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嘛呢叭彌吽

 


大圓滿心性休息論(之二)

大圓滿心性休息論(之二)



2-3、聽經聞法時的正確發心 ◎ 時間:2005.9.8(卷2)
一般我們在聽法的時候總是有聽聞佛法時「發心」和聽法時「行宜(規矩)」的部分要說,但是我們只作略說而詳細的部分在此就不再贅述。一般來說「發心」的原則就是:當我們在聽聞佛法的時候要有一種心態,那就是我們在此不光是為求自己的解脫輪迴而聽聞,要知道今天自己有機會能夠在此聽聞佛法,當有一天我們遇到有緣的人,為了要利益其他人的緣故,我們也可能將今天所聽聞的法述說給他人來聽聞。在聽法的規矩行宜上也有非常多的細節,但總是聽聞佛法的時候要能夠凝神專一,要去除我慢心,至誠恭敬的來聽聞。

肆、淺釋經題

4-1、何謂「大圓滿」?何謂「心性休息」?
4-2、本論可分三部份來說
4-1-1、何謂「大圓滿」?

我們現在所要說的法叫做《集諸法於一論之大圓滿心性休息》,什麼叫做「集諸法於一論」呢?這是因為佛陀所說的法有非常之多,而能夠把佛陀所說的一切法整理出一條能夠用來實際修行成佛的道路的這部論,我們就把它叫做「集諸法於一論」之論著。具有「集諸法於一論」這種特點的論著名稱就叫作《集諸法於一論之大圓滿心性休息》。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叫作「大圓滿」?「大圓滿」是藏密寧瑪巴教派特別所使用的一個名詞。就字面上來說所謂的「圓滿」,就是萬事具足、諸事齊備而沒有任何缺損的意思。這「圓滿、具足」在什麼地方呢?這「具足、圓滿」就存在我們的心當中。而心的圓滿是指什麼呢?它是指說我們的心圓滿具足了佛所有的一切功德(包括了佛陀法、報、化三身的功德),所以這「大圓滿」就是指我們的心圓滿具足了一切。所以我們的心可以說是一個含藏的所在,心含藏了一切佛的功德。我們的心雖然具足了佛性,但是我們卻因為在輪迴當中不斷的漂流輪轉而有諸般的染垢,所以無法認識到自己從本以來就一切具足的佛性。

打個比方說;我們的心就像天上的太陽,對太陽而言是沒有任何垢染可以遮擋它的,但是太陽掛在虛空當中時有時我們會看不到它,那是因為有雲層遮擋住它的緣故。所以我們的佛心就好比是太陽一樣,心是沒有任何垢染的但是有所謂的煩惱跟業障,煩惱跟業障就如同虛空中遮障太陽的雲層一般把我們的清淨心給遮蔽住了。我們藉著不斷的廣修六度萬行、不斷的積具廣大的善業與福報,藉著這樣的修行把一切的障礙和垢染給淨除掉,使得心在最後可以見到心的本質、心的實相;這就好比我們可以利用方法淨除掉在湛藍虛空中遮蔽太陽的雲朵,令虛空中的太陽重現光明一般。

心總是在「輪」、「涅」之間浮沈流轉,所以當我們的心是處在煩惱的狀態之下時就是在「輪迴」(註12)當中;而當心在它的本質或是說在其自性當中時就是在「涅槃」(註13)當中。我們可以說不管輪迴或者是涅槃都是我們這同一顆心所幻化變現的,所以不管是輪迴的狀態也好或是成佛的狀態也好,這顆心都是沒有改變的,以上所說的內容就是這「大圓滿」的意思。

關於「大圓滿」的名稱有非常的多,但是為了令大家能夠不混淆的緣故,我們就很簡潔的說明一下「大圓滿」的意義。所謂「大圓滿」其實也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拿出來給人家看,但是我們可以按圖索驥的來看這部論,按次第的來瞭解什麼叫作「大圓滿」?也從這部論當中可以漸漸的摸索出修行的方法。

