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嘛呢叭彌吽

 


學習《廣論》[毗缽舍那],學員提出有關禪宗的八個問題。

【一】
現證空性以後,這樣入定出定是否就能成佛?禪宗是否有成就法身、報身、化身的理路?

在一次的討論中,有人提出了一個問題。在禪宗,曾經有已經開悟現證空性的弟子問老師說:「我這樣證入空性又出定,證入空性又出定,依這樣到底能否成佛?」。 我們知道,所謂開悟就是現證空性,也就是入空性定,然後出定利益有情。這一世開悟,入定出定、入定出定,然後下一世又是入定出定,這樣是否能成佛﹖有沒有一個方法或理路可以修成佛呢﹖他提出這個問題來跟我們探討。因為,以證空性而言,羅漢也有,羅漢所證的空性已經達到無學位了,也是入定、出定。因此,我們要探討的是,在禪宗的一些語錄與典籍,有沒有明確提出成佛的方法﹖關於成佛的理路,有沒有明確的建立出來﹖

(問:證到清淨心﹖) 羅漢有沒有清淨心﹖有。就清淨心來說,心是屬於識體,識體現證諸法的究竟本質「空性」,以這個現證空性的心而言,聲聞、獨覺、未成佛之前大乘菩薩都有的,這個心他們都有,依這個心就可以成佛嗎﹖再者,佛有三身,法身、報身、化身,依清淨心是要成就哪一身呢?是以什麼來成就報身﹖又以什麼來成就化身呢﹖現在我們要討論的是這個問題。所謂成佛,是當下圓滿三身,那麼,有沒有正確清楚的理路,如何成就法身、化身、報身﹖關於現證空性的理路,是有的,但是現證法身的理路呢?就沒有了。

(問:證空性不是證法身﹖) 以證空性而言,小乘也有,所以,證空性不能說是法身,如果空性是法身,那麼羅漢也有法身了﹖如果羅漢也有法身,那麼佛陀不應該說他是羅漢,單就這個理路,法身就沒辦法成立了,那麼報身可以成立嗎﹖也不可能。譬如,舍利弗於佛陀在世時,最後現證羅漢果,以舍利弗當時的肉身可以成為報身嗎﹖不可以。而化身一定要十二相成道,以佛來講要十二相成道,投生、降魔、轉法,一直到入涅槃。就十二相成道來講,羅漢也沒有,菩薩也沒有,因此,如何去成就三身呢﹖有沒有理路﹖在經典上有如何現證空性的理路,但是卻沒有如何成佛的理路,所以,這些禪門弟子問﹕「我證空性以後再出定,生生世世都是這樣,到底要如何成佛呢﹖」,所以,這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

(問:只有佛沒有入定出定的情形﹖) 佛沒有所謂入定出定的差別,十地以下的菩薩都還要入定出定。其實以大乘來說,現證空性是屬於自利,出定以後要利益有情。

(問:所以,出定要利益有情,累積福德才能成佛﹖) 如果只是出定利益有情,這羅漢也有,然而菩薩的願力是要成佛,成佛的方法呢﹖譬如,以《般若經》來說菩薩要莊嚴佛土,就是要成就自己的佛國土,要怎樣成就呢?

(問:修六度萬行﹖) 你說修六度,初地也在修,二地也在修,到十地都在修,修這些六度萬行,就很自然可以成就一個佛國土嗎﹖這是很值得探討的問題。

因此,依我個人學習所理解的,如果只有緣空性,像十地菩薩,如果沒有學習特殊法門,還是沒辦法成佛的。可是十地菩薩,有沒有證空性?有的,十地菩薩也是入定證空性,出定行六度,但是十地菩薩還是無法成佛。以空性來講,我們剛才有提到,羅漢也有;而行六度來講,初地、二地、三地一直到十地都有。

(問:是不是要將最為細的惑斷掉﹖) 可以這樣講,可是微細的惑要靠什麼去斷?所知障,最微細的惑要怎麼斷﹖要將這個身轉為三身,要怎麼轉?必須要將如何轉的理路說出來。說要證空性,證空性是有理路,而且這理路我們能了解,同樣道理,成就三身的理路呢﹖這很值得去思考。

因此,關於成就法身、報身,在密法就說的很清楚,而且有明確的理路。以顯教來說,是沒有錯,是以修六度成就法、化、報身,但是怎麼個成就法﹖這就沒有講了。所以,關於這部分就要修學《密宗道次第》了。

關於《密宗道次第》你們將來有因緣再如法去學習,現在我只能很概略的說。當我們開始死亡時,是由眼識開始消失,然後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最後剩下意識。然後這個肉身,粗分的色蘊就拿去燒,剩下細分意識,細分的意識就轉為中陰身,那麼,我們是以粗分的色體來成佛嗎?不是。我們說佛陀的報身如同彩虹,所以不是這種粗分的色體,是所謂的「意識身」、「意生身」,是由意識所生出的身。

