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02/11 16:30:51 喇嘛網 編輯部 報導
聯華電子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最近整理舊資料,意外發現40年前的黑白照片,那是他念大二時自組社會服務隊,募物資送到山地鄉與海邊給貧苦居民的留影,「當年,受助者收到物資的欣喜表情,迄今記憶猶新」。
宣明智長期投入公益活動,最近還結合科技界,將全面監控新竹縣市主要橋樑,確保行旅安全。
「那段社服經驗,讓我深刻體驗助人最樂,不過也體驗人情冷暖」,宣明智說,這批照片民國59年他大二的寒假、春節前2周拍的,他和同學、學長想利用假期做件有意義的事。
十多人先擬訂計畫向學校提出,得到支持後向各鄉鎮公所索取貧戶資料同時募集物資,「我們用最原始的沿街托缽方式募集」,學校校車載他們到市區,同學拿著擴音器街頭播送。
他回憶,當時曾向新竹縣前縣長陳進興募款,學生向陳說明後,陳要求看學生證,確認後一口氣捐500元,「那時我們1個月伙食費才300元」;學生也找了竹縣前縣長林保仁,林問也沒問就送2打毛斤。
|
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找到40年前同學做社會服務的老照片,那時候就採顧客導向方式,滿足個別家庭需求。
記者李青霖/攝影 |
不過市中心某國術館卻讓他們在門口枯等半小時,館長妻子出來竟破口大罵,「我以前窮,自己賣冰棒,窮,要自己想辦法」,宣明智說,這個景像,他一直都記得,讓他對人性有不一樣的看法。
一周內社服隊募到的物資塞滿一間近廿坪大的交誼廳,學生搭著破舊的校車,另請軍方支援一輛軍車載物資,分送到尖石、五峰、北埔、峨眉、新豐鄉紅毛港和香山等部落。
「山地鄉最累」,一戶號碼可能相距好幾公里,山上都是石頭路,車子不通,原民說只要10分鐘,結果得走1小時,雖然扛著物資累癱了,卻因此認識賽夏族矮靈祭,他們隔年還帶外國人上山體驗。
宣明智說,當時就有「客戶導向」概念,分析每戶家庭狀況,設想他們需要什麼分配物資。當打開包包,受贈者說「這件衣服我可以穿」,大家都很欣慰,辛苦也忘了!
這些黑白照片中,還有德泰科技李敏治、致茂總經理黃欽明,IC設計的楊照明、張維忠、合勤科技前總經理方新舟、吳清源、曾瑞呈,學姊張若梅等人的身影。
【2010/02/09 聯合報】
大學生宣明智 沿街托缽去濟貧
【聯合報╱記者
李青霖
/新竹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