註9: 「證量」,指佛法修行者在證悟空行上的程度或是能力。
註10:「四轉思維」,修持佛法的四種基礎或警醒的思维(亦稱之為轉心四思維或四正觀)。分別是「人身難得」、「生命無常」、「業與因果」、「輪迴是苦」。                  
註11:「四部密續」,金剛乘中之密續是顯宗所沒有的,密續有四部瑜珈:事密、作密、瑜珈密、無上瑜珈密。無上瑜珈密分父續,母續,無二續。父續主要本尊:密集金剛,母續主要本尊:喜金剛,無二續主要本尊:時輪金剛。父續非男性本尊,而是所示以方便道為主,母續則以智慧為主,無二續以智巧雙運為本尊。然究竟父續母續之中皆含方便與智慧。何謂瑜珈?瑜珈是與清淨心相或是與佛應義。
註12:「輪迴」:
在佛陀時代,王舍城附近城邑有一個國王叫頻毗娑羅王,這位國王得到了鄰國烏衍那王的厚禮,無以為報,便請教於佛陀應以何種禮物回贈。佛陀以其遍知神通力,知道鄰國之王業力已熟,便開示了繪制生命之輪之方法,命王舍城國王以此圖回禮。在鄰國之王看到了這幅圖案時,由於過往的善業力種子,即使他從未聽受過佛法,當下便參透了圖中表達的法義,生起了真正的出離心,更得到了直接見空的証悟。佛陀更命弟子於寺院牆上畫上此圖,以示教法。
生命之輪表達了三毒、六道輪迴、十二因緣及四聖諦等教法。最中央的三種動物分別是雞、蛇和豬,它們表義貪(雞是貪欲的象徵,此表徵與現代生物研究一致,雞是畜牲中性交頻度最密的生物)、瞋(蛇是瞋恨心的象徵)及痴(豬是愚痴的象徵)三毒。蛇及雞由豬的口所出,表義瞋及貪皆由痴所產生。在中央第二圈中,左邊白半圈代表善業引生於人、阿修羅或天界轉生,圖中可見此三種轉生之圖示,三者頭部都向上,表義此為三善道。右黑半圈中是指惡業引致墮入三惡道,圖中的畜牲、餓鬼及地獄道生命都是形如下墮的姿勢。在再對外一圈,分為六種界別,畫有六道輪迴中的各別苦況。在最外的一圍有十二個小圖,分別表義十二因緣流轉。整個圓輪由猛獸狀的死主手持及口咬,表義眾生因為貪、瞋、痴三毒,造作善業或惡業,便因此在六道中受生,又因十二因緣之流轉,便循環不息地生生死死,被困於此六道輪迴之中不得出脫,永在無常死主(以猛獸表達)的掌握之內。這部份同時亦包含了苦諦及集諦的教義在內。圖上方有一尊佛,表佛陀已超出輪迴的掌握。他手指向月亮,表義他的開示是趨向滅諦的道諦(月亮表義寂靜境界及滅諦)。圖中有一出自《戒經》的偈句:「汝當求出離 於此法律中 於佛教勤修 常為不放逸 降伏生死軍 能竭煩惱海 如象摧草舍 當盡苦邊際 」。
註13 : 「涅槃」,涅槃是梵語,正音為波利暱縛男,舊云涅槃,今順古亦云涅槃。又名泥洹,或云涅槃那,皆音之訛略,或楚夏不同。舊譯為滅度,或云寂滅、無為、解脫、安樂、不生不滅等,名雖異其義則同。今單舉滅度和寂滅二義釋之:滅度,即「滅」除煩惱,「度」脫生死的意思。寂滅,寂謂理性「寂」靜,滅謂煩惱「滅」除。亦可說,證得「寂」靜之體性,自然煩惱「滅」除;煩惱滅除,自然證得寂靜體性。『智論』云:涅名為出,槃名為趣,謂永出諸趣生死,則亦可譯為出趣也。

4-1-2、何謂「心性休息」?

接下來我們要講什麼叫做「心性休息」?之前說過我們的心雖然與佛無二,但畢盡
我們身處輪迴當中嚐盡了許多的苦頭,然而處在充斥著痛苦的輪迴當中我們又該如何呢?我們總是要想個辦法,找個可以休息的地方呀!這情形就好像一個人他非常非常的累,累到他無法再行動,這時候他最渴求的就是能夠找到一個角落,或者是一個可以讓他躺下來,可以令他完全放下一切並得以休息的地方。當他找到一個完全可以躺下休息的地方時,他的身、語、意三門就可以完全放鬆。

我們的心長期的處在勞苦當中,當我們知道我們的心處在如此困頓的情境當中時,懂得為心找一個出路(佛法)然後經由聞、思、修三學(註14)來接近佛法,並且藉著聞、思、修三學最後證悟到自心本自具足的佛性。當達到如此的程度時,我們的自心就可以從諸般混亂的狀態當中得到休息。當我們懂得去廣修一切的善一切的福報,並且透過如實極堅穩的修行令自心見到實相,此時種種的痛苦違逆都會轉為虛有。當輪迴的諸般痛苦違逆消失時,我們就可稱得上是成佛,自己也能見到心的本質,此時就可以說我們的心得到了安歇處。要找到這樣子的一條道路或是方法的話就要透過這部論。





