退轉之樂。十者無塵劫難成苦。而有一生行滿。所作得辦之樂。等者。如安國鈔。開為二十四樂。群疑論。廣為三十益。皆舉樂明苦。舉益明損。大意同前。茲不繁載。
【疏】四土苦樂。略如天臺教中說。
【鈔】所謂見思輕重。同居苦樂。體析巧拙。方便苦樂。次第一心。實報苦樂。分證究竟。寂光苦樂。文繁不敘。
【疏】問。菩薩捐棄五欲。雖輪王不以為樂。憫念眾生。雖地獄肯代其苦。何得舍苦眾生。自取樂土。答。智者十疑論中詳明。又更有取捨多說。不可不辯。
【鈔】論雲。菩薩未得無生法忍。不能度生。喻如破舟拯溺。自他俱陷。求生淨土。得無生忍已。還來此世。救苦眾生。乃克有濟。故初心菩薩。必先舍此苦處。生彼樂處。據此。則舍苦者。正欲拔眾生之苦。取樂者。正欲與眾生以樂也。自利利他。是菩薩道。豈二乘獨善之可儔乎。又多說者。圭峰釋圓覺。種種取捨。皆是輪回。謂如舍此娑婆。取彼淨土。而大梅亦雲。舍垢取淨。是生死業。故今辯雲。此等語言。非不極致。但得旨則號醍醐。失意則成毒藥。盡令而行。何但舍娑婆垢。取極樂淨。為取捨也。縱謂我土惟心。而舍境取心。亦取捨也。縱謂我無取捨。而舍此有取捨。取彼無取捨。亦取捨也。亦輪回生死業也。寧知理無分限。事有差殊。理隨事變。則無取捨處。取捨宛然。事得理融。則正取捨時。了無取捨。故菩薩雖知一切法平等不二。而示苦樂境。開取捨門。權實雙行。理事無礙。斯論且置。今汝自審。果能糟糠臭腐以為飲食。不異膏粱否。廁溷坑井以為床榻。不異華堂否。木皮草葉以為衣服。不異羅綺否。虎兕熊羆以為伴侶。不異父母兄弟否。冬坐冰雪。不異繒纊否。夏暴烈日。不異涼風否。乃至地獄中銼燒舂磨。不異入第三禪否。異類中行。不異遊戲否。如其不然。宛爾凡夫。何得妄以大聖人過量境界而為己有。取快一時。流害無盡。應聞此語。生大悔恨。起大覺悟。涕淚悲泣。求生淨土。故苕水評圭峰疏。謂忻厭取捨。雖謂迷真起妄。亦能順教成功。但知全修即性。則忻厭本空。況安養一門。諸佛共贊。往來法界。彌顯唯心。托彼勝緣。速登寶覺。實生物歸棲之正路。乃聖人汲引之妙權也。
【疏】稱理。則自性無染。是無有眾苦義。自性常淨。是但受諸樂義。
【鈔】染是苦義。淨是樂義。自性無染常淨。是無苦常樂也。華嚴六地觀察無明。以無明至六入是行苦。觸受是苦苦。餘是壞苦。我今此心。無無明。乃至無老死等。成無苦義。無此十二支。即真解脫。成受樂義。經雲。無上菩提覺法樂。無上涅槃寂靜樂。皆樂義也。以上且順經文苦樂對待。如實而說。染既不立。淨亦何存。淨穢雙忘。苦樂平等。如斯之樂。乃所以為極樂也。聖解還成魔境。佛見早墮鐵圍。是故我觀極樂。實無可樂。若有可樂。與苦何別。
○二別示莊嚴(四) 初欄網行樹二池閣蓮華三天樂雨花四化禽風樹
○初欄網行樹(二) 初詳陳二總結
○初詳陳
【經】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
【疏】此正明樂事也。欄楯圍於樹外。羅網覆於樹上。重重相間。其數有七也。四寶者。七寶前四也。周匝者遍滿。圍繞者回護。言重重皆四寶所嚴飾也。
【鈔】欄楯者。橫曰欄。直曰楯。此方花木。亦作欄楯。一防物損。二示美觀。彼土雖牛羊絕牧。玩好無心。而萬行功德之所莊嚴。任運成就也。羅網義同此。行樹者。次第成行。無錯亂也。七重者。一重欄網。圍覆一重行樹。故曰重重相間也。三事雖此方亦有。而質唯木石。彼純以寶也。七寶前四者。金銀琉璃玻璃也。周匝圍繞者。如瑞相經雲。無量寶網。皆以金縷珍珠。百千雜寶。莊嚴較飾。周匝四面。垂以寶鈴。光色華耀。羅覆樹林。大本雲。其網柔軟。如兜羅綿。則非世寶。必待雕琢矯揉而為嚴飾也。欄楯寶飾。例此可知。大本雲。諸寶崖上。有無數栴檀香樹。吉祥果樹。行行相值。莖莖相望。枝枝相准。葉葉相向。花花相順。果果相當。如是行列。數百千重。是名為行。又雲。七寶諸樹。遍滿世界。所謂金根金莖。枝葉花果。亦皆以金。則名一寶。金根銀莖。枝葉花果。亦分金銀。則名二寶。如是三寶四寶。其寶間錯。輾轉增多。乃至七寶。又雲。諸佛淨國。殊勝莊嚴。於寶樹中。悉皆出現。猶如明鏡。觀經雲。七寶行樹。一一樹高八千由旬。一一花葉。作異寶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紅色光等。又雲。妙真珠網。彌覆樹上。一一樹有七重網。一一網間。有五百億妙華宮殿。如梵王宮。諸天童子。自然在中。又雲。一一樹葉。縱廣正等二十五由旬。其葉千色。有眾妙華。作閻浮檀金色。如旋火輪。宛轉葉間。湧生諸果。如帝釋瓶。有大光明。化成幢旛。無量寶蓋。是寶蓋中。映現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亦於中現。又大本雲。佛講堂。阿羅漢舍宅。各各內七寶池。外七寶樹。數千百重。據此。則三經詳略為別。此但言七重。彼言數千百重。此但言羅網。彼言羅網之中。出天宮殿。此但言行樹。彼言行樹之中。現大千界。又此言四寶。彼言七寶。蓋今經略示。彼經詳陳。以簡攝繁。取文省故。文雖不足。義實無欠。如靈芝雲。七重欄楯。凡佛菩薩住處皆然。非謂一國只七重也。則知數百千重者。多種七重積而成之。七七相重。重重無盡也。餘可例見。
【疏】又皆言七者。表七覺支。七聖財等。
【鈔】七覺見後。七聖財者。一信。二戒。三聞。四舍。五慧。六慚。七愧。前五如寶。後二如人。善守財故。
【疏】又大本言。阿彌陀佛道場樹。高十六億由旬。四布枝葉。八億由旬。樹本隆起。五千由旬。一切眾寶。自然合成。複垂眾寶。以為瓔珞。複有寶網。羅覆其上。據此。則行樹之外。別有佛道場樹。今文省便。即行樹中攝。又論中功德草。亦樹中攝。大本其樹有香。亦寶中攝。
【鈔】道場樹。即菩提樹。如釋迦佛。亦坐樹下而成正覺。是也。十六億由旬者。王氏大本雲。一千六百由旬。夫行樹尚及八千。佛樹何得反劣。今所引。寶積本也。即行樹攝者。以道場樹。亦複根莖枝葉華果。行行相次。故行樹足以攝之也。功德草者。論雲。寶性功德草。柔軟左右旋。觸者生勝樂。過迦旃鄰陀。今不言者。以木攝草故。樹香者。大本法藏願雲。我作佛時。國中華樹。俱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眾生聞者。皆修佛行。今不言者。異寶必有奇香。以寶攝香故。
○二總結
【經】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疏】結前例後。
【鈔】結前者。由此欄網行樹。清淨莊嚴。所以珍域別於泥沙。瓊樹異於荊棘。無一切苦。有一切樂。名極樂也。例後者。後文功德莊嚴下。雖無名為極樂之句。義則有之。此中名為極樂下。雖無功德莊嚴之句。義亦有之。文互見也。
【疏】稱理。則自性萬德縱橫。是欄楯義。自性包羅法界。是寶網義。自性長養眾善。是行樹義。
【鈔】縱橫者。六度萬行。不離自性。如自性本無慳貪。是名佈施。以施為縱。施無染心。則橫成戒度。施無傲心。則橫成忍度。施無倦心。則橫成進度。禪定智慧。亦複如是。餘之五度。例上可知。眾妙畢具。是即美觀。諸妄不幹。是即防損。包羅者。自性彌滿清淨。包法界故。長養眾善者。如華嚴離世間品雲。菩薩妙法樹。生於直心地。信種慈悲根。智慧以為身。方便為枝幹。五度為繁密。定葉神通華。一切智為果。又淨名佛道品雲。無漏法林樹。覺意淨妙華。解脫智慧果。皆根本於心地。而發生無盡者也。奈之何欄楯毀而斧斤入。羅網頹而蔭覆疏。尚枯瘁其根枝。況發榮于華果。然而覺林如故。道種非遙。何不猛與滋培。重加整飾。便見庭前柏樹。檻外藥欄。行行般若真如。面面菩提佛性。
○二池閣蓮華(四) 初池水二階閣三蓮華四總結
○初池水
【經】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
【疏】又者。承上。不但陸地莊嚴。有如是欄網行樹。池水莊嚴。亦複勝妙無比也。七寶池者。七寶所成。池中之水。亦七寶故。
【鈔】七寶所成者。揀異此方土石所成。故大本雲。內外左右。有諸浴池。或十由旬。或二十三十。乃至百千由旬。猶如大海。一寶二寶乃至七寶所共合成。又雲。若彼佛池。其方倍此。皆七寶成。今經不言佛池。總攝池中故。水亦寶者。觀經雲。一一池水。七寶所成。其寶柔軟。從如意珠王生。分十四支。作七寶妙色。黃金為渠。又雲。其摩尼水。流注華間。尋樹上下。今止言寶池。不言水亦寶成。及流注上下。總攝水中故。水本就下。從下上流。此方所無故。如下生經雲。兜率陀天。有水游梁棟間。即其類也。
【疏】八功德者。唐譯雲。一澄淨。二清冷。三甘美。四輕軟。五潤澤。六安和。七除饑渴。八長養諸根。具八種功德。利益眾生也。觀經疏開八德。與此小異。池底金沙者。金沙為底。無泥滓也。
【鈔】一澄淨者。謂澄渟潔淨。離污濁故。二清冷者。謂清湛涼冷。無煩熱故。三甘美者。謂甘旨美妙。具至味故。四輕軟者。謂輕揚柔軟。可上下故。五潤澤者。謂津潤滑澤。不枯澀故。六安和者。謂安靜和緩。絕迅泛故。七除饑渴者。謂水僅止渴。今兼療饑。有勝力故。八長養諸根者。謂增長養育身心內外故。觀疏八德者。一輕。二清。三冷。四軟。五美。六不臭。七飲時調適。八飲已無患。與上大同小異。此合輕軟。彼分為二。此無不臭。彼缺潤澤。及與安和。然義則互見。以澄淨清冷。必無臭惡。既輕且軟。豈不安和。略少潤澤。故雲小異。又彼配六入。此則澄淨色入。甘美味入。至雲長養諸根。則耳鼻身意。皆攝之矣。又大本雲。大河之下。金沙布地。有諸天香。世無能喻。隨水散馥。雜水流芳。皆香入之證也。下文說法。是聲入與法入證也。問。甘美輕軟。除饑長根。此方所無。則誠然矣。凡水悉皆清冷。悉皆潤澤。何彼水以二獨稱功德。答。此水雖亦清冷。逢日則炎。遇火則沸。彼縱劫火臨之。清冷自如。終不炎沸故。此水雖亦潤澤。日曬則幹。火逼則涸。彼縱劫火臨之。潤澤自如。終不乾涸故。金沙者。觀經雲。真金為渠。渠下皆雜色金剛而為底沙。大本雲。純一寶池。底沙亦以一寶。黃金池者。白銀底沙。水晶池者。琉璃底沙。二寶為池。底沙亦二。乃至七寶。亦複如是。今止金沙。文省便故。
【疏】又大本敘寶池水畢。複開三種殊勝妙用。一水能隨意。二水能說法。三浴畢進業。
【鈔】隨意者。大本雲。諸上善人入七寶池。澡雪身體。意欲令水沒足。水即沒足。欲令至膝。水即至膝。欲令至腰。至腋。至頸。及灌其身。悉如其意。欲令還複。水即還複。調和冷暖。無不順適。開神悅體。滌蕩情慮。清明澄潔。淨若無形。是水本無心。能隨人心意所欲也。說法者。大本雲。微瀾洄流。轉相灌注。不遲不疾。安詳徐逝。波揚無量自然妙聲。或聞佛聲。或聞法聲。或聞僧聲。寂靜聲。空無我聲。大慈悲聲。波羅密聲。十力無畏不共法聲。諸通慧聲。無所作聲。不起滅聲。無生忍聲。乃至甘露灌頂。眾妙法聲。稱其所欲。無不聞者。發清淨心。成熟諸根。永不退於無上菩提。是水本無情。善能說諸妙法也。浴畢進業者。大本雲。既皆浴已。或各坐于蓮華之上。又雲。有在地講經者。誦經者。自說經者。授經者。聽經者。念經者。思道者。坐禪一心者。經行者。有在虛空中講經者。乃至坐禪經行者。各隨其質而有所得。未得四果者。因得四果。未得不退轉地菩薩。得不退轉。是水不但以可浴為功。又能利益於既浴之後也。以上三種殊勝。皆攝寶池德水中故。又後出經偈雲。但有河水流。音響如說經。是也。
【疏】稱理。則自性汪洋沖融。是寶池義。自性悉備一切功德。是德水義。
【鈔】汪洋沖融者。汪。深貌。自性深玄無盡。如池底故。洋。廣貌。自性廣遠無際。如池量故。沖融者。中和貌。自性非真非俗。純粹至善。如池純以寶成故。備諸功德者。自性無染。即澄淨德。自性無煩。即清涼德。自性無惡。即甘美德。自性無我。即輕軟德。自性無竭。即潤澤德。自性無暴。即安和德。自性無乏。即除饑渴德。自性出生一切萬善。即長養德。又自性順萬物而無情。上行則入聖流。聖無所增。下行則入凡流。凡無所減。不變隨緣。周遍法界。所謂流注華間。及諸梁棟者也。永明雲。水有十德。同真性故。意正如是。定水湛然滿。浴此無垢人。無垢亦無淨。是名八功德。
○二階閣
【經】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
【疏】四邊者。中為池水。周圍四邊為階道也。金者。梵語蘇伐羅。銀者。梵語阿路巴。琉璃者。此雲青色寶。玻璃者。此雲水玉。硨磲者。此雲大貝。赤珠者。梵語缽摩羅伽。瑪瑙者。梵語缽摩羅伽隸。以斯七寶莊嚴較飾也。
【鈔】階道者。離地曰階。坦途曰道。樓閣者。重屋曰樓。岑樓曰閣。如觀經言。黃金地上。一一寶中。五百色光。其光如華。成光明台。樓閣千萬。百寶合成。大本雲。阿彌陀佛。講堂精舍。宮殿樓閣。皆以七寶。勝於此界第六天上天帝所居。百千萬倍。菩薩所居。亦複如是。諸天及人。宮宇樓閣。稱其形色高下大小。或以一寶二寶。至無量寶。又佛地論雲。且說七寶。其實淨土無量妙寶。故知曰四寶者。文省便也。又華嚴入法界品雲。危樓迥帶。閣道傍出。棟宇相承。窗闥交映。階墀軒檻。種種滿足。一切皆以妙寶莊嚴。即斯義也。又大本雲。是諸樓閣。有隨意高大。浮於空中。若雲氣者。有不能隨意高大。止在地上者。以求道時。德有厚薄所致。又雲。樓觀欄楯。瓔珞覆上。皆作五音。又觀經雲。樓閣兩邊。各有華幢。無量樂器。以為莊嚴。八種清風。鼓此樂器。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以是推之。則此止言樓閣。不分佛及菩薩天人。亦不分在空在地。亦不言樂音演法。悉文省也。金者四義。一色無變。二體無垢。三轉作無我。四能令人富。銀四義同。而功稍劣。琉璃青色。是其正譯。又名不遠者。不遠。山名。山出此寶。以近波羅奈城故。水玉者。今水晶也。硨磲言大貝者。貝為海仲介蟲。大者名寶。一雲非梵語。以其似車之渠。渠者。輞也。赤珠者。佛地論雲。赤蟲所出。有天赤珠。名因陀羅。非世所有。大論。真珠或出魚腹。或出蛇腦。或出蚌胎。或生竹中。則色非定赤。故以前譯為正。瑪瑙者。或雲丹丘之野。鬼血所化。一雲如馬腦故。莊嚴者。有整齊義。較飾者。有文彩義。以斯嚴飾。則如前或以一寶二寶。乃至七寶之類是也。又此七寶。姑取名同此方。實則不類。如天金天銀。已非人世所有。何況彼土。
【疏】又七寶者。常喻取貴重義。如梵網中說。
【鈔】貴重者。梵網經菩薩心地品。言棄舍大乘經律不學。而學外道二乘邪見等者。如舍七寶。反取瓦礫。對瓦礫言。故知寶者取貴重義。正明二土淨穢不同。令忻厭故。問。堯處茆茨。箕諫象玉。世間王臣。且崇素樸。淨土菩薩。何貴寶嚴。答。此有二義。一者。上智之士。知心淨則土自淨。正勝則依必強。理固有然。心實無著。喻如舜在畎畝。躬荷犁鋤。一承堯禪。警蹕冕旒。不期自辦。舜何樂焉。故曰有天下而不與也。二者。曲為鈍根凡夫。須示苦樂。令生忻厭。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喻如正厄饑寒之國。忽聞飽暖之鄉。方沉幽暗之崖。乍睹光明之境。豈不身心踴躍。舍故即新。但得往生。終成解脫。方便接引。當如是耳。
【疏】稱理。則自性平直。是階道義。自性高邃。是樓閣義。自性具足功德法財。是七寶義。
【鈔】平直者。自性解脫自在。離諸垢汙。曠闊坦夷。無有偏陂。是名階道。高邃者。自性迥超塵境。觀照不遺。囊括虛空。廣博無盡。是名樓閣。功德法財者。自性常而不遷。淨而不染。我而隨緣不礙。樂而富有不虧。是名金銀。自性內外明徹。無障無礙。是名琉璃。自性本體潔白。離過絕非。是名硨磲。自性光明熾然。是名赤珠。自性堅實不易。是名瑪瑙。眾美畢具。資成法身。是名嚴飾也。且善財遍曆重城。博參群彥。最後於彌勒樓閣。彈指而登。今但持名。不涉回途。便居妙境。其如終日寶階行。自稱迷路漢。可謂倚門彈指。不知身在玉樓中者也。惜哉。
○三蓮華
【經】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
【疏】上言池外。今表池中。蓮華。梵語芬陀利。亦雲優缽羅。亦雲缽特摩。亦雲拘勿頭。
【鈔】梵語芬陀利。此雲白蓮華。未開名屈摩羅。將落名迦摩羅。處中正開。名芬陀利。優缽羅者。青蓮華也。缽特摩者。紅蓮華也。拘勿頭者。黃蓮華也。
【疏】車輪者。言其形也。大小無定。婆沙等說。種種不同。各隨機見。
【鈔】車輪大小者。婆沙論雲。輪王千輻金輪。周圓十五裏。華嚴鈔雲。金輪大一由旬。觀經雲。一一池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華。團圓正等十二由旬。大本雲。池中蓮華。或一由旬。乃至百由旬。千由旬。而人世車輪。大不逾丈。不可以此而為定準。又雲。眾寶蓮華。周遍世界。一一寶華。有無量百千億葉。按經別蓮華勝劣三種。十葉。百葉。千葉。今曰無量百千億葉。葉既無量。則華之大。亦無量矣。又如來藏經雲。爾時世尊于栴檀重閣。正坐道場。而現神變。有千葉蓮華。大如車輪。華中化佛。各放無數百千光明。故知車輪不可思議。甯得局以人世常所禦車而為限量。隨機者。以或小或大。由其因地念佛。功有勝劣。機感自致耳。乃有以華如車輪。抑此經為散善。蓋未考於輪義。
【疏】大如車輪。且喻形體。以輪喻德。亦有多義。
【鈔】形體者。輪體圍圓。有蓮象也。多義者。又輪有轉義。此蓮華者。托孕眾生。易凡成聖。即轉義故。又輪有輾義。此蓮華者。不染污濁。破除煩惱。即輾義故。又輪有飛行義。聖王金輪。一日之中。繞四天下。此蓮華者。遍至十方。接彼念佛眾生。歸於極樂。即飛行義故。餘不煩舉。
【疏】青黃赤白。言其色也。不唯舉色。而言光者。此土蓮華。有色無光故。但舉四色者。省文也。
【鈔】四色解見前疏。光者。從色而發。如珠瑩潔。則能發光。彼土蓮華至為清淨。故有光也。大本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黃朱紫之色。其光亦然。煒燁煥爛。明耀日月。一一華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一一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為十方眾生說微妙法。據此。則青白玄黃朱紫。已成六色。而佛地論複雲七寶。故知四色。其文省故。其實蓮華具無量色。具無量光也。又不言說法者。亦文省故。
【疏】微妙香潔。言其德也。舉四德者。亦文省故。
【鈔】四德者。離垢是蓮華正義。推廣其義。略說為四。一言微者。複有四義。二同二別。一者。根潛池底。不可窺視。是為幽微。二者。不生高原陸地。與繁華麗蕊而爭妍豔。是為隱微。三者。觀經言一一葉上有八萬四千脈。猶如天畫。是為細微。四者。七寶所成。珍奇粹美。是為精微。前二通于此方。後二彼國獨擅。故二同二別。二言妙者。複有十二義。四同八別。一者。方華即果。不待華落。是為因果同時妙。二者。染而不染。不染而染。是為垢淨雙非妙。三者。一華遍圍於子外。眾子羅列於華中。是為總別齊彰妙。四者。晝則開敷。夜則還合。是為隱顯隨宜妙。五者。巨蓮在中。而有百千萬億蓮華以為眷屬。是為主伴相參妙。六者。上中下品。各三成九。九九無量。隨其宿修。不相錯謬。是為勝劣分明妙。七者。大一由旬。乃至百千萬億由旬。是為小大無定妙。八者。不以春生。不以秋瘁。亙古常新。是為寒暑不遷妙。九者。朱紫玄黃。或複純白。雜色雜光。亦複如是。是為彩素交輝妙。十者。生於彼國。而能從空來至此土。迎取當生。是為動靜一源妙。十一者。諸佛菩薩。結跏其中。念佛眾生。托質其內。是為凡聖兼成妙。十二者。此方念佛。華即標名。勤惰才分。榮枯頓異。是為感應冥符妙。前四後八。同別可知。三言香者。此方彼國相較勝劣。亦有二義。一者。此方則出污泥中。宜為所溷。而清馨澹然。是為穢中香。二者。彼國則如大本言。光色既異。香氣亦異。芬芳馥鬱。不可勝言。故青蓮華香。白蓮華香。誦斯偈者。尚致口出蓮華之香。超一切香。香無與比。是為香中香。則知此方之香。已勝余華。彼國乃勝而又勝者也。四言潔者。此彼勝劣。亦有二義。一者。此方則出污泥中。宜為所染。而瑩然清淨。是為垢中潔。二者。彼國則根自金沙。異濁土故。生從德水。異常流故。質成妙寶。異凡卉故。超一切潔。潔無與比。是為潔中潔。勝而又勝。例上可知。以上從其切近。略表四德。若廣演之。亦應無量。問。有謂下品下生。生鐵蓮華。其說然否。答。未見佛說。如上所明。色不止四。有七寶華。則知金蓮華者。黃色所攝。玻璃硨磲。及與銀蓮。白色所攝。赤珠瑪瑙。紅色所攝。乃至琉璃。亦黃色攝。推而廣之。帝青蓮華。青色所攝。如真珠等。亦白色攝。以是參合。應無鐵蓮。鐵於五金。金所賤故。鐵於七寶。寶所無故。九品下生。猶勝天宮。天宮皆以寶成。不聞有鐵。況在西方。何得有此。
【疏】又蓮華者。往生彼國托質之所。念佛之人。特宜知此。
【鈔】托質者。未證無生。生必有托。六趣眾生。則中陰之身。自求父母。往生善士。則一彈指頃。蓮華化生。下文一心不亂。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即是生此蓮華中也。是蓮華者。乃卸凡殼之玄宮。安慧命之神宅。往詣之國。號曰蓮邦。同修之友。號曰蓮社。約禪誦之期。號曰蓮漏。定趨向之極。號曰蓮宗。重其事也。修淨土者。若禮佛時。當想己身在蓮華中作禮。佛在蓮華中受我禮敬。若念佛時。當想己身在蓮華中。結跏趺坐。佛在蓮華中。接引於我。然後一心持名。昔有二僧。作蓮華開合想。遂得往生。況複加之一心持名而不生者。問。此經不兼色像。今胡乃爾。答。有專主故。兼亦無礙。如菩薩偏行六度時。以施為專主。余非不修。但隨力隨分。今念佛亦然。專主於觀想者。少時持名。專主於持名者。少時觀想。亦隨力隨分之意也。所謂不兼色像者。蓋恐一心執持名號。又一心觀想色像。不唯心無二用。而兩事雙行。輕重不分。俱無成就耳。苟明於正助之義。則一心持名以為其正。少時之助。助亦歸正。如火益薪。複有何礙。
【疏】稱理。則自性清淨光明。是蓮華義。
【鈔】清淨。表色。自性纖塵不立故。光明。表光。自性萬法朗然故。佛地論雲。如是假實之色。皆不離佛淨心。即此淨心。能顯假實之色。故經雲。青色青光。黃色黃光等。是光色不二。寂照雙融也。又自性寂。是華合義。自性照。是華開義。自性具足一切善法。是微妙香潔義。然則不離塵境。未浴寶池。常在蓮華中。經行及坐臥。
○四總結
【經】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疏】如上欄網行樹。池閣蓮華。種種莊嚴。皆是阿彌陀佛因中所發大願。及願後所修大行。無量功德之所成就也。如華嚴中願行。亦同此意。
【鈔】願以起行。行以實願。菩薩因地。莫不皆然。行滿願遂。名為成就。因中者。為法藏比丘時也。言願者。所發四十八願也。有願雲。我作佛時。生我剎者。皆於七寶水池。蓮華化生。又願雲。我作佛時。我剎中自地以上。至於虛空。皆有宮殿樓閣。池流華樹。悉以無量眾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又雲。若我成佛。周遍國中諸莊嚴具。無有眾生。能總演說。是為大願。言行者。大本雲。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佛所。攝取二十一億佛剎清淨之行。如彼修持。又雲。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已。住真實慧。勇猛精進。阿僧祇劫修菩薩行。護身口意。修行六度。了空無相無作。以行教化。致無量眾生發菩提心。是謂大行。言功德者。即此行願。名為功德。大本雲。如是積功累德。無量千萬億劫。功德圓備。方得成就斯願。而入佛位。華嚴願行者。華藏世界品雲。此華藏莊嚴世界海。是毗盧遮那往昔微塵數佛所。修微塵數大願之所嚴淨。又下雲。普賢智地行悉成。一切莊嚴從此出。例法藏願行。亦猶是也。
