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嘛呢叭彌吽

 


為何佛陀是無上無誤的引導者

為何佛陀是無上無誤的引導者
本身我等所有眾生都在尋求一個安樂跟舒適,也因此去尋找護佑處及朋友。相同的也不想要痛苦,所以對苦樂的取捨要很了解,能夠謹慎正確無誤的教導人們如何取捨的只有無上慈悲導師釋迦牟尼佛,為何佛陀是無上無誤的引導者,在法乘菩薩〔立佛如量品〕中云:依照如此之方法進行取捨修持之,我等內道佛教徒皆同等,因此以此教法而成佛,但要修持佛法時首先要依此上師,若未依止上師就如下所云:沒有上師之前,沒有所謂之佛,上師的功\德與諸佛相同,恩德比諸佛更大,頂禮具恩上師尊。

所以不依止上師而能夠解脫成佛的方法從古至今在任何顯密的經續及論中都未講過,事實上也從來沒有一個能以自作自導的功\德而能成佛,若有如此之人的話,將會把自己以及所有眾生引入邪門,遠離於解脫及成佛處,有如迷失於荒涼中的瞎子般無有方向,因此如同不靠船主無法到寶島取寶般,所以上師和法友是引導人們解脫成佛的嚮導,首先需要觀察上師,然後依止上師後依照其言教要如實奉行,如同巴朱仁波切所云:首先具慧觀上師中期具慧依上師最後精通上師意,所以在一開始就要觀察上師是否具足做上師應具備之功\德及條件,若不具備就最好不要依止,一但依止後就不可找上師的缺點,因此起先不可像餓狗遇到肉般隨意依止上師,而要細心觀察,因為上師是我們生生世世需要依止及教導我們如何修行的引導者,所以不好好觀察而若遇到邪師的話,會使弟子自身所有的一點功\德及資糧都漏失無遺,最後使上師與弟子不但不能利益眾生連自己的人生也虛度,來世連三善趣都得不到反而墮入惡趣,使自己沒有一點機會累積一些聞思修的功\德,因此所謂不應依止的上師是如何呢?

一、其自身沒有一絲聞思修的功\德,卻自誇是謀謀上師的心子或種性高貴的後裔,跟一般人是不一樣的,就如同婆羅門徒依順種姓,即使有一點聞思之成就也不是想利益眾生,只是怕失去自身的種姓或上師的地位,所做所為都只是為了此身,所以這樣的上師就如同頑石般無法調伏弟子的身心。

二、自身又無外別解脫戒,內菩薩戒,密三昧耶戒,對顯密經續及論著無有聞思,不具外三藏經及內密法的灌頂及傳承,自心無有一點斷證修行的成就,對眾生沒有絲毫的慈悲心,有如瘋子般的嚮導及瞎子般的船夫之上師千萬不可依止,蓮華生大師云:不觀上師如喝毒,不觀弟子如跳涯,所以自身沒有比一般凡夫較強之一點點修行,卻欺騙愚昧的凡人做他們的上師,獲得供養及一些奉侍後內心滿是傲慢,對佛法沒有一點修學,就如同井底之蛙般,其弟木也有樣學樣變成與其師一樣最終師徒皆墮地獄,因我等需要經過很多世才能成佛,所以若依止了一個邪師就會毀了我們很多世。
回頁首

