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特別報導:
四月四日開示佛子行三十七頌內容:
如同「第二能仁」的龍樹尊者,他曾這樣說過,為了能成辦一切遍智,也就是佛陀的智慧,有三種主要的因素:一、大悲心;二、菩提心;三、空正見,成佛的根本是菩提心,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心,再加上空正見,這三者就是成就一切遍智的主要因素。所謂的般若波羅密多,就是智慧到彼岸,也就是菩薩的智慧度。六度裡面的智慧最主要性質是証空的現量,但是光是証空的現量沒有辦法形成菩薩的智慧度,必需要有菩提心的幫助,才有辦法成為六度裡面的智慧度-般若波羅密多。
要成辦如是的般若波羅密多,首先要獲得緣空的「奢摩他」和「毗婆舍那」就是緣空的智和觀,以及雙運,在成辦緣空「毗婆舍那」之前,必需先証得緣空的「奢靡他」,然而不了解空性的話,緣空的奢摩他不可能會有。所以要讓自己証悟空性,首先必須經由佛陀的經教,了解「人無我」的道理,以及「法無我」的道理。所以在《心經》中有說到業果的無我的性質,以及五蘊無我的性質,這是屬於「法無我」。進而說到了感受的受者、造業的造者的無我的道理,這稱為「人無我」,實際上「人」也是屬於「法」的一種,把「人無我」、「法無我」分開的原因,是因為在造業的時侯,主要是以這兩種我執而造業的,因此在此分說。以「法無我」而言,有中觀和唯識兩種說法,當然在「法無我」的見解上也有粗細的不同,要讓自己透徹無誤的了解性空的道理,這些粗細空性的見解都必須要學習,這是
一種修法,另一種為了能成為智慧度(智慧道彼岸、般若波羅密多),必須要菩提
心的修持,菩提心的所緣是一切有情眾生,為了成辦圓滿一切有情利益的佛果位,所以要廣大的修學菩薩行,在此說到六度萬行的修持,或十般若波羅密多的修持,修持的過程要三大阿僧祇劫,或者四乃至十大阿僧祗劫都是有的。
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心,有了大悲心,菩提心自然會成辦;沒有了大悲心,菩提心則無法生起。大悲心的主要因緣有二,第一完全利他的愛心,沒有話,則不會對他利生起希求心,第二必須要了解到眾生的痛苦是什麼才會產生悲心,因此首先要了解何謂真正的痛苦。在佛的經典裡面有說到了三種痛苦:苦苦、壞苦、行苦。先從自己的身上去體會到這種痛苦,進而以自己的經驗來體會他人的痛苦。所以確認以及徹底對痛苦產生真正的體會,如此的修學,我們才有辦法俱足這兩種的因緣而成辦悲心。般若波羅密多具有強大的力量去破除一切的障礙,一切的罪障,這種不可思議的智慧必須要眾多的因緣,才有辦法証得,要先好好的認識才有辦法去修持及累積這些因緣,而且在修這些因緣的時候次第不能混淆,否則無法成辦。好比我們要讓自己知識水準提高時侯,有一套固定教育的次第,讓我們慢慢的學上去的。同樣的,智慧波羅密多是一種內心的功德,它是一種果,也是由因而來的,因此要了解,這種波羅密多的因緣必需一步一步去累積。
心經之咒-由「揭諦」:前進、快去,從輪迴的此岸,快速的到達涅槃的彼岸。從此岸苦海去到彼岸,徹底熄滅煩惱、痛苦的解脫。並不是有一個外在的苦海,我們在那裡沈淪;而是指在意識的續流、由前往後延續的過程中,因為煩惱的染污,形成內心存留的煩惱習氣,加上隨遇到的因緣而生痛苦,如果煩惱和煩惱的習氣未斷除,則痛苦會不斷來,由心的煩惱障礙而形成身的痛苦;因為有煩惱,所以痛苦隨時待命似的侵擾我們,此即是苦海的意義。
如何使痛苦消失而解脫?痛苦來自煩惱,煩惱令心不調伏,而產生痛苦。所以為了得到解脫,必須令心清淨,不隨煩惱走,即在前的意識,流到在後的意識時,不隨煩惱持續下去,當下徹底斷除,此即解脫。自性原本清淨的意識,由於隨著煩惱的暫時染污,才令心不調伏。煩惱皆是顛倒執著,必須透過正理的認識來調伏,所以要學習空正見。大、小乘聖者的証空性現量,是依由空正見對治心的暫時污染,所以靠什麼讓我們到彼岸?空正見。因此四聖諦、苦海、佛果全部都是在內心的;當然也有諸佛的淨土,例如觀自在菩薩、文殊師利菩薩的淨土。但是最究竟的淨土,是在內心成辦的。
昨天主要的是為心經之顯義──空性而作解說。有關隱義-現觀次第則如下解說:
「觀自在菩薩﹍亦復如是」,乃資糧道及加行道菩薩修習空性的道理。資糧道以聞、思所生之慧而修空性;加行道則以修所生慧而觀修空性。
「舍利子﹍不增不減」,乃見道者入空性定之時,遠離生滅、增減、戲論之修學次第。
「是故﹍無智亦無得」,此乃修道位觀修空性之道理。以現量証得無我空性後,必須反覆修習。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此為在「金剛喻定」中究竟斷除煩惱,而安住於菩提。以上為圓滿的心經教授。
二、「貪愛親方如水動,瞋憎怨方似火燃,癡昧取捨猶黑闇,離家鄉是佛子行。」
三、「遠惡境故惑漸減,離散亂故善自增,心澄於法起定見,依靜處是佛子行。」