【疏】又功德者。無漏性功德也。複有勝劣。今是勝功德故。
【鈔】無漏功德者。初祖以營修世福。為有漏之因。不名功德。又雲功德在法身中。則此之大行大願。皆自性無漏功德。非事上人天小果有漏之因也。勝劣者。聲聞菩薩。乃至於佛。皆有功德。小大懸殊。今是彼佛因地。修無量願行之所成就。崇功至德。不可思議。故雲勝也。
【疏】問。金剛般若謂莊嚴佛土者。實非莊嚴。是名莊嚴。今乃廣陳依正。雲何二經意義相背。答。性相不殊。所宗異故。
【鈔】性相不殊者。全性起相。全相歸性。性相本非二物。而當經各有所宗。彼經以無相為宗。故唯明第一義相。不取形相。實則清淨心中。身土自現。喻如磨鏡。塵盡像生。其專言性者。蓋即相之性。非棄相而取性也。今經以勸生淨土為宗。故于極樂依正種種莊嚴。反復開明。令起忻慕。實則相本自空。唯心唯識。其廣陳相者。蓋即性之相。非離性而言相也。為門各別。究竟是同。故知二經。義不相背。
【疏】問。諸天宮殿園苑。亦以寶嚴。與此何別。答。粗妙異故。
【鈔】粗妙者。如世珠玉。雖均名寶。而質有粗妙。價有重輕。故諸天自下而上。依正莊嚴。從粗漸妙。勝劣迥殊。何況極樂超越三界。甯不寶嚴之中。獨為最勝。經雲。輪王亦有三十二相。而不及佛。即此意也。
【疏】又此功德。雖佛力成就。亦兼由眾生。以心淨土淨故。
【鈔】兼由眾生者。維摩經雲。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深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乃至萬行。悉亦如是。是以此方念佛。彼土蓮成。則極樂種種清淨莊嚴。雖彼佛為菩薩時之所成就。而謂勤修淨業眾生。共與成就。亦可也。故曰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疏】稱理。則自性能生萬法。是莊嚴義。
【鈔】六祖雲。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華嚴經雲。一切寶鈴網。解一切法如幻心所生。一切寶樓閣。無著善根無生善根所生。乃至衣蓋幢座等。莫不皆然。又雲。此華藏莊嚴世界海中。若山河。乃至樹林塵毛等處。一一皆是稱真如法界。具無邊德。是故當知淨土唯心。更無外境。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卷二終
2003.08.23完成三校
2003.11.05完成四校
2004.07.11完成五校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卷第三
○三天樂雨華(四) 初天樂二金地三雨華四總結
○初天樂
【經】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
【疏】上敘寶池。此談金地之上。華樂交輝也。天樂者。異世樂故。常作者。無間歇故。
【鈔】異世樂者。大本雲。第一四天王天。及諸天人。百千香華。百千音樂。以供養佛。及諸菩薩聲聞之眾。於是第二忉利天王。欲界諸天。以至第七梵天。一切諸天。香華音樂。轉相倍勝。又雲。亦有自然萬種伎樂。無非法音。清暢嘹亮。微妙明雅。一切音聲。所不能及。觀經雲。無量諸天。作天伎樂。又有樂器懸處虛空。如天寶幢。不鼓自鳴。以是天人所作之樂。非人間所有。故雲異世樂也。無間歇者。世樂須人。有作有輟。天樂自鳴。故雲常作也。今人念佛。臨終之日。天樂迎空。正唯淨土常作天樂故。
【疏】稱理。則自性萬德和融。是天樂義。
【鈔】自性如實空。則不立一塵。如實不空。則交羅萬德。調和而克諧不悖。融液而一味無乖。忍進相與低昂。則塤鳴篪奏。止觀雙成定慧。則玉振金聲。慈悲。則哀矣不傷。喜舍。則樂而不泆。如斯天樂。非唯不鼓。兼複無聲。羽寂宮沉。響天震地。
○二金地
【經】黃金為地。
【疏】此躡前起後。謂極樂世界。上則樂作於天。下則金嚴其地。而居此黃金地上。不獨耳聞天樂。亦且眼見天華也。黃金者。謂琉璃地上。間以黃金。然亦眾寶無定。
【鈔】間以黃金者。如觀經雲。見琉璃地。內外映徹。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棱。百寶所成。一一寶珠放千光明。一一光明八萬四千色。映琉璃地。如億千日。琉璃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界以七寶。分齊分明。據此。則地本琉璃。而黃金者。又地面之莊嚴也。大本雲。彼剎自然七寶。體性溫柔。相間為地。或純一寶。光色晃耀。超越十方。恢廓曠蕩。不可窮盡。地皆平正。無有須彌及諸山海坑坎井穀幽暗之所。據此。則亦可專以黃金為地。良由彼國廣大。非止一隅。黃金琉璃。且以一寶二寶言之。眾寶為之。當亦無盡。
【疏】稱理。則自性真如平等。是金地義。
【鈔】真如。則無雜無穢。無變無遷。曆萬劫而常新。平等。則不增不減。不高不下。為千聖所共履。毗舍如來。謂當平心地。則世界平。如舍利弗。心有高下。乃見丘陵坑坎是也。是故人人行處是黃金。何待如來以足指按地。
○三雨華(三) 初天雨妙華二持以供佛三供已自適
○初天雨妙華
【經】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
【疏】言此黃金地上。常雨天華也。彼無須彌日月。而言六時者。以華鳥為候也。廬山蓮漏。蓋仿此意。
【鈔】此土日月旋環。繞須彌而分晝夜。如贍部正當須彌之南。晝則始東洲半。經乎南洲。終西洲半。夜則始西洲半。經乎北洲。終東洲半。配十二支。六時成晝。六時成夜。為一日也。彼國既無須彌。又無日月。常明不昏。晝夜無辨。唯以華開鳥鳴而為晝。華合鳥棲而為夜也。然日月有無。諸本不同。漢譯雲。日月處空。吳譯仍漢。王氏複雲處空而不運轉。曹魏不言有無。元魏及宋。直雲無有。若和會之。當是日月雖存。以佛及聖眾。光明掩映。與無同耳。而以理揆之。無者為正。何者。忉利而上。尚不假日月為明。何況極樂。或漢譯日月上。缺無有二字。未可知也。高明更詳之。蓮漏者。遠祖于廬山。集眾念佛。刻木為蓮。具十二葉。引流泉入池。每度一時。水激一葉。晝夜六時。禪誦不輟。與會諸賢。往生甚眾。今人六時淨業。本于遠祖。遠祖本此。
【疏】曼陀羅。天華名也。此雲適意。又雲白華。天雨者。讚歎道德。如空生帝釋事。
【鈔】白華者。天華多種。如曼殊沙。則雲赤華。今止白華。文省便也。亦可西方屬金。取白業義。適意者。天華妙好。適悅人意也。大本雲。一切諸天。皆賚天上百千華香。來供彼佛。及諸菩薩聲聞之眾是也。讚歎者。世人行善。諸天歡喜。何況彼國。如來菩薩賢聖上善之所集會。讚歎雨華。理固應爾。如空生帝釋者。須菩提宴坐。帝釋散華。須菩提問。空中散華。當是何人。答曰。我乃天帝。以尊者善說般若故。是知淨土往生之眾。一心不亂。則諸念不生。萬法空寂。即是善說般若。感動諸天。又何疑哉。
【疏】又華有二種。一者天華。二者樹華。今是天華。以天攝樹故。
【鈔】天華者。從天而下。義如前釋。樹華者。大本雲。四方自然風起。出五百音聲。吹諸樹華。華生異香。隨風四散。散諸菩薩聲聞大眾。華墮地者。積厚四寸。極目明麗。芳香無比。及至小萎。自然亂風吹去。是彼土亦雨樹華。故曰以天攝樹。
【疏】稱理。則自性開覺。是華義。
【鈔】自性在迷。如華尚蕊。自性忽悟。如華正開。又妙色煥爛。不繪而成。妙香馥鬱。不行而至。華雨自空。不種而生。不采而下。自性神靈通達。亦複如是。
○二持以供佛
【經】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
【疏】此言天所雨華。眾生持取供佛也。眾生者。除佛而言也。清旦者。六時之一也。衣裓者。盛華之器也。供畢還國。猶在食時。以神足故。
【鈔】除佛者。唯佛一人。獨稱大覺。菩薩而下。以至往生彼國初心凡夫。皆名眾生也。以生佛相對故。六時之一者。清旦。于晝時為最先。以旦供佛。表至敬也。又旦是夜氣清明之際。清旦供佛。取心淨也。彼國眾生。雖晝夜一心。固無清濁。而未登佛地。猶有無明。觸事涉緣。不無少動。亦以平旦號清明心。亦可隨順此方言清旦也。常者。日日恒然。不疲厭故。各者。人人皆然。無勤惰故。盛華器者。真諦謂衣裓為外國盛華之器。或言衣襟。亦以襟盛華也。他方。自本國而他方也。不言本國者。文省也。十萬億佛。一佛一大千土。言廣遠也。食時者。晨齋時也。清旦至於晨齋。為時至少。以至少時。供至多佛。明其速也。如大本言。諸大菩薩。承佛威神。一食之頃。遍至十方無量世界。供養諸佛。華香伎樂。衣蓋幢旛。無數供具。若欲獻華。則于空中化成華蓋。週四十裏。乃至六百八百里。各隨大小。停於空中。勢皆下向。以成供養。複以妙音。歌歎佛德。聽受經法。既供養已。忽然輕舉。還到本國。猶為未食之前。據此。則有種種諸供養具。又化華成蓋。又供畢聽法。今止言以華供養。皆文省也。神足者。如大本法藏願雲。我作佛時。我剎中人。皆得神足。如一念頃。過百千萬億那由他世界。又願雲。即得宿命。又雲天眼。又雲天耳。又雲他心。則生彼國者。六通自在。不止飛行。今不言者。亦文省也。
【疏】按此神足。住位。行位菩薩所有。如華嚴中說。
【鈔】華嚴經雲。八住菩薩。一剎那頃。遊行無數世界。又十行頌雲。佛剎無邊無有數。無量諸佛在其中。菩薩于彼悉現前。親近供養生尊重。則今之神足。豈易及哉。問。此於三種意生身。當屬何等。答。楞伽三種。分屬聲聞菩薩大聖。則生彼國者。隨其所修。各有所證。如九品例。
【疏】稱理。則自性自嚴。是盛華供養義。自性自遍。是十萬億佛義。自性自空。是食時還義。自性自住。是本國義。
【鈔】自嚴者。心本具含萬德。還以萬德嚴心。德無所德。嚴無所嚴。是真供養。思益經雲。誰能供養佛。通達無生者。寶雨經雲。如理思惟。即是供養如來。是也。自遍者。以心遍一切處。即是一一承事。無空過者。故維摩經言。無前無後。一時供養。自空者。心體本空。空無來往。是故以食時還。聊對此方跋涉耳。實則不越剎那。還國已竟。自住者。心源湛寂。常住不遷。是當人故鄉田地。安身立命處。金剛經還至本處。即此經還到本國也。此之謂務本。
○三供已自適
【經】飯食經行。
【疏】承上食時。故次言食。經行者。迴圈不斷義。返已而食。食已而行。彷徉自適也。
【鈔】飯食者。大本雲。諸往生者。其飯食時。銀缽金缽。種種寶缽。隨意現前。百味飲食。充滿其中。酸咸甘淡。各如所願。不餘不缺。不以美故。過量而食。食已自消。而無遺滓。或見色聞香。意以為食。自然飽適。無所味著。身心輕利。食畢化去。時至複現。迴圈者。如經貫緯。絡繹連綿。往來無已也。食已而行。一以調身。使無凝滯。一以調心。使不放逸也。彷徉者。優遊自得意。世人食已。非奔走塵務。則增長睡眠。彼國飯食經行。解脫之風。逍遙之狀。可想見也。
【疏】唯言飯食。不及衣等。唯言經行。不及坐等。亦文省故。
【鈔】衣者。大本法藏願雲。我作佛時。我剎中人。所欲衣服。隨念即至。不假裁縫搗染浣濯。又複有無量上妙衣服。寶冠環釧。耳璫瓔珞。華鬘帶鎖。諸寶莊嚴。百千妙色。自然在身。又雲。複有無量如意妙香。塗香末香。其香普熏彼佛國界。故不言衣。以食攝衣。及一切資生之具故。不及坐者。教開四種三昧。一曰常行。二曰常坐。三曰半行半坐。四曰非行非坐。就此文中。則唯第一。然二部中。皆言往生者。坐蓮華中。般舟三昧則複言立。當知以行攝坐。及四威儀故。
【疏】稱理。則自性常定。是飯食義。自性常慧。是經行義。
【鈔】禪悅為食。故定有食義。智能運轉。故慧有行義。如論頌雲。愛樂佛法味。禪三昧為食。又佛地論。淨土中諸佛菩薩。能說能受大乘法味。又正體智受真如味。能住持身命。使不斷壞。長養萬法。故名為食。又阿含唯識等。說出世五食。一禪悅。二願。三念。四解脫。五法喜。謂禪定資神。輕安適悅。即為食義。願力持法。法身增長。即為食義。念力明記。聖道現前。即為食義。解脫除障。居然資益。即為食義。法喜內充。極喜樂故。即為食義。今止言定者。舉一兼四。禪定之中。無不攝故。維摩經雲。未發大乘意。食此食者。至發意乃消。已發意者。得無生忍已乃消。得忍者。至一生補處乃消。華嚴具足優婆夷雲。一生所系菩薩。食我食者。皆于菩提樹下成等正覺。皆自性真如無盡之理而為食也。經行者。持世經雲。如來行處。是無行處。無行處者。真慧也。故知拈匙放箸。口口不離。舉足動身。步步踏著。何得埋頭吃飯。空過一生。翫水觀山。徒勞萬里。
○四總結
【經】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疏】結上天樂天華等。種種莊嚴。皆本佛願行功德所成就也。
【鈔】願者。如大本法藏願雲。我作佛時。自地以上。皆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又願雲。我作佛時。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聞我名號。燃燈散華。又願雲。我作佛時。剎中菩薩。以香華等種種供具。欲往他方世界供養諸佛。一食之頃。即可遍至。又願雲。我作佛時。我剎中人。欲食之時。寶缽之中。百味飲食。化現在前。食已自去。今來成佛。一一所願。皆悉成就。行者。如大本雲。法藏比丘既發願已。天雨妙華。而散其上。又雲。或為比丘。或為天王。或為輪王。或為大臣。恒往佛所。承事供養。又雲。手中常出衣服飲食。幢幡寶蓋。一切音樂。今來成佛。如上天樂天華等報。自合成就。
○四化禽風樹(三) 初化禽演法二風樹演法三總結二嚴
○初化禽演法(二) 初正示法音二釋無惡道
○初正示法音(二) 初宣音二獲益
○初宣音
【經】複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
【疏】上言諸天獻瑞。此言禽樹成音。又上言供養之勝。今言聞法之勝也。種種言非一。奇妙言異常。雜色言美觀。白鶴等者。多種中舉一二也。白鶴。孔雀。鸚鵡。常見可知。舍利解現前文。迦陵頻伽。此雲妙音。共命。一雲命命。如是種種。悉皆奇妙。非凡鳥比。
【鈔】奇妙者。形殊眾鳥名奇。音能說法名妙。白鶴者。此土鶴有四種。玄黃蒼白。以白為勝。然鶴雖白。自無純白。非真白鶴也。孔雀。鸚鵡。皆此土所貴。故獨舉也。頻伽。此雲妙音。未出殼時。已有音聲超眾鳥故。正法念處經雲。此鳥音聲。若人若天。緊那羅等。無能及者。唯除如來。故雲妙音。共命。亦雲命命。亦雲生生。梵語耆婆耆婆迦。二首一身。報同識異。謂是釋迦調達宿因。又雪山有二頭鳥。一曰迦婁嗏。一曰優波迦婁嗏。是也。仿佛如二頭之蛇。九頭之鳥。千頭之魚。今刻繪作人身二首。恐非也。上文數鳥。四通震旦。二局西乾。在此土者。已稱珍異。若在彼國。形體色音。轉更奇妙。今姑取名同。而實則異。例如欄網行樹等。皆以寶成。非人世所有也。舉一二者。多不悉陳。如觀經中有鳧雁及鴛鴦等。今以少攝多。亦文省也。
【疏】然此土諸鳥。唯鸚鵡解作人言。而亦僅稱學語。彼國則晝夜出音。且和且雅。為能演暢根力覺道一切道品。非漫鳴也。
【鈔】僅稱學語者。謂但依人語。未能知義。記曰。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則人道未通。何況佛法。鸚鵡且然。余可知矣。和雅者。和與暴對。如鴟鴉等。是名暴音。雅與俗對。如鶯鸝等。是名俗音。優柔平中。無有粗厲。能令聽者躁心自釋。是名和音。正大謹嚴。無有邪靡。能令聽者欲心自平。是名雅音。由之瑟尚缺於和。鄭之聲大背於雅。鳥兼二美。是黃鐘大呂所不及也。演者。張而廣之。義無盡故。暢者。敷而達之。意無滯故。如是演暢根力覺道。三十有七諸道品也。道品者。以是入道之品類故。
【疏】然此三十七品。屬小乘法。實通大乘。隨其心行。如諸經論中說。
【鈔】通大乘者。瑜伽四十四雲。大乘菩提分。乃有多種。三十七品。是其中別義。通於大小。智論雲。三十七品。無所不攝。即無量道品。亦在其中。淨名雲。道品是道場。又雲道品是法身因。攝大乘雲。道品是菩薩寶炬陀羅尼。涅槃雲。若人能觀八正道。即見佛性。名得醍醐。皆約大說。隨心行者。如涅槃雲。智有二種。一者中智。二者上智。觀諸陰苦。是名中智。分別諸陰有無量相。非聲聞緣覺所知。是名上智。則知道品是一。觀智大小。固無定也。
【疏】五根者。一信。二進。三念。四定。五慧。能生聖道。故名為根。又如俱舍。具三義故。
【鈔】根有二義。一者能持義。持其所已得。而自分不失也。二者生後義。生其所未得。而勝進上求也。言信根者。謂于諦理深忍樂欲。是名信根。此一為總。餘四承上。進根者。既信此理。勤求不息。是名為進。念根者。既求此理。念茲在茲。明記不忘。是名為念。定根者。既念此理。系緣一境。相應不散。是名為定。慧根者。既定心在道。複正觀分明。決擇是非。是名為慧。能生聖道者。以此五法。調治其心。譬如陰陽和適。一切種子皆得發生故。俱舍三義者。俱舍論明最勝自在光顯為根。最勝者。根體勝故。自在者。根用勝故。光顯者。體用雙彰故。於中開二十二根。有信等五根故。
【疏】五力者。即前五根增長。具有大力。故名為力。
【鈔】力有二義。一者不為他伏。二者又能伏他。如瑜伽論。此五力者。能於後後所證出世間法。生深勝解。難制伏故。又具大威勢。摧伏一切諸魔軍故。信力者。深信諦理。轉更增長。能遮疑惑。不為動搖。能拒邪外。不為迷亂。能破煩惱。不為侵害故。一總餘承。如上根例。進力者。進根增長。能破身心種種懈怠。成辦出世種種事業故。念力者。念根增長。能破邪念。成就一切出世正念故。定力者。定根增長。能破一切諸雜亂想。發起事理諸禪定故。慧力者。慧根增長。能破一切邪外等見。能斷一切偏小等執故。
【疏】七菩提分者。即七覺支。亦由前根力。得此慧用。謂一念。二擇法。三精進。四喜。五猗。六定。七舍。一雲。一擇法。二精進。三喜。四除。五舍。六定。七念。今依後釋。
【鈔】覺支者。覺即菩提。支即是分。謂分分隨宜而用也。由前者。瑜伽雲。諸已證入正位者。如實覺慧。用此為支。故知根力既固。後須覺慧。合宜則用。依後釋者。以天臺所釋。意明顯故。又華嚴疏。亦以擇法為自體。餘分為分故。一擇法者。觀諸法時。善能覺了。揀別真偽故。二精進者。修道法時。善能覺了。不謬行於無益苦行故。三喜者。心得法喜時。善能覺了。不隨顛倒之法而生喜故。四除者。除諸見煩惱時。善能覺了斷絕虛偽。不損真正善根故。五舍者。舍所見念著之境時。善能覺了取捨虛偽。永不追憶故。六定者。發諸禪定時。善能覺了諸禪虛假。不生見愛故。七念者。修出世道時。善能覺了。常使定慧均平。若心沉沒。當念用擇進喜三支。察而起之。若心浮動。當念用除舍定三支。攝而伏之。念念調和。使中適故。
【疏】八聖道者。亦名八正道。由前擇法。故入正道。謂一正見。二正思惟。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精進。七正念。八正定。
【鈔】一正見者。雜集雲。若覺支時。所得真覺。以慧安立。諦理分明。無有錯謬故。二正思惟者。見此理時。無漏心相應。思惟籌量。為令增長入涅槃故。三正語者。不惟心無邪思。以無漏智。攝口四業。住四善語故。四正業者。以無漏智。除身三種一切邪業。住清淨身業故。五正命者。以無漏智。通除三業中五種邪命故。六正精進者。以無漏智。應勤行精進。趨涅槃道故。七正念者。以無漏智。于應念正道法。及助道法。心不動失故。八正定者。以無漏智相應。正住於理。決定不移故。皆言正者。以不依偏邪名正。能至涅槃名道。若華嚴離世間品。則八正俱菩薩道。正見者。遠離一切諸邪見故。正思惟者。舍妄分別心。隨順一切智故。乃至正定者。善入菩薩不思議解脫門。於一三昧中。出入諸三昧故。釋雲。據此文證。豈不深玄。以例推之。七覺根力三十七品。皆隨眾生因地所修。機見不同。證大證小。各有所得。
【疏】言如是等法者。等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成三十七品。及等餘一切法故。
【鈔】三十七品。上惟二十有五。故等以攝之。四念處者。所謂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而雲念處者。以不淨。是觀身者所當念處之所也。苦無常等。亦複如是。四正勤者。解見前文。以生善滅惡。不懈弛故。名之為勤。勤所當勤。合於理故。名正勤也。四如意者。亦名四神足。所謂欲如意足。心如意足。勤如意足。慧如意足。良由念處正勤以來。精進增多。定心稍弱。修此四種定力攝心。則智定均等。能斷結使。所願皆遂。名如意足也。合此七類。則為三十七品。婆沙智論。皆以喻顯。念處如種子。正勤如栽植。神足如抽芽。五根如生根。五力如莖葉。覺支如開華。聖道如結果。故名道樹。餘一切法者。如四心六度。無量法門等。
【疏】問。何不先敘念等。而首舉根。答。以重信故。又上三科至此。始有根力故。
【鈔】據七類次第。聞法先當念持。次即勤修。勤故攝心調柔。柔故成根。根增成力。乃七覺分別。八道正行。今重信者。此經以信為主。而根力二俱首信。信持餘四。是道之元。德之母也。如五位之中。信亦居初。十信之中。信亦居初。十一善法。信亦居初故。上三科者。從念處。正勤。如意。修為至此。方得根力堅固。能使前所得法。無有退失故。又後當得法。畢竟能得。亦由乎信。故首舉也。
【疏】稱理。則自性變化。是眾鳥義。自性出生一切法門。是根力覺道義。
【鈔】下文言彼佛變化所作。今謂妙色雅音。全體是自心顯現。何得高推聖境。又心地含諸種。則五根等。全體是自心培植。何得向外馳求。故先德謂信心堅固。湛若虛空。即五根力。覺心不起。即七覺支。直了心性。邪正不幹。即八正道。故雲海生萬物。無物不海。心生萬法。無法不心。
○二獲益
【經】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疏】聞音無益。則同世音。只取娛樂。今念三寶。正明益也。三寶者。略有三相。一住持相。二別相。三同相。可尊貴故。名之曰寶。
【鈔】住持相者。雕鑄塑畫。名為佛寶。黃卷赤軸。名為法寶。比丘五眾。和合無爭。名為僧寶。即世間三寶也。別相者。略有三義。一者三寶自別。二者三寶大小乘別。三者三寶名相各別。括其大意。則常身尊特。示現不同。名為佛寶。教行理果。為門不同。名為法寶。三賢十聖四果四向緣覺獨覺。階位不同。名為僧寶。即出世間三寶也。同相者。若約五教。則一者立事就義門。二者會事歸理門。三者理事融顯門。四者絕相理實門。五者融通不礙門。雖前淺後深。而同歸一原。括其大意。則性體靈覺。照了諸法。名為佛寶。恒沙性德。皆可軌持。名為法寶。性相不二。冥合無違。名為僧寶。即出世間最上三寶也。尊貴者。佛兩足尊。法離欲尊。僧眾中尊。依之修行。則出三界。世間珍重。無與為伍。故名為寶。通書亦雲。至尊者道。至貴者德。況三寶道德之極。豈不稱寶。
【疏】聞念三寶。自有四義。一者鳥音之中。贊三寶故。二者說法有方。善入人故。三者晝夜無間。熟耳根故。四者鳥尚解說。激勝心故。
【鈔】贊三寶者。雖上根力覺道。種種諸法。為品不同。約而言之。皆三寶攝。演暢此法時。或明含靈本具覺性。眾生聞者。得自本心。乃知有佛。或明性具種種諸相。眾生聞者。解入深義。乃知有法。或明性相和合不二。眾生聞者。事理無礙。乃知有僧。故念三寶。善入人者。雖談妙法。不善為辭。聞則扞格。今惟和雅之音。優柔調適。理義悅心。聽者生喜。故念三寶。熟耳根者。雖善說法。一暴十寒。心則懈廢。今唯六時相續。習聽飫聞。浹髓淪肌。薰陶成性。故念三寶。激勝心者。鳥能說法。人胡不如。慚恥一生。精進自發。故念三寶。