依止的上師一定要具備以下的功德
另外,經部授別解脫戒之上師及密續傳授口訣之上師的特徵在各自法部有講很多,今在此就不再多言。

在〔普賢上師言教〕中云:如今處於五濁惡世之故,要得到如諸續部寶典所講之圓滿種種德相的上師雖然很難找到,但是人們所要依止的上師一定要具備以下這些功\德。

一、未違犯外別解脫戒,內菩薩戒,密三昧耶戒而身心清淨。

二、通曉經續論典廣聞博學,對無邊的眾生如母對獨子般的慈愛具大悲心。

三、精通外三藏經及內四密續的儀軌,依靠修持實証了義自內心升起殊勝的斷證功\德,如此具德的上師當遇到時就要視其如同佛般而恭敬依止,如此圓滿一切功\德之上師即是十方諸佛的大悲與智慧之本體,為了利益眾生而化現為人相,如〔功\德藏中〕所云:圓滿德相之上師諸佛智慧大悲體,所化現前士夫相,是一切成就之根,一但具備這些功\德之殊勝上師不管其外相行為如何,且千萬不可生懷疑心,因為其意與佛意無區別,行為則不定就像印度的諸成就者,如大成就者帝洛巴,以魚夫之形相度眾生,總之依止一個上師後就要視上師如佛,如從輪迴的苦海中救渡的船,引導我們到達解脫及遍知佛果的彼岸,所以能夠遇到如此具德之上師時,能結善緣則即身成佛,即使結惡緣也能輪迴有終,中期如何依止上師,非為了名聲地位權勢等,而是具備四種觀,在〔華嚴經〕云:善男子,

一、請視自身如同病患。

二、視佛如同良藥。

三、視上師如同良醫。

四、精進修持佛法視為努力治病。

因為四大等不調使身體不適而生病,即要就醫看病,相同我等因貪瞋癡三毒患病時若不依佛法的良藥,就會長時間受三毒的病痛,所以上師就如同是我們生病時要看的良醫,或前往有危險的地方時所需之護衛般不可缺,因此不惜失去幸命也不可做出違背上師旨意的事情,不受突發惡緣的影嚮而持堅定的信心不惜失去生命奉行及護持上師,一切服從上師旨意而不顧自身安危的弟子,僅僅靠虔誠就能開悟,而弟子的條件在很多經論中有講述很多,但總的來講如下:

一、對上師如同對佛般的信心。

二、對上師所講的佛法都能牢記的智慧。

三、心地善良,捨得施供。心念清淨,特別是有羞愧\心及謙虛心,能夠如實奉行上師所命,而以三種侍奉令師滿意。
回頁首

所謂三種侍奉
所謂三種侍奉:

(一)上等者能如實依照上師的言教修行。

(二)中等者以身口侍奉。

(三)下等以財物及供養護持上師。

一但依止上師後就要像米勒日巴依止瑪爾巴,或那若巴依止帝洛巴般。諸上師行使諸菩薩的事業,累積廣大福慧資糧時,自身能夠於其中供奉一點財物或身口的出力,乃至以心隨喜都能變廣大的資糧,特別是在初十蓮華生大師的誕辰日,做一件功\德會增長十萬倍的功\德。

蓮師曾曰:每日早晨與晚霞臨駕光來度眾生,初十之日親自降臨。相同在下弦月廿五號是空行母的日子,做任何功\德也不同於平時,功\德會增大,但重要的是動機要純淨,心念要清淨才會有利於此生及來世,最終將上師身口意的諸功\德取得於自身後,學習上師行利眾生的事業,如此去作的話才能報答上師的恩德,所以要知道上師比千劫諸佛還重要,因為上師是三世一切佛的身口意總集體,為了救渡我等親臨引導我們,所以才叫具恩無比上師。

上師是否對自身有功\德要觀察我們自身的身口意,若不同於以前,而有所成就的話就是上師的恩德。譬如像三戒學等,是因上師才能獲得,所以要知道是上師的恩德。所謂三戒學也要建立在心上,若自心不同之前有所改過那就是修行人。

比如說:自心不同之前不會被貪瞋癡等主宰而能自主時就是證明有修行,因為我等的所有痛苦都是因貪瞋癡的煩惱所造成,所以當我們知道煩惱是過患時,就是得到上師的恩德。如此具恩之上師比諸佛還要重要,功\德與諸佛相同但對吾等之恩德比諸佛還大,故頂禮具恩根本師尊。所以對自身的上師要有如佛般的信心而作祈請很重要。在佛的經典中也云:善男子,勝義諦是信心才能悟。相同的阿底峽尊者也云:諸法友直到成佛之前需要上師,故請依止善知識,直到證悟勝義之前需要聞法,故請聽聞上師的言教。

一切安樂都是上師的加持,故要如實報恩,以及善知識格西喀惹滾瓊云:要知道上師是世間及離世間所有成就的來源,即使是精通三藏經論的博士,但對上師沒有敬信的話就無用。特別是密法金剛乘的所有修持能否成就,根本都在上師,所以上師很重要。上師相應法在所有續部中也都有講述,並且提到上師相應法比任何生起次第或圓滿次第都要殊勝。在續部中云:何者百萬劫當中觀修百萬尊佛像,不如剎那憶念上師。所以對具有如同純金般珍貴清淨傳承的上師,心持同等佛般的信心而虔誠的作祈請的話,其加持之力證悟會自然生起。