(問:中陰身是意生身嗎﹖) 中陰身也是意生身,我一時之間無法明確想起來是幾地的菩薩,可以以意生身去利益有情,包括羅漢也有意生身,至於意生身的差別在哪裡?這就需要再另一步去探討。

所以,中陰身的意生身是由業力所形成,菩薩的意生身也是由其業力所形成,以菩薩來講,在八地以前還是有業力,因為煩惱障未斷盡。中陰身是要靠我們的意識身而轉化,所以,可以將你的意識身轉為佛的報身。所謂思即是業,在密法上,可以以思惟力觀想相似佛的報身,以微細的心識這樣做,但是,觀想為報身是隨順報身相,而不是真的報身。所以,這在密法就說的很清楚,將來若有因緣,再如法的去學習,一定要如法﹗

【二】
又有說,透過學習思惟生起義共相,可是為何有說,所學的都是文字相,和內心的體悟沒有關係﹖這要如何理解﹖

師父開示:正確修空性義共相,義共相本質要隨順於空性﹗

(問:論上說,要透過學習思惟生起義共相,可是為何有說,所學的都是文字相,跟內心的體悟沒有關係﹖這要如何理解﹖)因為,義共相是隨順事實的情況而增益出來的,這也就是為何一定要學習教裡的關係,就是在這裡。在《菩提道次第》有說,解脫之路我們沒有走過,所以不能依自己的經驗,或只憑自己的想像去理解。我們要能夠了解,必須透過文字的學習,不僅要透過文字的學習,而且還要經過老師的指導而生起義共相,如此才會正確。關於這一點,就是我經常提醒你們的,不能不依經教而依自己的體驗在講法,這會有很大的過失。

我們上一堂課有討論過,寺院的鐘聲這個例子,「這個聲音~,就不要動念了,如此而已」,試想,如此在你的心識,現起的義共相是什麼﹖再者,在你的心識,如果將這個聲音遮掉,如此遮就不要再想了,你必須知道,這樣所現起的義共相有沒有隨順空性﹖「如此遮~ 不要再想了」,如果以這一分去證悟,一定很糟糕﹗因為,言詮遮法,不僅文字上遮,而且於其內心還要有所領悟,請問,這樣你領悟了什麼﹖例如,「無瓶」,你領悟的不是空性,也是不其它,請問你領悟的是什麼﹖如果以這個去證悟的話,那真的很糟糕。

因此,這就牽涉到義共相了。因為,我們是要修起義共相,然後再依義共相去證,如果義共相的本質不是隨順於空性,那麼,你所證的是什麼?這要善思辨﹗同樣的道理,「沒有瓶」你心識所領悟的是什麼?並沒有,這就變成無記了﹗

同樣的,問你開悟了沒有,你答「我五歲」,當你講完了,你內心的體悟是什麼?這是你要注意的,而不是回答我五歲之後整個心就鈍掉了,你們不覺得這樣的思路整個就卡死了嗎﹖根本無作意。這樣的無作意是隨順哪一個呢﹖佛法是談因果的,以果來看的話,這因是什麼?

像上一回也有討論到「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地址」,這就緣起法來說是有過失的,西方就是地址,難道要像娑婆世界的地址一般,環山路幾段幾號才是地址嗎﹖又,就空性來說也是有過失,「沒有地址」,心識上遮除掉了,你體悟了什麼?還是無記!所以,宗喀巴大師說「這一類人是大毀謗者」。

我們教導別人包括自己的體悟,心識上分別心的顯現只有緣起性空而已。當然,以緣起而言就分為很多,如果以修心來說,就分為念死無常、出離心、菩提心,包括所有的法相名詞等等。若以性空而言,就有有部、經部、唯識宗、中觀宗等四宗宗見。所以,絕對離不開性空緣起。如果你所說的離開了性空緣起,那就是錯誤,因為以空性來說,有過咎,以緣起法來說,也是有過咎。

其實一般而言,禪機是接引上上根器,所以只宜對內,不宜對外公開。因此我的建議是,不宜公開談論很深的禪機,除非你自己本身像佛一樣遍一切智,否則不要如此作。因為佛在對機而說的當下,同時現量緣緣起法,因此可以直接對機而說,問題是,連十地菩薩都沒有這樣的能力,以十地菩薩而言,要觀緣起,還是要緣世俗諦法而入定,因此,如果要談很深的禪機,我是不同意大眾開講,因為我們不是佛。再說,若以應成派來講,因為出定的眼、耳、鼻、舌、身、意等識都是錯亂識,所謂錯亂識,就是沒有辦法通達到對方有情的根器,當下你沒有辦法通達。除非能力夠,回去再入定,觀察對方有情的三生緣起,知道了以後下次來再講,可是當下要通達的話,是絕對沒有辦法的,因為你不是佛。因此,我個人覺得,假若有一些言談不對機而講,這樣不好,會有過失。

