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階段可以開始修定。等十五篇。20101030刊登
【一】 什麼階段可以開始修定? 第一:「定」是共內外道,所以必須先判別內外道的差別。 第二:修定的內涵至少必須依著《俱舍論》為主,現階段有說修四念處可以解脫,這種說法和《俱舍論》相違背。修行的次第必須依著佛所授記的菩薩為主。 第三:修定的正規一定依所緣,必須清楚修定的所緣,所緣必須是佛所開許的。 第四:必須具備修定資糧。《瑜伽師地論》的「聲聞地」說為十三種資糧。《菩提道次第廣論》以六種為開示。
一般來說,「定」是共內外道,所以若要修定,首先必須區別清楚內、外道的差別,千萬不要將修外道誤以為修內道,這一定要區判清楚。以《解深密經》來說,修內道定,至少一定是出離心所攝,還有修無常、苦、空、無我所攝的定,這才是趨於內道。如果你沒有具備這些基礎,即使兩腿盤在那裡打作修禪,都是修外道,關於這一點,我們一定要區判清楚。
這裡我必須說明,現階段有所謂從國外引進的禪修方式,例如標榜從印度所引進來的一些方式,關於這一類情形我們必須注意,修定所攝的內涵,至少一定要依《俱舍論》為主。以《俱舍論》所說,資糧位修四念處,由修四念處薰習止觀;加行位緣四諦十六行相;緣四諦十六行相而進入見道位。現在有說修四念處可以解脫,這種說法和《俱舍論》是相違背的。我們修行的內涵與次第,一定要依著佛所授記者造的論著為主,即使是任何國外大禪師所說的,若是與佛授所記者造的論著相違背,例如與《俱舍論》、《瑜伽師地論》相違背,就不值得採信,若不如此,佛授記等同沒用。所以,若問什麼時候可以開始修定,首先就要先將定學學習清楚。如果以《瑜伽師地論》及《俱舍論》相配合來說,修定之前一定要先將無常觀、不淨觀、慈悲觀等拿來思惟修。
修定一定要有所緣,也就是說,所緣境的是什麼?必須很清楚。以《菩提道次第略論釋》下册836頁最後一行,作為補充。本文:
修定正規,定依所緣。有不依所緣者,不以心為所緣,亦不以非心為所緣,一切不作意,頓遮分別疑慮之念,內心自能得住,空境自生,不為外境所奪,如水之澄,亦不住於空境,如是修者,在支那堪布亦自認為修定。剴切言之,此不但非空性,亦非是定,乃是一種相似定。必如深密,以善法思惟為所緣而修,乃為正定。故知修止,定依所緣。
修定正規一定要依所緣,一定要有所緣。例如無常、苦、空、無我等等都是所要緣的。一定要如《解深密經》所說,以善思惟法為所緣而修,乃為正定。修止一定要依所緣,而這個所緣,一定要是佛所開許的。
接著說明,有所緣就可以到山洞去修定嗎?那可不一定。參考《菩提道次第廣論》552頁,第八行。本文:
由如是修覺修未久,然觀時間日時速逝,是攝心相。若覺久觀時未度,是未攝心,攝持心時煩惱輕微,自覺一生似無睡眠,次能一座經上午等。
剛才說修定一定要有所緣,然而這個所緣要修到什麼時候,這部分一定要去學習「奢摩他」確立清楚。假若你緣這個境,感覺好像只有一剎那而已、很短,但是下座卻發現時間已經過很久,這是攝心相。如果你以為自己坐了很久,然而卻只有幾分鐘而已,若是如此,我建議你不要去山洞閉關。若有攝持心,煩惱會輕微,自覺一生似無睡眠,然後次能一座經上午。
但是,另一個方面來說,要開始真實全然修定,還必須具備修定的資糧,所以修定不是可以任意妄為的。我的老師曾經教授告誡我,修定的人如果資糧沒有確立好,修不成是福報大,若是修成,那就是很難救了。所以你們一定要學習確立清楚。
關於修定的資糧,可以參考《菩提道次第廣論》346頁,第四行。本文:
諸瑜伽師先集資糧,即是速易成止之因。其中有六:住隨順處,住具五徳之處:一易於獲得,謂無大劬勞得衣食等。二處所賢善,謂無猛獸等凶惡眾生,及無怨等之所居住。三地土賢善,未非引生疾病之地。四伴有賢善,謂具良友戒見相同。五具善妙相,謂日無多人夜靜聲寂。如《莊嚴經論》云「具慧修行處,易得賢善處,善地及善有,瑜伽安樂具。」。少欲。不貪眾多上妙衣服等事。知足。雖得微少粗弊衣等常能知足。斷諸雜務。皆當斷除行貿易等諸惡事業,或太親近在家出家,或行醫藥算星相等。清淨尸羅,於別解脫及菩薩律,皆不應犯性罪遮罪破壞學處,設放逸犯,速生追悔如法悔除。斷除貪欲等諸惡尋思,於貪欲等當修殺縛等現法過患及墮惡趣等當來過患,又生死中愛非愛事,皆是無常可破壞法,此定不久與我分離,何為於彼而起貪等。
《菩提道次第略論釋》下册858頁,倒數第七行。本文:
《道炬論》亦云:「修止者,如缺止之支分。(如六資糧),縱修千年,不能成止。」欲誠心修止,更應於聲聞第十三種止資糧,勵力研學,至為切要。
《道炬論》是阿底峽尊者所造。修止,如果缺少止之支分(例如六資糧),縱然修千年,不能得止。所以想要誠心修止,應該對於《瑜伽師地論》的「聲聞地」十三種止資糧勵力研學,這部分在《菩提道次第廣論》是以六種為開演。這一點很重要。這個地方我只能先這樣子略略作介紹,希望對您們有幫助。最主要,還是必須靠您們自己不厭其煩去研讀。
【二】 修行的經驗、內心的體悟,在經論上是找不到,教外別傳,不立文字? 有說,修行的經驗、內心的體悟,在經論上是找不到的。這句話有沒有問題?問題在哪裡?事實上這句話是有問題的,因為,如果有一種修行的經驗,是在經論上找不到的,那麼就表示有一種法,佛陀還未證到。「教外別傳」是這個含意嗎?修行所證悟的不是經論上可以找得到的﹖這個聽起來是不是覺得很酷,而且蠻吸引人的,不用像你們,如此辛苦學習這麼大本的論著,你們認為呢?
如果修行所證悟的和經論所說的完全沒關係,那麼自己要注意了!我們一定要特別注意,不要以自己的經驗解釋經教,而是要依著經教修行,生起和經教相同的經驗。現在有很多人,學習了經教以後,當要修的時候,卻又以另外一套去修。學習了經典,卻不依著經典去修,自己修出另外一套跟經論完全沒關係的,而且外表也穿破破爛爛的,在外表上似乎很如實的行持。為何會有這種情形﹖因為修行的次第沒建立好,見解也沒有確立好,自己雙腿一盤就打坐,這樣打坐久了有沒有經驗?當然會有,但是這經驗是他自己感受出來的,現階段這種情形比比皆是。甚至還有人認為,沒有三法印只有二法印而已,令人相當難以理解﹖
我由衷的再提醒你們一次,一定要特別注意,「不要以自己的經驗解釋經教,是要依著經教修行,生起和經教相同的經驗。」。如果說,不用看這麼多經論,教外別傳,不立文字?試想,佛為何說法?又為何授記菩薩造論?再者,言語就不是文字嗎?只有書才是文字嗎?因此,我們要善思辨!