【疏】稱理。則自性真心一體。是佛法僧義。
【鈔】如上同相所陳。則知唯一真心。更無別體。心體本自覺照即佛寶。心體本自性離即法寶。心體本自不二即僧寶。故曰自歸依佛。自歸依法。自歸依僧。但令歸自。不說歸他。念念還歸自心。是名真念三寶。
○二釋無惡道
【經】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疏】恐疑淨土何因而有畜生。不符法藏本願。故明彼國實無惡道。以彼佛欲令法遍人耳。神力變化。非真畜生故。又不同天鳥能說法故。
【鈔】何因者。愚癡暗蔽以為之因。生畜生趣。慳貪嫉妒以為之因。生餓鬼趣。十惡五逆以為之因。生地獄趣。名三惡道。以六道中天為最善。人道次之。修羅介乎善惡之中。故獨此三。最名為惡。夫因於淨心。生於淨土。何由淨土而有惡道。如其有者。是雜穢處。不異娑婆。何名極樂。故有疑也。本願者。大本法藏願雲。我作佛時。剎中無餓鬼畜生。以至蜎蝡。又願雲。我剎中人。皆不聞不善之名。何況有實。不得是願。終不作佛。雲何佛道已成。頓違宿願。故明彼國原無惡道。非唯目所未睹。亦複耳所不聞。良由耳之所聞。唯是諸佛如來萬德洪名。菩薩聲聞。及諸天善人。種種嘉號。曾無三惡名字曆耳根故。變化所作者。複自難言。既無畜生。今白鶴孔雀等。何所從來。而在彼國。乃出其由。是佛化作。非真實有。如觀經雲。如意珠王。湧出金色微妙光明。化為百寶色鳥。是也。法音宣流者。宣則宣佈。自上遍下。猶如王言。流則流通。自近及遠。猶如逝水。佛欲法音普周無間。故不獨以人說法。使彼鳥音皆說妙法。無處無時而不聞聽。此則大神通力之所變化。豈同愚暗為因。而感報畜生之真鳥耶。然此變化。自有二義。一者如佛遣化人。說種種法。二者性具諸法。依性起修。果上自能色心互融。依正不二。皆悉說法。是則鳥音演暢。法爾自然。非佛有心。特為變作也。不同天鳥者。正法念處經雲。諸天遊樂。池中鳧雁等。皆出音聲。宣揚偈頌。開示五欲。畢竟無常。不可耽玩。諸天聞已。有涕淚者。此則實鳥。由在世時。口說妙法。不務真修。報作諸鳥。處於天宮。以其宿習。猶能說法。非如淨土佛所變化。故不同也。
【疏】問。法藏偈雲。地獄鬼畜生。皆生我剎中。何言彼無惡道。答。偈意自明。不俟疑辯。女人生者。義亦如是。
【鈔】偈意自明者。法藏比丘願後說偈。先雲地獄鬼畜生。皆生我剎中。次即雲。一切來生者。修習清淨行。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則知必於娑婆已植淨緣。故得往生。既生彼國。失本惡道。皆成上善。相好如佛。尚何地獄鬼畜舊日之形體耶。女生亦然者。論謂女及根缺。俱不生彼。故援上例。亦由女人宿修淨行。一生彼國。具丈夫相。無複女形矣。今繪九品。猶存女人。謬也。當是娑婆念佛時相。不可謂是極樂得生時相也。抑或表其因地。以明一切皆得往生耳。達者審之。
【疏】稱理。則自性本無貪瞋癡等。是無三惡道義。自性本具如幻法門。是變化所作義。
【鈔】若據不二門中。貪瞋癡即戒定慧。則善道惡道。悉皆如幻。幻無自性。唯是一心。一心不生。萬法俱息。
○風樹演法
【經】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疏】前言行樹羅網。今言此諸樹網。因風出音。如上鳥鳴。化導眾生。利益無盡也。風曰微者。風之美也。音曰微妙者。音之美也。微妙即和雅意。百千種樂者。以少況多。贊其至美。極人天樂。所不能及。其音亦宣根力覺道。種種道品。不言者。文省也。又大本雲。微風觸身。今不言者。亦文省也。
【鈔】微風為美者。此土颶風吹動。則出傾湫倒峽。可戰懼聲。猛風吹動。則出撼屋拔木。可厭惡聲。乃至毗嵐風吹動。則出摧山碎嶽。壞諸世界。無可避聲。即令明庶清明等風。雖亦稱美。止是披拂山林。生長百物而已。彼國之風。似有似無。非寒非熱。輕細醇和。不可雲喻。觀經雲。八種清風。清即微意。況彼行樹。及諸羅網。皆是七寶。被以微風。互相敲叩。自然而出微妙音聲。如百千樂。同時並作。則六律交暢。八音克諧。和之極也。雅之至也。彼風樹既非絲竹。誰為宮商。而能與百千種樂。同此洋洋。誠謂稀有。人天莫及者。如大本言。世間帝王之樂。百千萬種。不如忉利天宮一音之美。忉利天宮百千種樂。不如夜摩天宮一音之美。輾轉諸天。乃至不如極樂國中。風吹樹林。出妙音聲之美。是超出人天也。亦宣道品者。以經中但稱妙音。其實意含說法。若非法音。何能使人憶念三寶。故大本雲。微風徐動。吹諸寶樹。或作音樂。或作法音。是其證也。以前例後。皆文省故。言觸身者。大本雲。彼國一切有情。為風吹身。安和適悅。猶如比丘得滅盡定。則亦不說法之說法也。
【疏】又此寶樹等。三種寶中。今是最勝。能作佛事故。
【鈔】智論言。寶有三種。一人寶者。輪王之寶。能雨諸物。二天寶者。諸天之寶。能隨使令。三佛寶者。能於十方而作佛事。今能說法。是為寶中最勝。出過人天故。
【疏】又佛道樹說法。今不言者。亦文省故。例前池水皆說法故。又華嚴般若等。皆有此義。
【鈔】道樹者。大本言。佛道場樹。眾寶莊嚴。寶網覆上。微風徐動。出無量妙法音聲。遍諸佛剎。眾生聞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轉。以至成就無上菩提。今不言者。如前疏引攝行樹中。謂行樹尚能說法。佛樹寧獨不然。故曰文省。又例推之。如前止說寶池。疏引二部經文。則寶水流衍。皆說妙法故。又例推之。如大本言。其道場樹。眾生見者。無其眼病。聞其香者。亦無鼻病。食其果者。舌亦無病。樹光照者。身亦無病。觀想樹者。心得清淨。無複貪瞋煩惱之病。又雲。見此樹者。得三法忍。則知樹色香味。皆亦演暢根力覺道。如是等法。眾生聞者。鹹念三寶。又例推之。彼國金沙。彼國階道。彼國樓閣。彼國蓮華。天樂天華。衣裓食器。一切諸物。皆亦演暢根力覺道。如是等法。眾生聞者。鹹念三寶。如華嚴香雲台網。皆出頌言。又忉利天鼓。演莫測之真詮。雷音寶林。說無生之妙偈。又大般若雲。淨土樹林等內外物中。常有微風衝擊。發微妙音。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等。同此義也。
【疏】善會之者。此土有情無情。亦皆說法。如聞鶯擊竹等。況複淨土。
【鈔】善會者。謂不以境為境。而會境即心。則物物頭頭。皆祖師意。今姑舉二事也。聞鶯者。一僧因疑法華雲。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久參未悟。忽聞鶯聲。遂得大徹。頌雲。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春到百花香。黃鶯啼柳上。擊竹者。香岩以不會父母未生前句。發憤住山。一日治地次。拋石擊竹。鏗然有聲。忽爾大悟作頌。有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等語。如是。則簷前鵲噪。野外松聲。一蚊一蠅。一草一葉。莫不演揚妙法。鼓發道心。況清淨佛土乎。問。教中聖說法。聖默然。二不偏廢。今水鳥樹林演法無已。則有動無靜。答。大本雲。其欲聞者。輒獨聞之。其不欲聞者。輒獨不聞也。則寂用隨心。即動即靜。
【疏】稱理。則自性理智交融。是風樹義。
【鈔】理含萬法如樹。智周法界如風。智與理冥。理隨智顯。然而風樹各不相知。理智原無二本。百千種樂。不是風作。不是樹作。仁者心作。
○三總結二嚴
【經】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疏】結上化禽風樹二種莊嚴。皆彼佛因地願行功德所成就也。又變化功德。大乘功德等。四種成就。如論中說前後功德。繁不各系條下。
【鈔】願所成者。大本法藏願雲。我作佛時。我剎中人。隨其志願所欲聞者。自然得聞。故鳥樹皆成妙法音也。行所成者。大本願後修行。如雲。常以和顏愛語。饒益眾生。是以得成風吹林樹。皆出妙音故。如雲。於佛法僧。信重恭敬。是以得成眾生聞者。鹹念三寶故。變化功德者。如論頌雲。種種雜色鳥。各各出雅音。聞者念三寶。忘相入一心。是也。大乘功德者。如論頌雲。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是也。等者。等虛空及性也。前後如是功德莊嚴下。不各系論頌。以今頌一缺化作。二缺惡道。故特明之。言眾鳥出音。若非佛作。焉能聽者忘相一心也。不雲惡道。以人中尚無女人。聖中尚無小聖。況複有惡道也。前後明顯可知。故不繁系。又正報二功德。在如是莊嚴條外。故亦不系。
【疏】稱理。則自性般若周遍法界。是鳥樹說法義。
【鈔】首楞嚴鈔雲。若能轉物。即同如來。以心外無物。物即是心。但心離分別。即是正智般若。周遍法界。無有障礙。是故西方水鳥樹林。悉皆說法。今不見鳥樹說法。以未離念故。起信雲。離念相者。等虛空界。是故虛空界中。普皆說法。
○二正報(二) 初化主二化伴
○初化主(二) 初征名二顯德
○初征名
【經】舍利弗。于汝意雲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
【疏】上明依報之勝。而依從正生。故次明正報。于意雲何。審其解否也。已知彼佛號阿彌陀。未知其義。以彼佛乃一經正主。故須審問。
【鈔】正主者。報有依正。佛居其正故。正有主伴。佛為其主故。義須審者。以彌陀萬德之號。其義深廣。應為開闡。使人曉了。生向慕故。
【疏】稱理。則自性正思惟。是于意雲何義。
【鈔】籌量名意。世人起於意識。念念逐外籌量。是邪思惟也。旋其意識。扣己而參。思之又思。思盡還源。思無所思。全身即壽即光。何論彼佛此佛。
○二顯德(二) 初名含多義二道成遠劫。
○初名含多義(二) 初光明無量二壽命無量
○初光明無量
【經】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
【疏】無量已如前釋。然未知無量得名之故。今謂是光明壽命。二皆無量也。光明者有二。一者智光。二者身光。複有二義。一者常光。二者放光。又光所因。複有二義。一是萬德所成。一是本願所致。
【鈔】先釋光明也。智光身光者。如盧舍那。此雲光明遍照。自受用身。照真法界。是名智光。他受用身。遍照大眾。是名身光。又涅槃雲。琉璃光菩薩。放身光明。文殊言。光明者。名為智慧。則事理圓融。身智不二也。常光放光者。常所顯光。無放不放。如圓光一尋等。是也。放光者。或於眉間。或於頂上。或口。或齒。或臍。或足之類。是也。今言光者。正意在常。而亦兼放。及與身智。如大本言。爾時阿彌陀佛。從其面門。放無量光。又雲。我以智慧光。廣照無央界故。萬德所成者。華嚴賢首品。開四十四門光明。各出其因。或歸三寶。或發四弘。三學六度之所成就。一一結雲。是故得成此光明。又般若經。佛言。我於一切法。無所執。故得常光一尋。則知今佛光明。非一德所致也。本願所致者。大本法藏願雲。我作佛時。頂中光明。勝於日月百千萬億倍。又願雲。願我作佛時。光明照無央數天下。幽冥之處。皆當大明。諸天人民。以及蜎蝡。見我光明。莫不慈心作善。來生我國。又願前偈雲。能使無量剎。光明悉照耀。故今成佛。得如所願。
【疏】無量者。言所照之廣也。十方者。不同他經照一方故。無障礙者。不同日光。猶有礙故。
【鈔】不同他經者。如法華東照。則不說余方。萬八千。則不該余國。義各有取故。今則四維上下。一切國土。無不照故。不同日光者。日雖有光。修羅掩之則礙。鐵圍兩間則礙。覆盆之下則礙。又閻浮明。則單越礙。瞿耶明。則弗於礙。今則徹山透壁。通幽達冥。無能遮障。使光隱沒。無能隔礙。使光斷絕故。如大本雲。彼佛光明。最為遠著。諸佛光明所不能及。十方諸佛頂中光明。有照一裏者。二裏者。如是漸遠。有照二百萬裏者。有照一世界者。二世界者。如是漸遠。有照二百萬世界者。唯阿彌陀佛光明。照千萬世界。無有窮盡。故號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乃至超日月光佛。皆光明無量義也。觀經雲。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又雲。彼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有八萬四千光明。遍照十方念佛眾生。攝取不舍。又大本言。阿難頭腦著地。稱佛名號。禮未起際。佛放大光明。遍十方上下。皆光明無量義也。或難。日猶有礙。世所共知。佛光無礙。當有何據。答。須達老女。不願見佛。避入深閨。佛光所及。垣壁俱徹。內外四方。恒與佛對。即無礙之征也。
○二壽命無量
【經】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疏】光明無量。是無量之一義。今言壽命亦無量也。佛壽有三。法壽。報壽。應壽。如法華及觀經疏中說。然佛壽無量。隨機所見。今之無量。亦可即無量之無量。
【鈔】壽命者。壽之所曆。有短有長。今當減劫。壽僅百年。彼增劫時。亦止八萬。縱輪王天帝。諸佛住世。亦有限量。唯彼佛壽命。至為久遠。不局常數。雲無量也。三壽者。法華壽量品疏雲。壽者受也。若法身。真如不隔諸法。故名為受。若報身。境智相應。故名為受。若應身。一期報得。百年不斷。故名為受。法身以如理為命。報身以智慧為命。應身以因緣為命。觀經疏雲。示同生滅。有始有終者。應身壽也。一得永得。有始無終者。報身壽也。非壽非不壽。無始無終者。法身壽也。又謂彼佛壽命。實有期限。人天莫數。是有量之無量也。越溪解雲。此經雖雲無量。乃是三十二相常所見身。非觀經勝應尊特之身。亦同上意。今謂隨機所見者。此經佛身無定。前義理中已辯。況經文但言阿彌陀佛現在其前。未曾指定現何等身。越溪安得判屬三十二相。必謂劣應。則劣機自見。非此經專以劣應而被劣機也。大本法藏願雲。我作佛時。假令十方眾生。皆作緣覺聲聞。皆坐禪一心。欲計我年壽幾千億萬劫。無能知者。豈亦常所見身之無量乎。是故入滅雙林。或見靈山未散。舍那千丈。或見丈六金身。佛本不移。機自異故。則謂彼佛壽命。即無量之無量。亦何不可。
【疏】及其人民者。巧用倒語故。言人民者。佛如王故。阿僧祇。此雲無數。倍之名無量無邊。人壽有二。一佛本願力故。二自功德力故。
【鈔】倒語者。正語當雲佛及人民。壽命無量。如波羅密。雲彼岸到。當是到彼岸耳。以意會之。無以辭害。佛如王者。彼國雖無君臣父子。然佛為法王。有君主義。生彼國者。依佛學佛。有人民義。非如此土。版籍所統。實編氓也。僧祇者。入十大數之首。從百洛義。倍倍積累而生。又僧祇僧祇為一無量。無量無量為一無邊。今合言者。自有二義。一是實明其數。以僧祇計之。有無量無邊僧祇也。二是極贊其多。無複邊量。無複窮盡之僧祇也。佛力者。大本法藏願雲。我作佛時。我剎中人。壽命皆無央數劫。無有能計其數者。是承佛願力。有此壽故。自力者。一心念佛。心清淨故。蓮華化生。清虛之身。不同質礙肉身。有老病死。是自精進力。有此壽故。
【疏】問雲。此無量亦可即無量之無量者。還有證否。答。例如華嚴中說。
【鈔】上引觀疏雲。此無量是有量之無量。而言亦可即無量之無量者。以今文正似華嚴故。彼經十回向文雲。無量阿僧祇。釋雲。此非數中之一。但是無數之言。若定是數。便當局限。今經亦雲無量無邊阿僧祇。二經文勢。意極相類。故言彼佛壽命。亦可即是更無限量之無量也。問。華嚴壽量品。謂娑婆世界一劫。為極樂世界一晝夜。極樂世界一劫。為袈裟幢世界一晝夜。輾轉劫日相對。乃至百萬阿僧祇世界。極于勝蓮華。則極樂僅勝娑婆。劣後殊甚。安得為更無限量之無量乎。答。彼鈔釋雲。三身既融。三壽無礙。即長能短。即短恒長。無長無短。長短存焉。一一圓融。言思斯絕。其義自明。不勞更辯。
【疏】又壽命光明者。約而言之。少攝多故。二部名題。止曰無量壽者。約之又約。體攝用故。若具說者。依報正報。悉皆無量。
【鈔】約言者。佛具萬德。今止舉壽命光明者。如華嚴八地。言身相無量。智慧無量。方便無量。光明無量。清淨音聲無量等。則知舉二事者。以少攝多也。體攝用者。或難。既光壽雙舉。雲何大本及觀經題。皆止雲無量壽。不言光者。複是何義。良以一真如心。無去無來。亙古亙今。其壽無量。其光亦爾。金體金光。不相離故。起信雲。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周遍法界。不起。壽也。智慧。光也。言壽則光在其中。故單舉也。依正無量者。自佛一身所有功德。及如下文聲聞菩薩。乃至前之欄網行樹等。種種莊嚴。悉無量故。
【疏】稱理。則自性常照。是光明義。自性常寂。是壽命義。自性寂照不二。是阿彌陀義。
【鈔】靈明洞徹。光絕涯涘。湛寂常恒。壽何籌算。常恒而複洞徹。故即壽而光。洞徹而亦常恒。故即光而壽。如是。則阿彌陀佛。雖過十萬億剎之外。而實於此娑婆世界眾生心中。結跏趺坐。儼然不動。何乃佩長生之訣。枉自殤亡。負杲日之明。翻成黑暗。心本是佛。自昧自心。佛本是心。自迷自佛。
○二道成遠劫
【經】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
【疏】已知彼佛得名之義。未審彼佛成佛至今。經幾何時。劫者。具雲劫波。此雲時分。十劫者。一雲大劫。一雲小劫。今謂明遠。應是大劫。又十大劫。亦是一期赴機之說。究極而言。成佛以來。亦應無量。如法華中說。
【鈔】一大劫者。成住壞空。各二十小劫。八十劫終。方成大劫。雲十大劫。是八百小劫也。經意為明成佛久遠。而曰小劫。未見其遠。今依唐譯。雲十大劫。亦應無量者。如法華中。眾疑世尊成佛未久。雲何曠劫菩薩是所教化。佛言。我實成佛以來。無量無邊劫。則彌陀成佛。其可量乎。
【疏】若考阿彌陀佛。成佛以前因地。不但法藏一因。有多種因。如諸經中說。
【鈔】法藏因者。大本雲。定光佛前五十三佛。名世自在王。法藏時為國王。舍位出家。發四十八願。今阿彌陀佛。是法藏所成之佛也。多種因者。一。法華經。大通智勝如來時。十六王子。出家淨修梵行。求無上菩提。佛滅度後。常樂說是妙法華經。後悉成佛。第九王子于西方成佛。彼王子者。今阿彌陀佛是。二。悲華經雲。無量劫前。有轉輪王。名無諍念。供養寶藏如來。時王發願。願成佛時。國中種種清淨莊嚴。佛與授記。過恒河沙劫。西方世界作佛。國名安樂。彼國王者。今阿彌陀佛是。三。大乘方等總持經雲。無垢焰稱起王如來時。有淨命比丘。總持諸經十四億部。隨眾生願樂。廣為說法。彼比丘者。今阿彌陀佛是。四。賢劫經雲。雲雷吼如來時。有王子名淨福報眾音。供養彼佛。彼王子者。今阿彌陀佛是。五。彼經又雲。金龍決光佛時。有法師名無限量寶音行。力弘經法。彼法師者。今阿彌陀佛是。六。觀佛三昧第九經雲。空王佛時。有四比丘。煩惱覆心。空中教令觀佛。遂得念佛三昧。彼第三比丘。今阿彌陀佛是。七。如幻三摩地無量印法門經雲。獅子遊戲金光如來時。有國王名勝威。尊重供養彼佛。修禪定行。彼國王者。今阿彌陀佛是。八。一向出生菩薩經雲。阿彌陀佛。昔為太子。聞此微妙法門。奉持精進。七千歲中。脅不至席。不念愛欲財寶。不問他事。常獨處止。意不傾動。複教化八千億萬那由他人。得不退轉。彼太子者。今阿彌陀佛是。以上略舉數端。若其多劫多因。亦應無量。
【疏】稱理。則自性本來成佛。是十劫義。
【鈔】華嚴舉十。是表無盡。即今自性成佛以來。何止威音那邊更那邊。塵沙劫又塵沙劫也。若定執十劫。昔人道。猶是王老師兒孫。
○二化伴(二) 初見在二往生
○初見在(三) 初聲聞二菩薩三總結
○初聲聞
【經】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
【疏】主必有伴。先聲聞。次菩薩。明皆賢聖之侶也。今初聲聞。聲聞者。聞四諦聲教而得證果。阿羅漢者。揀非前三也。不言緣覺。攝聲聞中故。非算數者。甚言其多也。
【鈔】聞四諦者。世尊為憍陳如等五人。轉苦集滅道*輪。初示。二勸。至三則證。諸漏已盡。成阿羅漢。因聞聲教以得開明。故名聲聞。聲聞之號。通前三果。今四果也。緣覺攝者。緣覺觀十二因緣而得開悟。雖十二支。而束之不出四諦。雖有利生之心。而亦未廣。故攝聲聞中也。算數者。世間算數。盡于九章。佛說算數。如阿僧祇品。則非世人心力所計。今雲算數。通世出世間而言也。以其多多無盡。超出算數之外。雖洛閎一行。無所施其巧者也。上言無量無邊。十大數中當其二三。是有算數。而今言非是算數所知。故知無量。乃讚歎極多之語。未可以常數泥也。如大本雲。假使比丘滿億那由他百千數量。皆如目連神通。欲共計算彼佛初會聲聞。盡其神力。百分中不能知一。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能知一。又雲。佛告阿難。假使有人。出一身毛。碎為微塵。以一一塵。投海出水。毛塵水多。海中水多。阿難答言。毛塵出水。不及半合。海水無量。佛言。彼佛剎中聲聞弟子。有知數者。如毛塵水。數未盡者。如海中水。
【疏】論言二乘不生。今言聲聞者。以慣習小。不久證大。終無小故。如觀疏說。若據變化。小亦無礙。
【鈔】終無小者。觀經疏謂習小之人。本不得生。由彼臨終。發大乘心。亦乃得生。以慣習小。才聞苦空無常等法。順其先習。遂證小果。而向大之心已成。況得近佛。自當不久證大。安在其為聲聞乎。是則經舉聲聞。以暫有故。論明二乘不生者。以終無故。小亦無礙者。淨土尚容眾鳥。聲聞豈不鳥如。鳥既變化所成。聲聞寧獨實有。縱使彼國久有聲聞。亦複何礙。
○二菩薩
【經】諸菩薩眾。亦複如是。
【疏】承上不獨小乘。諸大乘菩薩無不生故。亦複者。亦無量無邊不可算數也。又複具無量無邊功德。如大本中說。
【鈔】菩薩者。自初心以至地盡。前如教起中辯。後如補處文中所引。甚多無量。何可數計。功德者。大本佛贊彼國菩薩種種功德。為二十三喻。一。堅固不動。如須彌山。二。智慧明瞭。如明日月。三。廣大如海。出功德寶故。四。熾盛如火。燒煩惱薪故。五。忍辱如地。一切平等故。六。清淨如水。洗諸塵垢故。乃至二十三。如慈氏觀。等法界故。末複結雲。今為汝等舉要言之。若廣說者。一劫不盡。則知菩薩之數。無量無邊。菩薩功德。亦無量無邊也。
【疏】如華嚴雲。如來所都。諸清淨眾。於中止住。正同此義。
【鈔】華嚴二十五經雲。一切諸佛國土莊嚴。如來所都。不可思議。同行宿緣諸清淨眾。於中止住。未來世中。當成正覺。如來所都。即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清淨眾者。即諸菩薩。未來成佛。即下文一生補處。
【疏】稱理。則自性即空即假。是佛有聲聞菩薩義。
【鈔】性空。則一真凝寂。性假。則萬用恒沙。凝寂。則杳莫邊涯。恒沙。則廣無際限。曾何算數可得評量者哉。是則賢聖三乘。共宗一佛。真俗二諦。同出一心。一心了然。福足慧足。
○三總結
【經】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疏】結上聲聞菩薩弟子莊嚴。皆彼佛宿因願行功德之所成就也。論雲。如來淨華眾。正覺華化生。是也。
【鈔】願者。大本法藏願雲。我作佛時。剎中菩薩。神通智慧辯才。相好威神。悉皆如佛。今來成佛。得遂所願也。行者。大本言爾時法藏教化眾生。修行六度。廣行教化。致無量眾生。發菩提心。行今成就。有斯莊嚴也。淨華眾者。如淨名經。七種淨華。一者戒淨。三業淨故。二者心淨。煩惱結漏盡故。三者見淨。見法真性。不起妄想故。四者度疑淨。見深疑斷故。五者分別道淨。是道宜行。非道宜舍故。六者行斷知見淨。所行所斷通達故。七者涅槃淨。以無學故。海東謂論頌聲聞。今謂亦可兼通菩薩。如道品亦通大小乘故。自欄網行樹至此。依正共五番莊嚴。極樂之義。略盡於是。下文眾生生者。及補處等。亦正報中攝。