這兩句偈頌,說到初學者因為沒有辦法很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緒,所以還沒有對治煩惱之前,應該要盡量遠離貪境和瞋境,這是很重要的。許多的先賢大師,都曾說過:與其對治煩惱,不如先讓自己避免接近貪境和瞋境,這是對初學者而言。所以「依靜處」的意思,可用兩種角度作解釋:(一)以身的角度依靜處,那就是到沒有喧嘩的地方。(二)是斷除遠離內心的妄想、妄念,使心安立在依靜處上。以台灣人而言,要遠離自己的家鄉去依「靜處」的話,認為假使依靜處是一種國土或家鄉遷變的話,就必須要找像加拿大、美國、新加坡……為依靜處了。所謂「依靜處」並不只是身體上的一種遷變,最主要的是使內心遠離貪、瞋境,否則無論我們到那裡,都會受到處所的貪、瞋境影響。在內心還沒有完全能控制之前,會很容易受到四周環境的影響,而形成障礙,所以以身心受環境影響去說明依靜處。難得暇滿人身獲得的時侯,為了使心不受貪、瞋控制,所以於聞思修有次序的來了解何謂所取?何謂所捨?正如第一偈所說。(註:此生幸得暇滿船,自他須度生死海,故於晝夜不空過,聞思修是佛子行。)
四、「常伴親友還離別,勤聚財物終棄捐,識客且遺身舍去,捨現世心佛子行。」
此說明過分貪著今世的安樂,假使所追求的唯有今世安樂的話,今世能獲得什麼享受?財物、物質的享受、親朋好友、肉身的裝飾品、以及名聞利養,這些都是屬於今世的利益。我們追求今世的安樂最主要也就是這些了。如此仔細去思惟,無論再富裕,錢財再多的人,他的死與一個街上的乞丐,兩人的死法是一樣的,同樣要放棄一切而離開這世間。而且富裕的人死時,死不甘心,因貪執放不下世間的一切;但另一者死的時侯卻容易放下一切。而且富裕的人的四周很容易遭惹到酒肉朋友,因為金錢而來親近你、與你交往,有錢時這些朋友就會圍繞在你的身旁;當你沒錢的時侯,他們則不會理睬,我們需要這種朋友嗎?我們需要的是可靠的、可信賴的、值得我們相信的朋友!有了這些朋友,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快樂。可是,這些親朋好友在我們死的那一天也必須要離開,我們今世所付出的一切成果、享受,死的時候沒有辦法帶走一絲一毫。
以我個人而言,我在活著的時候因為掛著「達賴喇嘛」這四個字,我相信多多少少會有人幫助我。但是在我離開世間那一天,沒有辦法帶走我的弟子,我沒有辦法請別人跟我一起離開,縱使有再多的財物或是享受,想盡各種各樣的辦法,要讓這些能隨著自己離開世間!但是這是不可能的,死時唯有自己孤伶伶的離去。在我今世的最後一天,身體會與意識完全分開,我們稱為「死」,此時唯有我自己一個人的意識流到後世。除了一種力量可以幫助我,那就是我活在世間時所累積的善業,此外沒有任何方法能讓我得到安樂。我們活著的時侯,遇到困難可以找朋友幫忙,可以向某些人學習或請教問題,但是在臨終的時候,沒有辦法依賴他人,唯有靠自己善業的力量去面對死亡。
現在,會場裡有很年輕的小孩,雖然他的年紀很小,可是從今天算起的一百年以後,這會場的人沒有任何一個可以存在,所有的人都會死去!以我個人而言,我已是六十多歲的老頭子了,與我同樣年紀的人,可能還可以剩下二十年或三十年,甚至於四十年的歲月,但幾乎在四十到五十年以後,都會一個一個的離去。所以可以証明:人一定會死,死是決定的。而且在死之前,我們沒有辦法固定或肯定何時會死?因此「死無有定期」。我們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希望,能肯定明天可以再的來這會場聚合,但是卻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肯定明天不會死,因為「死」非常的突然、無法預料,所以有二件事情可以決定,就是(一)一定會死,(二)死無定期。
所謂的「死亡」,就是說我們的身體有一個生存的時間,當時間過去之後,生存的能力消失,它就沒有辦法持續了,這時候意識必須離開身體,稱為「死亡」。以花來講,花有花開的時候,也有花謝的時候。同樣的,人的身體會隨著時間的轉逝而衰敗壞滅,當我們看到狗或是自己寵物等死去的時候,會覺得很可憐,但是不會非常在意。如果我們無意義地浪費我們的人生,那就非常可惜了。人有思想的能力,我們有心力可以讓自己認識教理,認識非常殊勝不可思議的智慧和菩提心的修持。我們可以學,而且可以拿來用,由此而獲得快樂。這麼好的機會,如果沒有好好的把握,只是隨著放逸的心態,糊裡糊塗死去的話,豈不是非常可惜嗎?人活在世間時,有思想的能力,藉由思想的能力和心力可以讓我們得到永恆的安樂,但是如果沒有好好把握而浪費的話,就好比有一個人接到一筆生意,卻因為某種理由而放棄,如果這樣的話,不但他會覺得非常可惜,別人也會對此事婉惜。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認為今世沒有關係,後世可以繼續慢慢的來,如果以這種懈怠的心情去學法,那就像剛剛說的那個人一樣,浪費了自己最良好的時間及機會。既然我們有這種修法的能力,就應該從現在開始好好的去學,在臨終之前讓自己策勵自己,鼓勵自己,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這是思惟念死無常的用意。所以我們生存在世間,有這樣一個良好的修法工具,不應該浪費一分一秒寶貴的時間。
