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盧希鵬】
聽說有一個學校做了一項調查,發現常參加舞會的人,普遍成績都比較好,於是做出一個結論,參加舞會與學期成績有正相關的現象,認為舞會是項有益學生讀書的課外活動。於是,我參加了舞會,成績並沒有變好,為什麼?
【故事的理論基礎】
後來人們繼續發現,在參加舞會與學業成績之間有個中介變數,叫做「交換考古題」,如果我參加了舞會,沒有交換考古題,成績當然不會變好。
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看到的是表徵,而忽略了兩個表徵之間的「中介變數」,才是真正的決定關鍵。
像是有人相信幸運數字,認為幸運數字會帶來好運。如果深入思考,應該是幸運數字帶來好心情,好心情帶來好運。數字與幸運間有一項中介變數,叫做好心情。也就是任何能帶給你好心情的事情,都會與好運有關,來找到真正的因果關係。
企業在學習新的管理觀念時,常常會忽略了重要的「中介變數」,以為我做了A,就會得到結果B,而忘了A與B之間有一項真正重要的因素C,才是關鍵。
舉例來說,企業認為引進E化系統就會增加管理效率與客戶效率,但是有些E化系統成功了,有些E化系統失敗了,當發現有這種現象時,就表示E化與管理效能不是直接的因果關係,其中必定有重要的中介變數左右這因果關係。
譬如,E化流程是否改變了關鍵流程?E化流程是否有與客戶採購流程結合?凡此種種,或許才是真正的關鍵因素。
這個道理很簡單,有人用功讀書,成績變好了,也有人成績沒有變好,這表示用功與成績間不是直接的因果,而其中必須有重要的中介變數。像是有人會抓重點(關鍵流程)、有人掌握考古題與老師出題習慣(客戶流程),即使不用功,成績也很好。
也有人嘗試讓自己更快樂,嘗試了各種方法之後,還是悶悶不樂。或許應該進一步思考活動與快樂之間,是否忽略了什麼中介變數?依照我的定義,這些活動必須要產生快樂四感(如價值感、富足感、寧靜感、安全感),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因素。
馬英九總統在大選期間提出「國民幸福指數」,如果依照我的觀點,重點不再是做什麼,而是做什麼讓人們有幸福的感覺,例如安全感指數(健全的治安、醫療,社會福利等)、價值感指數(健全的經濟發展、國力發展等)、富足感指數(健全的社會、經濟與休閒活動等)、寧靜感指數(美麗的環境、順暢的交通等)。
記住,幸福是一種感覺,你做得再多,如果沒有觸動這些感覺,怎麼會有幸福感?瞭解這層中介關係,就可以瞭解為什麼有人做很少,卻讓家人有幸福感,有人做很多,卻讓幸福的感覺愈來愈少。
幸福的重點不是你做多少,而是你是否營造出幸福的感覺,這樣,你懂了嗎?
(作者是台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本專欄隔周三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