4-2、本論可分三部份來說
這部論基本上分為三部分來說:
1 . 是什麼樣的想法來促成這部論的完成?又用什麼方式來寫這部
論?這是最先會被提到的。這個部分最主要就是講到了「供養、頂禮」以及「立誓」的部分。
2 . 就是「本論」的部分。本論就是指其主要內容而言,本論的部分總共分為十三品。
3 . 就是「結論」的部分。主要是把寫這部論以及我們聽或是講說或是修這部論所累積的功德作迴向。

伍、「供養、頂禮」以及「立誓」的部分。
5-1、解說作者著論之動機
5-2-1、向上師、三寶、三根本作「供養、頂禮」前行
5-2-2、其必要性何在?
5-3、向上師、三寶、三根本面前「立誓」之前行

5-1、解說作者著論之動機

以我們所處的時空來說佛陀曾經出世在這世間,而佛陀所傳下來的法教至今仍然流傳在世間。為何要提到佛出世間呢?那是因為在有些劫數當中是沒有佛出世的。佛法之所以可以流傳是因為藉由佛弟子不斷的輾轉相傳,並且按照佛所說法教實修的緣故,所以佛法至今仍然流傳在這世間,我們也是依靠著歷代聖賢、成就者的恩惠而得以聽聞,思考來修行佛法。

所以這部論所產生的背景就是;佛出世間、佛法流傳,然後有龍欽巴這樣的如此的大成就者得到暇滿人身寶,所以尊聖龍欽巴他自己說:「因為自己得到了暇滿難得的人身,具有如此機會的緣故,見到自己所處的輪迴當中自己以及其他眾生,都在這輪迴當中載浮載沈,為使自己以及其他眾生從輪迴的苦海當中能夠渡脫的緣故,精研了『因乘』和『果乘』的佛法大海,而整理出一部可以令任何一個補特迦羅(註15)依之而能達到究竟成佛的目的,為了這個緣故來寫這部論。」
這部論可以接引初機學佛者乃至想要最後證得佛陀果位者,可以說是上、中、下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最終都能夠令修學者達到究竟成佛的目的,所以這部論是完全無誤的修行論典。

5-2、向上師、三寶、三根本作「供養、頂禮」之前行
對於著作這部論的動機則是希望這部論不是但包含了『因乘法』和『果乘法』,並且能夠指引眾生從輪迴的苦海當中直至成佛,令心能夠得到完全的休息。為了寫這部論的緣故,首先對諸佛、本尊、菩薩作「頂禮、供養」。
本論云:
本初怙主功德廣似海,悲自體性增廣無邊際;
諸佛佛子如意所生處,頂禮意樂所生之雲海。

「本初怙主功德廣似海」指的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佛陀是從本以來在久遠劫以前就已經成佛的。佛陀的所斷所證一切的功德都已經是究竟圓滿的,其身、語、意三門也有說不盡的功德。在佛陀來說其智慧是遍於一切的,佛陀能了知一切眾生所想;其慈悲亦復如是,佛陀的慈悲能夠及於一切虛空法界的眾生而毫無保留。所以佛陀的慈悲與智慧都是無量無邊超乎我們凡夫所能想像的。

「悲自體性增廣無邊際」指的就是說佛陀的智慧與慈悲都是盡虛空遍法界無量無邊的,對眾生苦佛陀是完全知悉了然於胸的。佛陀可以為了解救眾生於輪迴苦海的緣故而施予種種的幫助,令眾生可以從暫時的痛苦中解脫出來,並使眾生可以得到究竟的快樂。若眾生有任何請求的話,佛陀都是可以滿眾生願的;若有人想要投生到善道(天道、人道)當中,佛陀也可以滿眾生願。若有眾生想要成就聲聞、緣覺乃至佛果,佛陀一樣可以滿眾生的願。利根器者若想迅速成佛,佛陀也可以施予方便令之成佛。能夠圓滿成就這些事業功德的就是自本初佛普賢王如來以降的諸佛、本尊、菩薩。由於見到諸佛、本尊慈悲智慧的緣故,尊聖龍欽巴就以至誠恭敬的虔敬心,凝神專一的對十方一切諸佛、本尊、菩薩作頂禮。





5-2-2、其必要性何在?