菩薩戒有一個公案,在《菩提道次第略論釋》也有提到,以前有一個人對國王講「一切即是空」,結果被殺掉,國王心想,什麼空?看我明明拿刀將你砍了。以菩薩戒來說,談空不對根器就是犯菩薩戒,因此,我個人認為,如果說者有受菩薩戒,那麼絕對犯戒,因為,只要其中的一位聽者現起無作意的覺受,那麼說者就犯戒,雖然心態並非刻意,但是加行罪就犯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善心犯戒”,這我們自己要謹慎﹗

【三】
空性之「比量證」、「異共相」與禪宗「疑情」有何差別?二者可以配合嗎﹖

有兩種修持的方法可以試。第一種:先遮除掉,然後再以「疑情」。第二種:遮除掉,在內心生起「比量證」而去修持。我曾經以這兩種方式去請示藏系的師長,他說以前在藏系也有人以第一種的方式修持,就是先遮除掉再以「疑情」,去尋找,疑一個點,譬如「未生我是誰」,但是,以這種方式修持的人很少。大部份藏傳上師所運用的是第二種,遮除掉,在內心生起「比量證」而去修持,他們並沒有運用「疑情」的方式。

在上課時我們有討論過,「這個聲音,就不要在動念了」、「如此遮~不要再想了」的例子。我們心識的作用一定會有對境,就這個例子來說,就是心所的作用與聲音。如果是什麼都沒有,在你內心一定是生起「什麼都沒有的聲音」,只要是內心如此生起,那麼一定有義共相,因此來說,如果是「什麼都沒有」的義共相,能證空性嗎?不可以。因為,義共相是引領分別心去通達了悟的。

(問:生起如何的義共相,才能證到空性呢﹖) 這關係到生起義共相的「因」。如果是遮除自性而現起「無自性」的義共相,這義共相的本質是「無自性」,就「無自性」這一分來說是與空性相隨順,如此才能證空性。

(問:但是禪宗不以義共相嗎﹖) 禪宗是以「疑情」,例如,疑「未生我是誰」。可是,當你生起這「疑情」時,內心還是會有「義共相」。而且,這一分義共相,如果不是依「遮除」所現,只是疑一句「未生我是誰」,這是不能通達空性的。

(問:義共相比量證,與禪宗的疑情,兩者能配合運用嗎﹖) 我的建議是,可以依「疑情」的善巧方便而達到「止」,由達到止再起觀察,進而現證空性。因為,「疑情」讓心識專注一境的力量是比較強的,但是,當心識專注於一境時,除非你自己能夠理解這是前方便,否則接下來,就要由開悟的聖者導引。

【四】
由《菩提道次第廣論》之「觀察正理」,引申探討禪宗之「疑情」。由疑情(伺察識)產生定解,再由定解趨於止或趨於觀。疑情所緣的是「無我」的顯現相?或是「無作意的我」﹖

所緣的無我是「非實有的我」,才是隨順於空性。如《菩提道次第廣論》506頁第6行,本文:「觀擇實義諸瑜伽師,作是思擇而生定解。」這定解,不是伺察意。這裡的意思是說,當我們依著我們的名言識,我們的名言識會顯現為實有,乃至於耽著實有,若是實有,就以觀擇正理推察,當還在作推察時,這還是在尋伺,這不是定解,等到推察尋找不到,定解是無自性時,這一分才是定解。所以,作是思擇,以「七相」推求時,尋求不到「自性有」,對於這一分產生定解,定解「無自性」。

又說:「所謂車者,若有自性,由一異等七相門中,尋求有無自性之理,正推求時定無猶豫,七隨一中而能獲得,然於彼中皆無所得。」

所謂車者,一定離不開支分。法的存在不是「一」就是「異」。為什麼是「一」﹖因為,車子與車子的支分是「體性一」,兩者是有關係。為什麼是「異」﹖因為車的支分不等於車子,亦即「反體異」。因此,法的存在假若有自性,同樣的道理,一定離不開「一」與「異」,所以,若有自性,不是「自性一」就是「自性異」。若有自性,即是不待緣、常法、非新造。假若是如此,在支分上一定尋求得到自性,然而,由一、異等七相門去推察尋求,自性到底是有或是無﹖然於彼中皆無所得。因此,對於自性是有是無,定無猶豫。如此才是定解。

從這個地方可以引申,有關於禪門的思考方向,禪門當中所謂的引起「疑情」。當我們引起「疑情」而且要止於一境的時候,這時候一定要產生定解。

(問︰先定解再疑情﹖或是先疑情再定解﹖)引起疑情要止於一境的時候,要產生定解。先疑情,例如疑「未生我是誰」或「念佛是誰」,這是疑情。當產生疑情的時候,是屬於猶豫,這還是伺察識,這樣一直推察尋求,到最後肯定「我」不存在了,這最後的肯定才是「定解」。由這個「定解」再趨於止,或趨於觀。所謂「趨於止」就是緣空性之止,當緣空性之止,然後再起觀,觀空性存在的方式是如何?然後得「止觀雙運」,最後現證空性。可以如此對比禪門所說的三觀,以「觀察正理」配合「三觀」而運用。