五、「伴彼若使三毒長,並壞聞思修作業,能轉慈悲令喪失,遠惡友是佛子行。」
六、「依彼若令惡漸盡,功德猶如初月增,則較自身尤愛重,依善知識佛子行。」
為了使我們的人生更有意義,所以應該遠離逆緣惡友,以及接近善緣及善知識的教授。在此說到善知識,所以還沒有依止善知識之前,我們必須要認識善知識的條件是什麼?什麼是善知識的定義?這是很重要的。當我們想要去依止一位師父或是善知識的時侯,須透過教理上所說善知識的定義去認識、觀察說法者有沒有具足上師或善知識的條件,進而再去作依止,倘若沒有透過觀察,就急促的去依止、完全的依賴這位善知識的話,會很容易看到對方的缺失而造成毀謗,這樣對自己、對他人都不好。所以可以先作法友想,從他的座前聽聞佛法,不一定要把他認為是善知識或是上師才可聽聞他說法。除了傳灌頂或傳戒,傳戒和尚和灌頂師父,都一定要作上師想才可以。除此以外就不一定要作善知識想而聽聞教法的講授。所以還沒有依止這位師父之前要好好的作觀察,縱使要花上十二年以上的時間也是值得的。在經論裡面時常強調師徒之間的關係是要透過反覆長時間的觀察才建立的。
對於善知識的定義有很多不同的條件,在《莊嚴經論》裡面有說到;善知識所需要的條件有十法,在戒律裡面則提到對於傳戒和尚或教誡阿 黎必須的條件。同樣在金剛乘密宗裡面也說到上師所需要的條件是什麼。在此,因為最主要的是依據大乘上師的條件而言,所以是以《莊嚴經論》所說的十法為主。(註:莊嚴經論云:「知識調伏、靜、近靜、德增、具勤、教富饒、善達實性、具巧說、悲體、離厭應依止。」)
《莊嚴經論》裡面所說的十法內容,最主要的是說為使他人內心調伏的緣故,首先必須調伏自己的內心。光調伏自心是不夠的,還要善巧的指導他人走上成佛之道,為了讓他人了解調伏內心的方法,所以自己要懂圓滿的教理。光是懂也是不行,如果沒有善巧的宣說則會造成誤會,所以必須要善巧的宣說。
雖然藏傳佛教具有顯密完整的教法,可是有時候我們也會做出一些不應做的事情。就像阿底峽尊者是一位具有大証量大成就的上師,以他個人而言,非常謙虛,持戒非常清淨。當他來到西藏某一處傳法的時候,許多西藏出家人穿著奇奇怪怪的美麗帽子、大衣、袍衣、、等。他們很整齊地排列著,迎請阿底峽尊者,阿底峽尊者看到以後馬上說:「西藏的魔鬼來迎請我了」,所以他馬上拿著三衣蓋著自己的頭不敢看,這時在排隊的西藏出家眾們問:「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透過侍者的說明才知道:阿底峽尊者惶恐的說:「西藏的魔鬼來了」。於是他們很不好意思,馬上把這些不需要的外裝卸下來。穿著整齊的出家三衣,很謙虛的迎請阿底峽尊者,於是阿底峽尊者歡喜的接受迎請。這是一個公案,沒有錯,這也是一個事實。但是我們了解了這個事實之後,卻還願意去做「西藏的魔鬼」。我有這種感覺:這些西藏的魔鬼,最多都來自華人區,這些華人製造的魔鬼。怎麼說呢﹖紅包愈多,魔鬼就愈多,魔力就愈強。他們把那爛陀寺的大論典的教派、教理,認為是次要的修持。他們認為主要的修持是外形的一種炫耀,徒弟愈多、各種各樣的法會花樣愈多,就代表他最有名,最有証量。這種錯誤的想法這是不好的,所以你們不要把我們西藏人寵壞了。
我認為以上師的法座高低來衡量上師証量的高低,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在第五世達賴喇嘛時曾經有一公案。在某一會場迎請很多大師的時候,所有的大師座位幾乎都是同樣高,但是侍者非常的聰明,在棉做的墊子裡面放扁扁的石頭進去,所以當二位師父坐上法座時,一位因為有石頭而不會陷下去,但另一位因為沒有石頭而陷下去了。所以沒有被陷下去的那位上師,他就很高興。因為他比另一位還要高些。
(身為達賴喇嘛我有這樣一個權利,高坐在法座上,所以我可以告訴別人坐在高位上的缺點,以我個人而言,我很適合扮演這種角色。)出家人穿著三衣,假使內心完全受到世間八法的影響,他可以說是受到世間八法的誘惑所形成的外邪,只是外面以一種美麗的三衣包裹著而已。其實他所做的與佛陀的本意完全相違。我在這法座上為你們說法的時候,慢心幾乎不會生起,可是卻從內心另一個角落,會去顧慮到今天我所說的法你們到底有沒有歡喜呢?會產生這種疑惑,(大眾鼓掌)法王善巧的說:「這就是世間八法!」所以要了解西藏人的問題,更不要讓自己造作同樣的錯誤與缺失。(註:八法:苦、樂、利、衰、稱、譏、毀、譽)
有時上師本身沒有缺點,但是弟子們會有先入為主的觀念,很容易造成「偏黨」的一種觀念,所以弟子們在上師座前求學的時候要要有三種條件。第一,正直心,不要有自我的觀念。第二,判斷是非的智慧,思想的能力,判斷的能力。第三想要向上求學的心態。這三者是弟子們所需要的條件。(廣論28頁,四百論說:正住、具慧、希求為聞器。)