○二往生(二) 初大眾二上首
○初大眾
【經】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疏】承上不獨見在彼國。無非賢聖。但有生者。悉皆不退也。眾生者。統攝一切。阿鞞跋致者。此雲不退轉地。如大本及論所明。複有多種因緣。故得不退。如十疑五種。通贊十勝。群疑三十益等。
【鈔】生皆不退者。恐疑彼國固多賢聖。然是久修上士。其新生者。未必不退。故言不論聖凡。但往生者。即不退轉。以決其志也。大本所明者。如雲。生彼國者。處仁遷義。不妄動作。終無淫怒之心。愚癡之態。又雲。生彼國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諸根明利。乃至成佛。不受惡趣。又論頌雲。天人不動眾。清淨智海生。不動即不退也。良由念佛之力。得依如來智海含潤而生。有進無退故。五種者。十疑論雲。有五因緣。故得不退。一者彌陀大悲願力攝持。故不退。今釋。謂如大本法藏願雲。我作佛時。聞我名號。皈依精進。即得第一忍。第二忍。第三忍。于諸佛法。永不退轉。譬如涉海。得乘巨航。不沉溺故。二者佛光常照。故菩提心增進不退。今釋。謂如大本言。見佛光明。而生慈心。又念佛之人。佛放光明。攝受此人。譬如日月。照燭暗途。不墮坑塹故。三者水鳥樹林。風聲樂響。皆說苦空。聞者常起念佛法僧之心。故不退。今釋。謂如此經。及二部中說。譬之亡者。聞鐘磬聲。增其正念故。四者純諸菩薩。以為勝友。外無魔邪。內無煩惱。故不退。今釋。謂如此經言。諸上善人。同會一處。譬之置子莊嶽。不復楚語故。五者壽命永劫。與佛齊等。故不退。今釋。謂如經言。佛及人民。壽命無邊。譬之涉萬里途。假以時日。終至寶所故。十勝三十益。大約同此。恐繁不引。
【疏】又不退三義。大乘不退。已得不退。未得不退。例如彌勒問經說。
【鈔】大乘不退者。往生彼國。趨入大乘。更不退轉。複作二乘故。已得不退者。但生彼國。凡所已得。更不退轉。喪失本有故。未得不退者。但生彼國。凡所未得。更不退轉。阻其前進故。又彌勒問經雲。自分堅固名不退。勝進不壞名不轉。今以大乘已得未得三義參之。則前二同乎自分。後一同乎勝進也。
【疏】又同名不退。而有淺深。如起信。妙宗。及慈照所說等。
【鈔】起信論雲。生彼國者。常見佛故。終得不退。疏明不退有三位。一者信行未備。未得不退。以無退緣。名不退。二者信位滿。入十住。得少分法身。名不退。三者賢位滿。入初地以去。證遍滿法身。名不退。又妙宗鈔雲。不退有三。若破見思。名位不退。則永不失超凡之位。伏斷塵沙。名行不退。則永不失菩薩之行。若破無明。名念不退。則永不失中道正念。又慈照宗主。四土圖說。以未斷煩惱。生同居土。為願不退。破見思。生方便土。為行不退。破塵沙。分破無明。生實報土。為智不退。破三惑盡。生寂光土。為位不退。則不退名同。而淺深自別。如九品義。
【疏】又四教不退。非今經義。
【鈔】四教各明不退。謂藏教別相念不退。通教性地不退。別教七住不退。圓教七信不退。則知自此以前。進退未定。今念佛者。但生彼國。雖惡人畜生。即得不退。豈不勝妙直捷。異乎諸教。
【疏】稱理。則自性常住。是不退轉義。
【鈔】譬如虛空。自古及今。不曾退轉。縱欲退轉。退至何所。
○二上首
【經】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
【疏】承上言生彼國者。豈惟不退。複有補處菩薩不可勝紀。深勸求生也。補處者。止此一生。次補佛位。即等覺菩薩也。
【鈔】深勸求生者。生皆不退。已超余國。複多補處。可謂超越殊勝。極其至也。止此一生者。此土修行。捨身受身。千生萬生。未有窮已。乃至證三果者。猶尚有生。阿羅漢地。方斷後有。雖斷後有。不得成佛。今此唯餘一生。次即補佛。前如護明。後如慈氏。菩薩之極位也。又大本雲。生彼國者。皆具三十二相。究竟深入妙法要義。皆當一生遂補佛處。據此。則如儲君暫在東宮。必紹南面。非余百官轉展升進。止是位極人臣之比也。此等菩薩。鹹皆往生。薄劣西方。不揣甚矣。
【疏】問。彼處觀音。次當補佛。次乃勢至。勢至之後。不聞補者。今言補處甚多。何日當補。又補處者。菩薩地盡。住等覺位。如星中月。何得甚多。而在彼國。答。補處不必定補彌陀之處。十方世界無盡。諸佛涅槃無盡。補處菩薩亦無盡。住彼國中。而待補處。奚為不可。又諸佛尚如微塵。無有窮盡。況複菩薩。其數甚多。無足疑也。如大本中說。
【鈔】大本雲。佛告彌勒。此世界中。有七百二十億菩薩生彼。一一已曾供養無央數佛。如彌勒者。諸小菩薩。不可勝紀。他方世界。第一光遠照佛所。有八十億菩薩。皆當往生。第二寶藏佛所。有九十億。第三無量音佛所。有二百二十億。輾轉至十四佛剎。以及無量佛剎。往生者不可複計。但說佛名。窮劫不盡。況其菩薩當往生者。言如彌勒。則甚多補處。益可為證。
【疏】如上依正二報。或經文中有。本願中無。或本願中有。經文中無。互見無礙。
【鈔】若據慕佛發願。滿願成佛。則彼方種種所有。皆彼佛願願所成。悉應契合。今明互為有無者。以文雖小殊。而意則具足也。又如法藏願雲。我作佛時。剎中諸天人民。一切萬物。皆嚴淨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者。雖得天眼。不能辨其名數。觀此。則正報依報。攝無不盡。不可拘文而限義也。
【疏】稱理。則自性決定成佛。是一生補處義。
【鈔】圭峰雲。今知心是佛心。定當作佛。然而本來成佛。非作得故。則但見始覺新來。不知本覺固有。可謂補則決定補。成則實不成。
○二正示願行令知修證(四) 初發願二起行三感果四結勸
○初發願(二) 初勸發願心二出其所以
○初勸發願心
【經】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疏】上陳依正二報。今言眾生得聞此者。應當發起大願。願生彼國。是為第一重勸。後乃反復申明。
【鈔】第一重勸者。經中反復勸聞。勸信。勸願。約有四重。今當最初。是聞依正莊嚴勝妙功德之說而發願也。二言聞是說者。是聞一心持名決定往生之說而發願也。三言聞是經者。是聞持名佛護不退菩提之說而信受也。不言願者。信受即願故。四言若有信者。是總結聞已深信。信有願者無一不生之說而發願也。聞聞轉深。願願倍切。語雖反復。義不雷重。憫物情深。誨人不倦。
【疏】又聞攝信義。願攝行義。三事資糧。悉備於此。
【鈔】聞然後信。匪聞則信自何生。願然後行。無願則行何由起。下文信行。此為本原。信行願三。淨土資糧。充足無欠。
【疏】又願之為力。不可思議。彼佛淨土。亦由願故。臨終往生。惟仗願故。三界因果。悉隨願故。諸大菩薩。皆願生故。
【鈔】彼佛淨土者。法藏以因中四十八願。今成佛道。廣度眾生。則如來無盡功德。皆從願生。故雲不可思議。臨終往生者。行願品言。是人臨命終時。一切諸根。悉皆敗壞。以至親屬威勢。象馬珍寶等。悉皆散滅。惟有願王不相舍離。一切時中引導其前。一剎那間。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故雲不可思議。三界因果者。願受天樂。則貧母上生。願作冥王。則嶽神治鬼。種種隨願。莫為而為。故雲不可思議。菩薩願生者。普賢頌雲。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乃至願蒙授記。廣利眾生等。至如文殊發願往生所說之偈。亦雲。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彌陀佛。往生安樂剎。與普賢若合符節。他如天親龍樹等。多難悉陳。故雲不可思議。
【疏】稱理。則自性還歸本體。是願生彼國義。
【鈔】若知本體不離當處。則非生彼國。乃生此國耳。雖雲十萬億程。何曾咫尺動步。故謂不勞彈指到西方也。如其真如不守自性。五道隨緣。則是窮子旅泊他鄉。應歸故里。
○二出其所以
【經】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疏】此躡前征起。何故教人發願生彼。以彼國是諸上善人同會之處。得生彼國。則入如是勝會。故當求生。
【鈔】征有二義。一者娑婆亦是佛邦。何必遠離故國。二者十方無盡佛剎。若為偏向西方。故征其由。今融而答之。複有三義。一者。或有國土。人畜鬼獄之所共居。未必皆人故。二者。或有國土。雖純人所居。未必皆善故。三者。或有國土。雖純善人所居。未必皆上善故。今曰諸上善人。則不獨為人中之善。亦複善中之善也。如上所列聲聞菩薩。乃至補處。此等諸上善人。今得往生。即與俱會一處。所謂觀音勢至。把手共行。文殊普賢。親為勝友。喻如登龍與瀛。世所希故。是以大士求登蓮錄。況複凡夫。卜居猶擇裏仁。矧雲學道。如斯勝會。可勿願歟。
【疏】問。生極樂者。其類不一。何得概稱上善。答。以皆得不退轉故。
【鈔】類不一者。謂有聖有凡。有大有小。上中下品。分位秩然。乃略其中下。概曰上善。故為此難。今明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則究竟皆成無上正覺。是佛境界。故無別也。
【疏】稱理。則自性萬善同歸。是同會一處義。
【鈔】百川會於一海。眾景會於一空。諸上善人。不會此之一處。而將奚會。
○二起行(二) 初揀餘行二示正行
○初揀餘行
【經】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疏】承上言凡群易就。善聚難親。何況最上善人之會。豈可以少善少福而得生也。於中。靈芝以善根為正行。屬之持名。以福德為助行。屬之淨業三福。海東。則總以多善多福為正行。雲是發菩提心。以少善少福為助行。雲是執持名號。二義相違。今雙為和會。謂欲生彼國。須多善多福。今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正所謂發菩提心。而為生彼國之大因緣也。
【鈔】相違者。一以持名屬正。一以持名屬助。二說矛盾。而此經大旨。正重持名。若持名為助行。則下文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義雲何通。助行持名。斷無此理。又靈芝以觀經三福配此福德。則第三福發菩提心。乃成助行。與海東菩提心為正行。二亦矛盾。而觀經以三福為淨業正因。則助行菩提。亦無此理。今雙為和會者。還以持名為正行。複以持名為發菩提心。則雙取兩家。而和會其義也。善根者。觀經。則如上第三福發菩提心。大本。則三輩往生。皆言發菩提心。據此。則發凡夫心。是謂無善根。發聲聞心。不發菩提心者。是謂少善根也。福德者。觀經。則孝養父母等。大本。則修諸功德等。據此。則施戒等。乃至立寺造像禪誦苦行一切福業。舍置不作。是謂無福德。但作此福。種人天小果有漏之因。是謂少福德也。善中善者。自有五義。以具智論五菩提心故。一。發心菩提。謂於無量生死中。發大菩提心也。而持名。正於凡夫生死心中。起大覺故。二。伏心菩提。謂斷諸煩惱。降伏其心也。而持名。則正念才彰。煩惱自滅故。三。明心菩提。謂了達諸法實相也。而持名。正即此一心。明瞭一切諸法實相故。四出到菩提。謂得無生忍。出三界。到薩婆若也。而持名。即得一二三忍。捷超生死。趨一切智故。五無上菩提。謂坐道場。成最正覺也。而持名。則得不退轉地。直至成佛故。又海東疏引菩薩心地品雲。諸菩薩初發心。能攝一切菩提分法。殊勝善根。瑜伽第三十七雲。菩薩所集善根。以純一淨妙信心。回向無上菩提。梁攝第十雲。所作善根。悉以回向無上菩提。則皆以菩提為善根。而今經持名。正回向無上菩提之善根也。以阿彌陀佛。即無上菩提故。是則善中之善。名多善也。福中福者。亦有二義。一者彌陀乃萬德名號。一名才舉。萬德齊圓。不期於福。福已備故。二者以持念力。自然諸惡不作。眾善奉行。以之修福。福易集故。是則福中之福。名多福也。
【疏】因緣者。清涼以親能發起為因。假之助發為緣。今此複有二義。一者善根為因。福德為緣。二者善福各有因緣。
【鈔】善因福緣者。菩提善根。入道正因。如諸經言。不發正覺菩提之心。雖行六度萬行。經恒沙劫。終不成佛。故知萬善之所根本。是之謂因。然須一切福德。助成菩提。以福濟慧。以事實理。輔翼入道。是之謂緣。各有因緣者。善根福德。其所由來。從何發心。均名曰因。而善根發起。必有種種善緣為助。福德發起。必有種種福緣為助。是各有其緣也。
【疏】問。何故觀經發菩提心在第三福。答。以福有事理。不專事故。
【鈔】觀經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難謂雲何發菩提心。而與上之二者同名曰福。今明福有事理。此菩提心。是般若中如虛空不可思量之福。非達摩所斥人天有漏之福也。故前二福猶共凡小。此獨擅大乘耳。然今疏不以配福。而屬之善根者何。良以善之與福。別之則二。總之則一。別而言之。則菩提心偏屬善根。總而言之。則菩提心亦可雲福。觀經總舉言福無礙。問。寶積大本雲。欲見無量壽佛者。應發無上菩提心。複當專念彼國。積集善根。則菩提善根。似為二事。今何直以善根屬菩提心。答。彼但言善根。此乃雲多善根。多之一字。非菩提心。何以當此。
【疏】問。即持名為多善根福德。此經之外。別有證據否。答。歷歷可證。如大悲大品等說。
【鈔】證善根者。大悲經雲。一稱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窮盡。又雲。我滅度後。北天竺國。有比丘名祈婆伽。修習無量最勝善根。已而命終。生於西方過百千億世界。無量壽佛國。以後成佛。號無垢光如來。又大莊嚴經論。佛世一老人來求出家。舍利弗等諸大弟子俱不肯度。以觀彼多劫無善根故。佛自度之。即證道果。因告大眾。此人無量劫前。為采薪人。猛虎逼極。大怖上樹。稱南無佛。以是善根。遇我得度。華嚴第十回向雲。願憶念無量無邊世界。去來現在一切諸佛。而次雲。以此念佛善根。凡此。皆持名為多善根之明證也。證福德者。大品般若經雲。若人散心念佛。亦得離苦。其福不盡。況定意念。稱揚諸佛功德經雲。若有得聞無量壽如來名者。一心信樂。持諷誦念。此人當得無量之福。永離三途。命終之後。往生彼剎。智論雲。譬如有人初生墮地。即能日行千里。滿一千歲。七寶奉佛。不如有人。於後惡世。一聲稱念阿彌陀佛。其福勝彼。增一阿含經雲。四事供養閻浮提一切眾生。若有稱佛名號。如轂乳頃。功德過上。不可思議。凡此。皆持名為多福德之明證也。又寶積十九經雲。時一比丘。聞佛讚揚不動如來佛剎功德。心生貪著。而念生彼。佛言。不以愛戀之心。遂得往生。惟有植諸善本。修諸梵行。得生彼剎。善本即善根。梵行即福德。此又雙顯持名。為多善多福之明證也。諸經交贊。可弗信受。
【疏】問。此土單修圓頓。不願往生者。寧可謂之少善根耶。答。圓頓行人。雖悟一心。尚餘後有。正宜求生彼國。親近彌陀。喆老青公。皎然覆轍。若其自負圓人。不願往生。當知亦是善根薄故。如華嚴中說。
【鈔】後有者。後陰也。即來生也。圓人見地。雖與佛齊。然而粗細無明。猶未盡除。恒沙性德。猶未悉備。有惑潤生。寧無後有。既存後有。則有生方。不離六道。除彼已登實報。餘或未免人天。而天上多欲。人間雜苦。墮落者眾。解脫者希。不生淨土。而將焉往。喆老青公。俱稱有悟。而喆老後身。耽戀富貴。青公後身。多曆苦憂。皆由不慕往生。自失善利。致使淹滯多生。曠菩提路。豈非善根涼薄。乃致如斯。言華嚴者。入法界品雲。遮那會上。諸大聲聞。不見佛者。以善根不同故。本不修習見佛自在善根故。故知執持名號。願見彌陀。誠多善根。大善根。最勝善根。不可思議善根也。
【疏】稱理。則自性出生一切法。是善根義。自性富有一切法。是福德義。
【鈔】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二示正行
【經】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疏】承上多善多福。乃生彼國。而善根難植。福德難修。況複雲多。累劫劬勞。莫之能辦。如寶積十心。華嚴十願等。今有一法。直捷簡易。即為多善多福。故顯持名功德殊勝。
【鈔】善根難植者。如前身子發大乘心。因婆羅門乞眼退失等。福德難修者。如涅槃三十四經雲。五品心修十善。謂下。中。上。上中。上上。各十善而成五十。始修終修。方成百福。則福之不易修明矣。寶積十心者。一。于眾生起大慈。無損害心。二。于眾生起大悲。無逼惱心。三。於佛法不惜身命。樂守護心。乃至十。于諸佛舍離諸相。起隨念心。具此十心。往生淨土。華嚴十願者。一者禮敬諸佛。乃至十普皆回向。亦以此十生彼國土。以上皆菩薩廣大智行。非可易植易修。今持名功德。就使十心未備。十願未齊。淨業一成。便生彼國。既得往生。此心此願。自然成就。豈非多善根福德乎。不經迂曲。是謂直捷。無諸煩瑣。是謂簡易。直捷而深造。簡易而廣獲。諸餘法門之所不及。是謂殊勝。
【疏】善男子女人者。善有二義。一是宿生善因。一是今生善類。男女者。通指緇素利鈍。及六道一切有緣眾生也。
【鈔】宿生善因者。大本雲。世間人民。前世為善。乃得聞阿彌陀佛名號功德。一聞佛名。慈心喜悅。志意清淨。毛髮聳然。淚即出者。或宿世曾行佛道。或他方佛所菩薩。固非凡人。則信心念佛者。皆宿修善本者也。今生善類者。如華嚴雲。甯在諸惡趣。恒得聞佛名。不欲生善道。暫時不聞佛。夫不以人天為善。而以得聞佛名為善。則信心念佛者。皆善人之儔類也。緇素利鈍者。淨土法門。一切收攝。如大本雲。其上輩者。舍家離俗而作沙門。亦有不舍家離俗者。即出家五眾。在家二眾也。但念佛者。俱得往生。是通緇素。又蓮分九品。上該盛德菩薩。下及悠悠凡夫。乃至惡人等。但念佛者。亦得往生。是通利鈍。又鬼畜地獄。雌雄牝牡。亦可均名男女。但念佛者。俱得往生。是通一切眾生也。往生集中。稽古驗今。頗載一二。願詳覽焉。
【疏】次文有三。謂彌陀名號。是標念境。執持一心。是明念法。一日七日。是克念期。
【鈔】非境。則法無所施。非法。則境為虛立。非期。則雖境勝法強。懈怠因循。功不速建。三事具故。能令淨業決定成就。
【疏】標念境者。彼佛萬德成就淨土攝生。故以阿彌陀佛四字洪名。為所念之境。依之修行。有所詣故。
【鈔】極樂依正。言佛便周。佛功德海。亦言名便周。故以四字名號為境。依於此境。而加執持。然後嚮往有地。詣。至也。謂至於彼國也。或謂心外無境。觀心即足。何以境為。不知心境一如。亦複互發。先德謂有三昧直觀三道。顯本性佛。有三昧兼持咒。有三昧兼誦經。有三昧兼念佛等。今標念境。即是兼念佛三昧。皆助顯本性之佛也。或直顯。或助顯。其致一也。況初學凡夫。障染濃厚。全資勝境。發我妙心。實為修行要術。不可忽也。
【疏】明念法者。謂既聞聖號。要在執持。執者。聞斯受之。勇猛果決。不搖奪故。持者。受斯守之。常永貞固。不遺忘故。
【鈔】執持分釋如上。單言持。則攝執。總之為專念不忘意也。又持複有數種。一者明持。謂出聲稱念。二者默持。謂無聲密念。三者半明半默持。謂微動唇舌念。咒家名金剛持是也。又或記數持。或不記數持。具如密教中說。隨便皆可。而各分事理。憶念無間。是謂事持。體究無間。是謂理持。下當詳辯。以是為因。後一心不亂。亦有事理。其不解此意者。以念佛是被鈍根。參禪乃能悟道。初機聞此。莫能自決。不知體究念佛。與前代尊宿教人舉話頭。下疑情。意極相似。故謂參禪不須別舉話頭。只消向一句阿彌陀佛上著到。妙哉言乎。
【疏】又執持。即歸命義。
【鈔】歸命者。梵語南無。解見前序。若不委身歸命。焉能一心執持。故義同也。歸複二義。亦如前序中說。一者歸投義。執持名號。一心嚮往。即事一心。二者歸元義。執持名號。還歸一心。即理一心也。
【疏】以上境法二中。複有三義。一者聞說佛名。是為聞慧。二者執受在懷。是為思慧。三者持守不忘。是為修慧。
【鈔】聞慧者。阿彌陀佛。雖有無量功德。而此功德。非聞不知。非說不聞。故華嚴雲。得無生慧。先賴多聞。又雲。佛法無人說。雖慧不能了。或聞經論之所宣揚。或聞知識之所開示。一曆耳根。永為道種。是之謂聞。而言慧者。聞即是慧。對木石說。頑不聞故。對愚人說。聞不餐采。如不聞故。故曰聞慧。思慧者。既入乎耳。須存乎心。諦審諦觀。是何法門。是何義理。是之謂思。而言慧者。思即是慧。禽畜雖聞。不解思故。愚人雖聞。入耳出口。不憶想故。故曰思慧。修慧者。既深思之。宜力行之。是之謂修。而言慧者。修即是慧。狂人雖思。敝精役神。不實踐故。問。此指三慧。有何證據。答。佛地論雲。菩薩履三妙慧。淨土往還。釋雲。以聞思修。得入淨土。故知念佛必有三慧。
【疏】複有三義。聞說佛名。心不疑貳。是之謂信。信已而執。心起樂欲。是之謂願。願已而持。心勤精進。是之謂行。
【鈔】信。願。行。下文中當辯。
【疏】名號者。阿彌陀佛四字洪名。不兼色像等。如文殊般若。及毗婆沙論中說。以色像等攝名中故。
【鈔】不兼色像等者。正明此經專主執持名號也。文殊般若經雲。佛告文殊。欲入一行三昧者。應處空間。舍諸亂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念一佛功德。與念無量佛功德無二。阿難所聞佛法。猶住量數。若得一行三昧。諸經法門。一一分別。皆悉了知。晝夜宣說。智慧辯才。終不斷絕。阿難多聞辯才。百千等分。不及其一。龍樹毗婆沙論雲。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易行疾至。應當念佛。稱其名號。阿彌陀佛本願如是。攝名中者二義。一者名必有相故。二者名相皆不離一心故。則一舉佛名。正報依報攝無不盡。何疑色像。
【疏】今人聞佛不肯執持者。約有四障。四障破除。方能執持。乃至一心故。
【鈔】障者。遮也。以此四種。遮障念心。不肯執持。故須破除。四障者。一謂即心是佛。何必舍己念彼。不知即佛是心。不妨念佛故。良由即心是佛。豈不即佛是心。但執念心。不許念佛。則心佛是二。即義不成。是以念佛念心。兩不礙故。二謂何不遍念諸佛。而唯念一佛。不知心專志一。乃成三昧故。良由眾生智淺。繁則不勝。故用志不分者神凝。役心多岐者功喪。如普廣大士問佛。十方俱有佛土。何以獨贊西方。佛言閻浮提人。心多雜亂。令其專心一境。乃得往生。以諸佛同一法性身。念一佛。即念一切佛故。三謂佛佛可念。何不隨念一佛。而必念阿彌陀佛。不知彼佛與諸眾生。偏有因緣故。良由彼佛名號。人所樂稱。就令惡人。有時不覺失聲念佛。乃至人逢善事。不覺念佛。歡喜讚歎。人逢惡事。及與苦難。不覺念佛。傷悲痛切。機感因緣。莫或使之而自然故。四謂何不念佛功德智慧。相好光明。而但念名號。不知持名。於末法中最逗機故。不思議故。逗機者。文殊般若經雲。眾生愚鈍。觀不能解。但令念聲相續。自得往生。不思議者。如前所明一行三昧。則不但逗乎鈍機。神用不測故。如遺教經言。心者制之一處。無事不辦。今制心佛號。而至一心。何可思議。
【疏】克念期者。一日至七日。是所克定之期要也。七日者。世出世間。重其事者。恒以七故。七日稱佛。免地獄故。又七日之期。複有二義。各分利鈍。又多則大本十日。聲王十日。大集七七日。般舟九十日等。少則大本一日。觀經十念等。言日者。以經天道晦明之一周故。