所謂「疑情」是緣某一境而產生疑情,當然,這其中又有分,如果是要訓練緣空性的能力,可以對很多事物來觀察,但是,在正觀察,在還沒有產生定解的時候,不能改變所緣境,因為,這樣只是在訓練掉舉而已。因此,你要對某一境已經產生定解了,生起空性的定解之後,然後出定再觀察某一物。《心經》所說,先觀察色,再觀察受,再觀察想……一直觀察到一百零八項,這觀察一百零八項,是要訓練我們對每一物觀察證入空性的能力。但是,要證入空性時,是只於一個所緣境依此觀察,破除對境的耽著實有,而安住於「無實有」這一分,然後現證空性。是要依著這樣來做,而不是每一物都要證空性,假若每一物都要證空性,那也成不了佛了。

(問﹕產生疑情不是就定解了嗎﹖當我們起疑情的時候,不是就止在那了嗎﹖) 疑情不是定解,「疑」怎麼會是「定解」﹖疑情也不是「止」,是提起疑情,然後再止於那個疑的覺受上。我們說提起疑情,當「疑情」起來時,會有強烈的覺受,接下來止於那一境,由此再開始修止,一直修,一直修到「得止」,得到止之後還要再「起觀」,觀也是要有所緣境,所以,還是要起疑情。例如「念佛是誰」,這就要思惟修了,這會產生覺受,然後安住於那一分覺受上,其實以這種方式修止是很有力量的。

我的看法是,經由「念佛是誰」、「未生我是誰」起一個疑情,當這「疑情」越來越強的時候,會產生一個無我的覺受,「我?誰?」,會有一個相似無我的覺受,接著,依此相似無我的覺受而修止於一境,當得止的時候,禪師會提醒,「無我」是無什麼我﹖此時,這一點就要釐清楚了。

因此,在禪宗有很多公案,當你談「有」他破你,當你談「無」他也破你,都是在「有」、「無」這樣訓練你,是有也是無,是無也是有。但是,總的來說,有就有,無就無。我們學習到這裡,能夠明白,這都是要訓練「緣起性空」,談緣起不要執緣起,談性空不能只有性空沒有緣起。

所以,在禪門公案中說「鴿子飛了」,還有「飛」﹖就將你斬斷破除。由此亦可說明,除非這位禪師已經開悟了,否則這樣的作是很危險的,因為,若沒有緣起性空的正確教理,這很容易落入斷滅見。所以,當你「疑情」、「無我」的時候,你要知道,所緣的是「無我」的顯現相﹖或者是「無作意的我」﹖這一點要特別注意。如果,所緣的是無我的顯現相(無我的義共相),這分無我還有一些隨順空性,如果你能更進一步去理解,這分無我是破除「實有」的這一分,這一分「非實有」就是隨順空性了,如此才是正確。假若能由這樣來釐清楚,對於參禪會有很大的幫助。

總之,假若沒有「緣起性空」正確的教理基礎,直接要起「疑情」,除非是跟一位已經證悟的上師,或者,這位善知識對於緣起性空都很清楚,他可能是在資糧位,或是加行位,假若有這樣老師帶著,當然就不怕了。不過,另一個角度來說,即使有這樣的老師帶著,假若自己沒有緣起性空的正確教理基礎,你也未必會全然聽老師的話。如果你認為每一個都全然會聽老師的話,這是不周遍的,因為佛在世時,也有弟子不聽他的話。所以,如果能夠,還是要有教理的基礎會比較妥當。

我們可以就很多例子來說,你看到的瓶是真瓶嗎﹖你聽到的聲音是真的聲音嗎﹖這是不是會產生疑情﹖是有一點在否定了。再者,無聲與無瓶,是空性嗎﹖這可不一定!所以,這一些都必須具備有教理的基礎才能夠決擇。假若這方面能夠釐清楚,對於參禪會有很大的幫助。

【五】
談「現量證」之前要先了解,識體作用的顯現是否相隨順於我們所要證﹖在體悟禪門公案之前,要先了解識體的作用。要證境,一定不能以無分別,絕對不可能以無分別證入空性。

(問:依我們現在的有分別,能證入無分別嗎﹖)依我們目前現有的理解,要靠我們的現量去證空性是不可能。以應成派的宗見來說,所謂現量,一定是「於其顯現境無錯亂」,這如何理解呢﹖我們的根識會有「顯現境」,但是同時會「顯現自性有」,這是屬於根識。那分別心呢?分別心是會顯現「義共相」及「自性有」,所以「於其顯現境不錯亂」是指這一點,站在應成派來講,承許這是現量。雖然就其顯現境還是自性有、是錯亂,但觀待你的心識而言,也是現量。但是若耽著它這分「自性有」,那就變為非量了。