為何在作論之前要對十方一切諸佛、本尊、菩薩作頂禮?它的必要性又在哪裡呢?這其中的確有許多的必要性:
1 . 作論者如果可以對十方一切諸佛、本尊、菩薩作頂禮,那作論者
也可以證悟到跟諸佛、本尊、菩薩無二的境界。
2 . 「頂禮」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作論者對諸佛、本尊、菩薩頂禮,
可以使作論者在造論的過程中可以遣除障礙,令造論的過程非常
圓滿順遂。

以上是針對著論者有「頂禮」的必要,那對於其他的人(也就是講演以及聽聞這部論者)來說也是需要有對諸佛、本尊、菩薩作「頂禮」的必要的。龍樹菩薩說:「著述論典對導師,宣說供養非無果,能對導師、作者生起信心之緣故……」,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著述論典的作者對於佛陀(導師)來宣說供養並不是沒有結果的,是有其必要性的;而其必要性就是令接觸到這部論的人能夠對於導師佛陀以及作論者生起信心。

對於作者以及聽聞或是接觸到這部論的其他人來說,都有必要對諸佛、本尊、菩薩作頂禮和供養。對作者來說,宣說、頂禮和供養三寶三根本令他證得與佛陀無二的果位,並且令其著述能夠圓滿完成。而對於聽聞或是見聞到這部論的人來說,頂禮和供養可以令其對於作者以及其論典和諸佛、本尊、菩薩產生信心。所以對諸佛、本尊、菩薩頂禮和供養可以使著論者得到諸佛的加持,圓滿順遂的完成著作。對於聽聞者來說則可以淨除個人業障,而得到積聚福德的果報。

在《方廣大莊嚴經》當中佛陀曾經說到:「具有福報者,能滿諸所願。……」,也就是說有福報是很重要的,一個人只要福報夠了他所發的願都能圓滿。在另一部《十方三世一切佛之經(藏語:桑介囊介委兜)》中提到說到:「若是有人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也會因為此人憶佛念佛的緣故而得生善道,並證得菩提果位。……」意思就是說如果有人可以憶念起佛陀並且隨著憶佛念佛的念頭來做一件小小的事情,都能令此人得生善道證得菩提果位。這樣的說法我們可以從一個小故事中來看:

「佛陀有一回在印度某地駐錫的時候,當地有一個富有的人家生了一個女孩,這小女孩一生出來相貌就長得非常美麗。這小女還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地方,那就是她一生出來身上就披了一塊白布。隨著她一天天的長大,她身上所穿的那塊白布所乘的衣服也隨著長大。這女孩一直長到適婚的年紀時,其父母就為了她的即將到來的出嫁而準備了許許多多的珠寶,打算把她給嫁出去。這白衣女孩就問父母說:『您們賣這許多的東西是要做什麼呀?』其父母回答說道:『因為妳已經長大也到了該結婚的年紀了,所以我們準備這些金銀珠寶來給你作為出嫁時穿戴的手飾。』這白衣女孩一聽到就問父母說:『我可不可以不要結?我想要出家!』這父母一聽到也很高興的就答應了,並且心理頭想說:『既然不想結婚而想要出家,那應該就要準備出家所需要穿的法衣……等等囉!』這白衣女孩就對父母說:『也不需要去找任何的衣服布料了,就我身上所穿的這一塊白布就可以做成法衣了,您們只要幫我詢問佛陀現在所在的地方,並引領我到佛陀的面前就可以了。』

她父母就打聽佛陀所在的地方,並且代領女兒前往。當時佛陀正帶著羅漢、比丘眾及其他弟子們在給孤獨長者所在的衹樹給孤獨園住錫傳法。幫他們一行三人快到達衹孤獨園佛陀面前時,白衣女孩從很遠的地方見到佛陀就一路頂禮並向佛陀請求出家一直到佛陀面前。當佛陀見到這白衣女孩從很遠的地方一路頂禮並要求出家,遠遠的就答應了她的請求。當這白衣女孩頂禮完畢起身時身上的白衣就自然的顯現出法衣的樣子來,很快的她從佛陀跟前求了法並依法修行,在很短的時間內證得了羅漢果,佛陀也覺得她非常的稀有。

當時在佛陀身邊的阿難陀尊者(註16)覺得這些事情很特別,所以他就去請教佛陀說:『這白衣女以何緣由有如此特殊的遭遇?』佛陀就回答說:這件事要從多劫以前來看,當時有佛名叫“娑甲布”在這世間,當時這尊佛轉了許多的法輪度化了許多的眾生,令眾生從輪迴的苦海當中得到解脫。當時這佛的跟前有一比丘專門替佛宣揚布施跟供養的功德,並且不斷的告訴人家要去聽佛說法,聽聞佛說法有種種的功德……等等,所以這比丘就是到處去告訴人間要到佛的跟前來聽法並且要作供養。

有一天這比丘傳布消息到了一個地方,這地方有一對夫妻非常非常的窮苦,這對夫妻窮困到身上所穿的衣服只有一件,所以當先生外出乞討時就穿上這件衣服外出乞討,妻子在沒有衣服穿的情況之下就用草把身體遮住;同樣的當輪到妻子外出乞討時,就輪到先生用草遮蔽身體。有一天這妻子在街上乞討時就遇到了這位比丘,比丘見到了這位窮困的妻子就對她說“娑甲布”佛的種種功德,並對這婦人說如果有人聽聞佛法的話就可以從痛苦的輪迴中求得解脫,如果有人可以對這尊“娑甲布”佛作供養的話,他可以得到生生世世財富豐饒的果報,如果有人這一世貧苦,那是因為過去生中沒有作供養以及布施善果的緣故,所以這一世才會得到貧窮的果報,比丘非常詳細的把這些因果的關係告訴這婦人。

