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著依筆畫排序,英著依字母次序。對於原本以期刊的方式發表,之後集結成冊的文獻,因以出版之書冊較方便查詢,故以書冊為文獻出處,列入專書類。 |
|
【佛教經典】 |
劉宋˙求那跋陀 譯,《雜阿含經》,大正藏第二冊 |
劉宋˙求那跋陀 譯,《雜阿含經》,民國86,台北:全佛 |
龍樹菩薩 造,《中論》 |
|
|
【工具書】 |
林光明、林怡馨 編譯,《梵漢大辭典》,民國93,台北:嘉豐 |
溫世頌 編著,《心理學辭典》,民國95,台北:三民 |
《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山宗務委員會 |
|
【專書】 |
Bhante Henepola Gunaratana(德寶法師), Eight Mindful Steps to Happiness,《快樂來自八正道》,賴隆彥 譯,民國96,台北:大雁 |
Daniel Goleman, Destructive Emotions: A Scientific Dialogue with the Dalai Lama,《破壞性情緒管理》,張美惠 譯,民國92,台北:時報 |
Daniel Goleman, Healing Emtions: conversations with the Dalai Lama on mindfulness, emtions, and health,《情緒療癒》,李孟浩 譯,民國87,台北:立緒 |
Diane E. Papalia & Sally Wendkos Olds, Human Development (5th edition),《發展心理學》,黃慧真 譯,民國87(初版二刷),台北:桂冠 |
Frank Jude Boccio, Mindfulness Yoga — The Awakened Union of Breath, Body and Mind,《正念瑜珈》,鄧光傑 譯,民國94,台北:橡樹林 |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Der Antichrist,《上帝之死》,劉崎 譯,民國91重排版(初版民國57),台北:志文 |
K. T. Strongman, The Psychology of Emotion: Theories of Emotion in Perspective(4th edition),《情緒心理學—情緒理論的透視》,游恆山 譯,民國91,台北:五南 |
Lawrence A. Pervin,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人格心理學》,洪光遠、鄭慧玲 譯,民國87(初版二刷),台北:桂冠 |
Maggie Hyde & Michael McGuinness,Jung for Beginners,《榮格》,蔡昌雄 譯,民國84,台北:立緒 |
Peter K. Mclnerney,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哲學概論》,林逢祺 譯,民89,台北:桂冠 |
The Dalai Lama, Daniel Goleman, Stephen Levine, Jean Shinoda Bolen, Daniel Brown, Jack Engler, Margaret Brenman-Gibson, Joanna Macy, Worlds in Harmony: Dailogues on Compassionate Action,《慈悲》,葉文可 譯,民國85,台北:立緒 |
The Dalai Lama,How to practice : the way to a meaningful life,《修行的第一堂課》,丁乃竺 譯,民國91,台北:先覺 |
Zara Houshmand, Robert B. Livingston, B. Alan Waiiace, Consciousness at the Crossroads,《意識的岐路》,鄭振煌 譯,民國91,台北:立緒 |
三枝充悳,《佛教入門》,黃玉燕 譯,民國92,台北:東大 |
于凌波,《簡明佛學概論》,民國84,二版一刷(出版一刷為民80),台北:東大 |
山折哲雄,〈消瘦的「佛陀」〉,《近代日本人的宗教意識》,民國89,台北:立緒 |
中村元,〈佛陀的教義〉,《佛教思想(一)在印度的開展》,民國84,台北:幼獅 |
木村泰賢,《原始佛教思想論》,歐陽瀚存 譯,民國88一版八刷(一刷於民國57),台北:商務 |
水野弘元,《佛教思想(一)在印度的開展》,李世傑 譯,民國84,台北:幼獅 |
水野弘元,《佛教教理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二)》,釋惠敏 譯,民國89,台北:法鼓文化 |
平川彰,《印度佛教史》,莊崑木 譯,民國93,台北:商周 |
印順法師,《佛法概論》,民國89新版(初版民國38),新竹:正聞 |
印順法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民國83(修訂本三版),新竹:正聞 |
竹村牧男,《覺與空—印度佛教的開展》,蔡伯郎 譯,民國92,台北:東大 |
佛使比丘,《生活中的緣起》,民國84,嘉義:香光書鄉 |
佐佐木現順,《業的思想》,周柔含 譯,民國92年,台北:東大 |
吳汝鈞,《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民國83,台北:文津 |
呂澄,〈緣起與實相〉,《呂澄佛學論著選集卷三》,大陸:齊魯書社 |
和辻哲郎,《原始佛教的實踐哲學》,選自《世界佛學名著譯叢》,民國73,台北:華宇 |