(問:顯現實有,就一定會執實嗎﹖) 會顯現實有,但不一定會執。以應成派來說,名言安立有三種:第一、執實有,這是一般凡夫異生。第二、名言安立,這一定是聖者。第三、不能說沒有執實,也不能說執實,「杯子」如此而已,這是總的,大部分都是屬於第三種。

因此,分別心上無常的義共相這一分,同時也會顯現自性有,但是,我們是以這分「無常的義共相」而引領去證入無常,而不是以「自性有」去證悟。雖然這分義共相是錯亂的(因為它顯現自性有),可是它顯現無常的這一分,是隨順無常。也就是說,「顯現無常的義共相」和無常是相隨順的,因此可以引領我們證到無常,但是「顯現自性有」的這一分,和無常並沒有相隨順。同樣道理,我們的心識現起空性時,有沒有「空性的義共相」?也有,這一分義共相和空性是相隨順的,但是「顯現自性有」這一分和空性是不相隨順,所以不能靠自性有的這一分去修。因此,如果我們對心識所顯現的情狀不清楚,能不能引領我們去證悟也不清楚,談那麼多是沒有用的,這就如同經論上所說,我們身上帶著珍寶卻不知道,還去向別人要飯吃。

(問:義共相本身真實存在嗎﹖) 義共相本身是不存在,因為,義共相是隨順事實的情況而增益出來的,但是,顯現無常義共相的這分和無常相隨順;顯現空性義共相的這分和空性相隨順,所以義共相能引領你去證,當義共相消失掉時,可不可以證到無常、空性?當然可以。

因此,當我們談禪機的時候,所談的這句話,在你內心的顯現相如果不是顯現空性的義共相,那麼你是顯現什麼呢?如果你自己不清楚,卻說我體悟了,這是有過失的。佛法談因果,前一刻「啊,我體悟了」,你體悟了什麼?因為有第一刻才有第二刻的體悟,所以回憶起第一刻「喔,對!對!」,那麼,你體悟了什麼?如果連自己不清楚,卻又說「唉,這名言不可說,不可說」,佛都說那麼多法了,哪有什麼不可說的呢?我們都會在譬喻上說「我體悟了」,那麼,這譬喻是要證什麼?你證到了嗎﹖在禪宗裡有很多公案都是以譬喻的方式讓你體悟,而這譬喻是要證到根本宗,所謂證,有證緣起,證空性,那麼,你證了什麼?禪門有很多的公案完全都在譬喻上,「燕子飛了」,「你還有燕子飛呀!」,這是譬喻,「啊﹗原來比丘尼是女眾」這是譬喻,但這譬喻是要證什麼﹖你清楚嗎﹖有證到嗎﹖但是,我們卻很容易說「我體悟了」,結果在心識上卻沒有證到所要證的。

(問:可是有人會說,如此就落入分別了,例如打坐聞到香味,會想這是燒香﹖塗香﹖有人就會說:我們不要分別!) 或許你可以跟他說,如果你真的都沒有分別,那麼你就不會講話了,你現在還是在分別「不要分別」。關於「分別」在百法上有提到,根識也有分別,只是它是屬於無分別,第六意識是屬於有分別,但二者都是屬於分別。分別這一分是「唯明唯了」,既然是唯明唯了,一定很清楚所對的境。例如昨天有人問「不思善,不思惡」,除了善惡還有無記,那麼你是見無記嗎﹖或是見什麼﹖所以,這都要從你的識體上去了解,去證得。在《南山律》提到,佛陀講無常有人證得大乘法,佛陀講《涅槃經》談大乘法卻很多人證羅漢,所以,不是法的問題,是聽了之後產生什麼體悟而來分差別。所以,我是在說「識體的作用」,當你說一句話出來,你要了解自己的識體是什麼?就例如,你若沒有起一個念頭「我要去吃飯」,你會去吃嗎?不可能。

(問:聽到打板,就會去吃了﹖) 你講這話就錯誤了,「打板」是吃飯的共許,你的反體不用起吃飯,一起打板就知道了。譬如,只要一談到「仇人」,你就會「哼!」,心識就耽著趣入了,你不需要說「討厭」二字。只要一說「兒子」,你就是「喜歡」。所以,要了解自己識體的作用。

【六】
禪宗的公案,大都是「於世間名言中,訓練體悟空性」。

禪宗有很多公案,都是在言談當中駁斥,對不對?你們如今已學到這樣了,要去體悟,那些公案所要修行的味道在哪裡?