當這婦人聽比丘這樣說之後深信不疑,這婦人就告訴比丘說:『請您在這兒稍等一下,我跟我先生是非常非常貧窮的,但是我可以回去跟他討論一下。』婦人回到家中就跟她先生商量。婦人回到家中就跟她先生商量說:『我剛才在路上碰到佛弟子比丘,他告訴我說佛正在講法,如果去聽法有種種的利益,並且他說布施跟供養的因果關係。我們就是因為過去生中沒有布施與供養,所以此生才會有貧窮的果報產生,現在我們如果再不做布施與供養的話,未來生中我們還是落入貧窮的狀態當中,所以過去生中沒有積聚布施和供養的善因,所以我們這一世不能再錯過了,雖然我們這一生是很貧窮但是我們總是還有一件衣服呀!我們是不是把這一件衣服拿來作供養呢?』

先生聽到之後就覺得說:『妳這意見是很好啊!但是妳想想我們只有一件衣服啊!如果供養出去之後往後我們乞討不就沒衣服可穿了嗎?在我們無法外出乞討的情況下,我們是很有可能會餓死的呀!那又該怎麼辦呢?』那婦人回答說:『沒有辦法到外面乞討有餓死的可能性,但是現再有機緣遇到佛陀是我們絕佳的供養機會,如果我們錯過了那不是非常可惜嗎?是不是我們就忍受一切的苦來作供養呢?』

先生一聽之下也覺得非常有道理就贊成了,所以先生也想:反正不管有沒有衣服人到最後反正都是要死的,而供養佛的機會卻不是輕易可以遇到的,所以就答應了。於是婦人就回到街上找到這位比丘並對他說:『我們已經商量好了,我們決定要把我們僅有的一件衣服供養佛陀,所以請您別過身去讓我把這件衣服脫下來,然後請您幫我們把這件衣服轉交給佛陀當作供養,請佛為我們作迴向。』

所以這夫妻二人就光著身子用草遮蓋著身體,請比丘將它們僅有的一件衣服拿去佛前作供養。比丘帶這件衣服就來到佛的面前作供養,並把供養這件衣服的緣由陳述給佛陀聽。“娑甲布”佛接受這件衣服的供養之後就將它拿起來,當佛陀把衣服拿起來的時候,周圍的人心中生起了很大的疑問?都覺得為何佛陀要把一件窮人家如此破爛骯髒的衣服收下呢?

佛陀心中了知眾弟子心中的疑惑就對眾弟子說:『直到現在為止,對我有如此清淨的心來作這麼大供養的人,除了這窮女之外別無他人!這件衣服雖然不是金銀珠寶所莊嚴,但是供養這件衣服的主人的心卻是非常的清淨、非常善良的。由於這清淨善良的心做全心的供養,所以他們所累積的功德和福報是無量無邊的。因此這對夫妻,特別是這貧窮的妻子累積了非常大的功德利益。

“娑甲布”佛因為接受了這件衣服也替這件衣服的主人作了迴向,並且發願。在佛陀身旁聽聞佛法的的眾弟子當中,有國王、王后、有大臣、比丘、比丘尼……等等聽到佛陀如此一說,心裡也產生非常大的恭敬與信心,對於一件小小物件的供養可以產生這麼大的功德也非常的讚嘆!當時在場就有國王和王后就將身上衣服跟首飾給換下來,託這位比丘帶到這位窮女家中,並邀請他們一同來聽聞佛陀說法。這一對窮夫妻於是就穿上了國王和王后所布施的衣服,並跟隨比丘來到“娑甲布”面前聽法。因此這對窮夫妻當中的妻子就從那個時候起直至現在(釋迦牟尼佛),不斷的經過多生多世的輪轉生死都伴隨著一塊白布出生,而且都是出生在富有的大戶人家中。』

佛陀接著說:『這白衣女就是因為這樣的一段因緣,所以這一世能夠見到我,也藉由這儀式的出家因緣不但証得羅漢果解脫生死輪迴,而且可以即身成佛。』佛陀說了這段因緣之後並給予白衣女授記。所有圍繞在佛陀身邊的一切龍天八部、天人、比丘、比丘尼、……等四眾弟子,聽聞佛陀說這一段因緣以及供養時清淨心和正確發心的重要之後,都生出大歡喜心,並且生出很大的信心也隨喜這樣一段殊勝的因緣。」