為何需要此三條件?(一)正直心:假使沒有處於一種正直客觀立場,只是因為自己不喜歡,縱使是對的,也不願相信的話,那代表我們學習的態度有偏差了,這是錯誤的。因此客觀的角度很重要,也就是叫我們保持正直。(二)判斷是非的慧:假使已經了解何謂好?何謂壞?好壞是非雖然已經辨別清楚了,但對自己而言卻沒有產生什麼影響「好就好,壞就壞」的話,那就叫作愚癡。既然了解了這樣是好,就應該好好隨著善知識努力的去做才對,所以判別是非的智慧,這種能力非常重要。在了解是非取捨之前,「疑惑」很重要。這裡所謂「疑惑」並不是屬於煩惱的疑心,而是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如果是這樣的話會有什麼影響?如果那樣的話會有什麼結果?透過這種疑惑,有助於求知。假使自己內心本身沒有任何疑問的話,就不會去尋求答案了。當不想尋求答案的時候,就無法了解真理了。所以自己給內心問題,這是允許的,這並不是煩惱的疑惑,而是透過問題讓我們想要去觀察真理,透過這種觀察及尋求,能讓我們獲得真理,讓我們獲得了解是非的智慧,因此疑惑很重要。
我們有講到,上等根器者是隨理的;下等根器者是隨性的。上根者在求學的時候首先先保持一種客觀以及疑惑的態度,不要馬上去相信它,透過是非的認識,努力地長時間地觀察,假使是真理的話,透過觀察會愈來愈明顯,當他解開疑惑而能相信的時候,他就能作出肯定的主張。下根者為什麼是隨性的呢?他剛開始沒有這種疑心,上師、師父說什麼他馬上相信,如果沒有透過思考就去相信的話,有可能之後造成後悔的危險。所以還沒相信某些事之前,透過「智慧觀察」是很重要的。(三)想要向上求學的心:所謂的觀察,如果只一直觀察別人的煩惱,多管閒事,自己的煩惱卻沒有觀察的話,沒有用。所謂修法,最主要是要修自己的煩惱。所謂求學,是把所學的法拿來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中,應用在調整自己的內心,而不是只有在別人的煩惱上作調整,這種求學心是需要的。以上就是弟子們所需要的三種條件。
七、「自身猶築生死獄,世間天等誰能救,故於救度不虛者,歸依三寶佛子行。」
八、「諸極難忍惡趣苦,能仁說為惡業果,故雖遭遇命難緣,終不造罪佛子行。」
接下來所講的要成辦後世安樂的方法,於是說到「皈依」及業果。「皈依」的意思是尋找救護、依賴的對象。以「皈依」而言,它有暫時性和究竟性的。(一)一般人而言依賴暫時的皈依,就像我們生活上遇到困難,找朋友幫忙,於是皈依了朋友,或者我們會請政治家、請經濟上的朋友、請法官使我們從困境當中得到救護,因此皈依了這些人,這是屬於暫時的一種皈依、依賴。(二)每一個宗教信仰都有它的導師,所以皈依的對象很多,在此所說的皈依,如同月稱菩薩所說,是因為「希求解脫」的緣故而皈依,所以皈依的對象有,佛、法、僧三者。為什麼皈依佛?因為佛已經証得究竟的涅槃,以他親身的經驗為我們作無誤而圓滿的解說,所以皈依了佛。因為我們要走這一條路,所以皈依法。因為在走這條路的時候必須要有可效法及模範的對象,因此追隨、皈依僧。因此希求解脫者的皈依處有「佛法僧三寶」。
之前談到的「法」,就是「涅槃」的意思,因此得到「涅槃」這個法寶的時候,就可以從一切的痛苦以及煩惱中得到解脫。所以可以使我們真正的得到解脫,使我們從痛苦和煩惱中得到救護,是靠法的力量。所以「法寶」是三皈依裡的正皈依。如何讓我們得到解脫呢?就是透過聖者的道諦-証空的現量去對治煩惱,而獲得滅諦的功德。因此聖者的道、滅二諦的功德,是屬於所要皈依的法,這是皈依境的法,這是正皈依。唯有我們獲得道諦、滅諦功德的時候,我們才能從煩惱及痛苦之中會得到救護,正是法寶救護了我們,所以才稱為正皈依。如是了解法寶的功德,自然會對佛生起了極大的信心,因為佛已經證得了法寶,而為我們說如何得到法寶的方法,透過他的經驗覺受,假使我們努力地學上去,一定可以獲得的。因為佛說了法寶的緣故,因此皈依佛。
同時現在正在依法行持的僧寶們、已經獲得聖者果位的僧寶們,他們正在努力的對治煩惱,因為他們依法修持,他們有經驗,所以我們把他們視為模範,追隨著他們,因此皈依僧寶。以皈依、信心生起次第而言,首先相信法寶,之後對佛產生信心,再對僧產生信心。以信心次第而言,認識法而皈依法,之後認識佛的功德皈依佛,之後了解僧寶的精進而皈依了僧。以教法形成次第而言,佛先來到世間為我們轉教法輪,使弟子們生起了正法輪,所以先有佛,後有法,之後才有僧。