回到剛才的公案,他們是在爭論這隻貓,貓是你的或者是我的,這個分什麼?分為「執實」之我的、你的,以及「無執實」之我的、你的。當他們兩個在爭論時,結果貓在無意中被殺死了。依我們所學的理解來討論,事實上,就以這隻貓來講,貓存不存在?貓是存在的。但是怎麼的存在法?以哪一種存在的方式會讓我們生起執實﹖也就是說,以哪一種存在的方式會讓你輪迴生死?是「執實」。

貓是如何的存在﹖如果以應成派來說,是「唯名言假立」。如果以唯識來說,你還認為有外境的貓﹖認為有外境的貓就是執實,就是輪迴生死。所以他說,你們兩個講出一個理由來,這隻貓是怎麼存在的?若還有執實,就把貓殺掉,你們兩人說,實有的貓在哪裡?是以這隻貓來教化他們兩人,你們還有貓的存在﹖另外一個角度來說,貓有沒有﹖有,但是,怎麼的存在?

所以,你們注意去思考,禪宗的公案,大部分都是在世間的名言上訓練你,在世間名言上訓練你去體悟空性。你的空性覺受不可以掉,因為只要空性的覺受一掉,就會覺的真了,一真的話,祖師就給你扣上另外一個帽子,然後就走了,為什麼?因為你的執實與我這帽子一樣,跟解脫輪迴生死一點都不相干。可是當你一體會,心識一轉,「執實的貓」根本不存在,那麼爭論你、我的心,就會頓然放下。這種無執實的覺受,如果於行、住、坐、臥都存在著,煩惱絕對不會現起。所以,祖師都是看你當下心識所流露,如果有執實,他就馬上一棒過去,讓你暫時將執實降伏。

我們今天談這個很重要,我們正在談的時候,就愣著,事實上,那不是愣,是那個空性的覺受一直留著,吃飯就吃飯,但空性的覺受還清楚。就像現在跟你們談話,那味道就這樣慢慢說出來了,我相信如果你有體會,那味道還留著,這樣能理解嗎?如果,你們無法體會這句話是要體悟什麼,只有學公案而已,那就叫「禪殼子」了。

(問:在藏系裡,也有禪宗的法門嗎﹖) 禪宗這個法門在藏系是有的,但是,他們不以此為主,是有這個法門,但不是以這個為主。西藏的佛法,是將佛陀廣大的教法延續下去,他們是以這個為主。

(問:是不是有中觀的見解,再學習禪宗會更好﹖) 對﹗你們有沒有察覺到很重要的一點,禪宗之所以在唐朝會興盛,前面有三論宗。也就是說,就歷史的演變來看,是先建立了中觀的思想之後才引起禪宗。因此,如果沒有中觀的思想,禪門要演變起來就不可能了。由此我們可以反方向推論,若要能體會禪門思想,那一定要有中觀思想的建立,假設沒有中觀思想的建立,是會墮入斷滅見﹗所以才會說,禪門是接引上上根器。

至於你所說的「達摩祖師傳」我是有看過。是沒錯,達摩祖師跟神光說「將你不安的心拿給我看」。一般我們會認為,有一個很實在的不安的心存在,例如當被人倒會,或遇到很困難的時候,是不是會有一個很實在不安的心﹖如果你認為有一個實在的心,拿給我看﹖所謂實在,就如同有一個實有物,如果等同實有物,是不是可以找得到﹖可以,那麼如果找得到的話,你拿給我看。所以神光當下開悟了,原來這個實有的心沒有,可是他了不了知﹖他了知,當了知「實有的心沒有了」這一刻。

就以這個事例而言,有人的心識也是有覺受,可是他的覺受,是「無所緣」的覺受,如果是這樣,那就修錯了;你心識的覺受如果是「無實有」的覺受,那就正確了。

(問:所以,無所緣的覺受,跟無實有的覺受是不同的﹖) 那是一定的﹗如果,真的以無所緣一直修下去,那就證到外道去了。所以我經常說,你若沒有在想,那麼睡覺或昏迷也是沒有在想,但是現證無實有是不是沒有想?所以這要分清楚。你如果間接有「無實有」的覺受,可是那「世俗名言」還存在,而那世俗名言只是一個了知而已,如此成立勝義諦與世俗諦才不會有錯誤,才不會落入斷滅見、常見。

【七】
就空性覺受而言,如何於行、住、坐、臥都是修﹖直接所緣「緣起相」,間接所緣「空性的覺受」。

接著來說,如果你的空性覺受,從早到晚都沒有掉,請問幾年下來,會不會開悟﹖如果平常這個空性的覺受都沒有掉,當你真的修空性定,會不會很容易切進去﹖會很容易的。

所以有一句話說「由有入空」,這「有」是指什麼﹖是你在世俗法的分別心所抉擇的空性,這分空性的覺受如果都沒有掉,依此而證入空性,所以修行都在行、住、坐、臥。行、住、坐、臥是不是唯名言假立的世俗法?是的,所以由世俗法去體驗,原來世俗法的存在,只不過是一個了知而已,根本沒有實有的外境,沒有實有的這一分是不是空性?一定是。所以,心識直接證世俗法,間接證空性。也就是說,心識的直接所緣是世俗諦,間接所緣是勝義諦,但我這裡所說的不是現量證。

