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溫主政的十年,是大陸體制轉型的關鍵時期,在經過二十年的改革與開放後,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成果顯著,但是,兩人上台時,百姓的不安情緒卻逐漸擴散,三農問題嚴重,貪腐與貧富差距等社會不公的議題持續發酵,社會上也出現改革方向的爭辯。大陸百姓對新政權的期望殷切,媒體將之稱為「胡溫新政」。
胡溫政權的最大成就,在於改變發展戰略,將改革開放以來的成長掛帥論,改為經濟增長和社會公正雙軸並進的發展策略。二○○三年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等的「五個統籌」,強調可持續的發展,令人耳目一新。一年後的四中全會,正式提出和諧社會的構想,以與以人本思想為主的「新三民主義」相結合,胡的論述,取得了和毛思想、鄧理論、江澤民的「三個代表」並列的戰略地位。
十七大將「科學發展觀」寫入黨章,強調不能把「發展是硬道理」簡單的理解為增長是硬道理,經濟建設為中心,也不能單純的理解為以速度為中心,此一思路,無疑為中國模式下了新的註腳。信奉利益公平重組、重視把蛋糕分好,成了胡的執政理想。其後取消農民稅費,重視公共服務的平均問題,縮短分配差距,提出新農村計畫,重建社會保險體系,提高工資待遇等,都力圖體現社會公平;中國大陸努力想要找到一條平衡的發展道路。
在經濟發展方面,胡溫執政期間,大陸的GDP超越英、德、日,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過去十年平均增長率高達九.六%,安然度過世紀金融風暴,展現金融和經濟領域中與美國一爭高下的雄心。執政初期的「中國崩潰論」漸為「中國崛起」所取代。
外交方面,韜光養晦、和平崛起的戰略,為大陸爭取到有利的發展環境,執政之初立即提出安鄰、富鄰、睦鄰政策,表示高度重視與周邊國家的關係。在大陸主導下,東亞區域經濟整合快步前進,迫使美國調整戰略,推出對亞洲的再平衡和泛太平洋伙伴協議以為因應。
胡溫上台正值兩岸高度敵對之際,台灣的執政黨推出防禦性公投,新國家新憲法的呼聲,獲得官方的認可。但是,自二○○五年連胡會後,兩岸關係柳暗花明,終於使得台海地區首次出現和平曙光,以制度化的協商,取代消耗對峙,兩個政治實體也取得了官方互動的基礎。
雖然胡溫執政取得許多進展,但是,過去十年也是大陸社會力湧現、國家和社會對抗最激烈的時期,胡溫政權的表現,毋寧是不能令人滿意的,有人甚至以政策有毛的烙印來形容。
胡溫開啟第二個任期時,民主法治的聲浪一度高漲,胡的智囊學者提出「民主是個好東西」,國家副主席曾慶紅主導的黨校,發表政治體制改革的長篇報告,胡主持政治局學習會時,也提到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溫家寶更在新華社發表署名文章,提及民主、法制、自由、人權等,並非資本主義的專利,而是人類在漫長歷史中共同追求的價值觀。但是,普世價值終究不敵國情特殊論,如對網路言論的箝制,讓人有時空錯置之感。
在胡溫主導下,政府大力扶植國企,重點國企一飛沖天,在國內外競相擴充併購。但是,這個政策也推翻了改革三十年來國退民進的策略,此在鋼鐵、煤礦、化工、航空、食品、房地產等方面最為突出,國企在各行業重新成為龍頭老大,也使得中國模式成為政府主導、全民補貼的代名詞,不惟引發改革的爭論,也使得國家資本主義的思維,有死灰復燃之虞,去民營化的現象嚴重。
政治上,胡溫處理SARS危機乾脆明快,衛生部部長張文康和北京市市長孟學農的去職,為問責制樹立典範,政治局的集體學習、胡向中委會的述職工作報告,也都是改革的思考。但是,作為執政主軸之一的廉政,成績明顯不及格,兩政治局委員的下台,不啻是最諷刺的寫照。
面向世界,中國大陸無疑已是強權,面對內部,卻仍有許多困難與矛盾有待解決。歷史對胡溫的評價,恐怕不會是個單純的功過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