八、「諸極難忍惡趣苦,能仁說為惡業果,故雖遭遇命難緣,終不造罪佛子行。」也就是說為了要斷除一切的煩惱,首先要讓自己不隨順煩惱而做出惡劣的行為,這是第一個步驟。好比雙方要打仗的時候,我們沒有防禦的能力,則無法進入戰場,首先要有防守的能力,之後才能突破重圍上戰場與他人打仗。同理,我們要與煩惱打仗的時候,首先要能保護自己不隨煩惱而走,不隨煩惱作出惡劣的行為。為了防護自己,戒是很重要的。當我們不隨煩惱而造惡業的話,就能使我們生生世世生於天上人間,具有暇滿,能透過正法的學習,而去對治煩惱。這種修法是非常穩定的,所以戒學非常的重要。戒學裡面十善業道是最基礎的,為了使戒學能圓滿,我們要相信戒的功德並提起心力去守戒,而且必須要了解業果。不想要痛苦,所以要斷除痛苦之因,防護自己不要去造作痛苦之因,這本身就是一種戒行了,透過業果的認識會使我們的戒體更清淨。
九、「三有樂如草頭露,是須臾頃壞滅法,故於無轉解脫道,起希求是佛子行。」
為了使我們的修法清淨,導師釋迦牟尼佛在轉四諦法輪的時候,說四諦十六種行相,在苦諦說了無常、苦、空、無我四種行相,在這個偈頌裡面講了佛法最究竟的內容。什麼是無常?續流的無常是粗分的無常,是我們可以察覺的,甚至於可以看到的,就像死無常一樣,這是屬於續流的無常,是粗分的。細微的無常是每一剎那都在壞滅的無常,就是因為有續流的無常,我們就可以推測這些法在每一剎那都在壞滅之中,無論是內或是外,只要它有續流壞滅,每一剎那就在轉變之中。好比法座前面的花,雖然現在很美,我們沒有看到衰敗的現象,可是因為它有續流的無常,它終究會有壞滅的一天,這種無常的性質不是它壞滅的那一天才有的,而是每一剎那都在轉變。假使我們能以顯微鏡看花朵變化的話,將可以了解到花朵裡許多細微的性質。這些微細的性質互相的觸動產生了新的變化,這代表了細微的無常是絕對存在的,無常的性質在現在就有了,這種無常的性質從什麼時候有的呢?第一剎那的法,在第二剎那的時候會不見了,這雖然也是無常,但「細微無常」主要是說:第一剎那的法,在第一剎那的時候,本身就有壞滅的性質存在,這才叫究竟無常的內容。假使第一剎那的法,它在第二剎那的時候會消失,是需要依賴其他因緣的話,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在第二剎那會自然的消失,自然的壞滅,這沒有辦法依賴其他因緣的。可見第一剎那的法,在它本身的時候就具有將會消失、將會壞滅的性質,這種性質從什麼而有的?就是它本身具有壞滅性質因緣所產生的,所以這果本身就具有壞滅性質。有時候我們會把生和滅認為是兩回事,從因緣生,好像就是一種形成,不是壞滅,滅跟生好像沒有相關,其實生滅並不是完全的分開。生的性質本身就隱藏了滅的性質,而且是不可分開的。因為因緣本身具有壞滅性質,所以說所生的果,必須具有同樣會壞滅的性質。只要由因緣而生,在生的那一剎那已經圓滿會壞滅的性質。可見一切因緣法,完全隨著因緣力而生、因緣力而滅。受到因緣影響,完全是屬於因緣力而有。
今天我們的人身是因緣而有的,他的存在完全依靠因緣的力量所形成的。人這五蘊是怎麼有的﹖是以前「無明」所造的「業」,「業種子」留置於「心識」上,隨著「愛」而「取得」的因緣,使得後世的「我」產生了,因此投入於後世,成辦了後世的身,所以身體最主要的是由「無明」所產生的。究竟的追溯下去,我們可以知道是由無明而感得今世的身體。所以這身體所依賴的主要因緣最究竟的就是無明、煩惱。仔細想一想,你今天被無明所控制的話,會有什麼感覺呢﹖「無明」、「煩惱」光是它們的名字就已經令人感到苦惱了。若還被它們所控制到的話,會不會覺得更苦惱呢﹖可是事實上我們就是如此-完全被無明、煩惱所控制。以「苦苦」而言,我們不想要,可以以暫時獲得安樂的感受,而得到暫時的解脫。以「壞苦」而言,我們應有捨受,也可以從壞苦中得到暫時的解脫。但是「行苦」無論任何時刻都隨著我們,因為我們的五蘊是隨著無明、煩惱控制所形成的。真正輪迴的痛苦,就是隨業、煩惱的不自主的性質,這稱為「行苦」。因此行苦,是要透過這種方法和內容去思惟的。法稱菩薩在《釋量論》裡說:因為思惟無常,所以體會痛苦,因為體會痛苦,而尋求無我。現在一切痛苦皆是由煩惱所產生,由煩惱力而有。所以在每一剎那變化當中,並沒有自主的「我」而產生的變化,由此而體會無我的道理,無自性、無自主的道理。因為無常的緣故,這是一種解釋。還有知道無常的性質,痛苦的認識,所以為了斷除煩惱,而尋求煩惱的根源,了解這是執著真實所產生,因此去追求真諦「無我」的道理,而認識了無我。所以在《釋量論》裡講到這三種思惟方式,這是非常重要的。同樣的在《四百論》也有說到。
以上是說要了解痛苦,以成辦大悲心。首先我們必須要認識痛苦是什麼?在認識痛苦的時候,先是由自己的身上來認識痛苦。也就是當自己的煩惱沒有斷除之前,隨著煩惱的緣故,痛苦隨時都會產生,而且會產生許多不吉祥、不安樂的事情,煩惱沒有斷除的話,心的續流是不能止靜的,假使沒有刻意的去對治煩惱,煩惱是永遠隨著心一直持續到後世去的。煩惱不會老化,我們不要抱著煩惱會自行消失的心態,而期盼這一天的來臨,這是不可能的。煩惱是要透過刻意的對治才能真正斷除的。煩惱到底可不可以徹底斷除呢﹖這是一個關鍵的問題。之前我們已談到煩惱對治的方法,也就是煩惱的根源是可以對治的。煩惱有八萬四千種,這並不是說八萬四千種煩惱,每一種都要用一種法門來對治。並不一定要一對一的方式才能徹底消滅我們的煩惱,有一法可以斷除所有的煩惱,那一法就是空正見,可以對治煩惱的根源。