【三】 後來祖師大德所寫的論著,都是文字相嗎﹖修行不要著於文字相﹖該如何理解﹖
有說,論著都是後來的菩薩、大德所寫所造,所以不信﹖或說,修行不要著於文字相。關於這個問題,你們認為呢?如果,菩薩或祖師大德所寫的書,都是後來所講,都是文字相,請問,關於禪宗,世尊釋迦牟尼講了什麼﹖世尊釋迦牟尼佛只是拈花微笑,也沒有說什麼,只是將東西交給迦葉尊者而已。因此,後來禪宗祖師大德所寫的書籍,也是後來所講的,也是文字相嗎﹖這又該如何解釋呢﹖因為佛陀也沒講,只有拈花微笑而已。因此,關於這個問題,我們要善思辨﹗
【四】 打坐,心識所緣是什麼?
一般打坐重點在於,「心識的所緣」是什麼?如果心識無所緣,這外道也有輕安,所以,要看認知點是如何切入的。
《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奢摩他品,有說四種所緣「周遍所緣、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我們可以就四個所緣選一個,貪心比較強就修不淨觀,瞋心比較強就修慈悲觀,如果這一些不修,直接要緣空性,也是證不了的。因此,必須要透過學習教理,才能了知到自己的習性是哪一方面比較重,然後再去修,修幾個月或幾年下來,再檢視自己的心是否調柔了﹖修行是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並不是摸不著邊的。修行要如何修﹖兩腿一盤什麼都不要想嗎﹖並非如此﹗ 問︰如果緣菩提心修定呢?如果能緣菩提心而修定,這真的是非常殊勝,絕對是位菩薩。但是要注意,所謂的菩提心,並非只是一句「為了眾生我生菩提心」,也不是一句「願一切眾生清淨」就可以了,因為修行不是用嘴巴說的,是要透過經論的學習,在我們的心相續,如實的生起教理所說的量。要入大乘之門(大乘資糧道)一定要生起菩提心。要究竟解脫,不僅要具備菩提心,還要有空正見。《入中論》有說,如同鵝王兩隻翅膀,缺一都不可,所以這兩者都要培養。
【五】 以《戒定慧》的次第,以及《知苦》回答「閉關」之提問。
當然,以閉關來說,看經書也是一種。所以,這要看你閉關的方式。一種是短期的閉關,例如看經書、完成某些誓言、完成拜佛幾次、或者念哪一部經。另外一種是長期的。以我個人的理解提供你們作個參考,一般在我們這邊,所謂的閉關是看經書,但是,最好要依著善知識看經書,這樣會比較好,因為,如果只是自己看經書,沒有善知識在旁邊指導,會很容易會誤解經書的內涵。
閉關的要點有二。第一、必須有一位具經驗的善知識在旁邊指導。第二、假設沒有善知識在旁邊指導,自己要能很正確的通達經教。所以,不是經典看的多就可以閉關,而是要很正確的理解經典以後,依照經典所說的,一步一步去修行。我所理解的是這樣。 問:什麼是閉生死觀?「生死關」是沒有開悟就不出關,死在裡面。但是,現在修學的人,很容易以片面的一點點理解,就想要去閉關,依我所學習的經教來看,這一點非常值得我們自己留意。如果,自己對於經教沒有很通達,旁邊又沒有一位善知識指導,嚴格來講,這是在浪費生命。要閉生死關是可以,但是,什麼是了脫生死?還有,要靠什麼了脫生死?
要了脫生死,是要靠「無我空慧」,也就是「空性」。我們時常說的,空性要如何去理解?在經教上時常提到,空性是用眼睛看的嗎?不是的。還有,佛陀講戒、定、慧,為什麼要持戒?因為要先調伏煩惱,假若粗猛的煩惱沒有調伏,我們就會被煩惱控制住,也就沒有辦法得定,既然無法的定,所以就無法於定中觀無我空慧,更不要說證空性了。再者,不要說佛教,就以當時的印度外道而言,也都想要出離,對欲界的欲望一點喜悅都沒有,他們也都在閉關,只是他們的教理無法讓他們出離三界。如果,我們對於這一些都沒有去釐清楚,教理也沒有學習完備,只有想要閉關,這會是在浪費生命。
第一,我們先略談「戒」,戒除了外在的行為之外,還要去思惟,戒律的作用的是什麼?如果,只是戒的外相不殺、不盜、不淫等等,這還不夠,為什麼?因為如果這樣是持戒,那麼世間的法律就已經是戒了,難道世間的法律允許殺人嗎?並沒有。所以,如果單單只以外表而論,世間的法律也在持戒嗎?並不是。因此,不僅是外在的不殺生,還要包括內心的思惟「為什麼不殺生﹖」,並且依此思惟力而去控制自己的煩惱。當我們依這樣的思惟力,有能力控制煩惱之後,才會有能力修止,得止以後再起觀,當止觀雙運時,我們的心力才會成長,才可以通達空性慧。如果,前面這些次第都不清楚,只是在外相的不殺生、不偷盜這樣還是不夠的。
第二個,如果以「止」來講,只是雙盤在那裡也不可以。止的定義是什麼?是「於一所緣境不亂」。因此,你必須很清楚,心識的所緣境,是緣什麼?如果連所緣境都不清楚,只有雙盤在那裡不思惟、不作意,這就等同外道了。所以,關於修止的正確教理,一定要學習完備。
第三個「慧」。我們時常說要證空性,那麼,空性的反面是什麼?十二因緣第一支「無明」。請問,無明要在哪裡找?在我們的身心之上。既然是在我們的身心之上,那麼,是在色蘊上找嗎?如果無明是在色蘊的話,那就很容易了,死亡以後不就解脫了嗎?所以,不是在色蘊。那麼,是在受蘊嗎?在想蘊﹖在行蘊﹖或在識蘊﹖如果在這幾個當中,你沒有辦法體會無明的存在,要如何去破除無明呢?要如何去證空性呢?無明的反面是「明」,明是為「空性慧」,如果在我們的五蘊之中,沒有辦法去體會到無明的存在,我們有辦法遮除無明嗎?決定沒有辦法。
「戒」是抓賊,所謂賊就是煩惱;「定」是要將賊綁起來;「慧」是將賊殺死。試想,如果對於自己的煩惱不清楚,要怎麼持戒?要怎麼修定?要怎麼修慧?
再就一個角度來說,修行是要離苦得樂,既然是要離苦得樂,我們就必須要知道什麼是「苦」?依經典上來說,苦有「三苦」,這三苦就是「苦苦」、「壞苦」、「行苦」。由於學習經論我們得知,「苦苦」就是三惡道苦;「壞苦」是人天;那麼「行苦」?所謂「行苦」是什麼?只有了解「苦苦」及「壞苦」可以解脫嗎?並不能,還要了解行苦﹗那麼,什麼是「行苦」?在我們自己的身心可以找得到嗎?如果平常在我們的身心都找不到行苦,我們就要考慮,閉關對自己真的有幫助嗎?佛陀初轉法輪宣說「苦、集、滅、道」四聖諦,是苦你當知,請問,苦在我們的身心上,我們自己真的認知到了嗎?粗分的苦我們當然會知道,對於生病的苦、死亡的苦我們會知道,事物的享受沒有了,當然會苦,這我們都知道,可是行苦我們知道嗎?行苦一天二十四小時都跟隨著我們喔!何謂「行」?遍一切,遍三界。如果這「行苦」我們都發現不到,說要閉關,會有幫助嗎?
