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賴喇嘛來台第二次弘法特別報導
本網特別報導: 四月五日「菩提心」及「佛子行37頌」開示: 在《般若經》裡面的隱義上,有說到「發心」,所謂的「發心」使心更加的開放、寬大,原有那一顆狹窄的思緒和想法,透過理由的思維,使狹窄的心放更寬大。發心的意思,不是為自己的利益而已,而是為了無邊的一切有情﹔因為利益眾生的緣故,所以發心的所緣是無邊的,他為了利益有情而成辦無上菩提的緣故,他具有無量功德﹔為了利益有情的究竟安樂,我必須使他得到涅槃,得到涅槃必須要讓他人了解到:何謂成就之道?什麼是所取?什麼是所捨?所以自己需要為他們宣說教法,就必須先知道適應眾生根器的教法,加上自己對解脫道的認識和經驗,才能成辦一切有情的利益,所以自己需知勝義諦、世俗諦,以成就一切遍智。所以菩提心是為了利益一切有情,我誓願成就佛道的發心,而經由利他的因緣,則能成辦稀有菩提的發心。 假使我們能生起這一顆不可思議、稀有殊勝的發心,在發心的當下,我們就稱為菩薩,稱為大乘者,入大乘道,成為佛子。有了這種發心所造的一切善事,縱使是多麼的細微,可是所累積的功德,因由發心力會變成無量﹔當生起這一顆心,因由發心力量的當下,可以淨除無量的罪障、無量的業障,這也是為什麼在許多的噶當派的上師,都一直勸人要多多的發心,未生起的菩提心要發起,已生起的菩提心要更增長,這是修法最究竟的精髓。當我們生起菩提心的時候,一切的資糧都是由這一顆心成辦的,一切的罪障也是由這一顆心消除,所以這一顆心是凈罪集資最好的方法。 解脫之門唯有「空正見」,除了空正見以外沒有第二個方法可以讓我們得到究竟的解脫﹔一切遍智最主要的因緣也是由菩提心成辦的,有了菩提心就有了一切遍智,沒有菩提心則沒有諸佛的智慧一切遍智。 菩提心的力量非常的強大,無法形容,不可思議,當有了此圓滿、強大的心力時,為了利益一切有情,發心成辦一切遍智,因由這一種力量,他們願意承擔眾生的一切痛苦,而讓自己淪落在「金剛地獄」裡,受千億劫的痛苦,可見菩薩們的心力是非常的強烈。 我們在修法時,時常遇到逆緣的障礙,也會經由順緣而讓我們寵壞。在遇到逆緣時,容易失望,或是沮喪,當沒有辦法圓滿自己想要的東西時,假使對菩提心有所體會,能修持菩提心的話,在沮喪失望的困境裡,我們可以透過菩提心來對治失去自信的困境,沒有比對治沮喪更好的法門了,除了菩提心以外。 這一顆心是一切善心裡最殊勝的,最究竟的心,有了這一顆心,他無論以身、口、意去造作任何的行為,都會變成殊勝的善行,因為這一顆心無時無刻所想的都是為了有情的利益,所以自己的五大也是為了配合一切有情所需要而付出,不曾抱怨眾生享受這一些,有了菩提心之後,會覺得我生存的意義就是為了有情而生存,我的生我的死我的一切都是屬於他人的。 當有了此種心力的時候,偶而時我們會產生極為強烈的慢心,當我們遇到別人的讚美或得到更多財富時,我們會生起極為強烈的傲慢心,但是冷靜的思維菩提心的內容,將會覺得原本高昂的慢心完全的摧毀,變得非常的謙虛和冷靜,非常的安祥,這也是由菩提心的力量所感召的。這一顆心未曾想過要傷害任何一人,這一顆心一直想著如何幫助他人,使他人快樂,不用談對自己周圍的朋友或親人是如此,就連一直傷害你的仇人,因由你的態度,終究有一天會使他們變成你最好的朋友,因由這一顆心使你四周無論是人或動物,都會因為你的這種態度,而獲得感動、感恩。 這一顆心無論那裡,不只自己快樂也會影響到他人的安樂,所以自他兩方都會非常的安祥,我們假使能生起這一顆心,我們的生活會過得非常的充實,安祥及快樂。