其實所有的供養和布施的大小並不是看外相來決定的,而是完全看供養者的心量來決定的。如果有人花了很多的錢財來蓋廟或是對僧眾作布施供養,或是他做了種種的善……等六度萬行時,如果他心中生起了一絲絲的驕慢,認為沒有人可以如他一般作如此大的供養,或是他心中覺得他正在作供養……當有這樣「我慢」和「我執」的心生起的時候,他之前所做的一切布施和供養等六度萬行,外在看起來是非常廣大的,可是究竟看起來他所累積的福報,其實是非常有限的。

如果以一顆非常清淨的心供養一朵小花所得到的功德,會比一顆染雜執著的心供養許許多多的金銀珠寶所累積的功德要來大。惡業也是如此,我們或許會認為說有些人他殺了非常多的蟲子,或是他殺了很多的眾生,我們就會認為他所累積的惡業很大。但是真正的來說,如果對佛、本尊或是菩薩生起邪見所產生的惡業,遠遠比那些殺了三界所有一切眾生所累積的惡業要來得大多了。所以所謂的善與惡完全是看我們自己的起心動念來決定,我們之所以會講到這故事完全是因為之前在經典上所提到的:「若有人能憶起佛,即便只是心起微小事(也就是作了小小的善),也能使作者生善道,甚至於究竟成佛的果位。」

「諸佛佛子如意所生處,頂禮意樂所生之雲海。」是說,依靠著佛陀所教導的法來聞思修的話,就可以產生許多佛與菩薩。

所以總結以上的內容,作論者向上師、三寶、三根本(註17)來作頂禮供養是有其必要性的。對我們來說我們就是聽者(或是讀者)也有必要對上師、三寶、三根本來作頂禮和供養,因為如此可以讓我們積聚很大的福報。因此在本論的最先就是包括了「作論者對佛的頂禮」以及「立誓」這二部分,而以上所述就是有關於「作論者對佛的頂禮」的部分。

註14:「聞、思、修三學」語出唐‧天竺沙門般剌密帝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六》:「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註15:「補特迦羅」,梵語。就是指人族而言。另有譯名數取趣,是眾生別名,以其數數作業,數數趣果故,總指十二類生。

註16:阿難陀尊者是佛陀的兄弟也是佛陀的侍者。

註17:「上師」: 第十六世大寶法王讓炯立佩多傑開示:在佛陀的法教中曾提 到,千佛的本質和精隨即是我們的上師。一般而言,上師在我們的證覺過程中,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他絕不祇是一種象徵而已。佛性遍及一切眾生。經典上說,我們必須生起證覺之心,也就是菩提心,以行利生度眾的事業。所以,我們常要歷經好幾劫獲得證悟後,始能真正救度解脫眾生。但經典上又說,一個人若能直接明心見性,證得三不壞金剛的話,也能真正利益他人,而上師即是弟子是否能獲得此種能力的關鍵所在。
「三寶」:指佛、法、僧
「三根本」:指金剛乘中的上師、本尊,空行(或是護法)





5-3、向上師、三寶、三根本面前「立誓」之前行
※ (卷3)2005.9.15續講有關作論者「立誓」部分

在做完「頂禮、供養」的部份之後,接著要做的部粉就是「立誓」。本論云:
光明法身無垢佛陀界,執持無明流轉於三有;
淪落業及煩惱曠野中,困頓之心於今得休憩。

其中「光明法身無垢佛陀界」意思就是說:我們的心從本以來就是光明的,與佛的心是無二無別的,是離「有、無、斷、常」這四邊的。這也是之前我們所說過的,我們凡夫心其實跟佛的心所具有的功徳是無二無別的。

心的本質是空性的,其顯露之相是光明之相,心是離「有、無、斷、常」四邊的,這樣的心是所有眾生本來具足的。關於心的狀態在《寶性論》(註18)當中有云:「……心地本自光明故,能見煩惱無自性;凡諸眾生能悟無我離四邊,即能證得圓滿無垢佛陀果,敬禮有情能見無量清淨智慧力。……」這意思是說心的本來面目是光明的是沒有煩惱的,因為心本無自性是光明的,所以煩惱也是沒有自性的。凡一切所有眾生如果能夠證悟到無我,那就跟佛所證得的圓滿無垢佛陀果位是一般無二,也可以位列佛陀的行列當中了。