性空法師,《四聖諦與修行的關係》,民國92,嘉義:香光書鄉 |
性空法師,《念處之道》,民國92,嘉義:香光書鄉 |
南懷瑾,《現代學佛者脩證對話》,民國92,台北:老古 |
高楠次順郎,《佛教哲學精義》,包世中 譯,民國77,台北:世樺印刷 |
張清溪、許嘉棟.劉鶯釧.吳聰敏,《經濟學》,民國87,台北:翰蘆 |
淨真,《佛教根本問題研究(一)》,民國67,台北:大乘文化 |
莊春江,《學佛的基本認識》,民國90,高雄:正信佛教青年會 |
傅偉勳,《佛教思想的現代探索》,民國84,台北:東大 |
智崇居士,《探究真心》,民國89,台北:圓覺文教基金會 |
楊郁文,《由人間佛法透視緣起、我、無我、空》,民國88,台北:甘露道 |
楊郁文,《阿含要略》,民國94(修訂版四刷),台北:法鼓文化 |
楊惠南,《佛教思想發展史論》,民國92,台北:東大 |
葛印卡,《生活的藝術》,民國93,台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 |
蔡耀明,《佛學建構的出路:佛教的定慧之學與如來藏的理路》,民國95,台北:法鼓 |
鄭昭明,《認知心理學》,民國86(修訂三刷),台北:桂冠 |
橫山紘一,《唯識思想入門》,許洋主 譯,民國91,台北:東大 |
瞿海源,《宗教、術數與社會變遷(一):台灣宗教研究、術數行為研究、新興宗教研究》,民國95,台北:桂冠 |
藍吉富,《佛教根本問題研究(一)》,民國67,台北:大乘文化 |
《佛學十四講》,民國93版,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 |
|
【期刊】 |
黃纓淇,〈五蘊「七處善巧」之管窺—兼含《蘊相應˙七處》之譯注〉,第八屆「宗教與心靈改革」研討會 |
Michael S. Drummond, Dependent Origination: Is the Traditional Exegesis Mistaken?,莊國彬 譯,《法光學壇》,第五期,民國90,台北: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 |
林煌洲,〈古奧義書 (Upanisads)與初期佛學關於人的自我(Self)概念之比較與評論〉,《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五期,民國89 |
林煌洲,〈古奧義書 (Upanisads)與初期佛學關於自我沈淪概念之比較與評論〉,《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民國90 |
張瑞良,〈蘊處界三概念之分析研究〉,《台大哲學論評》,第八期,民國74年1月 |
楊政河,〈論佛教因果法則的邏輯解析〉,《台大哲學論評》,第六期,民國72年1月 |
溫宗堃,〈漢譯《阿含經》與阿毘達摩論書中的『慧解脫』〉,《正觀》,第二十六期,民國92年9月 |
蔡耀明,〈「不二中道」學說相關導航概念的詮釋進路:以佛法解開生命世界的全面實相在思惟的導引為詮釋線索〉,《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32期,民國95年10月 |
〈別當直昇機父母〉,《天下雜誌》,第三六八期,民國96年3月28日 |
〈競爭、野心、快樂秘方〉,《商業週刊》,第一0一五期,民國96年5月7日 |
|
【論文】 |
尤惠貞,《大乘起信論如來藏緣起思想之探討》,民國69,台大哲學碩士論文 |
呂凱文,《初期佛教緣起概念析論:緣起與《雜阿含》「雜因頌」諸相應概念之交涉》,民國91,台北:輔仁大學哲學博士論文 |
呂凱文,《當代日本「批判佛教」研究:以「緣起」、「dhātu-vāda」為中心之省察》,民國84,政治大學哲學碩士論文。 |
張瑞良,《緣起觀》,民國56,台大哲學碩士論文 |
陳麗彬(釋見寰),《《雜阿含經》中佛陀對病苦的教示之研究》,民國94,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碩士論文 |
黃俊威,《華嚴『法界緣起觀』的思想探源—以杜順、法藏的法界觀為中心》,民國82,台大哲學博士論文 |
蕭灯堂,《《雜阿含經》無我論研究》,民國94,東海大學哲學碩士論文 |
釋悲昱,《《雜阿含經》緣起思想的研究》,民國84,香港能仁學院哲學碩士論文 |
|
【英文】 |
|
|
|
|
|
|
|
|
|
|
Ramakrishna Puligandla, What Is The Status Of The Doctrine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Pali Buddhism, 1996, England: RoutledgeCurzon |
Shoson Miyamoto, A Re-Appraisal of Pratitya-samutpada,《印度學佛教學論叢》,公元1955,東京:法藏館 |
|
Tilmann Vetter, The ‘Khandha Passages’ in the Vinayapitaka and the four main Nikāyas, Austria:Ôsterreich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2000 |
|
William S. Waldron, The Buddhist Unconscious—The ālaya- vijñāna in the context of Indian Buddhist thought, 2003, USA: RoutledgeCurz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