我們在這世間的時候,能努力修學這一顆殊勝之心,會有快樂的生活,而且獲得有意義的內容.平常修學無上菩提心,在快往生時,不會有任何的遺憾,因為會深深感覺到活在世間時候,我真正的對眾生付出,有真正利益到眾生,因此會安祥的迎接後世,而且生生世世處於安祥的增上生。能如實修學菩提心,雖然所想的完全是他人的利益,但是所獲得的都是自己的利益,故著想他人的同時又可以隨順成辦自利。 在自己的身上所發生的痛苦是無奈的,不是來自於自願。當我們生起了這一種痛苦的時候,因為無奈的接受,必須接受,沒有自主的去接受,自然會產生恐懼,以及沮喪,甚至於憂慮負面的影響;可是透過長時間的思維,能讓自己體會到一切有情眾生的重要,因此會自己願意承擔眾生痛苦的擔子,負起責任,這時候的心力是無量的、強烈而且堅穩。雖然所想的都是痛苦,前者所想的是自己的痛苦,後者所想的是一切有情眾生的痛苦,這兩者的心緒上產生極大的差距。為了利益有情什麼都作,這一種勇氣,真是非常的稀有和殊勝,這是一種非常有力量的勇氣,這一種勇氣會讓你感到歡喜,又喜又悲,喜悲交加。可是前者因為無奈的接受痛苦,所以他們沒有這種心力,也沒有勇氣,反而因為一直想自己,被它綁在狹窄的範圍,內而升起無奈痛苦和顧慮。 有時候我們雖然了解菩提心殊勝的功德,但是會有一種想法及疑惑,既然過去諸佛為了眾生己經成佛,眾生得救的因緣成熟的話,眾生應該會得救,諸佛菩薩會救度他們,何必要讓我去救他們,承擔這一切的痛苦呢?有時候雖然想要盡力的幫助他們,從自方而言,我們己經盡力去做了,可是他人會不會一定得到幫助呢?這是不一定的,這也必需要依賴對方,才會產生雙方利益,說不定我們想要幫助他人,可是他們會錯意,會覺得這是一種欺詐,原本想要利益幫助他人,郤弄巧成拙,變成損害。所以要真正去幫助他人,產生雙方利益的話,這跟雙方的業緣有關。無始以來到現在,我們和所有眾生的業緣是一致的,以近幾世因緣比較下,與我們業緣接近的眾生同樣是不可否認的,因為這些眾生與我們業因緣接近,所以我們早日成佛的話,他們得救的速度會比較快,因為業緣接近的緣故,雖然諸佛菩薩會救度他們,可是因為業緣距離遙遠,所以沒有辦法使他們快速成佛,當自己早日成佛,我們則會靠業緣讓他們早日得救。 我們是追隨釋迦尊者的弟子,也認為導師所說的教法最圓滿、最正確,因此我們皈依佛,當我在憶念恩師的身口意三業功德的時侯,可以體會佛陀的功德,是非常的圓滿,只要憶念佛就會歡喜,而且完全的相信恩師釋迦牟尼佛,假設是如此的話,我們更沒有理由去排斥他人,恩師釋迦牟尼佛為了有情的利益、安樂而發心,在六度萬行的時候修了多少的苦行,犧牲了多少自己的身心給予眾生,我們可以從佛的本生故事就可以了解,佛在這麼多劫苦行當中所作的一切,完全都是為了一切有情,因此而成就佛果位,佛縱使在果位的時候,他對自利毫不在乎,但郤對他利非常的重視,佛陀連自己的事情都不管,他所想的、所愛的、所珍惜的都是每一位有情。今天我們是完全相信佛陀的弟子,怎麼可能放棄,甚至排斥佛陀最信賴的寶物呢?我們是不能放棄的,因為我們皈依了佛,假使對佛有信心,相信佛的話,更沒有理由排斥其他眾生的利益,在皈依佛的同時我們對他人的立場毫不在乎的話,嘴巴所講的皈依和所實踐的皈依是完全相違的。 菩提心是非常的難升起,可是,要盡量的去做、去努力。以我個人來講,我真的對恩師、導師釋迦牟尼佛有強烈的信心,我真的有這一種的信心。這一種信心絕對不是光了解到佛陀的身功德,而產生的信心-也就是佛的頭上有肉髻,佛現比丘相,或什麼等等,這些身功德的認識所產生的信心。我對佛的信心的來源,是因為佛有菩提心的功德,佛有空正見的功德,而產生的信心。