【鈔】期要者。若據如來得菩提。實不系於日。則非日非劫。焉有七日。若據菩薩修行。動經塵劫。則無窮無盡。何止七日。今立期要者。以末法眾生修諸功德。精進恒難。廢弛恒易。應須克限。乃發勝心也。七為世重者。如禮懺曰七夜。持咒曰七遍。此經欄網行樹曰七重。乃至國家祀祖曰七廟。教民曰七年。竭誠曰七日齋戒之類。是也。免地獄者。經律異相雲。有王害父。七日當墮地獄。一尊者教其稱南無佛。王便一心稱佛。七日不懈。命終。至地獄門。稱南無佛。遍獄罪人。皆得解脫。利鈍者。有謂利根一日。鈍或至七。今謂利鈍二根。各一至七。利根者。性敏捷故。一日功成。即得一心。便無所亂。其稍鈍者。或二或三。乃至七日。方得純一。亦有利根。經於七日。端然一心。終不少亂。其稍鈍者。僅六僅五。乃至一日。或便散亂。是故各有利鈍。不應偏屬。十日者。大本雲。齋戒清淨。一心常念。十晝夜不絕者。命終必生我剎。又鼓音王經雲。若受持彼佛名號。堅固其心。憶念不忘。十日十夜。除舍散亂。必得見彼阿彌陀佛。七七日者。大集經雲。若人專念一方佛。或行或坐。至七七日。現身見佛。即得往生。九十日者。般舟三昧經雲。若人自誓。九十日中常行常立。一心繫念。於三昧中。得見阿彌陀佛。又文殊般若雲。九十日中。端坐西向。專念於佛。即成三昧。一日者。大本法藏願雲。一心繫念於我。雖止一晝夜不絕。必生我剎。十念者。觀經下下品雲。其人苦迫。不遑念佛。十聲稱佛等。則知一日至七。隨日多少。皆往生期。顧力行何如耳。晦明一周者。從子至午。乃自晦而明。從午至子。乃自明而晦。是為天道一晝夜。夫心固剎那生滅。況晝夜乎。于此一心。所謂二六時中。念念無間者也。
【疏】又此七日。不必定是臨終七日。以平時有如是定力者。必生彼國。
【鈔】平時者。恐人執七日之文。謂必一日至七而便命終。方名七日。故言或臨終。或平時。但有一日或七日之定力者。皆得往生也。所謂閒時辦。忙時用。後至命終。因果相符。必生彼國。
【疏】一心不亂。言執持之極也。是為一經要旨。
【鈔】心者。揀口誦而心不念也。一者。揀心雖念而念不一也。不亂者。揀念雖一而有時乎不一也。一心不亂。淨業之能事畢矣。
【疏】釋此四字。先總明大意。次乃詳陳事理。大意謂一亂是正反語。正語一心。反語不亂。
【鈔】一則不亂。亂則不一。有其一心。無其亂心。故雲正反。如言純一不雜。精一無二之類。是也。華嚴十回向第四文雲。所謂不亂回向。一心回向。釋雲。一心者。專注正境也。不亂者。不生妄念也。專注不妄。即正反意。
【疏】次明事理者。如來一語。事理雙備。故同名一心。有事有理。如大本雲。一心繫念。正所謂一心不亂也。而事理各別。初事一心者。如前憶念。念念相續。無有二念。信力成就。名事一心。屬定門攝。未有慧故。
【鈔】前執持中。以憶念體究。略分二種。憶念者。聞佛名號。常憶常念。以心緣曆。字字分明。前句後句。相續不斷。行住坐臥。唯此一念。無第二念。不為貪瞋煩惱諸念之所雜亂。如成具光明定意經。所謂空閒寂寞。而一其心。在眾煩惱。而一其心。乃至褒訕利失。善惡等處。皆一其心者。是也。事上即得。理上未徹。惟得信力。未見道故。名事一心也。言定者。以伏妄故。無慧者。以未能破妄故。
【疏】理一心者。如前體究。獲自本心。故名一心。於中複二。一者了知能念所念。更非二物。唯一心故。二者非有非無。非亦有亦無。非非有非無。離於四句。唯一心故。此純理觀。不專事相。觀力成就。名理一心。屬慧門攝。兼得定故。
【鈔】體究者。聞佛名號。不惟憶念。即念反觀。體察究審。鞫其根源。體究之極。于自本心。忽然契合。中二義者。初即如智不二。能念心外。無有佛為我所念。是智外無如。所念佛外。無有心能念於佛。是如外無智。非如非智。故惟一心。二即寂照難思。若言其有。則能念之心。本體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無。則能念之心。靈靈不昧。所念之佛。歷歷分明。若言亦有亦無。則有念無念俱泯。若言非有非無。則有念無念俱存。非有則常寂。非無則常照。非雙亦。非雙非。則不寂不照。而照而寂。言思路絕。無可名狀。故唯一心。斯則能所情消。有無見盡。清淨本然之體。更有何法而為雜亂。以見諦故。名理一心也。言慧者。能照妄故。兼定者。照妄本空。妄自伏故。又照能破妄。不但伏故。
【疏】又教分四種念佛。從淺至深。此居最始。雖後後深於前前。實前前徹於後後。以理一心。即實相故。
【鈔】四種如前序中說。一稱名。二觀像。三觀想。四實相。稱名者。即今經。觀像者。謂設立尊像。注目觀瞻。如法華雲。起立合掌。一心觀佛。即觀相好光明現在之佛也。若優填王。以栴檀作世尊像。即觀泥木金銅鑄造之佛也。故雲觀像。觀想者。謂以我心目。想彼如來。即觀佛三昧經。十六觀經所說。是也。實相者。即念自性天真之佛。無生滅有空能所等相。亦複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是名實相。所謂我欲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隨意即見。是也。此之四者。雖同名念佛。前淺後深。持名雖在初門。其實意含無盡。事一心則淺。理一心則深。即事即理。則即淺即深。故曰徹前徹後。所以者何。理一心者。一心即是實相。則最初即是最後故。問。豈得稱名便成實相。答。實相雲者。非必滅除諸相。蓋即相而無相也。經雲。治世語言。皆與實相不相違背。雲何萬德洪名。不及治世一語。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何況今名理一心也。又觀經第九。觀佛相好疏。直謂觀佛法身。相好既即法身。名號何非實相。
【疏】又理一心。正文殊一行三昧。及華嚴一行念佛。一時念佛。又如起信明真如法身。及諸經中說。
【鈔】文殊一行者。以般若智專持佛名。詳見前文。華嚴一行者。德雲比丘示念佛法門疏雲。一行三昧。觀其法身。以如為境。無境非佛。又修念佛三昧。多約漸修。謂先化身。次報身。次法身。今則一時而修。不歷次第。一行不二行。一時不二時。故曰即理一心也。起信真如者。論雲。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又摩訶般若經雲。菩薩念佛。不以色念。乃至不以四智。十八不共法念。何以故。是諸法自性空故。自性空。則無所念。無所念。是為念佛。又觀佛三昧海經。佛示阿難雲。住念佛者。心印不壞。釋曰。諦了自心。名為觀佛。不為境亂。名為三昧。一體不移。名為心印等。又舍利弗陀羅尼經雲。唯修一心念佛。皆理一心義也。
【疏】又雖雲一心。實則觀經三心。起信三心。論三心。乃至華嚴十心。寶積十心。無不具故。又淨名八法。亦一心故。德雲二十一念佛門。亦不出此理一心故。
【鈔】觀經三心者。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願心。與起信三心。名殊理一。良以至誠心者。即起信直心正念真如。而此一心不亂。更無虛妄。更無遷流。隨順真如故。深心者。即起信樂集一切善根。而此一心不亂。萬善同歸故。回向發願者。即起信度盡一切眾生。而此一心不亂。頓融物我故。論明三心。一。清淨心。而此一心。垢無不盡故。二。安清淨心。而此一心。理無不具故。三。樂清淨心。而此一心。慈無不攝故。與上二種三心。正相配合也。華嚴十心者。菩薩十念藏。具明十種念佛。一寂靜念。二清淨念。乃至十無障礙念。今一心則不動。是寂靜念。一心則不染。是清淨念。一心則同乎法界。是無障礙念。寶積十心者。解見前文。前謂十心難具。今謂心既一矣。慈悲喜舍。百千種心。何所不具。淨名八法者。菩薩成就八法。行無瘡疣。生於淨土。而第八結雲。恒以一心求諸功德。今既一心。百千種法。何所不具。德雲念佛門者。華嚴入法界品。德雲比丘告善財言。我得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而複開二十一門。起于智光普照。終於住虛空。今謂心外無境界。心外無智照。心外無虛空。故不出一心。悉皆具足。那先經雲。諸善之中。獨有一心。最為第一。一其心者。諸善隨之。正此意也。
【疏】又此一心。即作是二義故。
【鈔】觀經雲。心想佛時。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今謂此經一心持名。由此一心。終當作佛。從因至果。名之曰作。即此一心。全體是佛。非因非果。名之曰是。
【疏】又此一心。即定中之定故。
【鈔】定中定者。以定散判之。修餘少善福者。散善也。一心不亂者。定善也。又以一心而分定散。事一心者。定善中之散善也。理一心者。定善中之定善也。
【疏】又此一心。即菩薩念佛三昧故。
【鈔】或疑佛說菩薩念佛三昧經。其間並無信願往生等語。惟言正念諸法實相。是名念佛。似與此經意義相戾。今謂彼專主理。此兼理事。理一心者。念而無念。即實相也。蓋彼以無念正入。此以有念巧入。作用稍別。究竟不殊。是故同名念佛三昧。
【疏】又此一心。即達摩直指之禪故。
【鈔】尋常說禪者諱淨土。今謂達摩說禪。直指靈知之自性也。此理一心。正靈知自性故。門庭施設不同。而所證無兩心也。善哉中峰之言曰。禪者。淨土之禪。淨土者。禪之淨土也。有味乎言之也。或謂直指之禪。不立文字。今持名號。若為會同。不知傳法以四句之偈。印心以四卷之經。較之四字名號。文更繁矣。蓋非以斷滅文字為不立也。不即文字。不離文字。達者契之。
【疏】又此一心。當知心王心所。無不一故。
【鈔】王所解見前文。此之八者。及五十一。紛然不齊。雜然競起。而言無不一者。良由王所雖多。溯流窮源。不出一心。今念佛人。初以耳識聞彼佛名。次以意識專注憶念。以專念故。總攝六根。眼鼻舌身。如是六識。皆悉不行。念之不已。念極而忘。所謂恒審思量者。其思寂焉。忘之不已。忘極而化。所謂真妄和合者。其妄消焉。則七識八識亦悉不行。主既不存。從者焉附。其五十一又何論也。當爾之時。巨浪微波。咸成止水。濃雲薄霧。盡作澄空。唯是一心。更無餘法。故雲無不一也。
【疏】故知至心念阿彌陀佛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良由正指理一心故。如法華三昧中說。
【鈔】人有疑言。罪既多劫。業重障深。久勤懺摩。漸積功德。庶可消亡。而念佛一聲。滅多劫罪。因微果巨。固所不信。今謂至心者。即一心也。若事一心。雖能滅罪。為力稍疏。罪將複現。多多之念。止可滅少少之愆。此之至心。正屬理一。一心既朗。積妄頓空。喻如千年暗室。豈以一燈。暗不速滅。故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不獨妙法蓮華有之。法華三昧觀經雲。十方眾生。一稱南無佛者。皆當作佛。惟一大乘。無有二三。一切諸法。一相一門。所謂無生無滅。畢竟空相。習如是觀。五欲自斷。五蓋自除。五根增長。即得禪定。釋曰。一稱成佛者。歸命一心。無不成佛。以離自心一相一門外。更無有法可作皈依。畢竟空寂。如是觀者。五欲自斷。乃至六度萬行。悉皆成就。如上所說。非理一心而何。又佛名經雲。一聞佛名。滅無量劫生死之罪。一聞則不待稱念。無量則不止八十億劫。因彌約而果彌廣。非理一心。安得致此。但患心之不一。何慮罪之不滅。
【疏】故知古人知見不普之論。乃至定心專心之辨。良由且就事之一心。非理一故。
【鈔】知見不普者。華嚴論雲。一乘大道。非樂生淨土菩薩境界。以情存淨穢。知見不普。今謂此指僅得事一心者。若得理一。則妙悟一心。有何淨穢。然雖知平等法界。無生可度。而常修淨土。教化眾生。正所謂一乘大道也。知見之普。孰過於是。又普賢菩薩為華嚴長子。非一乘境界乎。而欲面見彌陀。往生安樂。謂之情存淨穢可乎。定心專心者。永明謂九品上下。不出二心。一者定心。如修定習觀。上品上生。二者專心。如但念名號。得成末品。今謂既雲但念。但之一字。正唯得事。未得理故。
【疏】故知古雲愚人求淨業者。非唯不指理之一心。亦複不指事一心故。
【鈔】古德謂有參禪不靈。遽變前因。朝暮掐數珠。求淨業。又雲念幾聲佛。欲免閻老子手中鐵棒。乃愚人所為。執此語者。遂生疑謗。不知此為參禪志不歸一。輒自改途者說。非呵淨業故。但言愚人朝暮掐數珠求淨業。不言愚人朝暮一心不亂求淨業也。觀經雲。但聞佛及二菩薩名。能滅無量生死之罪。何況憶念。憶念者。且指事一心也。則知事一。已非愚人。何況理一。
【疏】故知修淨業人。複業餘行。非唯不知理一。尚未能持事一心故。
【鈔】念念念佛。更無雜念。是名一心。一心念佛。又一心修餘種種法門。是二心也。夫無雜念者。止得事之一心。今且未能。何況理一。故念佛者。守志不二。勿因三昧難成。而輒改修餘行。先儒有言。不可以仁之難熟。而甘為他道之有成。此之謂也。
【疏】又此四字。若離合釋之。則相即。故名一心。相非。故名不亂。
【鈔】相即者。即空即假即中。則如前所明。此能念所念。即有而無。即無而有。二邊叵得。中亦不存。三德渾然。不可分別。是名一心。相非者。假非是空。空非是假。中非假空。則能念所念雙亡。成般若德。能念所念雙立。成解脫德。俱存俱泯。顯乎中道。成法身德。三德曆然。不可混雜。是名不亂。
【疏】又此一心不亂。亦分五教。今不敘者。以正指頓圓故。
【鈔】亦分五教者。以蓮分九品。則小大淺深。自有差等。如小教以由心造業而感前境為一心。始教以阿賴耶識所變為一心。終教以識境如夢。唯如來藏為一心。頓教以染淨俱泯為一心。圓教以總該萬有即是一心。而佛說此經。本為下凡眾生。但念佛名。徑登不退。直至成佛。正屬頓圓。又二乘種不生。故略前三。不復分五。天臺四教例此。
【疏】又此事理二持。起信中具有此意。
【鈔】論雲專念阿彌陀佛。即得往生者。此雙含事理而言也。次雲若念彼佛真如法身。又雲雖念亦無能念可念。皆指理一心也。
【疏】又此事理二持。即顯密二意。
【鈔】四字名號。全皆梵語。但念不忘。與持咒同。是名曰密。且念且參。觀心究理。是名曰顯。為門少異。歸元則同。顯密圓通。事理無礙。
【疏】又此事理二持。雖上詳分勝劣。有專事者。有專理者。機亦互通。不必疑阻。
【鈔】此恐僅能事念者。自疑理性不明。所為無益。故言事得通理。以決其疑。大勢至圓通章雲。不假方便。自得心開。空穀雲。不參念佛是誰。直爾純一念去。亦有悟日。是也。又恐唯勤理念者。自疑稱佛名少。或致落空。故言理得通事。以決其疑。念念理一。是念念彌陀也。其為稱名。不亦大乎。是故攝心體心。兩種念佛。事理互通。本不二故。
【疏】又此事理二持。或漸進。或頓入。亦隨機不定。
【鈔】漸進者。根稍鈍人。先勤事持。後漸究理。若根性大利。徑就理持。故名頓入。作用小殊。及其成功。一也。
【疏】又一心不亂下。有本加專持名號二十一字。今所不用。以文義不安故。仍依古本不加。而以即是多善福之意。言外補入。斯為允當。
【鈔】文義不安者。上文已有執持名號四字。不可更著專持名號一句。上下重複。不成文義。舊傳此二十一字。是襄陽石刻。當知是前人解經之語。襄本訛入正文。混書不別耳。善文義者。當自見得。
【疏】稱理。則自性非憶非忘。是執持義。非今非昨。是七日義。非一非多。是一心義。非定非亂。是不亂義。
【鈔】本無生滅。何有憶忘。體絕去來。誰成今昨。一亦不為一。多尚奚存。定且無定形。亂將安寄。如斯會得。終日念佛。終日念心。終日念心。終日無念。即心即佛。非佛非心。是則名為真念佛者。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卷三終
2003.09.02完成三校
2003.11.19完成四校
2004.07.13完成五校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卷第四
○三感果(二) 初佛現我前二我往佛處
○初佛現我前
【經】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疏】其人。指持名者。承上但能一心不亂。命終之時。佛必現前也。以自力佛力。感應道交故。如二部經。及諸經中說。
【鈔】自力者。凡人命終。前有將謝。後有未生。平生善惡。自然現前。如十惡五逆。地獄現前。慳貪嫉妒。餓鬼現前。乃至五戒十善。人天現前。今專念佛。一心不亂。則淨念成就。清淨心中。寧不佛現前乎。楞嚴雲。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是也。佛力者。大本法藏願雲。我作佛時。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有發菩提心。修諸功德。願生我剎。臨壽終時。我與大眾現其人前。三輩往生中又雲。其人命欲終時。佛與聖眾。悉來迎致。觀經九品。或言阿彌陀佛至行者前。或雲至其人所。皆現前意也。言諸經者。稱揚諸佛功德經雲。若有得聞無量壽如來名者。一心信樂。其人命終。阿彌陀佛。與諸比丘。住其人前。魔不能壞彼正覺心。又鼓音王經雲。若有四眾。能正受持彼佛名號。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即與大眾。住其人前。令其得見。又華嚴四十六經雲。如來有十種佛事。一者若有眾生專心憶念。則現其前等。所謂念佛眾生。攝取不舍。是也。若依般若。則自力複二。一者念力。二者本有佛性力。兼以佛攝取力。乃成三力。本有如舟船。念佛如帆楫。佛攝取如便風。三事周圓。必登彼岸矣。
【疏】佛及聖眾者。佛兼報化。聖眾兼菩薩聲聞等。
【鈔】兼報化者。觀經明佛。先言六十萬億。後開丈六。次言下品化佛來迎。則知九品所見不一。攝論亦雲登地方見報身。輾轉細妙。今但言佛。不分報化。以一攝多故。兼菩薩聲聞者。如觀經上品上生雲。佛與觀音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現其人前。而亦有佛不來迎。菩薩來者。今從多分。
【疏】問。臨終佛現。亦有魔否。答。古謂無魔。脫或有之。貴在辨識。
【鈔】無魔者。單修禪定。或起陰魔。如楞嚴止觀諸經論中辨之甚悉。今謂念佛者。佛威神力。佛本願力。大光明中。必無魔事。然亦有宿障深厚。或不善用心。容有魔起。固未可定。須預辨識。如經論說。行人見佛。辨之有二。一。不與修多羅合者。是為魔事。二。不與本所修合者。是為魔事。所以然者。以單修禪人。本所修因。唯心無境故。外有佛現。悉置不論。以果不協因故。今念佛人。一生憶佛。臨終見佛。因果相符。何得概為魔事。若或未能了決。但如前辨別察識而已。問。既曰非魔。當是真佛。而古謂佛無去來。雲何有佛現在其前。答。感應道交。不妨不來而來。無見而見。故永明謂如幻非實。則心佛兩忘。而不無幻相。則不壞心佛。又雲。法身真佛。本無生滅。從真起化。接引迷根。此乃如來本願功德。令彼有緣眾生。專心想念。能於自心見佛來迎。不是諸佛實遣化身而來迎接。則佛身湛然常寂。眾生見有去來。如鏡中形。非內非外。如夢中事。不有不無。又經雲。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亦此意也。是故水清則月自來。心淨則佛自現。所謂感應道交難思議也。
【疏】故知臨終設像助念。文載聖經。法傳西域。不應疑阻。
【鈔】華嚴十五經頌雲。見有臨終勸念佛。又示尊像令瞻敬。俾於佛所深歸仰。是故得成此光明。疏雲。西域法。有欲捨命者。令面西。于前安一立像。像亦面西。以幡頂掛像手指。令病人手捉幡腳。作隨佛往生想。兼與燒香鳴磬。助稱佛名。非直亡者得生佛前。亦終成, 見佛光也。若神遊大方。去留無礙者。置之言外。不爾。勉旃斯行。如上。則特為設像。以助往生。何況一心不亂。感佛現前。乃慮為魔。自生疑阻。
【疏】稱理。則自性妄窮真露。是臨終佛現義。
【鈔】妄心未盡。幽幽綿綿。是為命根未斷。惑斷執空。情消見謝。人亡家破。煙滅灰飛。命終之謂也。諸妄盡除。不真何待。求佛不現前。不可得也。然而佛慈無限。豈必臨終。是故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
○二我往佛處
【經】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疏】上言臨者。是將欲命終。今言終時。正暖盡識去。心不顛倒者。以一心不亂。故不顛倒。以不顛倒。故不生他處。即得者。言其速也。
【鈔】顛倒者。由其平日隨順妄想。不修正念。心多散亂。如前所謂將舍暖觸。一生所作。俱時現前。心神惶怖。動止揮霍。應入地獄者。刀山劍樹。視作園林。應墮畜生者。馬腹驢胎。認為堂宇。就令作善。合生人天。未免憎愛父母。乃至小聖初心。猶不能正知出入。皆所謂顛倒也。乘此顛倒。三界七趣。隨業受生。今既一心不亂。則內凝正念。外感佛迎。舍此報身。徑生彼國。如佛言。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又言一切國土。唯想所持。淨想成就。必得往生。固無疑也。他處者有三。一者娑婆世界。二者餘佛國土。三者彼國邊地。今皆揀之。速者。不經中陰。不隔時日。觀經所謂如彈指頃。生極樂國也。又智者雲。臨終在定之心。即是淨土。動念。則往生淨土時。所雲在定者。今心不顛倒是。所雲動念者。後願生彼國是。
【疏】大本雲。其身體非世人之身體。亦非天上人之身體也。皆積眾善之德。自然虛無之體。蓮華中化生。亦無乳養之者。
【鈔】積善者。即是善根福德成就之身。非以欲愛為因。四大為體。故不由胎獄。托質華池也。亦無乳養者。明自然增長。非如北洲。猶待指端出乳而為養也。
【疏】其往生者。由上一心不亂。作三九因。更細分之。亦應無量。
【鈔】三九者。大本三輩。觀經九品也。以一心分事理。事理亦複各分勝劣。後得往生。如其本因而為品位也。三輩者。如大本謂上輩者。發菩提心。專念阿彌陀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命欲終時。佛與聖眾。現其人前。便於七寶池內。蓮華化生。住不退轉。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所居七寶宮宇。在虛空中。去佛為近。是名上輩生者。配前。則雙得事理一心者也。中輩者。不能大修功德。而亦發菩提心。專念回向。命終生彼。功德智慧。次於上輩。是名中輩生者。配前。則得事有餘。得理不足者也。下輩生者。不能作諸功德。而亦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乃至十念。生彼宮宇。惟在於地。又次中輩。是名下輩生者。配前。則僅得乎事。未得乎理者也。九品者。觀經所雲上之三品。有生彼即得百千陀羅尼門者。有經一小劫。得無生忍者。有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者。配前。則雙得事理一心。而有深淺。故成三品。例上輩也。中之三品。有生彼國。即得阿羅漢者。有生彼半劫。得阿羅漢者。有生彼一劫。得阿羅漢者。配前。則事盈理歉。亦以深淺。故成三品。例中輩也。下之三品。有往生彼國。經十小劫。得入初地者。有經於六劫。蓮華乃開。發無上道心者。有十二大劫。發菩提心者。配前。則有事無理。亦以深淺。故成三品。例下輩也。細分者。如前階品中。分之又分。則百千萬億無盡輩品。皆以事理所得深淺。而為次第也。
【疏】如觀經以上品上生為得無生忍。天臺判屬初地。而華嚴明無生忍。自有淺深。則上上品中。信有多品。況複餘品。
【鈔】淺深者。八地淨忍分中疏雲。無生忍。略有二種。一約法。二約行。約法。則諸無起作之理。皆曰無生。慧心安此。故名為忍。約行。則報行純熟。智冥於理。無相無功。曠若虛空。湛如渟海。心識妄惑寂然不起。方曰無生。前說猶通諸地。後唯八地所專。餘如前序中辨。故知無生忍位。自有淺深。則上上品中。從一地以至八地。已容多品。余可知矣。故細分之。亦應無量。