再者,是苦你當知,是集你當斷。苦的因是集諦,什麼是集諦?如果,不想去理解佛所講的經典,就馬上想要閉關、解脫,如果我們以這種心態修行,就如同世間人一樣,上班要錢多、事少、離家近,關於這一點我們要去檢討,自己走修行的路是不是如此,想一蹴即成,只以一點點片面的理解就想要解脫,這樣真的是修行之路嗎?我們自己要善思惟。
世親菩薩是佛所授記。在世親菩薩的《俱舍論》中提到,修行有五道,小乘的修行,從進入資糧道一直修到阿羅漢果,聲聞根器最利的要三生,根器最鈍的六十劫。緣覺根器最利的要四生,最鈍的要百劫。其中又有所謂七返,人一生天一生,以及所謂的人家家、天家家等等,在《俱舍論》當中解釋的很清楚。如果我們連資糧道是什麼都不知道,就說要去閉關解脫,試想,這樣的閉關的方式,是依照佛陀的經典在修行嗎?或者是我們自己想像的呢?這是我們要思考的!
因此,修行方式,是要將自己原有的想法捨掉,要依照佛陀的經典而修,然而,由於我們很難看得懂佛陀的經論,所以,就必須依著善知識。可是,我們修行的方式,卻很容易變成,經教自己讀,不依著善知識,修行只靠自己的想像去修。當閉關閉久了,閉了三、四年,有沒有自己的經驗?有。不要說閉關好了,獨自到山上住了三年下來都會有經驗,心都很寧靜。試想,如果我們以自己的方式去山上閉關,住了幾年下來,又以自己的經驗來解釋經典,是否覺得,這是會有問題的?十地彌勒菩薩要講經典《彌勒五部大論》,都還要依著釋迦牟尼佛所講的經典而說,怎麼我們學習佛法就很容易,經典不用學習太多,只要抓個片面的去修就可以,試想,會是這樣嗎?這樣合理嗎﹖
【六】 又從「修行與思惟都要依經依教」的角度,回答提問「閉關」。
關於廣論上所說「棄自自在」,可以就很多角度來理解,總的來說,見解與思惟的方式,都要完全依照著經、律、論。所學的經、律、論要能夠應用,就需要去瞭解其內涵,但是,由於我們也很難將經、律、論理解清楚,所以,要依止一位善知識,由善知識來教導我們經典的義涵,以及如何調煩惱。
可是我們回想一下,自己在修行之路,是這樣走嗎?這條解脫之路我們從來沒走過,我們能依著自己的方式嗎?除非我們是已經證悟的聖者。因為,修行靠自己走的只有兩種補特伽羅,第一種是獨覺,第二種是佛,除了這兩種補特伽羅,其餘的都要依著善知識。即使佛與獨覺的修行是靠自己,但是,過去世有沒有依著善知識﹖也有的﹗
由於現在的世間教育水準比較高,所以容易演變成,經典自己看,方法自己修,摸出了一點經驗就否定別人的,甚至說「經典學這麼多,有什麼用?」。另一種情形是,學習了很多的經典,但是沒有依著善知識,就批判別人「只閉在裡面,不懂、不瞭解經典,又有什麼用?」,幾乎很容易犯下這種錯誤。我這樣說是提供作為參考,我們要拿來省視自己。甚至又有說「學論會變為狂慧,學論就會很傲慢」,這一類的語言要注意,看經看錯才會變狂慧,看論看錯才會變狂慧,乃至持戒持錯也會變成戒禁取見。因此,如果經典學對了,就不會錯。論著學對了,就不會變狂慧。戒持對了,就不會落入戒禁取見。
從經論的學習上,我們得知「十根本煩惱」、「六大煩惱」。我們的修行,在日常生活當中,是不是有跟這「十根本煩惱」相應,自己都要很清楚。如果,不透過學習去認知「十個根本煩惱」,要如何去調煩惱呢?例如,十根本煩惱其中之一「薩迦耶見」,在我們心識上的「薩迦耶見」,自己清楚嗎?再說,有「薩迦耶見」就一定有「邊見」,認知到什麼是「邊見」嗎?如果我們不認知,如何去修行呢?這就有如世間的譬喻,不到學校去學習修理車子,也不跟著修車師傅學習,只是隨便看一下書,如何能修車呢?
問:所以關於閉關,我們應該以知見、見解來判斷,而不能只從外表去看了,是不是這樣? 你這麼說是對的,不要說古時候的人,現在也一樣有很多人在閉關,但是要注意,我們不是去看他的錯誤,而是要去判斷這樣對不對?我們自己有沒有能力去判斷?重點是在於此。古時候有很多人在閉關,現在也有很多人在閉關,但是,你有沒有能力去判斷對不對﹖如果,只是說長期閉關等等,關於閉關的內涵我們不去瞭解,那麼,印度外道有非常多都在閉關,如果只是從外表來看,我們能說他是外道嗎?
我們到印度去,外道有一派「裸形派」,他們在雪山穿著薄薄的衣服,比我們的衣服還薄,披一件而已,在雪山待了六年,請問,沒有功夫能待的住嗎?我們如果穿著雪衣去待六年,都可能會凍死了,可是他只穿著薄薄的衣服在那裡待六年喔,他是不是也長期在閉關?但是,閉什麼?內涵是什麼?關於這些,我們要有能力去理解,而不是只因為閉關就說他很有修行,我們這樣的判斷力是有問題的。
剛開始學習佛法的時候,看到那些祖師大德修行的情形,非常值得我們景仰,我們也很想那樣做,但是,我們只看外表而已,其中的內涵我們有瞭解嗎?我們都只學他們的外表,奇怪大德能這樣,為什麼我們不能,問題出在哪裡?說實在的,我們剛開始接觸佛法的時候,是不是有很猛的心力,幾個月就想開悟了,經過一年兩年三年…,那種心力就慢慢不見了,為何會這樣﹖因為那種心力很好,但是卻不踏實。
總之,以我的瞭解,其實單就閉關而言是非常好,你要去閉關是可以的,要閉長期的?或短期的?如果是閉短期的,在幾個月或半年之間,要完成什麼,這你要很清楚。如果只是依樣畫葫蘆,別人閉關也跟著閉關,出觀以後,內心增長了什麼也不清楚,這種閉關都要很警惕了﹗甚至就怕閉了觀之後,有了自己的經驗,就以自己的經驗解釋經典,那就非常可惜了。假設我們沒有俱足閉關的種種條件,我的建議是,先將知見建立好、懺悔業障、累積福德,這樣會比較好。
【七】 在打坐思惟的時候有其他念頭,怎麼辦?師父以隨順止、隨順觀回答這個問題。
例如,當我們在思惟念死無常,有時難免會起一個其他的念頭,這沒關係,發現以後再將念頭抓回來就好,那沒有關係,慢慢修,一般我們都會這樣。這就比方說我們吃飯,吃得很高興的時候,也會想到其他的,這個沒關係。參考《菩提道次第略論釋》上冊第182頁倒數第7行所說:
「任修何法,對於所緣,祇要身心尚未真實生起時,仍須於夏剛(思惟修)努力。初決定修習法如有真實生起象徵,則可稍弛夏剛(思惟修),而用覺剛(止修)串習其粗略輪廓,而移其心力於繼續應修之法,就夏剛而努力。」
所以,確實說,要能將所緣相抓住,必須要經過長時間的修學,但是,這裡我只能就總的跟你們說,我們所期望的是趕快現證空性,趕快將生死輪迴、讓我們痛苦的因斬掉,要斬掉它,那就一定要證空性。在證空性之前,一定要修止與觀,如此才有辦法證空性。可是,止觀是共外道,外道有沒有止觀?有。因此,你們首先必須要學習不同於外道的所緣相,必須學習空性的道理,還有包括菩提心等等,要學習這一些,這是「隨順止」、「隨順觀」,必須在隨順止、隨順觀盡努力的思惟,剛開始的時候,是以這個佔大部分,將心識轉為空性的覺受、菩提心的覺受。所以,平常就是這樣訓練自己,將自己的心轉為空性的覺受、菩提心的覺受。
這個地方,我配合十二因緣來說明,十二因緣的第一支「無明」,是以什麼而對治?是以「明」而對治,明就是「空性」!因此,我們一定要累積證空性的因,以便將來破除無明。由於無明我們輪迴生死,但是,將我們繫伏於輪迴生死痛苦的是什麼?是煩惱造業,煩惱造業是為「愛」、「取」。 因此,惑有三支:無明、愛、取,但是,根本惑是無明。所以,除了累積將來證空性的因去破除無明之外,我們還必須要將「愛」、「取」轉為出離心、菩提心。當然,要能轉為出離心、菩提心,整個《菩提道次第》你們必須要學懂,不然沒有辦法。當我們稍微有點出離心的覺受、菩提心的覺受,在沒有其他事情的時候、沒有被其他事物干擾的時候,我們可以偶爾稍微修止。
