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嘛呢叭彌吽

 


佛子行三十七頌

轉述 噶千仁波切講述佛子行



佛子行三十七頌如能每日唸頌一次,除了能牢記於心外,當我們遇到痛苦逆境時,就能馬上將頌文的意思想一想。





也希望我們中心以及有緣看到此文章的佛子們也能聽從尊貴的噶千仁波切所給予的期許如實如法修行佛子行三十七頌,這是最基本的。



阿彌陀佛! 索南達吉仁波切 合十

南無羅格秀惹亞

誰見諸法無來去 唯一情形利眾生
殊勝師及觀自在 三門恭敬恆頂禮

利樂之源諸圓覺 從修正法而出生
彼亦依賴知其行 是故當說佛子行

一、 獲得暇滿大舟時 自他為渡輪迴海 晝夜恆時不懶散 聞思修是佛子行
二、 親方貪心如水盪 怨方嗔心似火燃 取捨皆忘癡黑暗 拋棄故鄉佛子行
三、 捨惡境故漸減惑 無懶散故善自增 心澄於法起正見 依靜處為佛子行
四、 常伴親友各自散 勤聚財物遺為跡 識者捨棄身客房 捨此世為佛子行
五、 交近彼而三毒增 且令聞思修退轉 能使慈悲滅盡者 遠惡友為佛子行
六、 依止何者罪過滅 功德增如上弦月 勝善知識及自身 愛彼勝己佛子行
七、 自亦束縛輪迴故 世間神祇能救誰 由此依止不欺者 皈依三寶佛子行
八、 諸極難忍惡趣苦 能仁為說惡業果 是故縱遇命難時 終不造罪佛子行
九、 三界樂如草頭露 須臾剎那毀滅法 恆時不變解脫果 希求其為佛子行
十、 無始以來慈我者 諸母若苦我何樂 是故為渡諸有情 發菩提心佛子行
十一、諸苦源於欲自樂 諸佛利他心所生 故於自樂與他苦 如實交換佛子行
十二、誰以大欲劫我財 或令他奪一切財 己身受用三世善 仍迴向彼佛子行
十三、吾雖無有少過咎 他人竟來斷我頭 以悲心故彼諸罪 自身代受佛子行
十四、何者於吾生誹謗 雖廣宣揚遍三千 仍復吾已慈心故 讚彼德是佛子行
十五、何者於眾集會中 揭吾隱私惡言向 於彼還生益友想 恭敬其是佛子行
十六、吾以如子養護人 彼若視我如怨仇 猶如母憐重病兒 倍悲憫是佛子行
十七、與我同等或下劣 雖懷傲慢屢欺凌 吾仍敬彼如上師 恆頂戴為佛子行
十八、恆受貧苦為人欺 復遭重病及魔侵 眾生諸苦己代受 無怯懦是佛子行
十九、美名四揚眾人敬 財次量等多聞天 然視世妙無實義 離憍慢是佛子行
二十、倘若未伏內嗔敵 外敵雖伏旋增盛 故應速興慈悲軍 降服自心佛子行
二一、一切妙欲如鹹水 任己受用渴轉增 於諸能生貪著物 頓捨卻是佛子行
二二、諸所顯現唯自心 心性本離戲論邊 知己當於二取相 不作意是佛子行
二三、會遇悅意之境時 應觀猶如夏時虹 雖現美妙然無實 捨貪著是佛子行
二四、諸苦如夢中喪子 妄執實有極憂惱 是故會遇違緣時 視為幻象佛子行
二五、欲證菩提身尚捨 何況一切身外物 不望回報與異熟 布施即是佛子行
二六、無戒自利尚不成 欲行力他成笑柄 是故無世間希求 守護戒是佛子行
二七、欲享善福之佛子 一切損害如寶藏 於諸眾生吾怨心 修忍辱是佛子行
二八、為求自利小乘士 見勤猶如救頭燃 為利眾生功德源 發起精進佛子行
二九、己知具寂之勝觀 能盡摧毀諸煩惱 遠離無色界四處 修禪定是佛子行
三十、若無智慧以五度 不得圓滿菩提果 故具方便離三輪 修智慧是佛子行
三一、若不細察己過失 以行者貌行非法 是故恆察己過失 斷除其是佛子行
三二、因惑說餘佛子過 令自違犯且退轉 己入大乘行者過 莫議論是佛子行
三三、貪圖利敬互爭執 令聞思修業退轉 故於親友施主家 離貪著是佛子行
三四、粗語傷害他人心 復傷佛子之行儀 故於他人所不悅 斷惡言是佛子行
三五、煩惱串習則難治 士執念知對治劍 貪等煩惱初萌時 即剷除是佛子行
三六、總之何處行何事 應觀自心何相狀 恆具正念與正知 成辦利他佛子行
三七、如是勤修所生善 為除無邊眾生苦 悉以三輪清淨慧 迴向菩提佛子行

追隨經續論典義 及諸聖賢之教授
為利欲學佛子道 撰此佛子行卅七
無慧淺薄少學故 文劣難令智者喜
然依經典教言故 佛子行頌應無謬
然諸宏闊佛子行 智淺如我難測故
違理無關等過失 祈請諸勝賢寬恕
吾以此善願眾生 依勝二諦菩提心
不住有寂之邊際 等同怙主觀世音

回法開示回仁波切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