在〔功\德藏〕中云:生起俱生了義之智慧,是除了積資福德清淨業障及具證上師之加持力外,另尋其它方法是愚蠢。以及大成就者薩拉哈巴也云:上師所言,何者能銘記於心,有如手掌中之珍寶般。以及遍知者法王隆乾巴在〔如幻安息論〕中云:修持生起次第及圓滿次第等,只是知道每個修行階層的次第而已,但其無法得到究竟的解脫,因為還需要依靠行為及修持不斷的增長等方法,而上師相應法則是一切修持根本的基礎僅僅修此法門就能生起實相之證悟而解脫,所以所有法門中上師相應法最甚深。另外在〔誓言莊嚴續〕中云:十萬劫中勤觀修具相隨好之本尊不如剎那念上師,念經持咒十萬遍,不如祈師一遍勝。

在〔阿底莊嚴續〕中云:具恩上師之法相觀於頭頂或心間,或是觀想於肢掌,賢劫千佛之加持,彼人皆能全獲得。至尊果滄巴也曰:若修上師瑜珈法盡除過患圓滿德,又云:多修生起次第法不如多修上師法,雖修圓滿次第法誠依上師為無上。以及止貢烔巴仁波切云:上師四身如雪山,敬信之曰未升起,不降加持之水流,故當勤修敬信心。以及至尊讓熱曰巴說,若不祈禱上師尊,欲求得無別智。如朝北洞待日,無有境心融合時。因此無為實相之證悟唯有依靠以恭敬誠信之心,修上師瑜珈才可生起,除此之外無有其他任何方法。

如那諾巴尊者,雖然成為精通三乘的班智達,能辯勝所有的外道,但在布札瑪希拉寺任守北門旳班智達時,智慧空行母告訴他,你僅精通詞句但未通達義理,所以仍需要依止上師,於是尊者遵照空行母的授記巳百般苦行而依止了諦洛巴尊者為師,後來有一天上師對他說:吾這般講法開示你還不了達,說著便脫下鞋子猛擊那諾巴的額頭,結果那諾巴尊者頓時開悟,生起實相之證悟與上師的證悟同等無二。

以及阿闍黎龍菩薩丟了一把鼻涕被其弟子龍菩提全部捨起而享用後,從而獲得了殊勝成就。

此外持明無畏洲也曾說:我因曾拜讀到第二佛遍知者隆欽巴尊者的著作後,對尊者生起了非造做,而真正同等佛般的信心,便一心一意祈請後獲得其智慧身的受納,從而心續中生起了實相之證悟,之後吾才開始傳授大圓滿實修講義給數以百計之人,其精進者獲得了超世間之禪定,智慧者不偏墮於具有分別尋思的歧途,皆都真正了悟到勝義諦,其證悟完全靠萬分的恭敬和堅定的誠信心,相同的大譯師毗盧札那流落於甲摩擦瓦榮地區期間,遇到一位名邦甘麥彭滾波的年近八旬老人,譯師將禪帶繫在他身上,將禪杖靠於他的腰間,對他傳授了上師瑜珈法,結果其無誤地證悟到本淨立斷之見地後,化為虹光身而成佛。

所以要比此更殊勝的法門,尋遍九乘所有的教法也沒有,雖然此命名為前行,其實際上它是一切正行道的究竟要訣,所以我們能隨時隨地將修行的重點放在上師瑜珈法上,即使無有任何其他修行也可以,因此誠心誠意精進勤修上師瑜珈法極為重要。
回頁首

如何依止之方法
第二,如何依止之方法。能夠遇見具足前述這些德相則最佳,中者具備這些大部分的功\德,最少也要具備前述這些功\德中的六分之一。獲得這樣的一位上師後依止他,而接受密法之灌頂口傳及教法講解後,就成為自身的上師,從此便要身口意三門非常恭敬的對待上師。對自身給予甚深密法之灌頂的諸上師要勝過自身親父般對待。對自己講授密續的諸上師要勝過母親般的對待。對能清淨自身破損三昧耶之上師要比自身眼睛還要重要的對待。對自身傳授口訣的上師要比自身的生命還要珍貴的對待。特別是對自身給予灌頂,講解密續,傳授口訣的上師是具足三恩德之根本上師,對根本上師則更要恭敬的對待。在大幻网續中記載,比起國家之國王,還要恭敬的對待,比起親生之父母還要慈愛的對待,總之完全依照上師的旨意奉行而繼續教法之傳承。中者以身口的侍候清淨自身三門的業障,最後則以財物之供養填滿未圓滿之二資糧,要以三種承侍令上師歡喜,而三種承侍當中:

一、上等為修行之供養所謂修行之供養是將上師對自身所傳授之密法深意以無放逸而精進勤修,並行使延續傳承之事業。

二、若是自身智慧等不足未能做到的話,中等是身口的承侍,要將自身視為上師的僕人,而盡心伺候上師清淨自身三門的業障,正所謂業若清淨證悟會自然生起,因此自身的業障若清淨,殊勝的證悟就定會生起,若生起殊勝的證悟就能繼承上師的傳承而延續教法。

三、若無法做到如此的話,下等為財物之承侍,將自身所具之財物無有任何不捨而皆供養給上師令上師滿意,若如此去做的話就能圓滿自身的二資糧,若資糧圓滿就能清淨業障,若業障清淨證悟就會生起,總之將自身旳身口意及財物受用皆供養予上師,而一切要依上師的旨意奉行。

要像至尊那諾巴依止諦洛巴和密勒日巴依止瑪爾巴般,否則當上師給予灌頂及言教時雖爭著參與,但未學上師意中之智慧,未誠心以身口侍候上師,盡所能的供養等未能盡全力去行的話,就不會生起殊勝的證悟及任何成就,所以盡心依止上師非常重要。
回頁首

如實依止上師的功德有
第三如實依止上師的功\德有:

如此依止的功\德可分為二:

(一)能夠親眼目賭此生的功\德。

(二)纍計對來生來世的功\德等兩種。

在〔無上大莊嚴續〕中云:大象、牛、財物等供養,王位子女及愛妻,金銀鐵銅珠寶石,法及財物受用等,為令師喜悅皆供養,此能讓一切成就皆能無餘速獲得。如此所言般,於此身即能獲得共同及不共的成就,如果絲毫不違抗上師的指令而一切依照上師的旨意奉行的話,所有龍天護法會對自己如其子般的保護,使一切事業都會順利如意。

在〔意堅集續〕中云:若絲毫不違師旨意,諸具威力之護法如其子般常保護,另外對上師以身口意恭敬奉侍的話,一些神通及力量會自然產生。在勝三昧耶續中云:身口意三門,若能盡心對上師,誰能恭敬侍候,此人自然會獲得種種威力及加持,即使自己並非廣聞博學,但是只要恭敬奉侍上師的話也能從輪迴中解脫。

在〔意總匯〕中云:雖不精通一切法,但對具德之上師,恭敬而侍奉後,就能脫離輪迴海如肥沃的土地種下種子會豐收。在〔智慧海續〕中云:若以壇香或冰片,供養上師令其悅,以及千百萬劫中,供養千萬之佛土之功\德等無差別。在〔金剛起屍續〕中云:何者對師金剛持,飲食之鮮常行供,此人即生飲食增,來世生為轉輪王。

並在〔普賢王殊勝自具之續〕中云:無上大圓滿之法,具恩無比殊勝之上師何人能觀於心間及心掌中,或於頭頂間,此人即便能獲得千佛共同之加持。無數依止上師的功\德在很多續部中有記戴,今在此略作敘述。
回頁首

未依止上師的過患
第四,未依止上師的過患。

有若不依照上述方法以三門侍奉恭敬依止上師的話,會導致自身來世無法獲得解脫道以及此身也會多災多難不能如意。僅有的一點福報也會消失將會墮入痛苦的大网中,會陷入輪迴的泥沼中,有無數的過患。

其原因在〔佛真實三摩地經〕中云:依止上師後未能恭敬奉侍上師的人,連以前所具有的功\德都會消失,更不會再得到新的功\德,因為其離棄法及善知識的罪業極大,因此會長久而無數次的輪迴於三惡趣中受苦,即使脫離出來轉世為人,但也會投生到沒有佛法僧三寶的地方,變成瞎子、聾子、啞巴及五根不全之人。