這兩者的功德,仔細的去思惟,真的是非常的稀有,龍樹父子以及無著兄弟今天具有這樣的成就,並不是因為父母的不同,或者是有淵博的學問,而獲得的成就。這一些的成就者是靠著菩提心的修持而獲得了成就的。 雖然要發菩提心是非常困難的,但是我們對佛有極為強烈的虔誠以及皈依;相信這些上師,所以我們必須要儘量追隨著他們的足跡而對此嚮往。 修菩提心的方法有「七因果」以及「自他換」,兩種方法。透過了四諦的認識,而生起了希求解脫的發心,了解煩惱為仇人,為了要徹底斷除自己以及他人的煩惱,我必須要生起無上菩提心。 首先,我先介紹生起菩提心的方法,也就是「七因果」。首先,先觀等捨。平等捨也就是我們所面對的對象,大致上有三種。一種,自己喜愛的親友﹔另一種,憎怨的敵人﹔第三者,非親友也非敵人的中庸者。對於這三種對象,前者,我們會產生貪心,次者會產生瞋心,後者會沒有任何的貪瞋,處於中庸的狀況。 對於這三種境,前者貪心,次者瞋心,會產生不平衡的一種情緒,對於這三種的對象,假使在這一種的處境去修學平等捨的話,會非常的困難。所以沒有這種平等捨而希求利他之發心,是很困難生起。所以首先必須針對喜愛境的貪,不喜愛境的瞋,做個平均、平衡。例如:為什麼我們面對悅意境時會生起這種喜愛的貪心呢?因為這些接近我們的親友、我們喜愛的人,當他受到痛苦的時候,我們是無法忍受,希望他早日離開這種困境。這種悲心是煩惱的悲心,並沒有遠離煩惱的悲心,我們現在所要追求的大悲心是不能有任何煩惱污染的,悲心的境不能對一些對象好,另一些對象壞,甚至於覺得距離更加的遙遠,這是不允許的,在我們的思想裡面會有這種偏向的請示。所以首先必須對所有的有情作平等的看法「平等捨」才能對於一切的有情生起真正同等的大悲心。當我們對悅意境生起貪心的時侯:我們應該思維這只是暫時的因緣形成的親友,在前世說不定他也當過我的仇敵,後世說不定也會當我的仇敵。同樣的遇到了憎怨的敵人,當我們生起瞋心的時侯:應該思維這只是暫時的因緣而變成了我不想要看到的敵人,可是在前世說不定是我最要好,對我最有恩的人,在未來也是有可能的。對於記不清,也不憎怨的中庸者;我們應該思維過去世或未來世他們都有可能當我們的親敵。當仔細的思維這些道理的時侯,我們在看這三種對象則不會產生愛、恨這種親疏的感覺,這種是「平等捨」的修法。 每一種法、每一種果都是與它同類性質的因慢慢的形成與它同類性質的果,無論任何的內外法都是由它同類的近取因而有。同樣像色法而言,之前我們說過現在的身軀以及外在的物質都是由細微物質慢慢變化形成的,這一種的變化來自於更細微的物質而形成,如此追溯下去,每一個外在色法的物體,它的因緣在世界剛開始形成的時侯,都已有那一種的因緣,同樣的意識也是由之前的意識之性質而產生後者的意識。以眼識來講,它是透過眼根的增上緣,外在物質的所緣緣等眾多的因緣所產生,但是眼識本身的「唯名唯知」之體性,必須由之前同類性質因、意識才會產生的。就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產生各種不同的情緒,甚至於在睡覺的時侯都會有感受,透過了悅意境和不悅意境會產生許多快樂及痛苦的感受,我們不只可以看到夢境,會隨著夢境而產生覺受,這一些性質從那裡來?由之前具有同類性質「唯名唯知」之性質而產生的,在沉睡的時侯只要因緣一到,我們馬上可以醒來。可見從沉睡意識會變成粗分意識的過程中,雖然依賴其它的因緣,但是在沉睡的時侯也必須要有唯名唯知之體性才可以變成粗分的意識。今世的開始我們稱為結生,也就是過去的意識投生於今世的身驅裡,而形成了今世,因此取名為結生。