譬如一棵大樹有很多的枝葉,與其摘下每一片樹葉,或是折斷每一樹枝,倒不如從根本將其砍除,剩下的枝葉就會自然乾枯。同理,所有的煩惱都是來自於真實的執著,只要從煩惱的根源做徹底的消滅,一切的煩惱就會自然消除。當我們對「煩惱可消滅」,這種解脫的內容能深深的體會時,就會了解,原來解脫是可以達到的,是存在的,因此對解脫產生極為強烈的希求心,也就是滅諦四種行相-滅、靜、妙、離。滅除一切痛苦,解脫是可以得到的,而生起出離心。為了要得到解脫,我必須要修學道諦,因此而想到道諦四行相-道、行、如、出。首先要從自身去體會煩惱的過患,從自身生起出離心,之後再將這種痛苦的體會轉移到他人身上,進而能體會他人的痛苦,才有辦法培養成不忍他人受苦的憐憫心,這叫做悲心。為了使這種悲心力量更強烈,所以「佛子行三十七頌」在此說到愛心的培養。
十、「無始時來憫我者,母等若苦我何樂,為度無邊有情故,發菩提心佛子行。」
這裡要說七因果:首先觀修平等捨,再說一知母,把一切有情視為最有恩惠的親人,知母之後,二念恩、三報恩、四悅意慈心、五悲心、六增上意樂、七菩提心等七因果的修持。
十一、「諸苦由貪自樂起,佛從利他心所生,故於自樂他諸苦,修正換是佛子行。」
「自他相換」首先先將自他二者視為「平等」,「平等」是指無論是自己或者是他人,一切的有情都有離苦得樂的基本思想、觀念,我們都有基本的權利、能力,我們都有成佛的種性。以這一角度而言完全相同,你會平等捨、自他平等。於是再去憶念他人的不共恩惠。之後思惟愛我執的過患,以及思惟愛他心的功德。透過這種勝利、過患的觀察而去做自他愛心的交換,這之後修取、捨。由慈心而取,由悲心而捨。之後再修學強而有力的清淨意樂,而生起菩提心。假使「七因果」和「自他相換」這兩者修持要雙運合一,一起修學的話,首先觀想平等捨,之後知母、念恩、之後生起不共的念恩、報恩、自他平等,在瞭解自己愛我執的過患,以及愛他心的功德之後,以悲心捨自己的善業於他人,以慈心取他人的痛苦於自己,之後生起增上意樂而觀修菩提心。「自他相換」是在取捨之前而做觀修;
「本師釋迦牟尼佛安住在果門前的虛空中,在這四周有平常我們常談到的那爛陀寺大論師們,在這四周有藏傳四派的所有具有証量的大成就者,在這四周有遍虛空的有情,我和這些如母有情都是一樣想要離苦得樂,我們都有同樣的權利,同樣的觀念,但是我們卻都隨著煩惱而受著痛苦。」如此的思惟,為了使一切的有情都能獲得究竟的安樂,我必須發起希求菩提之心,願與一切有情一起得到安樂。請做如此的思惟。觀修前方的聖像為資糧田之後,念誦七支供養,念誦時盡量隨著辭意好好的思惟。請念誦「七支供養」
所有十方一切世界中 三世一切佛陀人獅子 我以清淨身語意等三
一切至誠禮敬盡無餘 普賢行願威德大神力 普現十方一切如來前
一身復現無量剎塵身 一一遍禮無量剎塵佛 於一塵中塵數佛世尊
各處菩薩所集眾會中 無有窮盡法界塵亦然 深信諸佛悉皆遍充滿
各以一切音聲之大海 普出無盡無上妙言詞 盡於未來一切之劫數
讚歎佛陀甚深功德海 以諸最極殊勝妙花鬘 伎樂塗香及大寶傘蓋
如是最極勝妙莊嚴具 我以供養一切諸如來 最勝衣服最勝諸妙香
末香燒香與莊嚴燈燭 一一皆如須彌山高聚 我悉供養諸如來世尊
我以廣大殊勝定解心 深信一切三世佛如來 悉以普賢行願威德力
普遍供養十方諸如來 我從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劫來貪瞋癡
從身語意三業之所生 一切惡業我今皆懺悔 十方一切無量諸眾生
二乘有學及無學聖者 所有如來與菩薩眾等 所有功德皆至心隨喜
十方所有世界之明燈 最初成就無上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至誠勸請
轉於無上殊勝妙法輪 諸佛若欲示現涅槃相 我悉至心恭敬而勸請
唯願久住剎塵無量劫 利樂一切有情諸眾生 所有禮讚供養佛如來
請佛久住世間轉法輪 隨喜懺悔等諸妙善根 回向一切眾生及佛道
讓自己盡量的生起緣眾生的慈心、悲心,之後再緣前方虛空的資糧田而生起信心和皈依,前方的資糧田他們所有殊勝的功德,希望自己都能獲得,最主要都是為了利益一切有情。透過大乘不共的皈依,再讓自己生起無上菩提的願心。直到虛空未盡之前,我生存的目的完全是為了利益他人,要有這種心力去幫助眾生獲得安樂,使眾生得到利益,無論我的生我的死,完全都是為了他人,為眾生而生,為眾生而死,用這種心力讓自己生起菩提心。念誦三次好好思惟,念完之後要讓自己許下承諾,最好是讓自己把今天這種感受永遠的持續下去,絕對不要讓他遺失,不要放棄這一種非常殊勝的意樂。請念誦「受願心儀軌」:
希願度脫有情心 諸佛正法與僧伽 直至圓滿菩提前 我於汝等恆皈依
具足慈悲與智慧 為利有情我精進 今於佛前誠敬住 發起無上菩提心
乃至有虛空 以及眾生住 願吾住世間 盡除眾生苦
思惟菩提心的內容,反覆的串習,所以菩提心會與我們愈來愈接近。這偈頌文不是很長,我們時常念誦,在念誦的同時,好好地思惟這偈頌的內容,會對我們很有幫助。
