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分類
師長簡介(1)
 
最新文章
有關於一心不亂
能海師父講授之CD目錄
我們的師長
入中論善顯密義疏;南山律在家備覽授課
解行林佛學院已經過[宗義寶鬘]學習,現正學習[廣論毗缽舍那]]
入中論善顯密意疏補充資料01
20100617《入中論善顯密意疏》補充資料
用世間語言詮釋佛法的弊病。例:比較【自他相換】與【同理心】,由於心識顯現不同,所造就不同。20101016刊登
《六祖壇經》補充資料── 20101015
法師在《解行林網路佛學院》上的開示
[宗義寶鬘]經部宗:自相、共相,總、別等等之補充資料
修行有五道,所謂「道」,我們了解嗎?我們又了解如何得到「道」嗎?
我們的善業,是否緣到輪迴眾生的「業與苦因」?若耽著為實有,由「薩迦耶見」所推動的善業,是輪迴之業,集諦所攝。
《南山律》補充資料 20100916
毗缽舍那CD32T3上課師父的補充20101102
於此網,還有能海師父其他的精彩講說文章,歡迎參閱。
一邊聽能海師父的授課錄音,一邊閱讀文字
《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NO.04
《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NO.05
《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CD14)
《菩提道次第廣論》毗缽舍那(CD50)
《菩提道次第廣論》毗缽舍那(CD51)
 
 
法師在《解行林網路佛學院》上的開示

[1]請法師開示:如何理解「心是根,法是塵,兩種都如鏡上痕。」這句話? 答:所謂心是根,此「根」是指根本。「心是根」即是說心是通達一切法的根本,至於「法是塵」,是指心要起作用,一定要有「所對境」。由於境本身存在的本質是無自性,但是,凡夫執為實有,此為無明,是障礙凡夫跳出輪迴的根本。所以,首先要通達境上的無自性,又因為佛說:「塵境是緣起」,一定是無自性。又,當你通達境上無自性之後,還要了知能通達的心識亦是無自性。當知心識的無自性,就如同鏡中的影像一樣,若能證悟心是無自性──如同鏡中影像的話,這才是真正的證悟。所謂真正的證悟,是指若唯通達境上的無自性,還不是真正的證悟,必需再通達心識上的無自性,才是真正的證悟。因此,證道歌中所說的「二種猶如境上塵」也就是說:心和境都是無自性。又《金剛經》也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此「有為法」即是永嘉大師《證道歌》上所說的心、境,而「如夢幻泡影」就跟《證道歌》上的「猶如鏡上痕」所指,心、境皆無自性是一樣的。就如龍樹菩薩所造《中觀寶鬘論》中所說:『蘊及補特伽羅此有法,其存在的本質是自性空(所立宗),緣起故(所立因),譬如鏡中影像,或如閃電(喻)。』,以此論式來印證《證道歌》中所說的。 [2]請法師開示:藏傳佛法當中除了格魯派是以中觀應成見為主,其它宗派是以什麼宗見為主? 答:藏傳格魯派是宗喀巴大師所創立的,依宗喀巴大師所著五本詮釋中觀見的論著《菩提道次第廣論》及《菩提道次第略論》的毗缽舍那、《入中論善顯密意疏》、《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中觀根本智論》,由這些論著可以明顯的闡示中觀應成見,中觀應成見即自性無,名言有,這是他所立的宗,至於其他的教派,是不是純正的中觀應成見,你必需學習宗大師的論著以後,才能夠辨別。尤其要說明:有很多其他的宗派,由於他們沒有仔細的學習中觀應成派的見解,只是略略旁涉,便對中觀應成派產生誤解,以為中觀應成派唯破他宗,全不立宗。這種見解在宗大師上述五部論當中都有精闢的破斥。應成派的主張已經立為宗:是自性無,名言有,何來的沒有立宗呢?所謂專破他宗,是指應成派專破自性有之宗,所以,並不是不立宗。又如同他派所說應成派專破他宗,自不立宗的話,請問中觀應成派承不承許佛?承不承許法寶?承不承許僧寶?如果中觀應成派承許三寶,即為立宗,怎麼會說是不立宗呢?如果他宗所說中觀應成派不立宗屬實的話,是不是應成派連三寶都不承許呢?中觀應成派是唯破自性宗,並沒有破三寶、一切法,只是破承許自性有之宗而已。所以,應該明辨清楚。 [3]請法師開示:「非心非佛」是什麼意思? 答:此偈頌之前還有一頌是「即心是佛」是指成佛是要依著心來成佛的,所以,總相來說「即心是佛」。所謂的「非心非佛」,是指凡夫的心是雜染的,佛已經究竟圓滿,所有一切的垢染都清淨了,成為一切種智。一切種智亦是識體,可以知道:污染的心不等於清淨的心,因此,稱為「非心非佛」。但是,心上的污染是客塵,透過修行可以把客塵去除,而達到究竟圓滿。譬如:佛。所以,總相來說,「即心是佛」。 [4]請法師開示:達摩祖師對二祖說:「將來心,我為汝安」,《金剛經》中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將來心不可得」,這二句話怎麼理解呢? 答:二祖對達摩祖師說他「心不安」,即是「畏懼」。何謂畏懼?在《中觀寶鬘論》有云:『畏懼不住法,眾生極愛住。』,此偈頌是說:眾生無始劫以來,不能斷除執著自性有的耽著心,雖然執著的自性有是不存在的,因為佛說:緣起故。但是眾生因為無明,卻耽著為實有,並且極端的貪著,故說:「眾生極愛住」。達摩祖師要二祖,把執為實有的心拿出來,二祖當下體悟到耽著自性有的「顛倒心」根本不存在。達摩祖師於是說:「我已經安了你的心!」。又為何說安住他的心呢?因為他已經不會耽著自性有了。耽著自性有的心既然沒有了,又何來麼畏懼的心(不安的心)呢?就如同樹根沒了,又何來的樹葉呢?至於《金剛經》中所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將來心不可得」,要如何理解呢?當知,心是屬於有為法的範疇,所以,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皆是有為法。有為法的行相是剎那生、剎那滅,以及因緣生、因緣滅,因此,絕非實有。但是,無明會把心識執為實有,既然心識是緣生、緣滅,一定是非實有。所以,以實有(即無明)成立的過去心,以實有成立的現在心,及以實有成立的未來心,此三者都不存在。所以,才說:「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皆不可得」。以現在心來說,當下如果被傷害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心中有個實有的我被傷害,請問:這個心識執為「實有的我」,到底是存在於我們五蘊當中的那裡?去尋找以後,就知道沒有一個實有的心被傷害。當下尋找不到實有的心被傷害的話,即是現在實有的心不可得,現在實有的心不可得的話,又何來過去心、未來心可得呢?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