因此,當你平時空性的覺受愈訓練愈強時,修定的時候,心識就會比較容易轉到「直接所緣是勝義諦」,而且較容易安住於所緣境,因為,平常都訓練到不容易掉了,更何況是打坐的時候。所以,當你的空性覺受掉了,為何禪門的祖師就會當下棒喝下去﹖以一般世俗的說法,如果你本身的經驗很濃厚,對方有沒有掉,一看就知道了。

所以,你一定要在生活當中去體悟空性的道理,直接所緣的是緣起相,間接所緣的是空性的覺受。也就是說,不以空性的覺受為主,但是有現起空性的覺受,是以世俗法的緣起相為主。所以,你的修行不會離開生活,也就是祖師所說的,修行都是在行、住、坐、臥。但是,假若你是以無分別的話,一時要落實到生活中運用,你就會無法修了。

(問:可是緣空性很專注時,世俗法心識的分別,也會沒有辦法很投入﹖) 是會有一種情形,你的心識當下很專注緣空性,以緣空性為主的時候,確實沒有錯,在世俗法上是會沒有辦法很投入,可是,這是到了某個程度,這時,你可能連吃飯都會流口水,實際上,這是百分之五十、六十、七十都緣在空性定之上。但是,如果以一位初基修行者,是不能這樣做,你要以緣起法為主,然後再慢慢體悟,等到有朝一日要直接修定、要開悟,就關起門來參禪三個月或六個月。當心緣一境很專注時,甚至有時你還會隨地大小便,沒有關係,會有人幫你服務。可是,你若在外,能有人這樣服務嗎?是無法這樣的。

至於所謂「參話頭」,就是你已經要將心識緣在空性上,當你的心識專注於所緣境時,旁邊的事情就沒辦法專注了,那是一定的,這個時候,就關起門來三個月或六個月。


【八】
有說,修禪宗可以直證八地,該如何理解?

假設,修禪宗可以直證八地,首先要理解的是,所謂「直證」意思為何﹖是在一生之內,從凡夫地將地地所要斷的障逐次斷盡?或是當下一刻破盡而直證八地?若是此生逐次斷盡(斷初地所應斷之後,再斷二地所應斷,如此次第而斷),這我也同意,譬如常啼菩薩,因為如法依止師長,當生直證八地。反之,若是當下一刻盡破而直證八地,請問,是因修禪宗的法門而證呢?或是其具有直超八地的能力(習氣)?

第一、假若修禪宗之法門可直超八地的話,何以禪宗初祖迦葉尊者只證小乘果位?禪宗之初祖依禪門僅證阿羅漢果,何以後來的弟子依禪門,反而可以直證八地?理由何在?總不會我們的根器比迦葉尊者還利吧!假若我們是利根,何以迦葉尊者見佛陀未幾便證羅漢果位,然而我們參禪至今又證何果位?這是我們自己要向內省思的!

第二、若是具有直超八地的能力(習氣),試問,此能力(習氣)是無始劫來本就具有的嗎?若是本來就具有,為何他有情卻無有此種能力(習氣)呢?若是此世才有這樣的習氣,試問,此習氣的轉變是從何而來?如果不是從聞、思、修轉變而來的話,就應該是四生之一的自生而來,不然就是他生、共生,或無因生之其一而來,然而此四種均為《中論》之所破。《中論》說:「諸法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更不無因生。」。假若此生之能力是從聞、思、修轉變而來,便可證知,此生具有此種能力,是來自於過去世的聞、思、修累積而來。如果仍要否認,何不承許自生呢﹖再說,若此能力可直超八地的話,為何不直超十地,乃至成佛呢?

(問:直超成佛有極大的困難,因為,從八地到九地直至成佛的過程中,所需要斷的障,有相當大的難度。) 那麼,同樣的道理,從初地至七地也有不同的所應斷之障,難易程度也不同,同樣也不能直超啊!如果,仍然要承許有直超的話,你的理由為何?假若沒有理由,或是理由不正確的話,建議你,直超八地太慢了,倒不如直超成佛,反正理由都是由自己說的!若不依著佛所授記的龍樹菩薩、無著菩薩所建立的地、道、果斷證之次第,卻又說禪門不立文字,沒有理由的話,那外道也應該可以成佛了!因為一樣,理由都是由自己說的。

再說,禪門中所說的明心見性,所謂的見性即是見空性,因為經中說:「解脫無二門」,意即大乘、小乘解脫唯一之門為空性。佛陀三轉法輪所說的空性,除了龍樹菩薩依著《般若經》建立中觀之空性,及無著菩薩依著《解深密經》建立唯識之空見之外,中國禪宗四祖至五祖皆依《楞伽經》為主而證悟,而六祖以《金剛經》為主,他們均未離開龍樹、無著之見!中觀、唯識從初地到成佛,地地均有其所要斷的障,這些見解在中觀的靜命論師,唯識的無著菩薩所著的論著當中,都做了相當清楚的說明,其中並沒有任何顯示出有頓超八地的。