【八】 「觀」與「思惟」二者有何不同?「觀」是識體的決擇。要善用「識體的決擇慧」。 舉例:妨非止惡,依體起行。
識體的作用有二:有決擇和沒有決擇。你的識體要去「決擇」是為「觀」。「觀」是以另外一個名詞而解釋,但是以「觀」而解釋,一般會比較不容易理解清楚,例如說「觀照」,要怎麼「觀照」?由於決擇而現起空性、由於決擇而現起菩提心、由於決擇而生起出離心,亦有由於決擇而思惟戒律。有的是說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思,所謂這個「念」就是思惟力,這都離不開「觀」,「觀」是個總相。
禪門也有很多所謂「觀照」的情形,但如果能觀照的識體不清楚,那麼就會模糊,如果觀照的識體不清楚,就會變成沒有作意、無思惟力,這樣的「觀照」是錯誤的,等同外道。
「觀」沒有離開識體的作用,如果連識體的作用都不清楚,要如何修行呢?因此,我們來解釋「識體」的作用。
識體的作用,一是「有決擇」,另一是「無決擇」。所謂有決擇,例如,要決擇你的心趨向於善或趨向於惡;所謂無決擇,例如睡覺。你要讓識體趨於哪一種呢?如果要趨於善,是不是就需要決擇了?這就是觀。如果讓識體都沒有決擇,那就從早睡到晚就好了。因此,如果打坐在那裡都不動、都不思惟,而說要觀或觀照,結果什麼都沒有,這是無作意。什麼都不想、都無作意,這是無法成佛、無法解脫的。不要說成佛,這樣能持戒嗎?我們說念佛,結果卻什麼都不要想﹖「我想佛」與「什麼都不要想」,有一樣嗎?不一樣的。因此,關於《金剛經》及《六祖壇經》所說的,我們識體的作用要有,如果錯解「不思善、不思惡」的義涵,打坐在那什麼都不要想,這就變成發呆了。
就以持戒來說,是要「妨非止惡」。要能夠「妨非止惡」,就要決擇這個對、這個不對,要了知這是惡,所以我不要作,如此才是「妨」。戒律上有說「止持」、「作持」、「止犯」、「作犯」。所謂「止持」是說,不要作惡的你就不要去作;該作的要去作是「作持」,這一些都需要識體去判斷與決擇,這也是「觀」。所謂律學,就是依體起行,由行滋潤體,由體感果,這都是戒律上所說的,而不是只完成受戒就什麼都沒有了。
再例如,我們吃飯也要作意,先扒一口飯再挾菜,這道菜挾膩了,再挾另一道菜,連吃飯都是要觀照決擇,更何況是打坐。齋堂也是有觀,不觀的話滴水難消,所以要去思惟得之不易,想到農夫耕作很辛苦,得之不易,所以,吃飽以後好好修學,以便將來利益他,因此才安心吃。如果打坐在那邊什麼都不想,可以吃飯嗎?小心下一世墮到餓鬼道。
問:如果在定當中呢?在定當中是不會造惡的,在定當中這一刻沒有造惡業,止於一境,之後就沒有其他思惟了。我們現在如果能夠在戒律的止持、作持等等上用功,就已經很了不起了。所謂「化教」,是律學上要學的,是跟你講道理,作不作無所謂。「制教」是制戒,一旦受戒就要作了,不作就絕對會有過失,有過失就會感果,所以制教就不能開玩笑的。我們談空、緣起性空、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圓融無礙,這一些都可以談,談經、談論是善業。但是,持戒就不是如此,不是用談的,戒一受,這一生都要好好受持,別解脫戒要終身奉持,一定要作的如果不學不作,都是犯。
【九】 修行能「捨識用根」嗎﹖如何理解﹖
問︰我看一本教人修行的書,上面說捨識用根,這要如何理解﹖ 捨識用根怎麼解釋﹖我不知道別人會怎麼解釋,但從字面上來看,真的有辦法捨識嗎?什麼是「識」?所謂識體,是唯明唯了的這一分。我們要了解任何事物都是要依靠識體,要產生識,就需要根,例如,眼根緣取色境而生起眼識,所以說,我們如何捨識呢?如果捨識,是要用哪裡呢?因此,你需要將這一句話的解釋拿給我看一下,如果是「捨識用智」,這就能成立。捨識用根﹖沒有識用根,所以瞎子也能讀經典﹖無法理解﹗如果是「捨識用智」,那就可以理解了。 識分為眼、耳、鼻、舌、身、意六識,生識一定要依根發識取境,依根對境而產生識的作用。因此,識能捨嗎?若以唯識而言,又分為八識,因為識體種子起現行產生識變,所以生起識體的作用。因此,捨識用根,這就令人無法理解了。識體是一個總相,識體分為心王、心所。如果,他所謂的「捨識」是捨分別心,那麼,在這句話就不能放「識」字,因為,識體的定義是唯明唯了,怎麼能說「捨識」呢?
問:如果是轉識成智呢?如果以轉識成智的角度來說,也不會是捨識用根。無漏智是識體,但識體不一定是無漏智,無漏智是屬於識體之一,但識體不一定是無漏智,譬如,凡夫的識體。證空性出定,還是有識體,只是在現證空性的當下,稱為無漏智。所謂轉識成智,一定是以第六意識來轉,不論哪一部派來說,這個定義是決定的。唯識也是以第六意識來轉,因為第七識是向內緣見分,並沒有緣外,要如何修呢﹖所以只有第六意識能夠緣內又緣外,而前五識是笨笨的。所以,如果將第六意識捨掉而要修行,就不知道是要如何修了﹖
進一部來說,分別心也不能捨,假若沒有分別心,要怎麼修?什麼是「分別心」﹖分別甲、乙、丙、丁,分別你是男或是女。眼睛能夠分別男女嗎?眼睛沒有辦法分別,眼睛可以看到男女,但是無法了知這是男或是女。在唯識《八識規矩頌》有說,前五識是性境現量境,如實顯現如實取,所以如何能夠分別呢﹖因此,分別心也不能捨,錯誤的分別才是需要捨,正確的分別不能捨,不能將分別心全都捨掉,不能以總的來講。對於佛法語言的用詞,我們要注意。 如果,我們對自己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都不清楚,要怎如何行呢?請問,修禪定是以前五識修嗎?不是,一定都是依第六意識在修,而第六意識一定有心王、心所,那麼,靠心王能修嗎?也不能,所以是要靠心所,既然是靠心所,那麼就一定要起分別。七地以下的菩薩都要靠分別心而修了,我們卻說的很容易,要將分別心捨掉﹖修行如果將分別心捨掉,那麼修行只有一條路——「睡覺」。
以唯識來說,有五種不分別「睡眠、悶絕、無想天、無想定、滅盡定」,只有這些時候不分別。我們的無分別能是滅盡定嗎?滅盡定是聖者的定,所以我們沒有,無想定我們也談不上,那是外道最高達到色界定。因此,以我們現階段來說,我們的不分別只有重度睡眠而已,否則就是悶絕,還會有什麼定呢?所以,假若將分別心捨掉,修行只有一條路,吃飽睡、睡飽吃,結果別人增長智慧,我們增長肌肉。 再就「根」來說,根分為兩種,浮塵根與勝義根。能夠產生識體作用,是以勝義根為主,但是,沒有浮塵根卻也不可以。如果,產生識體作用是以浮塵根為主,是會有問題的,那麼,瞎子下一世也會是個瞎子了。識體分為心王、心所,有心所才會有分別心,分別好壞,所以,怎麼會將分別心都捨掉只剩下心王呢?如果只剩下心王,吃飯就不會飽,會一直塞,「飽了」是什麼作用?那是心所的作用。飽了以後有舒服感,覺得好飽好舒服,這是樂心所,吃太飽太脹覺得好苦,這是苦心所。因此,我們要釐清楚,有可能「捨識用根」嗎﹖假若將心王與心所都捨掉,這要用哪門根呢?