在〔意總匯續〕中云:成為弟子後對聖上師做毀謗,等同毀謗諸如來,此人會速墮地獄,以及此生會遭王法等,所有過患降於其。如此所言,若不好好如法的依止上師,將會導致此生及來世都受盡無盡的痛苦,以及從上師的枕頭上躍過,或用手掌衡量上師的身高,隨踩上師的腳印,踩過上師的身影等都是對上師不敬之行為。故要謹慎,如不留意則會造下極大的惡業。

在瑜珈謹慎續中云:若從枕頭等躍過,將要翻越鐵刺山,衡量上師之身高,會受三百枝矛刺,以及在〔頂髻轉輪續〕中云:教導真諦之上師頭等身影若踩過,將會墮入於地獄,以及對自身傳授過甚深密法的諸上師,若在背後毀謗,嘲笑上師,尋找上師的缺點,對上師粗言頂嘴,自以為比上師更有學識等。若如此看對待上師的話,對上師而言不會有絲毫影響,只會導致自身今生及來世受無盡的痛苦。

在〔空行密續〕中云:上師等同諸如來,對其暗笑或毀謗諸惡造成諸善盡。在莊嚴聖續中云:惡言粗語頂上師,千萬劫中墮地獄,神聖金剛上師之殊勝言教何者毀謗此人將墮無間獄。

在〔密法普齊之續〕中云:自認為比具聖德之上師還有學識,將於千萬無數劫,無法解脫墮地獄,以及在〔密幻网續〕中云:何者暗笑謗上師,將墮金剛地獄中,即使玩笑也不可,盡力維護言語業。

如此所言等,佛的真諦在眾多經續中有所記載,所以要如實了解若未能恭敬依止上師則有極大惡業,以及如法誠心依止上師的諸功\德後,要如法恭敬誠心的依止善知識,特別是當今時代,物質的誘惑極大,更需要依止善知識。當今人類將所有價值觀都建立在物質上,連對小孩也灌輸這種價值觀,將人類古文明的思想遠遠棄於腦後,連正等正覺之佛陀的教法也很少有人採納。

但是倘若我們能細心專研佛法,再將當前愚昧的價值觀放下,深入探討心靈的世界時,我們不難會發現所說的真諦,不但是人類一切有生命之眾生,當前的安樂及究竟之安樂的根源也在於心,而不在於外在的物質。物質的安樂只是一小部分,而且是非常短暫的,而心靈的安樂則永恆而廣大。但當今的人類卻不知此真諦,以為短暫的物質安樂就是真正的安樂,沒有物質就好像沒有安樂,把所有安樂寄託於物質。

所以,隨著物質的變化無常承受種種痛苦,這些痛苦都是因外在物質所引起,但痛苦皆是由心來承受。因此現代人更需要以佛法來減輕心靈的痛苦,因為物質越發達心靈會越空虛,因為物質的變化無常,使心靈無處依靠,一旦心靈漂浮不定就會產生痛苦,這是心的法性,這點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

所以,當人們的內心被慾念、怨恨、嫉妒等煩惱緊緊纏繞後,就必然會產生極大的痛苦和壓力,在這種情形下他們會傷害父母、妻兒甚至自己,但從另外一種角度看這也是情有可原,因為做出如此舉動是煩惱所導致,煩惱則因自心無明所產生,所以我們應竭盡全力調伏自心的煩惱,讓心平靜下來。

但有些人則不認同,將身和心分開,他們認為煩惱是人的本性,但是身和心可以分開的觀點有很多理由跟證例,若我們深入地去分析,就會了解衝動與憤怒等,都是我們清淨心被煩惱之垢所污染,不論顯教還是密乘都認為心的本性是清淨的,一切眾生都是因地佛,煩惱等過患都只是暫時存在於眾生的心裡,但並沒有進入心的本性。

所以如何了悟心的本性,如何讓心平靜安樂就是一門學問,這種學問的初期部分不只是佛教,其他很多宗教也都有,但是究竟及完整的方法相信只有佛教才有,而佛教中也只有大乘佛教才有,要學這種方法就要依止大乘佛教的善知識,所謂善知識也就是上師,依止上師的方法前文已廣述。

依照前述的方法,好好依止上師,就可對治種種煩惱,也可獲得當下及究竟的安樂。


回法開示回仁波切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