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修五加行?
密宗五加行十七種疑難匯解——丹增紮拉堪布
頂禮大恩上師佐欽熙日森五明佛學院西方了義*輪寺教主、至尊三藏法師丹增紮拉堪布!
吽!歐堅意吉努向參
巴瑪改薩東波拉
雅參喬革俄珠尼
巴瑪炯內寫思紮
扣德誇桌忙布果
切傑吉色達折吉
新吉拉些謝色所
格日巴瑪思德吽
目錄
一、 為什麼要修五加行?
二、 修五加行前應該先作什麼準備?
三、 五加行還是六加行?
四、 沒有傳承可不可以修?
五、 修哪個儀軌好?
六、 應該念藏音還是漢音?
七、 觀想不出來怎麼辦?
八、 真正升起出離心和菩提心的入手竅決在哪裡?
九、 已經能升起二心是否還需要圓滿數量?
十、 應該在五加行的哪一步驟磕大頭?
十一、什麼樣的磕大頭姿勢才算標準?
十二、磕大頭時應該念什麼?
十三、磕大頭為什麼會累?
十四、修哪種曼紮好?
十五、到底修到哪一步驟算完成五加行?
十六、有人說修五加行會遇到很大的障礙和違緣,是嗎?怎麼樣才能使修行順利完成?
十七、怎樣作能讓修習五加行的功德在同等條件下翻倍?
一、為什麼要修五加行?
慈誠羅珠堪布在《大圓滿龍欽心髓內加行修法講義》中說:“無論何人,凡漸根者均必須從加行修起。除此外別無它途。切切為要!……這些前行非常重要,修這些是要使自心清淨,調伏自相續,使自續成為法器。因為,眾生從無始以來流轉輪回,所積累的習氣很嚴重,如果直接修正行很不可能證悟法性,萬一能證悟的話,其見解不堅固,過一段時間後會消失。若修過前行尚未修正行即便去逝也能得到解脫。上師瑜伽修好後必定能生蓮師刹土,在其刹土中可與持明者及空行母共同修道,速得成就。”“這是修道的次第,要如次而修,不能顛倒。現在很多人不願意修前行而首先就修正行,這是錯誤的。如同不會站立的小孩豈能會跑步?因此對初修者來說,加行是唯一的基礎,必須要修圓滿。”
《大圓滿前行引導文》中說:“捨棄前行法的修行無有芝麻許實義,即便偶爾生起了少分修行暖相,也會因見解不穩固而漸漸消失,猶如未打地基的建築一般。有些人雖然在修前行時裝模作樣、敷衍了事,但在修正行時認為那些是前行法現在不需要修了而放棄,結果會與前相同。是故捨棄聖道之基礎前行法,則如無牆求壁畫將斷絕正法之根。”又如法王如意寶說:“尤其是當今時代許多人好高騖遠不經過前行修習,便首先進入大手印、大圓滿等正行修法,以至正法與補特迦羅背道而馳。所以,諸位首先唯一實修此前行至為重要。”
現在有很多師兄沾染了很多習氣,出離心和菩提心沒有什麼功夫,直接聞思空性而引生狂慧,張口閉口盡是“虛幻不實”“不執著”等等。學佛的進步標準在於能否調服自己的煩惱,大家可以觀察一下,這樣的人是否真的調服自己的煩惱了。曾經有很多人就空性的問題反復詢問上師,上師總是告訴他資糧的重要,學佛要講究次第,除非自己是大根器人,一般人在實修上不宜從聞思空性入手。如果只是作為入佛門的好奇,作為一種入門誘引也可以。但是一旦對佛法的信心真正戰勝了好奇心的時候,一旦要真正的修行,一定要按照次第來。對於目前的大多數人來說,首先聞思空性來修行的話,多半成為知識型的學佛人,而不可能成為真正的修行人。
慈誠羅珠堪布《五加行開示錄》中說:“那麼第一步是不是要學無我呢?也不是,這需要有一個過程,過程就是先修五加行,然後再修其它的無我修法,這樣才能夠從輪回裡面安全地出去。出去之後再回來渡眾生。這是一個凡夫人尋找出路的一整套方法。
這個方法在佛教裡才有,因為佛陀已經清清楚楚地瞭解到我們輪回的根源,而且也已經找到推翻輪回的方法,所以我們要走向解脫,就要按佛陀指示,該先做的要先做,該後做的就後做,最後的目的當然是要精通無我,要得到無我的智慧,但現在讓我們一下子得到這樣的智慧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要一步一步的走,一步一步就必須先修五加行,所以修五加行是很重要的。
……我們修加行的目標也是這樣,雖然證悟空性,現在對我們來說還有一定的距離,因為我們現在連外加行都沒有修,內加行更無從談起。就不可能去修無我,空性,光明等等。雖然從無我,空性,光明角度來看,不存在什麼加行、因果、輪回,但這是最後才能達到的境界。我們現在只能有這樣的分別,也需要有這樣的分別,以分別心走向無分別心,從有戲論走向無戲論,最後當然是修光明。但是現在還言之過早,我們只能高處落眼、低處著手,循序漸進、腳踏實地地走上去,一步一步地走上去才是最踏實的修法,所以要修五種內加行。”
益西彭措堪布在《前行念誦儀軌?開顯解脫道略釋》中說:“浩瀚如海之深廣佛法,概括起來可歸納在小乘、大乘顯宗、大乘密宗之教法與證法中,而此三乘修法之核心分別即是出離心、菩提心、清淨見。修行人相續中生起了欲超三界求得解脫之出離心,便已進入小乘五道中之小資糧道;若人心相續之中生起了為度眾生願成佛之菩提心,即已趨入大乘五道中之小資糧道;何人相續中若生起了大清淨之見解,便已進入密乘五道中之小資糧道。此之二心一見,乃是三乘之精華,不論是誰,若未生起此心要修法,決定無法趨入三乘正道中,更惶論言獲得甚深之證悟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