回向文
平日唸回向文:「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前二句乃對大、小乘共同修行而說。佛法中「法」之義,藏文為「改變」義;梵文譯為「持、救護」義,就是如果我們持續現在的心、思想不改變,則不會斷除煩惱。如果不想要痛苦,就要使我們的內心更溫柔、更快樂。將未調伏的心透過法的力量得以改變,這叫修法。使得煩惱不再有,依法而得到解脫,即梵文「Darma」之義。未調伏的心是因為煩惱未消除所致,所以為對治、斷除煩惱而說的改變內心之法,稱為佛法。
佛陀指示我們在修法時應斷十惡、行十善。比如:殺生之防護為不殺生戒。只有不殺生不一定是佛法,每一國家皆有制定不殺之法律,如果有人在有殺生的因緣下,因為怕法律制裁而不殺,這種善並非相應佛法之不殺生意樂。什麼是相應佛法的善呢?佛法最究竟者乃涅槃、解脫之境界,此為最主要之目標。用緣空之止觀雙運才能徹底對治煩惱,我們為控制煩惱而先身口不犯,再根本對治煩惱,先不被煩惱控制而去對治,此為長期計畫,依止如此的意樂不殺,才是相應佛法之善業。總之,佛法要視煩惱為仇人,儘量讓自己不為煩惱所控制之修持,所以稱「佛法」。
「願消三障諸煩惱」,煩惱主要為三毒:貪、瞋、癡,也有其他細微次要之煩惱,如:我慢、嫉妒或五邪見等,雖然有煩惱會讓我們痛苦,大家也會說「願消三障諸煩惱」,但走入現實日常生活中,有人以為煩惱即是現有痛苦之感受,並非僅僅如此。要排除所有煩惱之感受,必須先靜下來思惟煩惱為何而生?從何而來?以及煩惱是什麼?如何斷除?也應認識煩惱之過患。但並非僅僅了解到煩惱之定義、支分、性質等詞面上的意義,而是了解煩惱生起的心續是什麼,不允許自己生起這種不好的心。有人甚至有時會刻意讓自己生起煩惱,這是不應該的,因為明知煩惱是仇人,還讓它生起,尤其身為佛弟子,應對治煩惱,而絕非刻意令其生起,以擁有煩惱為快樂,應徹底斷除。
要不使自己生起煩惱,一定要好好思惟煩惱之過患和傷害。先不談後世,今生就令我們內心失去安靜、和平。當我們聽到壞消息,瞋心生起,令心起伏不平,暴燥而無法安住,呼吸變快、臉紅脖子粗,原本快樂變成不快樂;吃不下、睡不著;朋友也因自己生氣而怕觸犯,不僅自己不快樂,也令他人煩惱。這到底有什麼好處呢?貪心亦然,貪心生起時,不論吃睡,任何時刻都在想,這一顆心一天到晚被煩惱圍繞、干擾,因為無法獲得想要的東西,甚至會想自殺。若貪心不得滿足,就容易生瞋心。乍看之下,瞋心為粗魯之心識續流,而貪心則溫柔、可愛,好像二者相違,其實不然,貪若強則嗔就更強。有些人因貪故而不惜傷害自他。所以乍看好像相違,事實上卻互相幫助。所以在平日生活中有過分強烈之貪、瞋絕不會快樂。
煩惱之定義,就是使內心無法調伏、寂靜、平和、安詳。連畜生道也可見煩惱之缺點,譬如狗有許多同伴,在沒有煩惱時和諧相處,但因貪著食物、淫慾而吵架、打架。所以畜生之衝突乃因煩惱而起,沒有煩惱時,則沒有問題。人比動物還要貪瞋,因為人的需求更多,如衣食…等,由此生貪瞋,所以煩惱更多。從有人類至今,負面問題的產生完全是因為煩惱,修法者、生意人、甚至上師,皆因煩惱未斷,所以負面問題不會止息。
煩惱乃內心之缺點,為了要斷除所有禍害之源-煩惱,一定要了解煩惱之根源。煩惱之根源是對自性執著的無明,必須要透過對真理認知的智慧來斷除顛倒的執著。「願得智慧真明了」中的智慧有二:一是世俗五明智慧;二是勝義真理智慧,在此所說的是後者-證空的智慧。「真」乃法性之義,此句之義為「願得法性智慧來對治煩惱,使未生智生起,已生智增長。」
在如是真理智慧生起前,一定要斷除多種顛倒的認知及執著,比如把無常認為常,把痛苦之性質認為是快樂的性質,把清淨法認為污垢法,把無我法認為有我法。四諦十六行相中所要斷除的這些顛倒執著要先斷。上述所說的空性是粗分之空性,非究竟的,是指證得「補特伽羅實體空」之理;因粗分斷除,才能成辦最究竟的智慧。
「普願罪障悉消除」,涅槃有解脫、佛果位二種,為了成辦最究竟之涅槃,一定要消除障礙。障礙分內、外、密三種。「外」如:惡友、天子魔等,「內」如內心之煩惱、所知障,「密」則為妄念所生之幻想而形成道的障礙。
「世世常行菩薩道」,菩薩道非又行一生一世,要生生世世去行持,所以說「世世常行菩薩道」。剛剛提到「世世常行菩薩道」,我們要常行菩薩行,所以次應常行佛子行,每天常行佛子行。(註:佛子即是菩薩、具菩提心者。)
「佛子行37頌」這部論典的作者,是六百年前西藏的「無著賢菩薩」。他出生於衛藏,靠近拉薩的地方。其在世時,即被譽為具有大悲心、菩提心的菩薩,因為他平日就以修學菩提心、菩薩行為主。他後來遷居「無著」,所以人們稱他為「無著賢菩薩」。他不但有菩提心,而且學識豐富,但以他而言,菩提心的觀修是主要的。其時有另外一位大師「帕通康切帕」,有次他因為手痛,就向無著賢大師說:「我手痛,你有菩提心,請你加持我好嗎?」無著賢菩薩說法以菩提心為主,又由於他的誠,所以他的說法常令大眾隨之落淚。而「帕通康切帕」說法時,常講一些故事令聽者大笑,所以他們兩人的說法,形成強烈的對比,但是在當時他們兩人同是大成就者。
