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師開示
第四世活佛索南絨波 仁波切懇切開示的一席話(一): 現今雖佛法流傳於世,但西藏佛教的始祖「蓮花生大士」親示預言:未來人間雖佛教密宗廣傳,但因五濁劫(壽濁、煩惱濁、眾生濁、劫濁、見濁)之故,以及眾生五毒(貪、瞋、痴、慢、疑)之害,所過的生活是非人般的煩惱痛苦。 而現今雖有科技文明的發達,卻因人格教育及精神發展之微弱,使得人格扭曲與生活倫理頹喪,以致於社會亂象層出不窮,相互殘害多於相親相愛;更遑論良好的精神信仰以及大愛的展現,多數人不知此生活著的真正價值、意義為何?以及如何為自己、他人能做出的貢獻、奉獻是什麼?絕大部分受物質主義至上觀念的負面影響,而沉淪於感官的滿足,而使得心靈的空虛、精神的成長日形缺乏之下,變得貪婪、自私;又因追求物質滿足的背後卻是貪得無厭以致於永無滿足之日,最後陷入害怕失去、求不得及擁有之苦惱中而無法自拔。 而真正發心學佛修行之人與假藉佛教之名而卻行私利之營者的相較之下卻非常之少,初發心者與老學道者往往因辨真偽之能力未予具足及為滿足個人不當貪慾之故大多追隨以神通號召能快速滿足私慾的假道學為伍,過著假相的虛榮以及自以為是的顛倒生活。 仁波切懇切開示的一席話(二): 對於一切如法並以實修苦行不重外相的真正修行之人因個人無明的喜惡之因而未能親近學習及行供養三寶之實,實著惋惜。 在西元第11世紀偉大的佛教密乘聖者「密勒日巴大師」曾言:吾雖是一介凡夫。但因實踐佛法刻苦修行而能於現世得大成就,不再受世間八風(貧、富、貴、賤、毀、譽、苦、樂)動搖心志。更對其妹琵達說道:勤苦修行不是為世間的名聞利養而是首因害怕三惡道(地獄、畜生、餓鬼)的痛苦,再者是因惡業輪迴就如人入火坑般哀嚎苦痛,俗世的散亂紛雜、爭名奪利就如病人的嘔吐物般令人噁心憎厭,最後是謹遵上師「馬爾巴尊者」的訓示:捨棄世間八風和不放逸散亂,不為物慾及他人議論所擾,專心精進修行,證悟菩提利益眾生才是真正修行人應有的神聖心性。尊貴的佛教聖者「蓮花生大士」曾預言:未來世因五濁劫之故,假上師將充斥人間,並以假口傳、灌頂、傳承、法本來蒙騙有心修學佛法之人,而行者應辨知真偽能力未予俱足而遭受其害者將為數眾多。又言:若無真上師的加持及真傳承的法脈,縱使因個人苦修而稍獲神通也無法真正解脫生死,離苦得樂與永斷苦海輪迴。 仁波切懇切開示的一席話(三): 在西藏密乘佛法首重戒律及真上師的加持、真傳承的法門與真學生的奉獻,如不具以上者就如整串念珠般一起墮入三惡道,如真實不虛者,徒因師之故將有如在淨土般清淨、自在。 仁波切言:雖然自己是經晁木格•阿立 仁波切、阿秋 仁波切與札嘎秋竹 仁波切嚴格認證是轉世活佛,但仍須學習一切佛法教理、教義、教法,以及閉關修學禪定、並圓滿111,111遍的四加行並習得大圓滿法門、經論與密續並須考試通過及得到上師阿秋 仁波切親授口傳秘訣、灌頂等。西藏密乘佛教雖可快速成就,但未如實修學就如揠苗助長般空忙一場;如未得上述之成就者即便利益眾生也是不究竟、不圓滿,無實際的功效,更遑言能超渡亡者往生淨土。 再者,學佛修法之人在禪坐之時並非只是用身體打坐,而是要將心性照顧好,不再受世間俗務之影響。並以佛陀的七支坐法且以上師單獨親授口訣為主持續禪修,並通過上師每一階段的考試才能真正得到禪定證驗,體悟廣大無邊之法意;釋迦牟尼佛曾言:「我已將成佛之法交予眾生,而眾生能否成佛是要靠自己本身的精進修行方能成就」。 若非如此,縱然每日禪坐數小時也無法產生累積開悟、明了心性的功德及真正進入本覺之中。且應將每日修法,禪坐、持咒及行善之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願眾生皆共成佛道,並本著願行二菩提心迅速積聚福慧二資糧使得佛性自現。 仁波切懇切開示的一席話(四): 仁波切更言:昔日西藏佛教偉大的成就者「密勒日巴尊者」某時於西藏亭日的地方遇到一位佛學博士的行者,名叫操普,因其愛財如命且認為未得到尊者的禮敬之故,就以因明的論典來為難外表不起眼且看似毫無學問,證量的尊者,使其知難而退,藉此以鞏固個人在鄉民心中地位,繼續得到更多的名位及財物供養。 但尊者卻說:論典的意義非僅知道如何講解,應以能克服世間八風的慾望和降伏自我與我執、法執,並以輪迴涅盤一味而謂清淨法執才是修學佛法的真正精神所在。 更歌言: 惟有上師加持力,此心不受動搖害。 恆修慈愛與悲憫,遂忘自他之執著。 不離本尊而修觀,遂忘卑小蘊界處。 思維耳傳之口訣,遂忘文字與經典。 守護本來平常心,遂忘無明之誤謬。 自身現作佛三身,遂忘希冀與畏佈。 此生來生平等現,遂忘死生之恐懼。 一心定慧之進益,遂忘宗派之異同。 思維生滅皆無實,遂忘教義宗派見。 思維現象皆法身,遂忘著相之修觀。 蓮花生大士更親言:錯失本覺,即使班智達也墮入歧路,雖學問淵博,但缺乏實修證量經驗者,實離佛果益遠。 最後 仁波切為有心修學佛法之行者祈福,並以能同登淨土互勉,並能因緣俱足追隨依止有真正實修證量及傳承法脈的具德上師,潛心修行,不再做對生死無助的無謂俗務活動,而是將修行與生活相互溶入結合使其無二無別,以修行為體、生活為用使得心智成熟、人格完整、生活優質才能斷一切痛苦、煩惱,並能俱足出世間的智慧與功德及世間的才能與福報,在無常裡心性永駐不變之真理,自在永隨不滅;最後敬祝一切有緣人士吉祥如意、清靜自在,並証得無我的空性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