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財守財耗財充滿著痛苦及苦因
索達吉堪布 《入行論釋·善說海》
積護耗盡苦,應知財多禍,貪金渙散人,脫苦遙無期。——《入菩薩行論》
積累財產、守護財產、耗盡財產的過程中,充滿著痛苦及苦因[這裏闡述的是財產,其實對人的貪執也是如此。——原注]。《親友書釋》中說:“被稱為寂靜調柔、財物豐足的諸位智者,因積累、守護、毀盡這些財產,也歷經同樣多的辛酸。”為此,我們一定要認識到,財產是無邊禍害的根源。
當今社會中,人們對財產的執著相當可怕,包括很多大學生,不管是男孩子、女孩子,幾乎沒有想過以後把所學的知識用於社會,為人類造福。而是快要接近畢業時,成天考慮“我能不能找到有錢的工作”、“會不會找一個好看的物件”、“我怎麼樣發財”、“哪個人有錢”……一直都是需求這些。老師也根本不考慮怎樣培養人才,而是終日以打麻將、賭博打發時光。
前不久我接觸了一些老師,確實看到了當今教育界的某些狀況。很多老師整天混日子,隨隨便便得過且過,只要把工資拿到手以後,對孩子、對人類一點也不負責任。這樣一來,現在孩子成長的氛圍是:父母從小就灌輸要發財,老師鼓勵的是賺錢,領導也是賺錢賺錢……我們人活在世上,除了賺錢難道沒有其他目標嗎?我覺得並不是這樣。有良知、有智慧的人,希求的決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幫助所有眾生。
要知道,財富從開頭到結束都充滿痛苦,華智仁波切也說:“有一匹馬,就有一匹馬的痛苦;有一隻羊,就有一條羊的痛苦;有一條茶葉,就有一條茶葉的痛苦;財富越多,痛苦越大。”前兩天,一個著名的相聲演員死了,他的幾千萬家產現在還不知道怎麼處理,因為他沒想到這麼快就離開人間,所以沒來得及寫遺囑。其實一個人不管有沒有名聲,積財、護財時肯定痛苦,不是擔心被別人偷了搶了,就是一直捨不得用,但死了以後什麼都帶不走,一生中幾乎沒有享用的機會。
現在提倡兩個文明一起抓,但物質文明是有一點進展,精神文明卻毫無起色,二者完全處於失衡狀態。這樣的話,社會到底有沒有發展呢?換一個角度來看,物質生活雖然大幅度改善,但人們的欲望卻越來越強,如果缺乏知足少欲和斷除貪欲的佛教理念,恐怕會越來越不擇手段地追求所欲。
如今有些狀況已經病入膏肓,我們在小範圍中傳授佛法,不一定能扭轉過來,但大家至少應該明白這些道理,不然的話,自己也可能落入這種可怕的陷阱中。
密勒日巴尊者說過:
“財初自樂他羡慕,雖有許多不知足;
中初吝者結束縛,不舍用於善方面,
乃著敵魔之根源,自己積累他人用;
最後財為送命魔,希求敵財刺痛心,
應斷輪回之誘餌,我不希求魔之財。”
因此,解決人們的欲望和貪婪別無他法,一定要靠佛教的教育。希望很多居士在教育孩子時,從小不要讓他重視錢財,在他腦海中種下不好的種子。當然,讓他出家,有這樣的因緣倒很好,其實出家人在這方面還是做得不錯。唐代有位智則法師,他身上只披一件破僧衲,屋裏只有一張床、一個缽盂、一把勺子,其他再也沒有東西了。他出門時根本不用關門,他常說:“出門時門要鎖,箱子要蓋緊,這樣既浪費時間,又擾亂道業,整日忙碌而散亂人生,沒有任何意義。”這種修行人真的非常灑脫。
出家人在吃住穿方面根本不愁,從這方面講,我覺得出家還是非常自在。那天我們同學20年後聚會,大概有三十九個人,其中只有兩個人出家。我們出家時,老師和同學都擔心我們吃不好、穿不暖,有些人好心勸我們,有些人也給一點錢,說留著以後補身體用。但不知不覺過了20年,大家再次相會時,他們有些在家人過得雖然比較可以,但都沒有我們兩個自在。我們在20年中沒有受過任何刺激、痛苦,過得平平淡淡,從臉色各方面看,我自己感覺有一定的差別,很多人也是這樣說,我們老師當時由衷地讚歎:“出家真的很偉大!”
佛陀在律藏中說:“出家人如住淨室,在家人如住火宅。”《法苑珠林》亦雲:“出家修道易為,如海中泛舟;在家修道實難,如陸地行船。”然而現在有些人聲稱:“出家、在家一模一樣,在家也可以好好學佛,我對出家非常反對,因為每個眾生都有佛性,不需要出家。”倘若正如你所說,出家、在家都一樣,那麼以釋迦牟尼佛為主的賢劫千佛,為什麼全部以出家身份而成就?有些在家人不要認為自己跟出家人完全一樣,甚至好像自己更勝一籌。釋迦牟尼佛在經典中說過,只要披上袈裟,就有超越在家人的功德,對他們理應值得恭敬。
當然,在末法時代,也有個別出家人不護戒規、貪得無厭,整天奔著大城市和大施主去。誠如《正法念處經》所言:“貪執財物之比丘,內心恒時外散亂,彼等日夜皆無修行之機會。”貪執財物的這些比丘,白天晚上都在想著財物,修行不可能有絲毫進展,就像米拉日巴的一個故事中所闡述的一樣。但是,真正的出家人相當偉大,他的生活也非常快樂,在家人考慮得比較多,而出了家以後沒有這些痛苦,故大家應該隨喜出家的功德。