【十】 將「不淨觀」修起來了,對身體產生厭惡,然後呢?由此引申討論:修行或打坐,切莫依著名相自己修,必須先有正確的教理基礎。 所謂觀身不淨有修三十六種不淨。問題是,假設將不淨觀修成就了,看到自己的身體會很討厭,那麼,要如何面對自己的身體﹖難道要自殺嗎﹖也不行,可是拋也拋不掉,要怎麼辦﹖還有,要如何面對同修道友﹖或者是,你要好幾年都不洗澡,全身是皮膚病﹖有人將不淨觀修成就以後,是這樣的情形,因為,他已經討厭這個身體了,可是又捨不掉,長時間都不洗澡,所以皮膚都爛掉,不僅無法正確的修行,最後還要花很長的時間去治療皮膚病,結果,修不淨觀就是成就看醫生治療,你要這樣修嗎?雖然我提出很多問題來反問你們,但是,這是很實際的。你們認為呢﹖
問:修不淨觀是要慈、悲、喜、捨?你說修不淨觀是要修慈、悲、喜、捨,這是如何能成立?所謂慈,是喜悅之心;你已經對這身體產生厭惡了,怎麼還會對這個身體修喜悅之心呢?所謂慈,是給予有情樂或樂因。所謂悲,是要拔有情的苦及苦因。修不淨觀是對身體產生厭惡。所以,這是不一樣的,如何能湊合在一起修呢﹖你已經對身體產生不淨了,怎麼又要對身體修喜悅之心呢﹖況且,慈悲的定義是對於有情,不淨觀是對於自己的身體,這兩者的所緣相是不一樣,怎麼可以湊合一起修呢﹖所以,這就是你們目前對於佛法名詞的定義還不是很清楚,自己抓著一些名相,依自己的想像在修行。
問:如果是以修不淨觀破掉我愛執呢?修不淨觀不能破除我愛執。修不淨觀只能遮除對於身體的貪著,遮除某一部份的我愛執而已,不可能斷掉我愛執。
問:如果修起來以後,觀苦?那不一樣!好吧,就算讓你轉到觀苦,苦觀起來之後要怎麼辦﹖由此可見,這就是你們對於佛法所要修的一些定義,還不是很清楚,而且,教理的基礎也還沒有建立完整。所以,建議你們,最好能先將法相名詞學習理解清楚,將整個教理學習好之後再去修,這樣會比較好。
問:那麼,是要如何的運用修不淨觀,才是正確呢? 修不淨觀所要對治的,是我們對於身體過分的貪愛,不要太過分的保護它,但是,你也要善加利用這個身體。所以,修不淨觀之後,要配合思惟業果,不能只停留於不淨觀。我舉過一個例子,佛陀見到有人因為修不淨觀而自殺,可是,佛陀為什麼不教化他呢﹖在我們看來似乎很容易,我們會想「好笨喔!為什麼要自殺呢?」,但是你想,那些能值遇佛陀,依著佛陀教理而修行的人,會笨嗎﹖可都不愚笨喔﹗可是,我們就會覺得「不是這樣修,應該要這樣修,應該要這樣利用」,試想,這些道理難道他們不懂嗎?但是,他們就是會自殺,這理由何在﹖因此,佛陀才制不殺生戒。我們依著道理來推論,能值遇佛陀在世並且依著佛陀的教理而修行,都不愚笨,況且,佛陀是一切種智,佛陀早就知道他會不會自殺,為什麼佛陀沒有遮止呢?這是我們要思慮的。佛陀知道他修起來以後會去自殺,為什麼不遮止他呢?理由何在呢﹖是佛陀不慈悲,任他去尋死嗎?因此,經教所說的,不是我們表面所看的那麼單純。我衷心的建議你們,不要將修行當作很容易,動不動就拿這個來修、拿那個來修,假若真想要修,就盡努力的先將教理學習清楚,以及如何調煩惱。
問:打坐如何才不會落入空白?要如何對治?假若你要打坐,就要知道如何去入坐、如何修?如果,你打坐的心識都是一片空白,這種習慣一旦養成,又不加以對治,將來會有很大的過失。況且,所謂對治,也不是唸「唵阿吽、呸呸呸」就會沒有,也不是再以另一個方法讓你去修,是說,當你修時,會有一些正面與負面的問題產生,這時要如何對治﹖假若不要打坐落入空白,那麼,對於所緣境是什麼﹖要思惟的是什麼﹖都要非常清楚。當然,以現階段來說,最穩當的就是念佛號或者是思惟阿彌陀佛的功德、觀世音菩薩的功德。可是,即使如此,也不代表這樣思惟下去,一切都會穩當,若是持續思惟下去,哪一天觀世音菩薩突然從大變小、從小變大,或是觀世音菩薩突然變為憤怒相,你要怎麼辦呢﹖這又是引申出來的問題。如果進一步來講,觀世音菩薩不僅變成憤怒相,而且還要吃掉你,你要怎麼辦?一句口頭禪「啊﹗放下不執著」,是這樣嗎?不是。那你要怎麼辨﹖
所以,有人打坐,當心識越來越細的時候忽然間發狂,有沒有這種事﹖有的。理由何在?這是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所謂出狀況,就是根受損,一旦識根受損,誰都無法幫助你了。這都是由於知見的問題、見解的問題。因此,一定要先將見解建立的非常清楚與正確﹗
【十一】 打坐或修定必須很清楚:所緣境的行相、所要修 的、所要證的,是什麼?這都必須有正確的教理基礎與認知。
問:如果以思念觀世音菩薩打坐呢﹖是不是就不會有問題了?就思念觀世音菩薩而言,心識的所緣境就是觀世音菩薩,假設,當你的心識越來越寧靜時,卻產生幻境,你所觀的觀世音菩薩身高原本是兩公分,卻變成一公分,請問,這時候你怎麼辦呢?或者是,本來觀世音菩薩的相是慈眉善眼,忽然間變成憤怒相了,要怎麼辦?
問:現在還沒有辦法很清楚﹖當然,剛開始不可將所緣相觀得很清楚,但是,一定有其粗略的所緣相,慢慢修之後,這粗略的所緣相就會越來越堅固,當越來越堅固的時候,忽然變成很恐怖的相,這時你要怎麼辦?