所以像這樣的自性光明是所有無量無邊眾生都本自具足的,雖然凡情所有一切眾生本自具足自性光明卻不得見,於是就在痛苦的生死輪迴當中漂流輪轉。由於無明的緣故所以執為有我(我執),因為有我執的緣故而衍生出五毒煩惱(貪、瞋、癡、慢、疑),由於這五毒業力的緣故而在生死的輪迴痛苦之中變遷流轉。而這整個的情況就是說,我們的五根(註19)、五識(註20)等一切習氣的種子都含藏在「阿賴耶識」(註21)當中,「阿賴耶識」含藏著我們一切所有的善及不善的業。這所謂我們含藏在「阿賴耶識」中的善與不善,有著大、中、小的區別,而這些區別也有著它的原則存在。

善念的大小不在於它的外相所顯現出的大小來決定,而是決定於發心的大小來決定的。不善業的大小則是看事件的大小及對象來區分大小,比方說我們以殺生業來說,殺人、殺佛、殺畜牲的殺業就有大小的分別。善與不善業的大小也依「前行、中行、後行」來區分。若以前、中、後這三部份來看業的大小,比方說若有人起意要殺人時他首先要有一個想殺的對象,然後他會想要以什麼工具?什麼方式?當他在想的時候就是造業的前行部份(準備工作部份)。如果他這部份已經完成時,那也就同時就造成了小的惡業,這小的惡業伴隨著無明的業就會使得眾生墮入畜牲道當中。

方才說過造一個不善的業有所謂「前行、中行、後行」的區分,前面完成小的惡,中間的也接著完成(如準備好之後就真的殺了人了)就是屬於中間的惡業,中等的惡業加上貪著(貪心)的業就會令眾生墮入餓鬼道當中。大的惡業伴隨著瞋心就會令眾生墮入地獄道當中,大的惡業我們之前所說過有幾種界定的方法,加上後面所提到在造做惡業當中有前、中、後三部份,所謂後的部份就是以殺人為例:決定要殺人(前行),把目標給殺了(中行),確定把人殺了並且獲得殺人的滿足感時,那就是後面的部份也完成了,而且這惡業算是大的惡業。如此大的惡業若是伴隨著瞋恨心,就會使得眾生淪墮到痛苦不堪的地獄道當中。

回過頭來再講到善業,一般我們在做善業時都有不同的想法在裡面,如此所造做出來的善業也有所不同。一般我們說善業有:「順隨福報」以及「順隨解脫的福報」二種。所謂「順隨福報的善業」就是說,令得造福報的眾生不會落入三惡道當中而能投生到三善道中的福報,這樣子的善業我們稱之為順隨福報的善業。「解脫福報的善業」就是說:因為見到輪迴的苦,所以所修一切的善都迴向解脫,所得到的果就是聲聞、菩薩、佛的果位。

之所以會有聲聞、菩薩、佛果的不同,就是跟求解脫者本身的發心有關。如果只為自己的解脫而造善的話,所得到的果就是聲聞跟獨覺的果位;如果是為了要解脫所有六道眾生都能脫離輪迴之苦的關係而修的善,就會令積善者證得菩薩的果位;如果可以從菩薩的果位再進一步的修行則可以達到究竟的佛陀果位。一般在積聚福報時,如果伴隨著我慢心的話,會令得如此的眾生落入天道和人道當中,也就是說當我們在作善時自以為做了很好的事情,自以為是很了不起的我慢心生起的話,就會使得作善者投生到天道跟人道當中。

由於不善業會令眾生墮入地獄、餓鬼、畜牲等三惡道,那伴隨著我慢心的善會令眾生投生到天道、人道,一般來說我們積善是一件很好的事,可是如果行善事生起我慢心,卻是一件不值得鼓勵的事,因為有我慢心參雜其中的緣故就會使得善果折損,會令積善者最多只能投生到人、天道而已,而不能達到究竟的解脫果位。我們行一切善的目的其實是為了成就佛陀果位,相較於究竟的佛陀果位的目標之下,六道中人天福報其實是不究竟的。有關於這些可以從這個小故事來看:

過去有一個小村莊,這小村莊的人常常要到很遠的鎮上去買東西這一趟往返非常的辛苦。他們之所以會非常辛苦是因為這小村莊和小鎮中間隔了一條很大的河,而在這大河之上的橋卻非常的危險,所以人們在經過非常辛苦,因為這橋的承載力實在太低、危險性實在太高了,所以一個不注意就會掉到河裡被河水沖走,再不然就是在負重的時候都無法順利過橋,所以這村莊的人總是苦於在村莊和城鎮之間冒險往來。有一天這村莊就來了一個有錢人,這有錢人看上了這村莊並且在這村莊買了塊地住了下來。這有錢人住進這村莊不久就發現村子裡的人有這麼一件苦惱的事情,所以他就召集村子裡的人並提議說要想辦法蓋橋,並說這蓋橋的錢由他來出。