在此偈頌前,一句梵文:「禮敬世間自在」,「世間自在」即是觀世音菩薩,為何加此句?因為目前藏地流傳的經論都是由那爛陀寺所來,為表示對那爛陀大師所給的圓滿教法的感恩,所以所有西藏的論著中,常加上此句表示感恩。所以這部論典的藏文版中,亦加上此句,以梵文禮敬世間自在。
「雖見諸法無去來」這偈頌,是對與上師無二無別的觀自在菩薩作禮敬,正如龍樹菩薩在《中論》中讚禮諸佛的悲智功德,此處也是禮讚佛的悲智功德。「雖見諸法無去來」代表諸佛智功德;「唯一勤行利眾生」,代表諸佛悲心功德。「雖見諸法無去來」也就是龍樹所云「因緣所生法,不生亦不滅」的內涵,也是「熄滅諸戲論,敬禮佛所說」的涵義。「雖見諸法無去來」在觀如所有性時,會遠離來去的戲論。如果來去有自性,則觀自性究竟的智慧應該會見其自性和戲論,但是沒有,所以龍樹菩薩說:在無漏智慧之下,以如所有性的角度,沒有看見來去的自性。
第一偈頌「此生幸得暇滿船,自他須度生死海,故於晝夜不空過,聞思修是佛子行。」-我們現有的暇滿人身是修持佛法最好的工具,因為人有堅強的意志力和辨別是非的智慧這兩個能力,具有修法的特質,所以人身是非常重要的。動物也有心力跟意志力,但是牠們的力量很小。人類透過智慧和心力,能讓自己承擔一切眾生的利樂。了知暇滿的重要,就如「入行論」所說:暇滿如船,能令自他從苦海中解脫,所以此處也說「暇滿船」。這必須依靠努力的聞、思、修,令自己好好的修持佛法,所以聞思修是佛子行。
「晝夜不空過」,在一天中有正修、未修兩個時段,在正修時讓自己好好思惟法的義理,讓心感受之。未修是指吃飯、睡覺等。我們如何讓自己一天24小時都能修學佛法?早上起來的時候,好好讓心靜下來,想想:我是追隨導師釋迦牟尼佛的弟子,所以我要幫助更多的人做善事利益他人;假如我無法幫助別人,至少也不要傷害別人。之後我誦經時不光只是詞意的誦讀,而是內心意樂的改善。白天工作時,依著早上所發的願,而去努力工作。晚上睡覺前好好思惟法義,並反省自己今天所行:如果做的好就隨喜自己,如果做不好就懺悔,並承諾明天不再造,那麼,睡覺時,心也在善法中,這樣就做到日夜不空過了。
四月四日弘法內容
達賴喇嘛說:「自殺是愚蠢的事!每個人都會遇到痛苦與困境,但是痛苦是會消失的,困境是有機會挽救的。」最近因為經濟不景氣,社會頻傳因失業而自殺的新聞,達賴喇嘛針對這件事開示:痛苦,永遠都是有的,無論到那哪兒都一樣,應提起心力去面對而不是無奈地逃避,也許事情不如理想般圓滿,但是努力才會有機會。如果沒有達到理想就失望、沮喪,那麼未來的機會也會跟著消失。
達賴喇嘛說:自殺是因為心胸狹窄,失去信心,從佛法的角度來看,自殺也是一種殺生、傷害的行為,無論對今生或後世都不好,所以應該對自己有信心,提起堅強的意志力。自殺是因為情緒激動,或強烈瞋心所產生的愚蠢行為。他說了一個小故事,西元1950年拉薩有個生意人,內心很苦惱,就想要跳河自殺,走到河邊時,怕自己沒有勇氣跳下去,拿出了酒瓶想要喝酒壯膽。但是整瓶酒喝光後,他也醉了,就拎著空瓶子回家了。所以,如果當自殺念頭生起時,要想辦法讓激動的情緒冷卻,不要馬上作決定,不妨先睡個覺,隔天再想一想。
達賴喇嘛在每場開示後,都會回答信眾問題,有人問他:「企業界應如何看待金錢、公平與誠實三者的關係?」達賴喇嘛表示:生意人都想賺錢,必須獲取利潤,但是若只顧及自己的利益,不在乎別人的利益,就會傷害他人,同時就與公平、誠實的原則相互矛盾。所以,雙方都應該為別人的立場著想,才不致產生負面的影響。
所有的事情都不會百分之百的好,也不會百分之百的壞,通常正面、負面的影響層面都會產生。如何善巧的為對方著想,不要只往單方面思考是很重要的。總而言之,不要因為自己的利益而去傷害別人,這是做事的基本原則。沒有利他心以及尊重他人的動機,無論做任何事,必帶來負面的影響。達賴喇嘛以他自己弘法為例:「如果我說法時沒有利他的心,而以自私的心說法,那麼所說的法是沒有什麼好處的。」
達賴喇嘛四日的開示以「佛子行三十七頌」為主,因為每個人都希望快樂,不要痛苦,而痛苦的來源是煩惱,所以修學佛法是為了改變我們受煩惱束縛的心,唯有佛法的空性智慧才能幫助我們調伏內心、淨化煩惱。這不是短暫就能達成,須要長時間、多生的努力,而且不能只有自己達到,並要發願幫助一切眾生也能離苦得樂。因為這樣心願,實際上行為也要合配合,不是單單為了自己,而且心心念念都是為了利益眾生,所以達賴喇嘛宣說「佛子行三十七頌」。並且希望大家能夠發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菩提心,所以,最後達賴喇嘛傳授菩提心的「願心儀軌」,並帶領會場信眾一起發願: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願吾住世間,
盡除眾生苦。
佛子行三十七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