問:應該會產生恐懼感﹗假設這時候心生慌亂、恐懼,那就很危險了。可是,為何會心生惶恐呢﹖又該如何呢﹖這一類的問題你有沒有思考過﹖這都是由於我愛執增盛,心生排斥起瞋恚。
問﹕要怎麼辦﹖為何會轉為憤怒相﹖這時候就要修慈悲。問題是,要如何修慈悲呢?有沒有俱備修慈悲的理路呢﹖這一些是我們要思考的。至於為何會轉為憤怒相,這些問題完全是在於我們的心識,難道觀世音菩薩會恐怖嗎﹖不會的,那都是我們的心識所現的。
有一公案說,一位小和尚在打坐,看到前面似乎有蛇和骷髏在打架,於是就馬上下坐去請示師父,他師父說沒有關係,明天這個時候你再打坐。當明天他要打坐的時候,師父就在他的肚臍上畫上一條線,結果,他打坐時看到骷髏也有一條線,他恍然大悟,原來是心識所現。我們看這個事例覺得好像很容易,可是,小和尚看到蛇和骷髏能夠無所謂,這已經需要多少功夫呢﹖若是一般人看到骷髏現起來,可能被嚇死了。因此,我的意思是,如果思念觀世音菩薩,當所緣的觀世音菩薩的行相改變了,你要怎麼對治?當你面臨各種境界的顯現時,你有沒有對治的教理理路與能力呢﹖這是你們要注意的。
問﹕有說打坐要觀心,可是就落入一遍空白了﹖如果你打坐時,坐到腦筋一片空白,那你要注意了,這是屬於修無想那一類。現階段時下,有很多說要「觀心」,可是,「心」你能看得到嗎?看不到的。但是「心」卻是存在的。你心識的所緣境是看不到的,以緣不到的作為所緣,然後說是「觀心」,可是,既然所緣是緣不到的,因此,你所證的也是證不到的﹗因為,所緣就是將來的所證。這樣能理解嗎?譬如,就以你剛才所說緣觀世音菩薩,緣觀世音菩薩最後就是要真正見到觀世音菩薩,所以,所緣的觀世音菩薩是為「因」,將來所證到真正見到觀世音菩薩,是為果。所謂證到,就是觀世音菩薩在你的心識上很清楚的現起來,可以對觀世音菩薩請示修法,或者是對觀世音菩薩頂禮,這就是,所緣是觀世音菩薩,所證到是觀世音菩薩如實顯現。那麼,你現在是觀心,由於所緣是緣不到的,當然所證的就是證不到的,所謂證不到,就是沒有,這就是趨於無想定。所以,如果對於這一方面的教理不清楚,而要修打坐的話,要特別小心了!這樣有沒有回答你的問題﹖這很重要喔﹗
你們如果真的要打坐,我建議你們,可以將我講授《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奢摩他」品的課程光碟聽過,那是我在五台山對僧眾所講,不僅要聽過,而且還要聽過好幾遍,這樣對於你們修打坐會有很大的幫助。現階段有很多這種情形,由於對於定學的不清楚,以為修定就是兩腿一盤然後觀心而已,試想,如果修定那麼容易,我們的根器不就比祖師大德還更利嗎?
問﹕如果是觀觀世音菩薩的功德呢﹖觀觀世音菩薩的功德,要看你是觀哪一方面的功德,那麼,你證到的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功德。
問﹕觀觀世音菩薩的功德,不就沒有相﹖不是沒有相﹗譬如,觀察無常,無常不是我們眼識所見,我們之所以會感受到無常,是由於意識所緣剎那生剎那滅、剎那生剎那滅而去感受到無常,但是,當我們修定修到最後,當心識越來越細,確實是會見到無常。同樣的道理,我們在思惟觀世音菩薩的功德,要看你所思惟的是哪一方面的功德,思惟到最後,那功德會現起來,而這種現起來,會轉變我們的心識。這裡要特別注意的是,即使任何的所緣境現起來都是在調煩惱,如果煩惱沒有調,即便你是緣佛,也要注意緣佛相的動機對不對﹖有的人修到見佛,就以為自己很了不起,這樣就準備著魔了﹗
不過,我們今天所說的都是比較籠統,因為這裡問一點、那裡問一點,這樣會比較籠統。如果真的要討論的話,最好是將「奢摩他」品學習過,這樣比較能夠深入細說。所以,最好是先將教理學清楚﹗
【十二】 如果修行和經論都沒有關係,沒有緣起性空的見解,只是以打坐或是以外相在修,修行如何能正確?如何殊勝有別於外道?如何走的下去?
時下有很多人都熱衷於打坐,但是,由於都不正確的學習經論,乃至在心識上要如何遮除也不清楚,只說要「觀心」。由於以如此的方式在觀心,所以在心識上會顯現影像,如果,所顯現的影像是順境,很奇怪的是,雖然不懂緣起性空的義理,卻能說「一切諸法都是幻像」﹖如果,所顯現的影像是恐怖的,就生起我執,心想「嚇死了﹗怎麼會這樣﹖」,一般幾乎都是如此。再不然,就是顯現空空的,落入於相似無想。
問:他們不會覺得這樣不好嗎?不論他們覺得好不好,好在哪裡?作用是什麼﹖假若不好,要怎麼辦?根本都不清楚。
我們很理智的來推論,如果說,經論只是講講而已跟修行都沒關係,那麼,請一位從來都沒有學習經論的來修,將來所證悟的,跟有學習經論的都一樣,若是如此,那麼,就會有佛陀講經無用之過失。再說,外道亦可破我們,經論只不過是你們佛教的一個裝飾品而已,因為你們真正修行也不是以經論而修。既然你們佛教的經教是講講而已,那麼,其他宗教也是講講而已啊,終究在修時,大家都是一樣!佛教好在哪裡呢?修到最後,跟外道所修的都一樣,所以五教歸一。以這個理路,外道就可以證明,因為外道他們在修時也是如此,所以就五教歸一,將你歸到[王母娘娘]了。因此,如果這些理路我們都不懂,就沒有辦法與外道區分清楚,即使論辯起來,也只會是墮宗派之鬥爭而已。因為,每個人都會說自己的宗教最好,但是,好在哪裡?卻說不出所以然。
接下來,如果我們對於空性的義理不清楚,也是無法與外道區分清楚。就以外道的數論派而言,他們認為所有的器世間、所有的五蘊都是具有變化,修到最後會收攝融入究竟的自性當中,對於外在不貪也不瞋,如此視為解脫。關於這個,你要如何論辯他?還有一種外道教派,是說觀想蓮花,我們的原本自性就如同蓮花一樣,萬法收攝,於此不貪也不瞋、不作意,是為究竟解脫。試想,如果我們沒有正確的緣起性空見解,要如何區分清楚﹖要如何論辯外道﹖雖然我們說佛教如何好、如何好,但是外道會說,在修時,你我還不是都一樣,我們有何不同呢﹖如果,你又認為自己修到最後都沒有感應,身體也不好,要作的事情又繁多,你的心裡就會想「外道講得也是很有道理」,再加上外道的魔攝持,馬上讓你有感應、現實狀況有改變,那麼,你就會很容易被外道度走了。最終,你就會因為沒有正知見而放棄,這是很現實的。
所以,如果我們的見解沒有建立清楚,我們的心識被錯誤的修行方式消磨十年、二十年,對於修行,真的會越走越快樂嗎?會有希望嗎﹖不可能的。我們談修行的事,是很實際的,不是談那些風花雪月的事。假設,你眼前的都沒有辦法釐清楚,到最後就會自我安慰的說,「啊~不要執著,持個咒就好,唸個佛號就好」。如果,你真的能夠如印光大師所說,什麼都不要管,一心念佛念到死,這樣還不會起退道心,但是,話說回來,你真的能念到死嗎?要如同印光大師念佛念到死,這要何等功夫!我們一般都是嘴巴說要一心念佛、老實念佛,可是念半個小時,心裡就已經不安了,想打個電話給師兄、師姐探討心得,要不然作一些事情等等,其實這都是心在掉舉、不甘寂寞,自己卻不自知,結果,念佛只念半小時,電話一說卻是一、兩個小時甚至大半天。這是我們都會有的經驗,所以說,真的很老實念佛嗎﹖甘願嗎﹖