【疏】又三輩九品。二經相配。諸說稍異。如輔正所解融之。
【鈔】觀經疏雲。此經九品。為令識位高下。即大本三輩也。孤山謂大本三輩。止齊觀經六品。以三輩純明善行。不及惡人也。靈芝判三輩止對上品。故雲諸說稍異。草庵輔正解曰。天臺以九品同三輩者。乃約位次相同。不約行因而言。則孤山。靈芝。皆不違天臺。所以然者。以天臺但約位次。則輩品正同。二師唯約行因。則止齊中上。各有所據。取義不同。故不違也。克實而論。則煩惱不異菩提。始惡何妨終善。惡人既已成善。豈不賢聖同科。三輩九品。正相配合。又何疑焉。
【疏】又華嚴明念佛者。數與心等。即是三輩九品隨因不同義。
【鈔】數心等者。華嚴二十三經。離垢幢菩薩偈雲。以佛為境界。專念而不舍。此人得見佛。其數與心等。釋雲。數與心等者。謂隨念隨現。隨念有二。一隨念多少。佛亦如之。如念佛一聲。有一化佛從口中出等。二隨念淺深。佛應稱之。如臨終見佛有勝有劣等。多少淺深。即輩品分別也。此人得見佛者。即阿彌陀佛現在其前也。專念者。即一心不亂也。
【疏】又志眼二種淨業。亦三輩九品義。
【鈔】志眼法師雲。往生一門。有二淨業。一曰正觀。默照本心也。二曰助行。備修萬善也。二事俱得。則了達四淨土矣。如止得事善者。近生同居。遠作三土因耳。故知淨土。正究理菩薩所登境界。而相容悠悠眾生耳。又雲。圓機體道。是最上淨業。苟加願以導之。即預優品。愚樸之輩。但稱佛發願者亦生。觀淨土一門。則聖人無棄物也。按所雲正觀。通乎上中。所雲助行。通乎中下。又法師此論極善。觀者毋忽。
【疏】有言九品。八從蓮生。以第一品雲金剛台故。今參合經論。仍以九品皆屬蓮生。
【鈔】八從蓮生者。據觀經上品上生文雲。自見其身。乘金剛台。獨無蓮華二字。故言下之八品。乃從蓮生。然經論所明。歷歷皆說生西方者。俱從蓮生。大本法藏願雲。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以至蜎蝡。生我剎者。皆于七寶池內。蓮華中化生。言皆。則概舉九品矣。又雲。他方諸大菩薩。欲見阿彌陀佛者。徑于彼國七寶池內。蓮華化生。言大菩薩。則必非中下矣。又雲。其上輩者。命欲終時。佛與聖眾。悉來迎致。即于七寶池內。蓮華化生。言上輩。即正對上品矣。並無最上不蓮之意。又法華雲。聞此經典。如說修行。命終即往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圍繞住處。生蓮華中。得菩薩神通。無生法忍。夫得無生忍。非上上品乎。又行願品。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而曰彼佛眾會咸清淨。我時于勝蓮華生。夫普賢往生。非上上品乎。又寶積明十心回向。後得蓮華化生。夫十心菩薩。非上上品乎。以是參考。確有明證。問。果爾。則上上文中。何以曰金剛台。不曰蓮華。答。文互有無。不足泥故。何以知之。上品中生。亦曰乘紫金台。又將曰七從蓮生乎。況中品之下。亦但雲此人命終。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文中並無蓮華二字。又將曰六從蓮生乎。夫既以不蓮為勝。則中下劣品。何以不蓮。又中品之上。獨曰蓮華台。其金剛台紫金台之類乎。其蓮華之類乎。錯雜不倫。進退無據。灼知文互缺而義必周也。愚意各有蓮華。華各有台。台各不同。而金剛為台之最勝耳。如懷玉銀台初來。金台繼至。可驗也。且台之義二。一者基台之台。則台在華下。如世刻像。下作寶台。臺上安華。華上安佛。是也。二者房台之台。則台在華內。如法華玄義。以蓮表十如。至如是報文雲。譬如蓮實圍繞房台。又雲。實依於台。實者蓮子。子藏台中。則世所謂蓮房是也。又華嚴十地蓮華文雲。琉璃為莖。栴檀為台。瑪瑙為須。閻浮檀金為葉。並稱莖台須葉。而涅槃亦雲。譬如莖葉須台。合為蓮華。此所謂台。皆房台也。即法華甄叔迦寶以為其台之意也。觀是。則知觀經華座觀中。先言作蓮華想。次雲釋迦毗楞伽寶以為其台。則華內之台也。又雲。一一金色。處處變化。或作金剛台。或作珍珠網等。則華下之台也。故上品中生。先言紫金台。次雲足下亦有七寶蓮華。則紫金台在華下明矣。華必有台。台必有華。言金剛台。不言華。與言華不言台。文前後互顯耳。但上上品一生蓮中。即時華開。即時見佛。即時證道。其餘則華開漸晚。見佛漸遲。證道漸遠。以是分別。知上上獨勝。非為無蓮也。若以無蓮為勝。有蓮為劣。是薄蓮也。何取於蓮邦。而華座觀。明佛坐蓮華。則佛亦劣矣。理雲何通。問。極樂九品。八從蓮生。四明何為有是言乎。答。四明只說八從蓮生。未說不蓮為是何品。以中下品亦無蓮華故。若果上上不蓮。當必有說。而乃徒開其端。不竟其說者。何也。或此八字傳寫之誤。安知不是極樂九品。必從蓮生。俟高明更辨之。
【疏】問。下品之外。複有胎生。為實有否。答。表信力不堅故。實無胎生。
【鈔】非胎生者。大本雲。佛告彌勒。若有眾生。修諸功德。願生彼剎。不了佛智。志意猶豫。臨命終時。方悔己過。以是生彼。才入邊地。見七寶城。即便止住。于蓮華生。亦有自然快樂。如忉利天。惟於城中經五百歲。不得見佛。不聞經法。以此為苦。故名胎生。非實胎育如人間也。又雲。如剎帝利。其子犯法。幽之內宮。處以華觀。層樓綺殿。好飾奇珍。寶帳金床。服禦所資。悉皆豐備。而以閻浮金鎖。系其兩足。不得自在。即胎生喻也。又雲。若識其本罪。深自悔責。求離本處。即得往詣無量壽佛所。又菩薩處胎經雲。西方去此閻浮提十二億那由他。有懈慢界。國土七寶。其樂無比。發意欲生彌陀佛國。而染著於此。不能前進。亦疑城邊地類也。如是皆由信不切故。
【疏】問。既雲七日。彼臨終十念。特俄頃耳。何得往生。答。正以一心故。如智論中說。又自力他力。如那先中說。
【鈔】智論雲。臨死少許時心。何能勝終身行力。答曰。雖時頃少。心力猛利。是最後心。名為大心。當知即是一心不亂故。那先經雲。王問那先。人生造惡。臨終念佛。得生佛國。我不信是語。那先答言。如持大石。置於船上。因得不沒。人雖本惡。因念佛故。不墮泥犁。而得往生。亦複如是。則己之心力。佛之願力。交相成也。
【疏】問。既雲往生。昔人又謂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是乃有生無往。今曰往生。二義相戾。答。以生於自心。故不往而往。名為往生。如華嚴解脫長者說。
【鈔】華嚴重重法界。不出一心。楞嚴十方虛空。皆汝心內。是知極樂之生。生乎自心。心無界限。則無西無東。去至何所。狀其易穢而淨。脫舊而新。離一得一。似有所往。名之為往。豈曰從此向彼。如世間經城過邑之往耶。解脫所說者。入法界品。解脫長者言。彼諸如來不來至此。我不往彼。若欲願見安樂世界阿彌陀佛。隨意即見。既雲隨意。則不越一念而生彼國。故知狀其得生。名之往生。實無所往。不往而往。不妨說往。究極而言。非但無往。亦複無生。不生而生。不妨說生。
【疏】問。兜率內院。昔人亦願往生。今何偏示極樂。答。因難易故。境勝劣故。主師資故。又問。勝蓮華世界。甚超極樂。何以不往。答。樂邦在近。不應求遠故。
【鈔】問意蓋謂彌勒亦現在說法。內院亦清淨莊嚴。而不求生。當是何故。答有三義。一因難易者。凡生內院。必智斷功德。堪與聖流。非若極樂。但求生者。淨念成就。即克如願。無論惑業。昔奘師謂內院易生。良以兜率之離人世。可計由旬。極樂之去娑婆。曆多佛剎。彼論地。不論因。今論因。不論地。義各有取。然極而論之。奘師為當時一類之機。此經乃萬世常行之道耳。二境勝劣者。內院不越三界之中。極樂出過三界之外。極樂疑城。尚無女人。內院外生。便有五欲。故曰下生猶勝天宮也。三主師資者。彌陀圓萬德之果。已證如來。彌勒稱補處之尊。猶居等覺。經雲。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則彌勒方與觀音勢至。同侍導師之側。曰師資也。故見彌陀。即見彌勒。見彌勒。未必見彌陀也。又古德有雲。先生西方。後生龍華。亦大有理。偏求極樂。不亦宜乎。勝蓮華者。詳見前壽命文中。今謂華嚴較論國土。娑婆之後。即雲極樂。遠之又遠。至百萬阿僧祇世界。方曰勝蓮。則極樂者鄰邦。勝蓮者遐域也。喻如越饑吳稔。舉足即吳。舍吳不往。而遠慕燕秦。惑亦甚矣。
【疏】問。見有一生念佛。臨終未必往生。何也。答。良由一生念佛。未是一心念佛故。
【鈔】悠悠之徒。一生念佛。所謂雖不懈怠。亦不精進。未能一心。故不得生。若果真實用心。而未純一。雖今世不生。亦植生因。必于來世成就三昧而得生彼。如梵網雲。不得戒。而得增益受戒。宗門謂才出頭來。一聞千悟者。是也。慎毋藉口曰。某某念佛。徒勞無功。遂謗聖教為不足信。
【疏】稱理。自性無形。是不顛倒義。自性無垢。是生極樂義。
【鈔】六祖雲。吾有一物。無頭無尾。無背無面。是則求于正相尚不可得。將以何物而名顛倒。般若心經雲。是諸法空相。不垢不淨。是則求于淨相尚不可得。將指何處而號娑婆。不顛倒處。全身坐極樂蓮台。顛倒才生。應念住娑婆國土。即心即土。即土即心。西方去此不遠。
○四結勸
【經】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疏】是利者。指上見佛往生。此言者。見斯大利。故說此一心持名之言也。不願往者。則孤佛說。是為第二重勸。
【鈔】無利益語。佛所不談。持名即得往生。于諸眾生有大利益。故佛說也。良由己得往生。是名自利。生彼國已。聞法得道。還能廣度無量眾生。是名利他。具斯二利。故雲大利。第二勸者。初言眾生聞者。止是得聞彼國莊嚴勝妙。故起願樂。未委如何得生。今出其由。言一心持名。佛來接引。遂得生彼。則願當益切。故雲二勸。
【疏】又言利者。反顯不願往生之害。示欣厭也。
【鈔】此土修行。多劫升沉。不能解脫。今以稱名往生。遂登不退。較其利害。明若指掌。利即諸樂。害即眾苦。故當欣厭。
【疏】又我說者。正明無問自說故。
【鈔】見斯大利。急為指陳。恐諸眾生遲遲失利。故不俟請問也。
【疏】稱理。則自性具足。是利義。
【鈔】試觀自性。欠少何事。靈知體上。彌陀聖眾終日現前。常寂光中。極樂淨邦無時不往。奈何佛見是利。眾生若盲。佛說是利。眾生若聾。雖是勞他金口宣揚。須是一回親見始得。
○三交引佛言令斷疑惑(二) 初明佛同贊二釋經應贊
○初明佛同贊(二) 初本佛贊二他佛贊
○初本佛贊
【經】舍利弗。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
【疏】承上不獨我見是利而說此言。亦十方諸佛同見是利而說此言也。贊者。稱讚。歎者。感歎。不可思議者。上言我見是利。今極言其利非尋常之利也。文有三轉。一。非無益。故雲利。二。非但事福之利。故雲功德之利。三。非但功德之利。故雲不可思議功德之利也。以是讚歎。非偶然故。
【鈔】稱讚者。稱揚讚美彼佛廣大功德。令人歸信也。感歎者。感激歎息。此法人天稀有。曆劫難逢。令人悲喜。喜者。喜其得聞。悲者。悲其聞之晚也。不可思議。是此經原名。義見前序。經名不可思議者。正以阿彌陀佛。有此不可思議大功德也。文有三轉者。利中多含。輾轉深廣。初。事福之利者。修事相福。世間因故。是名小利。二。功德之利者。出世間因故。是名大利。三。不思議功德者。出世間上上因故。是名大利中大利。蓋功德雖勝事福。於中複分勝劣。有可思議。有不可思議。今是不可思議之功德也。故大利中。複稱大利。
【疏】不可思議。如聲王中說。彼安樂世界。所有佛法。不可思議。神通現化。不可思議。若能信如是事。當知是人不可思議。所得業報。亦不可思議。又依正因果。四俱不可思議。
【鈔】此分為四。一是施法廣大功德。謂無量壽。無量光。三寶道品種種等。二是神化周遍功德。謂水鳥樹林。咸宣妙法。衣食服用。受用自然。眾生皆具相好神變等。三是信受宿根功德。謂難信之法。能信受者。宿修無量善根等。四是果報難勝功德。謂即得往生。即得入上善會。即得不退轉地。畢竟成佛等。皆超越常情。故雲不可思議。如金剛般若雲。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是也。依正因果者。依謂同居即寂光。正謂應身即法身。因謂七日功成。果謂一生不退。亦複超越常情。故俱不可思議也。昔英法師。于東都講華嚴經四十遍。因入綽禪師淨業道場。深入三昧。歎曰。自恨多年空尋文疏。勞身心耳。何期念佛不可思議。
【疏】稱理。則自性離心言相。是不可思議功德義。
【鈔】起信論雲。是心從本以來。離心緣相。離言說相。是故舉心即錯。動念即乖。滯句者迷。承言者喪。然則當如之何。縱饒緘口忘機。依然墮落無記。是之謂不可思議。
○二他佛贊(六) 初東方二南方三西方四北方五下方六上方
○初東方(三) 初列名顯廣二現相表真三發言勸信
○初列名顯廣
【經】東方亦有阿[門+眾]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
【疏】引諸佛贊者。見此淨土法門。乃千佛萬佛。無量諸佛。異口同音之所讚歎。當諦信勿疑也。唐譯具有十方。今缺四隅者。文省也。先東方者。舉方常法。亦以東表智故。
【鈔】十方者。奘師譯有四隅。則成十方。今止六者。以正攝隅。故文省也。舉方常法者。經中凡舉十方。每先東為首。東者。于時為春。萬物生長。有智慧義。以智者。萬法之先導。故首舉東方。即舍利文殊首眾意也。
【疏】舉六方者。釋迦處中故。
【鈔】既言上下四方。中央何獨不舉。蓋釋迦處娑婆世界。以本所居為中。前之後之。左之右之。仰之俯之。成六方也。
【疏】阿[門+眾]鞞者。此雲不動。法身不動故。一雲。不為二邊之所動故。
【鈔】法身者。不生不滅。無去無來。妙覺地無所增。無明地無所減。湛然常住。如如不動故。二邊者。有無也。有不能使之著相。無不能使之落空。不斷不常。二不動故。問。東屬春生。於卦為震。震者。動也。雲何佛號不動。答。以是即動即靜。應萬變而常寂。故雲不動。華嚴以東方為不動智。正此意也。
【疏】須彌相者。佛相無盡。如須彌故。
【鈔】須彌。此雲妙高。眾寶所成曰妙。迥出群山曰高。佛之相好。百福所成。無不具足。是之謂妙。人天二乘。及諸菩薩。相好皆莫能及。是之謂高。
【疏】大須彌者。佛德高廣。如大須彌故。一雲佛名大於須彌。如維摩中說。
【鈔】須彌高廣。超于七金。以對七金。名之為大。佛德高廣。無以為比。如大須彌也。佛名者。維摩經雲。名稱高遠。逾於須彌。則謂大過於須彌也。
【疏】須彌光者。佛光廣照。猶如須彌。映蔽眾生故。
【鈔】光有二義。一者須彌寶成。寶能發光。如佛淨極光通故。二者須彌體大。光明亦大。如佛光明無量故。
【疏】妙音者。法音圓妙。說法稱機故。
【鈔】圓妙者。如維摩經雲。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又雲。於眾言音。微妙第一。
【疏】如是等者。多難悉舉。且舉五佛。以等攝之。恒河亦雲殑伽河。沙者喻多也。
【鈔】恒河在西域無熱池側。香山頂上。有無熱惱池。流出四河。恒河在南。廣四十裏。沙逐水流。至為微細。佛近彼河說法。故凡言多。常取為喻。明東方多佛。如恒河中所有沙數也。若據法華一塵一劫之喻。則恒河者猶為至少。今舉恒沙。意實無盡故。大本雲。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無有等等無邊世界。諸佛如來。皆共讚歎阿彌陀佛所有功德。則恒沙未足以盡之也。
【疏】以上佛名。靈芝雲。相傳不釋。亦有釋者。或取因或取果。或性或相。或悲智行願等。亦無礙故。
【鈔】不釋者。以佛具萬德。不可以一德稱故。亦有釋者。以佛德融通無盡。亦可以一攝萬。偏舉一德。即備眾德故。故舉因則該果海。舉果則徹因源。無有智而不悲。悲而不智。無有行非願起。願不行成。如堯仁舜孝。禹儉湯寬。亦互具故。
【疏】稱理。則自性智慧不可盡。是東方恒沙佛義。
【鈔】東方義見前解。有形之物可盡。智慧不可盡。外求智慧可盡。自性智慧不可盡。曰恒沙者。亦少分喻耳。所以道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
○現相表真
【經】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疏】其國者。本所住國。各于其國者。見佛佛皆然也。左右為廣。前後為長。三千大千。詳如俱舍中說。覆大千者。極言舌相之廣長也。以多劫口業清淨故。若詳其由。如華嚴中說。言此以明佛語為必可信。令斷疑也。
【鈔】俱舍論頌雲。四大洲日月。須彌盧欲天。梵世各一千。名為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說名為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壞。今釋謂四大部洲。二輪日月。一須彌山。從下地獄。至六欲天。從欲天至梵天。齊此色天。名一世界。一一數之。積而至千。名曰小千。又以小千為一。一一數之。積而至千。名曰中千。又以中千為一。一一數之。積而至千。名曰大千。以三次言千。曰三千大千。其實一大千也。一大千世界。即經中一佛土也。彼阿[門+眾]佛。乃至恒沙諸佛。各各主此大千世界。今謂諸佛各於本界。出廣長舌。覆其界內。無不遍也。口業清淨者。謂不為妄言。綺語。惡口。兩舌。常為真實語。正直語。柔軟語。和合語。而言多劫者。經雲。凡夫舌過鼻尖。表三世不妄語。佛乃無量劫來。曾無妄語。久積功德。感斯勝相也。詳其由者。華嚴離世間品雲。菩薩有十種舌。所謂開示演說無盡眾生行舌。開示演說無盡法門舌。讚歎諸佛無盡功德舌。乃至降伏一切諸魔外道。除滅生死煩惱。令至涅槃舌。是為十。菩薩成就此法。得如來遍覆國土無上舌。則不止一因。故言詳也。必可信者。凡夫舌相。不過三寸。古謂掉三寸舌。則毀譽抑揚。循其私意。容未可信。佛具如是廣長之舌。寧有妄乎。其所讚歎。更疑不信。無有是處。
【疏】又行位菩薩。尚有廣長舌相。更過於此。今猶略說。
【鈔】菩薩舌相者。華嚴十行位菩薩。成就十無盡藏。其說法時。以廣長舌。出妙音聲。充滿十方一切世界。言十方一切。則不止一大千而已。菩薩且然。何況如來。今且各就本國。故雲略說。其實佛贊淨土。遍十方一切世界也。
【疏】慈恩雲。佛之舌相。證小。則覆面門。以至發際。今覆大千。證大事也。又雲。菩薩得覆面舌相。故其言無二。悉真實故。則覆面之舌。已無妄語。況覆大千乎。
【鈔】舌相小大者。以佛得色身三昧。六根自在。證小證大。各隨其意。言大事者。法華雲。佛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謂令眾生皆入佛乘故。今贊淨土。現此舌相。則知淨土法門。是為大事。同法華也。苟非大事。則所謂割雞焉用牛刀也。又菩薩覆面者。舉劣況勝。勸信之至也。
【疏】又十方者。且就橫說。若豎說者。通乎三際。無不讚歎。
【鈔】以方例世。則前乎迦葉。乃至過去無量諸佛。後乎彌勒。乃至未來無量諸佛。必其廣長舌相亦遍覆三際也。諸佛相同。則心同。智同。願同。既六方讚歎此經。知三世諸佛。亦必讚歎此經。如六方也。所謂無間說者是也。
【疏】稱理。則自性周法界。是廣長舌義。
【鈔】古謂溪聲即是廣長舌。然則廣長舌相。不獨諸佛有之。眾生有之。即萬象皆有之。是故情與無倩。融成一舌。舌即法界。法界即舌。說遍覆時。已成雙橛。
○三發言勸信
【經】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疏】誠實。明必可信。以是廣長舌端。出誠實語。謂此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汝當諦信。莫懷疑也。信義詳後。
【鈔】必可信者。以誠則真懇無偽。實則審諦不虛。所謂師子吼。無畏說。千聖複起不能易。萬世守之則為楷者也。稱讚不可思議功德。連下十六字。此經原名也。唐譯止言稱讚淨土佛攝受經。欲文省便。以不可思議功德攝淨土中故。此不可思議。上文贊佛。今乃贊經。其義一也。故不重釋。護念者。念佛之人。佛力保護。令其安隱。無諸障難故。佛心憶念。令其精進。無有退墮故。觀經雲。念佛眾生。攝取不舍。又經雲。念佛之人。阿彌陀佛常住其頂。又十種利益雲。念佛之人。阿彌陀佛。常放光明。攝受此人。此本師護念。而十方諸佛同此護念。當知念佛佛念。感應自然。不可誣也。
【疏】又八地始蒙佛護。故知往生。地位非淺。
【鈔】八地佛護者。華嚴謂八地菩薩。常為如來之所護念。今此頓超勝地。故曰非淺。
【疏】諸佛告語眾生。古有二說。一謂轉引。一謂同時。今兼用之。
【鈔】轉引者。慈恩謂六方諸佛。告本國中之語。釋迦轉引以證己言。靈芝謂是釋迦說此經時。六方諸佛。同時讚歎。今兼用者。以此廣大最要法門。諸佛平時必所常贊。而正當釋迦說此經時。十方諸佛齊贊。亦複何礙。彌顯此經。乃普眼法門。遍乎法界。一說一切說也。
【疏】稱理。則自性不變。是誠實義。自性不離。是護念義。
【鈔】純真絕妄。萬劫如然。言誠實者。孰過於是。即今一視一聽。一言一動。莫不與俱。亙古亙今。常護常念。行住坐臥。不離這個。何得誠言不信。護我偏違。可謂自誑自欺。自逃自逝。
○二南方(三) 初列名顯廣二現相表真三發言勸信
○初列名顯廣
【經】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焰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
【疏】日月燈者。大智無盡故。
【鈔】大智無盡者。日照晝。月照夜。燈照日月之所不及。普遍繼續。更無窮盡。佛之大智。橫亙十方。豎通三際。方猶是也。又日光破暗。有般若義。名一切智。月以清涼照夜。有解脫義。名道種智。燈繼日月。通乎晝夜。不住二邊。是中道第一義諦。有法身義。名一切種智。
【疏】名聞光者。名稱普聞。如光遠照。
【鈔】實大聲宏。故有名稱。普遍聞於十方無量世界。如日光照。無所不被。
【疏】大焰肩者。肩表二智。焰喻照耀。
【鈔】二智者。權智照事。實智照理。事理炳然。雙照不昧。如兩肩發焰故。又此二智。荷擔一切佛法。有肩義故。
【疏】須彌燈者。須彌為燈。照四天下。佛光廣照。亦如是故。
【鈔】須彌為燈者。如雲須彌為筆。須彌為椎等。極言燈量之廣大也。須彌在中。光照四部。佛以中道大智。照諸眾生。如須彌燈也。然維摩經言。須彌燈王佛。身長八萬四千由旬。而究其國土。乃東方過三十六恒河沙世界。今在南方。以佛同名者眾故。
【疏】無量精進者。精進解見序分。但彼言常。此言無量。
【鈔】無量二義。一者時無量。即是常義。二者事無量。自利利他。智行無邊故。
【疏】稱理。則自性光明不可盡。是南方恒沙佛義。
【鈔】南方為離。離為火。火內暗而外明。是寂而常照也。真知不昧。靈焰何窮。華嚴光明覺品言。如來光明過一世界。十世界。乃至不可說世界。皆是自己心光覺照。一切不從外得。故曰。我見燈明佛。本光瑞如此。
○二現相表真
【經】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三發言勸信
【經】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三西方(三) 初列名顯廣二現相表真三發言勸信
○初列名顯廣
【經】舍利弗。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
【疏】無量壽。因與本佛同名。古有二說。亦俱有理。