那時的意識非常的細微,細微的意識慢慢成為粗分的意識,而形成了人身。死的時侯臨終的時侯,粗分的意識慢慢的溶入於更細微的意識,在無上密裡有說到了見白、紅、黑三相;也可以稱為白相溶入於紅相、紅相溶入於黑相,黑相最後溶入於「唯名唯知」俱生原始光明之體性。以這個角度而言,所謂的「死亡」也就是說在「唯名唯知」「俱生原始光明」現起了粗分的續流及意識的時侯,我們稱為「生」。而這一些初分的續流和意識溶入於光明的時侯,我們稱為「死」。雖然根識非常的粗分,粗糙,可是它光明的性質也必須由同類的因緣──之前同樣性質的近取因而有的。 色法是不可能成為非色的意識,因為它的性質不同,所以意識的近取因不可能是色法,色法的近取因則也不可能是意識,因此我們認為每一個意識之前,都必須要有同樣光明性質的因緣才有可能產生後者的意識,沒有第一個意識的存在。如果有第一個意識那這一個意識從什麼而有的呢?無因而有不能成立,也不是由色法而有,不可能從異類因而有,所以必須要依賴同樣性質的因緣而有。以此類推,我們可以推測意識沒有一個開始。這也是為什麼佛家時常說到從「無始以來」這一個名詞。在現今的社會中,不只是佛教徒,許多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他們可以想起過去世所發生的事情,而且被一一的証明了。從例子而言,也有証明前後世的實際狀況。 另外一個角度,雖然透過腦細胞互相的運作可以產生意識,使得意識生滅。可是所有思緒的感覺,所有意識的形成完全是透過細胞互相變化所產生的作用。在身心非常舒適的狀況下,因由我們想到了未來或過去而產生不同的幻象妄念。由這種妄念的力量而使得腦細胞產生了作用。所以妄念先有,才使細胞感得作用,當然多數的意識是透過腦細胞互相變化而產生,但郤不一定。好比現代科學家及醫學家對於禪師們作過研究,有不可思議的現象產生。襌師們以禪定的力量,他們的腦波與平常人不同,但是科學家還沒有辦法獲得答案。只要我們更深細的努力研究觀察下去;我相信我們一定可以獲得意識最究竟、最細微的性質,必須由俱生光明性質才可以形成,這是將來我們一定可以察覺到的理論的,所以現在必須不斷的研究。假使意識的續流有個開始的話,則會與許多實際問題產生矛盾,無法作更詳細的解釋,甚至於三千大千世界如何形成的理論也不能成立,如果認為意識的續流沒有一個開始,則可以非常合理的解釋這些困擾的問題。 今世的母親屬於今世的,但我們的前世是存在的,而且前世是無止盡的,我們可以推測每一位有情都有機會而且可以肯定都曾做過如同今世母親一樣的愛過我,都曾做過我前世的恩人,沒有當過我前世母親的眾生是不可能有的,透過這種理論來認識一切有情都當過自己的母親,這一種的修持稱為「知母」,由此修學:緣一切眾生的「愛心」。 第二、因為心緒意識的續流會永無止盡的持續,空正見的力量通過串習會永無止盡的持續下去,這第二個理由。其餘的理由是因為每一個意識的產生,不需要刻意讓後者的念頭生起,只要之前心力強大隨著串習的力量自然會形成後者的意識,透過這些種種的道理來認識解脫是存在的,而希求解脫了解煩惱是可以斷除的。如同自己的煩惱是可以斷除的,同樣的他人的煩惱也是可以斷除的,同樣離苦得樂之權利,同等的權利、同等的想法、同等的能力的情況下有什麼不同的呢?自己永遠都是一個人,他人永遠都是無數人,犧牲一己的利益成辦多數無量的利益是值得的,犧牲無量的利益來成辦自己的利益是不合理的。所以要思維愛我執的過患過失,及愛他心的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