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論陸經濟/林毅夫樂觀:20年內可保8
【經濟日報╱記者林海/專題報導】
「大陸經濟至少還能維持20年8%以上的經濟增長」,在大陸今年將經濟增長率定為7.5%,8年來首度不「保八」,今年第二季經濟增長更直接跌破8%到7.6%後,世界銀行前副行長、北京大學教授林毅夫仍持樂觀的看法,也為被負面因素籠罩大陸經濟,增添不少信心。
林毅夫一直是大陸經濟的「樂觀派」,他在今年6月的演講就提到「20年、8%」的觀點,隨後也多次論述,日前他受邀出席紫金山峰會,也持續闡述、並細化這個觀點的論述。
林毅夫的想法來自於東亞經濟體的發展歷史,「大陸改革開放以後,經濟發展的軌跡、道路和東亞經濟體走的道路一樣,如果日本、新加坡、韓國能夠維持20年7.6%到9.2%不等的經濟增長率,大陸就有能力維持20年8%的增長率。」
林毅夫看好大陸經濟的理由在於,大陸很多有利因素可動用。他認為,大陸還只是中等發展經濟體,產業升級的空間非常大,大城市的基礎設施有待改善,例如城市化、環境、社會保障功能,這些項目是投資回報非常高的項目,「大陸政府財政狀況從全世界來看是非常好的,宏觀調控政策提供了有利投資環境。」
對如何讓大陸保持持續快速增長,林毅夫認為,應該應用增加投資的方式,特別是加強基礎設施投資,「大陸城市的基礎設施有待改進,政府也會不斷吸取上一輪刺激政策帶來的負面作用。」
林毅夫說,目前大陸的城市化率約為50%,而其他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的國家平均城市化率為70%,這意味大陸至少還有20%的空間可以提升,「當初大陸投入幾十億建高速公路的時候也有很多反對聲音,現在我們來看,我們的高速公路已經相當擁擠了,而大城市的基礎設施仍然是瓶頸,北京下一場雨,整個道路就癱瘓了。」
大陸已經訂定擴大內需戰略,並要調整經濟結構,對此,林毅夫認為,內需包括兩個方面,分別是消費和投資,「目前大陸的消費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長,速度已經很可觀了,但是我更傾向將投資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因為投資不僅可以創造需求和就業,從中產生的收入還能夠刺激消費,且可以提高生產率,為下一輪高增長奠定基礎。」
「中央的財政儲備十分充足,完全有能力推行新一輪財政刺激政策。」林毅夫認為,前不久大陸國家發改委集中批准通過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規模達到兆元(約為新台幣4.8兆元),將會有力刺激第四季經濟回暖,預計第四季的GDP增長將會回升到8%,「明後年保持8%也不是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