【鈔】二說者。靈芝謂諸佛同名甚多。決非法藏所成之佛。以是本佛不應自贊故。慈恩謂設若自贊。理亦無妨。以導引眾生。令生勝意故。今雙取二說。謂據大本。過無邊佛剎。同名釋迦牟尼者。不可勝數。又觀音師觀音如來等。則無量壽之名。何止一佛。百千萬億。不可窮盡。若據佛分邊事。焉得以凡常例之。將無自贊毀他。犯菩薩十重戒耶。我為法王。于法自在。縱橫予奪。權實雙彰。苟有利於眾生。亦何施而不可。天上天下。唯吾獨尊。可得雲自贊否。前之一說。恐人不知諸佛數如微塵。拘執一偏故。後之一說。恐人泥于不應自贊。昧佛神用故。二說兼成。理固無礙。
【疏】無量相者。相好無盡故。
【鈔】相好者。或三十二相。或八萬四千相。或微塵相。德福無量。相亦無量也。昔志公現十一面觀音相。僧由不能舉筆。況佛相乎。
【疏】無量幢者。功德高顯。喻之如幢。極其高顯。名無量也。又無量者。廣多義。
【鈔】幢者。幡屬。又雲旗屬。刊定記。幢有七義。約之成五。一。高顯義。喻佛位極尊故。二。建立義。喻佛悲智。建立眾生。及菩提故。三。歸向義。喻佛為眾生所宗仰故。四。摧殄義。降伏一切諸魔軍故。五。滅怖義。如帝釋告諸天眾。汝與修羅戰時。設有恐怖。當念我七寶幢。其怖即滅。喻佛得無所畏。眾生念佛。即離恐怖故。今唯取高顯一義。攝餘義也。廣多者。其幢多而無量。如經言。幢幡寶蓋。遍滿虛空。佛豎無量妙義。指示眾生。亦複如是。
【疏】大光者。光輝廣被故。
【鈔】光指化他之用。諸天人亦有身光。不假日月。二乘小果。因地菩薩。皆有光明。比佛為小。佛光映蔽一切。故雲大也。
【疏】大明者。謂佛以大智。破諸惑盡故。
【鈔】破諸惑盡者。一切智。破見思惑盡。道種智。破塵沙惑盡。一切種智。破無明惑盡。杲日當空。無所不照。雲大明也。雖前似覺他。此似自覺。各舉一德。義實互具。如上總說中辯。
【疏】寶相者。相好殊特。如寶尊貴故。
【鈔】相好如寶者。佛有無量相。姑舉一二。目相。如經言。八萬四千清淨寶目。毫相。如經言。琉璃筒。胸相。如經言。紫磨金。肉髻相。如經言。甄叔迦。皆所謂寶相也。
【疏】淨光者。佛德清淨。發光明故。又其光清淨。名淨光故。
【鈔】清淨發光者。有染之智。不發妙光。佛德至淨。出大光明。譬如鏡體清淨。能鑒形故。其光清淨者。譬如野燒。亦有光明。比之日月。不名淨故。
【疏】稱理。則自性清淨不可盡。是西方恒沙佛義。
【鈔】西方義見前解。良以真如自體。湛若虛空。絕點純清。曾何涯際。纖塵乍起。佛滅多時。心垢頓除。古佛隨現。
○二現相表真
【經】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三發言勸信
【經】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四北方(三) 初列名顯廣二現相表真三發言勸信
○初列名顯廣
【經】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
【疏】焰肩者。解見前文。
【鈔】前有大字。義無優劣。
【疏】最勝音者。佛音極好。一切音聲。無能及故。
【鈔】佛有八音。一極好音。二柔軟音。乃至八不竭音。今據極好。以釋最勝。亦可八音兼備。故名最勝。則一切天人聲聞菩薩所不能及也。
【疏】難沮者。佛德堅密。不可壞故。
【鈔】沮者。水名。佛證法身。已得金剛不壞之體。更無餘惑。煩惱橫流。莫能沖蕩。故曰難沮。昔人謂吳其沼乎。難沮者。猶言不可沼也。又沮阻通用。止遏也。
【疏】日生者。佛光出現。如日初升也。兼二利說。
【鈔】二利者。一者自利。眾生本覺。覆在無明。如大夜中。日光不現。破惑顯智。始覺朗照。如日東生故。二者利他。華嚴二十三經雲。譬如日天子。不以生盲不見故。隱而不現。不以乾闥婆城。阿修羅手。閻浮提樹。崇岩邃穀。塵霧煙雲等物覆障故。隱而不現。不以時節改變故。隱而不現。喻佛始成正覺。說法利生。慧光普照。如日東生故。
【疏】網明者。智如寶網。遍照眾生故。
【鈔】網者。即梵網千珠。千珠交映。光明洞徹。如佛智遍覆眾生。無所不照故。又種種法門。互相融徹。覺群迷故。
【疏】稱理。則自性含攝不可盡。是北方恒沙佛義。
【鈔】北方為冬。冬主藏。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今則百千法門。同歸方寸。無邊德用。總在心源。覓之則無相無形。出之則無窮無盡。本來具足。不假他求。是故眾生心。即名如來藏。
○二現相表真
【經】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三發言勸信
【經】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五下方(三 ) 初列名顯廣二現相表真三發言勸信
○初列名顯廣
【經】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
【疏】師子者。如師子伏群獸故。
【鈔】師子二義。一者師子眾獸中王。遊行無畏。如佛凡聖獨尊。出入三界。自在無礙故。二者師子一吼。百獸畏懼。如佛說法。天魔外道皆信服故。又無五種怖。具四無畏。皆師子義。
【疏】名聞者。釋義同前。
【鈔】前名聞光。今無光字。名聞者德。光者喻。雖無其喻。不異其德。
【疏】名光者。名如日光。無所不被。亦可並稱。以名顯光熾故。
【鈔】如光義同上。名顯者。如阿彌陀佛。名稱普聞。十方三世。無不瞻念故。光熾者。如阿彌陀佛。光明普照。十方三世。無所障礙故。
【疏】達摩者。此雲法。亦兼二利。
【鈔】法者。軌持義。以法軌持己德。成己法身。以法軌持他身。令諸眾生皆證法身故。
【疏】法幢者。法如幢故。
【鈔】法如幢者。佛法高顯。人天仰之為宗。邪外望之而伏。詳如前文無量幢義。
【疏】持法者。二義。一者執中名持。二者執守名持。
【鈔】執中者。不墮有邊。不墮無邊。善持中道妙法故。執守者。持此妙法。流通三世。使不斷絕故。
【疏】稱理。則自性測之彌深不可盡。是下方恒沙佛義。
【鈔】文殊取缽。遙垂右手過下方四十二恒河沙世界。今謂更過下方不可說恒河沙世界。求於自性。譬如持竿探海。欲窮其底。終不可得。
○二現相表真
【經】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三發言勸信
【經】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六上方(三) 初列名顯廣二現相表真三發言勸信
○初列名顯廣
【經】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
【疏】梵音者。佛音清淨。無雜染故。
【鈔】無雜染者。餘乘說法。是為雜染而不清淨。今佛唯以一乘法。化導諸群生。所謂純一不雜。具足清白梵行之相。故名梵音。
【疏】宿王者。一雲月為宿王。一雲即宿中王。如北辰故。二義皆得。
【鈔】月為宿王。所謂萬點星光。不如孤月。月非星類。喻佛為大覺。覺非迷類。勝一切故。即宿中王者。語雲。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言北辰宿類。而出乎其類。喻佛即眾生。出乎眾生。以生所歸依故。皆得者。一以星月對顯稱王。一就星中獨勝稱王。今言佛在異類。異類中王。佛在同類。同類中王。故皆得也。
【疏】香上者。佛聖中聖。如香中香。最上無比故。
【鈔】香中香者。如栴檀香。雲此香六銖。價值三千大千世界。又雲。此香一焚。四十裏外無不聞者。是香之最上者也。佛證五分法身之香。其香普熏無量世界。一切人天修羅外道二乘之香。無能及者。故曰香上。
【疏】香光者。其香發光。如斷智二德故。
【鈔】斷德者。香能避惡。有滅穢義。諸惡淨盡。名之為香。智德者。光能破暗。有智慧義。靈明廣照。名之為光。又常香止被鼻根。香中發光。兼被眼根。喻聲聞止能滅惡。有體無用。佛滅諸惡。能具諸善。具足斷智。如香光也。
【疏】大焰肩者。釋義同前。
【鈔】焰肩之名屢出。正由佛同名號。無量無邊故。
【疏】雜色寶華嚴身者。萬行因華。莊嚴法身故。
【鈔】萬行莊嚴者。雖證法身。若無萬行。名素法身。佛稱一切種智。故須四等六度。種種行門。無不備集。積功累德。助顯法身。如萬種寶華莊嚴色身也。以法身本具恒沙性德故。
【疏】娑羅樹王者。娑羅。此雲堅固。亦雲最勝。德不變易。三界獨尊。如樹王故。
【鈔】堅固者。此樹歲寒不凋。斧斤不損。有堅固義。如佛證法身。惑不能搖。境不能動故。最勝者。此樹高大。一切林木無能及者。如佛超三界。眾聖中尊故。具斯二德。名樹王也。
【疏】寶華德者。佛德如寶華故。
【鈔】前雲嚴身。嚴有因義。今但言華。以華喻德。佛之萬德。貴重華美。如寶華也。一雲常樂我淨。佛之四德。常如寶華無凋落故。樂如寶華悅人意故。我如寶華無待外故。淨如寶華體瑩潔故。富有萬德。貴重華美。可例知矣。
【疏】見一切義者。諸法之義。無不知故。
【鈔】一切者。世出世間。諸法無量。則義無量。有知近義。不知遠義者。有知偏義。不知圓義者。有知總義。不知別義者。有知實義。不知權義者。佛無不見。如悉達太子。名一切義成。即此意也。
【疏】如須彌山者。須彌為眾山之王。佛德超絕。如須彌故。
【鈔】前言須彌相。故指相好。今無相字。專就德言。合萬德而交羅。如須彌以寶成稱妙。中天下而獨立。如須彌以最上稱高。須彌王於眾山。如來王於三界。其義一也。
【疏】稱理。則自性仰之彌高不可盡。是上方恒沙佛義。
【鈔】顏淵歎道。曰。仰之彌高。今借用之。言靈心卓越。體絕攀緣。仰之彌勤。高之益甚。昔淨名過上方四十二恒河沙世界。而取香飯。今謂更過上方不可說恒河沙世界。求於自性。譬如接竹點天。欲至其巔。終不可得。
○二現相表真
【經】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三發言勸信
【經】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疏】以上六方佛贊。亦是阿彌陀佛本願力故。
【鈔】本願者。大本法藏願雲。我作佛時。名聞十方無央數世界。諸佛各於大眾之中。稱我功德。及與國土等。故今成佛。如其所願。
【疏】有執楞嚴。謂觀音耳根。此方教體。勢至念佛。不與圓通。雲何今日普教念佛。以此為疑者。正由不達六方佛贊故。
【鈔】疑者。謂念佛法門。既不逗此方之機。又不入圓通之選。既居此方。何必念佛。今觀六方諸佛皆贊此經。則知耳根者。偏逗此方之機。念佛則普逗十方世界之機也。大本雲。十方眾生。稱我名號。必生我國。是也。耳根者。偏逗人類之機。念佛則普逗六道眾生之機也。大本雲。地獄鬼畜生。亦生我剎中。是也。然則耳根不攝念佛。念佛能攝耳根。是故耳根者。此方釋迦如來所贊。念佛者。十方恒沙如來所贊。今從多贊故也。且今普天之下。緇素男女。自然念佛。如前文所明逗機之廣。又何疑哉。試設一喻。如此國中。有百千邑。于中士子分習五經。或有一邑。士多習詩。或有一邑。士多習禮。所稱多習。據本邑故。如其參會諸經。通較合國。則習之最多。莫尚于易。今此耳根。如詩禮故。今此念佛。如周易故。
【疏】問。既六方諸佛。共贊西方。雲何六祖不隨佛贊。反似斥無。其故安在。答。此有四意。一為門不同故。二似毀實贊故。三不為初機故。四記錄有訛故。
【鈔】六祖壇經雲。東方人造惡。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惡。念佛求生何國。又雲。愚人願東願西。後人執此。遂疑六祖說無西方。故為此辯。初為門不同者。複有二義。一者且據理事二門。六祖所說。是以理奪事門。若以事奪理門。則佛事門中。不舍一法。安得撥無淨土。二者晉宋而下。競以禪觀相高。直指單傳之意。幾於晦塞。于時達摩始唱。諸祖繼興。惟欲大明此道。而此道無佛無眾生。今西方者。正開示眾生趣向佛故。此道舉心即錯。動念即乖。今西方者。正教人起心念佛故。此道心境俱寂。今西方者。正以佛國為境。發心求生故。是雖理無二致。而門庭施設不同。隨時逐機。法自應爾。假使才弘直指。複贊西方。則直指之意。終無由明矣。故六祖與淨土諸師。易地則皆然也。二似毀實贊者。六祖東西之說。只是勸人要須實心為善。空願無益。何曾說無西方。喻如孔子生於東魯。今有人言。齊人造惡。慕孔子求居魯邦。魯人造惡。慕孔子求居何國。蓋謂為善是真學仲尼。何曾說無東魯。六祖此言。正經中必以多善根。得生彼國之謂也。惡得雲毀。三不為初機者。六祖自雲。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今初心下凡。以秋毫世智。藐視西方。妄談般若。非徒無益。而又害之。故壇經者。慎勿示之初機。苟投非器。便落狂魔。誠可嘆惜。四記錄有訛者。壇經又言。西方去此十萬八千里。是錯以五天竺等為極樂也。五天震旦。同為娑婆穢土。何須分別。願東願西。而極樂自去此娑婆十萬億土。蓋壇經皆學人記錄。寧保無訛。不然。則借此之西域。以喻彼之西方耳。古謂盡信書。不如無書者。此也。況西方千佛所贊。今乃疑千佛之言。信一祖之語。佛尚不足信。況于祖乎。明智者。當為世人決疑起信。在在處處。弘贊流通。即是代諸佛出廣長舌。即是報佛深恩。如其違背聖言。故為魔說。其為罪也。何可言盡。今以喻明。於此有人。日出萬言。以謗萬佛。積滿千歲。是人罪業。無量無邊。而複有人出一惡言。撥無淨土。阻人念佛。是人罪業。過於前人百千萬倍。乃至無算。何以故。微塵諸佛。讚歎西方。惟欲人人成佛。汝獨生謗。即是遍謗微塵如來。陷害眾生。常沉苦海。不得成佛。故罪如是。其慎辭哉。
【疏】稱理。則自性遍照。是六方佛贊義。
【鈔】靈光獨耀。迥絕中邊。真照無私。何分彼此。故得一多無礙。主伴交成。無礙。則千差雖隔而非殊。交成。則萬法不期而自會。然則六方不離於咫尺。諸佛悉現於毫端。今者此經。當在何處。
○二釋經應贊(二) 初征名二釋義
○初征名
【經】舍利弗。于汝意雲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疏】名必有義。彰闡其義。方克奉行。無所疑故。
【鈔】題十六字。但征下之八字者。以不可思議。釋迦所贊。其義已明。他方佛贊。增此八字。故征其義。雲何佛護。雲何佛念。以前教當信是經。今謂義明。然後信固也。
○二釋義(三) 初聞持二利益三勉信
○初聞持
【經】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
【疏】聞是經者。牒上依正信願。持名往生等。聞受持。即前三慧三資糧故。
【鈔】聞即聞慧。受即思慧。持即修慧。聞即信義。受即願義。持即行義。詳見前釋。
【疏】聞諸佛名。牒上六方諸佛名也。聞經受持。聞佛名者。亦應受持故。
【鈔】問。此經聞阿彌陀佛名號為往生因。何兼諸佛。答。彌陀功德。為恒沙諸佛之所共贊。則聞諸佛名。知諸佛贊。信受此經。倍複親切。故雙舉也。華嚴第六回向雲。複於佛所。得聞佛名。轉更值遇無數諸佛。即聞此經。又聞諸佛名之意也。
【疏】大本雲。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得聞。又經雲。甯于地獄得聞佛名。則知聞此經。聞諸佛名。大非易事。
【鈔】菩薩欲聞而不得。則二乘凡夫可知矣。大本偈雲。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聞。已曾欽奉諸如來。故有因緣聞此義。地獄聞佛者。華嚴偈雲。寧受地獄苦。得聞諸佛名。不願生天中。而不聞佛名。故知此經。及與佛名。不易聞也。今得聞之。可弗信受。
【疏】稱理。則自性自軌。是聞此經義。自性自覺。是聞諸佛名義。
【鈔】自軌自持。則尊者不說。我乃無聞。是真般若。自覺自照。則無名無字。無體無相。是名如來。斯則世間難信之妙法。不聞而歷歷分明。恒沙諸佛之洪名。絕聽而轟轟在耳。可謂所未聞經。信之不疑。承事諸佛。無空過者。
○二利益
【經】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諸佛護念。故得不退菩提。不退義見前釋。
【鈔】上征雲何護念。今出其由。謂持經及佛名者。諸佛護之念之。令不退也。又唐譯必為十方十殑伽沙諸佛之所攝受。則非惟不止六方。亦不止一恒沙而已。
【疏】阿者。此雲無。耨多羅。此雲上。三藐。此雲正等。三菩提。此雲正覺。言無上正等正覺也。
【鈔】究竟極果。對下而言。名之無上。正觀真諦。對邪而言。名之曰正。等觀俗諦。對偏而言。名之曰等。亦名曰遍。覺者。靈明自心。正覺者。兼上正等二義。言此覺者。是無上正等之正覺也。良以蠢動含靈。皆有佛性。則菩提者。佛與眾生本來無二。無明所覆。遂成迷妄。是則邪覺。不名為正。聲聞辟支。止破見思。雖得菩提。其道未中。是則偏覺。不名為等。一切菩薩。已盡塵沙。未盡無明。雖得正等菩提。佛地猶遠。不名無上。惟佛一人。妄盡覺滿。如望夜月。更無有覺過於此者。名無上正等覺也。今但持佛名。蒙佛護念。於如是覺。即不退轉。言直至道場。終不再墮三有。中止化城。決定成佛也。大本法藏願雲。聞我名已。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退轉者。不取正覺。又雲。由於此法。不聽聞故。有一億菩薩退轉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前雲。阿鞞跋致。正此不退菩提義也。而生前生後。意稍差別。
【鈔】阿鞞跋致。雲不退者。正言於無上菩提不退轉耳。然前雲。生彼國者。皆得不退。此言聞經聞佛。皆得不退。則不待往生彼國。而未生以前。即已成就菩提善根。不可破壞。況複生彼。而有退轉。複有二義。一者。見生不退。如上所明。二者。縱其少壽多障。不克往生。而乘此自執持力。佛護念力。必于來生菩提善根。亦不喪失。畢竟得生彼佛國土。如昔人謂今生既下此等般若種子。縱未明瞭。才出頭來。管取于般若中現成受用。正此謂也。
【疏】稱理。則自性常覺。是不退菩提義。
【鈔】靈靈獨照。了了常知。不減不增。無得無失。菩提即我。我即菩提。尚無有進。雲何有退。
○三勉信(三) 初因聞信受二隨願得生三總結信願
○初因聞信受
【經】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疏】皆當信受。是為第三重勸。有判此處即屬流通。今仍屬正宗。以承上文。正勉信受。令往生故。前文二皆勸願。今複勸信。
【鈔】第三勸者。上言聞是說者。止是持名得生。未委退與不退。今言不但得生。必於無上菩提永不退轉。如是則願當益切。故雲三勸。未屬流通者。以信願往生。是一經要領。下文重重勸信勸願。判屬正宗。於義為當。汝等者。正指身子。以及現前大眾。兼未來一切諸眾生等。良以一佛親宣。即當諦信。諸佛同贊。更複何疑。信行願三。不可一缺。故前文勸願。今複勸信。複勸者。前六方中已勸當信是經。今複明言當信我語。良以不願。由於不信。不信。則起行無由。故佛於此經。重重勸信。如大本言。不信佛語者。乃惡道中來。餘殃未盡。愚癡不信。未當解脫。又法藏願雲。至心信樂。欲生我剎。十念必生。惟除五逆誹謗正法。謗正法者。不信之謂也。又文殊般若經。如前所引。末亦雲。惟除不信。又華嚴謂信為道元功德母。而複累言不置。豈徒然哉。清涼大師雲。高齊大行和尚。宗崇念佛。以四字教詔。謂信憶二字。不離於心。稱敬二字。不離於口。往生淨土。要須有信。千信即千生。萬信即萬生。信佛名字。諸佛即救。諸佛即護。心常憶佛。口常稱佛。身常敬佛。始名深信。任意早晚。終無再住閻浮之法。此策發信心。最為切要也。
【疏】信者。不疑之謂。受者。信已而領納不忘之謂。信而不受。猶弗信也。
【鈔】信而不受。譬如有人。饋以異寶。雖知是寶。深信無疑。然拒之不納。信亦何益。故曰猶弗信也。
【疏】又信即心淨。如唯識說。
【鈔】成唯識論雲。信者。謂於實德。深忍樂欲。心淨為性。何言心淨。以心勝故。如水清珠。能清濁水。又諸染法。各自有相。唯有不信。自相渾濁。複能渾濁餘心心所。如極穢物。自穢穢他。信正翻彼。故淨為相。今修淨土。主乎心淨。信為急務。明亦甚矣。
【疏】稱理。則自性本來是佛。是信受義。
【鈔】華嚴十信。全以果佛為自信心。良由佛即是心。故眾生心中。念念常有佛成正覺。作如是信。祇園妙旨。千佛玄談。一時受畢。
○二隨願得生
【經】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
【疏】上言信受。今言信已生願也。已願。今願。當願。過現未三時也。舉三時者。明有願者。無一不生也。
【鈔】已願已生。則今佛說經之前。已有人求生彼國而得生故。今願今生。則佛正住世時也。當願當生。則聞經已後。至於今日。後之後也。先言不退菩提。後雲往生者。明發願者。見世之中已順覺路。況既得往生乎。無一不生者。見往生者甚多無量也。問。生者既多無量。今何偶一見之。答。十方世界。眾如微塵。其往生者何限。子見娑婆。不見塵剎故。又問。生者既多無量。彼土何以容之。答。滄溟納百川而不溢。明鏡含萬象而有餘。況淨土乎。即心是土。即土是心。以心歸心。何弗容也。
【疏】稱理。則自性非去來今。是已生今生當生義。
【鈔】萬年一念。何古非今。一念萬年。何今不古。則念念遊行樂國。時時禮覲慈尊。誰非往生者。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既無其心。誰是往生者。無生而生。是名已生今生當生。
○三總結信願
【經】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疏】上言有願必生。則因果曆然。只恐不信。與信而不願耳。故總結信願。言不信則已。若有信者。應當願往。是為第四重勸。
【鈔】第四勸者。從初而再。皆明發願求生。至於三中。複明願從信起。如上三重。止是勸說應當發願。未顯發願功德。今言過未現在。但有願者。無一不生。方知願力。如是廣大。焉可不信。焉可不願。故雲四勸。故雲總結。智者雲。火車相現。尚得往生。戒定熏修。功不唐捐矣。信之至也。永明雲。劫石可磨。我願無易矣。願之至也。
【疏】稱理。則自性如智冥契。是信願雙成義。
【鈔】純然真實而不虛者。自性如也。是之謂信。熾然出生而無盡者。自性智也。是之謂願。如冥乎智。智契乎如。智外無如。如外無智。文殊信首。具足一心。普賢願王。不離當念。
○四互彰難事令切感發(三) 初己贊諸佛二諸佛贊己三總結難事
○初己贊諸佛
【經】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
【疏】唐譯但雲。如我今者。稱揚讚歎無量壽佛。此言稱讚諸佛。古崖雲。以彌陀諸佛。同一法身故。
【鈔】同一法身者。如華嚴頌雲。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一身一智慧。力無畏亦然。則彌陀即諸佛。諸佛即彌陀。故不曰彌陀而曰諸佛。蓋該彌陀在諸佛中。下言諸佛。亦彌陀與諸佛同贊釋迦也。
【疏】唐譯以彌陀該諸佛。今經以諸佛該彌陀。若二說兼具。于文更順。而義亦足。
【鈔】具二說者。應雲如我今者稱讚阿彌陀佛。及與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則經文既順。而同一法身之義。亦在其中。文義雙美。當知什師本有此意。文省便故。奘師後譯。特為單舉者。欲人於二經善會其意。而不泥其文也。又諸佛彌陀相即。是亦不可思議。
