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與佛法認知發展根源異同之探討
喻冀平
科學以認識心為基礎而發展,佛法以無分別心為根源而開展。
摘要:
本文旨在探討促使科學與佛法發展的觀念。科學之發展基於對外境與理念認為實有、對存在現象本質的深入探討,以及邏輯實證方法的運用。惟這些理念與方法,實為「認識心」對宇宙萬相認知發展而成。「認識心」對自身的深度探討,可體驗其本質實為「無分別心」。「無分別心」圓融萬相而建立佛法的發展。科學發展需有無分別的假設,以佛法而言,實為「識」之表現。
科學是十九世紀及二十世紀人類最重要的發展之一。科學的發展使近代科技文明日益發達,從最初物理、化學的發展,逐漸擴至天文、地理、生物、醫學、數學。科學的應用則產生機械、電機、化工、土木、製藥等重要工程科技。科學重視分析實驗的精神,影響了相關社會學的發展,因此統計分析、調查等方法也廣泛應用於經濟學、企業管理、社會學等。科學的發展擴大了人類認知的範圍,小自物質的組成,如分子、原子、基本粒子等;大到整個太陽系,甚至擴大到太陽系外的宇宙。此外,人體細胞、血管、神經、腦等也都由於科學的發展,而進入新的研究認知領域。
一、科學發展的基本觀念
在科學蓬勃發展的今天來探討近代科學發展的根源,不得不歸因於近代人思想的轉變。西哲羅素在其著作中描述:「……而拉德萊論證了常識所相信的一切都僅僅是現象。我們則回復到相反的極端,認為每種事物凡常識認為它是實在的,就是實在的,不受哲學和神學的影響。帶著逃脫牢籠的知覺,我們自由自在地想:草是綠色的,太陽和星星即使沒有人知覺到也是會存在的,並且還有一個柏拉圖式的、多型的、超時間的理念世界。過去被認為沒有內容的邏輯世界,突然變成豐富多彩和真實的了。數學可能是完全真實的,並非僅僅是辯證法的一個階段。」羅素的表述顯示二十世紀實在論的兩個特別不同的因素:一種表現為「太陽和星星這些物理物件不依賴心靈而存在」的符合常識的信念;另一種表現為「柏拉圖式的理念或共相也獨立存在」的極不符合常識的信念。而接受外境及理念為實有是近代科學發展的第一個基本觀念。
科學發展的另一個重要觀念是對存在現象的本質做深入地探討。例如肉眼所見北極星比月亮小;但深入分析後,所認知的是北極星不比月亮小。對現象所蘊含的本質一再地探討,使科學對物質的認識由分子、原子,擴大到質子、中子、電子,更進一步深入到基本粒子如誇克等。愛因斯坦對「同時」觀念的探討發展出「相對論」,而對時間的相對性有更深入的認知。
影響科學發展的第三個觀念是科學在探討萬事萬物時所用的邏輯實證的方法。德哲卡爾普曾說明邏輯分析:「……邏輯分析的功能是分析全部知識、全部科學和日常生活的論斷,以便搞清楚每個這樣論斷的意義及他們之間的聯繫。對於一個既定的命題進行邏輯分析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在於找出證實那個命題的方法。」「什麼是證實一個命題的方法呢?」這裡,我們必須區分兩種證實:直接的和間接的。如果問題是關於對當前的知覺有所斷定的命題,例如「現在我看見綠色的底上有一個紅方形」,那麼這個命題就可以用我們當前的知覺直接地予以檢驗。「……我們的注意力集中於間接證實問題……一個不可能直接證實的命題P ,只能通過直接證實那些從P以及其他已經證實了的命題所推導出來的命題,來予以證實。讓我們以命題 P1 為例,命題 P1 是:這把鑰匙是鐵制的。證實這個命題有許多方法,例如:我把這把鑰匙置於磁石附近,於是我見到這把鑰匙被吸住了。用磁鐵檢驗後,我們還可以用電氣的實驗或機械的、化學的、光學的等等實驗來進行檢驗。如果在這進一步的考察中,全部實例的結果都是肯定的,那麼命題 P1 的確實性就逐漸增長,也就很快地可以達到一定的程度,它能夠充分滿足一切實踐的目的;但是,絕對的確實性,我們是決不能達到的。借助於別的已經證實的,或可以直接證實的命題,而可以從 P1 推出的實例數目是無限的。所以將來發現一個否定的實例的可能性就總是存在的,雖然它的概然性會是很小的。可見命題 P1 永遠不能完全地被證實。就因為這個道理,我們稱它為假設」。