(問:見性不就是見佛性嗎﹖) 若如你所說,見性即是見佛性的話,請問,未見佛性前,由何障障礙見佛性?在所有的經論中,所顯示的障唯有二種,即煩惱障(障解脫)、所知障(障成佛)。《入中論釋》中說:「無明習氣,能障覺了所知,以彼無明等習氣,亦唯成佛一切種智,乃能斷除,非餘能斷。」,又《解深密經》中亦說:「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暴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指法無我),恐彼(無法接受阿賴耶識之根器者)分別執為我。」。由以上經論可知,障成佛為所知障,此為內道佛弟子,不論其為任何宗見均需承許。那麼,請問:未見性之前,障礙成佛除了所知障之外,還有何障呢?假若你承許所知障的話,那你就應該承認見性即是見空性。假若許見性即是見空性,除唯識、中觀所立之空性外,還能用何者去斷成佛之障,而見性成佛呢?唯識、中觀所立的空性,從見道位至成佛,均為二大劫,這二派依著佛所授記諸大論師之論著中,均未顯示出可有直超八地者。

況且經上又說:「苾芻或智者,當善觀我語,如鍊截磨金,信受非唯敬。」,因此,也才有所謂的四依──依義不依語、依法不依人、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無非顯示不僅要依經,且要依理,尤其要依著佛陀授記的龍樹菩薩、無著菩薩二派來抉擇,若不依著龍樹菩薩、無著菩薩所著之論來抉擇的話,那麼,就會有諸大論師造論無益,佛陀授記無用之過失,假若,還有超出龍樹菩薩、無著菩薩之外的見解,那應該是你自創的了。假若仍然依文解義的認為,有所謂的見性成佛、直超八地…等,那麼,對於「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句話,也可以依文解義的說:此屠夫放下屠刀,即刻可以成佛。因為理由相等啊!

再說,禪門參話頭:「念佛是誰?」,此具有尋伺、尋求念佛是誰之疑情作用。然而,佛於經典均說諸法無我,假若你又要去尋找念佛是誰,如此不是成為有我了嗎?這種說法不是與經典所說的成相違了嗎?那麼,到底有沒有我?若有,便不能破,若本來就無,又何必破呢?「念佛是誰」此話頭,不是變成無用了嗎?但是,祖師大德卻有因參話頭而開悟的,這該如何會通呢?你總不會回答說:此為甚深密意,不立文字吧?!

又有一說:「禪坐時,當觀照心。」此說法本是正確,然而若不了解其內涵,則又易於依文解義。其中「觀照」的內涵為何?經中說「法不孤起」,即是說明,法絕對不是單獨產生,而是觀待緣起而生。譬如,見分定觀待相分而有,若無相分定無見分。同樣的,相分亦觀待見分而有,無見分亦無相分。心起作用時,定有所緣之境,依此理由,而來探討「觀照」二字之內涵。所謂觀照,一定是在說明心的作用。當心一起作用,即為「觀照」。觀照的所緣境是什麼呢?假若觀照僅僅是了知,此了知一定有所緣境,若無所緣境,了知之作用則不生,因為經說「法不孤起」。故此觀照之了知的所緣境,一定是心。然而心的定義是「唯明唯了」,無大小、無形狀、無顏色,因此,對於妄念不予理會,依此去禪修,到最後也只能證到心而已,根本不可能證到所謂的佛性、法性。因為,心是有為法,具染淨習氣。

一般所謂的心、佛,眾生無二,是指心雖然是有為法,具染淨習氣,但心的法性不容絲毫污染,本自清淨,才說「心、佛眾生無二」。同樣的,「輪迴、涅槃無二」,亦是說以心為根本,若被染污則趣入輪迴,若將染污淨除盡淨,則趣入涅槃。或說「眾生具有佛性」,是指眾生之心存在的本質是空性,法爾如是,是正確無誤的,即所謂的量成。眾生之所以雖具有佛性,但何以未能成佛,是因為虛妄執實,此為染污。染污的識體沒有辦法破壞清淨的識體。因為諸法存在的本質是空性,所以,才可以將心識上的染污斷除,因而說眾生具有佛性,而不是說未成佛之前眾生就具有佛性了。如果具有佛性的話,不要說佛了,連羅漢都可以示現大神通穿牆而去,如果,凡夫異生具有佛性的話,那試著去穿牆如何?只會撞牆而已。

進一步來說,所謂的觀照,若對其所緣境不觀擇思惟,僅僅只是執心不分別,以為依此執心不分別就可以證空性,可以直超八地,乃至通達佛性的話,那麼,外道修無想定也可以有此成就啊!因為外道也是執心不分別,理由一樣啊!再者,執心不分別的話,前五根識也都是無分別,如此,是不是所有的眾生隨時隨地都可證入空性,甚至直超八地…等等?因為你認為依執心不分別而修可達如此之境界,然而這是會又過失的。


回法開示回仁波切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