○二諸佛贊己(二 ) 初得道難二說法難
○初得道難
【經】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稀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佛佛互贊。表此淨土法門。決應信受故。
【鈔】佛佛互贊者。以此念佛求生淨土。縱一佛獨贊。已當信受不疑。而今不但釋迦贊於祇園。諸佛贊于六方。又此佛彼佛遞互讚歎。豈非超生脫死。最要法門。是以再四叮嚀。多方誨誘。恩逾慈母。仁過旻天。粉骨碎身。難足為報。
【疏】彼諸佛等。即彌陀與六方諸佛也。釋迦此雲能仁。牟尼此雲寂默。
【鈔】能仁寂默。自有二義。一者對待說。則能者善權方便。曲就機宜。仁者至德洪恩。普沾萬類。是大悲利物也。寂則澄然不動。頓息萬緣。默則漠爾忘言。永離戲論。是大智冥理也。二者圓融說。以悲即智故。終日度生。無生可度。動一靜也。以智即悲故。不起一念。常度眾生。靜一動也。故知偏舉二字。乃至一言。佛之全德。攝無不盡。
【疏】甚難稀有。總下二難。具此二難。故言功德不思議也。
【鈔】言二難者。於五濁得菩提。是為一難。又於五濁說此淨土法門。是為二難。並此二種。是為最上難行之事。惟佛行之。稀有罕見之事。唯佛有之。又難行能行。猶未稀有。甚難行者而能行之。此誠駕古軼今。超賢越聖。天上天下。卓然獨擅。而無與等埒者也。故雲稀有。
【疏】娑婆此雲堪忍。一雲忍界。即釋迦世尊所主大千世界也。五濁者。以五事交擾。渾濁真性。故名惡世。無五濁者。名善世也。
【鈔】堪忍者。以此中眾生。堪能忍受三毒煩惱。輪回生死。不厭離故。忍界者。如來於中獨證自誓三昧故。又劫初梵王名忍故。五濁交擾者。性本淵澄。由劫等五。起諸塵滓。如楞嚴雲。譬之清水。投以沙土。土失留礙。水亡清潔。汨然渾濁故。世者。遷流不已之謂。則此世之前。此世之後。當有無五濁之善世。今雲惡世。據釋迦見世言也。
【疏】劫者。梵語。具雲劫波。此雲時分。劫濁者。無別體。以有四濁得名。眾濁交湊。即其相也。
【鈔】劫濁者。一大劫中。成住壞空二十小劫。轆轤增減。人壽增至八萬歲時。增之極也。乃百年減一。減至二萬。即入劫濁。無別體者。由下四濁。當此劫中。因以得名。此之劫分。眾濁交湊。昏亂駁雜。故雲濁也。反顯極樂國中。阿彌陀佛見在說法。清淨之時。非劫濁故。今日我等。何為安處劫濁之世。而不求生彼國乎。下四仿此。故智者雲。他方淨土無三毒等。則名五清。正此意也。
【疏】見濁者。五利使為體。開之則六十二等。諸見熾盛。即其相也。
【鈔】五利使者。一身見。謂執我我所。而起我身之見。二邊見。謂執斷執常。失乎中道。而起邊傍之見。三戒取。謂非因計因。修諸苦行。而起取著我能持戒之見。四見取。執粗為勝。擔麻棄金。而起自負所見之見。五邪見。謂撥無因果。墮豁達空。而起邪外不正之見。此五者。能令眾生趨入生死。故名為使。而幾微迅疾。為害非細。對五鈍言。故名利使。開之則六十二者。以斷常二見為本。而色等五陰。各具四句。三世迭之。則成六十。加本斷常。成六十二。此之諸見。猶如羅網。猶如稠林。纏縛屈曲。不可出離。渾亂真性。故雲濁也。反顯極樂國中。人具正見。非見濁故。
【疏】煩惱濁者。五鈍使為體。廣之乃至為十。為百八。為八萬四千。及恒河沙等。三災感召。即其相也。
【鈔】五鈍使者。一貪。謂遇順情境。起於愛著。不能舍離故。二瞋。謂遇違情境。起於恚恨。不能容忍故。三癡。謂於非違非順境。起於愚暗。不能覺察故。四慢。謂于一切眾生。起驕傲心。上陵下忽。不能恭遜故。五疑。謂于諸善法。起猜貳心。欲進欲退。不能決定故。此五者。亦能使人趨入生死。故名曰使。較前稍為重滯。故名鈍使。廣之者。謂合五利。為十煩惱。又分之為九十八。加十纏。成百八煩惱。又細推之。則八萬四千。乃至恒沙。多多無量。勞煩我心。不得安隱。熱惱我心。不得清涼。又喧煩之法。逼亂心神。使真明不朗。故名煩惱。三災感召者。貪感饑饉。瞋感刀兵。癡感疾疫。乃至水火風之大難。皆以類從。故名濁也。反顯極樂國中。人悉智慧。非煩惱濁故。
【疏】眾生濁者。一雲阿含三義為體。又雲攬五陰見慢果報為體。惡名穢稱。即其相也。
【鈔】三義者。阿含經雲。一者。劫初光音下生。二者。攬眾陰而生。三者。處處受生。故雲眾生。五陰。即色受等。見者。橫計主宰為見我。慢者。俱生主宰為慢我。果報者。前所作因。今受果報。亦上受生義也。惡名穢稱者。生佛相對。眾生之名。下劣鄙陋。輪回六道。備受諸苦。故雲濁也。反顯極樂國中。諸上善人。同會一處。非眾生濁故。
【疏】命濁者。以色心連持為體。催年減壽。即其相也。
【鈔】連持者。依業所引第八識種。外色內心。互相連屬。即息暖識三。相持不散。是為命根。一不連持。命根即斷。故以為體。催年減壽者。當此減劫。不滿百年。而複泡沫風燈。剎那不住。尤為短促。故雲濁也。反顯極樂國中。人民壽命。同佛無量。非命濁故。
【疏】此之五濁。且據果言。若楞嚴所雲。或配三細六粗。或配五陰。義亦不異。
【鈔】配三細等者。以劫濁配業相。謂無明初起。性遂渾濁故。次以見濁配轉相。現相。次以煩惱濁配智相續執取計名字相。次以眾生濁配造業相。次以命濁配業系苦相。配五陰者。以劫濁配色陰。謂空見不分。妄見空而兩無其實。性為渾濁故。次以見濁配受陰。次以煩惱濁配想陰。次以眾生濁配行陰。次以命濁配識陰。言不異者。前一說。心無初相。則超劫濁。乃至無業系苦。則超命濁。是斷無明等。名五濁得菩提也。後一說。色陰破。則超劫濁。乃至識陰破。則超命濁。是破五陰等。名五濁得菩提也。為說少殊。而義則大同也。
【疏】觀經雲。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今不言五苦者。文省也
【鈔】五苦者。疏雲。五道之苦。或五痛五燒五惡等。詳具大本。茲不繁錄。以濁必有苦。舉濁該苦。故曰文省。
【疏】此五濁處。能自立者。亦已鮮矣。得成正覺。寧不難乎。是為第一重難事。明自利功德不可思議。
【鈔】自立者。五濁惡世。人生其中。外則時勢之所逼惱。內則惑障之所縈纏。況乎身屬四生。命存呼吸。是以欲潔偏汙。求升反墜。能於此中。分別善惡。持戒修福。自立於人天之位者。鮮矣。能於此中。深懼無常。修四諦十二因緣。自立于聲聞緣覺之位者。抑又鮮矣。乃於此中。永斷無明。高超三界。而得於無上正等菩提。是則同居火宅。獨馭寶車。共溺愛河。卓登彼岸。豈非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此之謂難。此之謂自利功德不可思議也。
【疏】稱理。則自性始覺冥乎本覺。是我贊諸佛義。本覺冥乎始覺。是諸佛贊我義。自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是釋迦牟尼義。自性染而不染。不染而染。是五濁菩提義。
【鈔】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則始本不二。用不離體。體不離用。則寂照同時。不染而染。難可了知。是菩提沉埋五濁。染而不染。難可了知。是五濁獨露菩提。故知此佛彼佛。同歸寂照之自心。煩惱菩提。不出悟迷之一念。本師即我。我即菩提。及得菩提。實無所得。
○二說法難
【經】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疏】前是人中難事。今是難事中之難事也。良由淨土法門。一切世間之所難信。佛於惡世得道。複於惡世說此法。以度眾生。又難中難也。是為第二重難事。明利他功德不可思議。
【鈔】言難信者。略舉有十。今居穢土。習久心安。乍聞彼國清淨莊嚴。疑無此事。難信一也。縱信彼國。又疑十方佛剎。皆可往生。何必定生極樂。難信二也。縱信當生。又疑娑婆之去極樂。十萬億剎。雲何極遠。而得往彼。難信三也。縱信不遠。又疑博地凡夫。罪障深重。雲何遽得往生彼國。難信四也。縱信得生。又疑生此淨土。必有奇妙法門。多種功行。雲何但持名號。遂得往生。難信五也。縱信持名。又疑持此名號。必須多歷年劫。乃克成就。雲何一日七日。便得生彼。難信六也。縱信七日得生。又疑七趣受生。不離胎卵濕化。雲何彼國。悉是蓮華化生。難信七也。縱信蓮生。又疑初心入道。多涉退緣。雲何一生彼國。便得不退。難信八也。縱信不退。又疑此是接引鈍機眾生。上智利根。不必生彼。難信九也。縱信利根亦生。又疑他經。或說有佛。或說無佛。或有淨土。或無淨土。狐疑不決。難信十也。故難信而曰一切世間。是不但惡道難信。而人天猶或疑之。不但愚迷難信。而賢智猶或疑之。不特初機難信。而久修猶或疑之。不特凡夫難信。而二乘猶或疑之。故曰一切世間難信之法。今於此世演說此法。是猶入裸形之國。宣示威儀。對生盲之人。指陳黑白。此之謂難。此之謂利他功德不可思議也。
【疏】又法華金剛皆雲難信。與此同意。
【鈔】法華雲。欲令眾生。皆得聞知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又雲。此經難聞。信受亦難。金剛般若雲。聞說此經。心即狂亂。狐疑不信。而以不驚不怖不畏為稀有。不驚等即能信也。今經難信。同於二經。奚可輕也。
【疏】問。既雲難信。則說為強聒。何以說為。答。終以佛說。有信者故。
【鈔】因說有信者。此之妙法。若如來曾不聞宣。則萬古永同長夜。終無有人念佛求生。故歎其難信者。見不信者之自棄。能信者之有緣。令一切眾生悲傷絕分。而欣幸得聞故。今之信淨土者。皆因佛說而發起也。雖今不信。一曆耳根。永為道種故。
【疏】稱理。則自性不可湊泊。是難信法義。
【鈔】當知自性。不可以有心求。不可以無心得。不可以語言造。不可以寂默通。離四句。絕百非。空裏栽華。波心踏月。無汝措手足處。是故靈山上德。終成敗北之愆。漢地金剛。始有滅南之想。能信是法。豈不難哉。
○三總結難事
【經】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疏】述諸佛語。重為申明。見此二難。古佛不虛為贊辭。今佛非濫膺美譽。實語實行。兩相符合。萬代眾生。當諦信而勿疑。感恩而無已者也。可謂反復叮嚀。婆心大切矣。
【鈔】得道之難。其難有二。一謂善世得道。未足為難。今於惡世。二謂惡世得道。而得小果。猶未為難。今得無上菩提。是以難也。說法之難。其難亦二。一謂善世說法。未足為難。今於惡世。二謂惡世說法。而說其易信者。猶未為難。今說難信之法。是以難也。略為四喻。第一喻者。譬如有人。身入大海。複乘破舟。複遇逆風。複沖巨浪。複值羅剎魚王毒龍。危在頃刻。而能於中。安隱得渡。是之謂難。不但自渡。並渡諸人。置之彼岸。是難中難。大海。破舟。逆風。巨浪。及羅剎等。此喻五濁。自渡。喻得道。渡人。喻說法也。第二喻者。譬如有人。身罹重病。複處風露。複乏飲食。複遭跌撲。複值庸醫。誤進藥餌。危在頃刻。而能於中。調理痊安。是之謂難。不但自療。並餘病者。皆使平復。是難中難。第三喻者。譬如有人。身在囹圄。複膺楚撻。複系枷杻。複染疾疫。複被監押。將臨誅戮。危在頃刻。而能於中。忽然解脫。是之謂難。不但自脫。並諸罪人。悉得免離。是難中難。第四喻者。譬如有人。身墮井中。複遇毒蛇。複困荊棘。複淹寒水。複值惡人。拋擲土石。危在頃刻。而能於中。騰躍而出。是之謂難。不但自出。並餘同墮。俱時上升。是難中難。五濁等喻。義說同上。此之四喻。略喻釋迦二種難事。明淺易曉。使知如來不憚劬勞。備曆艱苦。為我等故。行難中難。一至於此。聞斯難者。皆應喜悲交集。感極呼號。聲震三千大千世界。勇猛精進。思報佛恩。欲報佛恩。不越二事。一者自利。二者利人。自利者。於此惡世。力行此道。因得往生。亦雲為難。利人者。於此惡世。複勸諸人。共行此道。同得往生。是則亦雲難中難也。
【疏】又法華極贊說經之難。亦同此意。
【鈔】法華極贊者。謂盡說餘經。手擲須彌。足動大千。皆未為難。能于惡世說法華經。是則為難。今經難說。亦複如是。
【疏】複有二義。前難反顯極樂得道為易。後難反顯極樂說法為易。
【鈔】得道易者。婆沙論謂念佛往生。乘佛願力。為易行道。五濁惡世。艱于修進。為難行道故。說法易者。彼國諸上善人。慧深障淺。志意調柔。風樹鳥音。悉資解悟。非比此土。剛強難伏。故舉難顯易。正示極樂決宜求也。
【疏】稱理。則自性心境雙融。是行此二難義。
【鈔】心逐境生。心體本寂。則無所得者。名得菩提。境隨心現。境體自空。則無法可說。是名說法。心外無境。境外無心。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三流通分(二) 初重舉聽眾二明悉奉行
○初重舉聽眾
【經】佛說此經已。舍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
【疏】法必流通。以佛說法。為普度眾生故。複列眾者。經初明眾聽法。經終明眾受法也。獨舉身子者。以當機故。不言菩薩者。攝比丘中故。阿修羅者。此雲非天。等者。等八部六道也。
【鈔】流通者。光明疏雲。流者下澍。通者不壅。又圭峰雲。都無人傳則不流。流者不住。傳之遇障則不通。通者不塞。普度者。流通十方。以及三世。非僅為一處一時之眾生也。當機者。以難信之法。唯智能信。故始終首舉舍利弗也。攝比丘中者。菩薩雖不常隨如來。然與諸比丘同為賢聖等侶故。又菩薩真俗雙融。隨類應機。亦可世間中攝故。一切世間。所該者眾。而獨舉天人阿修羅者。以明修此法門。善道眾生。比之餘道。為居多故。非天者。修羅富樂同天。無天行故。詳有四種。茲不繁舉。前列眾中無其名者。攝於天人及大眾故。問。修羅至為凶頑。何能執持聖號。答。鬼畜尚解歸依。修羅豈不信受。不聞世主妙嚴品。諸修羅等。各得解脫門乎。今處人倫。邈然無信者。良可怪也。
【疏】稱理。則自性究竟圓滿。是佛說經已義。自性周遍含容。是一切世間義。
【鈔】究竟。則首尾圓照。無欠無餘。周遍。則凡聖該羅。千足萬足。如是經者。未呼身子。已畢全文。又何待妙首白槌。雙林撫尺。然後名為說法竟也。是故升堂入室。大眾無增。鼓寂鐘沉。人天不減。
○二明悉奉行
【經】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疏】歡喜者。慶所聞故。信受者。領所聞故。作禮者。重所聞故。去者。聞已則退而修持也。亦前三資糧。及三慧也。
【鈔】慶所聞者。多劫飄零。正以未聞此法。今知持名往生。可謂沉屙枕席。忽遇神方。久客他鄉。乍聞家信。欣幸不勝。故雲慶也。領所聞者。信之不疑。受之弗失。如奉王敕。如遵父命。故雲領也。重所聞者。中心感激。五體翹勤。如蒙至極之恩。拜謝無已。故雲重也。修持者。古人進而聞道于師。退而修道於己。非如今人入耳出口也。三資糧者。如上聞而信。即信資。信而受。即願資。受而去。即行資也。三慧者。聞即聞慧。歡喜信受者。即思慧。去而修持者。即修慧也。
【疏】又此歡喜。亦具清淨三義。如觀疏中說。
【鈔】三義者。觀經疏謂一能說人清淨。二所說法清淨。三依法得果清淨。具此三義。故歡喜。今持名往生。乃佛所說。佛是一切智人。非四人等也。則人清淨。遇如是人。寧不歡喜。持名往生。即證三昧。是圓頓教。非權法也。則法清淨。聞如是法。寧不歡喜。持名往生。即不退轉。直至成佛。非小果也。則果清淨。證如是果。寧不歡喜。
【疏】又此歡喜。亦通深淺。各隨所得。
【鈔】深淺者。如華嚴初地。名歡喜地。文中具三十歡喜。一當得十句。如所謂念諸佛故生歡喜。念諸法故生歡喜等。今聞此經者。自慶我亦當來得如阿彌陀佛。我亦當來得阿彌陀佛如是妙法也。二現得十句。所謂轉離一切世間境界。故生歡喜。親近一切佛。故生歡喜等。今聞此經者。現得轉離娑婆五濁境界。現得往生淨土。親近彌陀。及諸佛也。此歡喜屬地位中。而初行亦名歡喜。初住文中。亦雲獲無邊歡喜等。故雲深淺。若淺之又淺之。則隨其分量。亦得法喜之樂而已。
【疏】又結歸信受者。從始至終。信為根本故。
【鈔】始終者。首標如是。乃信順之辭。今複末言信受。則知因信生願。因願起行。從初發心。次得往生。究竟成佛。皆資信力。故雲始終信為根本。
【疏】大本結經。備陳眾生獲益。龍天降祥。今不言者。文省也。
【鈔】大本雲。佛說此經已。無量眾生。發無上正覺心。萬二千那由他人。得法眼淨。二十二億諸天人民。得阿那含果。八十萬比丘。漏盡意解。四十億菩薩。得不退轉。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大光普照十方國土。百千音樂。自然而作。無量妙華。芬芬而降。乃至阿迦膩吒天。皆作種種微妙供養。又雲。二十五億眾生。得不退忍。四萬億那由他眾生。於無上菩提未曾發意。今始初發。種諸善根。願生極樂世界。皆當往生。各于異方。次第成佛。同名妙音。八萬億那由他眾生。得授記法忍。
【疏】又大本囑累持經功德。今持此經。亦當如是。
【鈔】大本佛告彌勒。今此法門。付囑於汝。於大眾中。為他開示。當令書寫執持。於此經中。生導師想。又雲。無量億諸菩薩。皆悉求此微妙法門。勿違佛教。而棄舍之。當令汝等。淪沒長夜。備眾危苦。是故我今為大囑累。今經不言。皆文省故。
【疏】又大本及法滅經。皆言法滅之日。獨留此經。故知此經。總持末法。如華嚴論中說。
【鈔】大本雲。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特留此經百歲。眾生得遇。無不得度。若有眾生。於此經典。書寫供養。受持讀誦。為人演說。臨命終時。佛與聖眾。現其人前。經須臾間。即生彼剎。法滅經雲。爾時首楞嚴經先滅。以次諸經。悉皆滅盡。獨留無量壽經。度諸眾生。華嚴論雲。正法滅時。以總持持餘尊法。為教理流轉之因。今謂諸經悉滅。此經獨存。念佛一門。廣度群品。則諸經已滅而不滅。即是以一存餘。流轉無盡。正總持之謂也。一切眾生。應當尊重恭敬。信受奉行。經所在處。如佛見在。問。獨留此經。此經蓋指大本。答。前不雲乎。文有繁簡。義無勝劣。詳言之則大本。略言之則今經耳。非有二也。
【疏】稱理。則自性無惱。是歡喜信受義。自性無住。是作禮而去義。
【鈔】煩惱本寂。歡喜亦空。則苦土誰非樂土。來實無來。去亦何去。則往生畢竟無生。以此無生。生彼國土。非生彼土。實生乎自心也。然後無問自說。世尊免付空談。獨任當機。身子不孤重托。是真歡喜。是真信受。是名真法作禮如來。若其外極樂九蓮之土。別說唯心。舍彌陀萬德之名。另求自性。可謂當渡而問津。對燈而覓火者矣。
○三結釋咒意
【經】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
【疏】釋咒意者。以咒附經。經得咒而彌顯。以經先咒。咒得經而愈靈。交相為用。應結釋也。此咒詳見不思議神力傳。持此咒者。滅罪往生。故以拔業障生淨土為名。陀羅尼者。此雲總持也。
【鈔】業障者。凡障有三。一煩惱障。二業障。三報障。今言業障。則中攝前後。煩惱者業之因。報者業之果也。業必有因。業必招果。故攝二障。除障貴除其本。如根絕不生芽。芽不生。則枝葉華果。悉不生故。今此咒持之。則煩惱不起。是拔業障根本也。如傳言。日夜各持三七遍。滅五逆謗法等罪。是也。得生淨土者。輪回娑婆。皆由業障。業障既空。穢土種滅。隨願往生。故得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總持者。總統攝持。更無遺失。即咒之別名也。傳名不思議神力者。即經名不思議功德也。持咒持名。即得往生。故同名不思議。
【經】宋元嘉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疏】宋者。南北朝國名。元嘉者。年號。天竺者。西域國名。求那跋陀羅。此雲功德賢。
【鈔】宋言南北者。時方南北分王。宋王江南。謂劉宋也。元嘉者。文帝元嘉末年也。天竺。一雲身毒。有五天竺。皆西域也。跋陀博通三藏。尤專大乘。號摩訶衍。神異非一。備載傳記。恐繁不敘。一本陀下無羅字。或疑是求那跋摩。以二師同時故。未審何所譯也。
【經】咒曰。
南無阿彌多婆夜(一) 哆他伽多夜(二) 哆地夜他(三) 阿彌利都婆毗(四) 阿彌利哆(五) 悉耽婆毗(六) 阿彌唎哆(七) 毗迦蘭帝(八) 阿彌唎哆(九) 毗迦蘭多(十) 伽彌膩(十一) 伽伽那(十二) 枳多迦利(十三) 娑婆訶(十四)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誦此咒者。阿彌陀佛。常住其頂。日夜擁護。無令怨家而得其便。現世常得安隱。臨命終時。任運往生。
【疏】諸本句讀稍異。今依古本。神咒不翻。不必強釋。
【鈔】諸本不同者。如南無阿彌多婆夜。一本作南無阿彌多婆夜多。以次句多字連屬上句。故雲稍異。今不必苦究是非。但依一本。至心誦持。自成利益。又有謂南無阿彌多婆夜。此雲皈命無量壽。多他伽多夜。即多他阿伽度。此雲如來。哆地夜他。新譯雲。他的也撻。舊雲怛絰他。絰。音迭。即地夜二合也。此雲即說咒曰。自後方是密語。然神咒從古不翻。略有五意。一。如王密旨。勿妄宣傳。但宜欽奉故。二。或一語廣含多義。如仙陀婆故。三。或此方所無。如閻浮提故。四。或順古文。如阿耨菩提故。五。或尊重。非唐言可對。如般若故。一雲。亦可強翻。既謂之強。曷若已之。
【疏】經咒相聯。正顯密圓通義。
【鈔】詳陳彼國。依正莊嚴。信行願門。如經所明。是之謂顯。遵佛秘敕。但持此咒。即得往生。是之謂密。顯者。顯此密也。密者。密此顯也。兼持則雙美畢具。單舉亦交攝不遺。故曰圓通。
【疏】雖雲交攝。而專持名號。猶勝持咒。亦勝餘咒。亦勝一切諸余功德。
【鈔】偏贊持名也。一。勝本咒者。以咒雲。誦三十萬遍。則見阿彌陀佛。而持名。則一日一心。即佛現前故。又咒雲。晝夜六時。各誦三七遍。能滅五逆等罪。而持名。則至心念佛一聲。即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故。二。勝餘咒者。專持名號。即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以十念便得往生。一生便得不退。威靈不測。斯名大神。餘可例知故。問。准提功德。至廣至大。如何但持佛名。而能勝彼。答。准提因地菩薩。彌陀果位如來。持准提既有神功。念彌陀甯無妙應。是故經雲。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號。不如一稱觀世音菩薩。其福正等。又雲。持無量無數觀世音菩薩名號。不如一稱地藏菩薩。其福正等。況如來乎。三。亦勝諸余功德者。六度萬行。法門無量。而專持名號。則種種功德。攝無不盡。以不出一心故。如前文中廣說。願淨業弟子。專其信。不二其心。如經雲。設有一法。過於涅槃。亦所不顧。禪宗知識。有教人但持話頭。一切不作。故知原業餘門者。尚當改修念佛。何況原念佛人。乃變其所守。而複他尚。心懷二路。志不歸一。雲何三昧。而得成就。直至無常。空無所獲。罔思己過。反起謗言。嗚呼謬哉。
【疏】稱理。則自性空。是拔業障義。自性有。是陀羅尼義。自性不有不空。是生淨土義。
【鈔】覓心了不可得。一切業障。誰為根本。即心無所不具。一切功德。何弗總持。當總持而不立纖塵。有是即空之有。無根本而出生萬法。空是即有之空。即有則不空。即空則不有。不空不有。惟是一心。不越一心。是名淨土。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卷四終
上一篇(佛遺教經論疏節要) 回目錄 下一篇(往生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