因此,我們的修行要很實際,不要硬是佯裝外表,當你有了願力,加上體力很好,那就好好的學習。但是,以我們凡夫之心難免會想放鬆,那就放鬆沒有關係,放鬆之後再精進,然後慢慢的轉、慢慢的轉。因為,我們的心識都是想往外攀緣,如果一時之間強硬的完全往內縮,當然會受不了,所以要慢慢轉、慢慢轉,讓你這一生的修行過得很實際又快樂。最忌諱的是,初發心很猛卻不紮實,最後卻起退道心,而且不僅退道,還因此對佛法產生排斥甚至誹謗佛法。如同法王所說,死亡之前的業力最為重要,所謂「重、近、串習」,如果對於佛法產生排斥,不僅下一世遇不到佛法,加上講一些不堪入耳的話,是很重的惡業。我們要引以為誡。
【十三】 修行就是打坐嗎﹖為何打坐會出問題﹖會被干擾? 我們上次有說,當達摩祖師到中國少林寺時,遇到有不少人在打坐,達摩祖師就拿個石頭在旁邊磨,發出很吵的聲音,有人問說:大師,這樣會吵到我們,你在做什麼?大師答:我在將石頭磨成鏡子。他們說:怎麼有可能。達摩祖師反問:你們打坐要做什麼?他們說:要成佛啊。大師說:那和我磨石頭不是一樣嗎﹖
有不少人並沒有正確的清楚到,為何要打坐﹖兩腿盤在那個地方是要做什麼?如果打坐就可以成佛,外道有沒有打坐?這麼說外道也能成佛?所以,這是必須釐清楚的。一般而言,打坐不是只有外相而已,還有內心,你為什麼要打坐﹖你要修什麼?這你要釐清楚。如果靜靜坐在那裡都沒有思惟,以為這樣打坐就可以成佛,那倒不如去睡覺,因為沒有心識的抉擇思惟。假若打坐都不要想就可以成佛,那麼,睡覺不也能成佛了﹖
問:為何會有被干擾的情形﹖一般人都不清楚,打坐是要修什麼﹖由於我們打坐的時候心會寧靜,心寧靜的時候,就比較容易跟外界,也就是第三度空間的靈界相應得到,那時候,如果自己的知見又不正確,就會很容易出問題﹗因此,你若不清楚自己的心要如何打坐,一打坐就靜靜坐在那裡沒有思惟,這是會出狀況的。
問︰修行就是要打坐,不是這樣嗎?你們都以為打坐就是修行,但是,外道打坐的也一大堆喔﹗再說,我們穿著出家衣服,又標榜自己所學的是正法,如果修行就是打坐,這樣跟裸型外道有差別嗎?他們也在打坐,而且功夫比你還好,你是在台灣的優渥環境下打坐,但他們是在雪山打坐,甚至沒有穿衣服,你打坐的功夫會比他們好嗎?我們天氣冷的時候還要蓋棉毯,熱的時候還要吹冷氣,這跟裸型外道比得上嗎?如果以外相來比,是比不上的。所以,要如何打坐,在止觀品說的很清楚,並不是兩腿一盤就是修。
問:如果在打坐的時候思惟念死無常呢?是可以思惟念死無常,只要是合乎經教所說的我都同意。如果你思惟念死無常,絕對不會被干擾,因為與法相應,如果沒有思惟法義,絕對會被干擾,因為沒有與法相應。例如,有人去打坐,本來是一個好好吃飯的人,結果出了關,卻開始吃大便,這就是出問題了。我曾經看過一個很喜歡打坐的人,他到尼泊爾去閉關,結果閉完關,全講一些我們聽不懂的言詞,身體也變的很差,這就是出狀況了。雖然我們這個五取蘊身很糟糕,但也不能如此拿來開玩笑,要先將知見建立好,不要急於這一世就要成就﹗
我們捫心自問,剛開始修行的那一天,是不是都想兩、三年就要證悟﹖當時的心是不是很猛﹖然而,修行並不是如你自己所想像,一定要依照經教,因為任何人的修行,都不可逾越佛陀的經教之外﹗如舍利佛那麼利根,都還要四生才能成就羅漢果,而我們卻想要兩個月就證悟,這都是由於對於教理的不清楚,只憑自己的想像就要修行,現在有很多人都是這樣子。
說來讓大家莞爾一下,我以前剛開始學習佛法時,也學別人掛骷髗頭思惟不淨觀,一開始還蠻有作用的,到後來,覺得骷髗頭也很有美感。以前剛開始念佛時,也是希望半年就能念死,然後投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結果念了三年都不死。所以說,這都是我們自己想像的修行方法。壽命未盡要尋死,就是犯戒,犯戒會投生西方極樂世界嗎?不會的,所以這都是錯誤的見解。我們走修行之路,一定要將見解一點一點的確立好,不要急著這一世就想要成就﹗
依我個人學習上的了解,在知見還未學習確立完整之前,我並不會鼓勵打坐,因為知見沒有學習好是不能打坐﹗打坐就有如一支武術的利刀一般,試想,將武術刀交給一個小孩子,會出什麼狀況﹖知見若沒有建立好,就等同小孩子一樣。
【十四】 透過打坐來休息或睡覺好嗎﹖是否會種下昏沉與掉舉的習性﹖打坐,就是要修內心感覺那一分清涼與輕安嗎﹖修定與打坐是否不同﹖修止應具備的資糧﹖
(問:透過打坐來休息或睡覺,這樣好嗎﹖) 不要透過打坐來睡覺,這樣會養成不好的習性,因為要解脫成佛一定必須透過止觀,而止的障礙就是昏沉與掉舉,掉舉還不至於會墮畜生道,昏沉就比較容易墮畜生道。
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位被判死刑的人,他端著鹽,只要掉下一粒,頭就會被砍掉,所以,就算旁邊有美女或任何官臣,他都不管,只專注的看著鹽不要掉下來,這個是在引喻修行一定要專注。然而,專注也是培養來的,所以不要去培養打坐昏沉的習慣性,如果真的很累,我建議就躺下來休息或睡覺。因為,觀的目的是要破除我執,進而達到無我空慧,可是這一定要具有止的能力,而止的兩個障礙就是昏沉與掉舉,這一定要破除,如果不破除卻反而令其增長,那就不對了。
所謂般若三昧,是要達到某一個程度才能修。以前我還沒修學習這些論著,聽到別人這樣修內心很清涼、很輕安,我還蠻羨慕的,後來學習這些論著之後,就不再羨慕了。如果般三昧只是感覺很輕安的話,那意義就不是很大了。倘若在般若三昧之後,原來一切法都是幻滅的、虛有的,如夢幻泡影都不實在的,這才值得讚嘆。若只是拿來修一個身心輕安,菩提心也沒有,出離心也沒有,無我空慧也沒有,修這個有何意義呢?所以,我們修行的重點要決擇好。
以昨天上課的內容來說,障礙我們生死輪迴的是什麼?是執實。所以,我們任何修行都是要破掉執實,所謂執實就是有一個本體。我們佛法內道一定是無我論,以參禪來說「未生我是誰」或者說「念我是誰」,這是祖師大德在修的,有其內涵,如果我們就依樣畫葫蘆拿來修,不正確理解內涵的話,難道你還要再找一個本體?假若找到一個本體,就是還有「我」,與佛陀所說的基本教理相違背。所以,修行不是憑自己所認為,不是學表相。