二、科學理論需無分別假設,人類對宇宙萬相認知之發展導致科學發展
影響科學發展的三個重要觀念都是透過人類的心靈活動,期望認知宇宙萬相而發展出來的,可說科學發展是人類「認識心」發展的成果。近代科學家對物質、空間、時間、電荷等的分析探討,發現欲瞭解這些現象,都可以經由「無分別」的假設而建立出相關的物理定律,而這些物理定律可以充分描述物理現象的活動。例如這一刻時間性質和下一刻時間性質是無分別的,可以推導出「能量守恆定律」。又如空間一點和另一點的性質是完全無分別的假設,可以推導出「動量守恆定律」。近代物理研究發現的許多定律都可建立在相對應的「無分別」的假設上而發展出來。換言之,科學家藉「認識心」對現象界的探討認知,發展到必須有「無分別」的假設,才可建立相關現象的活動。
不僅科學的發展建立於「認識心」之發展,相關美學、倫理學的發展也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科學的發展重心在於求真,美學的發展重心在於求美,倫理學的發展重心在於求善。美學探討什麼是美:一幅畫,甲認為很美,乙認為不美,美的標準何在?如果除去人類主觀的判斷,物之自身所呈現的是什麼?概略而言,美學探討各種人類藝術活動美的本質。同樣地倫理學涵括人類對善的價值的探討,以增加對人類活動現象的瞭解。
三、認識心之探討
人類的活動雖可歸因於「認識心」的發展,而其中有些活動是可驗證的,如科學;而另外某些方法卻是在探討認知活動所產生的價值觀。前者是對客觀事物的研究,後者是對主觀活動的研究。我們舉游泳為例,有關游泳的研究可以顯示用何種姿勢能達到良好的活動。然而一個人想學游泳,卻不能只依靠客觀事物的研究,他必須親身去練習游泳的姿勢,並體驗整個游泳的活動。西哲柏格森說:「我們覺察到在自身中所進行的一切,這在我們的全部經驗中是最富於啟發的。」對於主觀活動的研究,主要是對「認識心」的存在主體──「生命」的認知。柏格森認為活著是一個比認識更為基本的過程。由於生命活動與「認識心」的活動有密切的關連,要體驗認知生命活動的本質,可以從瞭解「認識心」下手。「認識心」的活動包括感覺、知覺、思惟、記憶、分析等等。探討「認識心」的產生、發展所面臨的問題是如何產生感覺、知覺、思惟、記憶、分析等活動。西哲艾德蒙特‧胡塞爾所用的「現象學還原」的方法對認識如何產生感覺的過程有所助益。當我們回顧從不同角度知覺到一個立方體的時刻,我們把它的各種外觀想成是那個立方體的各種外觀。但是我們必須放棄這種自然習慣,以便專注於純粹的經驗,專注於純粹的現象,專注於外觀的自身;同時應更進一步專注的不僅是對這個立方體的各種認識或外觀,還有我們的各種體驗或經驗。胡塞爾稱這個過程為「現象學還原」,亦即視立方體和其他客體為不存在,以便專注於自己的經驗和對它們的體驗。
四、認識心還原顯現其無分別心之本質
應用這種還原的過程在我們的感覺、知覺、思惟、記憶、分析的活動裡,我們所做的工作就是禪宗所謂的「如何是父母未生汝之前的本來面目」的參禪初步功夫。而透過這層功夫,可以進一步認識佛法將「我」分析為「色」、「受」、「想」、「行」(思)、「識」(念)的「五取蘊」的含義。這種還原功夫的努力可使我們瞭解認識心的發展及其根源,由「色」到「受」,「受」到「想」,「想」到「行」,「行」到「識」,認識心是念念生滅的。將念念生滅的識心再還原去顯現它的本質,正是佛性的開顯,佛法的發源。這個本質是「無分別心」,它的特色是不動的,沒有見、聞、覺、知,沒有分別、愛惡、取捨。從分別的識心到無分別心的過程,可由下列事物的說明來瞭解:我們研究自身是如何入睡的,當我還有念頭時,我還未入睡;而一旦睡著時,即不知清醒之念。直待熟睡後醒來,始知入睡之事。同樣的,分別心存在時不知無分別心。待分別心消失而還原至無分別心(這在佛教密宗紅派的修行稱做「歸元」);然後又由無分別心再進入識心後,識心始知有個無分別心為其本體。再以鏡為喻,明鏡能顯萬相,卻不能顯自身。簡言之,識心能夠認識萬相,卻不能認識自己的本體;只有離開識心,才能顯出其本體──無分別心。
