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種事情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很容易發現,也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但是事實上,有絕大多數的人,一輩子花最多時間做的事情,往往不是自己最喜歡做的事,也不見得是自己最擅長做的事,因此都活得不快樂,也不會很有熱情很有活力地面對每一天。
我相信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幸福快樂,可是往往這些焦慮的家長愈是想幫助孩子,卻反而讓他們離自己的「天命」愈遙遠,我想這是因為父母親們都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認為孩子必須選擇那些職業,獲得那些能力或身份,才能追求到世俗認定的所謂成功,因此就壓抑了孩子真正的天賦與興趣。若是孩子從小就有非常特殊的能力與興趣,那當然很棒,家長要從旁引導,並且加深加廣地進入那個領域。可是大部分的孩子在求學階段,也許沒有非常特定的偏好或很傑出的表現,這時候父母親有機會的話儘量讓孩子接觸更多不同的活動與多元學習,然後有耐心地從旁觀察。
不過若以務實的層面來思考的話,孩子的興趣或天賦也許可以用一輩子的時間慢慢尋找與發展,但是在他們上高中沒多久就要選填科系或志願的時候該怎麼辦?的確,每年一到考試選填志願或畢業準備找工作時,大部份的家長恐怕都會相當傷腦筋,該給孩子什麼建議?
我們或許瞭解要支持孩子的興趣與意願,可是,假如孩子自己也搞不清楚什麼是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呢?也有可能即便我們願意當個開明的父母,放手讓孩子決定,可是孩子有沒有可能也會被社會價值觀所左右,只看到職業中光鮮亮麗或接受鼓掌與榮耀的一面,不清楚每個行業背後所需的準備或努力?
當然,現代有各種性向測驗來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能力所在,但是每種書面評估都有其限制,就像我們正經八百詢問孩子喜歡做什麼事時,往往一時間也說不出來。
我覺得協助孩子選擇職業時,有二個指標可以參考,第一是回應內心最浪漫的呼喚。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觀察他們對什麼人物典範會感動,對於那一類的故事或電影會反覆再看,這些會觸動孩子內心的事物就是他們熱情之所在。我相信每個人對於不同行業的代表人物,喜好或感動的程度一定是不一樣的,家長可以刻意挑選以不同職業為主角的小說或電影或連續劇,陪伴著孩子一起閱讀觀賞與討論。
第二個指標是最現實的條件,也就是讓孩子知道一個行業真實的24小時生活,不是外表的成就,而是從事那個職業的人平常的作息,最起碼孩子要能接受那種生活。這是避免孩子只是從那個行業外表的光鮮亮麗或是傲人的社會評價所惑,不了解背後必須付出的代價或真實的工作內容。
工作佔據了我們一天大部份的時間與精力,因此職業的選擇對孩子的未來是相當重要的,因此父母必須協助孩子認識不同行業的工作內容以及所需要的準備與個人條件。有了這些初步的瞭解之後,若能再進一步認識各行各業的人,找到會感動自己的人與職業時,那就更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