因此,要特別的注意,對於微細的昏沉,不要以為自己是在輕安﹗你們如果要打坐,必須先將定學正確學習清楚,正確的打坐心識是很清楚的,稍微有一點點模糊,就要趕快醒來,如果沒有察覺卻還以為很輕安,這樣會養成只要一打坐就開始昏沉、睡覺的慣性,是墮畜生之因。所以,一般我並不贊成精神不佳進行打坐,因為打坐是很放鬆,當兩腿一盤氣會比較往下沉,加上精神不佳的時候就會很容易昏沉或睡著。特別要注意的是,不要將相似輕安,誤以為是身心輕安。
「打坐」、「修定」這二者要分清楚。所謂修定,總的來說是「心於一所緣境」。而輕安,一定要心於一所緣境,心裡頭像燈剛打開一般很明亮,於一所緣境抓的很緊,而且是,地大被調伏轉為風大,這才是輕安。如果,只是坐下來感覺很舒服,認為這樣就是輕安的話,那麼我勸你們,不如到山上去住會更輕安,因為沒有人煩吵你,也不需要盤腿盤到腳酸。再說,你若是覺的很輕安,貪著在那輕安之上,這也會養成貪著,而且在貪著當中又不清不楚的養成昏暗的慣性,這最危險了﹗
(問:所以我們目前不適合常常一直打坐,那麼該如何作﹖) 我的老師教授我的是,精神狀況好的時候才打坐,而且時間不超過五分鐘就下座。因為,我當時也很喜歡打坐,由於很舒服,但我的師父告誡我「下一世你要當我的狗﹖當我家看門的那隻狗﹖」。所以,除非你現在能將所有的事務都屏除專心修定,才能這樣作,否則就不要。況且,真正要打坐,還必須具備五種資糧,而且一定要學習定學。
這裡我們可以參考《菩提道次第略論》160頁第四行下面:
復應先備修止資糧。如《莊嚴經論》云:「具慧修行境,謂易得善處,善地及善友,瑜伽安樂具。」(要具備這五個)(第一個)易得,謂易得衣食等順緣。(第二個)善處,謂無猛獸怨魔等惱害。(第三個)善地,謂不引生疾病。(第四個)善友,謂具如法良友。(第五個)瑜伽安樂具,謂遠離喧鬧,是謂隨順處所。修止之人復須少欲,不求眾多上妙飲食等,略有粗劣便能知滿足。復不營商謀利,棄捨醫卜等雜務,及與他人往還之因緣。嚴持所受淨戒,思惟諸欲過患與無常等理。
以我們現在所居住的城市,東西的污染、聲音的吵雜等等,哪有可能,真正要修定來說,就算到山邊去,如果旁邊有流水聲,流水聲太強也會干擾你。
問:可是觀世音菩薩不是觀海潮聲嗎﹖觀世音菩薩觀海潮聲,那是止觀雙運的行者才有辦法,經典上所說的是有其內涵,其程度在哪裡,而不是我們隨便能拿來修的,如果我們可以這樣,那就到熱鬧的西門町夜市去修就好了。
第四個:善友,謂具如法良友。嚴格來講,要修定的話,最好旁邊有一位已經達到定的人,或者護持的這些護關者也不能干擾你。
第五個:瑜伽安樂具,謂遠離喧鬧,是謂隨順處所。所謂喧鬧有分粗與細。這裡只是略講而已,如果要修定,整個定學的內容都要學好。最重要的是,要思惟諸欲過患與無常等理,為什麼要思惟這些無常與過患的道理?因為我們在修定的時候,會出現很多狀況,必須靠這個而來對治,譬如你在山上住,住久了沒人跟你講話,這會造成你對寧靜相產生貪著,加上如果沒有拿來調煩惱的話,由於對山上的寧靜相產生貪著,下一世你可不要去投生為山神。
總而言之,我們自己的心態要特別注意,不要將這些事情看得太容易,也不要太自以為聰明,認為自已就可以修了。好不容易得到人身,又好不容易可以修學佛法,千萬別將自己修到下一世得不到人身,這會很糟糕。所以,我還是勸你們,先將自己的見解確立好,然後再去修,如此一定會比較好的。
【十五】 打坐修定就能生智慧﹖什麼是智慧的主因、助緣﹖不要錯誤的將「修無想定」以為是在修空性。 問:只要修定就能生智慧,就能解脫嗎﹖要解脫必須具備有出離心,還要依著無我空慧,依無我空慧再依著定,這樣絕對可以解脫。而不是修定就能得到無我空慧,這要分清楚。
由於佛陀有說:至心一處,無事不辦。所以有人就認為,好好修定一切就都有了,其實這是誤解經典的涵義。有些人修定沒有依著「無我空慧」,誤解經典所說的「至心一處,無事不辦」,認為我們本具有佛性,所以智慧自然就會顯現。當然,在《俱舍論》也有說「有漏種子、無漏種子」,可是並不是這樣解釋,這還要透過聞思修的熏習,將這個無漏種子開發。無著菩薩有說,種性分為兩種,一是「自性種性」,另一是「隨增種性」。「自性種性」是本具有的無漏種子,但是,還要透過聞思修將這個種子熏習,才能轉為「隨增種性」。並不是在那打坐修定,也沒有無我空慧,就自己以為師的見解或經典的見解,認為佛性本自存在可以自然顯現,如果這樣講合理,外道就變成內道了,因為外道也不用修學無我空慧,他們也有得定,所以他們也能佛性自然顯現了﹖這樣合理嗎?觀待我們自己,要避免作如此的宣說,因為這會染犯謗法。
智慧的主因以及助緣,我們要分清楚。主因就是「近取因」,直接感果的,智慧的直接因是學習經教。助緣就是廣作善事、累積福德資糧,幫助自己能深入經教。經教上所說的是「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並沒有說「廣修善事、智慧如海」,所以不能依自己的情見亂作解釋,認為多作善事增長智慧,這樣會誤導有情。因此,智慧的主因是學習經教,助緣是累積福德資糧。
以下我所說的只是提供一個參考。事實上,以我所了解,現在有不少修行的人,都想要馬上就證空性,因此,會將所有的心識要去緣空性,可是,當他將心識緣空性時,又不是從緣起上遮除實有,所以,就會演變成沒有分別、不要去想,這就是你剛才所提到的「誤以為修無想定是證空性」。因為空性的本質,本來就是屬於沒有分別、無作意,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如果不直接緣世俗諦,間接緣空性,那麼,就會很容易墮入所謂的「無分別」。
就例如「我沒有作意、我不用想、我心裡清清楚楚」。我們以教理來說,我們的心分為心王以及心所,前五根識是屬於心王,第六意識是屬於心王以及心所。當我們要分別事物,或了知事物時,是要靠心所。因此,如果你是全然無分別的話,這就如同前五根識,例如眼根識,雖然了知,但不起分別作用。既然眼根識是了知,不起分別作用,那麼,單憑眼根識能夠細膩的判別事物嗎?是沒有辦法的。同樣的道理,所謂「不要分別、清楚了知」,這就等同眼根識一樣,請問你,這樣能修嗎?不行的。
所以,如果說「不要分別,清清楚楚」,事實上,是刻意的將自身的意識,轉成「意識的作用」,等同心王的作用一般,也就是說沒有慧,因為,慧是屬於心所法。再者,若說「我不作意不分別,我清清楚楚」,這當然是很清楚,因為是心王,可是並沒有慧心所,請問,這會是隨順開悟的因嗎?根本不是。
進一步說,「我不分別,清清楚楚了然」,這只有二種情形而已,一種是入定,另外一種是像佛一樣,請問,你現在有入定嗎?沒有。那麼,你是不是佛呢?也不是。那你就要問自己了,在修什麼呢?現今有很多這種情形,都在打坐「我清清楚楚、我不作意不分別」,然後「我一目了然」,那麼你要知道,你當下的心識是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