五、無分別心體驗萬相
從上面的討論,可以發現認識心一旦發展到極限,就會探討其自身;而探討認識心的起源,會導致無分別心的體驗。識心對外境及理念的探討展現了科學之發展,而對自身的深度探討展現了佛法之發展。我們除了有「認識心」(即分別心)此一工具外,我們對生命的本體──無分別心的體驗,使我們又增加一個體驗世界的工具。當我們深入體驗無分別心時,原來因分別心而建立的萬相、眾生,都因分別心轉為無分別心,而使我們體驗到生命的本性(自性)與萬物的本性(法性)是無分別的;而自心與眾生本性的無分別的體驗,可驗證《華嚴經》:「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實相現前,如如不動,自覺、佛覺、眾生覺一如無二如之旨」──此「如」字是指「真空體性」,即無分別心的體性。無分別心可圓融萬相,再行布萬相而建立一真法界。而佛法的修行者以《金剛經》而言,即「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換言之,對無為法──無分別心的體驗,即有修行深淺之別。無分別心的行布又可以《心經》所言而說明,經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無分別心是色、受、想、行、識的本質。又如《圓覺經》所雲:「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癡,通為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
六、科學與佛法認知發展根源之關係
無分別心為分別心的根本,與科學發展之假設──無分別之假設──恰成一有趣之對比。而分別心與無分別心之關連也建立了科學與佛法認知發展根源的關係。無分別心的體驗對外境不執著為實有,認為是因為認識心的發展而有此認識。而探討現象所隱藏的實相同為科學與佛法關心之處,惟所用的工具不同,科學需要假設,而佛法不需假設,一切皆消歸自性──無分別心。科學有能所、有證及證者,而佛法「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
七、科學之發展為「識」之展現
龍樹是大乘學說的創始人,為八宗共尊之祖。他的理論完全是從認識的角度來講的,處處與認識論聯繫在一起。如講應該如何認識宇宙現象,而怎樣認識才算正確;同時還講到應當怎樣運用概念,才能得到正確認識等等。他對「中觀」下了一個定義:「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假名」的原意是「假設」、「施設」,梵文是Prajnapti。後來從這個字又引出 Vijnapti一字,漢文常譯作「了」或「表」(如表業、無表業。) Vijnapti 這個字是由「識」 Vijnanai 變化而來,是識的過去分詞,不但是「識」義,且有「識」所表現出來的意義。龍樹第一次提出「假名」這一範疇,假用語言表示謂之「假名」,而在思想上的表現則謂之「了」,即「識」義。而科學以外境和理念為實有以及各種假設的展現,實為「識」所表現。此一理念在龍樹的理論中已有了相當程度之探討,亦可作為本文「科學與佛法認知發展根源異同之探討」的結語。
參考資料:
一、梁乃崇著《無分別與對稱性》(「第一屆佛學與科學研討會」論文),民國七十九年七月。
二、M‧懷特編著,杜任之主譯《分析的時代──二十世紀的哲學家》,谷風出版社,臺灣,一九八六年。
三、呂澄著《印度佛學思想概論》,天華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