村裡的一聽到這好消息後每個心中都非常的高興,總算是有人來解決他們長久以來的困難,以後要到城鎮就容易得多了,於是大家就非常高興的討論著,可是討論到最後大家就決定不要有錢人出錢,也不要這條橋了。真的若是按照常理來說這條橋是村子裡的人最需要的,他們也需要有人出錢來蓋這座橋,為什麼到最後大家都情願不要這座橋呢?這是因為這個有錢人,再提議由他出錢蓋橋當中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在蓋這一座橋的時候每一塊磚每一個石頭都要刻上他的名字,所以這村子裡的人到最後決定不要這一座橋。

其實這有錢人心中所盤算的就是說他有錢可以蓋這座橋,可是這座橋蓋成之後他將來死掉就沒有人會記得他了,所以他就講說再每一個磚塊和石頭刻上他的名字,所以在他解決大家的困難之後大家只要看到橋上所刻的名字就會記得他。也就是說他在作這件善事的時候心裡有一個目的在-那就是有一個我慢心在夾雜在其中,所以到最後大家也就不要他的橋了。那如果這有錢人真正聰明的話,他應該知道如果他動機純正-純粹只是要解決村民的痛苦的話,他出錢蓋即便沒有在橋上留下任何痕跡,人們也是會因為它解決了大家困難的緣故打從心裡就會記得他,並傳頌他的善舉的,可是這有錢人就是一念之差而損失了一個非常好的行善的機會。

我們一般作弟子的在佛法上也時常生起我慢心而不自覺,比方說我們對我們的上師作供養的時候,時常就會在心中覺得說:「我已經共養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了!所以我的上師應該會聽我的……」而自以為已經從上師那兒取得了某一些的特權在。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大的功徳主在出錢出力在作供養或是在做利益寺院的事情,看起來功德是非常的大。但是有些功德主會認為說這些事情一做下去,自己的地位就提升了,要不然就是跟上師並行或是在法會上一坐就坐上就跟上師差不多高的法座了,跟著上師並行來去進出就顯露出非常炫燿的樣子,總是讓人家覺得說:「喔!那個八成是大功徳主,他跟上師的關係一定是要比平常人來得更好……」就會做種種的揣測,而上師也會因為同情或是諒解這個弟子的心理而處處配合,於是更讓功德主覺得自己是非常了不起,像如此的情況之下一不小心這地子就會凌駕在他上師之上。


註18:《寶性論》是印度如來藏思想最主要的論典。《寶性論》的中文全名是《究竟一乘寶性 論》。它有梵文本和藏文譯本。梵文本全稱為Ratnagotravibhaga Mahayanottaratantrasastra,意思是「寶性分別大乘最上秘義論」。有趣的是中譯本取其前字 (Ratnagotravibhaga) 而名為《寶性論》,而藏文譯本則取其後字(Mahayanottaratantra) 而稱此論為《大乘最上秘義論》(簡稱Uttaratantra),由此可略見此二傳統著重點的不同。依中國佛教的傳統說法,《寶性論》全論是堅慧(Saramati)所造,但依藏傳,論本偈是彌勒菩薩 (Maitreya) 造的,而「釋論」則是由無著(`Asanga`)菩薩所造。梵文本亦稱「論本偈」是彌勒造的。《寶性論》內容分四卷十一品。基本上包括二大部分:「論本偈」和「釋論」。「論本偈」即是五言四句的偈頌,總共三百偈。《寶性論》的主題在於四法:佛性、佛菩提、佛法、佛業,也就是諸佛及眾生依本具的佛「性」(dhatu) ,經過實踐的歷程,證得佛菩提 (bodhi) ,具足一切佛法(dharma)功德,並且從事濟度眾生的行業。

註19:「五根」,指眼、耳、鼻、舌、身。「根」(indriya)是指不同的感覺機能,是分別意識的根源。

註20:「五識」,指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識」是依據五根而生起的五種分別意識。「五根」加上「五識」則組成「色蘊」(rupa-skandha)。 而這其中的「蘊」則是意指積聚、群組、集合或是聚集,五蘊是相互依賴且共同生起的;簡單的說一切的「有為法」盡皆包含在五蘊之中。

註21:「阿賴耶識」,是「八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中的第八識。而其中六種意識所認知的對象(色、聲、香、味、觸、法),我們則稱之為「塵界」。而「根」、「塵」、「識」的分類如下表所示:

根界 眼界 耳界 鼻界 舌界 身界 意界
塵界 色界 聲界 香界 味界 觸界 法界
識界 眼識界 耳識界 鼻識界 舌識界 身識界 意識界
Ps.上述十八界分為根、塵、識三類的界。「界」是起源,世上所有事物以及所有能夠認知的法都包含再這十八界當中。

回法開示回仁波切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